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赚钱的事情不难也不急,冯兄大可放心!”李翔自信满满地说:“当务之急是怎么把航空学校办起来,赚钱的事情我自有办法解决。”
李翔的想法和冯如截然不同,李翔倒是觉得办学校难一些。在现在办一所航空学校那将是难上加难。第一,这个领域一片空白,这个学科的教材前所未有,肯定是要自己编写的;第二,生源问题,李翔人才培养的周期为三年,时间有些紧迫,肯定要招收一些有天资的学生才能解决问题……。至于赚钱李翔则感觉简单的多了,二十一世纪那些花样只要小小的搞出一两个来,肯定会使自己赚得盆锑满钵的,加之细细回想盛宣怀和袁世凯两人那天的态度,也许自己说要赚钱搞航空,他们说不定也会大开绿灯的。因此尽管现在李翔还没有想好投资项目就已经是自信满满的了。
“既然如此,那最好不过了!”冯如会心地笑了笑,问道:“那我们的航空学校该怎么办?”
其实李翔对这办学的事情也不甚至了解,后世那些生活经验也就告诉他办一所高等学校肯定不会是你把教师建好,然后给学生发教材,接下来就给学生上课灌输知识这么简单的。
“应该是先到学部或者其下属机构去申请,等申请通过之后才能修建学校的吧。”李翔摸了摸脑袋,“其实这个事情我也不清楚,总之我们决定办学校了,这个事情是一定会解决的!wωw奇Qìsuu書网为了使我们的航空学校快速的建起来,我觉得我们应该兵分几路。第一,办学校肯定是要和官府打交道的,这个事情就交给我吧;第二,编写教材。到目前为止国内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全国上下肯定是不会有关于航空方面的教材的,这样就需要我们自己编写了。这个任务就交给冯如兄你了,你先编写好,然后我再审核,确定无误之后再拿去印刷;第三,选定校址,修建学校,这事情就交给李福和王小虎去办,这事情等会我会和他们去说的;第四,招收生源,这个问题我和官府打交道的时候看能不能顺带解决掉,搞前所未有的航空事业需要更加优秀的生源,看到时候能不能从其他学校挖掘一些优秀学生过来。”
“编写教材的任务交给我没问题。”冯如细心地问道:“可是我们要开设哪些课程,要编写那些教材呢?”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打算给学生们开设三门课程,一门〈飞机结构〉,第二门是〈航空发动机〉,最后一门是〈空气动力学〉。”李翔想了想,又补充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我想三年之后他们应该能为我们大规模地造飞机做出贡献的!”
“我想三年之后他们肯定会学有所成的。可是造飞机的人有了,也得有开飞机的人才行啦!”冯如一直听得很认真,边听边思索着,很快地发现了李翔计划中的不妥。
第032章 进京
不得不承认,冯如所言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李翔光顾着流水线造飞机的同时却忽略了大多的制约因素,飞行员,造飞机的原材料,等等。
造飞机不光是人才这么简单,更多的却是需要科技大环境的带动!
“那就再增开一个飞行员班级吧。”李翔紧皱着眉头,此时才发现有了钱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不过冯如的一席话也给李翔的思维带来了新的活力,自己不是有钱么?虽然有钱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是有钱还是可以干很多很多事情的……。
“那事情就这样定了吧!”冯如也刚回国,对国内的环境也不甚了解,因此并不觉得李翔补充过的计划有什么不妥。
“这事还是尽快落实比较好,久恐有变,所以我打算过几天进京一趟。”李翔忙脸急色,有了好的想法不立即实行,心里还真有点憋得慌。
“那你就好好准备准备吧,我就先出去了。”冯如明显感觉得到李翔心中的迫切,很快地与自己心中的那份执着产生了共鸣,此时冯如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尽快把那些航空的教材编写出来。
冯如走到门口,又转头向李翔问道:“要不要我帮你把王小虎和李福叫过来。”
“好的,把他们叫过来吧!”李翔点了点头,对于和冯如之间的默契由衷的欣赏。
李福和王小虎很快地出现在了李翔视线内,关于学校选址和修建的事情李翔就几个要点和他们简单交待了几句之后,便让两人下去了,然后李翔便开始收拾东西。
※※※※※※※※※※※
李翔时而乘坐马车时而乘坐火车,好不容易赶到了京城,首次进京李翔人生路不熟的,只好先找了家客栈安顿了下来。好在李翔身上银子足够,倒也不在乎这些,于是边安顿边熟悉环境。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千古以来不变的真理。来到京城快半个月了,身上百两的银票花掉了好几张,但也算找到了些门路。盛宣怀的住址和办公地址都打听到了,可是前去找他找了好几次总是见不到个人影,负责通传的人总说盛宣怀不在。
尽管现在整个京城的要员都在为“南昌教案”和“预备立宪”的事情而忙碌,到底那些负责通传的下人有没有在敷衍李翔,把李翔当成是谋求职位走后门的人就得而知了。
如此再三,李翔也忍不住有些泄气了。于是好几次溜到学部,想独自把创建航空学校的事情给办下来,可是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学部的意见是创办航空学校是好事,但是这事情并不是直接归他们负责,得到省级教育部门去申请,李翔想从各大学校招收优秀学院的想法更是遭遇了果断的拒绝。连连受挫,李翔只好再次把目光转移到了盛宣怀身上。
李翔自然不会再对那些衙门的差役和盛宣怀住所的那些下人抱什么希望了,似乎想要见到盛宣怀也只有在盛宣怀回家或者是去工部衙门的路上拦截求见了。拿定主意,李翔花了几两银子,在周围找了个对熟悉环境的人把周围的情况摸透了,然后雇人加班加点地在盛宣怀来回的必经之路上等了起来。
李翔在这里已经连续等了好几天了,可是盛宣怀依旧没有出现。直到今天下午李翔雇请的人向李翔汇报说盛宣怀来了,李翔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衣着,急跑出了在路边租借的民房。
来到路边,行人稀稀拉拉地,李翔毫不费劲便看清楚了迎面而来的八人大轿。轿子装饰得甚是豪华,并没有打着什么可以昭示盛宣怀身份的旗号,但是李翔隐约看清楚了那开路之人却正是在盛府大门前,打发了自己好几次的下人。
李翔心中大定,当轿子快要从身边经过时,横声站在了路中央。与电视中那些拦路告御状的人相比只差没有跪倒在地上了,虽然李翔没有跪拜,但是态度还是很恭敬地,拱手弯腰一副作揖的模样。
“光天化日之下,敢拦我们家老爷的路想死了不成?”那名开路的下人趾高气昂地向李翔叱喝道。
李翔抬头瞪了那下人一眼,抬头挣大了嗓门道:“晚辈李翔拜见盛大人,有要事与盛大人相商。”
“好呀,原来是你呀!多次求见我们家老爷,没有见着,这次竟然想拦路拜见了是不是?”那名下人还是脸不屑的表情,冷笑一声后,朝身后的跟班呼喝道:“来人啦,给我拿下。”
大事未成,李翔当然不会就此罢手。看着围向了自己身前的众人,可是轿内的盛宣怀却依旧是无动于衷。李翔为了引起轿内盛宣怀的注意,倒也装得像模像样的,那些下人还没有近身,李翔便大声叫喊了起来:“你们凭什么抓人?你们凭什么抓人……?”
场面本就喧哗,加之李翔嗓门又大,这一招以乱制胜果然取到了理想的效果。
盛宣怀从轿中探出了个脑袋,眯着眼睛打着哈欠向身边一下人问道:“出什么事情了,轿子怎么停下啦?”
“有个人想拦路想要见你……。”那人显然被盛宣怀满脸愠色的表情吓得不轻,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就在这时下令要抓李翔那人也谄笑着连声附和道:“就是那小子,他上门求见您好几次啦,都被我打发走了,这次竟然想拦路拜见您,我已经让人把他抓起来了,等一下就送往官府查办吧。”
盛宣怀漠不关心地往那名下人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这一看倒不打紧,仔细一看盛宣怀当场怔了片刻,然后一溜烟从轿上跑了下来,来到李翔身前,扶着李翔的双手,惊愕地问:“贤侄,是你吗?你怎么来了,来了怎么也不和我打声招呼?”
围着李翔的那些人,见势不对,早已偃旗息鼓停下了动作,声言要把李翔抓起来那人,看着盛宣怀与李翔亲密的动作,脸色早已被吓得铁青。
李翔看了看身边如狼似虎的人群,惨淡一笑,拱了拱手作揖道,“晚辈李翔,拜见盛大人。”
“贤侄受苦了!”盛宣怀安慰了李翔一句,随即转身对身后的下人们叱喝道:“怠慢贵客,回去之后一律家法处置。”
盛宣怀骂完一干下人之后,也不再坐轿了,和李翔并肩走回了住处。整个过程中盛宣怀和李翔都隔得很近地,李翔不经意间抬头一看,惊奇地发现盛宣怀这段时间竟然消瘦了许多,经过多番旁击李翔才知道盛宣怀已经有三天没有休息好了,看样子是被“南昌教案”和“预备立宪”的事情累得不轻啊!
跟着盛宣怀走进盛家,盛宣怀干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下人泡两杯茶送到书房,还特别要求要一杯浓茶,显然是给自己驱除疲劳用的,然后才领着李翔走到了书房。
下人泡好茶很快端进来了,盛宣怀端起茶杯,轻轻地呷了一口,打起了些精神,“近些日子朝廷正为了南昌那挡子事情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很久没有回来了,怠慢贤侄了,还望贤侄别往心里去。”
“哪里,哪里。盛大人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让晚辈万分佩服。”李翔笑着打了个哈哈,然后问道:“那事情可有什么眉目了?”
“原本英法两国执意要求朝廷交出袭击他们舰队的凶手才肯罢手,可是那开飞机袭击他们舰队的人又是这么容易能够找到的?”盛宣怀笑着看了李翔一眼,“朝廷本来要求力查此事,奇Qīsuū。сom书后来被我和袁大人压下来了。看样子,打发他们一些银子可能是避免不了的了,如果赔些银子就能保护一个能振兴我大清朝的人材,倒也是值得啊,贤侄你说是不是?”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李翔就是袭击英法舰队的凶手,可是盛宣怀和袁世凯似乎已经认定李翔是驾驶飞机袭击英法舰队的凶手了,李翔听着听着不由得暗暗心惊。
“飞机用于战事,前途确实不可限量。虽然我等不能把飞机用于战事,但是为了使我国飞机能够尽快用于战事,小人想到了一个创办航空学校的办法,因此特就创办航空学校之事前来和盛大人商量,还望盛大人鼎力相助。”李翔心虚不已偷偷转移了话题。
“贤侄请坐吧!”盛宣怀眯着眼睛看了李翔一眼,“创办航空学校是好事,我一定全力相助。贤侄有什么要求就请说吧,不过如果是钱的问题就有些麻烦了,现在朝廷既要操练新军,又要修铁路,还要打发那些洋鬼子……。”
“钱的问题倒不急,急的是生源的问题。航空学校国内前所未有,要想我国的航空事业在这几年有所成就,那就需要更加优秀的学生,因此我想在全国各大学堂招收一些优秀学生,不知道盛大人能不能就此事和学部商量商量?”
盛宣怀沉下了脸,慢慢地说:“时间不早了,贤侄就先在这里住一宿吧,明天我带你去学部问问。”
第033章 京师大学堂
英法两国并没有驾驶飞机袭击舰队之人就是中国人的直接证据,因此对于清政府找不到袭击舰队元凶的说法也是无可奈何。虽然更愿意从清政府手中得到驾驶飞机的两人,然后再想法设法从他们口中得造飞机的机密,可是清政府实在是找不到人,在清政府大额赔款的诱惑下,英法两国还是妥协了。
这个时候关注着中国的不止是英法两国,从某种程度上讲,李翔和冯如驾驶飞机袭击英法舰队已经掀起了一股航空新热潮。在航空事业起步较晚的国家,他们斥巨资,不惜人力物力大发展机械飞行,在航空事业起步较早的国家,他们便不断地改进飞机,希望能够把飞机早日用于战事。
由于李翔穿越的第一地点在美国,这一条件无形之中加快了美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展。以莱特兄弟为首的美国航空事业领军人物,建立了飞行公司之后,得知了英法舰队遭遇空袭的消息后,也把研究的主要目标转移到了战争方向。好几个月过去了,可是进展却是微乎其微。双人飞机没有造出来,奥维尔驾驶单人飞机边驾驶飞机边打手枪却险些葬送了性命,虽然经过几个月的休养,伤势已有好转,可是依旧突破了多人飞机这个限制。
苦苦思索还是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他们又想起了曾经的中国助手。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架能够打手枪投掷炸弹的双人飞机一定是李翔制造出来的!只是他们不想自己的飞机事业永远存活在李翔的阴影下,才迟迟没有去找李翔。可是时日渐久,两人再也承受不住多人飞机问题的困扰了,他们决定到中国去找他们曾经的助手李翔,可是现在的李翔还会像曾经那样,为了见到久违的动力飞机而把他那些先进的航空理念传授给莱特兄弟吗?
※※※※※※※※※※※
在盛宣怀的运作下,李翔申办航空学校的申请得到了批准的同时李翔在全国各大学堂挑选优秀学员的要求也得到了批准,答应了李翔在各大学校公榜宣布航空学校招生的事情,并为李翔开具了招生的证明,只不过前提条件是必须那些学员自愿。尽管学部那些官员的态度很勉强,不过李翔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从学部衙门出来后李翔心情一直都很好,盛宣怀的心情也好像受到了感染一般,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脸。
“贤侄,这申办学校和学员的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是不是要修建学校了?”盛宣怀微笑着问道:“修建学校的地方选好了没有?我在京师大学堂那边有一片老宅,要不把它拆了,把学校建在那里吧。那里环境也不错,又和京师大学堂隔得近……。”
任凭盛宣怀把那里的环境说得如何地天花乱坠,可是李翔却丝毫不为所动。李翔自从创建航空学校的想法萌发以后,就没有想过要把航空学校办在京师,如果摒弃某些政治因素的影响,盛宣怀所说的那个地方的确是个办学的不二选择,可是李翔创办航空学校却含有很多政治因素在里面的。为了不使自己的事业受到干扰和监视,李翔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学校建在清政府的权力与政治中心。
“为了彰显航空救国的决心,我在离开安徽之前已经选择好校址,让人开始修建校舍了。多谢盛大人照顾。”李翔半真半假的敷衍道。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校舍建在安徽也不错,安徽是个好地方啊,出了中堂大人这样的伟人不说,现在大清朝第一所航空学校也建在了那里……。”盛宣怀微微有些失落,不知道是想起了往事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盛宣怀沉默了片刻又说道:“贤侄是只身一人来到京师的吧,接下来就要在各大学堂挑选优秀学员了,人手肯定会不够,我派个人去帮你吧!”
盛宣怀说话的声音虽然是商量的语气,可是说话的内容却不容抗拒。虽然李翔知道盛宣怀很有可能是派人监视自己行踪的,甚至还要派他继续跟着自己到安徽去,可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李翔不得不答应。
李翔勉强挤出一丝笑意,点了点头,“谢过盛大人。”
盛宣怀对李翔的态度很满意,大手一挥慷慨地说了几句“没事”,“没事”之后,又向身边的随从使了个眼色,声色俱厉道:“盛安,以后就跟着李贤侄搞航空学校的事情吧,航空学校没搞出成绩,别回来见我。”
盛安很会意,朝盛宣怀弯了弯腰,“老爷放心吧,盛安一定会全力帮助李公子创办航空学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盛宣怀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对李翔说:“贤侄,就让盛安陪着你去办招收学生的事情吧,这招收学生的事情办下来了,我也就放心了。另外朝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就先行一步了。”
要求盛宣怀办的事情已经办好,李翔也乐得盛宣怀就此离开。把盛宣怀送走之后,李翔领着盛安走向了自己在京城的临时住处。一路行来,盛安不怎么说话,即使偶尔说上那么一两句,声色也是极其沉稳,一副为李翔马首是瞻的样子。李翔的心情忧喜参半,显然如果盛安是诚心来帮忙的,那么在招生过程甚至以后的航空事业中就多了一个助手,如果盛安是盛宣怀派来的眼线,那么也将是一个难以打发的角色。不过能够对接下来的招生计划有所作用就行了,至于以后再如何解决那将是以后的事情了,就眼前情况来看,教材已经在编写了,学校也即将修建,万事具备只差学生了,解决生源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回到住处,盛安依旧沉默,一副没有得到李翔指示绝不轻举妄动的模样。李翔也懒得搭理他,给他安排了个住处之后,便让人捎信回去,让王小虎和李福可以动工正式开始修建学校了。
又在住处呆了两天,感觉学部下的公文差不多已经到了各大学校了,李翔才把盛安叫了出来。盛安听李翔第一站便是去全国闻名的京师大学堂,也不感觉多大意外,聊是早已从盛宣怀口中得知了此事|奇*_*书^_^网|,点了点头之后,便开始着手安排出门的事宜。
两人上了马车,不大一会儿便赶到了京师大学堂。盛安依旧必恭必敬地紧紧跟在李翔身后,李翔也毫不介意,随即在学校大门口打量了起来。尽管学校建设并不像想象中全国第一学府那样的豪华奢侈,但是李翔还是老远地就感觉到了那种古朴的学术气息。置身其中,李翔就像是回到了大学时代一般。不知不觉之间,李翔对这里学生的期望也就高了几份。
“盛安,我们进去看看吧。”李翔说着也不管盛福愿不愿意,就已经走进了学堂内。
走进大门瞄了一眼,四周无人,空荡荡地一片,想都不用想李翔和盛安两人是赶上学校的上课时间了。不过李翔并不介意,依旧饶有兴致地在学校内转了起来,并且每经过一间教室,李翔都要停足聆听仔细打量一番。当李翔围着学校转了一圈之后,对这所学校更加地了解了。原来学校早已经开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