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明星来自地球-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网上抵制韩觉的声音并不多,大多是嬉笑调侃,冷嘲热讽,这韩觉来说已经算是很好的信号了。

    韩觉进而参加《华夏有嘻哈》,正式宣告回归。

    韩觉的回归,并没有召回曾经的粉丝。

    曾经粉丝为韩觉一掷千金,组织公会众筹打款,打榜,大造声势,买下商业街广告牌的黄金时段使用权,大肆购买他代言的产品,买报纸版面为他庆生,以他的名字在公园里种树,以他的名义捐款行善,甚至还有为他做详尽的职业规划和宣传计划,风里来雨里去陪着他赶行程的。

    粉丝为负,资源为零,什么都没有,是韩觉口中的“地狱开局”。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韩觉独自坐着公交车来来往往。去街头小巷和外裔人学习说唱,去找好友小范切磋说唱,甚至去录制节目。

    但是韩觉说,那是自他当艺人以来,最开心最自由的一段时光。

    我第一次见到韩觉的时候,是在一家音响店。我们同时看中一台二手唱片机,最后我抢先一步把唱片机抱走,而他只是隔着橱窗,很可怜地看着我。

    那时我还没打算采访他,他也只是刚参加完《华夏有嘻哈》的现场海选。我虽然觉得他有些眼熟,却没有认出他来。

    后来一段时间里,韩觉凭借在《有嘻哈》上演唱的几首歌,以及《我们恋爱吧》的良好表现,从圈子的边缘往里爬了爬。【金沙】看到闲置的韩觉突然有用,于是想要续约,但续约和韩觉的退休计划相悖,韩觉没有答应。

    每到岔路,他总是选择最不委屈自己的那条。

    再次以记者身份见到韩觉的时候,是在【巷口酒吧】。当时他正在排练新歌,同时也在寻找新房子。他面孔依旧精致,但眉目不再有慑人的淡漠。我说可以介绍他一处新公寓,房租也不高,甚至还有一个新工作给某部电影写主题曲。韩觉好脾气地笑着接受了,像一张很干净的纸被揉皱了又展平。

    《有嘻哈》也突然通知失去了参赛资格,原因是没有到场,自动取消资格。韩觉知道消息之后,当场心凉了一截,因为他没有收到录制的通知。

    工作丢了一半,让韩觉的复出之路变得崎岖起来,似乎稍有不慎,他就又要跌出圈子。

    雪上加霜的是,韩觉的日记在网上被人恶意公开,坎坷的身世和直白的谩骂,让韩觉再一次置身舆论中央,成为茶余饭后的消遣。

    上一次韩觉面对这种情况,以一骂万,被骂得很惨。但这一次,韩觉没有上网说什么,他恼怒却很冷静。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得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能了解【自己】。”

    韩觉冷眼旁观一切纷扰,在《我们恋爱吧》的节目里,和章依曼合作了一首歌曲《那个女人》。大大方方摊开自己的伤口,给【日记门】划上一个句号。

    人们感慨韩觉身世不易的同时,也开始正视起了韩觉的才华,因为在这次风波里,韩觉用作品回应,除了《那个女人》,他还展现了另外两首歌《你的眼神》和《易燃易爆炸》。

    人们猛然意识到,韩觉是个音乐人,不再是偶像了。

    对于偶像,韩觉已经不期待了:“我有优点也有缺点,不想弄什么人设,也讨厌别人给我贴标签,我不是偶像,现在的我用作品诚实地表达自己。这些作品如果有人喜欢,我会感谢,如果不喜欢,我完全不在乎,也在乎不了。”

    虽然韩觉丢了在《有嘻哈》上一展拳脚的机会,但是才华得到展示之后,章依曼所在的公司【艾都娱乐】向韩觉邀歌,参加《歌手》的踢馆。

    韩觉欣然允诺。

    韩觉说给章依曼当音乐制作人,是一种享受。

    “歌手有两类,一种是创作型的,也就是现在的唱作人。另一类是职业歌手,技术很完美,自己不写歌。”韩觉说自己勉强是第一种,章依曼毫无疑问是第二种,但不同于一般的第二种歌手。

    “她能把每一首歌打上她自己的印记。”韩觉说章依曼的声音里有她想要表达的东西,唱别人的歌也能唱得让人以为她才是原唱,真是天生就该吃这碗饭。

    两个天生就该吃这碗饭的人,不仅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同一个时代),还吃到了同一个碗里(同一个作品),是我们听众的幸运。

    现在人们能想到的章依曼的代表作,《易燃易爆炸》、《开到荼蘼》、《血腥爱情故事》、《你的眼神》、《因为爱情》,这些都是韩觉的作品。

    仅仅是章依曼《歌手》踢馆成功之后,圈内不少公司便开始向韩觉邀歌。但那时候韩觉除了章依曼,一首歌也没打算卖,全部屯着,在找不到合适的声音之前,不打算放出去。

    有次采访中,我问韩觉:“你最喜欢的歌有哪些?”

    他反问:“你要最常听的,还是最喜欢的?”

    我问:“这有什么区别?”

    他答:“最喜欢的,是你希望你自己最喜欢的,最常听的,才是你真正最喜欢的。”

    他最常听他自己的歌,也最喜欢自己的歌。

    他有的歌做的很快,一小时之内能完成,有的歌得用了十几二十个小时不止。有的歌风格老旧复古,有的歌风格近乎实验。

    据我所知,韩觉目前已经囤积了上百首歌曲。有华夏语的,有英语,甚至还有法语的。有抒情,有摇滚,有爵士,还有电子。

    我和韩觉其他几个朋友,有着窜门听韩觉这些未发表歌曲的特权,羡煞旁人。每周一次,我们零零散散十来个人总是结伴去韩觉的家里,等着听韩觉这几天创作的新歌。每次我们听完【韩觉私人音乐发布会】回家之后,两三天里,几乎听不进市面上其他歌手的新歌。

    【适合张子商】文件夹一度震动音乐圈,但我们几个相当清楚,那个文件夹真的只是韩觉音乐库里的冰山一角。

    我不知多少次庆幸,如果韩觉搬家的时候,我没有说服他继续创作音乐,那么毫无疑问,世间会少一个巨星级的音乐人、艺术家。

    那将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损失。

    

第447章:肖像(下)() 
一个创作者的创作之路是有迹可循的,在哪个过程受谁影响进行转变,听歌偏爱哪类音乐风格。

    但韩觉的音乐发展之路从来是个迷。韩觉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制作,没有崇拜的歌手音乐人,也没有影响其风格形成的大师。

    韩觉创作的作品类型不一,涉猎众多,却鲜少能看到其他人的影子,或者干脆看不到。他就仿佛凭空跳出华夏音乐史,从而进行音乐创作。这让诸多内行人士感到惊奇,也让一些想给他扣上【抄袭】帽子的小人无功而返。

    韩觉坦言他确实很少听别人的歌,听歌量少得可怜,而他所谓的创作,“其实只是把脑袋里的旋律记录下来罢了”,韩觉面带惭愧地说完这句话之后,似乎又从脑袋里抓住了一段旋律,他愣了一下,立马站起来跑进制作室,将灵感写下来。又是一首质量不俗的新歌。

    韩觉的新家面积不大,却有一间专门用于制作音乐的【制作室】,里面除了从高档公寓带过来的音乐设备以外,他还添置了其他更专业价格也更贵的设备。

    “这里本来是个漫画室。”第一次参观韩觉新家的时候,他是这么介绍【制作室】的。而我从音乐设备上放置的几个卡通手办看出,韩觉说的是实话。

    韩觉复出做音乐很明确是为了钱,钱赚够就收手,看很多的小说和漫画。但是等到钱真正赚够可以收手的时候,他又犹豫了。他说他喜欢上了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觉。

    “诉诸笔端的表达,往往更严肃、更形而上,但是它也给了人们更多的机会去伪饰。音乐就不一样。”

    那些音乐设备他最后还是没有舍得扔。

    搬家的时候,他一直犹豫着,我干等着着实无聊,于是拿过他的乐器胡乱弹了几下,我看到他目光直直地盯着我业余的指法,欲言又止。我干脆请他弹一首,他没有拒绝。在乱糟糟的客厅中间,他轻车熟路地把设备架好,连上电源,信手拈来了一首新曲子,弹完之后马上拿笔写下来。

    我提醒了他,他停下记录看看我,又看看手头的纸笔。他发现了音乐里有金钱以外的东西。

    韩觉能够以低价搬到新家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给他的房东写一首电影主题曲。

    老贾是他的房东,是个美利坚人。那时老贾正招贤纳士,召集人手野心勃勃地想在华夏拍一部英语电影,只有能够帮助他的人才能以极低的价格住到他的房子里。我把会写英文歌的韩觉推荐给老贾,老贾认得韩觉,立马和韩觉一拍即合。

    韩觉自学英语三四年,英文创作已经无碍,他在【纽约街】酒吧演出的两首英文歌,传回美利坚之后立刻引起了轰动。这正是打动老贾的关键。

    韩觉的新家和旧家区别很大,他像是真的在脑海里构思了很久,已经有一个完整的效果图。在添置家具内饰的时候,韩觉几乎不需要斟酌。出去逛一圈,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敲定的大大小小各种东西。

    当时已经离开了【金沙】,孤零零的一个人,没什么圈内朋友,没什么资源,也没经纪人和助理陪同出行。一周录一次身上仅有的《我们恋爱吧》,其余时间在新家附近找餐厅,看电影,逛书店,完全就像个普通人。当时我一度以为他真的退休了。

    然而普通人的日子没能体会多久,工作很快找上门来。这次的工作,也比较罕见。

    《IAMASINGER》(美利坚版本的《歌手》)的导演和监制听到了韩觉轰动美利坚的两首英文歌之后,当机立断,不远千里来到华夏,辗转打听到韩觉的行踪,诚意满满地邀请韩觉去美利坚参加比赛。

    韩觉见了对方之后觉得有趣,于是同意,因为可以唱歌,而且“据说那里的音响设备很好”。

    自由身的韩觉需要一个经纪人帮他处理唱歌以外的事物,但他几乎谁也不认识,能够帮他暂时顶替一下经纪人位置的人都找不到。

    偶然听闻他在【金沙】的任经纪人关溢,在他没续签之后在【金沙】也待不下去,辞了职,韩觉就找到关溢,重新确立了合作关系。

    当时关溢还不是韩觉工作室的合伙人,也不是【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当事人,对于韩觉的邀约,只打算干一票。韩觉和关溢坐一块儿的时候,就像一对关系欠佳的夫妻,除了工作上必要的交流,几乎不说话。

    韩觉从华夏到美利坚去唱歌,在不少网友看来是一种放逐,是一种自降身价,但韩觉本人的心态却放得很平。

    韩觉知道美利坚那个国度对于音乐并不算热烈,但他并不感到嫌弃,反而试图做点贡献:“爱艺术有很多方式,但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让艺术更扁平化,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韩觉只专注于舞台,把《IAMASINGER》唱得像新歌发布会,每周抛出一首新的音乐作品,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征服美利坚,充分展示什么叫才华横溢。

    语言或许是音乐传播的阻碍,但动听的旋律和歌声里包含的情感,却是没有国界的。韩觉在美利坚的歌曲,返回国内出现在了【风云榜】上,吸引了很大一批华夏人关注起了英文歌,关注到了韩觉。

    韩觉是唯一一个同时出现在两个《歌手》舞台的歌手。受章依曼邀请,韩觉在华夏的《歌手》总决赛上得以出现,接连给章依曼和宋寅两位歌手写歌谱曲,存在感相当之强。

    “我不是在讨好听众,我是在讨好我自己。”那个时期的音乐,韩觉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自恋】是最基本的特质。艺术家如果不爱上自己,那么也就不会爱上自己眼中的那个世界。

    原计划我打算跟踪采访韩觉到这里,然后就此写出一篇稿子,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我决定搁置这个决定。

    老贾寄予厚望的电影没能拍成,剧组解散了,而我和韩觉作为老贾的朋友,联合其他几个朋友,一起给老贾准备了一份礼物,那就是重新给他搭建一个更靠谱的剧组。

    韩觉除了继续担当主题曲创作和配乐工作,这次他还提供剧本,《时空恋旅人》。

    韩觉他经过了专业的编剧训练,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他的老道,他甚至专门有一本册子记录他想到的一个个故事梗概。在剧组的导演罢工之后,韩觉又从编剧的位置顶上了导演的位置。摄影师说,韩觉的分镜头和导演阐述都是专业级的。

    这又是一个和以往的韩觉,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记者在进行采访之前,通常会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带着问题而去。我在对韩觉采访之前,也看了不少资料,准备了不少问题,但在韩觉面前,我发现我准备的所有资料全都是旧的,没有用武之地。

    我没有问韩觉是哪里学的编写剧本,又是哪里学的导演,也没问他为什么要学这些。

    不停问他“为什么”,会让我感觉自己就像站在一幢建筑物前读导游手册的游客,忙于阅读这个房子的建造历史,以至于妨碍了感受这幢建筑的美。

    为了更加完整地观看韩觉,所以我决定用更久的时间,去看,去感受。

第448章:肖像(完)() 
拍《时空恋旅人》之前,赵文峰是我们最早选定的导演,他看了看剧本,觉得不错,就来,来了之后开始改剧本,韩觉作为编剧浑然不知。等韩觉从别人那里看到新剧本之后,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被人擅自带去整容,遂大怒。

    剧组勘景的第一天,大巴车还没开出魔都范围,韩觉就和赵文峰就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两个人只能留一个。

    眼看电影又要夭折,作为最大投资人的老贾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说这事好解决,当即炒了赵文峰。

    导演的位置空出之后,得另寻他人接替。听闻编剧在写剧本的事情,脑子里其实有自己的画面,我就提议让韩觉来当这个导演,其他几位投资人觉得有趣,纷纷怂恿韩觉。

    韩觉起先拒绝,随后在所有投资人不把钱当钱的劝说下,半推半就地同意了。

    最后《时空恋旅人》由老贾担任制作人,韩觉担任导演和编剧,裴清当美术指导,我当监制。除了老贾长达五年的制作人失败经验,我们其他人都属跨界操作,实战零经验。由此可见我们并不奢望凭借这部电影获得除了快乐以外的东西。

    “年轻的时候,我觉得对别人不说谎就是真诚。但其实不只是这样的,真诚不仅是为别人,还是要对自己。搞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直面自己的每一个**。”韩觉说这辈子要活得真诚,“所以我明确了自己想要当导演。”

    韩觉擅自当导演的决定,让他的经纪人兼工作室合伙人很是头疼。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口碑和形象的问题。其他人失败了,顶多不再涉及电影干老本行,韩觉不行,他如果失败了,就会让人以为他故态复萌,又开始稍微有点成绩就认不清自己几斤几两。”关溢逻辑很多。

    最后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关溢只能祈求这电影无人问津。但是没过几天,他的愿望就落空了。

    赵文峰在一次饭局上说了这件事,被人拍了下来,视频隔天曝光,一时间各种争议又落到了韩觉身上。

    韩觉第一次接触电影是当男主角,各种意义上的收获惨淡。用他本人的话来讲,他的表演“侮辱了演技这个词”他损起自己来比谁都狠。这种拿不出手的成绩,让韩觉在担任导演的事情曝光之后,导致网络上很多人借此嘲讽,说韩觉演员都没当明白,就敢当导演,圈钱意图过于明显。

    我们几个朋友有些愧疚,毕竟是大伙儿一起怂恿了韩觉做这事,挨骂,担心韩觉压力太大,带着好吃好喝好玩的就去韩觉家探望他,结果进屋就看到韩觉开开心心地在和他领养来的猫玩耍。韩觉看到我们携大包小包的架势,眉头皱了起来,很是后悔,觉得自己应该聪明点,装几天病,骗几天吃喝。

    对于各种质疑,各种铺天盖地的嘲讽,韩觉翻阅着它们,笑着说就跟见到老朋友一样。

    “当敌人还能让我们感到愤怒,说明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韩觉对于各种或阴损或恶毒的言论并不在意,面对压力,他只把它们当做动力:“这个世界上,往往都是一群认为自己没有选择的人,最后做成了真正的事情。”

    他泡在阳光里,打了个哈欠缓缓伸着懒腰,就好像第二泡的茶叶,正在开水里舒展。

    “好冷,我去穿条秋裤。”他搓搓脚踝。

    ……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能接触到很多名人或明星,他们私下里和镜头前多少有些不同。采访他们是一种魅的过程。有时候为了不结仇,不砸自己和对方的饭碗,我总是得挂一漏十地描述他们。

    但在韩觉这里,我惊奇地发现他私底下和镜头前是重合的。

    韩觉经常对周遭很普通常见的东西,表现出一种记忆缺失者的惊喜。一个厨余油脂的分类垃圾桶,一条盲道,一面墙的涂鸦,一次路人扶起老人的举动,一张区委会的拉票传单,乃至一条狗,都能让韩觉摇头发出感叹。

    有一次我跟韩觉走在路上,遇到某个公司职员的罢工活动,他们举着牌子秩序井然地走在街上,韩觉看着前后帮忙开路的警车瞪大了眼睛,觉得新鲜至极,然后家里也不回了,反倒兴致盎然地跟着队伍走了两条街。

    我起先以为他是装的,后来发现他在确实如此。在生活中不得要领,却又无比认真。

    韩觉生活十分散漫,爱吃,爱玩,爱睡,行事不喜计划。

    对于吃什么,韩觉说他有选择困难,所以只能找一条街不重样地吃过去。他也不爱看网上那些评价,对餐厅的档次也没讲究,他去过【舌尖路】的大牌餐馆,也去过【纽约街】的无名小店。

    另一方面,韩觉也相当自律。

    韩觉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喝酒,一瓶一瓶的喝,现在不爱喝了,他说为了不让自己说出不该说的话,除非必要的时候抿上几口,其他时候不会碰。后来他也真是这样,我们几个朋友聚餐,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