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众露露脸。只要她抓住机会表现得当,以后亲事也能说得更容易一些。当然,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毕竟我是真心的不喜欢二姐。就算她的女儿在我跟前表现得再乖巧再听话,我也不可能为她掏心掏肺。”
“这样就够了,这样就够了!”慕敀敀忙不迭点头,“这些年你已经为我们做的够多了。现在这点小事就交给我来办便是了,我保证以后二妹再也不会来你跟前闹。顾家大娘子的亲事也由我来解决,绝对不会拖你家二郎君下水。“
慕皎皎听得噗嗤一笑。“我可不怕她拖我家孩子下水。”
也是。他们夫妻什么人,又怎么可能惧怕慕皊皊这等小伎俩?如果不是看在大家都是姐妹的份上,慕皊皊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完那些话!
“不过,阿姐你要是接下这个活计的话,以后你的日子可就要难过了啊!”慕皎皎由衷的道。
慕敀敀苦笑两声。“那又有什么办法?她毕竟是我的亲妹妹。”
是啊,摊上了这样的亲妹妹,实在是没办法。慕皎皎和慕皌皌以及曹姝几个人交换一下眼神,便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不过,这件事顾家也要负起一定的责任来。”慕皎皎突然又道。
慕敀敀忽的精神一振!
慕皌皌和曹姝也睁大眼,便听慕皎皎又道:“今天阿爹应该也来了吧?阿姐阿妹,一会咱们找阿爹说说二姐的事去。”
“嗯!”慕敀敀赶紧点头。
慕皊皊会变成这样,顾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个账,慕宥去找他们算最好不过了!
这样,私底下算计慕皎皎的顾家讨不到好,但至少同他们有血缘关系的顾大娘子也已经得到了她所能得到最好的东西。
这样的安排算是最好了。
第561章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此时的崔府前厅,时隔多年后,慕宥终于又和河间郡王见面了。
这次的见面宁静而和谐。
早在听到门口有人通报河间郡王过来时,慕宥唇角便勾起了一抹浅笑。再见到一身宝蓝色华服、一头乌发只用一根细腻的羊脂白玉挽起、打扮得喜庆而庄重的河间郡王走进门来,他再也按捺不住,便站起来往那边走去。
河间郡王正在同崔阁老、崔葏等人见礼。见慕宥过来,梁长史下意识的挡在了河间郡王跟前。
河间郡王却淡然道:“没关系,让他过来吧!”
梁长史这才让到一边。
慕宥便大步走过来,毕恭毕敬的冲他一礼:“郡王,许久不见了。”
“是啊,许久不见了。想想最后一次见面仿佛还在昨日,结果一晃都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河间郡王叹道。
时间真是不等人。上次他和慕宥打交道的时候。大娘子才刚满十岁。再次见面,大娘子都已经成了要出嫁的老姑娘了。他们之间隔着避着,不知不觉都过去将近八年了。
而再上一次见面,又是慕皎皎大娘子出生不满一年之时。
再之前。便是慕皎皎不曾出世之际。
兜兜转转,他们俩的生命就因为这几个女人而牵扯、羁绊在了一起。
回想起往事,两个人都不由感慨万千。曾经的种种怨愤也不知不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冲淡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两个人便相视一笑,自动自发的找了个位置坐下。小厮快手快脚的送上来茶水。慕宥轻轻摇晃着手中的玉杯,慢条斯理的道:“当初我就说过,你一定会后悔的。如今你果然后悔了。”
“你说得没错,我是有些后悔。我真后悔当初自己怎么没有将她给抱走……不过。要是我真抱走了她,只怕现在就没有大娘子的今天了,那我还是宁愿不抱走她了。如今只要她们开心,我便也开心了。”河间郡王轻声细语的道。
真是难得。这个人居然承认了!
慕宥一怔,便听河间郡王又道:“那你呢?你可曾后悔?”
“我悔啊!早知你这个人面兽心的东西还会出现,我就该早点告知皎皎,让他对你做出防备才是。不然,我的女儿和外孙女也就不至于被人给强行分了一半去。”慕宥愤愤道。
说完了,他又长叹口气:“只是,诚如你所言,只要她们过得好,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其他的也懒得多计较了。”
河间郡王一怔,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慕宥顿一顿,也跟着大笑不止。
曾经互相憎恨的两个人,时至今日,可算是一笑泯恩仇。
其他客人听到笑声,心中不由讶异非常——这位慕姓威远将军出身并不高,官位也都是靠女儿得来的。这些年在朝中并不得人喜欢。而他也并不刻意钻营,反而继续一心一意的做他的生意,这些年在鲁地养马也养得风生水起,多少军方都已经同他们家的马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也算是达到了另一种成就吧!
而这个一直在朝中默默无闻的人,今天怎会和高高在上的河间郡王如此相谈甚欢?
大家纷纷对崔家的人送去询问的目光——慕宥和河间郡王之间唯一的连接就只有崔家了。可是崔阁老和崔葏等人自己都还在纳闷呢,他们又怎能回答别人的问题?
于是,兄弟们又将目光投向了崔蒲。
崔蒲今天心情很不好。
就在今天,他的大娘子就要出嫁了。以后就是别家的人了!从今往后,大娘子再也不能放肆的在他怀里撒娇嬉闹,也不能再抱着他的脖子甜甜的管他叫阿爹、向他予取予求了。他的女儿啊,养了十八年的女儿,马上就要被李家的猪崽子给拱了!
他心情这么抑郁,却还要站出来,勉强挂着笑脸去迎合来客们的恭贺,言不由衷的说着同喜同喜。这也就罢了,现在这两个老头子还在那里笑!还笑得那么开心!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明明应该抱在一起打成一团才对!这样,他一定过去摇旗呐喊加油助威,必要时候自己也一定会去帮上岳父一把。冲着那老不休下几个阴脚。
只可惜,他们让他失望了。
他实在是太失望了!他都快绝望了!
呜呜呜,他的女儿啊!
“六弟,今天是大娘子的好日子呢,你开心点。”三哥崔葕也回来了,悄悄站在他身边小声道。
这些年在并州养马,他日日经受风吹日晒,早已经没了之前翩翩佳公子的形象,然而性子却更加的沉稳,看起来更敦厚可靠了不少。虽然他名下的马场不及慕宥的,但在新唐王朝也是屈指可数的。所以现在回到长安,他也得到了不少恭维,心情极好。
“我开心不起来。”崔蒲咬牙切齿的道。
他从昨晚上就开始磨牙了。到现在两排牙齿都快磨酸了却还放不开。
崔葏听在耳朵里,不由心里咯噔一下!“六弟你可千万要忍住啊!一会新郎官来迎亲的时候,你千万千万不能把你女婿给咬了!”
“我倒是想咬他来着。”崔蒲闷闷道。
可是那也得这一屋子的人都准许他行动才行啊!从回到长安那天开始,慕皎皎就已经开始吩咐人盯着他了!他也就能自己私底下磨磨牙,骂骂李家那也臭小子,除此之外其他什么都做不了。
随着上门的宾客越来越多,外头忽的又一声高喊——“圣人与贵妃娘娘遣人为河内县主添妆!”
方才还将注意力放在河间郡王与慕宥身上的人立马就回过神来,一个个看向崔蒲的眼神里又带上了满满的艳羡。
长安城内多少公主县主。虽然嫁得热闹,却也没几个人能在出嫁当日享受这份尊荣的。尤其大娘子不过一个区区县主,这些年又没有在圣人跟前露过脸。可是今天她成亲,圣人还不忘遣人送了东西来。这便是说明,圣人还记得她!
这世上又还有什么比让一个小娘子在出嫁时得到最大的尊荣更让她有脸面的?
就冲着圣人和贵妃娘娘的这份添妆,至少她以后在婆家就能横着走了!
然而得知这个消息,崔蒲脸色却并不大好看。慕宥和河间郡王亦然。
“都是你害的。”慕宥悄悄对河间郡王道。私底下忍不住偷偷踩了他一脚。
河间郡王竟然也默默的忍了,还小小声的解释了句:“我也没想到,他们居然那么小心眼。”
大娘子这次便是以县主之礼发嫁,规格本来就不低了。现在再加上圣人这一添妆。自然又让她的规格往上抬了抬。如果大娘子是嫁给家中嫡长子,那还勉强说得过去。可是现在她嫁的是李象,是次子!她这么风风光光的嫁过去,完全将嫡长子媳妇的风头给盖了过去,再加上这么大笔的嫁妆,那叫长子媳妇脸面往哪里摆?以后妯娌二人在一处,做长嫂的都拿不出底气来教训弟媳妇。
长此以往,这个家是要乱的啊!
更何况。李家本属契丹族,在汉族人跟前就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如今娶的又是百年世家之后,那长子媳妇心里还指不定已经卑微到哪里去了呢!
“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选择相信大娘子。”顿一顿。河间郡王又道,“她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相信她心里一定明白以后该怎么做。”
“那还用你说吗?”慕宥低哼。
这一次,送添妆礼来的是高力士,圣人身边第一得意的宦官。
见到这个人出现,大家心里对这门亲事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高力士笑眯眯的叫人将十车珠宝首饰等物抬进来,再对过来接旨的慕皎皎和崔蒲道:“想当初,河内县主玉雪可爱,聪慧动人。极得圣人喜爱。虽然十多年不见,但这些年河内县主跟随晋国夫人在边关为将士们做的那些好事,圣人心里却都记得一清二楚。有这样的县主乃是我新唐王朝之福,圣人以她为荣。之前以前看她年纪小。也无法赏赐。今天是她的好日子,圣人便趁势锦上添花了一番,惟愿河内郡主同夫婿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是的。大娘子直接被从县主升到了郡主。
如果真要赏赐的话,你们干嘛不等到婚后赏赐她的夫婿?慕皎皎这些年为朝廷做了这么多事,你们主要赏赐的不都是崔蒲吗?后来是对崔蒲赏无可赏了,才给了她一个国夫人的封号。可是现在,你们却急着一股脑的将赏赐在婚前都扔过来,而且还专门选在大婚这一日,这用意就让人不得不三思了啊!
崔蒲心里很不高兴。
虽然他不舍得自己的女儿被姓李的小子娶走,但这也不代表他愿意自己女儿的婚事被人随意拿捏摆布!
他下意识的便想顶回去几句。但慕皎皎悄悄按住了他的手。
暂且忍耐一下。她对他轻轻摇头。
崔蒲深吸口气,这才抬起头:“微臣代小女领旨,谢圣上隆恩!”
高力士便又开心的笑了。“崔刺史、晋国夫人快快请起。今日乃是河内郡主的好日子,咱家就不多在此耽搁了。你们还是赶紧回去帮忙收拾收拾。让河内县主风风光光的发嫁吧!”
大家簇拥着将高力士送出去。末了,崔蒲才小声道:“好一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好戏!”
“的确是太热闹了。”慕皎皎也叹道,“不过,这对大娘子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这门亲事是圣人认可的,外人嘲笑她的声音就能收回了。至于其他的……以后就全看她自己了。”
第562章 奢华的送嫁()
“是啊,我们也只能陪她走到这里了。以后的路全靠她自己……还有李家小子一起走了。”
说起李家那个小子,崔蒲还忍不住的咬牙切齿。
慕皎皎简直哭笑不得。
很快闺房中的大娘子等人也得知了赏赐的消息,一群女孩子看着大娘子的眼神里满满都是羡慕。
大娘子却不耐烦的道:“这么说,我岂不是又要换装束?”
县主的嫁衣和郡主的嫁衣自然是有差别的,头上能用的凤钗等物规格也大不相同。
现在她嫁衣都已经穿上身了,正打算上妆呢!结果被这么一搅合,一切又得重来,她只觉得烦人。
“郡主请放心,您的嫁衣礼部已经给准备好了,您只要将身上这件换下来就行了。”喜娘赶紧便道。
大娘子撇撇嘴,这才将身上的婚服脱下。再换上郡主的服制。丫鬟们随即团团围了上来,帮她梳头的梳头、化妆的化妆。
因为这一通忙碌,等到梳妆完毕,外头便来报。新郎官已经带着人来迎亲了。
也直到这个时候,大娘子才终于激动了起来。再看看身边的小姐妹们,她心中又生出了满满的不舍。
不过,虽然人已经到了门口。但崔家上上下下那么多郎君和女眷可不是好惹的。李象一行人从大门口开始,直到来到大娘子的闺房门口,每往内进一层,便仿佛被折磨得脱了一层皮一般。痛苦得无以复加。而等他们看到站在新妇子闺房门口那黑压压的一群小娘子时,所有前来迎亲的郎君眼前又不由一黑。
这下,只怕更不好过了啊!
不过,为了娶得美娇娘。新郎官还是将两边袖子高高挽起:“还有什么题,你们尽管出吧!”
身为新妇子的父母,慕皎皎和崔蒲早在男方家中来人的时候就已经在自己的院落中端端正正的坐好了。
几个丫鬟小厮不停的来来去去,向他们报告着外面的最新进展。当听说李象在崔家大门口便施展了一个百步穿杨的绝技,引得所有人鼓掌叫好的时候,他只是撇撇嘴:“他一身蛮力,也就会做这个了。”
再听说李象三箭连发,射穿了垂花门外立的三个靶子时,他眼角抽了抽。“他就这点本事。”
最后,李象来到大娘子闺房外,被所有人要求磕磕巴巴的念了好几首却扇诗。诗自然是好诗,那都是之前就已经请人写好了的。只是李象其人本就是个武夫,这么文绉绉的事情落在他身上,就变得怪怪的。因而再好的诗从他嘴里出来,都让人觉得不怎么好了。崔蒲自然优势不遗余力的挞伐:“看到了吧,这小子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货。哪里能和我比?”
“嗯,在吃喝玩乐做纨绔子弟上,他的确远远不及你。”慕皎皎点头道。
崔蒲幽幽回头看她:“娘子,都这个时候了,你怎么还要打击我?”
“就是因为都这个时候了,我才希望你好好的送大娘子出门,别再让她去了婆家还带着满肚子的遗憾。”慕皎皎冷冷道。
崔蒲立马扭开头,两边腮帮子鼓鼓的。一看就是没打算把慕皎皎的话给往心里去。
下头的丫头小厮们看在眼里,也都暗暗憋笑,心里暗暗想着——眼前这位六郎君,果真是这些年屡次在新唐王朝内掀起阵阵波澜、遇神杀神遇佛灭佛的崔刺史吗?为什么他们反而觉得他还幼稚得跟个小娃娃似的?
不过,当新郎官接到了新妇子,小夫妻俩双双往父母跟前来辞别时,崔蒲的神色明显就变化了。
只见他将后背挺得笔直,一张脸也瞬息紧紧板起,整个人霎时便变得严肃正经了起来。连带的两旁的人也不由自主的精神一振,昂首挺胸。
眼见一对新人携手来到他们跟前,双双跪下。看着下头那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娘子,他的女儿。崔蒲的心又开始揪痛了。
即便如此,他还是沉声喝道:“戒之敬之,宫室无违命!”
这个时候,却轮到慕皎皎心中感慨万千了。
还记得当年,她也是这般被崔蒲牵引着到了父亲跟前。当时,父亲心中也一定是这般复杂,又是激动又是不舍吧?果然养儿方知父母恩,如今要嫁女儿了,她也才终于体会到了父亲当初的真实心境。
其实,她又何尝舍得大娘子了?这可是她两辈子才养出来的第一个孩子啊!虽然养得不算太好,但这个女儿依然是她的骄傲,她一辈子都心之所系的人。
连忙深吸口气,她竭力平静的道:“戒之敬之,夙夜无违!”
大娘子在进门之际眼眶就已经红了。再跪在下面看到端正坐在上方的父母,从小到大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便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她的双眼中不由自主的蓄满了泪水。
“父母之命,儿谨记在心,此生此世不敢或忘。”她虔诚的下拜,哽咽的吐出这句话。
一对新人拜别完了父母,才又双双起身。便被众人簇拥着往外走去。
这里头的人自然也呼啦啦的跟着出去了。方才还挤挤挨挨的室内一下子空旷得可怕。
等人走远了,崔蒲再也忍不住了,他忙不迭跳起来就扑进慕皎皎怀里,抱着她放声大哭:“娘子。我们的大娘子她走了!嫁人了!”
“是啊,嫁人了,终于嫁人了。”慕皎皎点点头,眼中也有泪光在涌动。
两人静静相拥。暗自落泪许久。
最终还是前头来人请他们出去陪客,夫妻俩才赶紧擦掉眼角的泪痕,连忙又重新洗了脸换了衣裳往外头去。
崔蒲事后还忍不住打趣慕皎皎:“我还以为你对这件事一直会无动于衷呢!现在看来,你对大娘子的不舍也不比我少嘛!”
“废话。那也是我的女儿。”慕皎皎低声道。
只是,在这个社会,女儿嫁出去了便是泼出去的水。再往后,她便是别人家的媳妇、别人的娘子、别的孩子的母亲。而他们的女儿,这个身份在她生命力占据的位置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哎,其实想想,她的心情真是怎么都振奋不起来。
不过。许多年后,长安城内还有不少人家对这一场婚礼津津乐道个不停。原因无他,便是这场婚礼实在是太奢华了!
当然了,长安城内贵人多。再奢华的婚礼也奢华不过皇子娶妻、公主出嫁。但是,这位崔十二娘子的奢华却是别出心裁。
婚礼当日,圣人的厚赏是一方面;长安城内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号的人家都参与了这场婚礼是另一方面,但更令人激动的,还是新妇子出门时的情形——
明明这门亲事办得急,崔家也只通知了临近的亲朋好友们。可是,就在婚礼当天,长安城内突然就涌进来许多人。守城的官兵一一盘查过了,得知他们都是从扬州、广州等地赶来的百姓。确认他们的身份后,守城官兵便放行了。
等到新妇子出门蹬车之际,便见到崔府门口已经挤挤挨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