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睿哈哈的笑了起来:“小师叔,我还得感谢你呢,你不知道原先老爷子逼我逼得多紧,就差用手按着我的脑袋塞到古玩堆里去了,现在有了你,老爷子终于肯放过了我,改天得闲的时候我一定要好好感谢小师叔把我救出苦海。”
两个人四目相对,哈哈的笑了起来。
人各有志,周睿的兴趣没有在古玩方面。
唐豆已经脑补出在自己出现之前周老是如何摧残周睿的画面了,忍不住会心的笑了起来。
第61章 拍卖预展一
一夜无话,次日周睿跟杨一眼等人道歉上班走了,周老亲自带着唐豆等人来到黄浦市中心医院,找到预约好的那位瘫痪专家。
好一通检查之后,那名叫做赵景笙的老专家拿着杨灯妈妈秦杰拍的一大堆片子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创伤性瘫痪虽然有复原的可能性,可是毕竟秦杰这病耽搁的时间太长了,老专家反复斟酌之后,提出只有一个方法也许还有一线希望能够对秦杰的瘫痪有所帮助,但是这个方法病人却需要忍受非常巨大的痛苦。
面对赵景笙的治疗方案,杨一眼也犹豫了。
思考了半天之后,杨一眼还是决定征询秦杰的意见,而秦杰听过之后情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只是淡淡的对杨一眼说:“你决定。”
我的身体是你的,我的生命也是你的。
斟酌半天,杨一眼狠心做出了接受治疗的决定,不过秦杰提出要将治疗的时间拖后几天,反正已经拖了十几年了,也不在乎多等上几天,她是想让杨一眼和唐豆他们心无旁骛的参加完这一届宝德国际秋季拍卖会。
从医院出来,周老征询过杨一眼的意见之后,带着他们径直来到宝德国际在黄浦博物馆租用的展厅,这一次宝德拍卖公司参加此次拍卖会的拍品都提前在这里预展,不仅能够让人们可以提前一览拍品的真容,也可以将拍品的利益最大化,创造一些门票收入。
别说,这一个月来在宝德国际的大力宣传之下,前来展馆参观拍品的藏家犹如过江之鲫一般,尤其是临近拍卖会正式举行这两天,有很多外地甚至国外的收藏家千里迢迢的赶了过来,搞得展厅中人头攒动,甚至连专门倒卖门票的黄牛都闻讯赶了过来,愣是发了一笔小财。
还没进入展厅,唐豆就看到展厅外墙上悬挂着巨大的写真宣传海报,其中最为醒目的一件展品正是自己送拍的那件宣德三年制的宣德炉,看样子这件拍品将会被宝德国际当成压轴的拍品推出。
唐豆正要跑去排队购票,周老笑笑喊住了他,伸手从自己随身的包里掏出三张请柬,打开看了一下,将其中两张一个递给了秦杰,一个递给了唐豆,笑着说道:“有这个请柬就省去购票的麻烦了,这是宝德国际送来的,你们两个的我一并代收了,一张请柬可以携带两个人入内参观。”
唐豆打开请柬,请柬上正是自己的名字,想必周老递给秦杰的那张请柬上应该是杨一眼的名字。
凭请柬进入展厅,唐豆等人马上就注意到展厅迎门的一个展柜前里三层外三层围了最少二三十个人,人虽然多,但是却很有秩序,只有前面的人退出之后,后面的人才会趋前一步走到展柜旁观看展品。
根本无需旁人介绍,唐豆看到那个展柜旁边竖立着的两幅巨大宣传画,也知道这个展柜中展示的必定是自己那个宣德炉了。
两幅宣传画,一幅是那个宣德炉的写真照片,另一幅却是放大了无数倍的周老和杨一眼联手为这个宣德炉出具的鉴定证明。
唐豆笑笑,宝德国际对自己拍品的宣传力度越大,那么预示着自己将要获得的收益也将越高,虽然宝德国际承诺不收取唐豆这件拍品的任何费用,但是宝德国际也不吃亏,有这一件压轴的拍品,他们这一届的秋季拍卖会必定会是名利双收。
周老笑笑冲着杨一眼说道:“这小子这个宣德炉连故宫博物院都惊动了,前天老耿和老宋他们几个就已经到了,老东西,要不要约个时间大家一起聚聚?”
看来杨一眼和周老口中的老耿老宋也都是熟人,闻言之下杨一眼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两个老家伙也还活着?”
“背后说人坏话可不厚道,你这个老家伙还活蹦乱跳的呢,我们怎么也不能走到你前面去。”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展厅一侧贵宾室的门口传来。
唐豆等人望过去,只见三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一脸激动的快步走过来,当先那名老者远远的就已经张开了双臂,快步走到近前,狠狠的给了杨一眼一个拥抱。
“老家伙,你终于舍得从你那个苇子坑里爬出来了,我还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到你了。”那老者使劲在杨一眼胸口捶了一拳,眼中竟然已经闪现泪光。
杨一眼双手紧紧抓着老者的肩膀使劲的摇了摇:“耿连华,呵呵,是耿连华,老东西,身子板还是这么硬朗。”
耿连华飞快的抹了一下眼角,旁边一名老者趁机挤过来双手抓住了杨一眼的一只手使劲摇晃着:“杨大哥,还记得我不,我是故宫博物院的小宋,宋青松,专门研究字画的。”
杨一眼呵呵笑着使劲捏着宋青松的肩膀:“宋青松,怎么会不记得,我可是记得你酒量还不错,等回头咱老哥俩好好拼一次,不醉不休。”
“杨大哥吩咐,我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必定会舍命陪君子。”宋青松一脸激动的急忙开口答道。
跟耿连华和宋青松一起过来的另一名老者也有六十上下的年纪,此时终于抓住机会双手握住了杨一眼的手使劲摇晃着,满脸激动的说道:“杨前辈您好,我是钱建国,当年曾经跟随耿老一起拜会过您,您曾经指导过我一些玉石鉴定的窍门,您还记得我吧。”
杨一眼呵呵笑着任由钱建国摇晃着自己的手臂,谦虚道:“指点谈不上,大家都是同道,相互探讨。”
不过唐豆从杨一眼脸上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正在努力思索,看来在他的记忆中还真的是记不清这位钱建国是何许人也了。
耿连华三个人跟杨一眼打过招呼,又热情的跟周老打招呼,唐豆留意到,耿连华和宋青松两人并没有疏漏坐在轮椅上矜持含笑望着他们的秦杰,在跟周老打过招呼之后,耿连华直接走到了秦杰面前弯腰伸出了双手,面色激动的说道:“秦……杨大嫂,你好。”
秦杰矜持的跟耿连华握了握手,笑道:“一转二十年了,耿大哥也老了。”
“呵呵,是呀,一转眼块二十年了。”耿连华唏嘘道,心中颇多感触。
展厅中的人虽然很多,可是却是一个肃静的地方,人们就是交谈也是低声细语,这边几个老头的动静自然惊动了很多人,有一些衣着得体的体面人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没素质,这是什么地方,倚老卖老大声喧哗,你们是不是以为这里是路边茶馆?
这时,却有不少人已经认出了这帮倚老卖老的人中的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有的连忙喝止身边人的低声指责,有的已经快步向周老他们走了过来。
“周老,我是盛华集团的xxx,我曾经有幸聆听过您的讲座……”
“您是故宫博物院的陶瓷专家耿老吧,前年我曾经跟着xxx拜会过您,您还记得我吧。”
“宋老……”
“钱老,您能不能帮我看看这块玉佩,这是我在琉璃厂淘换来的,卖玉佩的那人说我这块玉是汉代的和田羊脂仔玉……”
“……”
原本宁静的展厅瞬间以几个老者为中心汇聚成了人流,展厅变得跟菜市场一样热闹,连门口负责检票的工作人员和维持持治安的保安都惊动了,几个保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忙快步跑了过来,有人甚至已经从腰间将橡胶警棍摘下来拿在了手中。
周老苦笑道:“看来这个地方咱们是不能呆了,要不还是先到贵宾室躲一会儿吧。”
听到周老口中这个躲字,唐豆险些笑出来。
原来自己这位一个电话连副部级高官都能臭骂一顿的师父也有害怕的时候呀。
几名老者深有同感的连连点头,一边应付着热情的藏友们,一边簇拥着杨一眼秦杰和周老快步向贵宾室方向走去。
唐豆和杨灯怕秦杰的轮椅被人撞翻,一左一右护在轮椅两侧,一边喊着‘不好意思借光’,一边奋力分开人群护着轮椅向前移动。
不一会儿的工夫,唐豆已经被挤出了一身透汗,心中感叹藏友的力量恐怕绝不会亚于那些娱乐圈的追星粉丝,在藏友的眼中,周老杨一眼耿老宋老钱老他们这些被公认的专家恐怕就是最璀璨的明星。
那些娱乐圈的明星一句话也许会令你开怀畅笑,可是周老他们的一句话也许就能令你身价倍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孰优孰劣各凭己见。
第62章 拍卖预展二
周老等人好不容易挤进了贵宾接待室,展厅的保安迅速在门口构筑起了人墙,将那些蜂拥而至的藏友阻挡在了门外,一边劝说着藏友们保持冷静,一边用对讲机紧急求援。
展厅中的珍贵藏品可是不少,万一有人趁着混乱起了歹意,这些保安身上的责任可就大了。
此刻贵宾室内却是一片春风和煦,周老趁机将唐豆和杨灯二人介绍给了耿连华等人,原来这三人全都是故宫博物院身份显赫的专家,耿连华是陶瓷专家,宋青松是书画专家,钱建国是玉石专家,这三位专家也是站在古玩收藏界金字塔顶尖上的大腕级人物,经常会受邀参加一些电视台举办的鉴宝类节目,知名度甚至高过了周老和杨一眼二人。
当然,这只是对那些普通的藏友和一般人来说,在古玩行这个圈子里,杨一眼和周老的地位是迄今为止无人可以撼动的。
三位专家听说唐豆是周老的徒弟、杨灯是杨一眼的女儿,对两人也给予了超乎常人的热情,分别将自己的私人名片交换给了唐豆杨灯二人,表示出了足够的亲近。
一番礼数过后,几人团坐在一圈的红木沙发上叙旧,贵宾接待室自有专门的服务人员,此时小心翼翼的为大家送过来一套精致的功夫茶具,泥壶煮水烹茶。
几个人叙旧,话题大多是围绕着重新复出的杨一眼,这个话题令唐豆和杨灯二人的耳朵都支楞了起来。
杨灯虽然是杨一眼的女儿,可是她对父母的往事知道的也是不多,从她记事起就是在那个被芦苇包围的三间房,对父母往事的了解也只是从一些零星片段中得知了一些。
连杨灯都不清楚这些往事,更甭提唐豆这个只有半只脚踏进杨家家门的‘外人’了。
要么说好奇害死猫呢,在唐豆的眼中,杨一眼的一生绝对是一个传奇,不探究清楚了心里总跟有些什么事儿搁不下一样。
可是无论是从网络上搜索,还是从夫子庙那些古玩行老人们的口中打听,唐豆所得到的关于杨一眼当年的信息也是非常有限,只知道当年的杨一眼就是古玩行中的一个传说,他那一双眼睛从来不揉沙子,无论任何有传承的老物件到了他手里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从古玩行那些老人的口中,唐豆知道当年杨一眼虽然和周老并称古玩行中的北杨南周,可是北杨却一直是稳压南周一头的,当然,这可能也是跟杨一眼专心古玩,周复始却身兼复旦大学校长的身份有一定的关系,无从考据。
看来耿老在故宫博物院的威望要在宋老和钱老之上,也是他跟杨一眼最为熟稔,一直就是他在和杨一眼在缅怀往事,周老在一旁不时插上几句,宋老和钱老则是微笑旁听,偶尔的才会插上一两句话,唐豆和杨灯这两个小字辈更不用说了,只有端茶倒水旁听的份,却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这时,耿老正说到当年他拿不准一件瓷器,到最后请杨一眼帮忙掌眼的事情,钱老在一旁笑着插口道:“耿老这件事儿我也听说了,您当年坚持己见说那件瓷器肯定是宋哥窑出品的,似乎您为此还跟秦老院长拍了桌子,到最后还是请来了杨前辈才得出了结论,结果还是您错了吧,是杨前辈断出那件瓷器就是清三代官仿窑后仿的。不过话说回来,这清三代官仿窑的瓷器做工真是没得话说,绝对算得上是历朝历代制作最为精美的物件了,您当时看走了眼也是情有可原,要是换做我,恐怕……”
钱老兴高采烈地说着,贵宾室中的气氛却突然变得微妙了起来。
好容易等钱老止住话头,周老呵呵一笑,冲着唐豆说道:“我们几个老头子在这儿闲聊有什么好看的,你带着灯丫头到外面展厅去转转,这一次宝德国际搜集的这些拍品中不乏精品。”
唐豆张了张嘴,正听得津津有味呢,干嘛要轰着我走?
唐豆有些悻悻的站起身,杨灯也眨着大眼睛跟着站了起来,望向父母。
杨一眼呵呵一笑挥了挥手:“你们出去转转吧,机会难得,这些拍品以后还不知道会花落谁家,再想见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二老都这么说,唐豆和杨灯只得向几老告了个罪,转身向贵宾室门口走去。
这时,钱老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些什么,突然轻声咳嗽了两声,一脸尴尬的冲着杨一眼低声说道:“对不起杨前辈杨大嫂,一时失口了。”
已经走到贵宾室门口的唐豆和杨灯耳尖,听到了钱老的低声道歉声,忍不住愣了一下,相视一眼走出了贵宾室。
贵宾室门外依旧等候着不少的藏友,只是被保安阻拦不能得门而入,不过却也没有了刚开始时的骚乱,毕竟有资格玩得起收藏的人都是一些有身份的玩家,他们只想趁着这个机会向几位业内顶尖的专家讨教一些问题或者帮忙看一眼物件,绝对不会做出有**份的事情来。
当然,唐豆和杨灯这两个年轻人绝不是他们等候的目标,虽然他们眼见唐豆和杨灯从贵宾室走出来,却也没人上前拦住二人问些什么。
唐豆拉着杨灯的小手,此刻二人的脑子里都在回忆刚才钱老说的那番话。
钱老到底是说了些什么,竟然还会为此向杨一眼和秦杰道歉?
唐豆突然顿住了脚步,侧头望向杨灯,一双眼睛睁大了。
秦院长?秦?秦杰?
耿老为了一件瓷器跟秦院长拍桌子,那么秦院长必定是跟古玩这一行有关联的院长。
有什么院长跟古玩这一行有关联?
法院?医院?养老院?
扯淡。
再结合耿老、宋老、钱老三个人的身份,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
杨灯露出苦笑,她似乎已经猜到唐豆想到了什么地方,此刻望着唐豆轻轻摇了摇头:“不要看我,我不知道,我妈妈也从来没有在家里提起过娘家。”
唐豆捏了捏杨灯的小手,低声说道:“有些东西是割舍不断的,也许早晚有我们要面对的一天,与其突如其来,不如我们自己提前有个心理准备,至于如何抉择,当然还要看伯父伯母和你自己的意思。”
杨灯苦笑:“我明白你的意思,查查吧,我想我也应该有知情权,而且我也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唐豆轻轻的拥抱了一下杨灯,在她的额头上蜻蜓点水般轻吻了一下,低声说道:“只要有我在,你永远也不会是一个人。”
杨灯轻轻的嗯了一声。
拥着杨灯走到展馆中一个僻静的角落,唐豆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在搜索栏中输入了‘故宫博物院历任院长’这几个字。
转眼之间,手机屏幕上刷出了上百万条信息。
唐豆看了一下屏幕,找到度娘知道显示的一条信息点了进去。
只有一条网友采纳的回答,答案上依照着任职日期排列着六个人名,从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建院起直至现在。
六个人名一目了然,只有一位姓秦的院长。
秦彦培,1956年1月~1989年10月,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唐豆看了杨灯一眼,又点在了这个名字上。
进度条走到尽头,手机屏幕上出现了度娘百科提供的秦彦培详细的个人资料。
第63章 拍卖预展三
看着唐豆手机屏幕上刷出来的信息,唐豆怀中杨灯的身体微微擅抖了起来。
面对一段即将揭开的历史尘封之谜,而且还是有可能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谜底,少有几个人还能依旧保持平静。
唐豆怜惜的轻轻拥着杨灯,待到她稍稍平静了一些,这才将手中的手机轻轻放到了她的手中。
虽然自己也很想知道历史到底尘封了一些什么,可是唐豆觉得,还是杨灯应该第一个揭开这个谜底。
杨灯看得很慢,很专注,不过杨灯的情绪已经慢慢的平复了下来。
许久之后,杨灯将手机递还给唐豆,依偎在唐豆肩膀上,显得有些疲惫和消沉,却什么也没说。
唐豆拿着手机浏览着秦彦培的个人资料,不得不说,网友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份个人履历从秦彦培参加革命起一直到秦彦培退休离开工作岗位为止,每一个脚步都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履历中,秦彦培是自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参加革命的老一辈革命前辈,曾经做过长时间的地下革命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秦彦培是新四军重要的领导干部之一,在解放战争中,秦彦培的工作发生了变动,跟文物产生了交集,新中国成立之后,秦彦培被任命为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兼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党委第一书记,一直到退休为止。后面介绍的都是秦彦培一生的事迹,细细看过去,并没有涉及到秦彦培家庭和子女的任何信息。
唐豆不死心,在搜索栏中输入‘秦彦培家庭状况’这几个字,搜索无果。
唐豆呼了一口大气,心中竟然轻松了不少。
面对真相时,人们既渴望知道,却又担心知道,这种心情很复杂,难以描述。
杨灯笑了一下,笑容很苦涩:“豆子,我感觉到,他应该就是我外公。”
唐豆拍了拍杨灯此刻显得有些柔弱的肩膀,笑道:“总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随缘吧。”
杨灯抬起头仰望着唐豆:“你不去当和尚实在是太可惜了。”
唐豆呵呵笑了起来,使劲把杨灯拥在自己怀中:“天天看着你,哪有心思敲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