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仙武-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昏君受死!”

    杨广此刻大为震惊,王知远叹息一声,身影蓦地出现在他面前,一道连绵不绝的真气化作无形气墙,硬生生挡下她这一剑。

    王知远作为茅山宗掌门,道门最顶尖的人物,八十载的修行,一身玄功早已登峰造极,比之宁道奇等三大宗师也只差一线,绝不下于梵门的四大圣僧。

    他虽是随意布下的一道真气,但也不是这舞女仓促可破。

    “牛鼻子,给我让开!”那舞女气急一喝,长剑狠辣点向王知远。

    “无量天尊!”王知远轻轻一声吟诵,何恒的身影已经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那舞女身前,右手猛地一抓。

    铿!

    一声金属的断裂声响彻,那舞女手里的长剑被何恒两指之下轻轻掰断。

    那舞女面色大骇,纵身正要逃窜,何恒的身影已出现在她面前,在她根本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一把掐住了她的玉颈。

    “牛鼻子,放…放开我!”那舞女窒息无比,但仍在怒骂着。

    何恒冷冷一笑,一掌拍在她腹部,打散了她的丹田气海,然后右手随意一甩,把之掷入地上,然后转身看向杨广道:“此贼贫道已经擒下,还请陛下发落。”

    杨广瞧了瞧那舞女,点头道:“师叔果真慧眼,一眼就看出此逆贼,寡人佩服。”

    这样说着,杨广冷冷看着宇文化及,冷喝道:“你还有何话说?”

    宇文化及惶恐匍匐道:“此次的确是臣失察了,险些酿成大错,幸亏皇上洪福齐天,有玄微仙长这等得道之人相助,才让臣之罪孽消减。”

    说到这里,他猛地向何恒一拜,然后向杨广道:“还请皇上治臣之罪!”

    对于宇文化及的态度杨广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何恒道:“还请师叔发落这厮。”

    何恒冷冷看了看宇文化及,清淡道:“以贫道来看,宇文大人这次不过无心之失,念其一片忠心,陛下还是饶了他吧!”

    “是呀,宇文大人一心忠君爱国,陛下饶他一次吧!”王知远也上来大圆场道。

    事实上他与何恒也明白,宇文化及作为四大门阀之一的宇文阀之人,杨广不可能随意治他之罪,现在不过做个样子,要是他们不知好歹,那以后才难过了,不如现在退后一步。

    果不其然,杨广思忖一下,对宇文化及厉喝到:“既然王师与师叔为你求情,那朕此次就暂且饶你一回,回去自己好好闭门思过。”

    “多谢陛下圣恩,多谢二位仙长宽宏大度。”宇文化及感恩涕零着,眼里却是尽是屈辱之色,慢慢退下。

    杨广这时才把目光放到那被何恒擒住的舞女,问道:“不知此女是哪个逆贼派来,图谋不轨,欲刺杀朕?”

    “这个容易,待臣亲自审讯一下她,一切就真相大白了。”一个酷吏模样的官员走了上来,冰冷的环顾着那舞女。

    “哼,你们这群昏君走狗,休想羞辱我。”她精制的面容上带着寒霜,冷眼看向杨广:“你这无道昏君,我只恨刚刚没能杀的了你,你休想让我开口!”

    “哼,落到本官手上,开不开口可由不得你。”那官员冰冷一喝,就要叫人带走她。

    “你们不会得逞的!”那舞女一声厉喝,面色变得苍白,口吐白沫。

    “不好,她这是服毒自尽了!”那官员面色一变,猛地对她口中一看:“她把毒药藏在牙齿里,刚刚被擒时就吞下了,现在毒发,不出一柱香就会咽气,大罗神仙下凡也无救。”

    “什么?”杨广面色一沉,问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除非我们可以一柱香内让她开口,可这怎么可能?”那官员无奈道。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还是让贫道来吧!”何恒陡地上前道。

    “师叔有何妙法?”杨广喜道。

    何恒上前抓住那舞女的脖子,冷冷看着她的眼睛。

    “让我开口,这不可能的,我会在地狱等着你……”那舞女目光带着无穷寒意地注视着何恒,毫不掩饰她的杀意。

    何恒不屑一笑,看着他眼里出现了一股奇异的光芒,波动不息,扣人心弦。

第十六章 高句丽(为堂主茫茫万古尘加2/2)() 
何恒的目光仿佛具有什么可怕的魔力,注视着那舞女的眼睛,爆发出奇异光芒。

    渐渐地,那舞女眼中变得迷离,一开始的寒意渐渐退去,变得迷茫而空洞。

    “说,你叫什么,来自哪里为何要刺杀陛下。”何恒的声音冷漠无比,响彻在她的耳边,让她不禁吐出一切。

    “我叫傅君婥,乃是高句丽人士,师傅乃是天下三大宗师之一的‘奕剑大师’傅采林弟子。”

    “那你为什么要前来刺杀陛下?”何恒冷冷问道。

    傅君婥语气空洞道:“杨广要兵伐我高句丽,我师父怕难以匹敌,故而派我前来刺杀他。”

    “哼,好一个傅采林,好一个高句丽,不尊我天朝上国也就算了,居然还胆敢派遣刺客刺杀朕,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杨广猛地一拍龙椅,看着已经口吐白沫而死的傅君婥,喝到:“把她带下去。”

    当即两个侍卫把傅君婥抬了下去。

    面对正在气头之上的杨广,下面众臣都是不敢长喘一口气,纷纷低头不语。

    杨广坐在龙椅之上,冰冷的目光俯瞰众人,厉声道:“你们一个个都说说看,高句丽弹丸小国,却屡犯我大隋天威,朕还可不可以忍?”

    众臣相视一眼,一个七老八十的大臣站了出来道:“陛下,高句丽犯我天朝上国,此事自然不可轻易了结。只不过,我大隋近几年大兴土木,开挖运河,国力有些空虚,不宜再起兵戈之事,还望皇上三思。”

    “是啊,皇上三思!”诸多大臣也是劝道。

    “哼!胡说,我大隋统御浩荡中原,地广人多,有带甲百万,国力空前强盛,即使之前的确有所损耗,但对付小小一个高句丽还不是信手拈来,尔等这般推辞,乱我军心,岂是想反?”杨广勃然怒道,冷看下方一干大臣。

    “臣等不敢!”一干大臣急忙跪倒。

    其实这些大臣却是不明白杨广的想法,按道理,如今的大隋内部义军四起,各大门阀也是蠢蠢欲动,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一个合格的君主,就绝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耗费国力,只为争一口气。

    而杨广他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吗?是的。

    但与他而言,却是不得不打这一战。

    即使历史证明,杨广三征高句丽正是耗尽大隋最后元气的那个稻草,但是站在此刻杨广的角度上,他却也不得不打这一战。

    在隋朝这个信息流通困乏的时代,人们所认识的地域也就局限于东亚这一代,突厥、大隋、高句丽、东瀛、土古浑、天竺以及其他一些小国家。

    而在这其中,大隋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是整个已知的国际秩序的领袖,其地位就如同何恒第一世的老美一样,世界的老大。

    而作为老大,就要保证老大的地位与尊严,确保其他人都得在他制定的国际体系下安静听话。

    而现在的高句丽就相当于后来yilake之类国家,不服老美的管教,公然质疑他的地位,这个就决不能忍了。所以老美就打得他们服了,而杨广也要不惜代价打得高句丽它服了,即使代价很昂贵,但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坐了这个位置就必须担负这个位置的责任。

    不光杨广如此,后来的李世民也是如此,他同样也是三征高句丽,也没有把它打服,然后他儿子继续,终于在唐高宗手上才彻底收拾了高句丽。

    原本的历史上,自隋朝之初,到唐高宗之时,近百年时间,华夏以灭亡了一个王朝的代价才解决这问题,确保了自己国际老大的地位,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外部基础。

    要是仅仅站在华夏内部来看,杨广丧心病狂攻打高句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站在世界的角度,他以耗尽一个王朝气数的代价却是真正的遏制了高句丽的发展,为日后彻底瓦解其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盛唐的出现,功在千秋。

    只不过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却是根本没有人可以想到,只因为他们的目光都是停留在华夏之地,远远没有想过整个世界,这是眼光与认知的低浅。

    杨广做这决定本身并没有错,不是他昏庸过头,而是其本身有着不得不做的理由,事实上,历史上任何后来者看似昏庸的决定,如果在当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大都有着不得不做的理由。

    而且实际上,这时候隋朝虽然内部不稳,也远远未到瓦解的时候,杨广手里还有着相当一部分力量,可以保证自己的统治,只是这一力量后来大多都消耗在三征高句丽之上了。

    这是杨广一开始所没有想到的,这是其犯的最大错误,毁了整个隋朝。

    一征高句丽之时,杨广动用了史无前例的整整一百一十三万大军,其本意根本就不是灭了高句丽,而是彰显武力,让高句丽不战而降。为此他在各大军队中都设立了受降使者,一旦高句丽请降,隋军就得停止进攻,而这恰恰被高句丽军队所利用,在情势不利时候多次以诈降获得喘息时机。

    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隋军本身就不是全力出动,而高句丽却是面对空前压力下不顾一切的鏖战,这在开战之初就给双方造成了巨大差异。

    杨广一开始也只不过是想打一场“政治战”而已,根本没有想过会失败,隋军上下也是如此,在异国他乡作战还如此轻敌,本身就是取死之道。

    而且所谓的一百一十三万大军也是良悸不齐,太多是凑数的,一旦开战起来,非但没有任何战斗力,反而让臃肿的军队行军不便。

    而且如此众多的军队,每天的消耗也是太大了,在后来后勤保障出来了问题之后,顷刻就崩溃了。

    自古以来,哪一次赫赫有名的战役是靠着几百万大军以人数打赢的?

    总体而言,杨广此次在政治上是正确的,但在军事上却是错误的。

    而在第一次失败之后,他也再不能罢手了,否则他以后怎么整顿国际秩序?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最后虽然打服了高句丽,但也生生耗死了自己。

    不过此时的杨广还是没有这种自觉,他坐在龙椅之上,俯瞰着诸多大臣,冷冷喝到:“高句丽之地,在秦汉之时就是我华夏之地,自是东晋末年以来,天下混乱,被其趁机独立而出,而我大隋既是自汉之后第一个统一华夏之国,朕就有义务一举收回高句丽,不使国土流失。昔日其曾联合突厥、陈抗我大隋,今其又不愿臣服,还有傅君婥这等乱臣贼子敢来行刺朕,若是不给其一个教训,日后我大隋又有何面目总领天下,尔等要是再有异议,一律按谋逆之罪处置。”

    群臣面面相觑,无一人敢于发言。

    这时,何恒蓦然走出,上前肃然道:“陛下此举圣明,乃合天意,统合寰宇,荡伏乾坤,先灭高句丽这等跳梁小丑,收复旧有之地,励精图治,西征突厥,东灭瀛洲,南扫诸岛,成万古未有之国土,盖压五帝,功比三皇,成万世不朽之业!”

    何恒知道杨广其实只是想教训一下高句丽,本身却没有一次灭亡其的意思,但是却故意夸大他的意思,让人以为其是要真正扫灭高句丽,却是在借众人的势,要杨广下定决心,真正决定要灭了高句丽。

    只有所有人都以为杨广是要真的灭了高句丽,即使杨广本身没有这个意思,那也得不得不为之了。而只要他下定了决心,在一开始就带着灭亡一国之心出兵,那这一战就与真实历史上的有了很大不同了,说不定可以一举功成,而隋朝也未必会二世而亡了。

    至于其他什么话,纯粹是何恒拿来激励一下杨广的雄心,毕竟彻底扫平天下,开亘古未有之事,这本身就是杨广的追求,他本身就是一个野心巨大的帝王,所以才葬送了大隋。

    此刻诸多群臣都在沉默,而何恒是第一个出来支持他的,让杨广心头很有安慰。虽然何恒说的话与自己的本意有些不同,但杨广自认为自己“功盖五帝,比肩三皇”可是真的,一时也不能挫自己威风,当即道:“玄微师叔所说就是朕之意,尔等乃是国之栋梁,朕之膀臂,却无一人理解朕之雄心,实在让朕失望。”

    虽然对杨广他的话有些嗤之以鼻,但这些大臣们也不敢有任何意义,连忙跪下道:“陛下雄心万丈,如渊如狱,臣等愿随陛下,开万世不朽之业!”

    “好!”杨广陡然站起,雄心壮志涌动,叫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尽起天下之兵,百万带甲之众,朕于明年开春之时,御驾亲征,一举荡平高句丽。”

    这样说着,杨广看向何恒与王知远,道:“还请王师与玄微师叔与朕随行,见证朕荡平天下之伟业。”

    “荣幸之至。”何恒二人点头道,他们也想看看大隋究竟有没有救了。

第十七章 论梵(为舵主高达throne加)() 
何恒与王知远被杨广安排在一处府邸之内,各种器物准备妥当,配了二十个丫鬟、佣人,赐金万两,封光禄大夫。

    夜晚,何恒与王知远在府中一处供奉着道门仙神图像的屋子里盘坐而下,燃着一道檀香,氤氲的光烟冉冉升腾。

    王知远突然问道:“不知师弟如何看待杨广这个人?”

    何恒笑了笑:“杨广,此人的确有雄才大略,但却是野心太大,有种急功近利的感觉。而且,作为一个帝王,他的性格还是过于暴虐了,有失仁德,在收买人心上不够,这也是他最大的问题,失去了人心。”

    “那师弟你为什么还要助他呢?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完全就是在讨好他,把我等与之绑在一条战车上。”王知远疑惑道。

    何恒摆手道:“师兄你错了,我是在利用他。我助他,是因为只要他存在,梵门那一套就绝不可能得到施行,甚至我们可以让他灭梵。”

    王知远忧心道:“杨广绝非善类,现在他用的是你我,自然是厚待有加,但其要是翻起脸来,恐怕也不过顷刻之间。”

    “不不不!他不会和我们翻脸的,最起码现在绝不会……”何恒摇了摇头,继续道:“别忘了,师弟我可是得道高人啊!”

    王知远眼前一亮:“怪不得你今天要哗众取宠,在表现了自己实力的同时,同样也是给杨广一种压力,毕竟一个仙人的震慑力可是足以让他忌惮的,而且仙人嘛,必然是有长生之道,历代又有几个帝王可逃过此物的诱惑?”

    何恒笑道:“师兄果真明白人,杨广现在对我信赖渴求的同时,也是在忌惮我,但其没有把握对付我,又有求于我,自然是会以拉拢为主,待日后再看。”

    “而他这一看,不知道就是多少年了,战事一起,谁又知道何时可熄?而且天下如今烽烟四起,各路反王、几大门阀都是蠢蠢欲动,等他一一把这些都解决,不知是猴年马月了,到时候你我早就功成身退了。”王知远笑道。

    何恒淡淡道:“那也得他赢得了这一次,稳固得了江山,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你我还要另觅他人以对抗梵门。”

    王知远沉吟了片刻道:“话说这次兵伐高句丽,李渊父子也在其中,我们要不要想个办法,结果了他们?”

    “不,不要!”何恒摇了摇头道:“我们的对手从来都是梵门,而李世民不过是他们选出来的一个棋子罢了,杀了他,梵门依旧可以选王世民、张世民,不过是多费的心力而已,与大局无补,反而会打草惊蛇。再说,梵门选中李世民,岂能不在他身边留下些力量,尤其是这上战场的时候,说不定那四大圣僧中的一两个,此刻就在他身边转着呢。”

    王知远点头道:“梵门的实力的确强大,出了那四个老秃驴之外,还有静念禅院的了空、慈航静斋的那些老尼姑,再加上宁道奇那个混账,仅仅在高端的战力上,恐怕就得我道门三大派齐出才可匹敌。”

    “这还不算什么。”何恒面色凝重道:“梵门最深厚的底蕴还是那遍及天下各处的几千处寺院。每一个寺院有几十上百个僧众,天下合起来就是十万之众,这些人大都不事生产,练有禅功,只需稍稍训练就是数万的僧兵。”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王知远的面色也是凝重异常:“可怕的是,每一个寺院所在之地,就与当地的百姓有着密切关系,还有着诸多佣户,这样一股子的力量汇聚起来,那是何等可怕?”

    何恒叹息一声:“我道门以平淡超脱为教义,比起梵门来说,距离普通百姓的距离还是太远,在底层的底蕴上却是比不上他们啊!”

    这一点要是放在大天世界根本不是事,道胎境之上就已然不是单纯的数量可以弥补的,在纯阳真仙面前,就算再多的人也只是一串数字而已,弹指可灭。比拼的完全是高层的强者,而非底层数量。

    但在这个世界,蚂蚁多了也是可以咬死象的,争夺天下的根本还是在底层的实力上,而非几个顶尖高手的碰撞,在这方面,梵门的实力的确远在道门之上,这也是何恒他们要借杨广之刀的缘故。

    突然,何恒冷冷道:“梵门的实力的确强大,不过也是树大招风啊!据说静念禅院中间处有七座大殿及一座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的铜殿,师兄你说这是多少斤的铜啊,要是铸成铜钱又是多少?”

    王知远悚然道:“这恐怕有数十万斤了,要是熔炼下来,简直无法想象。”

    “而这,只不过是静念禅院随意拿来建房子的,可想而知他们到底多么富得流油,而静念禅院的财力还不足整个梵门的十分之一吧,要是我们等杨广打了几年仗,国库空虚的时候把这件事告诉他,稍微夸张一下,你说他还忍得住吗?”何恒讥笑道。

    王知远冷笑道:“财帛动人心,梵门这数百年的香火太旺,恐怕要招贼的。”

    “而且,梵门可不止我们一个对手,别忘了魔门那些个疯子。”何恒突然想起了什么。

    王知远看向何恒道:“师弟的意思是?”

    何恒冷冷望向外面道:“梵门与魔门一向不对付,我想他们绝不会在意与我们合作的。”

    “可是魔门一向神秘,我们想要联系上他们恐怕不会那么容易。”王知远皱眉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