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将-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的工作,使王根英对“吊儿郎当”的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后两人也结成了夫妻。在他们的婚礼上,邓颖超也笑着说:“陈赓,你能娶上小王这样的好姑娘,也有我和恩来一份功劳哟!”
“是是,永志不忘!”陈赓又是敬礼,又是哈腰,把众人逗得哄堂大笑。
在大革命失败后,陈赓直接在周恩来领导的中央军委特科工作,承担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长征途中,周恩来终因劳累过度,每天咳嗽不止,病倒了。有时高烧达40度,神志昏迷,说胡话,一连几天不退烧。由于无医少药,生命已危在旦夕。偏偏在这时,担架队的战士也一个个病倒了。第3军团长彭德怀当机立断,说:“扔掉两门追击炮,腾出了40名战士,专门负责抬周恩来和其他几位重病号。”
时任军委干部团团长的陈赓说:“我来任队长。”
结果,以陈赓为队长的担架队,抬着周恩来上路了。周恩来后来说:“在长征路上,我大难不死,得感谢陈赓和担架队的同志!”
陈赓和周恩来夫妇的友情持续了一生。
5指挥林彪打过仗
在我军的高级将领中,陈赓是一位幽默诙谐的战将,对于自己“显赫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和毛主席是老乡兼校友,和彭德怀元帅在一个团当过兵,救过蒋介石的命,周总理和邓大姐结婚我出过力,指挥林彪打过仗。”对于他指挥林彪打仗的事,却鲜为人知。
其实,此事并不假。
1927年8月,陈赓参加南昌起义后,担任起义军20军3师6团1营营长,跟随部队一起向广东进发,部队在会昌时,遭到国民党钱大钧部围击,被迫向潮汕撤退,陈赓奉命率所部掩护,此时钱大钧的部队已近在眼前。穷途末路,惟有决死一战,全营跃出掩体发起反冲锋。突然陈赓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朝旁边闪,他挥枪招呼:“林排长!”
林排长就是林彪,他时任起义军第11军25师73团3营7连1排排长。他立即跑了过来,刚喊一声:“陈营长!”一颗手榴弹在附近爆炸。他扯着嗓子喊:
“我们连长牺牲了!”
陈赓命令:“我叫你代理连长往上冲!”
谁知林彪却回答:“陈营长,不行,我们人太少!”
“再说我枪毙你!”
这声音惊了林彪一跳,转身嘶喊着:“冲啊!”
……
此战,由于敌众我寡,他们最后打得弹尽粮绝,被迫后撤,陈赓则在后撤中左腿3处负伤。后来,陈赓谈起“指挥林彪打仗”之事,说:“林彪会打仗,但就是怕死,需要你去敲打。”
6“统帅过两位上将和一位大将”
在红军时期,陈赓在红四方面军任过时间不长的红12师师长。那是1931年,他受党中央委派,离开上海到达鄂豫皖根据地开展军事斗争,他先是任红4军13师38团团长,一个月后,红四方面军成立,他任红12师师长,下辖3个团:红34团、35团和36团,其中红34团团长为许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红35团团长为高绍先,1932年在红安作战中牺牲;红36团团长为徐海东,1955年与陈赓一起被授予大将军衔。另外,在陈赓的战友中还有一位小班长,叫陈锡联,1955年也被授予上将军衔。对此,喜开玩笑的陈赓后来说:“我虽然是个大将军衔,但是当年却是当元帅般神气,统帅过2位上将和一位大将。”
偏偏有人不相信:“你什么时候有过这般的荣耀?尽吹牛不犯法。”
“你去查查军史,我当红12师师长时手下是不是一个上将,还有两个上将?许和尚,徐老虎,还有小钢炮陈锡联!”
不服气的人顿时就傻眼了。
在红12师期间,陈赓确实带领这3个团长打了几次大仗和硬仗,他有过“统领”这几位大将的“显赫经历”。
(1)
陈赓上任红12师师长,就率领12师3个团会同红10、11师和黄安独立团开始了长达43天的黄安战役。
此时,徐海东刚刚带着鄂东警卫团升级改编为主力红军,并任命为36团长。
徐海东号称“徐老虎”,打仗勇猛过人。此时,他率部在大山里打了3年多的游击,吃尽了苦头,如今脱掉黑棉袄,换上红军服,还戴上了八角帽,系上了皮带,高兴劲说有多大就有多大了,他也是和陈赓一样是个闲不住的人,有仗打就打仗儿,没仗打就往战士堆里扎,和战士们又说又闹开玩笑。一个玩笑团长,一个玩笑师长,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两个人的故事于是开演了。
一次激战后,徐海东把大刀一放,衣服都没换,就来到了战士们中间。一个战士眼尖,说:“团长,你负伤了?”
“负伤?嘿嘿,还没听说过。”徐海东吹着牛皮。
“看看你的衣袖子!”这位战士说。
徐海东低头一看,才发现在战斗中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袄袖,还擦破了胳膊皮。有人立即说:“怎么不包扎一下呀?”
“没事。没伤着骨肉,只是擦破了点皮,那子弹是吃素的,碰到我的皮,嘿嘿,一拐弯就飞跑了!”
徐海东说着,还手划着做着子弹拐弯的样子,逗得战士们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接着,他又得意洋洋地说:“我这个人,生来命大。小时候就死过几次,没死掉。到了战场上,子弹看见了,就向右转哩!”
谁知他的故事传来传去,传进了师长陈赓的耳朵里。虽然陈赓和徐海东的性格相仿,都爱说爱逗。但是对于这样的事,却不敢开玩笑。一天,他把徐海东叫了过来,冷冷地说:“听说,你们这里有人说子弹是‘吃素’的?”
徐海东一听话里有语,便嘿嘿一笑说:“没听说过。”
陈赓郑重其事地说:“我听说了,反正我不信。我信子弹会打死人,它吃荤!”
“你没听懂我的话。”徐海东嬉皮笑脸地说,“我是说,我这个人命大,从小就大难不死。听老人说过,我刚出生,就差一点给淹死。后来烧窑,有几回差点砸死。冬天卖窑货,又差点冻死。到了革命队伍里,多少次该送命的,不料都没有死成……”
陈赓说:“喂!徐海东,子弹可不管你老虎不老虎的啊!它是吃素的?!”
徐海东还是嘿嘿嘿的,毫不在意。结果,没过几天,两颗“不吃素”的机枪子弹果然把徐海东的大腿打中了,他被送进了医院,并且伤势还不轻,其中一颗“不吃素”的子弹夹在两骨之间,非动大手术不可。可红军医院里只有一支过期的麻药,医生迟迟不敢做手术,这下把徐海东惹急了:
“我们就拚刺刀!今天下午就给我做手术,麻药过期就过期,我不怕。”
“那不行,你会受不了!”
“什么受不了?我徐老虎怕过什么呀!”
由于耽误时间过长,再不做手术,病人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医生咬咬牙,和护士拿着一根绳子把徐海东的双腿绑在一条木凳上就动起了手术,徐海东被绑着,还说:“你们放心大胆地做手术,要割哪就割哪,我徐海东是死过几次的人了,我不怕!”
结果,这支麻药的确失效了,一点作用不起。在手术中,徐海东牙咬得“咯吱咯吱”响,竹椅的把手被捏碎。但他没哼一声,腿也没动一下,当医生一使劲,“咔”,一声脆响,把弹头拔了出来时,他这才“啊”了一声,昏了过去。
一个月后,徐海东拄着棍子离开了医院,还没回到36团去,就一瘸一拐地敲开了陈赓师长的门。陈赓一见徐海东,笑着说:“怎么,放虎归山啦?”
“师长,我有重要事情要和你谈!”徐海东严肃地说。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陈赓倒一杯水递给徐海东说,“先坐下。我问你,伤口怎样?子弹是吃素的吧?”
徐海东对“吃素不吃素”的问题没有回答,只是拍了拍大腿,说:“没问题了,我要回团里去!”
“这样吧,”陈赓点燃一支烟,“你刚回来,先休息一下,过段时间再安排到别的团去。仗,保证有你打的!”
“那不行。”徐海东急了,“我明天就回36团去!”
“36团已经有团长了。”
“那我就去当副团长!”
“去当副团长?”陈赓笑着问,意思是打仗负伤了,还降半级你也愿意?谁知徐海东回答说:
“这有什么?能当团长,为什么不能当副团长?”
结果,陈赓还真的让他去36团做了个副团长。直到徐海东伤完全愈好后,他才把团长调离,让徐海东“官复了原职”。
(2)
在红12师的3个团长中,34团团长许世友也是员悍将,他少林寺和尚出身,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对大刀特别钟爱。三国时的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有一把82公斤重的青龙偃月刀。他常挂在嘴上的话是:红军枪弹不足,大刀是冷兵器中最为便当、最让敌人胆寒的兵器。
他则不像徐海东那么“刺头”,除了爱喝酒、睡觉外,是“最好带的”;平时只管打仗,不管其他,既不喜吹牛皮,也不爱侃大山,他的生活就是打仗,喝酒,睡觉,再有空闲就练武功,带领战士们舞大刀。
但他也是红12师一张不可多得的虎将。陈赓一有硬仗、恶仗就往他身上“压”。
在攻打黄安城时,红12师担任主攻,陈赓把主攻城门的任务交给高绍先35团,徐海东36团为二梯队,除以一个营在西门佯攻外,主力随35团之后冲城;而许世友一个34团却被分开两处,一个营向东门实施佯攻,另两个营夺取城外西南角的溜坡山阵地。
本来,许世友是“打掩护”,但他却打得最为激烈。
在这次战斗中,他两次大刀一举,率领战士们同敌人开展肉搏,硬是打出了红12师的威名。
一次,敌人两个团向34团两个营坚守的溜坡山阵地发动进攻,妄图打开缺口南逃。敌人的炮弹把无数碎石、泥块掀到半空,轻、重机枪吐着腥红的火舌,在炮火的掩护下,敌兵仗着人多势众,嚎叫着向34团阵地扑来,突破了前沿阵地。正在指挥攻城的陈赓闻讯,有些着急,举着望远镜正准备派上徐海东二梯队上,在危急时刻,他只见许世友从背上拔出雪亮的大刀,挺身舞刀冲入敌群,同敌人展开肉搏。
由于许世友经常教部下一些武功,34团人人都会打拳劈刀,敌人哪是他们的对手?战士们在敌群中左一刀,右一刀,前挑后戳,刀刀见红,砍得敌人血肉横飞,魂飞胆裂,狼狈逃窜。危险随即消去,陈赓见状,立即加大攻城力度。
在攻城接近尾声时,垂死挣扎的敌人再次出城从西门逃窜。
此时,许世友身边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当敌人接近时,他又举起大刀,跃出战壕,带领官兵冲入敌群,与敌人展开肉搏。逃敌就像泛滥的洪水碰到了坚不可摧的堤坝一样,立即改变方向逃跑。许世友率领全营挥舞大刀一路追赶,不仅把敌兵赶了回去,还尾追溃敌突入了黄安城内,将城内敌人全部歼灭,黄安城被一举攻下,敌师长赵冠英被活捉。
战后,陈赓高兴地说:“许和尚,你干脆改名叫‘大刀团长’算了。”不久,许世友的“大刀团长”威名远扬四方。多年以后,许世友对这“大刀团长”的绰号还洋洋自得,说:“这是陈赓大将封的。耍大刀数那个时候最过瘾!”
(3)
黄安大捷后,陈赓率领3个主力团挥师北上,直逼潢川城下。
1932年1月,蒋介石的“围剿”大军三个师另一个旅共19个团,分路沿商潢公路南援。陈赓率领着红12师正在双椿树一带集结待命,受命赶到一个叫豆腐店的地方防守,战前,陈赓简单地介绍了反围攻的形势、任务,随后下达部署兵力命令:
“36团作为预备队,负责发动群众、筹粮及搞来500双军鞋。34团和36团正面阻击……”
“为什么叫我团干这些?我不干!”徐海东当场气呼呼地反驳说。
“发动群众、筹粮和搞军鞋。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很大。你以前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比较熟悉。作为预备队,随时也要上战场。”师政委耐心地解释说。
徐海东仍不服气,说:“我以前任黄陂区委书记、第5教导队党代表兼队长,还打过几年游击,都是做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工作,婆婆妈妈的真不少,几乎每天都要和妇女、儿童打交道。事杂、罗索又憋气。不如在战场上冲锋杀敌痛快,还是派别的团去吧!”
陈赓在一旁耐不住性子,发火说:“你这个老虎,就是意见多!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命令。通不通,3分钟,你再考虑3分钟!”
徐海东心想,再考虑30分钟我也不通。可他到底是一个经过北伐战争的老兵,也曾多次独立领兵打过仗,懂得“命令”两字的份量。虽然还耿耿于怀,到底还是向师长、政委打个军礼,说了声“执行!”便转身要走。
“想好了?军人嘛,就是要服从命令。”陈赓眯着眼睛说。
“命令我坚决执行。”徐海东回过头来说,“只是希望下次给放在重要位置上,多给仗打。”走出门口,他绷着脸又甩一句:“天天让做鞋收粮,老子快成妇道人家了。”
陈赓手一指,喊:“回来!你骂什么?你是妇道人家,我不成老婆婆啦!”
徐海东怪模怪样地笑笑,说:“发个牢骚,师长那么认真干啥?任务我完成就是了。”他知道陈赓的脾气,要真发火,那话就难听了!说完,甩开大步,急忙开溜。谁知背后却传来陈师长放声的大笑声。
过了3天,徐海东就把粮食和军鞋都筹备好了,还是要求参战,说:“豆腐店的情况,我熟悉,我在这里打过游击。”
陈赓考虑到35团这几天激战伤亡较大,于是同意,说:“35团调为预备队,34团居于公路左侧,36团居于公路右侧。”
许世友一听徐海东率领36团上来了,说:“嘿,这下有好戏看了,‘臭豆腐’回到了豆腐店。”
众人哄堂大笑。
“原来‘徐老虎’还有一个绰号叫做‘臭豆腐’,难怪他争着要打这一仗呢。”陈赓也笑着说,“‘臭豆腐’,这一仗只准胜不许败!”
这次跟红12师对阵的是敌汤恩伯部,这个汤恩伯与陈赓的经历颇有些相似,他和蒋介石是老乡加校友,校友也不是同期,并且是洋学堂——日本士官学校的校友,北伐初期回国后,他和陈赓一样当过蒋介石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北伐军学兵连连长,后一起任过军校军事教官。因此,此战被徐向前戏称为“国共两大将对决”。结果,在此战中,陈赓与汤恩伯对阵,“臭豆腐”徐海东大战豆腐店,少林和尚许世友在左侧助阵,这场较量多了几份戏剧色彩。
军号声、喊杀声伴着呼啸的风雪声,摇撼着整个战场。红12师连续打退了汤伯恩多次进攻。中午时分,汤伯恩不得不暂时停止攻击。可下午1时许,隆隆的炮声又响起来了,在炮火中,两个师的兵力像恶狼似地向红12师阵地压过来。战斗越来越残酷。陈赓见处境越来越困难,把预备队35团也调上来了,红12师的3个团,顽强地抗击着汤恩伯10个团的轮番进攻,汤部横尸遍野,红军的伤亡也不断增加,但敌众我寡,激战中,汤恩伯6个团的兵力黑压压的一片,迎着漫天风雪,又像潮水般涌了过来,徐海东带着特务连守在正面,一动不动。敌群渐渐近了。突然,徐海东站了起来,刷刷刷地脱开了衣服,他先脱掉棉衣、衬衣、背心,又脱掉了裤子和鞋袜,最后,全身只剩下一条裤衩!全体红军指战员都惊呆了。
“就是死,也得把这群黑皮子打下去!准备上!”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他已从警卫员手里一把夺过大刀,大喊一声,一跃而起,率先冲了出去。正面和两侧的战士们见团长已赤膊上阵,“呼啦”一声,也全都发疯般嚎叫着冲向敌群。
于是,壮景出现了——
狂风大雪中,一位穿着裤衩、裸着上身的红军高级将领高举大刀,发疯似的叫喊着,拼命地冲杀着,浑身上下那十几处明显突出的伤疤,在阳光的照耀和雪地的映衬下,放射出慑人心魄的光芒;上千名同样发疯似的红军战士跟在他的身后,也拼命地奔跑着冲向敌群!在路左侧的许世友见状,大喝着:“大刀团不上,更待何时?”也挥舞着大刀上阵了。
这两个团突发而起的举动、意想不到的阵势,一下子竟把对方给搞懵了。国民党军还没反应过来到底是什么新战术?便被徐海东的36团和许世友的34团冲了个一塌糊涂,如潮水般退走了。(霸气 书库 |。。)
就这么简单,汤恩伯的6个团被打得七零八散。
以后,他的第2师一次次汹汹而来,凄惨而归,红12师依然死死地卡住这要冲主道上。第4天中午,已经发动20多次冲锋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汤恩伯,只好宣布全线撤退了。此时,陈赓下令发出反攻命令,顿时冲锋号嘹亮,喊杀声震天。汤恩伯的手下在雪里滚,在泥里爬,溃不成军。
3天3夜的豆腐店之战,红12师歼敌2000多人。被俘的敌团长问红军:“是谁坚守在豆腐店?”
“36团,团长徐海东,人称‘徐老虎’。”
“难怪攻不下来,‘徐老虎’。”
这一仗,蒋介石嫡系第2师遭受歼灭性打击,师长汤恩伯被撤职,此后该师残部即撤往后方。战后,陈赓对师政委说:“36团这一仗打得好啊,徐海东同志真是只老虎!”
“他这个‘臭豆腐'真有诱人的味道!”政委记起徐海东的外号笑着说。
但陈赓师长当着徐海东的面,却没说过多少夸奖他的话,对徐海东说:“这样的恶仗,你们伤亡不大,你还活着,真是命大哟!”
“那当然,”徐海东笑着说,“我说过么,子弹是‘吃素’的,咔咔,就这么拐过去……”
陈赓大笑,徐海东也大笑。
在战斗的岁月里,同志间彼此敬爱往往是和共同的经历、性格和爱好相联系的。徐海东和陈赓从此更加要好。徐海东总说:“陈赓是我的第一个好师长!”陈赓也经常向别人自豪地说:“我一生中,感到最荣幸的事,就是当过徐老虎的师长!”若干年后,他一提起徐海东,还是念念不忘他“徐老虎”、“臭豆腐”两个绰号,许世友也赞叹说:“蒋介石很怕这个‘臭豆腐’,一沾上就跑不掉了。同志们喜欢这个‘徐老虎’,他是革命的老虎!”
(4)
1932年五六月间,蒋介石亲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进行第四次围攻,企图“聚歼”红四方面军。时任中共鄂豫皖分局书记兼鄂豫皖军委主席的张国焘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面对蒋介石30万大军的进攻,强令红军主力向京汉线出击,“威逼武汉”。
结果,七里坪一场恶战,红12师比任何一战都打得更为猛烈,从师长到战士肉搏几十次,血染战衣……七里坪之战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将第2师拨归卫立煌纵队“就地整顿”,把第83师加强陈继承纵队,然后,令陈继承配合第1纵队张钫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