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太好了,我马上去统计。”于是,张春旺又踩着风火轮飞奔走了。
沈云芳再次被自己的员工给扔下了,心想,看来这些人早就有想法了,这是憋在心里不少时间才找到机会说出来啊。
等沈云芳从山脚下,踩着自行车骑到宿舍楼,进屋刚倒上杯水,还没喝到嘴里呢,张春旺就又奔回来了。
“嫂子,我去找大家问了问,统计了一下,现在有三十二个人能过来。”张春旺把手里统计好的名单递了过来。
沈云芳嘴角抽了抽,他们这都是从哪想起的人啊,比她自己招的人还多。
“下面的不是退伍军人,是咱们员工的一些亲戚,也都是可以保证人品的。”张春旺解释道。
“这人确实不少,但是以咱们现在的住宿情况,这些人要是都雇佣过来,就是我发的起工钱,也没地方给他们住啊。”沈云芳有些发愁。
早知道这样,当初盖宿舍楼的时候就应该盖它个十层八层的,这样就没有现在的问题了。
“也不是,嫂子,咱们四楼还剩下十多个房间,一楼收拾收拾也能有十多个房间。这些人要是自己过来的,完全可以给他们弄个四人间或者是八人间的。这样最后弄不好还能剩几个空下来呢。”张春旺帮这她算了算。
在他看来,住四人间和八人间已经不错了,算是比较好的条件了,想当初他们在军营里的时候,住十六人间都是常事,而且还没有独立卫生间什么的。
还能这样?
“行,你看着办吧,哪里缺人你比我还清楚,要是这些人都是好的,你也能安排住下来,那就雇吧,正好你在看看,食堂那边是不是再给她们添一个人,我看着那两个小姑娘做七八十个人的饭菜有些费劲啊。”沈云芳决定放手,这些事情还是让张春旺去操心吧。
于是,农场里在第二批员工到来之后不久,又开始了第三批员工的招聘。
第七百一十三章农事忙
大棚那边,还是采取定员定岗制度,每个人负责一个大棚,虽然辛苦,但是最后的收获也是不菲的,这次被分到种植大棚的人基本上都是军嫂,大部分都是去年种过的,这里面的利润她们都很清楚,所以为了能多挣钱,那可真是恨不得天天就在大棚了吃住了,没黑没白的干。
因为现在都是分部门了,所以赵大宝采取了老员工带新员工的工作方法,不久之后,新员工也都能上手了,工作起来跟老员工一样,都是拼命三郎。
沈云芳这个老板去视察了几次表示很欣慰,也表扬了赵大宝使用的帮带对子的办法,然后勉励大棚蔬菜部的所有员工,好好干,飞扬不会亏待她们的。
当然,她这个老板去视察一圈,肯定是要有些整改意见的。她看到这么大个大棚,只有一个人来负责,确实是有些困难,于是没过两天,所有的大棚里都新上了一个半机械化的灌溉装置。
不算是太先进,只是用几跟铁管子贯穿了整个大棚,需要浇水的时候,把铁管子分出来的阀门拧开,连着的胶皮管子就会自动的流出水来进行灌溉。
这样还是不能控制灌溉的水量,但是好歹不用来回的移动那么一大卷的胶皮管子了,给每个员工都减轻了点工作量。
第二茬蔬菜在五月份正式上市,销售部门的三个人去年已经尝到了甜头,所以今年提前就到处的跑销售,在蔬菜还没下来之前已经把大部分蔬菜都销售出去了。在沈云芳这个老板的指点下,他们这次不光盯着各个企事业单位,还联系了好几个蔬菜批发商,就是二道贩子。
这个批发价格他们是决定不了的,所以沈云芳亲自出面跟这几个人接触了一下,相互商谈了下价格,经过几次的协商,终于找到了双方都算满意的价格,批发蔬菜给他们。
由此第二茬的蔬菜在还没成熟之前就都已经销售了出去。等临市的某些批发商掐着点赶来的时候,已经没有蔬菜了,没有办法,只能是下次擎早了。
最后一样就是田地的种植。
农场里一共规划了七百亩田地用来搞种植,原来预计四百亩地种水稻,一百亩地种小麦,剩下的土地种点玉米、黄豆等经济作物。
根据各种作物的不同习性,二月份的时候种植部门的人员就已经动了起来。
赶在春寒料峭的时候把一百亩小麦种到了地里,还好有大型机械帮忙,种植部门这十多个人没费多大力就给种完了。
当然种子还是沈云芳这个老板提供的,她都是从学校搞来的优良品种,然后自己回家拿生命精华泡过的,这样不仅能优化物种,还能有效的防止病虫害。
到四月份的时候,种植部的几个人才真正进入到了农忙的时节。
玉米和黄豆都要开始种了,水稻也要开始育苗了。
本来就够忙了,结果这个时候沈云芳这个老板又起高调,突然提出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农场所有能搞套种的田地都要搞起来。
这下种植部门的人员都挠头了,就是孙大伟这个部门经理也犯愁了,这种个地咋这么不容易呢,就不能好好的让我们种两天地吗。
沈云芳这个时候考虑不了他们能不能接受的了,直接站在低头开始指挥。
去年种大豆的土地,今年种了小麦。那去年种白菜的地方就给她回归到了种玉米的地界,去年中玉米的今年中黄豆,这样穿着来也能分散着肥肥地。
沈云芳的计划是玉米地套种灵芝、红薯、花生、油菜和各种豆类。
别的还好说,但是套种灵芝这个是工人们听都没有听说过的。
这个就全指望沈云芳了,谁让她在农业大学当老师呢,这些东西别人可能想都不会想到,但是沈云芳前世的时候就知道有这种技术,她就是学这个的,在请教了一些老教授,求了一些专业人士的帮忙,这个套种灵芝的项目就被她拿下了。
农业大学知道后,还特意了解了一下,找沈云芳这个发起人详谈了一番,然后这边沈云芳已经把灵芝菌袋准备好和玉米一起种到地里了,那边学校就已经为她向上面申请了专业课题项目,在项目通过之后,准备给她拨款十万元作为研究经费。
沈云芳非常高兴,这十万块算是偏得的。当然跟着她忙活的老师以及给予她帮助的教授们她都没有忘记,都是给大家送去了温暖。
不自觉的,她在学校已经不再是边缘人事,别的老师见到她都喊一声“沈老师”了。
不过由于今年下手的比较晚,准备不够充分,所以灵芝的种植不是很大面子,最后就套种了十亩地,剩下的沈云芳就套种了些花生、油菜等等。
之后到了五月份,工人们忙着稻田插秧,忙着大豆地里套种土豆和红薯。
沈云芳在稻田里也搞出来了新花样,原本想稻田养鸭的,但是养殖厂房离稻田这边真的的不近,要是靠着鸭子自己拐哒拐哒的自己去,估计一天也走不了一个来回,所以这个计划不得不放弃。
后来沈云芳去学校请教了一些专家,终于决定在稻田里养点鱼,顺便在放点泥鳅苗和黄鳝苗。
黄鳝这种东西在北方养殖的比较少,也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反正就是一点点的种苗费用,沈云芳想着第一年试一试,要是成功了当然好,不成功赔的也不多。
当然说着容易,做起来可一点都不容易。在老专家给她讲了一整天鱼、泥鳅、黄鳝的放养时间和方法之后。沈云芳很是恭敬的把老专家给请到了农场,很无耻的让老人家挽起裤腿,脱了皮鞋,赤脚下田,把黄鳝、泥鳅和鱼苗依次分时间段的给放到了稻田里,上岸后又手把手的交给了工人如何配置黄鳝和鱼的饲料,隔多长时间要撒饲料等等。沈云芳带着孙大伟全程陪同,能学习到多少就学习多少,这是为了明年打基础,工人们有空也能跟着一起学习。
把稻田处理完了之后,工人们又在留出来的几亩地里种上了三亩的胡萝卜,这是为了给牲畜冬天吃的,剩下的地里种上了各种时令蔬菜,这个是留着自己员工吃的。
第七百一十四章你是不是傻
“喂?哪位?”沈云芳听到电话铃响,赶紧的把炉子上的火关小,然后跑到客厅去接电话。
现在的电话可没有来电显示功能,所以只能是拿起电话听到声音才知道是谁打来的。
“云芳啊,在家呢,我还寻思你要是不在家,我就给红军打电话去了。”电话那头传来马立国的声音。
“马哥啊,我在家呢,都这个点了,可不是得回来给孩子做饭吗。”沈云芳笑呵呵的说道。
她虽然每天都去农场跟着瞎忙活,但是每到饭点,她都提前回来给老公孩子做饭,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她就一直坚持着。
“你可真行啊,这是挣钱家庭两不耽误啊,有空我得让你嫂子跟你很好好聊聊,她啊忙起来,哪还能想到我和超凡啊。”马立国在那边抱怨了几句。
他媳妇是公安局的,平时还好,但是要是辖区有个案子什么的,她就忙的不得了,经常加班,别说给孩子老公做饭了,到最后都得反过来,他这个老公带着孩子,端着饭盒给她送去。
“呵呵,我嫂子是干大事的人,你可别拖后腿。”沈云芳当然知道对方是说笑的,他们两口子这些年都是这么过的,她也看出来了,那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对,你嫂子确实干的事情比我的大。对了,今天我跟你打电话是有点事跟你和红军说。狗蛋那孩子前两天把人给打了……”
“怎么回事?严重吗?”沈云芳语气变得严肃了起来。
“不严重,不严重,也就是擦破了点皮,不过那边就是个滚刀肉,狗蛋这孩子气性大,这不不愿意低头,就被人讹上了,我让你嫂子找找人,这事到是处理完了,狗蛋赔了人家五十块钱。我给你打电话的意思,是不是跟狗蛋的家人商量商量,孩子这么小就出来打工是不是不太妥当,咱都是自己人,我有啥就说啥了。狗蛋这孩子干活是还行,但是就是这性子不太好,跟别人好像处不到一起去,我给他找的活他没干两天就说啥都不干了,然后就自己找了个活,结果干了两月了,人家一分钱都没给他开,这不他一生气,就把带着他干活的那个人给打了。”马立国说道李红军这个侄子也是头痛。这就不是自己家孩子,要不皮带抽几回,啥破毛病都给他扳过来了。
沈云芳皱起了眉头,心想那傻小子恐怕是碰到了骗工的。孩子是李红军大哥家的孩子,自己这个当婶婶的没法管,还的是等李红军回来,让他跟他大哥大嫂沟通一下才行。
“马哥,这是麻烦你了,狗蛋那孩子让你们两口子也跟着操了不少心。”沈云芳是诚心道谢。她可是知道,这种帮人家看孩子的事情是吃力不讨好,凡是孩子有点不好的,那肯定自己也捞一身埋怨。马立国两口子二话不说就把看孩子的事答应下来,不还是看在她和李红军的面子上吗。
“云芳,你说这个就外道了,我给你们打电话也没别的意思,主要是不想看孩子在这样下去了,对他没有好处。”
“我明白,我明白。”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近况,这才挂了电话。
沈云芳放下电话才想起来厨房的锅,哎呦一声,赶紧的跑过去看糊锅了没有。
不一会儿李红军就带着两个孩子到家了。
现在胖胖和满满放学了才不回家呢,就在下面跟小朋友一起玩,啥时候看到他爸下班回来了,这才跟着一起上来吃饭。
“妈妈我要吃冰棍。”满满进屋换了鞋就往厨房跑,差点创到端盘子往外面走的沈云芳。
“哎哎,你给我老实点,在家里还瞎跑。”沈云芳侧了下身子,把手里的盘子递给了伸手过来的李红军,“马上要吃饭了,不能吃冰棍。”
家里有冰箱了后,她就琢磨的用牛奶和绿豆什么的,在家里自己做了点冰棍,这下可让孩子们逮到了,回家肯定是要吵吵着吃一根的。
一般的情况沈云芳不让吃饭前吃的,倒是可以拿着一根冰棍去上学。
李红军看自己闺女那委屈的小表情,心疼了,“没事,咱吃饭不吃冰棍,妈妈肯定给满满准备了冰镇西瓜,满满最爱吃的。”
满满听了,马上脸上就露出了笑容,蹦蹦跳跳的去洗手去了,“哦,哦,太好了,有冰镇西瓜吃喽。”
沈云芳不高兴的看着瞎许诺的李红军,“你就会做好人,现在这个时候,咱家吃西瓜,要是孩子不小心说漏嘴了,看你咋办。”这人一遇到孩子的事儿就没原则了,真是的。
“没事,咱家孩子嘴严着呢。”李红军不以为意,胖胖和满满都是受到过他专业训练的,自己家的事儿谁问都不告诉。
“这把你能耐的,赶紧的去盛饭,我去给你弄冰镇西瓜。”
“嘿嘿,还是媳妇最好。”李红军听着孩子还在厕所洗手,赶紧的速度靠近,然后吧唧一口亲到媳妇小嘴上,这才拿着碗溜走了。
“这人,没救了。”沈云芳忍不住又好气又好笑的,回身进厨房,从空间里拿出一个大西瓜,这个是冬天的时候在凉台冰镇过的。
手起刀落,大西瓜成了四瓣,她把其中三瓣收到了空间里,拿着一瓣开始哇果肉,当然这天餐桌上的这盘冰镇西瓜是最受欢迎的,比猪肉还受欢迎。
等吃完饭,李红军两口子带着孩子出去溜达,顺便上自己家菜园子去看一看。
路上看周围没人,沈云芳就把今天马立国打电话的事儿说了一下。
“你说咋办吧,我听马哥那意思,狗蛋不太适合自己在外面打工。现在还好,打仗也不是很严重,嫂子还能帮处理一下,要是孩子还不吸取教训的话,在这样下去,闹的大了,咱们可就没法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咱们得跟大哥大嫂通通气,毕竟狗蛋不是咱们的孩子,咱们这当舅舅舅妈的不太好给孩子做主。”
李红军点了点头,“狗蛋不是个意志力坚定的孩子,这样让他自己在外面闯荡,要是没遇到好人,很有可能就被人带歪了。”
沈云芳挺惊讶的,“哎,你这人,不挺明白的吗,这些话咋不在老家的时候和你大哥大嫂说呢。”
李红军看了看自己媳妇一眼,好像说你傻不傻,“你也不看看大嫂是那种听人劝的人吗,谁家父母能觉得自己家孩子有毛病的。再说孩子心气高,要是不让他自己创了墙,他还觉得自己多能耐呢。”
第七百一十五章该看到回头钱了
“那你说这事咋办?”沈云芳看他这么明白,干脆自己也不说了,就让他拿主意好了。
“这事你不用管了,等明天我给老家去个电话,跟大哥大嫂说明白情况,让狗蛋回老家消停的干两年,等心智成熟了在出来吧。”李红军早想好怎么办了。
“嗯,那行,我让马哥也去帮我看看,狗蛋住咱家房子也有三个多月了吧,也不知道是不是给造成狗窝了。”沈云芳嘀咕着。
既然这是有李红军管了,沈云芳也就不操心了,她每天还是朝九晚五的往农场跑。
这些天她主要就是去养殖场转悠,因为鸡鸭鹅都是科学喂养,四个多月了,鸡都已经长大。
“嫂子,你给弄的那个饲料还真是好用,你看看这鸡鸭鹅的,不到半年都已经长的不小了,我看在喂几个月,肯定就能下蛋了。”鸡舍养殖员初秀华喜滋滋的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几个月,看着这些小鸡一天一个样,她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嗯,我看也差不多了,你这一千只鸡,统计过有多少公鸡多少母鸡吗?”沈云芳问道。
“这倒是没有。”初秀华一脸不知所措。这个上面也没吩咐过啊。
沈云芳并没有责怪她,只是点了点头。
“既然没有,那就给你三天,把公鸡和母鸡分开养。统计出母鸡多少只,公鸡多少只。”沈云芳吩咐道。
“就我自己干吗?”初秀华下意识的问道。
这五个养鸡的人员,干活什么的都是一起的,所以她才会下意识的这么问。
“五个养鸡厂房一起干。”沈云芳给了肯定的回答。
“哦,好的。”虽然不知道老板这是要干什么,但是既然人家是老板,那就咋说咋干吧。
沈云芳在五个养鸡厂房里都转悠了一圈后,出去找陈静去了。
“陈哥,你忙着呢。”沈云芳在饲料房找到了陈静。
陈静正跟工人挥汗如雨的拌饲料呢,一个厂房养了四十头猪,工作量确实很大。
“啊,云芳,你咋来了,有事啊?”陈静停下手里的活,擦了擦头上的汗问道。
“是有点事,陈哥忙完了咱俩就商量商量。”沈云芳也没催促,到是想上前帮把手。
“陈经理,你去跟嫂子说话去吧,这里我来就成。”旁边的员工很有眼色,直接接过陈静手里的活,让人出去说话去。
陈静看他真的能自己干,也就松手往门口走。
屋里闷热闷热的,两个人就走到门口说话去了。
“我今天去看了鸡舍,你们喂的很不错,我看小鸡都长的不小了,我想着看看让销售部那边出去联系一下,要是能卖出去,咱们这边就卖一批小公鸡出去,所以你这边先组织下人手数数鸡舍那边有多少公鸡,多少母鸡。看看留够了踩蛋的公鸡后,剩下的他们都给卖它。然后马上在联系进一批小鸡仔进来。”
“嗯,行,这个快,我一会儿就组织人干,明天早上就能给你准数。”陈静想了想回道。
沈云芳点了点头,“那行,你们先干着。不过要是过几天真的能联系到买家的话,咱们这边还涉及到宰杀的问题,你看看一共有多少公鸡,咱们人员上够不够用。”
沈云芳每说一句,陈静就点一下头,最后保证,这事明天早上就能给她汇报上去。
在沈云芳吩咐完准备走的时候,陈静到是想起来一件事,“云芳啊,正好我们这边有件事要请示请示你。”
“哦,什么事?”沈云芳停下脚步。
“猪圈里的十头小母猪我看都可以配种了,你看这事咋办?”当初八十头猪,十头是母猪,其余都是公猪。他们心里明镜一样,这十头母猪养着就是为了以后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