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让楚江河帮忙,这玩意可不是出钱便能解决的,涉及到了铁道部,这种事情,至少现在对楚江河来说,他没有一点办法。
离开马富强驻地之后,楚江河并没有前往深市,而是直接去了马志强那里。
到了马志强工班,正如楚江河预料的那样,马志强的办公室灯也亮着,如今已经是九点半了,依然没休息。
可当楚江河见到马志强的时候,疑惑的发现,马志强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愁眉苦脸。
“楚老板,坐。”进楚江河进入,马志强道。
“马工班长,你心态真是好啊,下午逼停火车,你居然还坐在这喝茶。”楚江河进入马志强办公室后,发现这丫的还坐在沙发上喝茶,一副悠闲的模样。
“事故都发生了,该办的我也办了,现在都不是我能决定的了。”马志强面露严肃道。
楚江河微微点头,的确如马志强所说,这一切已经不是马志强可以处理的了。
“也对,难怪你这么淡定,不过我可事先说好了,这个锅我可不背!”楚江河划清界线道。
这交情归交情,如果因为这事,失去了铁路市场,对楚江河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楚江河才不会傻到去承担这个责任。
“楚老板你放心吧,这事与你无关。”马志强道。(。。)
第二一三章 下一步策略()
两天的试运营很快结束,罗部长等人是试运营第二天晚上,乘坐飞机回到了京城,就在深潭铁路试运营结束的第二天,一条条新闻,轰动国内。
中央电视台在七点半的新闻联播上面,专门了八分钟时间,播报了深潭铁路试运营的事情,重点突出了,时速突破160km/h这一史性的时刻!
在新闻联播中,出现了数位铁路行业成员讲话,其中铁道部罗部长、楚潭铁路局副局长赵宗荣,都出现了画面,虽然时长不过几秒,但足以证明,此时的重大性。
对于楚潭铁路局出面人为何是赵宗荣,而不是局长黄长安,一直让楚江河很疑惑。
除了新闻联播外,新华社、人民日报、内参等多家国内知名媒体报社,对此时也进行了报道,几乎在一瞬间,深潭铁路打破国内时速160km/h的事情,便被全国所知。
在各大报纸上,对于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进行了长篇幅的论述,尤其得到了国内各大设计院的专家学者支持,当然,也有少数专家学者提出反对意见,不过直接被淹没在人海中。
顿时,楚潭铁路局被推到了铁路行业风口上,大有领先其他铁路局的形势。
然而,对于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是否推广一事,铁道部一直没有下定论,其他铁路局也只能观望,并没有真正施行。
原本楚江河以为,对于逼停火车一事,将很快有结果,不少人将受到处罚,没想到等了半个月,楚江河也只是听到马志强被免职的消息,至于免职后的马志强担任什么职务,楚江河一概不知,同时也没有了马志强去向的消息。
与此同时,对于楚潭铁路局内部的人员处罚情况,也一直都没出现,让人感觉,试运营期间逼停火车一事,也就马志强倒霉,成了负责人。
这段时间,随着深潭铁路电气化改造接近尾声,在进行扫尾工作,楚江河主要负责京潭铁路这边的现场施工,因为今年要大干,很多工作都没完成。
直到五月中旬,楚江河接到了赵宗荣打来的电话,让他去一趟楚潭市铁路局,听赵宗荣说话的语气,似乎有什么好事。
“摩登,楚潭局最近两天发生了什么大事吗?”挂完赵宗荣的电话,楚江河还是给李摩登打去了电话。
“大事?我不太清楚啊,怎么了楚哥?”李摩登疑惑道。
他正好在办公室,这段时间忙的很,自从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被登报之后,他的公司都出名了。
“没事,今天赵局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一趟路局,听他的口气,应该是有什么事。”楚江河没有忌讳道。
“这个真不知道,要不我给你打听打听?对了,楚哥,深潭铁路使用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的专利费,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核算一下,给你支付了。”李摩登道。
此次深潭铁路采用的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让李摩登大赚了一笔,一直以来,都没和楚江河结算。
“算了,我自己去见赵局吧,专利费的事情等过两天吧,我先去看看见赵局,看看那边有什么事。”楚江河道。
这段时间,不少媒体都对李摩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针对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一事,给他的公司做了不少宣传,让他对楚江河,越发的重视。
上午十点,楚江河来到了楚潭铁路局办公楼。
在副局长办公室内,楚江河见到了赵宗荣。
和一个月前相比,赵宗荣显得容光焕发,精神抖索,穿着一件白衬衫,显得很有威望。
“赵局!”在秘书长的带领下,楚江河走进了赵宗荣的办公室,随后秘书长给楚江河倒了一杯茶,退了出去。
“江河来了,坐。”赵宗荣放下手中的笔,面带微笑起身道。
“赵局,看你容光焕发,是不是有什么大好事?”楚江河递给赵宗荣一根烟,给对方点燃道。
如今,楚江河的烟已经换上中华了,档次上高了不少。
“说到底,还得感谢你啊,昨天晚上,李部长给我打电话,说经过部里研究,决定对我的职位,进行适当的调整。”赵宗荣道。
所谓李部长,想来就是李天泽,在看赵宗荣的面色,很可能就是要提拔,如今赵宗荣已经是副局长,再上一步便是楚潭铁路局局长了。
或者直接调往部里,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那我可要恭喜赵局高升,不知赵局你是要调往部里,还是留在楚潭局呢?”楚江河嘿嘿笑道。
听楚江河这么一说,赵宗荣望了他一眼,道:“李部长的意思,让我在楚潭局多锻炼几年,这试验段干的还行,觉得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在一些新线上继续进行试验,为了便于管理,所以对我的职务进行一些调整。”
“赵局,你不会是要升”楚江河带着一丝疑惑道。
显然,赵宗荣留在楚潭局,职位调整的话,搞不好就是担任楚潭铁路局的局长一职!
想到这,楚江河突然想起半个月前,也就是在试运营结束之后,在新闻联播上面,为何代表楚潭局出面的是赵宗荣,而不是黄长安了。
也许在那个时候开始,铁道部里面,就有打算换掉黄长安的想法,显然,试运营期间逼停火车一事,关一个马志强这个工班长站出来,是没法担当这个责任的。
而赵宗荣虽说负责深潭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可这试验段是他提出的,相当于功劳他占据了大部分,黄长安的功劳反而小许多。
除此之外,黄长安还要两年就到了退休的年龄,铁道部正好借着这个事,让黄长安提前退休,也算是给黄长安的一个处罚,试运营时期逼停火车一事,也算的安稳的解决了。
黄长安一退休,不再担任楚潭铁路局局长,那么楚潭局最有可能担任局长一职的,无疑就是赵宗荣。
赵宗荣此前在楚潭铁路局的排名虽然不前,随着深潭铁路试验段的成功,同时打破了时速160km/h,这些业绩,让他从副局提升到局级领导,还是不成问题的。
如此一想,所有的事情,便迎刃而解了。
“咳咳。”赵宗荣咳嗽连声,并没有立刻回答楚江河的话,而是转移话题道:“江河,如今深潭铁路试验段取得了成功,铁道部并没有将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一事在铁路上推广,不少部级领导为了安全起见,要求继续试验,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
见赵宗荣转移话题,楚江河心里也就有数了。
铁道部暂时没有推广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在楚江河看来,还是可以理解的。
在铁路上的很多新型的材料设备,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跟踪之后,才能确定其安全性。
尤其铁路还关系到民生大众的出行安全,铁道部相关负责人如此谨慎,是很正常的。
楚江河没有立马回答赵宗荣,开口道:“赵局,我想先听听你的想法。”
赵宗荣沉默片刻,道:“我准备在楚潭局分管的新线上施行,建设一条均速140km/h的铁路,同时最高速度打破170km/h。”
虽说深潭铁路最高速度已经打破了160km/h,但要继续往上提速,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就算枕木、扣件、列车牵引力,都能满足要求,其他方面,依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说桥梁下沉、路基下沉、过渡段处理、列车轮轴是否能承受如此高速运行的列车,除此之外,还有车厢受力,随着速度的提升,车厢是否能承受的住压力等各种原因,都要考虑进去,甚至连信号是否能跟的上,都是问题。
这就不止是速度问题,随着铁路速度的提升,将牵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思路,具体还没想明白,不知道这样做能不能实行,不过李部长的意思,是希望我们局带头,建成一条运行均速在120km/h以上的铁路,用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这些来做试验,最终通过试验数据,由铁道部决定,是否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赵宗荣道。
“赵局,按照现在国内的设计水平,要设计一条均速140km/h的铁路,并不是很困难,问题在于,设计出来的线路,后期的维护费用可能会相当高,因为现在的设计,对线下的要求并不高,列车一旦高速行驶,随着时间的积累,对线下工程的冲击是相当大的,建成运营一年甚至半年后,如果要保持这个运营速度的话,投入的维护费用,将是惊人的数字。”楚江河想了想道。
“这个我也考虑到了,现在的问题是,在你看来,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种问题?”赵宗荣道。
楚江河沉默片刻,望向赵宗荣,郑重的道:“赵局,有句话不知道我当讲不当讲。”
“你说。”
“在我看来,均速140km/h,还不如建个均速160km/h。”楚江河道。
“160km/h?”听楚江河这么一说,赵宗荣也是一愣。
这均速140km/h的线路都很难建成,何况是均速160km/h?(。。)
第二一四章 渗入()
对于均速160km/h的铁路,不是赵宗荣不想建,问题在于,现今国内的设计和各项设备,很难满足如此高的运营速度。
如果真能均速达到160km/h,对线路的影响又很小的话,赵宗荣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然而,这件事对赵宗荣来说,甚至对第三设计院的专家们来说,都很困难,可对楚江河来说,却不是多大的事。
国内高铁的前期设计,在前世的时候,楚江河也曾参加设计,尤其是后期均速350km/h的运行速度,楚江河也参与了进去,对于线路很多方面的困难,他都知道如何解决。
如今要设计一条均速达160km/h的铁路,对楚江河来说,问题不大,加上有乔天虹这些老专家的参与,楚江河完全可以把所有的功劳都推到这些老专家身上,自己隐居幕后。
“赵局,铁道部既然开了这个口,让你来做这个试验,在我看来,要建等级更高的,而不是按140km/h这个均速去建,一旦建成,对你的好处,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以160km/h的均速去建设,就算最终没法跑到这个速度,能保持140km/h,也是不错的。”楚江河没有把话说的那么满道。
铁道部之所以到97年才进行第一次铁路提速,主要原因是换了铁道部部长的原因,尤其是刘锋上台之后,短短十来年的任期内,硬是将列车行驶速度,提升到了350km/h。
如今赵宗荣因为深潭铁路试验段,让铁道部领导们想试验,楚江河才顺势推出自己的方案。
楚江河说完,赵宗荣陷入沉思,对于楚江河的话,他也是比较赞同,他甚至想一步到位,直接迈入均速200km/h,但赵宗荣很清楚,这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就算线下工程沉降及地基不稳问题,都解决了,列车本身的问题、信号、列车轮轴发热等问题,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铁路的提速,可不是单单解决地基方面的问题,并可以实现的。
“江河,你这话说起来轻松,可问题是,现在国内现有的铁路技术,恐怕很难满足这种要求啊。”赵宗荣道。
“赵局,其实现今我们最主要的是解决线下工程,随着列车长时间的高速运行,导致的地基和基础沉降,出现线路下沉,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列车运行均速在160km/h左右,影响并不是很大。”楚江河道。
不是楚江河不想帮赵宗荣解决,而是现今国内的技术,还没到那个地步,根本没法解决这些问题,加上列车跑160km/h,对车厢和信号之类的因素,要求并不是很高。
从深潭铁路试运营的时候,跑出160km/h,就是一个例子。
“江河,就算其他问题暂时性可以不解决,可要解决线下沉降等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啊,第三设计院到现在都还没设计出这种线路!”赵宗荣道。
正如赵宗荣所说,第三设计院如今设计出来的铁路,时速最快也才均速120km/h,偶尔跑出超120km/h的速度,却相当少见。
真正要修建一条均速达160km/h的铁路,还需要第三设计院进一步研究试验,想短时间内设计出来,恐怕很困难。
而在国内铁路市场,第三设计院称之为皇家设计院,其他一些国家大型设计院,相对于第三设计院来说,实力都有所差距。
如果第三设计院都没法设计出来的话,其他设计院就更加困难了。
“赵局,第三设计院不行,我开的设计院可以啊!”楚江河大言不惭道。
听楚江河这么一说,连赵宗荣也愣住了,他望着楚江河,许久之后不由一笑,道:“江河,我知道你开了一家设计院,也不是我不相信你,可现在你这家设计院可是一点资质都没有,还想设计铁路?再说了,第三设计院都不一定能行,你这个刚成立的设计院能行?”
赵宗荣说的的确是事实,在赵宗荣看来,第三设计院从建国初期,就开始设计铁路,积累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在铁路事业上努力。
论设计经验,在国内绝对是顶级的。
至于楚江河这家设计院,不是赵宗荣看不起,是因为对方连资质都没有,楚江河怎么吹,赵宗荣也不会相信。
这玩意可不是吹牛皮,是要在实力底下见真章,说白了,这是技术活,要拿出真本事才行。
对于这些问题,楚江河早就想到了,微笑道:“赵局,这个你放心,你也知道,乔天虹乔老爷子等一大批铁路设计单位退休的老专家,都被我请进了我的设计院,光我一个人,当然设计不出来,可有这些老专家的参与,我觉得我这家设计公司,和第三设计院,差距并不是不大。另外,只要你同意我参加设计投标,到时候我和第三设计院分别拿出这条高速铁路的设计方案,让专家们去评审,觉得哪种方案合适,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对于资质问题,如果不采纳我公司的设计,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一旦采纳我公司的设计,我也可以挂靠到第三设计院下面去,毕竟我公司这么多第三设计院的老专家,挂靠这件事,应该不难。”
其实对于这些事情,楚江河在此前就想好了,而他注册一家设计公司,目的也是为了能接铁路上的工程!
勘察、设计这一块,绝对是一块大蛋糕,前世的时候,国内的铁路设计,绝大部分都被国内四大设计院占据,其中第三设计院占据了大头,外面的设计公司,根本进不了铁路行业,让铁路行业的设计,成为了一个暴利行业。
楚江河现在要做的,就是在铁路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将自己的设计公司,渗入到铁路设计里面,一旦渗入成功,随着自己公司越做越大,在铁路设计行业,将占据很大一块蛋糕!
而这一切,只是楚江河要做的第一步而已,如今赵宗荣被提拔成了楚潭铁路局的局长,楚江河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为赵宗荣创造业绩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利润!
ps:抱歉,前段时间开两会去了,昨天回来了,原本昨天可以更新的,刚码一千字,又被叫去喝酒了,所以才拖到今天。
第二一五章 路局设计院()
让设计院挂靠到铁路第三设计院名下,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要想渗入铁路设计这行业,在86年,相当的困难,即便是二十年后,铁路设计行业也是被国家设计院垄断,私人企业就算靠山很强大,也无法染指这一块,基本上成了一块禁区。
毕竟铁路上的设计对公司资质要求非常高,私人企业,很难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资格审核认证。
如果楚江河有这个实力,挂靠在第三设计院名下,借着第三设计院的设计资质,不失为是一个好办法。
赵宗荣沉默片刻,道:“如果你的设计公司真有这个本事,挂靠在第三设计院名下也麻烦,而且作为国内首条均速达160km/h的铁路,铁道部方面的领导,会认可有着设计经验的第三设计院,让他们参与勘察设计。”
赵宗荣的话很明显是提醒楚江河,想要挂靠在第三设计院名下不太可能,毕竟这条铁路如果真要建设,设计方面基本上已经定下给第三设计院了,因为国内没有其他铁路设计院,能和第三设计院相比。
如此一来,楚江河完全就是抢第三设计院的蛋糕,人家会同意?
“赵局,那你有什么好办法?”楚江河顿了顿,望向赵宗荣道。
对于赵宗荣的顾虑,楚江河不是没想到,只是现在国内知名的设计院,也就这么几家,自己的设计公司资质不够,想拿铁路的设计活,唯有通过挂靠,交挂靠费的形式接这活,毫无其他办法。
没有相应资质,楚江河就没法接到这活,因为他连资格都没有,连参加竞选的资格都没有。
“不如你带着你设计院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