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西域少年行-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石安,本来肥胖的身躯,都明显瘦了一圈了。当然,瘦了一圈的他,依然比常人丰硕得多。

    整支队伍中,忽都鲁虽然年纪最小,但得到的照顾最多,所以还能勉强支撑。除了他,也就是身壮如铁的穆台阿和精瘦的拉哈曼没有疲态。

    拉哈曼在赶路之余,还有余力和穆台阿讨论一路上搜集的情报。

    忽都鲁为了不让自己太心焦,有时也凑过去听一耳朵。什么葛逻禄人野心很大、两位王子不和;沙陀人作战勇猛、不可轻视等等。忽都鲁经常听着听着,就在驼峰上睡着了。

    一路紧赶慢赶,在天宝八载的二月初七日上午,忽都鲁终于看到了在地平线上不断浮现的庭州城。

    经过庭州西门外的市庙之时,忽都鲁注意到,寺庙附近有一个简陋的马球场,有一些大唐少年正在快活地打着马球。

    看到马球场,忽都鲁才想起,他许久不曾打过马球了。

    忽都鲁在突骑施汗国的年轻贵族里,也是数得上的马球手。他之前打马球的时候,妹妹就会在球场边给他摇旗呐喊。他打进球的时候,妹妹就会兴奋地大喊大叫。那个时候,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风是温柔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那曾是多么无忧无虑的日子啊!现在,一切美好都被噩梦吞噬了,一切色彩都被黑暗淹没了,只留下一个冰冷如铁的坚硬世界,让忽都鲁一个人忍受。

    而造成这恶果的人,就居住在这座城市里!自己最珍爱的妹妹,也在为人奴役。忽都鲁恨不能化身为复仇的天火,将整座城市烧成废墟。当然,那是把阿伊腾格娜救出去之后的事了。

    第一次亲眼见到唐人军镇的穆台阿和拉哈曼却很震撼。他们在经过碎叶城和弓月城,对葛逻禄人松散的军风、低效的管理很是瞧不起。他们以为,唐朝的附属部落不过尔尔,想来唐人也就那么一回事吧。一旦赢得内战胜利之后,呼罗珊精兵全力东进,肯定能把唐人打得丢盔卸甲、稀里哗啦。

    可来到庭州下,看着功能完善的城防体系、一丝不苟认真巡逻的兵将,他们就真切意识到,唐人绝对要比葛逻禄部强大得多!

    进入西门的时候,守门士兵严格审验了商队的过所、仔细检查记录了携带的货物、并要求将所有的长兵器留在西门,只允许每人携带一把弯刀进入城市。

    守门的军将还好奇地盯着忽都鲁看了半天,大概是有点怀疑为什么商队中会有个气质不凡的少年。

    石安被拉哈曼踢了一脚之后,赶紧上去解释道,忽都鲁是他的儿子,带出来就是为了历练,好让他以后接手商队。

    忽都鲁一行在庭州西门被严加盘查时,庭州城的东门则悄然打开了。

    庭州东门直接对准内城,管理更为严格,平时里来往的人要比西门少得多。

    把守东门的北庭士兵恭敬地守在一旁,看着和蔼可亲的北庭副都护阿史那旸策马进入庭州城。阿史那三姐弟兴奋地朝父亲挥舞着手,欢迎他从长安归来。

    阿史那旸身后,则是一脸疑云的校尉马璘和数十名牙兵。

    当日出发之时,牙兵们赶着天马和一群刚被驯服的野马。回来之时,马群不见了,队伍中却多了一辆华丽的马车,马车旁边,守护着一位身形高大的白衣武士。

    庭州都护府校场上,阿伊腾格娜和王霨骑乘在赤炎骅上,听着宛如金石交击的马蹄声,开心得不行。

    伤势刚刚恢复的王勇伫立在校场边,看着赤炎骅翻飞的闪亮马蹄铁,心中特别自豪和喜悦。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份喜悦挂在嘴上,而是催促道:“小郎君,差不多了,快下马休息会儿,怀远郡主马上就要到了。”

    时光悄然流转,去年被卷入碎叶大战的同一群人,却又宿命般地,再次聚集在一起。谁也不知道,迎接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整个碛西大地,在碎叶大战之后,正在酝酿着新的战争。而所有的人,都将会再次被命运的洪流推动,投身到铁和血的烘炉中。

第四十三章:稚女岂知天下事 上() 
天宝八载,二月初七上午。庭州城东门的吊桥,吱吱呀呀唱着欢快的歌声,缓缓落下。

    高鼻深目、皮肤白皙的大食公主、大唐怀远郡主艾妮塞,一袭白衣、蒙着面纱,坐在宽敞舒适的马车之内,听着车轮有节奏地压过晃动的吊桥桥面,心中欢畅无比。

    车窗外凛冽的北风,提醒她已经抵达远比长安寒冷得多的庭州城。

    从未经历过如此严寒的艾妮塞,此刻心热若火,根本无惧寒冷。她兴奋地从车窗里探出头,望着近在咫尺的城池,恨不得能够下车骑马,一路狂奔进入城中。

    若不是赛伊夫丁提醒她收敛行迹,艾妮塞真想就这么一直盯着庭州城,直到见到北庭都护王正见为止。

    马车里还有两位专门负责伺候艾妮塞的宫女,她们是一对来自粟特地区米国的姐妹,名字分别叫做米薇和米兰。

    米氏宫女都是经鸿胪寺上表奏请,由大唐皇帝御赐给艾妮塞的。

    鸿胪寺里虽然有几位精通大食语和波斯语的译语人,但其中并无女性,因而无法负责贴身服侍艾妮塞的日常起居。

    因此,鸿胪寺卿上奏政事堂,说大明宫中有不少昭武九国进献的宫女,或许能从中找寻几位和大食公主艾妮塞言语相通者。

    经大唐皇帝和政事堂同意后,内侍省的小黄门一一排查,找了数十位十四五岁的粟特宫女,并请艾妮塞亲自过目。最终发现,米氏姐妹小时候学过大食语,足以服侍小公主。

    语言障碍解决后,艾妮塞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在元日大朝会拜见大唐皇帝的时候,就已然明白,自己需要在大唐居住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从长安到庭州一路上,她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向米氏姐妹、阿史那旸等人学习唐语。此刻虽然还说不好,但已经能听懂几句常用语。

    想起元日大朝会,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天了,艾妮塞还是深感震惊。

    巍峨雄伟的宫殿楼阁、峨冠博带的文武官员、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精锐威武的宫廷卫士……所有的一切,都让艾妮塞觉得新奇和震撼,也让她深深意识到:大唐是一个神奇而强大的国家,长安是一座绚烂和美丽的城市!

    反倒是北庭都护府进献天马的环节,让艾妮塞不怎么惊喜。虽然北庭牙兵排演得场面很震撼人,但她并不觉得天马特别吸引人。

    因为在大马士革王宫的马厩里,艾妮塞早已见识过不少与金色天马类似的汗血宝马。就连父王赏赐给艾妮塞骑乘的小马驹,也是匹年幼的汗血宝马。

    想起爱驹、想起大马士革、想起父王,艾妮塞禁不住又是一阵难受。

    来到长安之后,艾妮塞整日在赛伊夫丁的陪伴下,偷偷溜到西市打探消息。虽然明知这么做很危险,但强烈的思乡之情,还是驱使她义无反顾走进龙蛇混杂的西市。

    在西市打探消息的过程中,遭遇过小偷、奴隶贩子和各种别有用心的人。幸而有铁塔一样贴身守卫的赛伊夫丁,才基本震慑住了形形色色的社鼠城狐。

    通过从西市大食商队打听到的只言片语,艾妮塞得知,自己还没有抵达长安的时候,忠于家族的军队就在巴格达东部附近吃了个大败仗,节节败退、龟缩在巴格达城中。

    阿布?阿拔斯率领的黑衣军团,在波斯名将艾布?穆斯里姆的指挥下乘胜追击。巴格达已经陷入重重包围,随时可能陷落。

    通过赛伊夫丁的讲解,艾妮塞才明白家族形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绝境。如果敌军占领了巴格达,就可以据之为后勤基地,然后从北部渡过大扎卜河,进而居高临下,向家族的大本营叙利亚地区步步紧逼。

    家族生死存亡之际,艾妮塞心若火烤。此时,她才明白父王为什么要让她经历千难万险来到大唐求援。

    从大马士革到长安万里迢迢,中间还要穿过反抗军的大本营呼罗珊地区。父王肯定能想到,此行必然艰辛无比,绝不会一帆风顺。一个不小心,艾妮塞就可能会死在路上或被黑衣叛军俘虏。

    即便如此,他毅然决然地坚持让精锐的宫廷卫士护卫最宠爱的女儿去长安。之所以如此,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已经预料到家族统治危若累卵、覆灭在即。

    远赴长安固然九死一生,但困守在大马士革则必死无疑。如此,艾妮塞也明白为何那么多家族成员都被纷纷派往埃及、西班牙等地去。这是父王殚精竭虑为家族延续想出的最后手段啊!

    在元日大朝会之前,艾妮塞通过接触、了解大唐方方面面的信息,也渐渐明白,父王所谓的派自己来长安请救兵,多半只是个借口。

    大唐虽然非常强大,但距离大食帝国实在太遥远了。大唐皇帝,怎么可能为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大食内战,而出动兵马、劳师远征呢?

    父王的本意,应该只是想找个由头把爱女送走吧。他肯定对大唐的政治和长安的生活有所了解,想着女儿可以凭借大食公主的身份,在繁华的长安城,平静而舒适地度过一生。

    想明白这些后,艾妮塞常在无人之处泣不成声。晶莹剔透的泪水中,既有对父王和家族前途的忧虑,更有对父王拳拳爱心的感动。

    赛伊夫丁的思维比较单纯,在历尽千辛苦抵达长安之后,他一直牢记肩负的职责,念念不忘要求鸿胪寺官员尽快安排小公主觐见大唐皇帝,递交大食请求出兵援助的国书。

    赛伊夫丁用大食语怒吼和祈求的时候,大唐的官员只是非常客气地听着译语人的翻译,然后翻来覆去回复着千篇一律的套话:“我们已经上报政事堂,正在等待皇帝的诏书,请稍安勿躁。”

    艾妮塞不愿意打击赛伊夫丁的热情,故而也只能装着很期待的样子,但她内心深处其实早已不抱什么期望了。

    在接到参加元日大朝会的圣旨后,赛伊夫丁高兴得合不拢嘴。在他看来,这是大唐皇帝重视求援、准备发兵的兆头。

    艾妮塞的想法则不同,她认为,这不过是大唐皇帝履行必要的礼节而已。在父王身边,她已经见识了足够多虚情假意的客套和礼仪,因此,艾妮塞的内心依然冷若寒冰。

    而长安的冬日,也确实比大马士革寒冷得多,这让习惯地中海温润海风的艾妮塞特别不适应。

    抱着毫无期望的冰冷,艾妮塞如提线木偶一般,在鸿胪寺译语人的指引下,按部就班参加完了大朝会的所有流程。

    大明宫十分壮丽、大朝会格外精彩,这些都深深震撼着艾妮塞。但迟迟不见大唐皇帝的单独召见,让艾妮塞一阵冷笑,她认为自己猜对了。

    大朝会结束之后,艾妮塞发现,有几位坐位特别靠前的大臣被皇帝召走了,其余官员则依序开始退朝。

    艾妮塞正准备带着失望的赛伊夫丁离开含元殿的时候,忽然有小黄门过来,给鸿胪寺的官员说了半天。然后译语人就告诉艾妮塞,皇帝正在紫宸殿中召集重臣们商议大食国之事,朝议结束之后,就会单独召见她。

    赛伊夫丁听后喜不自胜,艾妮塞也暗暗有点心惊。若大唐皇帝在元日大朝会结束后就立刻召见自己,艾妮塞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大唐皇帝根本不准备管大食的内战了,只是按照礼仪接见一下自己。

    可若是在召集重臣朝议之后再召见自己,那说明大唐皇帝还是十分在意大食之事的。艾妮塞内心深处的坚冰有所破裂,虽然明知大唐出兵的可能性很小,但她自然期盼安拉眷顾,能够得到大唐的援助。

    只是,大唐的大臣们是否支持出兵?皇帝会如何决策?朝议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呢?艾妮塞实在没有把握。在偏殿里等待的时候,她焦急地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内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朝议时间之长,也远远超出她的想象。元日大朝会结束之时,还是上午。她本想着中午之前就应该能得到大唐皇帝的召见,可一直等到天色渐晚,还不见皇帝派人通传。

    漫长的等待,让艾妮塞毫无食欲。虽然大唐殿中省尚食局准备的午膳特别精致,也完全尊重大食的饮食风俗,可艾妮塞一口也吃不下去。

    就在艾妮塞等得口干舌燥、心神不宁之际,小黄门前来通传,请艾妮塞和赛伊夫丁前往紫宸殿觐见。

    大朝会的时候,艾妮塞远远瞥了大唐皇帝几眼,感觉他虽已不再年轻,却依然拥有无穷无尽的精力和威严。

    单独觐见之时,艾妮塞近距离观察了一下大唐皇帝,发现他换了便装之后,松弛的肌肤和花白的头发,无不显示,统御大唐的君王确实有些苍老了。

    按照译语人的指引,递交了父王亲笔书信后,艾妮塞就跪坐在坐榻之上。

    书信的内容,早已被鸿胪寺翻译并抄录下来,奏报给皇帝了。此时递上书信,只是个纯粹的礼仪。因此,皇帝象征性地翻了翻书信,就放在了一边。

    一位身形高大、面白无须的官员,他一直默默站立皇帝宝座的侧面。皇帝刚将书信放下,他就立刻杳无声息地把书信拿了过来。

    艾妮塞虽然不清楚这位官员是谁,但她明白,此人必是大唐皇帝特别信任的人。

    冗长的朝议过后,皇帝也很疲倦。他喝了一口饮子,然后缓缓说了几句话,坐在艾妮塞身后的译语人赶忙提笔记录。

    皇帝说几句后,就停下来休息片刻。译语人则将皇帝的意思翻译过来,逐字逐句传达给艾妮塞。

第四十三章:稚女岂知天下事 中() 
皇帝的话很简略,先是赞扬了艾妮塞不远万里从大食来到长安觐见的忠心;然后说封她一个什么“怀远郡主”的头衔,说已让政事堂给她安排府邸和仆役。

    听到这里,艾妮塞本有些期盼的心,又冷了下来。封郡主什么的,她并不在意。安排府邸,则明显是要让她久居长安了。看来大唐的君臣们商量半天,还是不准备管大食的内战了,只准备把她豢养起来。

    正在灰心丧气的时候,大唐皇帝忽然高声说了几句话。译语人翻译过来之后,艾妮塞大吃了一惊。因为大唐皇帝最后几句话是这样说的:“大食国为大唐藩属以来,朝拜恭谨,甚得朕心。吾闻大食国有叛贼以下逆上,意图不轨,心忧不已。朕意已决,即日征发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十万精兵,择日西征,助大食藩王平定叛乱!”

    虽然很不忿大唐皇帝把自己的国家说成藩属,把父王贬低为藩王,但他愿意出兵十万帮助家族平叛的决定,还是让艾妮塞喜出望外。

    在碎叶城外,艾妮塞已经见识过大唐北庭都护府的精兵强将。若有十万如此雄壮的人马,打败叛军还是大有希望的。

    听到如此喜讯,艾妮塞不等译语人的提醒,就主动站起来,对大唐皇帝三叩九拜。鸿胪寺官员教导过她,这是大唐表达敬意的最高礼节。

    赛伊夫丁见艾妮塞行此大礼,也赶忙跟着跪拜起来。

    大唐皇帝哈哈大笑,招呼小黄门将艾妮塞扶了起来。然后又说道,远征不易,从当下开始抓紧准备,也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才能真正出兵。请艾妮塞稍安勿躁,先在长安熟悉一下大唐的生活。

    如此,召见便结束了。迷迷糊糊的艾妮塞走出大明宫之时,整个长安城已经完全陷入夜色之中。亮若繁星的灯火,将整个城市,点缀得格外美丽。

    坐在回去的马车里,艾妮塞依然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大唐皇帝居然真的要发兵帮助家族平叛了,这不是在做梦!

    回到鸿胪寺安排的宅院之后,艾妮塞时哭时笑,高兴得简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喜悦了。一向坚韧的赛伊夫丁也高兴得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兴奋过后,艾妮塞又有点担忧。大唐皇帝说得是实话,大军远征,需要很长时间的筹备,还要在路上耽误很久。

    假如三个月后唐军开始出征,艾妮塞根据自己一路走来的行程估计,唐军抵达呼罗珊附近,就是五六个月之后了。

    家族的兵力还能支撑半年或者更长时间吗?艾妮塞有点担心。

    对于父王和家族的担心,又让艾妮塞陷入了忧虑之中。

    赛伊夫丁看出了艾妮塞的忧愁,只好安慰她说:“公主殿下,你已尽了最大努力了,其余的事,就交给安拉来决定吧。”

    艾妮塞知道,自己的担忧并不能帮父王解脱困境。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日夜祈祷,期盼大唐尽快发兵,平定叛贼。

    两日后,正月初三,鸿胪寺官员请艾妮塞前去大明宫内侍省挑选侍女。

    刚将米氏姐妹领回来,鸿胪寺的官员就又追了过来,询问艾妮塞是否愿意跟随北庭阿史那旸副都护,秘密前往庭州。说皇帝和政事堂的意见,希望艾妮塞和赛伊夫丁能够给北庭都护府的王正见都护介绍一下大食的情况,以帮助唐军知己知彼。

    如此请求,艾妮塞怎么可能不答应。大唐皇帝如此郑重其事,更加说明他是真心诚意要帮助家族。

    何况,艾妮塞之所以能够在碎叶城逃脱叛军的追杀,还是靠北庭军的帮忙啊。

    这时,艾妮塞又想起了那位和自己同乘过一马的可爱小郎君,不知道他此刻过的怎么样了?

    想到这里,艾妮塞对庭州有些悠然神往了。

    正月初五,收拾妥当的艾妮塞,在赛伊夫丁的护卫下,带着米氏姐妹,悄然离开了住处,来到北庭进奏院,和阿史那旸一行汇合。

    阿史那旸等人已得知艾妮塞被敕封为怀远郡主的消息,纷纷跪拜迎接。

    艾妮塞心里明白这个怀远郡主有几斤几两,哪里敢托大。她急忙让米薇和米兰扶起阿史那旸,自己盈盈一拜,感谢北庭军马的救护之恩。

    在北庭军马中,艾妮塞再一次看到了当日在素叶水畔击败赛伊夫丁的银甲将军马璘。不过,她觉得马璘好像有心事,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元日大朝会之前,艾妮塞并没有见过阿史那旸。但她对这个阿史那副都护特别有好感,感觉他身上有种纯净、温和的魅力,如同吹拂着大马士革的温柔海风一般。

    一路之上,阿史那旸对艾妮塞照顾的特别妥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恰到好处,更是让艾妮塞感觉特别温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