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巨子-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完黎川主持召开的内部公开化的交交流大会,国航局里的一众航天人开始相互间热聊了起来。

    “要我说,如果他来我们这里,或者我们去他那里,一定对味儿。”杨常丰慨然笑道,坐旁边的周疆平也是不禁点点头表示赞同,虽说没有和黎川有过正式的交集,但看了他主持召开的这场公开化的大会也是说出了众多科学工作者们的心声。

    “怎么,听你老杨这口气是想跳槽去他手底下干不成?”周疆平不由得调侃的说道。

    “组织上要是真敢放,我还就真敢去。”杨常丰也是很耿直的说道。

    “想得美,他黎川想从我国航局挖人没那么轻松。”随之传来一道朗爽的笑声,正是章科翦局长说的话,亦是不由得感慨:“不过不得不说,黎川这个青年企业家不但是技术天才,而且延揽人才方面也是确有有一套的,这黎川特意搞个公开化的内部交流大会,这是面向全球发布的招贤令,就连你老杨都心动想去跳槽过去。”

    杨常丰顿时笑道:“当然想去了,反正都是一个田地里,去华盛科技还不是一样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况且还能省下一大笔纳税人的钱呢。”

    话是这么说的,可国航局当然不会放他这样的领军级学者的。

    章科翦说没错,这场公开化的内部交流大会,黎川最大的目的就是向世界表明华盛科技对人才的重视、对科研投入的大方,就是明摆着面向全世界航天人才发起邀请,并且予以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只要你有才华,只要你愿意加入,华盛科技就必然能够予以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

    ……

    华盛科技总部。

    董事长办公室里,黎川坐在办公桌内浏览着一份人员名单资料书,正是公司技术部总监胡延军提交上来的。

    而小木的声音在进行另一项商业航天领域的数据汇报:“根据创投顾问发布的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因华盛科技的入场,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超过四千亿美元,占全球航天经济的86,去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总收入约为3154亿美元,占全球航天经济的73左右。”

    华盛科技是一家公司,而不是政办机构,私人空间计划投入这么大,当然得考虑商业化的问题,商业化是公司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整体上看,全球商业航天产业都是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不过随着华盛科技的入场又是另一回事儿了,7000个亿的经费投入,直接超过了去年全球航天经费的总和还要多100多亿美元。

    全球航天经费的投入可以说因为华盛科技入场而爆炸性增长,华盛科技的入场让老牌的私人航天企业感到了压力,肯定因此也会加大投入,必然会刺激全球航天产业进一步发展。

    这对于航天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说,最好的时代又要来临了,上一次还是在美苏太空争霸的时候,那个时候是航天人最好的时代。但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美国最大的敌人也随之烟消云散,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也就不了了之,航天领域的发展也从此开始减缓。

    而今华盛科技的入局,无疑是进一步刺激的商业航天的竞争。

    现在可以正式的说,全球商业航天时代已经正式到来了。

    ……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10章:星际采矿、殖民才是我们的核心业务() 
小木接着简述汇报:“在市场需求方面,商业卫星的需求超过了10000颗,主要是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的需求,遥感、通讯、卫星无线网、导航增强等都有很大的商业需求,全球航天产业每年都在以8快速增长,就国内航天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000亿元。”

    “这些旧有的产业已经过时了,赚不了几个钱,我们得开发新的产业。”黎川挽着那份名单资料回应小木,又补充道:“最赚钱当然是宇宙殖民以及能源两项,所以我们要去进行星际采矿,这才是我们未来航天领域的核心业务。”

    外界像埃隆马斯克的ex公司等把华盛科技视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然而黎川却根本就没有打算跟他们竞争,相比较大规模的宇宙殖民活动和能源,马斯克玩的都是过家家罢了。

    要是埃隆马斯克知道了多半得欲哭无泪,甚至会有点失落,人家根本就没有把你当做竞争对手。

    “嗯?楚思远?”黎川看到名单资料中的这个名字不禁微愣,“这个楚思远颇为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是在……”

    “楚式水雷,就是他的杰作,潜龙计划成员之一,老爹你忘了?当初他自告奋勇的找你拉投资,你当天给了他拨款上亿经费……”小木提醒道。

    “我记得了,原来是他啊……”黎川恍然大悟,再次看向名单中的这位年轻的科大才子,一时间不由得感慨万千。

    时间过得真快啊!

    “会忘记,这是人类独有的,有时候它是个好东西。”黎川补充道,耸耸肩便继续看下去。

    “这不就是删除么,形容词不一样罢了。”小木立即应了一句。

    “……”黎川愕然无语,本来是一句有哲理的抒情,被小木这么一杠瞬间没了格调,敲了敲额头无奈的道:“以后不虚跟我抬杠,这是指令!”

    “智力无法接受!哦不,抱歉蛤老爹,我的语音系统刚刚出问题了,重读一次咳咳……指令无法接受。”小木调皮的说道。

    “皮一下很开心是吧?”黎川一听嘴角止不住的在抽动,索性不再理会她。

    这几天,黎川都在完善私人空间计划的细节以及具体步骤,走向深空的根本目的在于宇宙殖民或这能源。

    说穿了就是人类文明向外扩张。

    而第一步首先就是要解决能源问题,其次才是其它方面的资源。

    最大的能源毫无疑问是太阳,但高效利用太阳的能量对于年轻的人类文明来说还为时过早。

    显然,月球上的氦三就是亿万年来太阳的馈赠,这种无污染的核聚变材料就沉绵在月壤中随时等待人类去采掘,而其他方面的资源,自然是小行星带,地球上所有的元素都能从小行星带找到,要知道绝大多数矿物质并非地球本身形成的,而是亿万年来的天外陨石坠入地球所带来的。

    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水资源都是从地外带来的。

    更加喜人的是,火星还在小行星带附近。

    人类文明走向深空之路仿佛都已经被铺垫好了一般,极大的降低了人类向星际扩张的难度。

    当然,这只是相对于放在广袤的宇宙空间尺度之下,实际上人类文明至今只是在地球奇迹轨道周围活跃,偶尔向周边行星发送个探测器什么的。

    另一方面,华盛科技已经定下的私人空间计划,目标已经很明确,最终的目标就是登月,采集月球上的氦三,将人类文明推入可控核聚变时代,然后才能展望其它。

    黎川合上了资料名单,上面总共有二百来人,国内的为主,也有部分国外的人才。

    通过hr方面反馈过来的消息,全世界的航天人才明显正在流向华夏,确切的来说就是华盛科技了,这是个不错的好消息,没人可不行。

    领军级的人才有是最好的,没有也无大碍,因为黎川本身就是了,但中层骨干非常急缺。

    “老胡,把人都集齐了,我马上过来。”黎川打了个电话通知技术总监胡延军,便离开了办公室。

    华盛航天第一批募集的航天人接到消息,也纷纷按照胡延军给的信息前往了公司刚刚开腾建出来的空间实验开发中心。

    大约十五分钟左右,凡是收到通知的人都已经汇集在了开发中心,华盛航天的第一批工程师骨干有207人,其中有19人是来自海外的欧美地区。

    实际上向华盛科技投送简历的海外人士多达160余位,毫无疑问在航天领域的人才储备,欧美地区肯定是要远远高于内地,别的不说就说上个世纪美苏太空争霸让西方航天井喷式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航天人才。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火热的太空军备竞赛也就此告终,前苏联大多数太空领域的航天人才向流向欧美,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找到一个可以让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美国最大的敌人倒下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科研竞赛项目砍掉的砍掉、下马的下马,一骑绝尘的美利坚认为继续在这些虚无缥缈的领域里疯狂投入显得毫无意义。

    自然,航天经费一再的削减,而累积下来的大量航天人才也是由此面临“失业”的窘境,有的甚至被迫转行,另谋高就。

    实际上,不少的航天人才一直都在流向华夏内地,不过并不多,因为华夏在航天领域的经费投入上也并不多。

    到了今天就更别说了,欧洲经济不景气,俄国人穷的叮当响,有钱的美国人自从被gw的上行粒子炮刺激到了之后,对航天领域似乎也不大热衷了,而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军备竞赛中。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华盛科技宣布在航天领域砸进去7000个亿,并且面向全球的航天人才发起“招贤令”,这无疑进一步刺激的欧美地区的航天人才加速流入内地。

    华盛科技这里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供他们施展才华,但想要踏进这个舞台也并不容易。

    加入华盛科技的私人空间计划,意味着踏入华盛科技的核心,这就对海外的航天人有许多严格的硬性要求。

    ……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11章:让人震惊的消息() 
对于海外航天人才想要进入华盛科技,第一个显然是自身实力过硬,没有足够的才华可不行。

    再一个就是国籍问题,首先得是华夏国籍,光是这一点就难倒了一大片。

    不是说海外的航天人才不愿意改变国籍,而是全世界都知道华夏人的身份国籍是最难拿到的,即便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大人才引进战略,但这张华夏“绿卡”依旧难以获取,最最重要的是华夏不支持双重国籍,拿到外国籍的国人意味着自动放弃本国籍,拿到本国籍“绿卡”的人意味着放弃原国籍。

    曾经还有人调侃想要拿到一张华夏的“绿卡”比得诺贝尔奖都难,当然,这只是一种调侃,因为当初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是个外国人,拿到了“绿卡”吐槽了一句而被网友广泛传播调侃。

    最后便是背景问题,人品必须要可靠,再次期间向华盛科技投送简历的人员当中,不少被查出来是外国的间谍成员,意图混入华盛科技窃取机密。

    想要在华盛科技提供的舞台上继续施展才华,三大指标都得全部通过才可行,像已经加入华盛航天的19名海外航天人才,如今已经拿到了华夏“绿卡”,有家庭的也都举家搬迁了过来,医疗、教育等福利华盛科技都会提供,确保当事人能够全心全意投身于航天事业中,不被外来因素所影响。

    剩下的大多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国人才了,而且以年轻人居多,要知道国内的航天人才的平均年龄要低于欧美15岁,年轻意味着他们能够更长的涉猎在航天领域中,必然也能诞生更多的成果,这是年轻人的优势。

    黎川早早的就已经提前赶来,第一批华盛航天的工程师们也都在陆陆续续赶来。

    随着最后一名成员到来,黎川环顾所有人,现场的19名欧美白人,只有两名学会了汉语,其他人得借助实况翻译才能畅通交流,此时也纷纷戴上了耳麦。

    “这一次把大家伙召集过来,可不是继续开什么内部的公开化会议。”黎川开场说道:“这一次,我们将正式启动空间计划具体任务。”

    现场的一众工程师们一听都是略显振奋,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尤其是那19位白人,没来华科技之前他们或在欧空局、或曾经为naex公司,他们大多的境遇都相同,那就是身上的才华不能得到施展,事业不顺,所以才不远万里选择加入华盛科技。

    “可能诸位心中都有相同的疑问。”黎川接着说道:“华盛科技在空间探索领域毫无经验,我们该从哪里着手?”

    “那要取决于我们想要获得什么。”黎川环顾众人自问自答,现场的工程师们都一言不发,这个时候黎川身后的一块屏幕出现了月球表面的场景。

    这让众人心中惊讶的同时也倍感振奋。

    公司的目标是要载人登月么?

    “外界不断质疑华盛科技投入数千亿经费为了什么?”黎川缓缓的道:“资源,确切的来说是能源!距离我们38万公里外的月球表面上,那里储备着至少超过500万吨的氦三物质能够轻而易举获得,只需要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月壤中90以上的氦三就会释放出来。”

    为了氦三?

    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另一个更加震惊的信息,现场的几名白人更是低低的惊呼,有些感到不可思议。

    “没错,为了核聚变能源。”黎川坦然的回答道,这事情不需要继续隐瞒下去,因为不久的将来就会披露出来,现在时机也成熟了。

    “我们正在致身投入于一场伟大的事业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将成为推动我们的文明迈入核聚变时代的功臣。我们将不仅仅要引领一场能源革命,让人类获得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同时核聚变能源将是支持我们航天事业迈向宇宙殖民的第一基准条件。”

    果然!

    boss亲口承认了,华盛科技居然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了,这事要是曝光出去,绝对会引起世界大地震。

    中东地区为什么会那么乱?还不是因为这里的石油,一旦人类迈入可控核聚变的时代,石油只能成为一种化工产品的原料,作为能源石油的价值不但不再会是不可替代,更是价值暴跌。

    全球多少原油公司会破产?附带的还有汽车企业,其所带来的冲击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世界格局或许将因此而改变。

    不,是必然因此而改变!

    如果月球上的氦三采集并运回地球,每年只需要在月球上开采1500吨氦三就可以满足当今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了,而整个月球上的氦三总储量,月表大约拥有500万吨,月球作为太阳风粒子的收集器,在形成至今的40亿年时间里,氦三粒子打在月球表层1050米深的土壤内。

    这是因为月球本身不存在磁场的原因,才使得氦三粒子能够在月壤内“安营扎寨”,相比之下,地球上的氦三粒子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沿着地球磁力线慢慢扩散,最终被大气层“俘获”而消失。

    地球上的氦三几乎没有,粗略的估算氦三在全世界的总储量不超过20吨,而且大部分还是由核弹头中的氚衰变而成,即便是加上深海气井和火山气中氚衰变的氦三,全世界一年最多也仅能获得1020千克。

    这点“产量”,就算是用作科研也显得捉襟见肘,就更别说去用于核聚变燃料来为全世界提供清洁能源了。

    所有的工程师们心中越发的激动了,直到现在外界都看不懂华盛科技为什么会如此近似于不惜代价的投入航天领域,原来是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有了这一层的保障,别说投入7000亿了,就算是7万亿乃至70万个亿又如何呢?

    一旦把月球表面的氦三大规模运回地球,所有的投入都将会被随之而来的巨大回报所填补。

    ……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12章:“运天号”与“巡天号”() 
黎川望着楚思远等人激动的神态,显然,boss宏伟目标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理想很丰满,现实更要奋斗。我们计划非常宏大,即便是上个世纪美苏太空争霸的规模,对比我们即将要投身进去的伟大事业,也是显得不值一提,我们虽然玩的是私人空间探索,但我们的投入是全世界航天经费支出的总和,这是我们的底气,7000个亿的投入真没什么了不起,为了氦三核料,即便7万个亿也没什么。”

    甚至不夸张的说,掌握了月球上的氦三核聚变燃料,等于可以满足地球上的全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求,别说7000个亿或7万个亿了,即便是70万个乃至700万个亿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是可以用脚投票的决定。

    黎川接着说道:“我们的空间计划目标很明确,获得月壤中的氦三核料,我们的计划也宏大而周密。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打造重载空天运输机;第二步,打造永久性的地外环轨空间站;第三步,建造永久性的月球基地。”

    这话一出让在场所有的航天人惊叹的同时也是激动万分,这是相当宏大的空间计划,是史无前例的,非国家级出力不可实现,但华盛科技7000亿的经费投资预算,至少在经济上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这时黎川在大屏幕上放出了一张图文数据信息,正是在早期就已经开始着手开发的重载空天运输机。

    众人看到那数据参数的时候都不由得张大了嘴,尤其是看到了其中关键的两项数据更是愕然呆滞。

    主引擎推力8600吨??

    最大载重量可将283吨重的货物运送到近地轨道??

    “空间计划实际上我已经筹备了多年,第一步骤的空天运输机的研制开发基本可以步入尾声,华盛科技总部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全自动化机械生产基地,不出三个月我们的试验机应该就可以制造完成,并且进入试飞阶段。”黎川再次告诉众人一个重磅消息。

    太快了,没想到华盛科技的空间计划起步这么快。

    拥有最充裕的资源,拥有世界最顶尖的配套和经济实力的公司,加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三个月制造出一架空天运输机是慢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