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川望着手中的透明管内,那一小块黑色合金物体,不禁感慨的说道:“被误解多年的铌钴锑合金,终于可以回到半赫斯勒热电材料的大家庭了,朱教授您的成果为寻找新的热电材料拓展了新方向啊。”
朱军铁教授显然非常高兴,研究室了数十年终于能够见到实际成果,这就是科学的乐趣和追求真理的根源。
所谓的热电材料就是一种能够实现电能与热能之间相互转换的材料,由此可见,铌钴锑合金材料对于“南汽北送”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能不能采掘地热能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取决与铌钴锑合金这种高温热电材料是否能够得到实际应用。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97章:成立合资企业()
日常生活中如果留意过,一些酒柜、饮水机、车载冰箱等都是安安静静的“工作者”,它们没有嗡嗡作响的压缩机,就靠一块热电材料实现保温保冷,在车载冰箱中,热电材料就是利用电流产生吸热效应的原理,从而发挥保冷功能。x23u更新最快
而热电材料的另一个应用场景便是温差发电,所以铌钴锑这种高温热电材料也是星际旅行的“干粮”,在旷远持久的星际航行中,外太空探测器或宇宙飞船无法得到阳光的补给,就必须自带“干粮”核料,而在冰冷的宇宙深空之下,借助于高温热电材料,才能够实现温差发电。
也难怪黎川会亲自来到这里了,朱军铁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但对“南汽北送”工程的地热能采掘至关重要,未来在他的私人空间计划蓝图中,铌钴锑合金也是星际旅行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材料,走向深空还得需要这种新型高温热电材料才行。
值得一提的是半赫斯勒合金这个名字来自于19世纪的一位采矿工程师康拉德…赫斯勒。他偶然发现,将不含磁性的铜、锰以及锡以2:1:1的比例制成合金,合金就会产生磁性,被命名为赫斯勒合金。
而以1:1:1的比例合成的合金则被称之为半赫斯勒合金。
许多的半赫斯勒合金都具有半导体特性,能表现出很好的热电性能,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突出,是优质的热电材料,而铌钴锑合金更是优秀热电材料中的顶尖。
温差发电或许是深空探测领域目前唯一的供能方案了,可见铌钴锑合金在未来的重要性了。
黎川在拿着手里的透明管看着内部的合金物质时,身边的朱军铁教授不由得的道:“在半赫斯勒合金家族中,有一条明晰的分界线,外层电子数18的合金能够形成稳定的立方晶体结构,表现出半导体特性;而外层电子数是17或者19的,则为金属。热电材料都是来自于18电子体系的半赫斯勒合金。”
“1:1:1的铌钴锑合金外层电子数为19,大多数科学家将其标定为金属,但这种金属的‘个性’却更趋向于半导体,虽然外界认为如此,但我坚信铌钴锑的外层电子数是真18,假19。”
现在这个谜团已经揭开了,朱军铁教授制作出了外国科学家坚定认为不存在这种比例的合金。
黎川把合金样本递交还给了工作人员,随后朱军铁教授带着他来到了实验室里的另一个房间,这里有一台先进的磁悬浮溶炼仪器设备。
它就像是一个磁场驱动的搅拌器,利用磁场产生涡流,一边将金属原料融化并悬浮于容器当中,一边持续“搅拌”,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均质混合。
正是利用这台设备,朱军铁教授得到了超高纯度的铌钴锑合金材料,而这个研究项目也因此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华盛科技孵化所的大力支持。
出了实验室,黎川和朱军铁等人商议了铌钴锑合金大规模量产的事宜,“南汽北送”工程的地热能采掘,其机电设备都需要大量的铌钴锑合金材料,这事情也得赶快上马才行。
最后的商议结果是成立一家合资项目企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华盛科技孵化所共同出资400亿元为注册资金,而三方占股比均为30,朱军铁教授本来会有5的,这也是理应所得的。
可他没要并且直接上交国家了,说国家科研事业都需要钱,自己靠薪资福利完全够用了,国家也不可能让自己饿死,要那么多钱来干嘛。
不得不说,这才是真正的无双国士,令人钦佩,像他这样淡泊名利的学者有太多了,他们唯一的诉求就是希望能置身于科学事业中,这就足以。
最终,由朱军铁教授挂名技术部总监一职,尽快把量产铌钴锑合金材料的日程提上去。
下午,黎川在浙大待了半天时间,这边的事情商议结束,敲定了一些关键事宜之后,也就准备离去了。
刚刚一出来便被一群早早闻讯赶来的疯狂记者大军包围扑上来,好在随行的有大量特工保镖,并未影响到黎川。
如今想要采访到这位顶级名人大咖实在太难了,他几乎都不路面,而且能够有机会采访到的都是官媒,也是在特定项目上,通常情况官媒也采访不到。
“黎先生,请问大西北改造工程将会对我国的环境问题产生什么影响?”
“黎先生,就全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占领各大工厂车间而导致人们失业率普遍飙升问题,您有什么回应呢?”
“黎先生,就国内外不少声音呼吁应该全力禁止机器人抢夺人类工作的问题您有何回应呢?”
“黎先生请问……”
……
疯狂的记者大军围上来便是一股脑的问题接踵而至,黎川的耳朵只感觉被叽叽喳喳的问题声所淹没了一般,好在随行的安保大队用身躯当肉墙阻隔着这帮疯狂的记者,在中间形成了一条畅通道路。
黎川听到大多数记者都在问关于智能化机器人的问题,本来是想要直接就走,他的时间是真的宝贵,但听到主流声音都是这样,还是选择主动停了下来。
现场的记者群看到他停下了脚步不由得眼前一亮,这是要接受采访?
身边的特工保镖见状立即有意识的作出应变调整,随行的徐庆云等人员纷纷手点耳廓上的耳麦通讯器进行安保交流布置等。
此时,随着黎川停下步伐,现场的记者们非常有默契的都停下了七嘴八舌的提问,纷纷把麦克风往黎川的方向递过去,后者环顾众人,想到之前绝大多数主流的声音,得需要给出一些回应,在心中思考了片刻,然后道:
“我现在时常听到过完年后都会有媒体报道说企业招工难,尤其是沿海加工制造业基地,最近这十多年来年年面对招工难的问题。”
“回想二三十年前,那个时候的70后、75后们想想要进个像样子的工厂工地都还得托熟人介绍才行,而现在呢,早就反过来了,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年轻人想要进工厂当工人,老板们为了招人没少掉头发,包括最为火热的建筑业,近年来也出现了这种状况!”
说到这里,黎川面向一种新闻媒体工作者毫不客气的道:“诸多新闻媒体总在报道用工荒,但却从来不去做一线的问卷调查,从来不去深度采访那些一线的工人们,你们不去一线采访,不去一线调查怎么知道用工荒的真正原因呢?又怎么会知道不进工厂的年轻人到底去了哪里了呢?”
还有这么骚的操作么?现场的媒体人纷纷懵圈,黎老板你咋就把火力对准了我们了?
……
(ps:推荐一本二次元书《变身御宅少女》,原创剧情文,年度百合大戏,一本神奇的变身文,完了,感觉要被群里的女装势力的魂淡们扳弯了……一定要正直…正!直!不能向恶势力低头……)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98章:毫不客气()
(说在前面,这是有思想深度的一章,以黎川怼媒体记者的回应作为表现手法展现给大家,这是昭灵塞进来的私货但也是干货,同时也符合剧情自圆其说,昭灵希望大家都不要在这章内容里产生共鸣,因为有共鸣就说明恰好就是文中被提及的那类比较惨的年轻群体,而昭灵就是那一类悲催的群体,深有体会。x23u更新最快
虽然写的是黑科技爽文,但只要在符合剧情要求的情况下,昭灵总想见缝插针式的给大家写点值的思考的文字,可昭灵超用心去写,去谨慎查阅资料写出来的一些值的思考内容都被说成水,这有点无奈,因为昭灵的原初心愿是大家看了更新能消遣娱乐的同时,偶尔松松嘴上的“**乐”或许可以籍此思考一些,总之,大家要是不喜欢这样的内容,昭灵以后尽量少写或者干脆不写,读者花钱了,那就大爷,大爷不爽了,昭灵饭碗就没了,别说昭灵没气节什么的,要靠这个吃饭,饿死了气都断了还谈什么节……)
正文
……
黎川向来都是不客气,他以前就不怕得罪媒体,现在更别说了,相反媒体应该怕得罪他。
这么多年来,黎川的嘴也是练出来了,怼媒体轻轻松松,各种刁难的问题都能化解,顿了顿,又道:“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区居民有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这些人长大之后已经彻底不去当工人了,郊区的年轻人也鄙视做工人,他们就算再没有门路的,那也会选择在工厂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所以现在的城市里,社会上所谓的用工荒,不是人工劳动力不够,而是愿意去做的人不够了。”
现场的媒体记者似乎也明白了黎川要说什么了,因为现在没人干活,所以需要机器人去工厂,黎老板肯定是在为这样的回应做铺垫,记者们一个个在心中如是想道。
到底是科技大咖啊,想要带他的节奏,没想到反被对方的节奏套路了。
只见黎川接着说道:“现在的传统制造业、加工产业的工厂和建筑业工地,而今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着,是因为还有一群70后、75后的工人们在苦苦支撑着,我给他们总结了十四个字……”
现场非常安静,除了黎川一人在发声那就只有记者手中频繁按动快门的响声了,这个时候黎川言简意赅的接道:“…那就是:上有老又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闹。”
这十几个字可谓是一针见血,精准的道出了如今那些工人们的境遇,在黎川停下之后全场一片安静,现场也有不少的资深媒体从业者在反思。
而黎川接道:“这些70后、75后乃至80后的工人们如此拼命干活,不敢停歇,支持他们的内在动力就是为了用自己的努力给子女一个更好的教育条件,让后辈子女能够改变家族的命运,以年轻人的经验,进工厂车间和进工地都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如果再过十年、十五年,等到这批70后、75后的工人退休了,或者已经干不动了,制造业的生产车间就真的找不到人了,各个建筑地、制造业、加工业、生产基地都会出现严重的用工荒。”
“我发先绝大多数的媒体从业者只报道用工荒,只看表面现象,却不去深挖内在因由,更没有考虑未来,掌握口舌,只为点击率,我认为这不是媒体人该有的职业素养。”
又是一波淡淡的diss,现场不少的媒体人都感觉脸上有点发烫,因为被戳中了痛点,现在冲过来采访黎川不就是因为他本身是移动中的话题焦点,在不少记者的眼里黎川是会走的头条和点击率……
媒体人怎么想黎川没有去琢磨,继续道:“现在的工厂里或一线的工地上绝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大龄工人,而工人正越来越少,他们因为被社会所歧视,所以更不希望他们的子女以后也像他们一样,这是源于社会上的普遍势利观念,也是我最痛恨的一点,可以想象,如果哪个年轻的男孩子说自己在厂里或者工地上班,他是会被别人轻视的,甚至是鄙视,也没有人会真正发自内心的去正眼相看的。”
“在这种社会舆论环境之下,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我想但凡有选择,年轻人都绝对不会进厂打工,那么‘工二代’去了哪里?”
“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去了哪里,主要成为了‘工二代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在大城市的个个角落,怀揣梦想,但毫无希望,这个年轻群体从事最多的职业就是房产中介,亦或是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岗位,这样的岗位要是年纪要是过了三十岁就难搞了,这些年轻人会焦虑,因为三十岁之后怎么办?能不焦虑吗?”
“这也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之处,现在的技术工人,数量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我个人很早就对未来表示担忧。”
“去了解就会发现,在管理、财务、人事、销售、金融等诸多领域,大多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消失的‘工二代’们来到了这里,因为这些工作相对而言,似乎还比较体面,但也仅此而已。”
“因为‘工二代’也是大学毕业,而他们的父母也绝对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女再次进工厂车间、进一线工地,因为他们自己也觉得那地方是真的没有前途。”
“可是大学生太多了,每年几百万,怎么去消化呢?楼市为什么这么热?我想这根就业有很大的关系,但肯定不是导致高房价的唯一原因,是之一,楼市这个东西我这个玩实体高科技就不评价了。”
“我们做个假设,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旦楼市偏冷会导致什么事情发生?结果是大批中介和各相关配套的个体户马上就失业,十年后或者十五年后,工厂车间因为无人干活,要是被迫关停了,这边做管理工作的同样要失业,而大大小小的老板们又何尝不是这种心态呢?”
“现在的社会情绪是什么?大家都觉得辛辛苦苦挣点钱实在太难了,还不如拿着钱去搞搞房地产和金融得了,轻松利润又高,搞什么低利润的实业、制造业啊对不对……”
说到这里,黎川话锋一转,道:“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观经济格局下,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大面积的失业,这是隐忧所在,所以用工荒是企业和年轻人的双输,这里是没有一个赢家的。”
“就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供需很不匹配的,大量的年轻人都没有技能,但因为生活成本高,也需要高工资、高福利,成本高昂了,但利润偏低的实体制造业企业无力支付,于是双方僵持下来,年轻人骑驴找马随时跳槽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劳动关系非常不稳定,人员大流动导致熟悉本企业特定岗位的工人越来越少。”
“而制造业实体负担太重、产能过剩、利润偏低,也无力为员工谋求提供高福利、高待遇,结果是恶性循环,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价格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所以我们看到大批的工厂都迁移到了东南亚,而我们的人口红利也消化的差不多了,企业老板更是不能指望还可以像上个世纪**十年代那样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赚取利润空间了。”
“显然,把机器人抢夺人类工作的问题,这口锅不应该扣到机器人身上,因为机器人干的活儿都是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危险活儿,所以你人不愿意干又不让机器人干,那谁来干?要不要发展经济了?”
“所以根本出路就是加快产业升级,加快生产力的升级,所以国家大力提倡支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升级,未来的社会生产活动,人们从事劳动密集的第一、第二产业只会越来越少,直到最终全面撤出,而谁来支撑呢?不是‘工二代’不是年轻人,而是机器人,如此才能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那么谁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当然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第一、第二产业高度发展,物质得到极大丰富从而产生巨大的第三产业,而人当然是奔着附加值更高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以及资金、技术、人才更密集的新兴产业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就是了,看看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比就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也大都集中在第三产业,但是……”
“……第三产业的发达是需要建立在第一、第二产业高度发达的基础先决条件下,只有在产品生产过剩的条件下,人们才愿意支付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而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是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供需不匹配,发展滞后,而人都往第三产业挤,就好比是没有地基的空中阁楼,总有一天会崩溃的。”
“所以高度发达的第一、第二产业一定是需要机器人参与的,会有阵痛期,但不发展就不痛了吗?不发展你们谁愿意去工厂车间流水线作业参与劳动生产活动?”
黎川这话一出,现场所有的媒体记者都不吭声。
流水线……谁也不愿意去,流水线作业的工人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在流水线作业的工人等于是整个生产制造环节中的一个零部件,日复一日的坐着同一件枯燥的事情,拿着微薄的工资福利待遇不说,哪怕是待遇高也绝对不愿意去干,奔着工资待遇去的人大多都是黎川口中那些“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息不敢闹”的70后、75后们。
这些是真的没更好选择了,这些人现在也到了退休的时候了,就是想干也干不动了。
最后怼了一大帮媒体不吭声之后,黎川转身就走,哗啦一下原本沉默的记者大军再次叽叽喳喳问个不停,不过黎川在随行的一大波保镖开出的畅行通道里无阻前行,不再接受任何采访与回应,进入自己的座驾便悠然离去。
……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99章:头年圆满收官()
黎川鲜有的在公众场合发声,但每一次发声都是非常具有社会影响力,这一次算是正式回应了机器人抢人类饭碗的话题,同时也是表明了机器人干的活儿本身就是人类不愿意干不想干的活儿,这又何来抢饭碗一说。
而黎川这样的大佬级人物发表的看法也是在国内外都引起了热议,尤其是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