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ideqd看到这个短信的时候有点懵,对啊,版权问题,如果华盛科技没有购买这些二次元歌姬的形象版权,那肯定不能制作“巡音”的形象了,否则被告侵权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就在二次元圈子里热议过,ideqd也曾经加入过了讨论大潮中去,绝大多数二次元发烧友们还曾经扬言如果华盛科技不拿下热门虚拟歌姬的形象权授权就集体去请愿。
只是,ideqd自己也觉得有点虚,所谓重口难调,可能你喜欢初音,他喜欢巡音、另一个人也许喜欢某游戏里面的女主角形象……
真要让华盛科技花钱获得这些虚拟形象的授权,那得出多少版权费啊?好吧,尽管黎老板不差钱。
但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旋即飞快的登录华盛科技的官网找到了在线人工客服进行咨询,弹出页面聊天窗口便打出了一段话:“你好!我有一个问题想要咨询一下。”
客服:“您好,请问您有什么疑问呢?”
ideqd:“我刚刚成功预购了一个真实伴侣,之后收到了华盛公司发来的短信,说不能使用虚拟歌姬‘巡音’的人物形象,这是怎么回事啊?”
显然,ideqd是因为期望太高这是不死心的节奏,实际上那个短信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另一端,在华盛科技总部接受ideqd咨询的一名客服人员看到这样的提问后似乎没有一点意外,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在之前就已经有无数人咨询过了。
客服:“您好,是这样的,因为本公司目前没有获得虚拟歌姬人物形象的授权,为避免版权纠纷,所以无法使用。”
ideqd一看回复顿感凉凉,果然是这样的,旋即又开始飞快的敲打着键盘:“我去,难道你们公司就没有关注我们二次元消费者群体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预购的时候很大程度就是冲着‘巡音’歌姬的形象而来的,一条短信发来让我瞬间有种退货的冲动!”
客服看到聊天窗口弹出这么一段对话顿时汗颜不止,这种带着愤怒的回复已经遇到了不少了,而且关于二次元群体反馈的信息也已经早早的送到了ceo办公室。不过这位客服只知道这些刚刚预购了真实伴侣的消费者很愤怒,但嘴巴上扬言要退货,鼠标和手却很实诚,抢购到了的没有一个打开退订的页面。
ideqd就是其中之一,能够拥有自己心目中的二次元女神形象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也绝不会退货的,扬言退货的用户们只不过是以这样的形式为自己争取一下,虽然看起来希望渺茫。
客服立刻回答:“您好,给您能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抱歉。您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客服部门已经早早的反馈给了公司高层,也请你们放心并给我们一些时间,华盛科技绝对不会忽视二次元这个强大的消费群体的。”
ideqd:“好吧好吧,我能理解众口难调的问题,也知道一百个二次元粉丝也许有一百个不同的虚拟形象需求,版权的确棘手了些。”
客服:“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么么哒!”
ideqd:“我还有一个问题。”
客服:“好的,您请说。”
ideqd:“如果我购买了真实伴侣之后,你们公司拿到了虚拟人物的形象版权之后,我可不可以让自己的真实伴侣更换形象皮肤?”
客服:“您好,这是可以的,其中真实伴侣的售后服务就包括这一项,这是基于用户某一天可能有换形象皮肤的想法,所以,如果未来的某一天您也有这种想法,那么把您的真实伴侣带到指定的售后服务中心购买一款您心仪的形象皮肤即可更换。”
ideqd:“了解,我的问题就是这些,谢谢!”
客服:“不客气,祝您生活愉快!”
iedqd终于心满意足的关闭了咨询页面,现在看来至少在以后还能有个念想,希望黎老板一定要重视二次元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啊!
随着客服部门的反应,很快便引起了公司高层的注意,并且还专门针对二次元发烧友这个群体进行了一场内部会议的讨论,黎川也在会议的序列当中,足见对其重视。
毕竟这个群体目前仅在国内就已经拥有超过2。4亿的庞大规模,主要集中在九零后、零零后为主,如此庞大的规模自然不能忽视他们的声音。
主要的论点就是集中在了虚拟形象的问题上,这个讨论没有持续太久,最终由黎川拍板,索性直接把一系列知名的虚拟角色都打包带走,动漫诸如连个路人妹纸都是美女的《秦时明月》系列、游戏诸如《英雄联盟》系列等等。
对于黎川而言,这些支出都没什么,相比较开发真实伴侣最大的意义和战略目的,这些都变得不大重要了。
这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需要将其融入并成为以“真实伴侣”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链中的一环便是了。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方面又找黎川来约谈了,似乎每次华盛科技推出新产品,都要被约谈一次。
没办法,影响力太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形象授权问题到现在才敲定,毕竟那时候可能就会出现两个形象一样的真实伴侣,很多社会问题都会接踵而至。
这次政府方面来人约谈,倒也不是为了限制真实伴侣面向市场,毕竟,国家在华盛科技成立的前两年就已经发布了关于人工只能的长期发展目标《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文件,自然是大力推动和支持发展。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发展技术的同时,避免负面影响。
比如为机器人制定相关的法律问题等。
……
第332章:并不完美;但却靠谱()
诸如如何辨识披着人类面孔的机器人?还有相关的法律问题,在举行产品发布会的之前,确切的来说开发者大会召开之际,政府方面的人就找华盛科技约谈去了。x23u更新最快
关于如何辨识机器人的这一点,很好解决,只需要开口是带着些许电音便能立马辨析出来,实际上这也没什么,政府的顾虑主要是来自于社会安全问题。
政府担心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机器人来做危害社会安全与犯罪的事情,任何科技产物都是带有两面性的,都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把正面积极的作用发布会出来,锁住负面作用的问题。
这些作为开发者的黎川自然都想到了,政府方面牵头带着一批京都大学的法律顾问团队,还有国内的顶尖ai专家和黎川及其华盛科技的ai工程师们长时间共同探讨,解决这个问题。
尤其提起技术上的问题,机器人这个点,自然绕不开阿西莫夫那经典的机器人三定律了,所谓的三定律,即:
零: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也不能坐视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但不得违反第零定律。
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零、第一定律。
三:机器人应该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
在探讨这个话题的时候,就有ai专家表示可否参考机器人三定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经典机器人三定律似乎就是最合适给机器人的定下的基本守则了,但实时的结果是……不行!
黎川更是直截了当的否了,智能核心并非是像小木那样的智能生命,小木最大的特点是拥有自我情感逻辑,这是智慧的体现,智慧是生命的体现,但ai是永远不会放错误,ai如果犯错了便是程序运行出现了逻辑错误。
黎川这么直接的否掉,原因是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有着太多的逻辑缺陷。
其中有一个根本缺陷就是,如何去定义人?
一般形态的机器人至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拥有类人形的机器人,典型就是真实伴侣了;
其次是拥有机械躯体的人;
以及其他。
拥有仿生人形的机器毫无疑问依然属于机器,只是外形看起来与人镜像,像真实伴侣就外表更是一模一样,但它本质依然是机器。
而拥有机械躯体的人,虽然他们可能没有经历生物学意义上自然人的生长过程,或者看起来并不像人,比如克隆人,但他们本质是人。
其他,比如人造人是有机生命体与机械的合成品。
而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所面对的要么是机器、要么是人。
甚至,如何去定义机器人?
如果是机器,那么“机器人三定律”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这是使用人类“语言”描述的一种“概念”,“机器本质的机器人”并不能理解“语言”,也不存在“概念”。
它们就像是按照设定好的轨道运行中的火车,只是可能轨道相对复杂了,但它们怎么也不会运行到轨道之外的地方的,否则就会翻车,那么智能核心就会崩溃。
即便按照某种方法把“机器人三定律”翻译成机器人使用的二进制语言输入到它们的智能核心中,“机器本质的机器人”也无法执行这种指令,因为它们根本就“读不懂”。
就像是一只老式发条座钟,可以被设定齿轮转到没个特定位置的时候激活报时的装置,但是无法被设定“看到哈士奇拆家就报警”,就算是写成纸条放到里面或者把字刻在齿轮上也不行。因为老式发条座钟并不能理解“哈士奇”和“家”是什么,这是它被设定运行时的“轨道”之外的存在,是不能说触及的领域。
如果是人,那么即使他不是血肉之躯,也依然有办法读取‘机器人三定律’的内容,可以正确的理解“机器人三定律”所描述的概念。
但是,他没有理由执行这个概念。
是的,他可以理解,但他就是不想执行。
用“机器人三定律”来约束某个特定人造物的行为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没法约束全部,全部都约束了就是全部都约束不了。
如果它依然是机器,那么并不需要制定规则来约束它,因为它本身不具备做出“越轨”行为的能力,最多只能“脱轨”坏掉。而当他可以理解“机器人三定律”的时候,他所拥有的理解、逻辑、判断力已经足够让他自行决定是否遵守规则。
比如华小木,小木严格的来说已经是可以使人类定义中的“生命”了,已经脱离了机器人或者ai的范畴了。
简而言之:
会执行“机器人三定律”的机器人根本不能理解“机器人三定律”。因为“它”不能理解“它”。
可以理解“机器人三定律”的机器人根本不会去执行“机器人三定律”,因为“他”不会执行“它”。
就是一句话,是否具备自我人格与情感逻辑分析。
但问题得解决,不然产品没法推出来。
关于这个问题,黎川和一众业内的专家们找到了一个并不完美但绝对靠谱的解决之道,那就是,最终讨论出来的结果是,引入道家无为的思想,同时将明确法律条例写入智能核心。
同时要写入法律这种“有为”之举,目的就是实现无为,正所谓“为出于无为,为之使至于无为”
通俗的来说就是别让机器人主动去多管闲事,哪怕是身边有个老人跌倒了也别去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主动”,主动这一点非常关键。
而如果机器人的主人授权了也就可以去扶老人,这是“有为”,机器人被动接受主人的命令,但也有明确的法律约束的,因为主人也不能违法,也就是说机器人可以拒绝主人的一些条例。
法律是非常明确的一种执行条令,法律不予许机器人违法,如果主人授权机器人杀人放火,显然是不行,因为法律并不赋予主人拥有这种权利。
而一旦遇到法律都没有的空白区域时,机器人自动选择“无为”之举,尽管看起来显得非常不变通,但这种“不作为”之举至少做到不求无功功,但求无过。
至少可以做到机器人不会成为社会的混乱之源,虽然不完美,但却靠谱,而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看起来完美,但太不靠谱了。
同时,这也是人与机器人的根本区别,人与工具的根本区别,即:自主选择行为。
总而言之,在国家政策上对人工智能大力推动发展的大环境下,在解决了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最基本问题得到解决之后,真实伴侣面向世人是不存在政策上的阻碍。
不过,外界舆论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尤其是海外的舆论。
随着华盛科技旗下的真实伴侣开启预售,在全世界初步展开吸金之旅步入第三周时,不管是出于对华盛科技眼红还是看不过亦或者其他因素,反对的声音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一些杠精、大v们也许会迟到,但也从来不会缺席。
一些公知、大v或杠精的声音对于如今的华盛集团而言,可以忽略不计,这些人更像是跳梁小丑,甚至都无法引起华盛科技的在意。
倒是第一个强有力反对的声音,源起地点居然是英国。
居然是腐国你敢信?
最近,英国的一位学者发起了一项活动,呼吁社会禁止企业开发性暧机器人。
这个活动的发起人叫做凯瑟琳…理查森,是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的机器人伦理学专家,她发起的这项活动就是希望引发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试图说服那些正在开发机器人的企业,虽然没有点名,但谁都知道她在说哪家企业。
华盛:exm???
……
第333章:被推向舆论风口 5/5()
自然是暗指华盛科技重新思考这项技术的应用方式。
随着华盛科技推出真实伴侣,全球性科技产业在机器人领域被引爆,并由此点燃了多个领域开化,全世界的资本和科技圈都因为这片市场和全新而庞大的产业集群链所形成的强大利润而震动。华盛科技的一骑绝尘,一直在加快催化其他国家或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研发速度。
而这一点在性方面应用,凯瑟琳表示十分不安,她认为,机器人伴侣会对人际关系有害,更会严重影响人类繁衍的种族存亡的大事。
凯瑟琳在随后接受《泰晤士报》的采访时,索性直接点名了“弄潮儿”的华盛科技,并且还在英国作为发起人之一联合一些女权主义者和社会学专家组织起了一群同道者进行抗议,反对性暧机器人。
作为人类学家和机器人伦理学家的凯瑟琳,她认为拥有一个真实伴侣就如同拥有一个奴隶。购买真实伴侣的个体只会关心自己,久而久之人类的同情心将会被削弱,而女性的身体也会进一步具体化和商品化,更别说影响种族繁衍这种大事。
凯瑟琳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的表示,与真实伴侣发生关系绝不是一种共同体验,她甚至标志里面还掺杂了一些“强浆”文化,在人们对真实伴侣如此痴迷时,却忽略了这个根本问题。
凯瑟琳的言论和行为在西方媒体的有意无意的渲染之下,也是在海外引起了热议并在引导成为了话题焦点,引来了更多女权主义者抗议,全球各大媒体为了制造新的舆论焦点,获得点击率,也是彻底把这个话题给炒热,上一周还在各种吹捧华盛科技,而今一个反手就是一顿狂踩,媒体的尿性就是这样一副德行。
随着话题被炒热,社会舆论的焦点不断的升温,国内倒好,当西方世界越闹越凶,一时间也是把华盛科技推向了风口浪尖。
这也引起了集团公司的注意,毕竟海外市场可是华盛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
总部。
此时此刻,黎川和老乔等公司高层也在就这个问题进行商讨。
“该来的总是要来,这些都是新事物诞生的一点调料架,正常。”会议中的黎川轻松的笑道,众人也是没有多大的压力,如今华盛科技盘子这么大,大场面已经司空见惯了。
“现在的海外舆论已经把公司推到风口浪尖,肯定背后有推手,外界都在等待我们的反应,这个还是得需要有个官方回应,被动挨打可不是我华盛的风格。”老乔笑着说道,也是颇为显得轻松。
“这显然是有意进行推波助澜,目的想来也是希望华盛在海外的业务受到相应的冲击。”
“雕虫小技!”
众人都很淡定,而黎川沉吟道:“华盛是大企业,我们是跨国巨头,舆论导向和名誉都是要重视的,准备一下给个官方回应吧,阐明我公司的观点和价值观,舆论这种东西你不管它就越来越歪,直至蒙受重大损失,得重视。”
“明白,这事我会妥善处理。”老乔回道,黎川也是默默点头,老乔办事他放心。
会议结束后,华盛科技的公关部门便开始行动,不能任由着西方世界利用舆论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到了第二天,华盛科技召开了一场临时记者会针对近期的舆论算是做出官方回应了,来的媒体不多,六七十家,不过大多数都是世界主流媒体,由于是临时记者会,只有一些主流媒体常驻在陶岭镇的记者赶来参加。
“感谢发言人,我是《卫报》记者克里斯汀…艾莫里奇。最近关于对真实伴侣的热议尤为火热,世界在惊叹这款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与火热的预售大潮时,同时也伴随了另一个火热的话题。”
克里斯汀顿了一下,接着道:“性暧机器人这个概念无疑是将女性当成财产,性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美好体验,不是财产式的身体,不是分离的思想,也不是物体。他是我们与其他人类一起深入探讨人性的一种方式之一。有学者认为有了类似于真实伴侣这样的机器人女友,关于**会减少,暴力抵制性工作者的事情也会减少,但著名的机器人伦理专家凯瑟利…理查森女士却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恰恰想法,她认为技术与性文化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可以刺激对方发展,对此,请问发言人有什么看法?”
片刻之后,华盛科技的发言人便回应道:“对于凯瑟利女士的观点是否正确姑且不论,但我们认为,我们也许应该将真实伴侣当成一个机会,一个探索新的伴侣关系的机会,性暧这个方面在真实伴侣身上包括但不仅限于,真实伴侣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一种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