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谷传奇 作者:张拉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二冬阅人多多,可如此美妇还是第一次见到。她上身穿件水绿色绸衫,紧紧裹出一对高耸的乳房;雪白的脖颈上挂了串细细的铂金项链,顺着深深的乳沟延伸下去,仿佛对人们指示着那隐藏起来的浓浓春意。

  她的下身是件灰色紧身裤,把结实的臀部恰到好处地彰显出来;女人的腰很细,这就把她整个儿的身子弄出个夸张的曲线来。

  再看女人的头部,漆黑的头发挽成个髻,有点儿怔怔肿肿、蓬蓬松松地耸在头上;白里泛红的脸儿肯定化过妆,可杨二冬总是找不出化妆的痕迹来。

  杨二冬还在怔怔打量,可女人早绕过他,径直走到杨先进桌前,冲杨先进说:“您是杨局长吧,俺是阳光集团的副总,叫凌丽。”

  说着话,她伸出两只白如削玉的手,递给杨先进一张很精致的名片。

  杨先进欠身接过名片来,指着对面的沙发,很客气地冲女人说:“请坐,请坐。”

  女人的到来,给屋子里带来一阵香风,一片春光。让屋里的三个男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杨大牛见有客人来,也就知趣地站起来,对杨先进说:“你办你的事吧,孩子满月的那天你一定要来,有几个朋友还想见见你呢。”

  说着话,眼睛却在少妇姣美白皙的脸上和鼓鼓的胸前扫描一下。

  这时,那位少妇也正看着杨大牛,忽然就语带惊喜地说:“您是古玩城的杨经理吧!您大概不认识我,我可认得您呢!”说着话,就把那只略显苍白的纤纤玉手伸到杨大牛面前来。

  杨大牛看着女人有点儿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是谁来。他见这女人对着自己显得格外热情,笑容可掬、满面春风地好像是老朋友见面一般,有点受宠若惊地握住那只温柔的小手,就听女人用一种很显激情的语调说:“咱们还在一起吃过饭呢!”

  杨大牛抬手擂了一下脑袋,半点着凌丽,语气肯定地说:“我想起来了,就是上次在尔雅吃饭,那天你同白省长一起来的。”

  杨大牛同白凤鸣并不认识,只是因为方晓云认识白省长,听说他到龙城市做书记,便宴请了一次,也是插柳成荫的意思,为着日后有事好去找他。那天,白省长就带着这个女人。

  席间,白省长介绍说这个女人叫凌丽,是美国“AA”公司派驻晋省的业务主管,兼着该公司在晋省阳光开发公司的副总经理,很能干的。从她与白省长的亲昵神态看,杨大牛认为,这个女人同白省长肯定有一腿,绝不是一般朋友那么简单。

  正是这个原因,杨大牛为讨白省长欢心,送了女人一对清代翡翠镯子。这对镯子底色清亮,绿色中不含半点杂质,是杨大牛花一万多从古玩商那里买来的,一直珍藏着没舍得往外拿。

  不曾想,这位女人对珠宝玉器还很内行,当着杨大牛的面讲了这个镯子的许多好处,并且断定这是件宫廷之物,论价值绝不会低于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

  女人开玩笑地说:“杨经理不会是明珠暗投吧,怎会把这样价值连城的东西送人?不过,现在想拿回去也不晚。”

  杨大牛哈哈一笑说:“宝刀赠壮士,红粉赠佳人。以凌总的地位才色,这区区一个镯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杨大牛对玉器并不内行,谁知道送出去的却是一对罕见的绿翡翠,未免有点儿心痛,只是东西已经出手,总不至于再拿回来吧。

  何况,能用这一对镯子博佳人一笑,白省长欢心,也算值了。

  白省长在一旁听凌丽这样讲,也就笑逐颜开地说:“你别客气了,杨老板怎会不识货呢,这是人家的一番心意;古人千金尚且买笑,同杨经理相比,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那天白省长显得格外激动,连着敬了杨大牛几大杯酒。

  酒酣耳热的时候,杨大牛看到白省长醉眼朦胧地老是对着方晓云瞅;他还借着敬酒的机会把手搭上方晓云的肩头,说方晓云是女中豪杰,不仅人长得漂亮,胆气也大,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说这话的时候,大牛看到凌丽还在白省长背上擂了一拳。

  方晓云是官场上混过的人,借着这个机会,连连敬了白省长三大杯,直把白凤鸣喝得面红耳赤、晕头转向,分不出西北东南来。

  此刻,杨大牛怕杨先进不了解女人的背景,捅了马蜂窝,就对杨先进说:“先进兄弟,这可是我的老朋友,也是白省长的老朋友,有事你可要多多关照呀!”

  杨先进见杨大牛这样讲,自然明白堂兄的意思,赶忙说:“我今天就是有事想请凌小姐关照的。”

  杨大牛转头冲女人说:“他是我的堂弟,都是自己人,同俺自小儿光屁股长大,有啥事帮着点。”

  女人娇憨地说:“看您说哪里了,杨兄弟的事就是咱的事,不用见外的。再说了,就凭杨兄送玉镯的情意,也不会不照办的。”

  大牛知道他们有事要谈,便同杨二冬道别,出了办公室。

  杨先进送大牛出门,顺便叫了办公室一位女办事员进来沏茶。

  等办事员沏好茶出去,杨大牛便指着杨二冬对女人介绍说:“凌总,这是我堂叔,在村里开了个采石场,想做点供石料业务,借你这棵大树发展发展。”

  杨先进的话说得客气、谦恭。

  女人向杨先进送了个风情万种的媚眼儿,娇嗔地说:“我当是什么样的大事呢,值得您这位大局长发话。这样吧。”说到这里,她把俏脸儿转向杨二冬,热情地说:“杨叔,你也别往其它地方送了,有多少你都运过来,十车一结账,价格按市场行情走,你说行吧?”

  早已恭敬地站在一旁的杨二冬万分感激地说:“真要这样的话,俺给您百分之十的回扣,咱现过现。”

  女人说:“杨局长的关系,我怎能要你的好处!再说你们辛辛苦苦嫌俩钱也不容易,真有意思,给杨局长两条烟抽抽就行了。”说完,她转头对杨先进说:“杨局长,改天我请您消费,可要赏脸哟!”

  杨先进说:“别人叫我还真不能去,您凌总呼唤,咱随时恭候。”

  女人说:“那就一言为定了。”说完冲他们点点头,又向杨先进抛了个媚眼儿,扭着腰出了门。

  从杨先进办公室出来,已是上午十点多钟,杨二冬准备去一趟省林科所。他听说那里有一种矮化核桃树苗,三年就能挂果,他想了解一下,把这个品种引回村,把五指峰下那片地全种了果树。

  车刚上路,手机忽然响起来,是村里负责采石场的秦二楞打过来的。二楞在手机里说,上午安排炸石头,塌出个石窟,里面有很多雕像,问二冬怎么办。

  杨二冬沉吟有顷,对二楞说:“你赶快停止采挖,派人保护起来,任何人不准进去。我马上去报案,一会儿赶回去。”

  二楞答应一声挂断了手机。

  因为有宰相垴哄抢文物的教训,杨二冬实在不敢小看这件事。

  他告诉司机,不去林科所了,马上改道市文物局汇报情况。

  文物局不远,只有十几分钟就赶到局里。他找到办公室讲了情况,一个戴眼镜的小青年把他领到文物处,两个鬓发斑白的老专家接待了他。因为他也不了解情况,许多事讲不清,两位专家只好答复他马上给领导汇报,叮嘱他一定要保护好现场,不要让人们进去。

  从文物局出来,杨二冬还有些不放心,驱车赶到市公安局。

  公安局值班室只有个女民警,正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听他说完情况,女民警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说:“这件事与我们没关系,你去文物局就可以了。”见她这样说,杨二冬只好转头出来。他怕发生其它变故,忙忙地先往村里赶。

  杨二冬回村里后,先赶到采石场。就见大家齐齐地聚在采石场里,正吵吵嚷嚷地议论着什么。车刚刚停稳,大家就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地给他讲起情况来。

  秦二楞正在山上石窟边安排工人清理现场,看见杨二冬的车,就风风火火地赶过来。他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气喘吁吁地说:“杨二叔,上面塌出个很大的石窟来,足有二、三十米长,里头有大大小小好多石像,雕刻得就跟活人一样,一点没损坏。奇怪的是,有的像上还冒水呢。”

  杨二冬说:“这倒怪了,炸石头怎会不损坏石壁?会不会有啥说道?”

  秦二楞说:“本来咱安排从上面开始炸的,可打眼坏了好几个钻头;后来我就安排工人先从下面打,结果很顺利就打好了。引爆后就见山壁上露出这个石窟来。”

  说着话,他们到了山脚下。但见爆炸后的现场乱石滚滚,从十几米外形成一个斜斜的坡,一直延伸到石壁前。再往上就见一个洞窟,看上去有十几米大小。

  杨二冬说:“我早到文物局报案了。咱先上去看看,究竟有些啥。”说着,同秦二楞一起向上爬去。

  刚爆破过的山坡不好走,既有巨石拦路,又因为碎石是虚空的,脚踩下去又滑又软;他们磕磕绊绊、费力巴五地爬了好一阵,才气喘吁吁地来到石窟前。就见几个工人搬了许多石块,在乱石堆上砌了个松松垮垮的石阶,好方便人们进出。

  石窟由一个很深的洞穴和被凿进去的山岩组成,洞里洞外,还有凿进去的石壁上雕了许多石像,看上去似佛不是佛,有点儿怪怪的。洞窟里还有个土堆,上面插了几炷香,青烟袅袅地萦绕在洞中,肯定是民工刚插上去的;旁边有块青石板,上面放着几个馒头,几碟小菜,还有几叠黄纸,显然是刚上的供品。

  看样子,石窟原来建在半壁上,因为年长日久,坍塌的泥石倾泻下来,封闭了洞口;采石时挖掉了下面的岩石,爆炸又把积存在石窟前面的土石掀下去,自然就把洞口暴露出来。

  杨二冬在秦二楞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爬进洞,洞深只有十几米,里头塑了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几十尊像,或站或坐,或笑或怒的很形象。

  杨二冬看了半天,见洞里还有许多灰烬、一些燃剩的柴禾和兽骨,黑糊糊地铺了一地,也不知什么时候留下来的。

  洞内石壁上开了许多石龛,每个里头都有尊一米高低的石像,洞窟顶端还有许多浮雕,像流云,像火焰,奇奇怪怪地爬满墙;洞窟尽头又辟出个很大的厅室来,中间塑了个大石像,足有两米高,看上去有点外国人的味道。前面是三尊坐佛,居中的像是释迦牟尼佛,却在头顶上做了个山字形的发冠;两边又是两尊裹了头巾的菩萨,低眉垂首地在那里打坐;这些雕像,有的怒目圆睁、有的慈眉打坐,或喜或怒的,一个个神态逼真,姿势各异,恭恭敬敬侍立在那里。

  杨二冬走南闯北,自然去过许多庙宇,见着的总是释迦牟尼居中而坐,其他诸佛却在两旁随侍;而今这个洞窟却在主像上又供出一尊来,总觉着有些莫名其妙。或许这里有什么名堂,他真的搞不清楚。

  本来,杨二冬对古文物不感兴趣,只是上次宰相垴出事后,他有了时间就去秦教授那里闲聊,耳濡目染学了不少东西。况且,他是一村之长,那些倒腾古董的常常找上门来,也让他知道了不少。

  他知道晋省的木雕和石雕在香港很叫价,一个石佛头能值几百万。

  这石窟里一米以上的雕像足有上百个,最少也值十几个亿!如此价值连城的发现,他怎敢忽视呢!如果出了事,他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想到这里,他转头对二楞说:“你去安排两个精干利索的后生,让他们带上被褥和家伙,晚上守在这里,没有我的话,谁都不能进去!不要让坏人钻了空子。”

  第二天,市文物局派来三个专家调研,他们一行人先到了村委会。

  就在杨二冬正忙着接待的时候,秦教授听到消息也赶来这里。

  秦教授给二冬介绍说,来的三个人是文研所的周文源副所长和沈亮、刘斌两位研究员,他们都是秦教授的老同事。

  从村委会出来,他们一行人在杨二冬带领下来到采石场。就见工地上人很多,忙忙碌碌地正干活。还有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的记者,拿着话筒,扛着摄像机,在石窟前拍摄。见周所长他们到来,这群记者一拥而上,把周所长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提起问题来。

  面对大家的问询,周所长客气地说:“我们还没看呢,怎么能回答大家的问题。”

  周所长同着秦教授、沈亮和刘斌一起走进石窟。触目处就是塑着几尊巨像的主洞,主洞侧面开了个偏门,里面是又一个略小的石窟。

  洞窟里的雕像大小不等,高低不一;洞两边是青石凿琢的石台,正立面雕了许多波斯特色的花草纹饰;那群大雕像前的平台上却摆放了一只高约一米左右的辟邪,背生双翅,张牙舞爪的很逼真。

  一旁的杨二冬指着辟邪讲,这个上面原来还有水珠呢,现在大概风干了。

  这些雕像的刀法洗炼精细,自然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只是,这些塑像深目高鼻、卷发长须,无论怎么看也不像是汉人。

  秦教授伸手摇了摇那只辟邪,虽说很沉,却也隐然可动。他用手帕擦去积尘,就见上面透出玲珑剔透的白色来;触手之处,甚觉油润光滑,秦教授细细审视之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辟邪是用上等和阗白玉琢制而成。

  和阗白玉为玉中极品,寻常方寸大小的一块已自惊人,要雕琢这样大的玉器,所用玉料就更加难觅。加上和阗玉的硬度极高,雕琢起来费工费时;在雕琢工具极不发达的古代,要琢制一件如此精美的玉雕,耗费的钱物可想而知。他不禁心潮激荡,抬头对周文源所长说:“你来看,这几尊雕像可是用和阗白玉做成的呢!”

  随来的几个人不禁齐齐地发出惊讶声,然后又对着玉像弯腰屈膝地研究起来。

  那位头发花白的周所长郑重其事地说:“大家马上录像,填写资料,封闭消息,回去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

  就在大家忙着整理的时候,一个戴着眼镜,长得很清瘦的青年挤过来,冲周所长问:“周所长,您看这些像会是什么时代的呢?”

  周所长认识他,他叫李斌,是《龙城日报》的专栏记者,曾经写过他的专访。小伙子文笔不错,看问题比较敏锐,在龙城市几乎家喻户晓。

  周所长微微一笑说:“我们判断,这些像可能是唐代摩尼教的塑像。”

  周所长话音刚落,人群里便嘈嘈杂杂地传出一片议论声来。

  有许多人根本没听说过摩尼教,更不用说对它的了解了。

  等大家的议论平息下来,周所长又说:“关于摩尼教,可能大家都很陌生。这摩尼教又称‘明教’,就是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描写的那个举旗造反的明教。现在还是让秦教授讲讲明教的事迹吧。”

  秦教授摘下眼镜来,从兜里掏出块手帕,轻轻地擦了擦镜片,然后又戴上去,清了清嗓子开了腔:

  “摩尼教又叫拜火教,是一个外来教派。它创立于公元三世纪的波斯,因创教人摩尼而得名为摩尼教。该教于初唐时经丝绸之路由西域传人我国,先在新疆地区传播;到唐代女皇武则天时期得到合法承认,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仅次于佛教的外来大宗教。唐武宗崇道灭佛,摩尼教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在内地一蹶不振,以后便遁迹边鄙,在西北、东南沿海一带流行,其教义多次为农民起义军利用来组织民众反抗,遂被历代统治者称为‘魔教’而遭大肆镇压。”

  说到这里,有记者问:“这摩尼教的教义大概是什么呢?”

  秦教授说:“摩尼教的基本教义是‘二宗三际论’,‘二宗,指光明和黑暗两种对立,’三际‘则是指光明和黑暗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力量对比的变化。摩尼教认为,在世界之初,即初际,有明暗两王国互相对峙,势均力敌、各不侵犯;到中际时,黑暗王国侵入光明王国,双方开始搏斗;在这场战斗中,大明尊召唤生命之母遣子初人及初人的各位儿子五明子:气、风、力、水、火与黑暗诸神搏斗,但初人昏倒,诸子被黑暗吞噬。接着,大明尊再次召唤其他部属,杀死暗魔,阻止了黑暗对光明的入侵,救出了初人。这时的五明子和五魔已纠合一体,法力无边的明使净风从战死的暗魔身上挤出光明分子造成日月,把受暗魔污染的分子造成众星,把暗魔的身体造成山岳。这时,大明尊又一次召唤诸子,把光明和黑暗分不开的分子变成动植物;把被恶魔吸收的光明分子按明使的形象造成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肉体由黑暗分子组成,灵魂由光明分子组成。在大明尊的又一次召唤中,明使使耶稣唤醒亚当,却不让与夏娃同居。亚当忘掉本性后与夏娃生子塞特,其后裔就是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成了暗魔的子孙,但其灵魂却是光明分子,因此人类面临着从肉体中拯救灵魂的实际。而肩负这种指导责任的使者有耶稣、佛陀及摩尼。”

  讲到这里,秦教授停顿一下,接着又说:“按摩尼教的说法,现在的世界处于第二际,拯救人类,使优者回归光明王国,而劣者则会在世界末日同黑暗分子一同葬入地狱。在后际中,宇宙将恢复初际状态,光明与黑暗仍将分离,所不同的是,黑暗将永遭禁锢。

  实际上,摩尼教本身糅合了佛教、耶稣教的内容,尤其在传人中国后,更受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反映了一种中西文化交融和合璧的事实。”

  这时,在旁边默不作声的李斌忽然说:“既然如此,那位居于佛陀之上的人物应该就是大明尊者了,这应该是摩尼教区别于佛教的主要标志。只是我怎么着看,觉着他们的服饰像是汉代或者更久远一点儿的风格呢!”

  秦教授说:“不错,服饰和纹饰是我们断代的一个主要依据,但我们也并不了解古代摩尼教的服饰,又怎么可以说它一定不是摩尼教?对火的崇拜,正是摩尼教独有的,我主要从这一点上猜测洞窟中的雕像应该是摩尼教,而非佛教或其他教派的雕塑。我这里补充一点,唐代摩尼教寺庙虽然遍及各地,但真正的遗存却是少之又少。今天发现的石窟,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有无法取代的研究价值。只是,从服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