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大元帅之见,这件事要如何处置呀”?
“母后,大諲譔国王已按照先帝遗诏安排妥当,衣食无忧。既体现了降者之尊严,也体现了大契丹国之宽仁。大冬青前去看一看大諲譔自然无可厚非,只是……”。
“只是什么”?
“皇太子去了不太合适,有损身份”。
“明日一早,母后为大冬青派出皇太子銮驾,护送大氏冬青去大諲譔国王那儿,住上一日。也好让大諲譔心情阔朗,好好在咱这大契丹国呆着,也免得他胡思乱想”。
“母后一早,差人去皇太子东宫宣旨皇太子,就说有要事相商”。
“如此甚好”。
第二天一早,耶律倍与德妃刚要动身去王叔大諲譔那里,哪知天后的旨意就到了。
无奈,大冬青只好乘坐皇太子殿下的銮驾出了城。皇太子舍人左右相随,还增加了不少属珊军。虽然路途很近,可大冬青却觉得无比遥远,百无聊赖。
日上三竿,折腾了三个时辰,终于在午时来到大諲譔所在的驻牧地。
下了轿辇,德妃颤颤巍巍,走到叔王大諲譔面前,倒地便拜。
大諲譔下了龙椅,与贵妃双双搀扶起大冬青。
坐好之后,音乐响起。餐桌上,应有尽有。新靺鞨舞曲成了最为耀眼的明星,大冬青翩翩起舞,为叔王做最后一次告别。
“冬青,不,德妃娘娘,你近来可安好”?
“叔王,婶娘,冬青一切都好”!
大冬青说完,眼角微微一动,泪珠儿滚落下来。
大諲譔急了:“冬青,侄女儿,东丹王过得不好”?
“叔王,东丹王他让国了”!
“什么?殿下好糊涂呀”!
“叔王,皇太子殿下宅心仁厚,不忍心看见天后娘娘滥杀无辜”?
“滥杀无辜,天后杀人了”?
“天后不仅杀了先帝老臣300多人,还自断其腕”。
“这个娘们,够狠呀”!
“震慑先帝爷托孤之臣,天后娘娘杀了皇太子的人300余口,殉葬祖灵”!
“所以,皇太子弃了王位”?
“是呀!过去,侄女儿以为皇太子殿下是个懦弱的小人,现在侄女儿才真正了解了皇太子殿下之心胸”。
“失去了皇权的人,苦呀”!大諲譔连连跺脚,叹道。
“叔王,婶娘,你们一定多保重,好好地。侄女儿也许很快就会回到东丹国了”。
“好侄女儿,你要回到东丹国,替本王多多照顾崔礼光及裴璆等老臣,别伤了这些老臣的心。让他们一心辅佐皇太子殿下。毕竟,那里才是你和皇太子的家呀”!
大諲譔说着无限感慨。
“叔王还要委托你一件事儿,告诉渤海国的庶民们不要再抵抗了,有侄女在,还不是咱们的地儿吗”?
“侄女儿记下了”!
一夜无眠,大諲譔国王与王妃陪着德妃娘娘共叙到天明。
用了早膳,皇太子殿下的銮驾启程。
看到德妃娘娘上了轿辇,大諲譔国王与贵妃娘娘眼泪叭嚓的送别一程又一程,直到德妃的轿辇渐行渐远,出了城门。
御正殿,男侍四人手执铁骨朵站立下首两侧。
耶律德光身后是巨幅的大契丹国地图。
耶律敌剌唱道:“穆俊不归,轩龙已陡。天苍苍兮无有光宠,万国悲声兮如丧考妣。三奠终撤,百灵惨恻。孝子耶律德光,天帝之次子,荡海夷岳,旋乾转坤,宇宙惟清,日月相接,纲要修整,声文暐晔,仰成威名,承继社稷”。
公元927年天显二年11月,耶律德光在母后述律平的下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大契丹第二位君主。
耶律德光东向端坐,萧温并坐。述律平端坐在耶律德光一侧。
群臣行双膝跪拜礼。
“臣等请,嗣圣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耶律德光一挥手:”允”!
有司手执诏书慢慢展开。
“大契丹国嗣圣皇帝诏,尊母述律皇后为应天皇太后,立妃萧温为皇后,钦此”!
(。)
第一百六十一章大冬青连夜逃走()
耶律德光高声下旨:“大赦天下”!
有司高声奏道:“嗣圣皇帝诏令,大赦天下喽”。
群臣面向萧温:“臣恭祝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萧温面露微笑,点头:“平身”。
群臣面向述律平奏道:“恭祝应天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述律平和颜悦色:“诸位爱卿,平身”!
有司奏道:“陛下,祖陵诸事已毕,臣等恳请改元”。
耶律德光说道:“朕因思念太祖,故以仁孝治天下,暂且无心改元”。
有司跪拜:“臣等遵旨”。
耶律德光高声下旨:“大赦天下”!
有司高声奏道:“嗣圣皇帝诏令,大赦天下喽”。
大諲譔见侄女儿大冬青的车驾已经走远,知道侄女儿的日子不会好过了。于是,派了手下的人马,带了弓箭,一路尾随着大冬青的车驾而行。
大冬青的车驾刚刚走了一个时辰,坐在车辕上赶驼车的皇太子舍人突然看到了大諲譔的兵马而至,于是跳下车驾。
“快快保护德妃”。
太子舍人的话音未落,大諲譔手下的兵马已近。
大冬青掀开驼车的帘子一看,是叔王的近侍,知道,定是叔王派来的,于是下令停下了驼车。
嗖地一声,大諲譔的近侍射向德妃一只翎羽,这只翎羽不偏不倚,透过帘子缝隙直落德妃的轿辇内部。
德妃一惊,别是叔王有了什么变故?
只见翎羽上穿透着一张宣纸,上面书写着:速速逃离京都,回到东丹国,不要迟疑。
啊!德妃终于明白了叔王的意思。叔王不要我回到虎口,所以,派人前来救我。
想到这儿,大冬青掀开了帘子,向外面叔王的近侍示意了一下。
瞬间,属珊军的兵马个个倒地,那些浸泡了蛇蝎毒液的翎羽只要射中谁,那就是个死,绝不含糊。
德妃派了皇太子舍人速速给皇太子殿下报信,自己已先皇太子殿下一步,要殿下也连夜出城赶回东丹国。
路上,大冬青只觉得一阵阵恶心,侍女问道:“公主,你有喜啦”?
大冬青摇了摇头。
“这个孩子来得太不是时候啦,本公主不想要”!
“公主,您可别犯傻,怀上了东丹王的后,东丹王更会对公主怜爱的”。
大冬青不再说啦,捂住了嘴巴,不停地呕吐着。
再说,当皇太子舍人回到耶律倍面前报信时,一切都晚了。耶律倍几乎是被耶律德光软禁起来。耶律德光抱着耶律倍诉说兄弟情谊。
“东丹王乃朕的皇兄,手足之情,难以忘怀。先帝已去,剩下吾等孤苦伶仃,皇兄要走,皇弟实在是难以割舍这份情谊。所以,恳请皇兄为皇弟作伴,多多逗留些时日,也好共诉衷肠,以解相思之苦”。
耶律德光假心假意,说得有模有样。
“东丹国政务繁忙,皇兄若是不能亲政,反而落人口实,说皇兄怠政,岂不丢了皇弟的脸?所以,皇兄还是早早归政为好”!耶律倍心似火烧,急不可耐。
“哎,不急嘛!听说德妃已经抢先回到了东丹国,难道皇兄还信不着德妃的治国才能吗?再说,还有耶律羽之、耶律安端与渤海老臣崔礼光,他们完全可以独挡一面呢”!
耶律德光十分感谢母后杀了六叔耶律苏,耶律苏身为南府宰相,与北宰相萧阿古只平起平坐,功高盖主,是耶律阿保机开国二十一功臣之一。这样的帅才如果留在东丹国,帮助皇太子执政,要不了多久,海东盛国的情景将会再现,到那时,吾大契丹国情何以堪”?
“德妃无德无才,东丹国她是不能够治理好的。不如这样,就让端妃与柔妃先回去吧,也好帮助德妃治理东丹国”。
“好啊!就让端妃和柔妃先回去吧”。
不管怎么说,端顺与柔贞二人都是母后娘家的人,她们不敢背叛母后,耶律德光心说。
就这样,耶律德光放了端顺与柔贞她们回到了东丹国。而耶律倍则被扣了下来。
过了几日,连皇太子耶律倍的仪卫也被撤换掉了。
耶律德光告诉耶律倍:“这些仪卫都被撤换掉了,其实是出于对皇兄安全的考虑皇兄不要介意”。
耶律倍嘴上说绝不介意,可实际上却因为受不了耶律德光的监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日子,逃到了渤海湾,妄图从海上乘船逃到后唐明宗那里。
述律太后率属珊军赶到了渤海湾,她微微一笑,下了驼车。
“皇太子,海上风大,游玩也要知道个小心,还是随母后回去吧”。
高美人向述律平行了个半蹲礼。
“都是臣妾不好,臣妾贪玩”。
述律平恼羞成怒,掌掴高芸芸。
“谁要你多嘴?你个狐狸精,以后少在我面前装妩媚”!
“母后,都是儿臣不好,儿臣贪玩,儿臣再也不敢了母后饶了高美人吧”!耶律倍跪地求饶。
“嗯,皇太子,起来吧”!还是随母后回去吧”。
回到了京都,自此,耶律倍只好唯唯诺诺,一切听从耶律德光的安排。
御正殿内,耶律德光宣布:“实行北南面官的一国两制政治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即以契丹官制统治契丹人,以汉族官制统治汉族人。
在北面官制,耶律德光设立了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分别统领两部的兵马;并且设立了夷离毕院,掌管刑狱;设大林牙院掌管文翰;设敌烈麻都,掌管礼仪;设大内惕隐司,掌管皇族事物;设大国舅司,掌管后族事务。
在南面官制,设立枢密使掌管汉人兵马大权。朝中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翰林院、国史院。南面官制沿用了汉人的旧制,设立左丞相,右丞相,左仆射,右仆射。
防止俘虏的奴隶逃亡,耶律德光采纳了韩延徽的建议,建立了许多头下州和县。以渤海俘奴建长宁县,把个大諲譔安排到了与汉人杂居的地方。这些头下州的人户多则四、五千,少则一、二千。实际上成了强制性的“移民村”。
耶律德光安排就绪,令耶律倍咋舌。不知下一步会不会就到了安排东丹国了呢?(。)
第一百六十二章新皇去了东丹国()
冬,就在耶律倍被软禁在契丹京都之时,耶律德光与萧温骑马去了大东丹国。
一路上,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大契丹国的纛旄迎风招展,马蹄声嘚嘚。前拥后挤,好不威风。
萧温披了件紫貂大氅,小脸蛋红扑扑的。此时,她十分得意地跟在耶律德光的身旁。
如今,萧温已名正言顺地当上了大契丹之国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快乐的心情溢于言表。
只见她一会儿小鸟依人,一会儿巾帼风范,把个耶律德光喜欢得骨肉酸麻,淋漓酣畅。
“陛下,皇太子殿下为何不与我们同行?这大东丹国的东丹王,我们去了有何意思”?
“母后与朕早看清楚了,东丹王让国之后,整日里怏怏不快,就没消停过。前些日子甚至带领好几百人要渡过渤海,投入后唐。他若去了东丹国,保不准会利用渤海人不满地情绪翻出大浪,与朕分庭抗礼”。
“奥。你我夫妻不坐在京都与母后共享天伦之乐,却偏偏跑到这寒冽之地受这份苦罪,原来有此特殊意义”。
“皇后,现在还不是朕与皇后享乐之时机,等朕料理了东丹国之事儿,朕与皇后才可高枕无忧”。
“陛下,我们如何料理这个乱摊子,渤海旧民总是爱添乱,今个儿忽汗城反叛,明个儿定理反叛,东丹国终究是个祸患之地”。
“嗯,你总算说到朕的心里去了。朕琢磨着,要想个法子这些个庶民与东丹王都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过日子,朕可以随时掌控他们”。
“可大东丹国居地遥远,不知陛下如何在视力范围内监控他们”?
“这就要看朕的智慧了,朕此次前去,是要给东丹国的老臣加点银子他们成为朕的心腹”。
“陛下这主意虽好,可远水解不了近渴,陛下还有何良策”?
“哈哈,皇后遇事总是想得与朕一模一样,令朕佩服的五服投地”。
“朕亦想好了,这大东丹国之国事儿,就交与端妃手中执掌,老臣们辅佐,朕想,也不会有什么差池,不管怎么说,端顺、柔贞皆是母后的外甥女儿,她们,翻不出什么大浪”。
经过旅途颠簸,耶律德光与萧温终于到达了渤海故地大东丹国。
端顺妃听说新皇来了,战战兢兢,率众人跪拜。
“臣下叩见大契丹国新皇”。
哪知耶律德光笑容可掬,行了个执手礼,一把拉起了端顺妃。
“免礼”!
燕饮歌舞,一派豪情。耶律德光命侍卫抬上了一箱银子,奖励了在大东丹国维持和平,镇守边疆的诸位臣子。嘘寒问暖,把个大东丹国上上下下感动得涕泪横流,俯首称臣。
宴席上,端顺让人为萧温皇后备下了甘甜果脯,把那些从森林中采摘的野果子用野蜂蜜浸泡,再取出自然风干。那些野果子既保留了野果子的原汁原味儿,又便于长途跋涉随身携带,这些野果子的制法,为现代人留下了一份吃的厚礼,即现代的果脯。
耶律德光命人把耶律倍的长子耶律阮唤至跟前,拉着他的手,连声夸赞。
“阮儿长高了,也懂事儿了,皇叔想把阮儿接回宫廷,随着叔王多学习宫廷礼仪,十八般武艺,长大了也好报效国家。不知嫂嫂可否同意”?
“嫂嫂自然同意”。端顺、柔真异口同声。
侍女们端上了冻秋梨、冻花盖梨、冻酸梨也是大东丹国之发明。冬日里,将那些水果生生地放在寒冷中冰冻,冻过后的各种梨子,内含水质,酸甜可口,开胃解腻,真是果中珍品。
萧温一边品尝,一边连连称奇,瞬时间,那种陌生感自是消失了大半。
再瞧着那些火锅,沸水沸腾。桌上,放着盛佐料的簋,大盘的牛肉、羊肉、牛肚、鹿肉令人胃口大开。在冰封千里,瑞雪飘飘的冬天,几人围坐在火锅儿旁,那是何等惬意。
可耶律德光吃起火锅来却没有一丝快意。他假意地为耶律阮夹了一块鹿肉。
“阮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些肉类,也好长个大块头”。
看到耶律阮吃得很香,这令耶律德光想起了先皇帝追踪二叔耶律剌葛的反叛队伍,没有时间煮肉吃饭,发明了涮锅的事情。
那日,追击叛军在即,眼见着离叛军此地不远了。行军的疲劳饥饿,使一部分战士倒了下去。这可如何杀敌?于是,耶律阿保机只好下令,将小马驹杀掉,将肉片切得薄薄的,下入锅内,即可涮着吃,也好时间,追击剌葛叛军队伍。吃饱了的将士们,果然如虎添翼,喊声不绝于耳,士气大增。剌葛叛军大败。
想到这儿,耶律德光只觉得心中郁闷,如今,自己不得不重蹈先皇帝覆辙,阋墙之争。唉,世上怎会有如此惊人的相像呢?
战后,大契丹将士总结了经验,把这种吃法称为涮羊肉、涮牛肉、涮鹿肉。总之,不论青菜,野果,还是肉类,都可以放在军锅中涮着吃。这种吃法传到汉人那里,就是今天的涮火锅。
席间,耶律德光询问了裴璆出使日本之情况。
裴璆跪地:臣下有罪,未能完成大东丹国之重托,竟遭到日本国的羞辱”。
“嗯,裴爱卿卫国鞠躬尽瘁,是倭国小看了裴爱卿之心胸”。
裴璆跪地诉说原委:臣下为大契丹国使臣,赴日进京。这已是臣下第三次去日本国了。臣下这一次去日本国,与前二次身份不同。日本天皇不但不允臣下倭国,还辱骂臣下。
“裴璆君,渤海之于大契丹,世仇之国也。今裴璆君怀有二心,为人臣者,朝秦暮楚,岂非令世人耻笑哉”?
裴璆诚惶诚恐,连忙向日本天皇谢罪。
裴璆的旧日好友藤原雅量,在裴璆登路之地竹野大津滨设宴招待了裴璆。为裴璆国破家亡的身世洒下了同情之泪水。裴璆父子与日本国长达44年的友谊也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曲终人散。
耶律德光微微一笑:“裴璆老爱卿,曲散人终很正常,一竿子支到底的事儿,朕倒是不常见”。(。)
第一百六十三章东丹国缘何祸起()
德妃大冬青与端顺柔贞这二位皇太子妃都先后回了大东丹国。
德妃是听从了自己的叔王大諲譔告诫先行一步逃走的,远离了京都是非之地。
大諲譔知道,自己的渤海国虽已灭亡,但是,反抗的声浪从未停止过,而且一斗就是很多年。这让大契丹国十分伤神,过于操劳。
唯有耶律德光对渤海人实行怀柔政策,总之,对待渤海国臣民好一些,才可保得一方平安。
所以,大諲譔之计算得上一石二鸟。
即可保得住德妃大冬青之安全,也可保得住渤海国庶民之安全。
但是,大諲譔的思想的确有些简单,耶律德光可不这么想。他不杀大冬青窜逃之罪,不是怕大諲譔等人造反,而是有一个更大的阴谋。
端顺柔贞这二位皇太子妃回到了大东丹国,远离了耶律德光的视线。虽然远水终究解不了近渴,但是,耶律德光知道,端顺与柔贞是母后的娘家人,自己的大姨述律籣的女儿。她们即使有什么不满情绪,可也不敢兴风作浪,因为,他们的母亲就在述律皇后之手,世上有哪位女儿会不顾母亲之安危做出以卵击石的蠢事呢?
稳住大东丹国运,耶律德光决定以新皇之身份,晋升端顺为大东丹国皇后她来执掌大东丹国政,也免得皇太子时,显得群龙无首。
主持晋升皇后仪的不是大东丹国王,而是新皇耶律德光。不知这算不算僭越权利,但是,东丹王就算知道了也无可奈何?
此时,大东丹国王耶律倍被皇太后述律平及新皇耶律德光软禁了起来,就连自己的仪卫也被掉换了。
晋升皇后仪这场面,热闹非凡,搞得大东丹国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比过春节还热闹。
端顺穿着皇后吉服,手里携着耶律阮缓步上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