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那是,数万建虏亦顷刻灰飞烟灭,遑论粤军。”

    “有陈王这般国柱,大明中兴不远矣!”

    先前仅听闻陈王江西、福京各地不断歼灭清军,纵毙俘数万,这些天兴府的官员也没什么直观感觉,甚至生出些建虏不堪战的想法。

    而此次就在天兴府跟前的一战,他们眼见张安、苏聘大军耀武扬威出城,仅过了半天便被吊在城下,所部万余士卒则皆被绑着,在火铳威逼之下跪满了天兴府西门外的空地。

    这种切身感受所产生的强烈冲击令所有官员都彻底震服,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陈王强大军力的惊惧和敬畏。

    是以聚在午门外的朝臣无不玩命颂扬陈王战功卓绝,旷古烁今,能想到的好词毫不吝啬地用在陈王身上。

    场面话说完,那赵大人压低了声音道:“听说唐……唐逆已死?”

    中年官员点头道:“我得到可靠的信,自刎了。”

    “几位大人可知陈王殿下……是何打算?”

    一个微胖的官员看了看四周,悄声接道:“方才下官在宫里的挚友传了话来,说殿下已迎圣上及太后回慈庆宫了。”

    其余几人皆相视点头。

    距他们不远处的另几名朝臣同样低声议论着。

    “诸位有所不知吧?”其中一人故作神秘道,“陈王殿下声称仅率五六千兵马,实为迷惑反贼。下官听闻,大军有这个数。”他说着比了“八”的手势。

    “八千人?”

    “哪里,是八万!”

    旁的几人倒吸一口凉气,纷纷点头,“难怪反贼败得如此之快。”

    那人压着嗓子又道:“不知诸位打算拿出多少劳军?”

    “劳军?”

    “唐逆既除,您说往后天兴府何人为尊……”

    那几人恍然大悟,“季通政所言甚是,您看多少为宜?”

    “下官是要拿三千两,不过还得看朝中风向而定。”

    “那我便也三千两……”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搅在其中。

    “不过仗着武力,弱冠之年而已……”

    他周围的官员无不侧目,如躲瘟疫般避开三十步以外。

    还有不少人斜睨午门外威风凛凛的龙卫军士兵,冷笑着记下那人所言,心中已拟好了参他的奏折。

    随后,有十多人被黄道周和路振飞唤入宫内议事,余者便这么在午门外逡巡。

    一直等到接近了晚膳时分,终见一名身着笔挺墨绿军装的年轻人在一百四五十名士兵簇拥之下自午门而出。

    众朝臣立刻为之一振,心道没白等这一天时间,而后齐齐跪于道路两侧,山呼:“拜见陈王殿下!”

    而后便是诸如,“殿下定国平乱,赫赫之功!”“殿下外御东虏,内惩奸佞,古之圣贤风采!”之类马屁不绝。

    朱琳渼去年离开天兴府时仅黄道周长子一人送行,满朝文武皆要与他划清界限,再次回到这里时,却有百官夹道恭维。

    他旋即又想起崇祯朝时,那些整日叫嚷与国共存亡的朝廷大员们,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或也是这般伏地相迎吧?

    明末这些文官们,已没几个还身具气节,不过是谁拳头大他们便向谁称臣罢了。他心中叹了口气,也并未理会这些人,带着亲兵连直往陈王府而去,留下一干官员面面相觑。

    ……

    黄道周将最后一份公文交给手下官吏,目送他转身告退,再看窗外时才知已月上枝头,文渊阁中仅剩下他和路振飞两人。

    “黄阁老可得注意身体了。”路振飞走上来,扶他坐下。

    “有许久没这么忙过了。不过局势能迅速安稳下来,老夫甚慰,累也不觉啊。”

    路振飞自案头取来一封奏章递给黄道周,“阁老意下如何?”

    “这是什么?”黄道周展开奏章,就见乃是刑部侍郎刘振堂奏请朝廷加封陈王为辅政王,竟是下午刚呈上来的。

    他未至可否,却转望向路振飞,“路阁部的意思呢?”

    路振飞心中早已有了计较,立刻拱手道:“龙行万里不可无首,尤其时下江河半丧,强敌旁伺,而如今主上年幼,太后又是那般形容……”他瞥向窗外,“已无比陈王更适合之人……”

    黄道周点头道:“陈王抵定闽、赣,功高至伟,兼谋断远超常人,眼下能稳住朝局的,也确非他莫属。”

    路振飞又道:“只是不知杨阁部的意思……”他和黄道周、杨廷麟同为先帝诏命托孤大臣,此等大事,当询杨廷麟的意见。

    黄道周却从身上取出一封信交予路振飞,后者连忙展开来看,脸上立现惊色。这乃是杨廷麟写给黄道周的密信,大言陈王乃世之大才,竟是要黄道周设法力促陈王主政,社稷始得中兴。再看日期,还在唐王政变之前。

    路振飞将信交还黄道周,神情即喜,“若如此,万事谐矣!”

    黄道周随即正色道:“你我立刻便联名上表,奏请陈王辅政!”他想了想,又道,“还需主要朝臣联署。”

    路振飞却从柜中抱出厚厚一沓奏章,笑道:“这皆是今日奏请陈王辅政的,共三十余份。”

    黄道周和他对视一眼,也是摇头微笑。

    ……

    朱琳渼很久都没能在软塌上好好睡一觉了。而这次,他一直睡到天色大亮,才精神抖擞得起床出了寝室。

    他先依照王来咸的指点,练了一会腰腿的基本功,又围着院子跑了几圈,便被陈太王妃唤去嘘寒问暖,直到吃罢午膳才放他走。

    朱琳渼刚从内宅出来,便见石霖快步而来,禀道:“大人,礼部来人颁旨。”

    朱琳渼微微皱眉,暗忖以曾太后的状态,应不会有什么旨意才对,那这又是哪门子的圣旨?

    他换好正式的亲王行头,来到正殿。礼部诸官员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几十人前呼后拥,阵仗颇为不小。

    礼部右侍郎见他来了,忙喜道:“请陈王殿下接旨。”

    因为在下想参加阅文历史频道的金榜活动,听说福利很高哦!所以我就只能拜托各位书友大大们都给点力,一定要正版订阅本书并且各种书评、月票、推荐票、五星好评都走起来!让我的责编竹大看到我的成绩好一点吧!拜托大家啦,鞠躬!

    (本章完)

第251章 大明辅政王() 
    朱琳渼这才注意到,王府外面似乎极为热闹,当是聚了不少人。

    他看了眼石霖,又向府门方向示意。后者忙凑过来低声道:“回大人,都是朝中官员,有些一早就候在外面,大部分则是随礼部的人一起来的。”

    朱琳渼皱了皱眉,先跪接圣旨。

    礼部右侍郎李光春随即展开黄绸开始朗声宣读冗长的圣旨,引经据典,辞藻华丽。概括来说,便是好好表彰了陈王在江西、福京立下的一系列战功,又着重强调了平定唐逆政变之事。之后则是大篇赞颂陈王文韬武略,思敏过人之类。

    直听得朱琳渼有些昏昏欲睡之际,便闻李光春念道:“当社稷危亡之关头,需贤者以率群臣,施治有行,佐天子而达中兴,今遍观天下,唯陈王显有此德,乃加陈王为辅政王,殚精谋政……”

    辅政王?朱琳渼心中一跳,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不,如今天子尚幼,可谓连一人之下都不算,直接便是万人之上!

    自己昨天刚入天兴府,今天便升辅政王,这倒是他未曾料到的。但他略为思索,便立刻明白过来,如今朱聿奧倒台,曾太后精神状态极差,整个泰征朝已没有了主心骨!

    是以所有人都盼着能有一个强有力的主政者出现,将一盘散沙的朝廷凝聚起来,使大明天下得以维系。否则此时主少国疑的局面,又经历了政变风波,莫说还有建虏时刻准备南侵,便无外敌,泰征朝怕也会面临分崩离析之灾。

    而放眼天兴府,一时还真难找出这么个人来。恰好自己此时大败张安、苏聘,率龙卫军入城大显威势,加上之前击败建虏的战功,朝臣纵然想推举他人怕是也不敢提出来。

    实际正如朱琳渼所料,仅这一天工夫,已有上百道奏章递入内阁,皆是请陈王辅政的。而这些奏章之上签名联署的官员更是累计数百人。

    朱琳渼猛然觉得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

    眼下的情势不正是他所期盼的吗?!

    十七世纪以来所有国家、民族的兴亡的历程和教训,无数远超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大量针对明末时弊的分析、建议,以及后世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无不存储在他的头脑里。

    有了这些“法宝”,再加上大明的朝政大权,他有绝对的信心带领大明走出灭亡的宿命!

    不,何止是不会灭亡!他眼中光华闪动,大明必会在自己手中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从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远远甩开所有对手,最终俾睨诸国,成为整个世界的核心!

    “……望陈王不负圣恩。钦此。”

    恰此时李光春宣完了圣旨,恭敬地将那一卷黄缎递了过来。朱琳渼胸中豪气万丈,伸手接过,沉声道:“臣,领旨!”

    等他站起身来,将圣旨交给身旁的石霖,又听李光春道:“辅政王殿下,虽有些仓促,然国家危难之际,或当诸事从速。钦天监已查,后日即是吉时。礼部欲筹备于此时在奉天殿行册封大典,殿下以为妥否?”

    “册封大典?”朱琳渼皱眉道,“礼部准备投多少银子进去?”

    李光春小心道:“回殿下,眼下国库空虚,仅能拿出一万两……”

    朱琳渼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知道国库空虚,还花万两白银搞虚的?省了吧,要花钱的地方多着那。”

    “这,”李光春愣了愣,随即拱手道,“下官遵命。”

    朱琳渼将李光春等一行颁旨的礼部官员送至门口,便见王府门外简直人山人海,俱是朝中要员。

    众官员见得陈王出来,便如训练过一般,迅速按照官阶高低整齐地列于道路两旁,而后又同时跪伏高呼:“拜见辅政王殿下!”却似早就得知了朱琳渼被加封的消息一般。

    做了大半年的藩王,朱琳渼对应付这种场面已颇为谙熟,抬手道:“诸位大人请起。”

    “谢殿下。”

    朱琳渼看着这些朝臣,只当他们皆是来恭贺自己“高升”并顺带混个脸熟的,便欲吩咐他们就此散了。王府里还乱糟糟的,不说丫鬟仆人尚缺,怕是连招待这数百号人的茶叶都不一定有。

    谁料竟有人转身出列,拱手高声道:“下官有急情禀奏殿下!”

    “你是?”朱琳渼颇为意外地望向他,“有什么事要在这儿说?”

    “下官户部侍郎林尊宾。”那人忙道,“闽南大旱,饿殍遍野……下官曾屡次上表,请朝廷赈灾,但始终未得下文。眼下闽南诸地早已易子而食,晚一日赈灾,便有数以千计百姓饿死!下官请辅政王殿下尽快下令拨银,迟则恐生民变啊!”

    朱琳渼见林尊宾神情焦急,心中不由便生怒意,曾太后和朱聿奧只顾着争权,民生大事竟全然抛诸脑后。尤其是后者,其手下士卒盔明甲亮,当是投了不少银子进去,却未见分出半两来赈灾。

    他问林尊宾道:“户部账上还有多少银子?”

    林尊宾小声道:“尚余一万一千两……”

    还真够穷的,大明国库竟然还不如一个普通商人家底厚实。朱琳渼心中摇头,又问道:“那赈灾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林尊宾略一思索,道:“回殿下,至少要七十万两。”

    七十万两,听起来是笔不小的数目,实则落在闽南七八十万灾民头上,每人还不到一两,而此时距离秋收还有三个多月时间。

    但若赈灾银再不到,刚刚平定的福京便很有可能出现另一个李自成。

    林尊宾立刻补充道,“可以朝廷名义募赈灾义款,再以盐引抵押,自闽北赊欠一批粮米,或可……”

    “不必,”朱琳渼摇头道,“近日便会有五十万银两入户部账上,先拿去赈灾。剩余的很快也会有。”

    朱琳渼心说还有不少汉奸的家没抄,搞出个二三十万两还不是小意思。

    林尊宾何曾想到陈王如此大手笔,五十万两说给就给,顿时大喜过望,爬起身道:“谢殿下!下官这便去准备赈灾事宜。”

    (本章完)

第252章 办实事的辅政王() 
    旁的朝臣同样万万没想到,这位算起来还没有正式上任的辅政王办起事情来如此雷厉风行。

    林尊宾刚转过身去,立刻又有人迈步上前,拱手道:“下官南城兵马司指挥廖庆。”这人倒是预料辅政王不认得自己,上来便自报家门,而后又接道,“殿下,自昨日天兴府取消戒严,城中百姓多有出逃。至今日清晨,至少已有近三成人口离城。

    “照此趋势下去,天兴府或为空城!下官斗胆,请辅政王殿下下令重启戒严,遍封城门……”

    朱琳渼摇了摇头,天兴府作为大明都城,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了解读。继续封城,只会让天下以为天兴府乱局未消。

    而且堵不如疏,越是不让人离开,城中百姓越觉得心里头不踏实。

    他心念转动,很快便有了谋划。一则洪思的宣教府官吏很快就能抵闽,消除民众恐慌方面,没什么方法比基层宣传更为有效的了。

    二则他记得在杉关俘获的建虏军官已押至天兴府左近。百姓对建虏的恨入骨髓,杀了这些建虏军官示众,正可吸引百姓回城观看,还能极大提振人们的信心、士气。

    朱琳渼遂对廖庆道:“这事儿我自会处理,无需戒严。”

    “这……是。”

    似乎朝中已很久没有好好处理政务了,官员们皆憋了一肚子事情。随后又有兵部郎中左恒继上前禀奏,“辅政王殿下,下官已连续接到侯官县多次告急,请将暂押侯官的万余建虏俘囚送往别处,其城中粮米已无法供给如此多人。”

    朱琳渼皱了皱眉,不光是侯官,就连天兴府这边养活两万粤军俘虏都颇为吃力,还有在杉关俘获的两万多人此时还不知驻于何处。

    “福京今年的水利修筑是如何安排的?”他望向眼前众官员。

    半晌,有距离朱琳渼较近的一名官员向前挪了半步,低头揖道:“禀殿下,乃是工部侍郎杨明竞负责。”

    “他人呢?”

    “回殿下,杨明竞乃唐逆一党,当在家中待参……”

    工部尚书好像是黄道周,朱琳渼刚转过头去,就见黄道周上前道:“老臣定尽快使人拿出水利筹划来。”

    朱琳渼点头道:“侯官、天兴府以及杉关所俘之囚,皆发往各处充做苦力,伙食从水利银里支。除水利之外,它处有需要的也可向黄阁老讨人。”

    黄道周忙揖道:“老臣谨记。只是,”他又沉吟道,“这兴修水利,还需投不少银子进去。”

    朱琳渼无奈叹口气道:“先拨给你十万两,后续再议吧。”

    “老臣遵命。”

    “禀殿下……”立刻又有人站了出来。

    就这样,直到接近晚膳时分,众朝臣才意犹未尽地离去。

    这半日工夫,简直就如在陈王府门口进行了一次朝会。待返回王府书房中,朱琳渼已是累得满头大汗。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他大权在握,方觉琐事竟如此之多,不过最核心的问题却依然落在银子上。

    隆武朝积贫,泰征朝更是如此,国库空得饿死耗子。便是今日这“临时朝会”下来,各处需要银子的地方加起来便有近百万两缺口!

    “大人,您找我?”张家玉在书房门口揖道。

    “哦,院子快进来。”朱琳渼忙招手道,“那账本带来了吧?”

    张家玉知他所说的便是龙卫军围城时,天兴府众官员承诺的“资助粮米饷银”。他忙从袖中取出本小册子,“回大人,就在身侧。”

    “城中官员一共要‘捐’多少银子?”

    “六十一万七千四百两。”

    “这些家伙倒是挺富裕啊。”朱琳渼笑了笑,又问道,“迄今为止有多少到账?”

    “这……仅有八万两不到。”

    “哦?”朱琳渼皱眉道,“这笔钱我可等着急用。”他望向张家玉,“元子,近来你便只负责催银子,越快越好!有阻碍随时向我禀报。”

    “是!”

    待用了晚膳,朱琳渼还未歇口气,石霖又通禀说路振飞求见。

    大明三师之一,当是有重要事情。朱琳渼只得打起精神道:“快请。”

    路振飞入得书房,大礼参拜。朱琳渼忙将他扶起,吩咐下人看茶,又问路振飞道:“路阁部所来何事?”

    路振飞取出一份折了三折的帖子,拱手递出,“下官确有件紧急之事。”

    朱琳渼有些疑惑,下午“朝会”路振飞也在,为何非要等到此时才说。

    他将那折件打开,就见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人名,他抬头望向路振飞,“这是?”

    “此乃唐逆一党官员的名单,还请殿下示下,要如何惩治?”

    朱琳渼皱了皱眉,将名册随手丢在案上,“这些人大多就是站错队而已,除为首的苏观生、王应华、苏聘等人交刑部依律处理,余者就不必大动干戈了。”

    朱聿奧到底是大明皇室宗亲,投靠他的官员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原谅的,毕竟这算是大明内部的家务事。

    更何况曾太后也着实让人失望,朱琳渼已听闻她出售爵位之事,如此行止,难怪朝臣会做它想。

    他随即又从书架上取下另一份名册递给路振飞,冷声道:“相比起来,这些人才应该严办!”

    路振飞惊讶地展开那张纸,不禁双目圆睁,指着上面的几个名字道:“这王进、胡承显等俱是清流,官声也都不错。这刘之喻更是先帝身边的老臣,不知殿下为何要……”

    朱琳渼又在一只木匣中翻了翻,很快找到刘之喻的信,丢给路振飞,“路阁部自己看吧。”

    “恭拜征南大将军阁下。敬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极……率士归诚,普天称庆。”路振飞大惊,看最后的落款,确是刘之喻亲笔。

    他又看向手中那份名册,口中发苦,“这些人,难道都是……”

    “皆是通虏叛国之徒!”

    “那殿下的意思……”路振飞说到一半,看到朱琳渼冷若寒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