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公是猎户-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又就这事要准备的东西讨论了一阵子,待到天快黑下来这才告辞。

    方敏的心情明显轻松了许多,许是想通了,还随口开起了玩笑,“姐,你说咱做的这肉干要是也卖不出去怎么办?”

    方琳笑,“要真卖不出去啊,我就留着自己吃,过完年这阵子不打猎,等天气暖和些,我跟你姐夫打算在山上开一片荒地。”

    初五这天一大早,方琳烧了水,蒸上豆饭,等着段南山查看完陷阱回来一起吃饭。另一边方敏却迫不及待地上了门,和她一同来的还有石家兄妹俩。

    方琳随意打量了沈平安口中的老实人一眼,他一身短打扮,朴素干净,脚上的棉靴应该是新做的,面相瞧着白嫩,不似个农家人,倒是他妹妹皮肤黝黑,虽然穿着鲜亮,但言语间便知道这小姑娘亦是个泥土堆里打过滚的。

    该不会这就是念过书的人所谓的气质?方琳怎么也没法想象眼前这身形削瘦,干净清爽的男人挥汗如雨下地干活的情形,她回忆了一下以前村里学堂须发皆白的老夫子,又想了想爱装大人的沈耀祖,叹了口气,读书人的世界,像她这种粗人大概是想不明白的。

    他们牵了头骡子,肉都放在骡子背上驮着的两个大筐里。

    石磊虽然瞧着文弱,干活却是一把好手,四个人齐心协力,三下五除二,两大筐肉就被卸了下来。

    方琳掀开筐盖,愣了一下,筐子里的肉明显是冻过的,泛着白霜,冷气迎面扑来,“你们还提前冻了肉?”怪不得这么重。

    “石头怕放坏了,为着冻这些肉,他可是把家里所有能盛水的东西都搬了出来,我们三个人把肉淋了水搁在里头,整整弄了一天呢。只要不见太阳,就现在这天儿,绝对坏不了。姐,你说这法子好不好?”

    好与不好方琳不知道,她看着这一车冻得跟石头块一样的肉发愁,这东西,别说是菜刀了,就是把家里剁骨头的斧头拿来,也费劲。

    似乎是明白自己好心办了坏事,石磊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我早该问过你们的意见的,不好自作主张。”

    方琳笑,“不妨事,咱们一下子也用不了这么多,先冻着也好。”

    山洞左侧有条小道,往里走拐个弯又是一番洞天,地方不大,东西却不少,左侧堆着段南山平日里熟皮子的家伙什,右边则是弓箭和斧头,砍刀,铁锹等物件,最里面放着好些竹筐。

    石蕊大概是头一回见到把家安在山洞里的人,好奇地问这问那。

    “这是放陷阱用的。”石磊指着地上垒起来的木刺,耐心地给她解释,“这个是捕兽夹,用处,跟咱家里放得老鼠夹子差不多,咱们是捉老鼠,方敏她姐夫是捉这山里头的野物。”

    方琳见他说得头头是道,笑了笑,“我头一回进来的时候吓了一跳,原先不知道打猎还有这么多名堂。对了,这是南山早先晒的肉干,要是不嫌磨牙,你们尝尝。”说罢随手打开一个竹筐,里面放着的,可不就是段南山为度过早春而准备的肉干。

    方敏吃过那玩意,闻言小脸挤作一团,摆摆手示意自己不要,石蕊跃跃欲试,拿了一条咬了一口,没咬动,再咬,还是没咬动。

    “……”她的脸也皱起来,看着手里的肉干,扔也不是,吃也不是,郁闷的道,“琳姐姐,你相公牙口真好。”

    方琳无言以对,沉默了半晌道,“这儿还有些筐子是空的,刀具也是现成的,一会儿我找几个木板,等肉解了冻,咱们就开始干活。”

    “姐,你先别急,我问石头了,他说他知道那做腊肠的法子。”方敏道,“要不听他说说?”

    “啊?”方琳惊讶,昨天方敏提了一句,但她并没有放在心上,读书人嘛,哪里会懂这些厨房里的事。她有些迷茫,“书上不都是讲怎么才能考试当官的吗?难道当官还要会做饭?不可能吧。”

    “书上记载的东西不知凡几,不说别的,你们平常绣东西的花样子,订到一起,可不就是本书么。”石磊轻笑,“不过这腊肠的做法倒不是在书上看来的,我祖上是余杭人,后来到北边做生意,才在这里安家落户,听我爹说,老家那边的人,家家户户都会做这东西,他在世的时候,家里境况还算好,买了肉舍不得吃就做成腊肠,炒菜的时候放一点,权当尝个肉味。”

    多一种法子就多一种选择,方琳也对这南方的吃食有点好奇,便让石磊仔细跟她说说,在得知腊肠做出来以后,份量要更重一些,大喜过望,笑着道“这样当然好,不若咱们把这肉一分为二,一半制肉干,一边灌腊肠,到时候看咱们北边的人吃不吃得惯,若是真吃得惯,也当以后有个营生,价钱定的比肉低一些,咱们寻常农户也吃得起。”

    方敏本就对做生意感兴趣,听了这话立刻点头表示赞同。

    段南山拎着从陷阱里捞出的两只野兔回来的时候,家里的几个人已经热火朝天,磨刀霍霍了。

    “怎么这么大阵仗?”他把兔子递给方琳,“正巧人多,改善改善伙食。”

    “你天天吃肉,这也算改善伙食?”方琳笑,掂了掂份量,“还挺肥,晌午炖兔肉。饭我都弄好了,你去洗把手,咱们先吃饭。石头,敏姐儿,蕊姐儿,别忙活了,先吃饭。”

    原本方琳只准备了两个人的饭菜,但方敏他们来的这样早,定然是没吃早饭,她便把那肉干拿了些出来,切了萝卜白菜,煮了一锅汤。

    段南山看见桌上那锅汤微微愣神,随即笑着舀了一勺,“昨儿还说呢,你今天就做了,比我做的好吃,以后天天做给我吃成不?”

    “天天吃还不得腻死。”方琳嗔笑着看了他一眼,“哪那么多话,吃还塞不住你的嘴。”

    方敏简直想捂眼睛,姐和姐夫以前相处可不是这样的,怎么成亲还没几天,就这么黏糊了。石家兄妹俩目不斜视,一个低着头扒碗里的饭,一个仰着头喝碗里的汤,只是石磊脖颈上浮现出一抹可疑的红出卖了他,至于石蕊,因为太黑压根瞧不分明。

    “腊肠?”段南山疑惑,“这法子怎么跟李婶灌血肠似的,肠衣他们家有,我去要一些吧。”

    “人家也要用的,你少要点,回去咱们去镇上瞧瞧,屠户那里肯定有,咱买上些,等灌好了,也叫李婶尝尝鲜。”方琳提醒他,段南山是个实诚性子,把李叔一家当亲人,也不知道客气,一次两次还好,次次若是都要占人家便宜,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吃过饭,泡在冷水中的肉也差不多解了冻,方琳捞了几块出来,她和石头力气大,负责剁肉碎用来灌腊肠,方敏和石蕊细致些,负责切条好风干。

    段南山从李叔家回来的时候,不仅拿了不少肠衣,还捎带回来一个劳力。

    李有福嘿嘿笑,“琳嫂子,听说你晌午要炖兔肉?”打从初二那天来段南山家里吃了顿饭,这小子就惦记上方琳的好手艺,时不时地想来蹭顿饭。

    李叔这个小儿子,旁的爱好没有,就一个吃字,瞧见方琳点头,脸上的笑意更浓,眯成一条缝了,自告奋勇道,“我来帮忙,晌午留下来吃饭行不行?”

    方琳笑,“怎么不行,今儿人多,除了炖兔肉,还有别的菜。”

    山民到底是做惯这割肉的活,段南山和李有福一加入,筐子里的肉快速消耗了下去。

    灌完最后一根腊肠,方敏觉得自己的手都快抬不起来了,案板上还剩了不少肉沫,她把肠衣扎好,仰起头问方琳,“剩下这些怎么办?等明天买了肠衣再灌吗?”

    “难说放到明天会不会又冻成一团,我待会儿剁些白菜,丽姐儿送的白面还有些,干脆包顿饺子留着明天吃。”

    李有福立刻表示,大家干活这么辛苦,他明天一定会来继续帮忙的。

    方琳闻言掩着嘴笑,“你们先歇着,今儿红烧兔肉,醋溜白菜,我还炒了肉酱,你们可以就着玉米饼子吃。”

    段南山抬头看了她一眼,心底郁闷,我晚上那么卖力的干活都没有犒赏,有福这小兔崽子干了多大点儿活就惦记着吃!我都没主动要求加餐!

    当然,他的怨念方琳压根没注意到。

第26章 正月十五() 
小两口年节不用走甚亲戚,加之又有李叔一家和方丽他们来帮忙,还没到正月十五,山洞外头用竹竿支起的架子上就已经挂满了腊肠,方琳还用剩下的碎肉炒了不少肉酱,密封在罐子里头,想吃的时候挖一些当下饭菜,最好不过。

    正月十五这天,村里村外都热闹的很,远远都能听到燃炮竹的声响,噼里啪啦,不绝于耳。

    方敏一大早就上山来,央着方琳陪她去看社火,到底是还未及笄的姑娘,玩性大,方琳笑着一边包元宵,一边道:“成,等我把这些元宵包完,你拾掇拾掇就跟你去。”

    “那我先回去了,还得去叫石头和蕊姐儿呢,平安表哥和耀祖也去,人多热闹。”方敏得了准信,脸上笑意更浓,“你跟姐夫一起去呗,若是有那比射靶子的,保准能赢好几盏花灯回来。”

    “就你鬼主意多。”方琳嗔笑,“你姐夫去李叔家帮忙了,说是昨儿猎了头山猪,要帮着宰了呢。等他回来我问问。”

    “行行行,他真是个大忙人,这荒郊野岭的,把你一个人留家里也放心的下?”

    “这有啥不放心的,山洞外头都撒了驱兽药,那些畜生等闲不会靠近的。”方琳起初也不大放心,后来习惯了这才安心下来,“对了,你把这些元宵给大舅二舅家带上,等着,我去拿油纸包起来。”

    吃过晌午饭,段南山才从李家回来,见方琳端着个实心筛子滚元宵,凑近了去瞧,冷不防被扑了一脸的米粉沫子。

    “咋样,是不是迷到眼睛里了?”方琳忙搁下筛子,细细去扒段南山的眼皮,轻轻地吹。

    虽然眼睛被刺激的直流眼泪水,但方琳这一副紧张的神情还是让段南山心头一暖,不由自主地抱紧了方琳的腰,在她脸上轻轻啃了一口。

    “作甚呢,现在是白天,你……”饶是已经做过最亲密的事,方琳还是有些害羞,小手拍打着段南山的胸膛,想要将他推开。

    段南山握住她的右手,大拇指上还沾着些许白色粉末,那是磨成了面状的米,他笑,“我就亲一亲,也没想干什么。”说罢低头凑到方琳耳边,“还是你想歪了?”

    就亲一亲,这还叫没想干什么?方琳简直无言以对,亏她以前还老觉得段南山是个再老实不过的人,可这成亲之后,活是没少干,但居然还会调戏自己了。

    方琳把手拽了出来,狠狠踩了他一脚,用眼神示意他安分点,这才去厨房打了水,“先洗洗,吃过饭了没?”

    “吃了,杀了猪全是肉菜,李婶做得没你好吃。”段南山擦干净脸,拖了个凳子在方琳边上坐下来,“十五为啥要吃元宵?咱这边米产得少,贵!”

    “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这话叫李婶听见了,保准下回不留你吃饭,还得骂你没良心呢。”方琳笑着,筛子里的元宵都滚得差不多了,一个一个白的浑然天成,又圆滚滚的,煞是好看。

    段南山拿了一个仔细端详,但因为元宵过于大个,一个没握住,从虎口处给溜了出来,他连忙去接,力气没控制住,圆滚滚的元宵变了形,米粉沫子簌簌地往下掉。

    他手足无措的望着方琳,“我不是故意的。”

    方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从他手里接过备受摧残的元宵,“你手劲大,还是别玩了,敏姐儿叫咱去看社火,还有晚上的花灯会,你去不去?”

    “你去我就去。”段南山想也没想,正月十五街上人多,媳妇没他护着怎么行。

    方琳自然是想去的,她长这么大,也只有沈氏在世的时候去镇上看过一回社火,那舞龙舞狮的,踩着高跷的,骑驴的,划船的,还有那打着扇儿的胖头娃娃,一直记忆犹新。

    见媳妇点头,段南山乐呵呵的去柜子里寻成亲时方琳特意给他做的那件袍子来。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段南山也不例外,他原本就身形高大,穿着粗布衣裳兽皮短打,一瞧就知道是在山里头讨生活的猎户,但换了这上好的松江布缝制的衣袍,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不仅瞅着精神许多,就是那气质也猛地拔了一截。

    他在铜镜前照了好一会儿,这才满意,催促着方琳也换一身新衣裳来。

    方琳的衣裳跟他是同一匹布上的料子,都是绛紫色,小两口从山上下来,远远瞧着就喜庆的很。

    因着方敏带回来的那两包元宵,孙氏和李氏倒是热情的很,招呼他们去老太太屋里喝了茶水,临行前还叮嘱让他们照顾好沈家这些孩子们。

    沈平安额上似乎挂了三条黑线,对喋喋不休的李氏道,“娘,我年纪不小了,哪用得着表姐照顾。”

    “娘,我也要去。”沈如意在李氏怀里不依不挠,许是知道哥哥姐姐们要去看热闹,年纪小小的她也想跟着。

    李氏吓唬她,“街上有坏人专门抓小孩子,你要是去了,就回不来,见不到爹娘了。”她这话也不算假,不让沈如意去就是怕遇上拐子,这一众人看热闹要是看不住孩子,她可没地后悔去。

    奈何沈如意压根不信,哭喊着“娘骗人,哥哥姐姐都去,我也要去,娘就是不想我去才骗人,我不信。”

    李氏拿女儿没办法,拔高声音道,“把你那猫尿给老娘憋回去,不让去就是不让去,少给我胡喊乱叫的,乖乖搁家待着。”

    沈如意哭得愈发大声,最后还是沈平安答应回来给她买糖这才算消停。

    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四里八乡的人都赶到白河镇上看社火,逛花灯会,很是热闹。

    众人还没进城,就在路上遇到好几拨熟人,葛翠玉领着方兰和方文安,远远瞧见方琳正跟沈媛媛在说什么,她有点不敢认,这个小姑子虽然不是亲的,但却是整个方家最照顾她的,可现下不说她这穿衣打扮,就是精气神也与以往是天差地别。

    方兰可不管这么多,快步走到跟前朝地上啐了一口,“不要脸的玩意!”

    葛翠玉知道要坏,方敏那丫头可在跟前呢,她连忙牵着方文安跟上去,赔着笑道,“琳姐儿,许久未见了,还没恭喜你成亲呢。”

    “谢谢。”方琳笑,她扯住正要闹事的方敏,“好日子,别跟她一般计较。”

    方文安畏畏缩缩地躲在葛翠玉后头,他以前没少跟着姐姐方兰骂这姐俩,但他人小腿断,每次都被方敏抓个正着,拎着先揍一顿屁股,再扔给他娘,林氏是个温柔的人,不打他也不骂他,顶多就饿他一顿,可**岁的孩子,正是长个的时候,饿上一两回,方文安就受不了了,明里认了错,但心地对方敏可是咬牙切齿的恨,不过却不敢再去招惹。

    葛翠玉同她们寒暄了两句,领着方文安匆匆走了,她感觉得出,方琳压根不想再同方家人有什么牵扯。

    街上站满了人,熙熙攘攘的,老远就能听见锣鼓喧天的声音,段南山牵着方琳的手,方敏、石蕊、沈媛媛三个姑娘也互相照应着,沈平安领着沈耀祖,和石磊正说着已经敲定的新东家,等过了年就去做活。

    耍社火的队伍过来的时候,人们自发地让出一条道路,方敏拉着石蕊,挤在最前头,指着那扭秧歌的胖头娃娃笑得很欢,沈平安将堂弟架在肩头,石磊在一旁帮他扶着,段南山轻搂着方琳的腰,将她纳入怀抱之中,与拥挤的人群隔开。

    这般热闹的时候,自然是小商贩们发财的好机会,看完了热闹的社火,沈媛媛便提议去沈大山的摊子上瞧一瞧,顺便吃碗饺子,等到天色暗下来好去看花灯。

    沈大山的摊子还摆在旧处,摆在路边的桌椅上坐满了人,冒着热气的汤饺子不时地从锅里被打捞出来,打从方琳不再同沈大山去摆摊之后,他便重新雇了个人,是隔壁大庙村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子,没爹没娘,吃百家饭长大的,手脚倒也麻利,这般忙得时候,连轴转也丝毫不显慌乱。

    方琳同沈大山打了招呼,众人便帮着招呼起客人,沈大山连忙劝阻,“怎么好意思叫你们帮忙呢,先坐先坐,我给你们下饺子。”

    “老板,我们要的饺子好了没?”这时候正巧有客人在催促。

    方琳笑,“舅舅可是不把我当自家人了,忙成这样还客气,赶紧下饺子吧,我来帮忙端。”

    沈大山雇的那小子叫章景,凑巧过来送空碗,闻言一笑道,“琳姐姐就是勤快,那我去收拾桌子好了。”

    最终沈平安负责给客人安排位子,沈媛媛收钱,章景收拾桌子,方琳和段南山上饺子,人手这样一分配,小小的面摊显得井井有条,就连没位子坐的人也愿意等一会儿。

    天色还未暗下来,沈大山准备的吃食都已经卖光了,他数了数铜板,心情颇好的收了摊子,决定跟小辈们逛一回这花灯会。

    众人……

第27章 花灯会() 
要说这一年一度的花灯会是真热闹。

    长街之上,各种式样的花灯被高高挂起,烛火从内里透出来,映出莹润温暖的光芒。不知是谁家的娃娃,打着挂在细竹条上的灯笼互相碰撞,那烛火跳来跳去,却仍是未燃了灯笼,方敏瞧着有趣,也便跟这瞎起哄,给那些半大少年们支起招来。

    “跟我爹糊得灯笼也没差,就是多了几幅画罢了。”沈平安瞧了眼,觉得没什么意思,转而逗弄起沈耀祖来。

    沈大山牵着儿子,闻言笑道,“你爹那手艺,也就是寻常咱们这样的人家用着罢了,这十五的花灯会,那灯笼是要讲究花样的,我前两年见过一盏走马灯,上头画着不同的景儿,转起来再没有比那更好看的了。”

    “大伯,你说的这灯笼,今年还有没有?”听了沈大山的描述,沈平安立刻感兴趣起来,他爹那糊灯笼的手艺他不敢说学了个十成,七八成总是有的,要是能学些新鲜的花样,说不定明年也能来花灯会摆摊呢。

    可惜事事又岂能尽如人意,沈大山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去年没见到。”

    有那附庸风雅的商贩,想出了这猜灯谜的法子吸引顾客,石磊猜对了一道,那商贩把挂着灯谜的莲花灯取了下了递给他,“这灯就归您了。”

    莲花灯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