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谢宏向他咨询练兵的问题之后,曾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守仁,他想着:当日自己没有说服这个世侄,可谢贤侄却是辩才无碍,如果能引见一番,说不定两人能一见如故呢。
适才谈及练兵之道,王守仁说起谢宏时,言辞犀利,但对这练兵之法却颇多赞誉,此时又问谢宏志向,曾鉴觉得事情大有希望,于是也是把谢宏的远大理想和盘托出。
“百家争鸣?”
对于谢宏,朝中的大臣们自是鄙视加惧怕,更是恨之入骨;可王守仁不是寻常人,对谢宏这个奇怪的人,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从最初在大朝议中见到,谢宏舌战群儒,斥众臣为国之妖孽,让他很是动容,之后,王守仁就对谢宏留了心。可任他智比天高,也无法从谢宏的行为中找出一条清晰的脉络,能让他把对方看个通透。
说是奸佞,这人却是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也没法说是个好人,蛊惑皇帝,陪皇帝玩什么的可以不计较;可是横行霸道,翻脸就打人的行为,无论如何也不是君子应该做的,至少不能光天化日的就打啊,好歹也要讲点策略不是?
王守仁不是迂腐的书生,可对于谢宏经常表现出来的莽撞,他却是不以为然的。而且,困扰李东阳的那个疑惑,王守仁也是有的,他也想不通,这么一个愣头青,为什么经常能布出来那些精妙的局,思谋深远甚至让他都是赞叹不已。
不过,最让他的想不通的不是这个,而是谢宏最终的目的。
军器司、珍宝斋、候德坊、到现在的棒球练兵,由后勤到经济,由经济到舆论,最后又扯上了军事。冷眼看去,似乎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下出来的一盘很大的棋,可从中却没办法看到野心,这不能不让人奇怪。
而且,谢宏跟朝臣们作对,开始的时候还是为了自保,到了后面甚至是为了作对而作对了,否则,他搞出来那个小黑屋吓大学士干嘛?嫌身上的麻烦不够多吗?
直到听了曾鉴的详述,王守仁才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任他怎么想,也没想到是这么个答案。这个目标太远大了,简直比成为圣人还扯淡,好吧,王守仁如今也不像少年时那般轻狂了,知道世事艰难,成为圣人是很虚无缥缈的目标。
可百家争鸣?那不是要把整个士人阶层掀翻在地吗?当圣人好歹还是在体制内的,百家争鸣可是直接打破垄断,把原来被儒家踩在脚底下的学术扶起来,士大夫们花了近千年的时间才达成垄断,怎么可能会让竞争对手死而复生?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良久之后,王守仁才说出话来,他长叹一声,感慨道:“果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竟有人有这等志向……守仁实在相形见绌了。”
这个理想的确超出时代太多了,以王守仁的心性气度,最终也只能发出这么一声感慨,也不知是赞许还是讥嘲,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伯安,谢贤侄所图虽然有些异想天开,不过,毫无疑问的,那是一条强国之路。”曾鉴能体会对方心中的感受,对那声感慨,他也不发表意见,而是把话题引向了他想要的方向。
“弗朗机人来我大明的往事,老夫当日也对你提及过,据谢贤侄所说,那弗朗机不过是西方诸国中的一个小国罢了。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就可以造出这样的大船,远航万里,来我大明。除了航海、造船技术之外,那船上的火器,也已经隐隐凌驾在了大明之上……”
“曾伯父所忧,小侄也深有体会,只不过,以小侄所见,伯父的想法太过激进了。”王守仁摇摇头,道:“如今,国之弊政固然很多,但纵是纠正,也应以改良为主,循序渐进才是正理;若是欲从根本颠覆,反而会酿成大祸,倾覆社稷也未可知。”
从前曾鉴就和王守仁谈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没有说服对方,现在的结果也是一样。老人也不打算继续在这上面努力,知道那是白费力气,他转而说道:“伯安,谢贤侄此刻也在宫中,老夫为你引见可好?”
王守仁沉吟片刻,道:“曾伯父,现在时机还不到,谢宏入京不过半年,他虽然机变百出,志向远大,可终究和当今皇上一样,都是少年人罢了。立志容易,持之以恒却难,何况,他如今年幼,是以能保持赤子之心,天长时久之后,又将如何呢?”
听他言及将来的事,曾鉴本就不以言辞见长,也是无语以对,长叹一声,苦笑道:“连伯安你都不能体谅老夫这番心思,看来这条路似通实阻,堪为天堑啊”
“国家大事,本就非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曾伯父已经等了这么多年,又何妨再等上几年。那位谢大人年方弱冠,皇上比他还要小上一岁,来日方长,若是他们真能持之以恒,国富民强也不是虚妄之事。”
曾鉴仍是苦笑:“老夫如何不知?只是老夫如今已是风烛残年,恐怕见不到那一天了。”
“伯父何出此不吉之言?”见老人言及生死,王守仁急忙将话题引开,道:“倒是伯父当日曾经提及过大明海禁之策,小侄在兵部历任以来,也觉得此策大为弊政,不知如今天子是何作想?”
“哦?”曾鉴微微一愣,答道:“谢贤侄在皇上面前剖析过利弊,皇上也是很赞同的。”
“原来如此。”王守仁微微颔首,却是不置可否,很快又抬起头来,抱拳道:“曾伯父,守仁今日便告辞了,日后再上门请益。”
曾鉴还在想着他话里的意思,只是点点头示意,王守仁也不多言,转身便飘然而去了。曾鉴思忖良久,也是不明究里。
不过最终他也没有太过失望,今天虽有招揽之意,可他也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最重要的还是练兵的事宜,从对方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方面倒是可以放心了。
与招揽不成功的失望相比,曾鉴倒是更担心另一件事,那就是谢宏练兵,王守仁既然能看得出来,就难保其他人也能看得出来。如今聚集起来的不过三百人,离形成规模还远着呢,要是被人窥破目的,加以阻挠,那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等见到谢宏的时候,曾鉴并没有言及王守仁的事情,而是提起了这项担忧。因此,急需人才的谢宏并不知道,他和这个时代的第一牛人就这么擦身而过了,他现在满脑子都在构画着未来的蓝图。
对于曾鉴的担忧,他倒是不以为意。如今情报系统已经顺利运转起来,综合收集到的情报,和他对士大夫们的了解,傲慢的士大夫不会把一群少年放在心上的。
大多数人的言论都是在斥骂他蛊惑皇上玩粗鄙的游戏;少数人虽然表示了忧心,不过也多半是随口一说,并没有真的太过挂怀。
谢宏本就是个少年,正德年纪更小,朝臣们本两个少年搞得灰头土脸,已经很没面子了。别说没人向王守仁一样看得清楚,评价也客观;就算有,那人也未必敢提;就算是真的提出来,得到的八成也是斥责和讥讽罢了。
对几百个小孩感到畏惧,这不是没有君子的沉稳气度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杞人忧天,这样的言论是不会受到士林的追捧的。
“……后续的事宜,小侄也有成算,伯父只管放心便是。”见谢宏还是如同往日一般的信心十足,曾鉴也是放下了心事,顺带着连王守仁告辞前的那个问题所带来的困惑,都是放在一边了。
正文 第276章 联赛瞒天,谢宏过海
第276章 联赛瞒天,谢宏过海
对棒球的炒作,在台球大师赛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的。所以,对京城人来说,尤其是那些好热闹的,对棒球早就翘首以盼了。
其实,以谢宏所知,即便没有这些炒作和台球的铺垫,只要有正德这个形象代言人在,就可以保证棒球的推行无往不利了。
皇家的神秘感和威严,带来的是无尽的魅力,尤其是用在商场上。
在后世,很多品牌都喜欢用皇家和至尊来命名自家的商品,仿佛只要加上这两个字,就能提升档次一般,在这个招数被用滥以前,确实是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的。
而在明朝,皇家这个名号,除了正德,是谁也不能效仿的,而皇家也不是虚名那么简单,而是货真价实的御用之物,由此可以推断得出第二项皇家运动项目,将会受到何等的追捧了。
如今,以午夜为代号的情报系统已经顺畅的运作起来了,从市井传言到各位大人在家中私语,各类情报如同潮水一般汇聚在了一起。
而春丽这个负责人也没有辜负谢宏的信任和期待,她拿出了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将这些情报分门别类,汇总在了一起,甚至还附加了一部分自己的分析,让最终拿到情报的谢宏省了很多力气,做决策时,也更省力了。
因此,这一次的炒作也比之前更有针对性,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无论用在什么样的战场上,都是合用的。这样一来,虽然这一次没有了王岳闯宫那阴差阳错的宣传效果,可最终的结果,却是丝毫也不逊色于台球那次。
于是,随着皇家公园的首演,棒球很快就在京城风行一时,引起的关注很快就超过了台球,或者说,人们将放在台球上面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棒球上面。
比起台球来说,棒球的普及性更强,只需要一根球棒和一个球就可以,若是有条件的,再买个手套,配些护具就足矣,对硬件的要求比台球要低得多了。
虽然开始的时候没什么风声,可有了台球的前例在,大多数人都存了念头,那就是玩棒球也有可能成为晋身之路。
毕竟台球大赛中,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幸运儿了,那个最终获胜者,不但得了奖励还有名头,还得到了皇上赐下的出身,锦衣卫千户而在这之前,那个人不过是个平头百姓罢了,虽是比不得读书人金榜题名,可这也算是鲤鱼跃龙门了呀
再说了,玩台球跟读经史的难度岂可同日而语?再有就是,台球大赛可是全程都有观众围观的,过程完全透明,公平得很,事后兑现奖励的时候更是完全不掺水,甚至还有意外惊喜,这让人如何不向往?
喜欢的,不喜欢的,无数人涌向皇家公园求教,为的就是尽快掌握相关技巧,然后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一展身手,得到皇上的青睐。
此外,珍宝斋出售的棒球用具也成了人们疯狂采购的目标。
与台球的装备不同,这次珍宝斋售卖的棒球装备相对便宜的多,符合大多数京城百姓的购买能力。此外,有了台球的前车之鉴,很少有人会贪小便宜去仿制珍宝斋的东西了,那叫盗版侵权被维权司找上门可不是玩的。
在这样热烈的风潮中,珍宝斋,或者说皇上也没让大家失望,很快的,众人期盼的棒球大赛热辣出炉了。
这项由皇帝冠名,珍宝斋赞助,候德坊承办的棒球大赛,全称叫做棒球大联盟,最终解释权由珍宝斋持有。
与台球大师赛的单循环淘汰赛不同,棒球大赛采取了联赛制,按照珍宝斋给出的解释,整个联盟包括四十八支球队,每个赛季长达半年之多,每支球队需要经历几十场比赛,然后根据累计分数,决定是否有参加季后赛的资格。
这些新鲜词让人很是迷糊,不过不要紧,候德坊设立了专门的棒球服务站,除了有相关的人员给出相关的解释之外,还兼有指导组建球队的职能。
组建球队的要求很多,除了组建者身家要清白之外,最重要的是组织能力,虽然是刚刚组建,参与的球员又都是少年,可毕竟是职业联赛,可以预期的是,水准将会很高,没有职业球员是不行的。
所以,主办方对参与者的经济实力提出了要求,除了会排出专门的人员考察球队组建者的经济实力之外,还附带着提出了数目不菲的保证金。
既是新生事物,又有这些相关的要求,不少人都迟疑了,别的都好说,可涉及到银子,谁能不慎重呢?
得到消息后,不少对珍宝斋心存敌意的人都很高兴,都觉得珍宝斋这次可能要栽跟头了,陪皇上玩的是参赛的队员,组建者又捞不到什么好处,谁会傻乎乎的送钱上门啊?
可让他们失望的是,这种观望没有持续多久,由迟疑到火爆的转换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
珍宝斋和皇上以及候德坊乃是一体,又是发起方,固然马上就组建了球队,占据了三个名额,而以丽春院为首的一众商家竟然也是马上就跟风而上,还没等观望的人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四十八个名额就已经没了三十多,只剩下了十几个名额。
东西好不好,全看有没有人抢。
看到这样的形势,再迟疑的人也是无法淡定了,从前的经验告诉他们:凡是跟在珍宝斋后面的,跟的越早越紧,好处就越大,不信的话,丽春院和珍宝斋最初的那些代理商就是明证。
那些代理商原本不过是些小商户罢了,无论是在京城还是老家,都没有什么地位,可如今一个个全都抖起来了,钱多了,地位自然也是高涨。虽然没有什么权势,可谁要想用权势欺压这些人,那还得问过珍宝斋,问过南镇抚司先。
丽春院自不用说,原本是个什么状况,很多人都知道,用山河日下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可如今呢?已经重新夺回了京城第一楼的位置,而且比原来的那个第一楼含金量可高多了,非但是在青楼这一行,连赌坊行业都顺势垄断,正是名符其实的京城头号娱乐场所。
正因如此,在组建球队这件事上,对于丽春院等商家打了头阵,也没什么人有疑惑,商人逐利,自然是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就跟着谁走,这道理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想明白了道理,剩下的十几个名额也很快被一扫而空了,或几十人,或上百人乃至更多,四十八支棒球队很快就组建起来了。
怪异的地方不是没有,可还真就没人注意到,那就是最先组建的球队中,成员大多都是同一个地方来的,相互之间也是颇为熟悉。若是仔细听口音的话,这些人几乎全是来自于宣府。
若是在从前,这样的异常状况,各路密探一定不会放过,可如今,他们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京城乃是天子居城,是天下的中心,引领着大明的风向。
在正德元年以前,这个风向主要是儒家的学术风向,夹杂以少量的衣食住行的流行趋势。可在正德和谢宏掀起了一系列的风潮之后,京城这个中心向外吹出的风也随之偏转。
不单是在京畿周边,就连南直隶这样遥远的地方,珍宝斋、台球等新生事物也是家喻户晓了。尤其是台球大师赛的火爆,更是吸引了很多人不辞辛劳,长途跋涉的赶来了京城。
就如同来赶考的士子一般,为的目的其实也差不多,都是为了出人头地,讨个出身。只不过一个是科举正途;一个是陪玩陪练的弄臣之路罢了。
这些人来到京城,有的赶上了台球赛,有的没赶上,没达到目的,他们多半也都不死心,很多都留在了京城等待机会。由于这样的人为数不少,所以,京城人都称他们为‘北漂’,泛指在京城漂泊,等待机会的年轻人。
棒球大联盟的出现,对众北漂来说,直如及时雨一般,许多人闻讯之后都是欣喜欲狂。京城居,大不易,这话可不是白说的,在机会到来之前,北漂们的生活大都极为艰辛,少数好些的也不过是勉强度日罢了。
于是,各个待组建的球队门口都排成了长龙,大多都是来寻找机会的外地人。而北漂中,很多也都是乡邻好友相约同来,在这样的情形下,宣府众也就不怎么引人注目了。
大家都知道,宣府穷军户多,离京城又近,遇到这样的好机会当然不会放过,来京的人多些也不是什么怪事。
至于这些人怎么得到的路引,又是怎么过的关隘,那也不在话下,衙门里的规矩谁不知道?只要舍得花钱,小小路引又能难倒谁来?总是有办法的。
何况,珍宝斋一系列的动作让人眼花缭乱,就算再精明的探子,一时半会儿也没法完全理解,更别提探究其中的奥妙了。
尤其是比赛场地规定出来之后,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除了皇家公园这里之外,皇上竟然大方的把皇城的西苑也拿了出来。圣谕说:季后赛以及其他重大比赛,都将在西苑举行,比赛当日,西苑将对外开放,观众可持门票入内观战。
这条消息一经放出,又是惊倒一片。虽然不是内城,但西苑也是皇城的一部分,进西苑就是进了皇城,对普通人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
要知道,京城规矩可是大得很,平日里就算在皇城外面徘徊,长时间眺望,都有可能被当成图谋不轨的奸徒抓起来,何况是亲身入皇城?
因此,尽管西苑的棒球场的名字很是不着调,可却丝毫也不能降低人们的期待与向往,尤其是各队的球员,每个人都拼命苦练,盼着能够进入季后赛,进入西苑,在御前大展身手,一举成名。
于是,在正德元年的六月,在这个火热的夏日里,棒球大联盟在刚刚组建之际,便如火如荼展开了……
对此,京城人大多报着各种火热期待的情绪,少数人或是仇视,或是不屑,或是戒备。但除了个别的几个人之外,并没有人发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瞒天过海。
如今,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知觉之外,三千余宣府军户子弟已经聚集在了京城,分散在了三十余支球队之中,每日里都在挥洒汗水,并且渐渐强大起来。
正文 第277章 重开经筵
第277章 重开经筵
谢宏的情报系统触角伸得很长,不过也是有死角的。曾鉴淡出中枢之后,文渊阁的重臣合议,对谢宏来说就成了秘密。
虽然可以通过种种手段猜测分析,可想要和从前一样,对合议的内容了若指掌,却是做不到了的。
对此,谢宏也不是太过失望,对方人多这点,是优势,也是劣势,决策做出来之后,总是还要施行的,一旦开始执行,就可以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来揣测对方的行动了。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这一天散朝后,正德对谢宏说的话,就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
“经筵?那是什么?”谢宏一脸茫然,他对此一无所知,听起来好像是宴席,难不成朝臣们眼红皇上有钱,准备来打秋风?不然为啥提议重开经筵?
“大哥你太没见识了,居然经筵都不知道?”正德先是对谢宏的孤陋寡闻表示了鄙视,这才解释了一番:“经筵就是……”
经筵是啥?从书面的意思来讲,经筵就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得名是在宋朝,大概是因为开国太祖没读过书,所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