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月天唐-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浩所叙述的故事,使得几位朝堂老人以及李忱各个脸色出现异样,都不敢置信的看着大殿之上侃侃而谈的陈浩。李忱与朝堂几位老臣,都未曾想到陈浩对此中辛密竟然如此知之甚详。此事即便是令狐绹等人,也未必知道此等细枝末节。
    当陈浩将故事说到这里便突然戛然而止,李忱脸色阴沉的低声道:“爱卿这则故事应该会有下文吧?”“圣上圣明,微臣方才这个故事的确只说了前半部分,此刻微臣讲述半日有些许口渴,不知圣上可否赏赐微臣一杯御酒润润喉咙?”“陈大人果然事事与人不同,说起故事来也是故弄玄虚荒诞无理,老臣听了半日实在是觉得乏味。故此老臣恳请圣上还是勿要听着无稽之谈,以免污了圣听!”久而未语的崔式此刻却出列弹劾陈浩,这可让朝堂之上的一干大臣为之惊诧。一更。……by:89|10054286……》

第三十四章 蛊毒

    第三十四章蛊毒
    陈浩见崔式竟然主动出言阻止,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缓步来到崔式的身旁饶有其意的邪笑道:“阁老大人此言差矣,下官故事才只说一半而已,又如何确定这故事是无稽之谈?至于是否乏味,阁老不如细细听将下去再评论也不迟!”
    “陈翰林还是……”
    崔式轻捻银须瞅了一眼陈浩,正要给予辩驳之时却被李忱出言打破道:“陈爱卿言之有理,朕今日也对故事的后续很是新奇。既然陈爱卿口中干渴,来人!赐御酒三杯!”
    “可是圣上……”
    崔式嘴角有些哆嗦的看向李忱,眼中已经有了一丝惊慌。之所以如此惊慌并且一反常态,是因为他未曾想到陈浩小小年纪,竟然对宫中辛密了解的如此透彻。虽然陈浩整个故事讲述中都未有直言名讳,但是崔式身为三朝元老又岂能不知这其中的深意。
    见陈浩如此笃定的神态,崔式古井不波的心境有了少有的波动。他不知道陈浩到底知道多少,也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牵连崔家的事情,因此才会出面阻止陈浩将故事讲述下去。本以为此事李忱会对这个不甚光彩的辛密避讳不谈,然而让崔式始料未及的是,今日李忱似乎心情甚是大好非要接着听下去……
    陈浩邪笑的瞥一眼崔式,然后饮下一杯御酒,继而向李忱恭声道:“圣上,虽然方才微臣未有直言这故事中的人物姓名,想必圣上也心中已然明了……然对于这故事的下半部分,微臣只能给出八个字:宫闱妒火,一死一伤!”
    什么?宫闱妒火,一死一伤!众人闻听无不心头一震,故事听到这里殿上的众人也大致的明白了其中的隐晦之事,如今陈浩说出这八个字就等于意指后宫!李忱眉头深锁目视陈浩良久,眼中闪烁不定震惊异常,随后用低沉的声音问:“爱卿此言可否言明?”
    看着李忱面露凝重之色,崔式兄弟阴沉惴惴不安,陈浩便摇头一笑,指着手托玉盘的内侍公公说道:“既然御酒当前,不如微臣在此给圣上与众位臣僚面前展示一个戏法!”
    说着不待众人反应过来,轻轻的将衣袖从酒杯上掠过,待衣袖掠过之后众人将目光聚集在玉盘上两杯酒上。伊始酒杯未有丝毫变化,但是过了片刻之后,其中一杯酒水变得有些淡淡的淡红色。
    李忱惊异的看着杯中泛着红色的酒水,继而疑惑的看向陈浩,他不知道陈浩此番所为何意。这时陈浩气定神闲的回禀道:“启禀圣上,此物崔阁老应当十分清楚!”
    “哼!陈翰林莫要故弄玄虚,一杯泛红的酒水而已,老夫怎能得知你此举何意?”崔式双目已有厉色,气息有些不顺的瞥了陈浩一眼。
    陈浩冷冷一哼,继而向李忱行礼道:“圣上,此物乃是血叶一枝花萃取毒液融入酒水之中,此物乃有剧毒可使血液逆流,若是引入人腹可瞬间将人致死……;而这另一杯清澈如初的酒水之中,已然渗有一种蛊毒,此蛊毒可使人血如抽丝虚而不死!”
    待陈浩将这两倍酒水一一解说之后,不禁让李忱霍然起身为之色变,目露阴厉之色走下龙椅来到殿中。待走进陈浩身旁冷声问道:“朕命你尽快说出此事原委!若有妄断臆测胡言乱语,朕绝不轻饶!”
    此刻的李忱心中可谓惊涛骇浪,当陈浩说出‘宫闱妒火,一死一伤!’就已经让李忱按耐不住心中的惊诧,他已经从这八个字中察觉到了什么。此刻又见陈浩说出血叶一枝花与蛊毒,更是让他想到了当初梅妃之死与雍王的消渴之症,因此才慌忙的走下龙椅,当面命令陈浩将原委说明。
    陈浩躬身行礼道:“微臣斗胆请示,当年梅妃所患之病可是血走游丝骨瘦如材,其所明显症状可是肌肤遍布针孔红点,每每用丝绸擦拭可见丝绸有淡红之色?”
    嗡!
    李忱闻听陈浩此言双耳如钟雷鸣击,双目圆瞪不可置信的蹬蹬蹬倒退三步,惊异地询问道:“你是如何知晓的?”
    对于陈浩能够说出当年梅妃的病患之状,李忱心中却是惊诧万分。因为梅妃已经去世十余年,未曾想到陈浩对梅妃的病状如此清楚,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若是微臣所料不差,梅妃当年并非身患病疾,而是身中这食人心血的蛊毒!而今日微臣所说的这杯中蛊毒,便是当年所梅妃所中之蛊毒!”陈浩郑重的躬身应道。
    蛊毒!
    陈浩此言一出满场皆惊,群臣顿时议论纷纷众说纷纭。崔式与崔从二人此刻却是脸色阴沉之极,虽是低头不语但是眼中便有了几份慌乱。惊愕非常的李忱喘着粗气,用颤抖的的声音问陈浩:“蛊毒?爱卿所言当真?”
    “回禀圣上!若当年梅妃娘娘症状真如微臣所言,微臣可以断定梅妃娘娘所患不是绝症,乃是中了稀有的蛊毒!”
    崔式移步上前辩驳沉声道:“圣上,老臣认为陈大人所言不实!当年御医多方诊断,也并未诊断出梅妃娘娘深中蛊毒!仅凭陈大人一面之词,岂能证明所言为实?至于陈大人能够说出当年梅妃娘娘的病情,也实属正常不过。当年众多御医给予梅妃娘娘诊断,因此这些病情症状自然会被外人所知晓!”
    崔式的分析得到了群臣的认同,对于当年梅妃身患怪疾也是略有所知。李忱虽是颇为认同崔式的说法,但是仍旧疑惑的看向陈浩问道:“爱卿……”
    迎向李忱疑惑略带希翼的目光,又看了一眼冷眼而对的崔式,随后便却温和一笑躬身道:“回禀圣上,若微臣所料不差,当年梅妃娘娘凤腰之处有一块紫斑,此紫斑呈蛛网状?”嘶!陈浩此言一出将李忱震惊的无以加复,此刻李忱早已忘了今日要商讨的是雍王治淮一案,而是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了梅妃中毒的案件上。李忱颤抖的右手指着陈浩,震惊的竟然说不出话来。一更。……by:89|10054287……》

第三十五章 阴霾朝堂

    第三十五章阴霾朝堂
    因此当陈浩说出这一症状,李忱惊诧的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要说能够知悉这等病情症状,也只有李忱最为清楚不过。整个宣政殿因为陈浩的一句,顿时鸦雀无声一丝冷意萦绕在众人的心头。
    崔式见李忱震惊异常的表情,脸色顿时垮了下来,深锁其眉神色恍惚不定,虽有欲言却有不知该从何说起。而李忱过了片刻之后才平息心中情绪,最后恢复镇定沉声道:“爱卿所言不虚!”说到一半却突然停顿一下,继而转身冷厉的扫视了众人凝声道:“既然爱卿如此洞悉此事,定然也知晓这施蛊贼人是谁!爱卿不妨直言,也让朕知晓何人如此歹毒!”
    伫立一旁的陈浩闻听李忱这番言说,却是暗自腹诽这个皇帝又拿他当枪使。此事方才他已经说的再明了不过,凭着李忱的智慧又岂能不知所指何人。
    陈浩无语的摇了摇头,继而躬身尊称道:“微臣今日能说这段故事,自然有着充分的准备。然微臣今日的故事还未有说完,故而请圣上稍安勿躁,待微臣将故事说完自会给圣上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忱压了压心头的怒气,随后双目微红冷喝道:“好!既然爱卿能够给朕一个满意答复,朕便静心听下去!”
    濒临暴怒边缘的李忱强制的压制了心中的怒气,随后一挥衣袖回到了龙椅坐下。陈浩暗自轻吐一口浊气,就在方才他明显的感受到李忱眼神之中的杀意,这倒是陈浩第一次见到李忱如此盛怒!
    “血叶一枝花所萃取毒液,此物乃有剧毒可使血液逆流,若是引入人腹可瞬间将人致死。若是每次酌量加入汤药之中,便会让人体虚羸弱病痛缠身,久而久之若是以药物引导为辅,中毒之人便会身患消渴之症……”陈浩端过泛红的酒杯向李忱解释道。
    消渴之症?虽然陈浩声音不高,但是这四个字犹如重锤砸在李忱的心头,他知道李忱所说的中毒之人就是雍王李渼。相对于梅妃中蛊毒,李忱对消渴之症更是信服,因为陈浩治愈了李渼的消渴之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正因为事实摆在眼前,此次陈浩的话未有遭受崔式的反驳。
    “那雍王……”
    李忱带着试探性的口气询问陈浩,虽然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他仍旧不敢相信这就是事实。因为如果陈浩所言皆是事实,那将预示着一个阴谋在他的眼皮底下隐藏了十余年。
    “雍王殿下正是由于多年服用血叶一枝花,才会身患消渴之症。当初微臣奉命诊治雍王殿下,便发觉殿下所患之症有些异样。不过雍王殿下福泽深厚,微臣曾机缘之下得有治疗之法,故此能探得病情由来……”
    啪!
    李忱愤怒之下一掌拍在龙书案上,盛怒之下使得病态苍白的脸泛起一丝红晕。李忱双目直视陈浩,强压怒意沉声问:“是谁?到底是何人?”
    “圣上心中已有思量,又何必再问微臣?”
    李忱圆瞪的双目缓缓的合上,最后缓缓的坐了回去,继而有气无力的轻声道;“你是说晁妃?”
    “是也不是,不是也是……”陈浩似有深意的回应道。
    看着陈浩凝视的目光李忱微微一叹,虚弱地咳嗽两声,接着摆了摆手虚声道:“退朝,此事明日再议!”说着便起身由内侍搀扶,趔趄的走下大殿向寝宫而去。
    陈浩看着李忱步履蹒跚的背影也是倍感同情,如今的李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昨日进京之时他就看得出李忱已经病魔缠身,如今又受到如此刺激,他真不知道李忱能够撑多久。
    虽然他很想进谏劝阻李忱服食丹药,但是他也知道朝中有不少大臣因为劝谏贬官外放。其中白敏中与魏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陈浩不想做诤臣更不想做奸臣,他只想做一个良臣。
    陈浩回首冷视群臣,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崔式、崔从与令狐绹的身上,短暂的目光接触后冷然一笑,转身率先欲要走出宣政殿。
    “慢着!”
    一个阴测测的声音在陈浩的背后想起,陈浩闻听只是稍作停步侧身邪笑道:“李大人,不知有何指教?”
    李褒横眉冷对指着陈浩:“陈大人当真不知礼节,莫说如今你是有官无职,即便你官复原职,这文武百官也当以阁老为首。故此阁老未有先行,你陈浩有何资格先行于前?”
    此言一出引得起群臣纷纷附和,其中不乏义愤填膺之辈斥责陈浩。对于群臣的指责陈浩却是未有理会,而是移目看向沉默不语的崔式。见此刻崔式正一脸阴沉的看着他,于是便爽朗的大笑起来:“百官之首?哈哈!哈哈哈!”
    陈浩肆无忌惮的大笑让众人心中腹诽不已,也让一旁的崔从有些恼怒。二人本就恩怨已久,如今陈浩在百官面前毫无遮掩的不屑他崔家,他崔从又岂能任由陈浩嚣张下去。
    而正待崔从欲要出言呵斥之时,陈浩却率先开口冷笑道:“今日是三朝元老,只怕明日就是国之公贼;今日是百官之首,只怕明日就是阶下之囚!崔阁老,您说呢?哈哈哈!”说完便深意的看了崔式一眼,随后便一甩衣袖转身潇洒而去。
    见陈浩如此嚣张离去,崔从等人欲要出面阻拦却被崔式出言劝阻。崔式看着陈浩远去的背影,浑浊的眼神之中陡然散发一丝厉色。
    ……陈浩坐着马车向学士府而去,一路上陈浩未有言语而是陷入深思之中。对于此次进京他并不只是解救李渼,而是有着深远的打算。如今由于李忱的求仙问道,以至于朝堂之上成了崔党的一家之言。因此陈浩知道如今整个朝野已经是一边倒的趋势,这种局势之下想要解救李渼可谓难比登天。既然已成死局也就无需解局,于是陈浩便下了一步看似无关紧要的棋。而这步棋其实早在医治李渼之后,陈浩就已经暗中调查当年的宫中辛密之事。因为陈浩始终觉得李渼所患的消渴之症,乃是有人故意暗中下毒的原因。一更。……by:89|10054288……》

第三十六章 东宫密谋

    第三十六章东宫密谋
    东宫内李凗在殿上来回的踱着步,眼中尽显焦虑惊慌之色。朝堂之事他已然尽知,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如此忧虑。对于今日朝堂之上陈浩所述之事,李凗自然深知其中根源。于是驻足看向崔式兄弟与李褒三人,继而焦急追问道:“如今该如何是好?”
    “以下官愚见,可将知情御医悉数封口,如此一来即便那陈浩揭开此事也是死无对证,届时我等反戈一击定陈浩一个妖言惑众之罪!”李褒略作沉吟深施一礼郑重说道。
    李凗闻听觉得甚有道理,但是旋即又眉头紧皱道:“只是陈浩将雍王的消渴之症根除,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此一来父皇对他的话,可谓深信不疑……”说到这里继而将目光落在了崔式的身上,见崔式双目平视神色如常,于是询问道:“阁老可有应对之策?”
    崔式轻捋银须轻声回禀道:“殿下稍安勿躁,老夫倒有一策不知殿下可敢一试?”
    见崔式神态甚是郑重,李凗也是面露凝重之色:“阁老有话但说无妨!”
    “先发制人!以定乾坤!”崔式一句一字的从口中说出,神色郑重的看向惴惴不安的李凗。
    李凗闻听此言初是疑惑不解,但片刻之间陡然神色惊慌的看向崔式,紧接着用颤抖的声音追问:“阁老之意可是……”
    见崔式微微颔首点头李凗的眼角不由得抽动一下,继而甚是心虚的徘徊道:“可是……”
    “阁老之意甚合哀家心意,皇儿不必多虑!”就在崔式欲要回话之时,晁妃从殿外拖着凤仪走了进来。
    “臣等见过娘娘!”
    “儿臣参见母妃!”
    李凗见晁妃前来于是面露喜色的迎了上去,随后搀扶着晁妃来到首席坐下。待坐定之后晁妃虚手一摆轻启朱唇道:“不必多礼,诸位卿家请起!”
    “母妃,方才……您也同意阁老建议?”
    李凗仍旧不敢相信晁妃会同意崔式的做法,他李凗虽然对陈浩朝堂之事很是焦虑,但是却未曾想过要走到逼宫这一步。虽然最是无情帝王家,但是此事当真的落在他的身上,一时之间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晁妃柳眉微微一动,凤眸微眯凝视李凗,继而冷声斥道:“那以皇儿之见可有解决之法?”
    “额……这……”李凗被晁妃冷厉目光凝视的慌忙低下头,一时语塞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不知所措。
    晁妃料定李凗没有应对之策,于是便冷凝秀眉道:“既然皇儿未有万全之策,此事便由哀家来做这个主!”
    崔式见晁妃同意他的建议心中也是稍定,于是沉声询问:“娘娘,圣上龙体无恙否……”
    “哀家方从寝宫回来,却未曾得以传召觐见,不过从御医的只言片语中,哀家得知圣上此刻怒火攻心,如今龙体甚是虚弱……哎,圣上近年来追求长生之道几近痴迷,如今丹毒攻心已久想必时日无多……”晁妃虽是面露忧虑之意,然凤目之中却是流露着极为复杂的神色。
    此时此刻崔式与晁妃二人皆心知肚明,若是明日陈浩将事情的原委悉数讲述而出,那么连最后一块遮羞布也没了。今日李忱对晁妃避而不见,就足以见得李忱已经对晁妃生有芥蒂之心。
    二人也知道此事若是被陈浩公诸于世,迎接而来的是李忱的愤怒。当年晁妃因为李忱偏爱梅妃便心生妒忌,又因知晓李忱有立梅妃为后,于是晁妃的嫉妒之火让她动了杀害梅妃母子二人之心。
    她乃是李忱发妻正妃,如何能够忍受鸠占鹊巢,于是便暗中找到了崔式。崔式也想找寻可以倚傍家世的机遇,若是能让晁妃之子李凗成为皇储,对他崔家也是极为有利的大好机遇,于是二人便不谋而合的走到了一起。
    因此由崔式出谋划策暗自买通宫廷御医,将蛊毒暗中藏于汤药补品之中,久而久之便使得梅妃病入膏肓,不久之后由于药石无灵便撒手人寰。之后不久晁妃又见李忱未有立后之意,且又对梅妃之子关爱有加欲有立为储君之意。
    于是晁妃狠心之下便再次与崔式暗谋,将血叶一枝花融入李渼的膳食之中,又有买通的御医药石为引子,故此久而久之便染上了消渴之症。
    这一切的一切本以为应该掩埋于尘埃之中,未曾想到陈浩的出现却扰乱了这一切。先是陈浩奇迹般的将李渼的绝症治愈,其后又是肴山的伏击失败,以至于如今的朝堂之上揭穿尘封十余年的往事。
    晁妃与崔式二人很是清楚,若是此事被陈浩和盘托出,那无论是晁妃的后宫地位还是崔氏一家都会受到覆灭性的打击。因此二人此刻的想法却是不谋而合,因为二人也知道如今李忱已经相信了陈浩的话。
    所谓先下手为强,因此二人便想到了逼宫这一方法。否则晁妃的命运便是打入冷宫,太子李凗将会因此被废,而崔氏一家也会因为此事而受到灭门之灾。因此东宫五人根据这一决议,暗中商讨进一步的逼宫计划。
    ……
    此时的太傅府门前停着一辆马车,一缕微风吹过牵动了布帘。随后一只修长的手臂撩开布帘,接着一人目露深笑的从马车中走了下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还朝而来的陈浩。陈浩抬眼看着门楼两旁手书苍劲有力的一副对联,也是由衷地赞叹柳公权的书法当真是臻至化境。陈浩虽然与柳公权有过几面之缘,但是却没有机会与之深交。如今得闲亲自前来拜访,倒也算了了他的一桩心愿。经过通传之后柳公权竟然大开中门亲自迎出门外,这让陈浩感到大为吃惊。如今他一个小小翰林,又何德何能让当朝太傅中门大开。更有甚者的是,柳公权竟然亲自出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