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隋-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屈突通身后冒出来这员小将口齿伶俐,把杨霖骂得一愣一愣的,半天没缓过神来。他刚觉得这家伙看上去有点眼熟,正准备回骂过去,没想到这位不但会说而且能练,已经飞马而出,挺着一杆大槊便向他当胸刺来。

第一百五十三章单刀赴会(下)() 
这位朝杨霖口出不逊的,正是引起这次两军冲突的始作俑者、左骁卫校尉孙通。

    话说屈突通此来本是为了跟杨霖休兵罢战,如果还能达成近一步的合作关系就更好了,那他为啥还要带上孙通这个惹祸精?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老屈突的形势不太妙。

    左骁卫的骄兵悍将们打心眼里看不上什么右备身府骁果军这种杂牌军的。要知道大隋立国之后几十年统领府兵的只有十二卫府,后来当今陛下闲得蛋疼又搞出来个“四府”(左右备身府和左右监门府),不过四府并不统府兵,只负责宫殿门禁和贴身侍卫皇帝,说白了不过是一群保镖罢了。后来皇帝在江都被反贼逼得走投无路,才在民间招募骁果纳入四府因而成军。

    可就是这帮府兵们懒得正眼瞅一下的土鳖,悍然攻击了梁县,杀掉了左骁卫的一个校尉和百多个将士,这算是捅了马蜂窝喽。左骁卫打不过瓦岗军,虽然心里不服气可是口气上也硬不起来,但是对于能把瓦岗军从荥阳逐走的骁果军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数万将士义愤填膺,纷纷请战,要把这帮不开眼的土鳖一锅端了,顺势夺回荥阳,为此闹了个不可开交。也就是屈突通掌军多年积威甚重,才勉强把这帮骄兵悍将压制了下来,即便如此,他还是不得不亲自带兵赶到大留山增援擅自出击的孙通。

    另一方面,梁县的冲突使得东都的大族们仿佛打了一针鸡血,再次鼓噪了起来。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和御使大夫元文都跟杨侗那个小孩子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直接以监军的名义跑到屈突通的大营里坐镇,天天逼着屈突通出兵铲除杨霖,名为为国复土,实为让他替自己家收复失地。

    段达和元文都手里没兵,可是左骁卫里边遍布着世家出身的大小军官,屈突通就不能不有所顾忌了,所以跟杨霖见个面都得绕老大个弯子还要东躲西藏的,可是他身边可以信任又与大族绝缘的亲信实在找不到几个,只能拿孙通来凑数。

    没想到这个混球又给他惹事,屈突通想拦都没来得及。不过孙通虽然马快槊疾,可是杨霖身边三大猛人哪有一个白给的?雄阔海依旧双手抱臂耷拉着眼皮似睡似醒,根本没把这个小兔崽子当回事,段志玄则毕竟是年少冲动沉不住气,刚要挺身而出,就见身侧一道火红的虚影飞一般的掠过,等他醒过神来的时候,骑红马披红甲扎红绫,连马槊上都缠着一条红绸子的李秀宁已经跟孙通战作了一团。那条丈八大槊在她的手中只要闻到星点战场的味道就仿佛有了生命,像是一条嗜血的九头巨蟒上下纷飞,闪着寒光的二尺槊锋如同狰狞的毒牙,口口不离孙通的要害,只不过过了几招,孙通就开始手忙脚乱额头见汗,已经露出了败相。

    心高气傲的段志玄被李秀宁抢了先手,气得哇哇乱叫,满腔的杀意憋得他全身难受,哪能就此作罢?这事既然是对方先动手的,那就别怪他继续惹事!想通了这点,段志玄便拍马杀向屈突通,一名隋将刚迎上来,谁想段志玄只跟他虚晃一招,却猛的一槊刺向离他最近的另一名隋将。那名隋将毫无准备,手忙脚乱中好容易挡住了这一槊,没想到这小子一回头,又跟前一名纠缠在一块。

    原来段志玄觉得一对一不过瘾,非得拉上屈突通麾下一等一的两员猛将玩一挑二,而且还不落下风!

    另一边李秀宁更是将孙通打得盔歪甲斜,连身上的双层皮甲都被划开了几条大口子,眼瞅着随时可能丧命于她的槊下。都这当口了,屈突通身边的最后一员隋将也顾不得面子赶紧冲上去出手相助,这才稍稍挽回了一些颓势。

    这下屈突通就成了孤家寡人,杨霖身边则还端坐着一个闭目假寐实则牛皮哄哄的雄阔海,他有些尴尬,干笑道:

    “杨将军身边果然人才济济,难怪能外拒突厥、内抗瓦岗,老夫佩服!”

    “呵呵,客气话就不用说了,既然报仇的事暂时揭过,小的们身子骨痒痒就让他们先舒散舒散,咱们不妨在一旁坐坐?”

    “那就坐坐?”

    点兵台上早就摆了芦席两张,前置小案,案上各放着一个酒壶,区别在于屈突通这边是酒,杨霖的则是水,不过这事老屈突就不知道了。

    “今日老夫借杨将军的酒,先谢将军扬威河东、为国除患,再谢将军驱寇复土,替君解忧,请允老夫为将军贺!”

    老屈突刚坐下就举杯又送给杨霖一记马屁,然后不管有毒没毒便一饮而尽。

    这老头倒是个爽快人,不过杨霖碍于私仇没法跟他客气,只是默默的跟着喝了一口而已,场面便又有些尴尬。

    杨霖决定赶紧跟他说正事,不然气氛难受不说,那边李秀宁手底下又要出人命了。

    “屈突将军,我们原本议定以承休及汝水为界互不相扰,可是贵军却悍然越界驱赶我军、杀我百姓,以至于两军起了纷争,这事你怎么说?”

    “这个杨将军你也知道,你在荥阳、襄城颁布的那三条律令惹恼了多少东都勋贵大族?这些人通过越王殿下逼迫老夫发兵干预,又怂恿士卒擅自越界闹事,老夫也被此事闹了个焦头烂额呀!而且贵属突袭梁县,杀我校尉、士卒数百人,惹得我军群情激奋,这事又怎么说?”

    “没有贵军越界挑事之因,何来我军被迫反击之果?”

    “将军这话就不讲道理了,要说诸事之因,还在于那三条律令!”

    “好吧好吧,这事纠缠起来就没个完秀宁妹子!你下手轻点,弄得血渍糊啦的多恶心人哪!咱们说到哪了?哦对了,这事的起因就不提了,你就说怎么解决吧?”

    “我军将士对贵军所为甚为愤慨,要求老夫将将军逐出荥阳。老夫虽然百般弹压又好言相劝,但是仍然军心不稳,所以还请将军交出梁县血案之元凶,由我军予以处置。”

    “这事没得谈。我方的条件嘛倒不用你交出元凶,听说那家伙已经挂了不过为了防止此事再度发生,贵军必须彻底退出襄城,承休由我军驻防。”

    屈突通闻言摇了摇头:“将军的条件老夫也没法向将士们交代,自然无法答应。”

    杨霖也是不惊不怒,淡淡道:“什么都谈不成,那就只有打下去喽?”

    屈突通也是一脸遗憾:“将军是个明白人,也是个痛快人,老夫真人面前不吐虚言,本来贵我两军和平相处无论于公于私都再好不过,闹成这个下场真是可惜了!”

    杨霖却突然一乐道:“我也相信老将军并非虚言,但是我与贵军却未必会继续打下去,而且这事弄不好也由不得老将军你了。”

    杨霖的话说得不客气,屈突通有点不高兴,作色道:“此言何意?”

    杨霖也不说话,随手把虞世基写给他的那封私信掷给了屈突通。

    屈突通有些疑惑的展开书信匆匆阅罢,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强做镇定的摇头道:“老夫并未听说过此事。”

    杨霖也不解释,顺手又把那道被他扯得皱皱巴巴的圣旨扔了过去。

    圣旨这玩意代表着皇帝陛下无上的尊严和意志,当臣子的必须得跪着、捧着,更严重点的还得沐浴熏香,比供奉八辈祖宗还要恭敬,哪有像杨霖这么当破抹布似的扔来扔去的?这简直就是欺君大罪、罪不当诛!不过眼前这情势屈突通没心情跟他计较这个,只是瞪了他一眼之后就赶紧挺身正坐,展开圣旨仔细观瞧,连一个字都不敢错过。

    “老将军这回相信了吧?现在的世道就是这样,你越是对他敬着哄着人家越不把你当回事,倒是像我这样的刺头摸不得碰不得的,人家倒反过来得拿好话哄着,你说这还有天理吗?”

    “将军慎言!陛下所思所为非是我等臣子所能臧否的!”

    “你可得了吧!你就是太老实了所以谁都欺负你!你看看吧,宇文家奴那厮想把你调回关中,目的是夺你的军权,东都那帮王八蛋天天说你的坏话,目的还是想抢你的军权,现在连皇帝都惦记上你的军权了。要是你没了军权,你想想看会是个什么下场?那帮人弄不好都会怂恿我来宰了你以报家仇!我现在都分不清你是老实还是蠢,还口口声声什么‘被迫’、‘焦头烂额’,你可知若是再不着手自救,用不了几日你便会成那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这”

    “别这那的啦!秀宁、老段你俩停手吧,有你们这样下死手的吗?先歇会去我说老屈,跟你说实话其实由你坐镇东都我还是挺满意的,要不我帮你想个辙,把这个坎儿扛过去?”

    “你我之间你为何要帮我?”

    “这事以后再告诉你,你就说用不用我帮你想辙吧!”

    “将军不妨直言”

    “很简单,咱俩继续打,打得越热闹越好。不过有个前提,怎么打必须听我的,然后我保你兵权在手、东都不失。不过要是你再闹出像梁县这种幺蛾子,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把王世充放进东都!”

    “那可不行!我凭什么相信你?再说这样一来我亏大了!王世充来了你也没有好果子吃!”

    “那你说怎么办?”

    “要不咱们这样”

第一百五十四章大戏() 
大业十年五月初一,在大留山口墨迹了好几天的屈突通终于催动大军开始向东扫荡,荥阳军避而不战,连续放弃郏城、钧台和康城,退到阳翟据城自守。屈突通也不着急,按住兵锋在后徐徐跟进,并在三日后兵临阳翟城下。

    至此除了阳翟之外,屈突通差不多收复了整个襄城,连续的胜利让监军段达、元文都兴奋异常,远在东都的大族们更是奔走相告,纷纷催促屈突通一举攻下阳翟,进而兵发荥阳。可是段、元等人却失望的发现,屈突通到了阳翟便按兵不动,连云梯和楼车等攻城器械都没有打造,更别提攻城了。

    面对段达、元文都愤怒的质问,屈突通振振有词:左骁卫是什么?那是大隋仅有的两大整建制骑兵卫府之一,如今更是大隋仅存的战略机动打击力量。左骁卫原有八万余人,不过有两万人被宋老生带到河东去了,剩下的六万骑兵是震慑四方、拱卫东都的核心力量,如今半数屯兵于阳翟城下。难道你们打算用这些宝贵的骑兵当炮灰去攻城?东都还守不守了?越王还保不保了?大隋还要不要了?你们的脑袋被驴踢了?

    段达和元文都被屈突通骂了个狗血喷头还找不着人说理去,正郁闷着呢,不过老屈突也不想得罪他们过甚,转而温言解释道,他已经传令调郡兵前来阳翟,只要郡兵一到便可攻城。不过郡兵大都驻扎在偃师、缑氏、嵩阳一线与荥阳军对峙,压力也不小,所以他只能调一半、也就是大约三万人过来。

    段达和元文都这才罢休。半个月后,三万郡兵终于翻过箕山赶到阳翟,屈突通便开始热火朝天的打造攻城器械,打算大举攻打阳翟,没想到此时的局势却发生了突变。

    偃师一线的守军骤然间减少了一半,与其对峙的荥阳军顿时压力大减,开始蠢蠢欲动。本来所有人都认为荥阳军会趁机反攻偃师,为此东都方面已经准备好援军随时出动,可是他们等呀等呀等了好半天,却什么事都没发生。

    谁也没想到,就在屈突通调集的郡兵刚刚抵达阳翟,由达奚莫熊和侯君集统率的一万荥阳军也悄无声息的翻越了箕山,然而他们并没有打算增援阳翟,而是转向西去,并在三天后奇袭承休,一举截断了屈突通的后勤补给线。

    消息传来,阳翟城下顿时大乱。六万大军啊,每天消耗的物资车载斗量,没有补给的话用不了几天就得军心大乱。摆在屈突通面前有两条路,趁着粮秣暂时无虞要么迅速拿下阳翟,要么回军全力夺回承休以打通补给线,可屈突通却选择了放弃阳翟,全军重新翻越箕山,兵锋直指阳城。

    荥阳军在北线只有一万五千人,现在又被达奚和侯君集带走一万,哪里能挡得住屈突通的六万大军?尧君素只得连续放弃阳城、嵩高山、天陵山,在百花谷和汜水关的掩护下全军一边死守巩县,一边发动十万民夫昼夜不停的向荥阳转运洛口仓的粮食。

    屈突通攻得心不在焉,而尧君素在巩县也就坚守了十天之后便退回了汜水关,不过洛口仓也差不多被他搬了个底朝天。不过屈突通一点也不在乎,一个洛口仓算什么?东都境内的回洛仓、常平仓和河阳仓里储备的粮食足够吃上十几年,重要的是拿下巩县意味着整个河南郡全部光复,这下子东都可算得上稳如泰山了!

    南线的荥阳军也没闲着,李孝恭分兵数路大举收复失地,只半个月的工夫就拿下了整个襄城。同时侯君集率五千人继续西进,沿伊水杀进弘农。弘农郡远离战场,东都军本就没什么防备,侯君集更是把他胆大妄为的天性发挥了个淋漓尽致,区区五千人竟被他分成了数十路,一路横冲直撞,仅用了不到十日便横扫弘农,兵锋直抵桃林,截断了关中与河南间的交通。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整个河南中西部形势大变,杨霖的荥阳军在看似穷途末路的情况下突然间咸鱼翻身,一举拿下了襄城和弘农,不但地盘扩大了一倍有余,还对东都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而屈突通看似吃了个大亏,但是在对东都威胁最大的东部战场收获甚大,不仅重新将防线拉平,而且将荥阳军全部撵出了河南郡。与东都的安全相比,襄城和弘农这些穷乡僻壤算得了什么?至于说杨霖的那个包围圈,说起来就是个笑话,两个郡偌大的地盘上荥阳军的兵力顶破天去也不足两万,屈突通想收复失地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杨霖和屈突通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都在偷着乐,可是旁人就看不懂了,比如说翟让和李密,比如说宇文成乾,再比如说东都的大族们。杨霖和屈突通大打出手,整个东都周边的重镇要地走马灯式的城头变幻大王旗,翟让生怕两者打得不热闹,为此还严令与荥阳军对峙的翟摩侯后退三十里,以便让杨霖心无旁骛的跟屈突通对耗,要是把双方的实力都耗光了那就再理想不过了。而李密则是一日三书追问战况,还数次好心的询问杨霖是否需要他出兵增援,却均被杨霖婉拒,而且还把盛彦师统率的荥阳军主力死死的杵在东线,西线打成了一锅粥了也没有挪过半步。

    而侯君集杀进弘农、尤其是包围桃林之后让宇文成乾也冒了一头的冷汗。宇文成乾能够控制京师靠的固然是宇文家的余威,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关中空虚无比,山中无老虎家奴逞威风。不过当他手握大权之后,无兵可用反倒成了最让他头疼的问题,关中的兵要不就是被皇帝撒得天南海北到处都是,要不就都在北疆监视蠢蠢欲动的突厥人。宇文成乾不是没打过北疆守军的主意,不过他拿下京师时的吃相太难看,以至于引起了这些人的警觉,一直以北疆事急为由拖延不肯南下,所以他才把主意打到了杨霖和屈突通的头上。不过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傻子,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得逞,只得两手空空的坐困愁城。

    杨霖跟屈突通打架本来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不过杨霖莫名其妙的跑到潼关的眼皮子底下就不能不让他紧张了。他一边东拼西凑了一万人马增援潼关,一遍又把独孤容学打发到荥阳,想打探一下杨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东都的大族们则是彻底的怒不可遏了,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屈突通与杨霖赤果果的无耻勾结,出卖大隋,更重要的是出卖了他们的利益。表面上看,杨霖和屈突通是打了一场大仗,战火波及到了三个郡,整个河南中西部的版图都面目全非。实际上自打阳翟围城战开始,今年你家拿下数座城池,明天他家席卷整郡,可是满打满算下来,双方的伤亡超过十位数没有?几万大军从北线拉到南线,再从南线杀回北线,除了士卒跑路累成了狗,连伤到油皮的都没几个,这是把天下人当傻子糊弄吗?被激怒的大族们纷纷上书弹劾屈突通,可是杨侗一个十岁的孩子能把屈突通这个老军头怎么样?你要是下谕斥责,屈突通认错认得那叫一个痛快,跪地上屁股撅得老高,满脸的痛不欲生悔不当初。可你要是想罢去他的军职试试?保管你连他的营门都进不去。至于软的不行来硬的那就更扯了,左骁卫军中的大小军官确实大都出自大族,可是府兵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军权分置,没人能单独控制军队,在战时只有皇帝任命的行军元帅才拥有指挥控制全军的权利。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能够控制左骁卫的只有屈突通,除非他们想哗变,可是他们还没有这个胆量。

    私下里纷纷扰扰,杨霖和屈突通仍然在专注于演戏演全套,在汜水关至百花谷一线你来我往的折腾得热火朝天。终于在五月下旬,杨霖的老丈人李渊传来消息,八万原籍关中的府兵收到了屈突通从常平仓送去的粮食作为超期服役的补贴后终于不再闹事,开始离开河东返乡。而同日,在荥阳被杨霖忽悠了十多天的独孤容学也晕头涨脑的启程返回关中。

    六月初,宇文成乾派人在黄河各渡口设卡堵截从河东而来的府兵,并宣布代王杨侑的谕令,再次征召尚未返乡的府兵执役。话说有权征召府兵执役的唯有天子,宇文成乾算个什么东西?别说挂上杨侑这个黄口孺子的名头了,就算杨侑他爹元德太子杨昭重生也没戏,所以离家一载有余、归心似箭的府兵自然不肯答应。宇文成乾是个人精,不过跟着他瞎混的那些二世祖们大都就是些眼高于顶的饭桶,开始还有些不知所措,可是在有心人的鼓动下,没费多大劲二世祖们就很干脆的动了手,还闹出了人命,这下可就乱了套喽,蒲津关、孟津渡和龙门关被愤怒的府兵攻占,宇文成乾派来的人马死伤狼藉,余者纷纷逃回京师告急。

    宇文成乾这下慌了手脚,他是听独孤容学出的这个馊主意。独孤说李渊在河东大肆征召府兵超过十万,杨霖手底下也有不少河东的边军和河南的府兵,宇文成乾这才动了心,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