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隋-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二十名,以叙于宴寝。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

    也就是说杨广压根没打算发扬他老爹对爱情忠贞无二的优良传统,一下子把自己的老婆名额扩充到一百来号不说,还有无数的候补队员在后边排队呢。那么杨广真的像是史书中所说的那样荒淫无度,对待女人只有而毫无感情吗?

    还真不是。

    杨老爹有独孤皇后这样的一生挚爱,杨广也有萧皇后这样的终生爱侣。

    杨广与萧皇后有多恩爱呢?还是拿他老爹作比较:杨坚一生共有五子五女,皆为独孤皇后所出,真真是做到了“誓无异生之子”啊——又一个堪称空前绝后的历代帝后恩爱之典范。而杨广呢,生有四子二女,其中二子一女为萧皇后所出,还有一子一女生母不详,也无法排除是萧皇后所出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杨广对萧皇后的宠爱程度。

    另一个例子:开皇十五年,时为太子妃的萧氏突生大病,命在旦夕。焦急不已的杨广命柳顾言致书当时著名的高僧智者大师,请求他为萧妃祈福。智者大师率僧侣建斋七日,行金光明忏,之后萧妃痊愈,杨广高兴得忘乎所以以至于险些酿成大错。之前他为了谋取太子之位,刻意在性喜简朴的父母面前装出一副简约朴素的做派,可是这次为了庆祝萧妃病愈,杨广忘形之下大肆铺张、极尽奢华的大搞仪式以示庆祝,结果被老皇帝臭骂了一顿,还被质疑人品,幸亏独孤皇后对这个小儿子的专情很是赞赏,才把这事压了下去。不过由此可见萧皇后在杨广心目中的地位。

    杨广虽然嫔妃众多,却独宠萧皇后一人,走哪儿都得带着,连东征高句丽这种纯粹的军事行动都不例外。而且杨广性情怪异,尤其听不得不同意见,还动不动就翻脸,这个时候倒霉的大臣要是不想被砍掉脑袋或是远窜千里,唯一的法子就是请出萧皇后求情,而且无有不中。在整个大隋朝有本事让杨广改变主意的,除了萧皇后再无第二人。

    由此可见,当今皇帝虽然独宠萧后,却也不排斥其他的女人,那为什么偏偏对主动投怀送抱的十六院大美人避如蛇蝎呢?

第一百八十九章血统洁癖() 
不是大美人不香不美不够诱人,杨广不肯接受她唯一的理由就是血统。

    杨老爹一辈子的爱人独孤伽罗的亲爹是鼎鼎大名的北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这个独孤氏的来头可是大了去了,一说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裔,一说是源于匈奴休屠王,当然更靠谱的是出自鲜卑八部之一,与鲜卑皇室世代联姻。反正不管怎么说独孤皇后的血统都是大大滴高贵,即便嫁给出身弘农杨氏的杨老爹都算得上是下嫁了,所以杨老爹肯与大老婆独孤伽罗签下“誓无异生之子”这个“不平等条约”并一生不渝,除了他确实对老婆又敬又爱之外,不能不说独孤氏强大而高贵的血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威慑作用。

    杨老爹当了一辈子妻管严,偶尔出回墙上了一个宫女,那都得是尉迟迥的孙女。那尉迟迥是什么人呢?其先祖是鲜卑拓跋氏的支脉,地地道道的鲜卑贵族,而且还是前朝文帝宇文泰的亲外甥,曾拜太师,加上柱国大将军,出任相州总管。看到了吧,杨老爹就算是想偷腥顺手抓个临时工临幸一下,那都得是血统高贵的临时工,否则都下不去手

    独孤皇后死后,孤独寂寥的杨老爹曾试图在青春美人那里找点人生欢乐,从而忘却亡妻之痛,但是再瞧瞧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年多宠幸的几个爱妃的出身——宣华夫人陈氏,乃是陈宣帝第十四女,曾受封宁远公主;弘政夫人陈氏,陈宣帝第二十四女,曾受封临川公主;就一个容华夫人蔡氏出身不详,但是按照杨老爹一贯的做派,应该也不是一般人家的野闺女

    再看当今皇帝杨广。

    他的正宫皇后萧氏,出自天下顶级门阀的兰陵萧氏,为南朝“四大侨望”之一,贵不可言。萧氏先祖是西汉太傅萧望之,高祖是南梁武帝萧衍,祖父是西梁宣帝萧詧,父亲是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单从血统出身而论,萧氏比她婆婆独孤伽罗还要高贵得多,更何况她婆婆还是个胡族

    所以杨广对萧后虽然比不上他老爹对他老娘的爱宠,但在历代帝王中也堪称翘楚,不得不说是血统论在其中又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再看杨广的其他嫔妃,萧嫔是萧皇后的堂妹(此说存疑——作者注),两位陈氏夫人又是专门向大隋皇帝贡献公主的南陈家出来的,分别是陈后主的第四、第六女。而另外两位比较受宠的嫔妃,跟杨广的关系就有点混乱了。

    其中一位的崔氏,出身位列“七宗五姓”这一最顶级门阀行列的清河崔氏,是隋东郡公崔君绰之女。算起来崔君绰和杨广他娘独孤皇后还有点亲戚关系,独孤皇后的外祖父叫崔彦珍,而崔君绰的父亲崔彦穆正是崔彦珍的弟弟,所以论起来崔君绰应该算独孤皇后的堂舅,这样一来杨广娶的这个崔氏就应该是他的远房姨母了

    可能是娶了一个辈分比他高的小老婆觉得有点亏,所以杨广一回头又把王氏领进了门。这个王氏的门第更牛,父母分别出自“七宗五姓”的太原王氏和陇西李氏,而且是杨霖他老丈人李渊的亲外甥女。不过杨广他娘和李渊他娘是亲姐妹,要是这么论起来,杨广娶的这个王氏,是他如假包换的亲外甥女,也算是跟崔氏搞了一个平衡

    话说杨广还搞了个一百多号人的后宫团和无数候补队员等着他宠幸呢,难道这些女子个个都是世家出身?还真没错,便是他后宫中品级最低的采女、御女也得是出身三等士族。至于那些候补队员们为啥入不了正选,只能做个低等宫女,原因也来自出身——她们大都出自士族旁支,虽然算不得低等,但也入不了皇帝的法眼。皇帝虽然不介意一时兴起临幸她们一下,但也只能算是情人或者小三,绝对进不了皇帝他家正门。

    老杨家两代皇帝都在不遗余力的打压士族门阀,甚至为此还将大隋江山断送在杨广这个败家皇帝手里。但是这爷俩对于士族家的美女们倒是来者不拒,而且专好这一口,不过这种事情在这年头并不奇怪。血统论在当时的世家大族中非常盛行,婚姻嫁娶一定要门当户对,次等士族想与顶级士族联姻都被视为莫大耻辱,那就更别提寒门庶族了,那绝对是要出人命的!因为一旦让他们搞成了那么士族的名望声誉什么的就算彻底完犊子了,会被彻底踢出贵族圈子的。不过这些规矩一般仅限于正室夫人,贵族老爷们是不介意把出身低于他们的大美女们作为妾侍享用一下的,也没人会觉得这是对他们家族的玷污。毕竟妾侍嘛,身份地位有时候还不如牛马,算不得什么事情。只不过把这种血统洁癖扩大到所有女人身上,杨广也算是独一份,不过想想宇文成乾的一撮毛和杨霖的一笔臭字就能让这位性情怪异的皇帝难受成那个德性,这点小事也算不上有多出格了。

    不过就算士族的女儿血统再高贵、基因改造得再完美,也不能保证各个都是绝色,更没法保证就是比血脉平庸甚至卑贱的民间女子更招人稀罕,比如这十六院夫人杨广克服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所以只能欣赏而不能亵玩,所以主动投怀送抱的大美人就有了如此悲催的结局。

    时光荏苒,一晃十年过去,当初如娇花一般鲜嫩的少女霜色渐染,不复当年的颜色,杨广前来十六院流连往复、欲迎还拒的次数也越来越少。直到大业九年皇帝要亲征高句丽,一去经年又担心自己没摘下的花朵被猪给拱了,所以干脆下旨把十六院改成道观,所有的大美人连带着院内的宫人统统出家,彻底绝了所有人的念想。

    凝晖就这样在显仁宫里虚度了她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虽然她的容貌即便在十六院夫人中也属翘楚,即便因为她生在扬州、凝晖院也是按照江南风情精心设计从而最得皇帝的青睐,可是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任凭皇帝和萧后等一众嫔妃对自己的歌舞茶道评头论足时故作羞涩不语,即便是皇帝孤身前来她也忌惮于前人的遭遇而不敢稍有造次。虽然哪个少女都曾怀春,可是无论是高不可攀的皇帝还是那些来此游玩的贵族少年,凝晖和他们彼此之间仿佛都隔着一道万古寒冰砌成的高墙不可逾越,也不能逾越。

    直到她奉旨出家,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女冠,凝晖曾经还驿动过的心,彻底黯淡了。

    所以杨霖的一番看似信口开河的胡诌八扯,还是让她一阵的小鹿乱撞。可是她很快就发现这不过是溺水将死之人突然抓到的一片小小木板,救不得命,带给她的只是瞬间的希望而已,所以只不过那么一瞬间之后,凝晖又恢复了一派风轻云淡的模样。

    这个年轻的将军应该是一个还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妄人,以为他跟越王关系亲密就能改变皇帝的意志,岂不知就算是越王自己也不敢逆皇帝之命行事吗?

    可不管怎么说人家都是一片好心,所以凝晖打算温言将这位有些缺心眼的将军打发走。可是还没等她发话,杨霖又开口了。

    “现在给你两条路自己选——一者你可以带着你的人收拾细软自行离去,要是没钱可以找我的长史去要;二者嘛,我打算借你这块宝地成亲,还缺一个管家,请问这位姐姐有没有兴趣?”

    凝晖一下子呆住了,这下子她有些不确定这位将军到底是缺心眼还是真能做到他所说的那些事情了。可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直被强行抱在杨霖怀里挣扎不休的杨侗不干了:

    “你你大胆!皇爷爷临走时还叮嘱孤王,切不可让闲杂人等进入十六院干扰诸位真人清修。你来也来了,孤王拦阻不得,可是你居然蛊惑真人还俗,还要在这神圣之地成亲,简直是对三清不对,是对皇爷爷大逆不道,孤王跟你拼了!”

    “拼你个大头鬼!”杨霖照着杨侗肥嘟嘟的屁股蛋子上就扇了一巴掌,然后又忍不住捏了一把同样肥嘟嘟的胖脸蛋,立刻又把熊孩子的满腔怒火化作了一肚子的委屈,哇哇大叫着又喊起了“三姨姨”。杨霖这才扭过头来堆出一脸无害的微笑,对凝晖问道,“你想好了没有?”

    原来越王不是他抱来的,而是他挟持来的?莫非这人是个反贼?凝晖再也端不住风轻云淡的架子了,而是一脸惊恐地连连后退:

    “你你到底是何人?”

    “我嘛,呵呵,你听好了!”

    杨霖这下子高兴起来了。以前他不懂这年头的规矩,碰到有人询问身份,就老老实实答句“我是杨霖”就得了,结果让人好顿瞧不起。后来他才知道,这年头遇到这种情况是有说道的,要先自报族望、家世,也就是先要把自家祖宗吹上天,然后再自报官职、姓氏。只有搞不清自己祖宗是谁的最低等人才会像杨霖那样说,连寒门庶族都会瞧他不起,简直是一到底了。

    等到杨霖搞明白了这套规矩,才发现该认识的人差不多都认识他了,他想显摆一下都找不到对象,这回好了,终于碰到一个陌生人啦!

    “本人乃是大隋右备身府呃,说错了,咱们重来——本人乃是弘农杨氏先祖敬公十世孙、大隋楚国公景武公嫡孙、兵部尚书玄感公嫡子,大隋右备身府骁果军果毅郎将好像还有个四品通议大夫?还有哈还没完,瓦岗军三王之一,混事王杨霖就是我,我就是杨霖!”

第一百九十章要官() 
杨霖可算是把自己这套报号给说全了,先不说他如何的洋洋得意,凝晖如何的目瞪口呆,他身后的一众赶来看热闹的亲信下属包括亲兵们,都为他们这个不着调的主公的这种极其丢脸的表现羞愧的低下了头。

    自报身份确实是这套规矩,可那都是说给地位比自己高的、起码也是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物的,哪有像他这样跟个小女子显摆的?光显摆也就算了,你又拿那个狗屁不如的混事王出来得瑟什么,还嫌不够丢人的?

    不过杨霖这货习惯性的给大伙丢脸,丢着丢着也没什么不习惯的了,不过有人却是永远都不习惯。这位是谁呢?还不是熊孩子杨侗一声接一声求救的那位“三姨姨”。

    杨霖看似跟杨侗瞎胡闹,其实谁都明白这里边涉及到一个未来东都之主是谁的问题。杨侗不过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屁孩子,唯一的凭恃就是他的出身,可是现在连皇帝说话都不好使了,谁还把皇孙当回事?现在的大隋拳头大就是爷爷才是唯一的真理,现在的东都杨霖拳头最大,所以谁都不怀疑他才是东都真正说了算的主人这个身份,但问题是他打算把这位越王殿下摆在什么位置?

    李秀宁一向讨厌参与政治斗争,同时更想看看她的这位未来夫君在权势和人情之间如何选择,所以她一直沉默不语,不过这会儿她也忍不住了。

    不过众目睽睽之下她还是给杨霖留了面子,只是从他怀里抢过了杨侗,然后跃马进至凝晖身前三尺之处,冷冷问道:

    “凝晖,你还记得我吗?”

    “三娘子”

    凝晖一惊,然后赶紧翩然俯身肃拜于地。

    话说凝晖可是皇帝金口玉牙亲封的四品夫人,李秀宁虽然贵为唐国公的嫡生长女,却是无职无品,理论上只是个寻常贵女,与凝晖的地位不可以道里计。不过凝晖长达十年的宫闱生涯中学到的最宝贵的经验教训就是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她很清楚自己不过是个连皇帝的玩物都算不上的可怜女子,如果没有皇帝的庇护,那些贵人们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决定她的生死。而现在,她连皇帝那点可怜的庇护都没有了,所以她只能表现更乖巧、更顺从,才能使自己不至于无端的陷入险地。

    “罢了。”李秀宁无谓的摆摆手算是还礼,然后对一脸拘谨之色的凝晖淡淡说道,“我知道你,十六院里也就你还算不错。既然我家郎君要留你,那便依他,你且速去收拾出几个干净房间,一路风尘,我也累了。”

    当初杨霖摆了老大的谱,还一脸和颜悦色的跟人家商量,结果凝晖把他当成了坏人,而如今李秀宁态度不咸不淡的,而且尽是一副吩咐下人的口气,这个凝晖居然连话都不敢说一声,又端端正正的给她行了一礼,这才急急忙忙的按照李秀宁的吩咐行事去了。什么皇家规矩、什么出家人清净之地统统成了屁话,看着李秀宁瞅着他一脸似笑非笑的模样,杨霖一脸糗像,又不敢招惹她,只好拿他的属下出气:

    “都看什么看?你家主公出丑很好看吗?赶紧该干嘛干嘛去,一群光拿钱不干活的家伙!”

    骂完还不解气,他又从李秀宁手里抢过杨侗使劲祸祸,然后就抱着大呼小叫的熊孩子打算进院。

    一心护主的尧君素还是不放心,上前拦住他问道:

    “你要把殿下带到哪里去?”

    “我说老尧你就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我可是这破孩子的亲姨夫,我们老杨家的事你这个外人跟着瞎掺和算什么事?”

    老尧:“”

    眼见着杨霖晃晃荡荡的要跑没影了,长孙无忌还在后边再三提醒:

    “主公,切莫忘了明日辰时议事啊,玄龄兄和克明兄百般叮嘱过你的,你也知道惹急了这二位仁兄是什么下场!”

    “下场下场,惹急了你们我都没好日子过,惹急了我算个屁!”

    众人:

    凝晖的手脚很麻利,偌大个凝晖院更不愁没好房子住,人困马乏的杨霖和众女简单的用了晚餐就各自回房睡了。不过熊孩子杨侗到底还是被李秀宁她们带走了,也不知道是不放心杨霖呢还是这个胖孩子太好玩的缘故。

    说是翌日辰时议事,可是天还没亮杨霖就被一点不见外的众位心腹属下们堵到被窝里。紫微宫里边有太多忌讳,所以众人干脆把会场搬到了凝晖院,而且一个个都跟火上房了似的急不可耐,连一向最重尊卑排序的老尧都没心思跟杨霖抢主位了。

    “有三件紧要事今日必须定下来!”一向是个慢性子的房玄龄一反常态的率先发言,而且也不管那位睡眼惺忪的主公是个啥态度,他老兄张口就替杨霖定下了调子,“第一件,我军进入东都以后,应以何种名义昭告天下,以何名义治理东都,如何治理?再者如今颍川以西八郡之地尽入我手,但除了荥阳、襄城二郡我军委派了官吏、驻扎了重兵以外,唯弘农有侯君集麾下数千兵马监视关中,其他五郡尚无我军一兵一卒、一官一吏。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向天下宣明我军在八郡中的正统地位,并尽快设立官府、安定民心,加强控制,以防万一。

    第二件,我军在大隋称骁果军,对诸侯称荥阳军,如今我军新占东都,陛下和朝廷对此态度不明,骁果军这个番号能否保住还在两说,而荥阳军之称却无论如何不再适宜,主公需酌情考虑此事。再者,如今我军新降之兵高达近十万,这些兵马如何安置、驻扎何处、何将领兵亦须早日定夺。

    第三件,那王世充想要与主公东西并进,夹击瓦岗,您是赞成还是回绝,总要有个章程啊?还有陛下给您下了旨意,您总得给回个话不是?”

    “就这三件事?”

    杨霖一天要不睡够八个小时就干嘛都没精神,可是昨晚他满打满算也就睡了三个半时辰,还差了将近一小时呢,所以自然是憋了一肚子起床气。一听完老房说的这三件事,他就更不高兴了。

    脾气暴躁的杜如晦一听这话就来气了,比杨霖还不高兴:“还‘就这三件事’?这哪件不是火烧眉毛、事关我军生死的大事?主公你能不能长点心?”

    “老杜你别跟我扯。”杨霖吧嗒吧嗒嘴,仰着脑袋像是寻思些什么,然后一脸恍然大悟道,“你们说的这三件事,无非是先给你们自己要官,然后给老盛老李那帮带兵的要官,然后王世充那点破事不过是你们买二送一白搭给我的,是不?”

    还别说,这回杨霖还真蒙中了他们的心思,以至于几个面皮薄的都不好意思抬头瞅他了,逗得杨霖哈哈大乐。

    不过这是要细论起来,还得怪杨霖这个马大哈。话说大家伙把脑袋系裤腰带上帮杨霖打天下可不是为了学雷锋做好事,而是为了自己、家族和子孙后代谋一份前程和功业。可是杨霖这货倒好,除了磨坪山起事那会儿胡乱给大伙封了几个一文钱不值的小官以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