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欢乐日常-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只是买了连环画,齐妈妈又怎么可能说他,“唉,我可是说他了,看这么多书可不把眼睛累坏了,他非得说这便宜又成套,省的钱都能给我做件新衣裳了。你说这孩子,我们家什么时候缺钱给他花了,他怎么就学会算计了。”说完唉声叹气的,“这是谁带的坏毛病,把孩子都教坏了,缩手缩脚的。”

    ——还能有谁?江明珠呗。

    就是问到张奶奶处,她也是笑眯眯的说,“唉,我家大孙女儿就是太懂事了,整天在家帮着带她弟弟,我说让她出去松快松快的,还给了她钱去买点喜欢的,结果她提回来一堆课本和小人书,说是要讲给弟弟听。这可让我说什么好了。”说着叹了口气,“哎呦,还是太懂事了,一点也不活泼。我就觉得,小孩子就该天天在外面玩才是对的。”

    虽然还是有人嘀嘀咕咕的,但总算是压下去了。因为正是风头上,第二天的活动顺延下去,等不那么显眼了再去。

    第四天早上,一群小伙伴们就愉快的去玩耍了。因为昨天晚上,出了件大事,再没人关注他们了。

    杨玉树的老娘吆喝了一众亲兄弟堂兄弟以及儿孙等等,打上了江家的门。

    【我又来讲故事了】

    原本杨大娘自从六月底,儿子定了要下乡了,就想趁着儿子还没走,给他定上一个媳妇的。就是不结婚,也相上几个说不定对眼了,可以先处着了。可是怎么说,杨玉树都不同意。

    前几年杨家老爹就去了,杨家就这么个儿子,家里一下子塌下了大半边天。

    好在杨老爹是出工时候意外死的,赔了钱,家里又没花什么钱。

    杨大娘娘家兄弟多,一人帮衬点,也就过来了。

    现在杨大娘可就指着儿子结婚给他抱孙子的,结果他死也不肯,问他为什么也不肯说。

    杨大娘哭天喊地的,寻死觅活。杨玉树才开口,说他在跟江明珠处对象。

    杨大娘可是恨不得明天就抱孙子的,一想那江明珠瘦瘦精精、又没胸没屁股的,怎么给她添大胖孙子。想想江家的明月倒是能干,又长得好。就给她儿子说,咱不要明珠,咱要明月。

    她儿子就是不依,又是不肯说为什么。

    杨大娘再次寻死觅活。他才说了,他们该做的都做全了,他要对她负责。

    杨大娘一听这话,可不得了。这事要是传出去了,江明珠落不到好,她儿子同样也落不到好,这可是耍流氓啊。

    本来想先跟儿子缓上一段时间,他们一个下乡一个在城里,时间长了可不就散了么。

    可后来江明珠也要下乡了,杨大娘就有点着急了。本来这也就自己在家干着急的。

    可她这天在家翻自己藏着的钱和粮票的时候,发现不见了踪影,怎么找也找不着。

    家里也就俩人,她就问她儿子,家里她藏的钱,是不是他换了地方放起来了。儿子支支吾吾的,又不肯说。杨大娘故技重施,杨玉树照旧又还是交代了,是他拿着吃吃喝喝花没了。

    杨大娘一想,那可是有粮票三百斤,现钞五百块啊,她上个星期才翻出来点过的,哪里是杨玉树一下子吃吃喝喝能吃完的。再说她儿子什么时候喜欢吃吃喝喝了,她就问儿子是不是给江明珠了。

    儿子不肯回答,杨大娘还有什么不懂的。只是她一时没有爆发。

    等杨玉树第二天出了门,杨大娘就回了附近的娘家,开始吆喝兄弟们找场子了。

    傍晚上,把人员凑齐整了,浩浩汤汤的五六十号壮汉,跟在杨大娘身后,砸开了江家的大门,堵住了楼道上上下下的。

    整个重机厂所在的地方,统称李家大湾,很大一片,一共有七个支队。既然是用姓氏命名的地方,这里的大姓就是这个“李”。

    杨大娘的娘家就是大姓李家的,整个李家大湾可是几千户人家的大湾子了,要是认真论起来,七弯八拐都是沾着亲的。

    李家大湾的人丁又是十分兴旺的,不然当初也不会特意选址在这一块,扎堆开了重机厂、铸造厂、玻璃厂这样重劳力多的几个了。

    而且她自家的亲生兄弟也多,兄弟媳妇等等自然也不少,这次并不是全部都跟着来了。

    但杨大娘是有七个亲兄弟的。亲兄弟带着他们的儿孙们,再加上亲近的堂兄弟们,他们的儿孙辈的,这么一吆喝,总共来了小二百号人。

    壮年的汉子跟着上了江家,其他的分散在外面,缠着来管事的人,看热闹的他们就不管了。

    这下可热闹了,杨大娘先是很不客气的提亲,江家父母当然是不同意的,不说哪里有空着手来提亲的,就这么带人砸开门来,哪里是来提亲的。

    可杨大娘可说了,你家的姑娘已经收了礼金了,五百块的现钞呢,还有三百斤全国粮票。

    众人一听,正常的提亲用上这些绝对是很体面的,但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正常程序收了聘礼的啊。

    然后当然是江家全部不承认,可杨家确实是少了这些东西的,她儿子虽然没明说,但杨大娘肯定是儿子给了江明珠了。

    江家一共才只五张嘴,何况江明月见出事的是江明珠,不落井下石都不错了,怎么会帮忙说话。江家自己心都不齐,怎么说的过杨大娘这边的,也拦不住。

    你死不承认吧,那我们自己找,结果搜搜找找,真从江明珠房里找到了一千多块钱,五百多斤的粮票。

    虽然这跟着杨大娘的东西对不上,还多了不少。江明珠死也不肯承认这是杨玉树给的,说是自己赚的。

    但其他人哪里信她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能赚到这么多。要是真能赚到,还真不好说是怎么赚的呢。

    杨大娘看找到了东西了,也不跟她掰扯了。就说既然你家里不愿意,你自己也不情不愿的,那多的也不找你退了,我拿回自家的东西。

    又给江父江母说,你家的宝贝女儿自家管好,我家的儿子我也自己管着,大家以后的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这么说完,杨大娘又潇潇洒洒大手一挥,小两百号人就撤退了。留下江家满屋狼藉,和一堆看热闹的人。

    其实闹了当晚,杨大娘就又在她的枕头底下摸出了原模原样的积蓄,也就知道是误会了。

    尽管白拿了这么多钱和票子回来,但她闹都闹了,当然是不会再还回去,自铲耳光。自家悄悄收好,以后这都是媳妇本了。

    杨大娘的积蓄,当然是我们的白薇薇小朋友藏的了。最近自己的这些事情,江明珠虽然没有出面,但全部都是她背后挑起来的。她都这么对付自己了,白薇薇当然要反击了。

    但白薇薇真的只是把杨大娘的积蓄藏起来了,想借此搅黄了江明珠和杨玉树的事情。

    可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真是从没看出杨大娘还有江湖大姐大的气场来的,号召力杠杠的。

    然而事情这么大,并不影响一群小伙伴们玩乐的心。

    这一次他们也学熟了,不敢折腾出大的动静,大家伙分批行动。

    大家在往江堤方向走的一处没人的地方汇合,齐天海几人骑着二八大杠,前后都载上人,九个人三辆自行车,就开往了江边。

    小姑娘们玩水,当然是不敢像男孩子那样,脱得只剩裤衩就往水里跳的,只是很害羞的卷高了裤腿,在浅水里玩。

    她们也有自己的玩法,今天约好了在水里捞些小鱼小虾的,都带着个菜篮子。

    现在江里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岸边就有许多小螃蟹小虾在爬,水里也是一群群游的。只是很小的那种,也许捞上一天也不过是炒上一盘打打牙祭。

    不过有白薇薇这个有作弊器的小伙伴在,她们今天怎么可能不大丰收。

    她暗中就放出了她的小分队们,把鱼虾往她们在的方向赶,不一会儿这边的小鱼小虾就聚集了很多。

    几人分开来,阮红和白薇薇两个人捞,往张甜的篓子里倒。张敏敏因为在农村也是经常玩这些,倒是身手不错,她一人捞,齐梅英年纪大些,就有些放不开,跟在她后面让她打了倒进来。

    几人打了半个小时,就把两个篓子打的满了大半。

    男孩子们也游水游了一轮过来了,一看这可好了,大丰收啊。

    一下子折腾了半个小时,还是有点累的,大家伙就上了岸。

    白薇薇为了改善生活,也是很拼的。

    来的时候,带了一块大雨布,还有剪刀、小刀的,也让阮红和张卫红带了剪刀和刀子。雨布在平地有荫的地方摊开,鱼虾倒在上面。

    男孩子一看她们准备的这么充足的家当,也帮忙把旁边岸堤上舀水给浇干净了。一伙人,就这么捡出稍大的小鱼给剖干净,在水里涮干净,一一摊开晒起来。其他的太小了,也不剖了,就这么摊在岸边晒干。

    齐天勤有他的小青梅在,看张甜这么喜欢小鱼,要图表现;齐天宇是爱玩闹的性子,看他们在整理,他觉得无聊,两人又下水去捞了。

    男孩子的活动区域大一些,到腰的水也是可以的,又有隐形的白薇薇牌作弊器,虽然他们都不知道,但是收获颇丰。

    居然让他们捞出了上十条一斤多大小的鱼,大家伙一下子就欢呼雀跃了。今天这么会功夫,捞了这么多起来,大家就是平分了,也够一家子加两盘菜了。

    大家一同决定分工合作,男孩子捞鱼,女孩子处理,争取晒上更多的干鱼出来。

    可是这么大的鱼,这么不给佐料晒起来,可就臭了。

    齐天海家里条件好一些,又是不怕家里大人管的,就说自己回家拿盐来,其他人先剖着。穿好衣服骑上车就回去了。

    大家兴奋的中午吃饭都舍不得停下来,轮流回去吃饭,让几个守着东西,下午接着干。

    到了下午三四点,大大小小的,居然晒了上十米的岸堤,大伙都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虽然晒得黑红黑红的,但还是觉得这个可以作为日常任务来做了。

    这么忙活一段时间,大家都有望顿顿吃上一条鱼一直吃到明年了,多好。

    于是大家都愉快的决定了,明天继续。

    晚上回家,大家一人手里一个大菜篮子——没办法,小点的装不下了,中午回去换的大号的——分头回家。

    因为今天齐天海提供的食盐,他单独提溜了唯一的一条上十斤的大鲶鱼回去了。

    他回去的较晚,因为他是司机之一,要分批把小伙伴送到稍微近的位置,再回去接人——今天一人分了满满一菜篮的鱼虾,就是大部分都晒干了也有几十斤重,这么一路提回去,可是受不了的。

    等他到家了,已经快六点了,回家开门就看见他爹黑着脸坐在沙发上,老娘在旁边陪坐。

    其实原因很简单,齐天海把家里的盐都拿出去了,一粒都没剩。齐妈妈下午回家来做饭,完全没法做菜了。她准备去邻居借点的,刚巧齐主任回来,就被问到了。

    齐主任就黑了脸,说她太溺爱孩子,是害了他云云。她一看丈夫脸色,也不敢出门借了,陪着他坐着等齐天海回来。

    齐天海手里的那条大鱼,其实是白薇薇特意让小分队赶过来的。因为听说他十分实诚的,把家里盐都拿过来了,想着她们还要继续愉快的玩耍的,少了这么个顶着的主力军怎么行。

    就在半下午的时候,把空间里的小鱼小虾们放了大批到稍远的江里放生,又让小分队赶了条猛的,让齐天海提回去,能稍微安抚住齐主任。

    实际上白薇薇的目的也达到了,齐主任看在儿子拿的盐也是做了正事的,还提回来这么大一条鱼的面子上,只是说了他两句,又让他以后要去水边也要注意安全等等,也就放过去了。齐主任内心里溺爱孩子的心,也是一样一样的。

    这么大条的鱼,就是过年能在厂里分上几条了,平常可没得吃啊。齐妈妈借了盐,大手笔的上了油锅,使出浑身解数做了一大桌,又给齐大爷送了一大碗鱼块,一锅子鱼汤回来,给丈夫倒上一杯白酒,倒是真让齐主任吃了个舒心——儿子也会为家里做事了,真是不容易。

    尽管这种大丰收,说起来十分不科学。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小孩子,拿着那么简陋的工具,都能打到这么多鱼,这可让那些渔民们怎么活。可是他们今天就真的打到这么多鱼,货真价实的是自己打的。

    所以各家里也没有怀疑,自家偷偷的把鱼干串好,晾起来干透。小鱼小虾的做一部分,其他的也摊开了晾着。毕竟就是太阳大,一天时间也不能完全干透的,时间长了就坏了。

    但是这项这么好的日常任务,只持续了十天,就被各家大人叫停了。

    实在是这群孩子太丧心病狂了,现在各家里的鱼虾已经成灾了。

    他们的劳动成果除了第一天是齐天海多了一条大鱼,后来都是平分的。

    就是这么平分下来,张敏敏第五天离团,回农村老家的时候,也带了三个麻袋的干鱼——这还是齐大伯家怕孩子不好拿,都给收拾的大个的又干透的给她串起来装上的。

    到第十天,就是勤快又有作弊器的白薇薇,把成果做成各种的成品酱和菜、鱼肉松、香酥鱼骨之类的,中间还给白哥哥陆续寄了五大箱各种成品。

    家里还堆了十几个大泡菜坛子的各种鱼虾酱,三大坛压得实实的鱼松、四个麻袋的小鱼小虾干,厨房的一面墙上挂满了一串二十条,一共二十好几串的晒干了还有一斤左右的干鱼。

    白家的厅里还晾着白薇薇一直在刷的箱子。尽管有空间帮忙调节家里的空气,也让白爸白妈受不住了。

    阮家和齐梅英家都是两个人来的,数量上更是其他家的两倍,这就更可怕了。

    不过也快开学了,大家也晒的黑红,就是白薇薇也变成了深一号的浅小麦色,也就消停了。

    住一栋楼的阮红、白薇薇、张甜,就每天各家坐坐,拿上淘回来的丛书系列互相学习。

    其实,现在还是不怎么重视学校的功课的。可架不住张甜就是个还没暴露出来的学神体质,阮红和白薇薇知道后世的恢复高考,俩人都想把自己的小伙伴往好的方向带。就这么的,三人自学小组成立,平时又多了个日常活动。

第9章 十四岁日常() 
等到开学前两天,下乡的青年们也都收拾好了包裹,准备启程了。

    江家自从那次杨大娘闹事,也低调了。可是这次下乡,又让他们上了家属区头条。

    江家给江明珠收拾了三个箱子,两个大包裹,还有随身背的一个背包一个挎包,还提了一个网兜,装着五个崭新的搪瓷盆和几个搪瓷杯碗。

    就是嫁姑娘的,没这么多行李的也大有人在——江明珠这还只是下乡。

    组织下乡的领导一看,这个风气可不行,让江家精简行李。最后江家决定,三个箱子稍后自家想办法送过去,让江明珠把其他的先扛走。好歹是“精简了”。

    江明月先头一直是隐忍不发的,一是自己还不熟悉环境,二是没找到出路。

    九月刚开头,她“病好了”,就早出晚归好几天,然后就自个儿搬出了江家——她在江对岸的古楚市第一棉纺厂,找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准备去单身宿舍常住了,再不想回江家,粮食关系都转出去了。

    江父江母当然不依了——养这么大了、能赚钱的女儿,怎么能让她跑了。他们明珠还替了她去下乡吃苦呢。怎么能让她去享福,他们的宝贝明珠受罪了。

    江母本来在附近的锻造厂食堂做临时工的,也请假了,就去一棉厂闹。最后,一棉厂的领导调解,江明月每个月拿十块钱给江家,算是赡养老人了。

    江明月心中暗恨,可也没办法,就答应了。要知道这个临时工,一个月也不到三十块啊!她怎么能这么便宜这帮吸血鬼了。

    隔天放假,她也没直接回江家,而是暗中跟踪着出门的江母,让她滑了一跤,头磕到了石头上,当时就昏迷不醒了。

    那个地方又偏,好不容易经过一个人,回了江家报信,江家人把江母送到卫生所,后来伤势严重,转到市第一医院,好歹救回一条命——可是估计是摔倒时伤了脊椎,高位截瘫,脖子以下都没知觉了。

    江明月的钱哪里是那么好拿的。

    你拿了我的钱,就给自己买药吃吧,可不是给谁谁都能花的。这就是江明月的想法,她也这么做到了。

    这些事情,白薇薇只是在旁边看了,并没有参和。成了如今这个局面,都是他们自己作的。

    内情其他人是不知道的。但这些热闹也够一众人说上一段时间了。

    大众导向是,这江母自己把自己给作成这样,就让她的宝贝明珠来伺候她吧,那个明珠还说自己赚了那么多钱,倒是看看能成什么样。

    倒真没几个同情她的,谁让江母之前太嚣张,踩着别人家的孩子,捧自己的姑娘,得罪的人可不要太多。

    白家经过白薇薇的慢慢整理,已经跟当初比起来大变样了。家里的家具因为保养得宜,天然的黑漆看起来是低调的华丽。

    厅里的五屉柜上,摆着白薇薇漆好的樟木箱子。

    白爸爸拿回来的明漆,她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打磨上漆,露出天然的木纹。箱盖上盖着白妈妈绞了波浪边的白色方布。

    上面摆着一盆白爸爸挖回来的吊兰,用白薇薇买的那个五代的罐子装着,长得郁郁葱葱,现在已经开出白色小花垂着。

    还有家里的一些物件也变了,原本客厅沙发转角的方桌,被白薇薇后来磨着爸爸带她去的黑市上,买回来的一个矮瓷缸换了下来。瓷缸是天青色,素素的,表面浅浅的冰裂纹十分好看。当然重点是,这是北宋的。不管怎么说,也是古董了。上面做了略大一圈的圆形木盖子,白爸爸提供材料,白薇薇加工出品。盖上白妈出品白方布,就是个十分精致的边桌了。上面放上一盏玻璃罩的台灯,让客厅的一角一下子亮眼不少。

    现在她已经点亮了木匠技能了,白爸爸就给淘了一套木匠的工具回来了。里面还有拇指大的小刨子之类的,十分可爱。白薇薇专门做了一个抽屉式收纳箱,把工具一层层的收好,放在了隔间里。那里是她做细活的工作室了——她已经用小刨子这些小工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