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文星说:“当然,敌人的薄弱环节不一定就是炮兵阵地,比如后勤辎重,不过这都是一般意义上的薄弱环节,真正意义上的薄弱环节是通过种种兵力上的引诱和调动,形成了局部上的优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薄弱环节。”
刘贵目光闪出了神采,急忙问:“能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吗?”
宋文星郑重而又认真的指着地图说:“如果是我的话,我准备这么打。当3团和4团返回临汾城的时候,就不必防守县城外围,直接把日军放进城来善于防守的2团以及东城的5团跟日军纠缠,拖住日军。
然后集中3、4、6个团的主力,1团作为预备队,围攻日军的222联队。日军的36师团遭受过我们的打击,对我们有极强的畏惧心理,因此,很可能会抵挡不住我们的进攻。
如果222联队败退,这个时候让攻击力最强的1团再出击,很可能就会造成敌人的崩溃,那么这场仗就好打了。
如果日军的238联队没有增援城内的239联队,而是增援222联队,那么,1团就直奔日军的炮兵阵地,端了敌人的炮兵。日军没有了炮兵,火力必然大大削弱,士气也会受到震动,接下来的战斗也就好打了。”
刘贵有些疑惑的说:“可是如果城内只有2个团,无论如何都挡不住日军的进攻,是不是有点冒险?”
宋文星微笑着说:“战争本身就是冒险,永远没有安全和绝对这回事,如果我们的兵力既能阻挡日军的进攻,还能有足够的兵力来围歼日军,那么日军会傻乎乎的跑过来送死吗?
另外,如果我们真的有那么多兵力,那么把更多的兵力用于围歼日军,日军崩溃的会更快,因此,最好的战术选择还是集中兵力主动进攻,无论是攻守,都可以通过兵力的调动,集中力量消灭一部分敌人,然后逐渐取得战争的主动。
其实,真正的大规模作战,是需要有一个阳谋来做支撑,就是说作战计划一旦展开,敌人就会慢慢向着失败的深渊滑去,无可挽回,然后要以阴谋作为辅助,使敌人更快的滑向深渊。
切忌作战计划以阴谋来做支撑,如果敌人一旦不中你的阴谋,那么整个作战计划就会陷入被动。说实话,你诱敌深入,打算在城内围歼日军的作战计划就是阴谋,这是兵家大忌。”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国军抢攻运城 一()
刘贵陷入了沉思。
宋文星又说:“攻防战术说来简单,但是应用起来可不会如此的简单,首先,战术的选择和应用,最的就是时间,谁先能在战前通过各种办法,提前动手,实现自己的战术意图,那么在战争中就会赢得主动。
比如说:如果3团和4团的动作过慢,不能的配合其余各团,对222联队发动有效的进攻,那么时间就会站在日军这边,当然,如果2团和5团的表现足够好,还是能争取到时间的,这需要对自己的部队战斗力和特点有一个清晰而直观的认识。
除了时间外,要对自己部队和敌人的战斗力、兵力、火力、士兵素质都要有一个细致而清醒的认识,要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不能拘泥于单纯的攻或者守,战术的构想一定不能脱离于现场的环境。”
刘贵叹了口气说:“我以为能通过这一战向你证明我的能力,但是现在看来还需要努力啊!你是不是在国外上过军校啊!”
宋文星笑呵呵的说:“别瞎猜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过是多看了两本书而已。咱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你负责练兵打仗,我负责战略规划,筹备物资。”
就在宋文星和刘贵讨论战略战术,检讨临汾保卫战的得失的时候,忽然通讯员过来报告说:“第四集团军发来了消息,说**抛开了他们,从黄河南岸调了2个军,4个师的兵力,准备攻打运城。
不过,日军好像提前得到了消息,在我们打临汾保卫战的时候,就向运城空运了1个联队的日军。”
宋文星笑着说:“我看,不是日本人能掐会算,也不是**情报泄露,而是他们是冲着我们来的,想对我们发起突然攻击,只是没有想到临汾的战斗开始的突然,结束的又太快了,他们还来不及动作就结束了。”
刘贵好奇的问:“有哪些迹象说明是冲着我们来的?”
宋文星淡淡的说:“是从战略考量上来看的。因为一旦运城被我们拿下,以我们宽阔的战略纵深,再加上没有了后顾之忧,日军就很难一下子消灭我们了,而会跟我们形成持久拉锯消耗,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说实话,日军打到了今天,消耗的军费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不能实现稳定华北,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那么日本人就只能透支自己的经济潜力了。”
刘贵点了点头,然后又笑了一下说:“2个联队的日军,怕是**这次要啃硬骨头了,不知道能不能拿的下。”
宋文星也笑着说:“谁知道呢,我其实是希望他们能拿的下,但是恐怕够呛,因为运城有飞机场,只要飞机场不失,日军就能随时得到增援,不过其实还有一个选择。”
刘贵好奇的问:“什么选择?”
宋文星微笑着说:“那就是在运城跟日军消耗日军不断的依靠空运来运送补给物资和人员,然后用优势兵力来消耗他们,比**被动的打什么会战要划算的多,不过,就怕**没有哪个心。
在**当中,那个高级将领不把手底下的人员物资当成自己的私产,去跟日本人消耗,那不就是要倾家荡产?估计就算是老蒋也不愿意,他得保留实力,否则他这个委员长就做不长了。”
宋文星和刘贵在讨论运城的时候,**也对运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围三阙一,传统的攻城策略,虽然都知道没什么好跑的,周围都是中国人的地盘,但是可以让日军从心理上不至于死战到底。
能攻下运城,**从西安运来了仅剩的几门150mm口径的榴弹炮和所剩不多的炮弹,调来了精锐的山炮营,全部是一水的德国山炮,另外,2个军的**将士也是经过了厮杀的,有些战斗力的部队,可谓是准备充分。
攻城一开始,**首先用150mm榴弹炮轰开了城门,然后又轰开了几处城墙,**士兵们呐喊着冲了上去,对着轰开的城墙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然而,当**士兵冒着猛烈的弹雨冲上去的时候,发现运城内的街道上都布满了日军的火力点,房屋被打通,街道被筑成沙袋工事,甚至零星的还有炮兵直瞄工事。
缺乏有效通讯手段的**,只好在缺口炮火支援,摧毁日军的工事,但是进攻的部队和第二梯队却拥挤在了城墙附近,城墙上还有不少日军士兵不断的往下投掷手雷,再加上九二步兵炮的精确射击,攻入城内却伤亡惨重的**只得退了出来。
这时候,日军利用准备好的木头和石块堵住了缺口,第一次进攻宣告失败。
随机,**炮兵轰击,发动了第二次进攻。
不过,这个时候,日军的飞机频繁的开始轰炸运城周围的**,尤其是炮兵阵地,更是日军照顾的重点。
当初在临汾的时候,蟒丛山纵队也遭到过日军飞机的轰炸,但是由于城内建筑物林立,阻挡了单片的纷飞,再加上3团和4团没有回来,5个团中的3个团都布置在外围阵地,因此伤亡并不大。
再加上刘贵诱敌深入的作战计划,很快就跟日军搅在了一起,日军的飞机也就无从发威了。
但是现在**是4个师的军队包围在运城的外围,而且如果不集中兵力怎么进攻?另外,少量的防御火力根本作用不大,大多数的**士兵遭到重磅炸弹的轰炸后,只是惊恐的四处乱跑,因此,**遭受轰炸和扫射后,损失极大。
这时候,西安方向居然出来了**的飞机,是从苏联引进的伊15和伊16,但是性能已经落后于日军的飞机,再加上数量较少,又缺乏优秀的飞行员,而日军的飞行员都是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战斗力十分强悍。
因此,**的飞机被击落了几架后就再也没有再飞过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国军抢攻运城 二()
蟒丛山纵队作战的时候,基本上以运动战围住,歼灭日军联队级别的部队也是一点点的在运动中吃掉,因此,日军的飞机根本无从下手,有时候还会被蟒丛山纵队的仿冒的日军标志给误导。
但是**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充分的享受了日军的优势火力和现代化兵器的威力,伤亡几倍于日军也就不难想象了。
不过**的士兵还是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不断的对日军发起了一次次的冲锋,虽然几倍于日军的伤亡,但还是依然战斗不息。
宋文星用望远镜在远处观察,虽然很佩服**士兵的英勇,但是还是不住的摇头。
**对运城连续进攻了3天,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还是没有攻下来,尤其是日军的机场,全部采用混凝土工事,异常坚固,山炮打上去,只是一个浅浅的弹孔。
看到经受了如此惨重的伤亡,却依然没有拿下运城,**终于停止了攻击,在运城周边开始大规模的挖掘工事,以抵御日军飞机的肆虐。
然而,侯马县城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崔承志,丘山县崔老爷子的儿子,原来隶属于二战区,可是二战区都是阎锡山的嫡系,外人根本插不进来。崔承志虽然是山西人,但是黄埔毕业,算起来是老蒋的嫡系,因此分外不受待见。
崔承志只好掏钱运动了一下,来到了一战区,希望能某一条晋升的捷径,可是一战区给他派的依然是不受待见的差事:第四集团军政训科长。
但是这次由于他跟宋文星以前有过接触,因此上级委派他跟宋文星谈判,希望宋文星能出兵,帮助**攻克运城。
因为跟宋文星打过交道,因此知道他的个性,崔承志直接就摆开架势说:“宋将军,我想我这次过来的目的,您想必清楚吧!什么条件能出兵帮助**打下运城,你可以随便提。”
宋文星微笑着说:“怎么,现在成了宋将军了?以前你不是都叫我宋少校,后来又叫我宋先生的吗?难道我的职位上升了。”
崔承志略显尴尬,但是义正言辞的说:“宋将军,我承认以前小看了您,但是我还是要说,现在民族危亡之际,作为中国人,作为一支中国的军队,您应该伸出援手来,对困守运城的日军加以歼灭。”
宋文星不置可否,淡淡的说:“你是知道的,当初我不接受你们**的指挥,放弃了你们的好意,放弃了接受编制物资的条件,宁愿辛辛苦苦自己筹集物资,自己从战场上缴获敌人的装备。
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吧!
一将无能害死三军,我这几天都在观察你们的进攻方式,简直就是拿人命填鬼子的枪眼,虽然运城城池坚固,兵力众多,但是你们的进攻方式就是蛮干,伤亡不惨重才怪。”
崔承志愤怒的说:“宋将军,我敬你是一位打鬼子的英雄不要侮辱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
宋文星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说:“我没有侮辱前线的将士,而是在侮辱指挥战役的将军。”
崔承志有些无语,有些激怒的说:“你,你太放肆了,要知道,背后策划这场战役的可是何将军,具体指挥这场战役都是曾经跟鬼子浴血奋战过的捍将。”
宋文星有些嘲讽的说:“悍将,我怎么没看出来,只看到一群废物,而且还是把物资看的比人命还的废物。”
崔承志听到宋文星话里有话,按捺住暴跳如雷的情绪:“既然宋将军说**的打法蛮干,那么宋将军认为该怎么打?既然宋将军认为**蛮干,为什么不自己带兵亲自打下运城给我们看看。”
宋文星轻蔑的说:“兄弟,没用,真的没用,你这点激将法的小伎俩能对我有用的话,我们蟒丛山纵队发展不到今天,就是因为我们为兄弟们考虑的多,为功名利禄考虑的少,所以才能慢慢壮大。
姓何的自己想捞好处,还舍不得弹药物资,就他的那心胸还能打的了鬼子?做梦去吧!
你见了他就去问问他,**手里是有战防炮的,为什么不用它来打掉日军的火力点?既然150榴弹炮压制住了日军的火力,为什么不把炮兵推到前面来进行直瞄射击?
还有,为什么不集中兵力攻陷一段城墙,建立一个较为稳固的支撑点,这样的话,从出发阵地到城墙的这段距离是不是就不用白白伤亡了?
为什么任由部队一次次的做着徒劳无功的冲锋,是不是冲上去死了就代表着勇敢?
还有,**的装甲部队呢?调两辆坦克过来,作为直瞄的堡垒火力掩护一下步兵的进攻又能怎么样?只要有步兵的掩护,坦克是可以发挥出相当的攻城作用的。
更让我觉得寒心的是,姓何的居然没有为攻城的部队准备足够的给养,不但弹药准备不充分,而且连最基本的粮食都供给不足,虽然第一梯队的部队有吃的,但是在前进基地的后续部队呢?他们难道就不吃饭了?
我想,很多次第一梯队完成了任务,第二梯队却接不上,有一部分都是这些原因吧!”
崔承志目瞪口呆,万万没有想到,宋文星一个战役的旁观者,居然能从中发现这么多东西,但是他还是努力的劝说着:“宋将军,不管怎么说,何将军也是在为国家,为整个民族的抗战做贡献,最起码何将军还是愿意主动进攻的。”
宋文星有些沉默,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有些沉痛的说:“什么时候**沦落到了这步田地,当年北伐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的昂扬向上,而到了如今,跑的慢一点的都成了豪杰、悍将,明明是一己之私的蛮干,居然也成了为国家为抗日做贡献。
我想起了一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按照你所说的,相对于其他军队的表现来说,他确实是在为国家,为抗日做贡献。
至少他可以把自己说成中**队对日反攻第一将领,是吧!”。
a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国军抢攻运城 三()
<;>;→網。,。
崔承志有些目瞪口呆,他不知道宋文星说的到底是讽刺还是夸赞,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事先知道,但是他知道,何确实打算这么包装自己,连准备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稿都写好了,其中一个的就是对日反攻,里面或明或暗的张市,何是中国对日反攻第一将军。【△網。】
想了一会儿,崔承志只好转移话题,单刀直入的讲:“宋将军,那你说该怎么办?运城不打了?难道宋将军不能帮国军把运城打下来吗?何将军说了,条件随便开,只要差不多,都可以满足,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先打下运城。”
宋文星笑着说:“你们国民政府的这一套鬼把戏玩了这么多年了,还是乐此不疲,就算真打下运城来,你们国军会给我们那么多物资吗?到时候怕是毛都没有一根。。。。。。。”
崔承志立刻反驳说:“那你们如果打不下运城来怎么办?那我们的物资岂不是打水漂?”
宋文星立刻蔑视的说:“我就说了,你们只是打着抗战的名而已,说到根本还是自己。既然是自己,就不要把自己标榜的这么伟大。
我们打日本人就是自己,自己能过的好点,自己不至于在这个乱世平白无故的丧命,但是至少我们是自己筹集物资,我们是真的在打鬼子,而且成绩比你们好的多。
而你们呢?以举国之力,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汇集了全国的精英人物,结果就打成这种狗血,关键就是你们没有把人命当回事,就知道死了几个臭当兵的,然后再去抓壮丁就行了。
如果你们尝试着减少军队数量,加强核心力量,集中整训军队和新兵,不至于把仗打成这个鬼德行。”
崔承志无奈的说:“宋将军无论如何都要帮我们把运城打下来,这对全国的民心和士气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是。。。。。。”
宋文星立刻打断了他的话说:“不要再说下去了,不管给我多少物资,我目前是不会跟日本人做这种不合算的消耗的,你们国军有人员和物资,我们蟒丛山纵队可都要精打细算。
本来我是想找个机会把运城的日军引诱出来,或者把他们赶走了事,但是现在让你们这么一打,怕是两种可能都已经不存在了,我忽然发现,这是让你们真正为国家出力的好机会。
你们国军消耗虽然很大,但是日军的人员和物资都要通过空运来解决,消耗远远比你们大,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总比你们几倍于日军的损失要强的多,跟日本人在运城拖下去,对国军,对中国的抗日来说,都有好处。”
忽然,宋文星停了一下,微笑着说:“唯独对姓何的没好处,不但消耗了的物资,而且还可能引起国人的谩骂,骂你们国军无能,降低他在国民和军队中的威信。呵呵,去帮我向姓何的问问,他愿意为国家做这种事情吗?”
事情谈到这,已经无法再谈下来去了,因此崔承志悻悻的回到了一战区,而宋文星也忙着整顿蟒丛山纵队。
崔承志回去以后,运城又调来了1个军的援军,采用了宋文星提出的几点改进意见,首先集中兵力突破一点,在运城的城墙上建立了巩固的支撑点,然后又使用平射炮重点打击日军的火力点,甚至把1个营的山炮推进到近前直瞄轰击。
不过,宋文星提到的坦克没有运来,粮食稍微充足了一些,将士们能吃饱饭了,但是弹药物资还是有些不足。
经过这些方法改进,进攻的效果好了很多,很多时候已经可以突入城内跟日军进行拉锯了,但是由于日军拥有充足的预备兵力,而且兵员素质较高,实际上国军在进攻的时候还是有些吃亏。
另外,还有一个重大的难题解决不了,日军的空中优势太大了,仿佛觉得运城周围的国军好欺负,也是个好目标,每天都有三、四波飞机前来轰炸、扫射,给国军的进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经常打乱进攻的节奏,给第二、第三梯队造成重大伤亡,以至于功败垂成。
宋文星又跑到国军的前沿阵地上看了几天,忍不住的对李振西吐槽说:“你们国军都是棒槌吗?既然能在城墙上建立支撑点,为什么就不能想办法再城里建立支撑点?日军虽然精锐,但是人没有你们多,实力不如你们强,可以稳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