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做强者-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裕程度现在青州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和过去贫穷落后的东莱可是完全的不同了,田楷可是派过几波人想来接手了,不知大人对此事想怎么处置?”
    鲁肃听后大笑起来,对国渊道:“子尼先生,东莱原本是个无人管理的地方,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我们是孔北海丢给我们来安置灾民、难民用的,现在东莱的经济好了,他田楷就想来接收,天底下那有如此便宜之事,难道我军会怕他田楷不成。”
    吕宁也笑着道:“子尼先生,田楷想接收东莱也行啊,那他把我安置灾民、难民的钱财归还我呗,他敢乱来的话,那我连他青州也一并给接收,他有袁绍,袁本初、公孙赞的能耐吗?他能强过匈奴、鲜卑族的铁骑吗?田楷在我眼里就是一个无能之人,是一个贪官污吏,他除了会欺压百姓外还会啥啊,不用怕他。”
    崔林看了吕宁一眼,思考了一下才道:“主公,既然东莱是孔北海让给我们的地盘,那主公这次去不去拜访孔大儒啊,孔大儒也是一名爱民如子的好官,比起其他诸侯来,他也应该算是不错的官员了,虽然他也没有安置灾民、难民,但在这乱世,能像他一样摆几口大锅救济灾民、难民的就很不错了。”
    吕宁一听,你们这不是逼我去见孔融吗?吕宁原本是不想去的,现在你们都这样说了,吕宁还能不去吗?当然了,吕宁去后对于你们今后的工作开展应该是有好处的,既然你们这样热心,那吕宁去见见又何尝不可呢,况且他孔融还歉吕宁人情呢。吕宁抬头看了大家一眼,见他们大家都有此意,吕宁就道:“那我就抽时间去拜访一下孔文举。”
    几日后,吕宁带着手下官员到北海去拜访孔融,虽然他们在诸侯大联盟时见过面,但没有啥深交,更没有啥来往,他们当世大儒都看不起吕宁这个出身贫寒,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他们都当吕宁是一个草莽英雄。而他孔融那可是满腹经纶,是孔子的二十世子孙,自古至今流传着孔融让梨的典故,说的就是孔融他本人,可想而知孔融确实是一位贤德的君子,当然他也是一名儒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位当世大儒。
    孔融听说吕宁来后,亲自带着手下官员出门来迎接吕宁一行,这主要是看在吕宁的大军曾经为他解救过北海之危,出于礼貌他才这样做,否则凭他孔融的大名,像吕宁这种文不能提笔,武不能上马,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他是不会如此客气的,毕竟吕宁在他们儒林人士中的印象太差了点。
    大家见过礼后,孔融首先对吕宁的救援再次表示感谢,吕宁和他客套了一下,也让手下人送上礼物,这是古代拜访他人时必不可少的东西,孔融稍客气了下也就收下了。随后坐下来后,由吕宁手下的国渊、崔林、鲁肃三人和他探讨儒学经典,而吕宁确在旁边听他们争论。吕宁自己都感到太无聊,这样的争论没有任何的价值,也毫无意义。
    后来孔融看到吕宁送给他的礼物当中有一本书,他可是个爱书如命的大儒,马上就拿起来观看,吕宁知道那是管宁他们编写的《汉语字典》。孔融首先看到主编是管宁,副主编蔡邕,还有一大堆的编著人员的名字,但当他看到发明人居然是吕宁的名字时,这让孔融无法想象,这怎么可能呢。当孔融继续翻阅时发现,这个字典太让人难以想象了,有了这样的东西,那今后的读书人可是方便不少,也帮读书人解决了汉字发音的问题,对于不会书写的字也可通过这本字典给查找到。这让孔融是惊世骇俗,他做梦都想不到世间还有这么一种方法能让汉字发音,并还编写出书来,最让他吃惊的当然是发明人是吕宁的名字了,这让他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但这又是管宁他们编写的东西,这肯定是不会有错的,管宁是啥人他孔融可是非常的清楚。
    孔融抬头看了吕宁一眼,还是不能让自己相信眼前的事实,他还是问道:“吕大人,这本书真提你发明的。”
    吕宁一听,他奶奶的,这有啥,值得这样大惊小怪吗,这要是在后世,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滚瓜烂熟,这当然不是吕宁发明的了,吕宁那有这个能耐。“孔大儒,这是幼安他们编写的,我可没有做过任何事,只是他们硬要把我的名字给搞上,我自己都觉得脸红。这样的巨著那是我这个大字不识的人能搞出来的,这都是幼安他们的功劳,和我没有啥关系。”
    孔融听了吕宁的话后,这才松了口气,但还是道:“幼安他们真是大儒也,我不如他们多啦,他们能编写出这样亘古未有的巨著,确实是我大汉民族之幸,也是天下儒林人士之幸,能想出如此的方法真是贤人也。”
    你这不是在说我吗?吕宁那有这么伟大,那是后人做出来的,而吕宁自己确实也解释不清楚,当然也不能解释了,这怎么解释啊。
    旁边的鲁肃却道:“孔大儒,这《汉语字典》确实是我主公发明的,管大贤从他们只是在我主公的指导下才编写出来的。”
    吕宁一听,你子敬不是添乱吗?有必要争这种虚名吗?况且也确实不是吕宁发明的,吕宁用眼睛瞪了鲁肃一眼。孔融听了鲁肃的话后,马上又是一愣,这怎么可能,一个鲁夫能想出如此方法,这不是开玩笑吗?但鲁肃的话让他知道这是真实的事情,这本巨著确实是眼前这个鲁夫想出来的方法,孔融呆了片刻后马上起身向吕宁鞠躬九十度行了个大礼才道:“吕大人真是矿世奇才,这样匪夷所思的方法都想得出来,让我深为敬佩。”
    吕宁当然也不敢托大,还是赶紧起身向孔融回礼。这下好了,原本对吕宁是不屑一顾的孔融手下官员,立马都纷纷起身向吕宁致礼,这还让吕宁活不活,吕宁原本就不大喜欢弯腰,现在不得已只能是向他们逐一弯腰回礼啦,这真是要命,当然孔融手的士子们对吕宁的态度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当然了,最高兴的还是孔融,他得到这本字典后,那真是如获至宝,他对吕宁是左谢右谢的。吕宁心里在想他奶奶的,老子出兵帮他解北海之危还比不上送他一本书有作用哦,这真是个好书如命的书呆子,看样子今后要想搞定什么士子的话,还是首先送本《汉语字典》给他后再进行不迟,连这当世大儒这是这个鸟样子,那一般的士子不是更容易搞定啦。
    接下来又是向孔融他们讲解《汉语字典》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当然也告诉孔融,这本字典里只收集了二万多个汉字,如果想要全部收集好并编写出来的话,估计还得有些年头管宁他们才能搞出来,这个工作量实在是太大啦,现光编写人员都有几十人天天在专门做这方面的事,而我们在大汉民族的汉字也实在是太多了。
    孔融是一边虚心求教一边思考,越到后面越发现此字典的好处,突然孔融向吕宁道:“吕大人,这字典里的字看笔锋应该是蔡伯喈的,但又不像是蔡伯喈的亲笔书写,这是咋一回事啊?我怎么看着有点不大对头的地方。”
    吕宁听后哈哈大笑起来,随后道:“孔大儒,这是蔡老爷的笔迹,但并非是蔡老爷子书写的,我手下的马德衡发明了一种活字印刷术,可以毫不费力的就印刷出成千上万本出来,如果是靠人来抄写的话,那一个人一生也抄写不出来多少本啊,那如果是全部汉字都编写出来后,那更是难上加难啦,现这本书在我的辖区内到处都有卖的。”
    孔融是边听边点头,也不知他点的是啥头,他当然不可能想象得出来什么是活字印刷术啦,他心里想的是传说中吕宁在并州带头搞奇*技巧一事,看来这件事是真的了,孔融看了吕宁一眼道:“吕大人,那你辖区内的能人异士可不少啊,但我还是想劝大人一翻,那些奇*技巧还是少搞的好,这对于大人的名声可不利啊。”
    吕宁一听,开始还有点生气,老子送东西给你,你还来扁我一翻,但反过来一想,这老头也是一翻好心,好是其他人的话,那也不会提醒吕宁啊,只是他的这种论调也太迂腐了,但吕宁还是向孔融道:“多谢孔大儒的关心,我知道应该怎样做的。再说了搞奇*技巧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我们大家都离开了奇*技巧的话,那不知我们大家如何生存呢?我们吃的、住的、用的,那一样不是都是工匠们搞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些工匠的辛勤劳动,会有笔、墨、纸张供我们使用吗?我们会有房子居住吗?我们能有车乘坐吗?再说了,孔大儒,你的老祖先孔圣人也干过农活,做过工的,也走南闯北的去过,怎么现在我们大家都看不起工匠来了,这可是不对的,大家不是说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吗?那士子、工匠、农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并不存在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啊。”
    吕宁的话让孔融及手下官员实在接受不了,孔融更是十分的气愤,并对吕宁道:“吕大人,你怎么乱说我的祖先孔圣人做过农活,干过工匠呢?你这不是瞎胡闹吗?”
    吕宁看了孔融那气愤的样子,放声大笑起来,并对他道:“那孔大儒你有什么证据说你的祖先孔圣人没有做过这些事呢?那孔圣人的老师又是谁呢?他的那些儒学经典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再说了现在这些儒学经典又有多少是真正出自孔圣人的手呢?”
    孔融被吕宁的问话给问住了,吕宁在后世可是专门从网上看过好多对孔子的研究成果哦。后世对孔子的研究那可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其研究的深度那是无法说的,虽然有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多少的说服力,但随便拿出来吓唬一下你们还是不会有啥问题。
    孔融生气的说道:“我是不知道其先祖的师承,只知道那些经典之作都是出自于先祖,难道吕大人你知道?”你大字不识一个的人还来和我孔世后人谈孔子,那不是不自量力吗,再说了我的先祖也是你一个鲁莽之人能知道的吗。
    孔融重新抬起他那高傲的头在等吕宁回答,吕宁却笑了笑道:“难道孔大儒真的不知道你先祖孔圣了的师承?那我告诉你好了,孔圣人的老师就是田间地头,他是上的社会大学,他的儒学经典都来自于社会,都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而总结出来的,他确实是我们大汉民族文化的鼻祖,他的成就也是我们后人的楷模,但他的学说确实是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特别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之说,那可是太经典了,从这句话我们不凡推论,就算是农夫、工匠他们也有值得我们学习、尊重的地方,那既然是孔圣人都认可的东西,那我们为啥还要反对搞奇*技巧呢?既然孔圣人的很多理论也是从农夫、工匠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那我们为什么要看不起工匠、农夫呢。”
    吕宁的一翻胡说八道把孔融和在座的人都虎得哑口无言,他们确实也没有办法来反驳吕宁的胡言乱语,况且大家也知道经过数百年后,那孔子的亲笔书写的东西到底还有多少在世呢,现在这些不都是后人搞出来的吧,特别是武帝时代的董仲舒,更是为了迎合武帝的口味,把儒学经典给改得个面目全非,真正出自于孔圣人之口的天知道有多少。
    鲁肃一看怎么说起孔子来了,这能让孔融服输吗,马上道:“主公,我们是来向孔大儒请教的,怎么会说到圣人身上啊,这个问题就不用再探讨啦。”
    吕宁一听,马上停了起来,孔融当然也顺势停住了这个问题的探讨,这样气氛才相适吗,随后又胡乱谈了一阵,孔融就请吕宁和大家搓了一顿,吕宁在北海住了一晚后就告别孔融离开啦,再说了,吕宁和这些迂腐的当世大儒确实谈不拢,他们没有共同的语言和观念,大家在一起谈起话来也非常的别扭,都说不到一点上来。
    
    
    
第359章 陆逊(1)

         回到长岛后,吕宁在心里老在想,既然这个死老天把吕宁搞到这个乱世来,现在也有点实力了,那吕宁不去见一见古三国中的的那些英雄人物的话,确实是会遗憾,特别是周瑜,周公瑾,那可是个传奇式的人物,赤壁大战那可是流芳百世,这不仅是后世的军事学家在研究,就是普通百姓也在传说,赤壁大战的主人公就是周瑜,周公瑾,他率领数万江东军大胜老曹的八十万大军,让老曹的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从此老曹的实力受到严重影响,这一切都是在周瑜的运筹帷幄下取得的,当时的盟友刘备其实只是个逃难的散兵游勇,更不会有啥实力,所有一切的成绩那都是周瑜的杰作。而当时的猪哥亮也才是刚出山的无名小子,他没有取到啥作用,如果说是有的话,那也只是在外交上对孙刘联盟做出了点贡献,但如果要是没有鲁肃的作用,那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是没有周瑜的同意,那更是天方夜谭,猪哥亮在赤壁大战中是被罗大大给夸大了,把周瑜、鲁肃的功劳都搞到了猪哥亮身上,其实都是瞎编出来的,什么草船借箭,怕是借的火箭吧,什么借东风,那更是胡说八道。当时周瑜已在名满天下,而猪哥亮还什么都不是唉,他能跟周瑜比吗?再说了,单论兵法和带兵作战的话,猪哥亮那会是周瑜的对手,猪哥亮只是个战略家,不是战术家,是个内政高手,和荀彧是一类的人,他们二人谁高谁低真的说不清楚。而周瑜不一样啊,周瑜在带兵作战方面,估计在当时应该是天下第一吧,能和他相比的也只有老曹勉强能相比,但还是差周瑜一个档次。就算是在出谋划策方面,那周瑜也不比郭嘉、庞统、贾诩、司马懿、诸葛亮几人差啊,他们几人应该是在一个档次上,能力相差无几,只是郭嘉、周瑜、庞统三人死得太早了点,让他们没有交手的机会。
    吕宁想到周瑜,真是让吕宁热血沸腾,这样的英雄人物,如果来到古代不见一下实在是遗憾,还有大、小乔、陆逊,那也是美名流芳,后世对他们的传说太多了,那真是脍炙人口。至于陆逊吗,估计现在年纪还小吧,不过要是现在去江东的话,能见到周瑜、庞统、大、小乔也应该知足啦,再过几年的话,估计是没有机会再见到他们这些流芳千古的名人啦。
    次日,吕宁把鲁肃、甘宁、蒋钦、张闯几人叫来,吕宁对他们道:“我准备到东南一带去一下,至于三韩的征伐那就由你们自己搞定吧。”
    鲁肃一听,乖乖,现在这个乱世,你到东南去做啥啊,要是出点什么事的话,那我们可当担不起哦。“主公,你到东南一带太危险了,你有什么事安排我们去好了,你有必要亲自去吗?你要是有啥事的话,那并州咋办?你辖区内的百姓咋办?”
    吕宁笑了笑道:“我此去准备走水路,估计不会有啥危险,难道江东一带的战船能有我军的强大吗?你们只要给我安排二、三条战船送我去就行了,你们将军都不用去了,你们继续对三韩开展征伐。再说了,我也是想见一个人,他可是你子敬的好友啊?”
    鲁肃一听,我的好友,到底是谁啊,值得让你亲自去看的人,那会是谁呢?鲁肃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来,就向吕宁道:“主公,我的朋友中确实没有啥人能惊动你的大驾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吕宁听后一愣,难道鲁肃和周瑜不相识,不对吧,他们二人不是好朋友吗?吕宁看了鲁肃一眼道:“就是六安的周瑜,周公瑾啊,我想去看下此人,当然了我也知道此人我是搞不定的,也只想去认识一下,另外还想去拜访下刘景升,想和他也签订个通商协议,这有利于我们产品的销售。”
    鲁肃听后道:“主公,你听谁说周瑜和我是好朋友啊,周瑜此人的大名我到是听过,但我们二人并不相识啊,只是听说他也非常的聪慧,对兵法谋略也有较高的研究,但具体是咋样我确实还不知道。”
    汗鲁肃跟吕太早了,搞了连周瑜都还未相识,这可真是个笑话啊。旁边的甘宁道:“主公,那我和公奕去一人保护你的安全吧?”
    吕宁笑着道:“不用,你们都要征伐三韩,那能陪我去呢,你们给我安排好战船就行了,我这次去和回来都是乘战船去,这样就啥危险都不会有啦。”当然吕宁不能跟他们讲吕宁是要去看千古传奇人物啊,去看赤壁大战的地方,更不能说是去见大、小乔,否则的话,他们那会让吕宁走哦,只能说是去和刘表谈工作了,其实和刘表谈不谈合作,对吕宁来说都无所谓。
    甘宁见劝吕宁不去是没有希望了,想了想还是道:“主公,那我把我的亲兵派给你,他们都是我的好兄弟,跟了我很多年,也都像我一样的为人,有啥事时,他们都会以身相拼的。”
    吕宁看了甘宁一眼,想了想道:“兴霸,我听说你手下的那几百人那可是你的**子啊,他们都和你一样忠义无双,在你手下叫什么锦帆卫,这么多年来都是和你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唉,我那敢夺他人之好呢,你还是自己留着吧,况且我此次去也不会有啥大危险,你们去征伐三韩时,那才是危机四伏。”
    吕宁的话更是让甘宁他们感激涕零,世间那有不顾自己的安危,却首先考虑手下人安危的主公呢。甘宁激动万分的道:“多谢主公的关爱。”
    吕宁离开了长久岛,甘宁为了吕宁的安排还是把他手下的锦帆新兵派给了吕宁,估计甘宁对他们又是左交待右交待的,吕宁和典韦及五百名‘夜眼’护卫乘坐艘战船,另外还有一千名海军士兵护卫,这可真是万无一失啊,这样的护卫,估计在水面上是没有人能把吕宁咋样了。按甘宁的说法,吕宁军的一条战船能对付像荆州水军最大楼船那样的战船十艘,那吕宁现在的四条战船不是能应负荆州水军最大号的四十条楼船了吗?就算是荆州水军,现在也不可能拥有数百条楼船啊,那吕宁还怕啥呢。
    
    
    
第360章 陆逊(2)(1)

         吕宁一路缓慢行驶,在进入长江后,吕宁自己也在想,周瑜只知道是六安的,可那六安之地也太大,那也不好寻找啊,而那大、小乔具历史记载应该是在皖城才对啊,皖城那是庐江郡的首府,现在应该还是在陆康手中才对吧,这也不好寻找啊,估计也只能是碰运气罢了,要不先到皖城,顺便去见一下庐江太守陆康大人,此时的陆康估计应该是上了岁数,活不了几年啦,他的地盘好像也是被孙策给抢占了,江东六郡应该包括庐江郡吧。按记载。陆康应该是个老好人,对百姓非常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