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宋-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马可儿这么目光一扫,一个个俱都不敢和马可儿对视,或低头,或移开了视线。整个大殿之上陡然充满了寒意,马可儿身上发出的气场,让大殿之内的每个人都心中一抖。宋度宗见到马可儿控制住了局势,略微地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暂时地控制住了局势,如果马可儿拿不出退敌之计,霎时间恐慌就会重新占据那些大臣的心里,说不定就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宋度宗的心里也十分地焦急,于是轻声地向马可儿问道:

“并肩王,你可有退敌良策?”

“皇上不必担心”马可儿的目光再一次扫过众人,才淡淡地说道:“我想援兵明天就能够到达,到时候就是歼灭三万蒙古骑兵之时”

说道这里,马可儿目光在众大臣的身上来回扫视了几遍,冷冷地说道:

“你们不能够打仗,本王也不怪你们。人各有所长,只是既然你们不懂打仗,以后也不要胡乱发言,扰乱军心。你们要做的是,在全歼了蒙古兵之后,解决这次灾难带来的损失,做好善后工作。”

“并肩王……您说会有援兵?会……全歼蒙古三万骑兵?”吴潜震惊地问道。

马可儿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这些对敌之策,我早已经和陛下商量好了,吴相不必操心”

“并肩王……”

吴潜还要待说,马可儿挥手打断了吴潜,淡淡地说道:“我知道吴相不信,恐怕如今大殿之中的人多有不信,反正今日无事,那蒙古人还在四处收集渔船,我就略微说给你们听”()

第一卷 凤声鹊起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午夜静无声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午夜静无声

众大臣一听说马可儿要讲述破敌之策,一个个便都将目光聚集在马可儿的身上,此时他们的心里都很清楚,失去了城墙高度的保护,如果等到蒙古人将船队收集完毕之后,他们面临的就是一场屠杀,而此时的马可儿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看到马可儿无所谓的样子,众人的信心似乎也渐渐地恢复了起来。

诸位不必担心,就说那那木汗决开钱塘江,水淹临安城,确实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是蒙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同样也面临着洪水的威胁,他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他们建造的那个保护营地的大堤塌了的话,会是什么结果?

众人听了俱是眼睛一亮,那坐在龙椅上的宋度宗更是霍然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地望着马可儿。心中俱是大喜。对啊,如果那保护蒙古人的大堤塌了的话,那就不是水淹临安城了,而是水淹蒙古军了。

马可儿望着众人,微微撇了撇嘴,淡淡地说道:“到时候,我们临安城内的兵马倾力而出,必将把这三万蒙古兵杀得寸甲不留。”

“妙啊好计啊”吴潜抚掌大呼道:“没有想到,蒙古人自以为是的计策,却是给自己掘了个坟墓而且在襄阳的忽必烈一旦听到了他的三万骑兵尽皆死于临安城外,不知道会不会给气死同样,我们襄阳的士兵也一定会士气大振,说不定就会击退忽必烈的大军。”

“是啊,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创蒙古人的良机啊”

马可儿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激动的群臣,目光中充满了不屑。说实话,马可儿此时很瞧不起眼前的这些人,刚才一个个还死气沉沉一片,如今却又忘乎所以,好似三万蒙古人在他们的面前已经灰飞湮灭了一般。微微地摇了摇头,马可儿闭上了眼睛,靠着椅背静静地休息起来,她实在是不愿意看到那些大臣的丑态。

龙椅上的宋度宗也十分地高兴,可是当他看到马可儿那不屑的眼神,继而不耐烦地闭上了眼睛。宋度宗的脸不禁一红,他知道马可儿的意思,那意思就是,你看你宋度宗的手下都是一些什么人啊?宋度宗看了看大殿之上的那些兴奋得满脸通红,正在讲得吐沫横飞的群臣,心中也不禁一阵腻歪,心道,以前我怎么就没看出他们是这样的人?

于是,宋度宗也微微地皱了皱眉头,闭上了眼睛,靠着椅背休息了起来。说实在的,马可儿和宋度宗两个人此时都和疲劳。两个人在小餐馆喝了一夜的酒,回来没有睡上一会儿,就被马天骥的汇报给惊得再也没有一丝睡意,一直到蒙古人决开钱塘江,水淹临安城,马可儿和宋度宗几乎就没有合过眼。

可是那群大臣并没有放过马可儿和宋度宗,闹闹嚷嚷地一阵子之后,便又开始恭维起马可儿来。

“并肩王果然是位奇人啊”

“是啊,如此年轻,就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这是少年英才,女中豪杰啊”

“是我等的楷模啊”

马可儿微微地睁开了眼睛,目光逐一扫过众人。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不管真地也好,假的也好,此时都恭敬地望着马可儿。马可儿淡淡一笑道:

“众位,我刚才在来前听说,诸位一直在争论是逃,是战,是降?”

众人相互张望着,脸上都是讪讪的表情。马可儿一脸庄重地望着他们,严肃地说道:

“当有人打到你的家门口,诸位想的不是如何去战胜仇敌,而是在争论是逃,是战,是降?这是作为一个臣子应该做的是吗?或者是说,这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吗?你们不是一直以你们是男人而骄傲吗?那就拿出个男人的样子”

一干群臣尴尬地站在那里,马可儿挥了挥手道:“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在这里闲聊,而是将自己手中的工作做好,维持住临安城内的安定,并且做好退兵之后的重建工作,要知道城外的百姓可是都被洪水给淹没了。”

马可儿的一顿训斥,让一干大臣很是没脸。可是想起自己刚才的所为,又确实感到羞愧,一时间一个个都低头站在了那里,不知所措。沉寂了一会儿,吴潜拱手说道:

“并肩王,请问那援军是哪一方军队?那蒙古人的大堤又要如何才能够弄塌?”

众大臣一听,心道:“对啊,这并肩王光是那么一说,可是行动起来,哪里有那么容易?那可是三万凶猛的蒙古骑兵啊,再说,已经修好的大堤,你说给弄塌就弄塌了,难道那三万蒙古兵会傻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你马可儿给挖个口子?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于是,众大臣的神色又变得紧张了起来。而且因为之前的紧张,然后听了马可儿破敌之策的兴奋,如今的再一次紧张,这大起大落,让一干大臣已经有些心脏受不了了。一个个脸色苍白,直冒虚汗,眼巴巴地望着马可儿。

“呵呵……”马可儿轻笑着说道:“看来还有没被冲昏头脑的吗?”

一干大臣的神色又是一阵尴尬,吴潜的眼中虽然透露出一丝得意,但是仍然是一脸郑重地问道:

“还请并肩王不吝指教”

“呵呵……,不如你们说说,要如何去弄塌蒙古兵的大堤?”

“这……”

一干群臣面面相觑,可是刚才被马可儿一阵痛骂,尤其是那句‘你们是不是男人?’,让这些一直大男子主义十分严重的老夫子们很受伤。如今听到马可儿让他们来说说如何弄塌蒙古兵的大堤,就是为了面子,他们也得想出来个一二三来。所以,大殿之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在那里摇头晃脑地想着计策,反倒是疲劳的马可儿和宋度宗又再一次闭上、了眼睛,靠着椅子背上休息了起来。

一个时辰过去了,疲惫至极的马可儿和宋度宗已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而那些大臣仍然在冥思苦想着。终于他们觉得自己一个人想不出来什么办法,便开始轻声地议论起来。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他们仍然没有议论出来个结果。最后,他们相互张望了一眼,还是脸红红地准备请教一下马可儿。

可是等到他们望向马可儿的时候,竟然发现马可儿睡着了,再转头望向皇上的时候,发现皇上也睡着了。众人的心里此时是千百般滋味涌上心头,看马可儿和宋度宗的态度,那是根本就没有把三万蒙古军队放在眼里,否则,如何还能够在这种情况之下睡着了。吴潜轻轻地走到了马可儿的面前,低声呼唤道:

“并肩王并肩王”

马可儿缓缓地睁开了眼睛,龙椅上的宋度宗也睁开了眼睛,望向了吴潜。马可儿此时很想伸个懒腰,但是一看到一群老夫子都在那里盯着自己,便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伸手抹了一把脸道:

“诸位可是想出了什么办法?”

“没有。”吴潜诚恳地摇头说道:“还请并肩王不吝赐教。”

马可儿微微地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不行,这是此次行动的关键,属于军事秘密。诸位还是等着看吧,时间不会太长的。”

说完,马可儿慵懒地站了起来,对着宋度宗深施了一礼道:“皇上,臣先回府了”

“嗯,散朝”

马可儿回到府里之后,一迈入府门,便听到下人汇报说辛无剑正在厅堂中等候自己。心中就是一喜,急忙来到了厅堂,见到辛无剑果然坐在厅堂的椅子上,见到马可儿进来,急忙站了起来道:

“并肩王”如今的辛无剑已经不像当初了,他此时对马可儿已经十分地尊敬,因为马可儿此时的修为已经不弱于他,而且马可儿曾经传授给他的太极剑法,他越炼越觉得奥义无穷。修为不住地增长,这让他在心里充满了对马可儿的感激。

“回来了?”马可儿欣喜地问道。

“嗯”辛无剑点头。

“一切顺利吗?”

“是,连纵带领着一万人已经到了,埋伏在距离蒙古大营五里处。”

“好,咱们商量一下……”

马可儿与辛无剑商量完毕之后,辛无剑立刻离开了临安城,回到了连纵等人埋伏的地方。而马可儿则来到了城楼,又和马天骥密谋了一会儿,马天骥立刻传下命令,所有的禁卫军行动了起来,在距离城墙的百米距离内,马天骥命令制作了无数个浮标,在每个浮标上都立着一个火把。到了晚上,千余支火把被点燃照的临安城百米之内一片通明。

午夜时分,在距离蒙古军队的大营五里处,辛无剑和连纵带领着一万海盗站在了水边。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海盗啊那一身在大海中锻炼出来的水性,这已经平静下来的洪水如何难得住他们。于是,一万人静悄悄地潜入水中,向着蒙古大营潜去。()

第一卷 凤声鹊起 第二百四十九章 胜

第二百四十九章 胜

在蒙古营地的大堤之上,警戒的很是稀松。如今已经是午夜,所有的蒙古人都已经睡去,就连几个站岗岗哨的士兵也都昏昏欲睡。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大宋的人会从临安城内出来攻击他们,所以值夜也就是装个样子罢了。

每个蒙古人的心情都放松,他们只等着收集够渔船,然后对临安城发起总攻,在他们的眼里,临安城的大宋守军都已经是死人了,所差的只是自己上去砍上一刀。

就在蒙古人极度放松,极度无聊的时候,在存放那几千艘渔船的周围水域里,突然冒出了无数颗头颅,手里挥动着匕首,很快就消灭了哨兵。有的哨兵还是在睡梦中就稀里糊涂地割断了喉管。

很快,数百人从水里轻轻地爬上了大堤,只是十数息的时间,就把大堤上的哨兵清理得一干二净。然后那数百人便静悄悄地退了下来,紧接着已经准备好,从随身的油纸包内拿出了一颗颗地雷的数百人,从船上跳到了大堤之上,开始了炸掉大堤的准备。

一切都在静悄悄中完成,当所有人都撤回来之后,这一万人驾驶着数千渔船离开了大堤,一个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一支支火枪。然后就看为首的连纵一挥手,数十个人猛一拉线。那蒙古大堤之上便传来了震天的爆炸声和漫天的火光。

在着火光和爆炸声中,连纵带着这一万人已经将三万蒙古军队的大营给包围了,每个人手中一把火枪,机警地望着自己面前的水域。

而此时的临安城内,所有的人都被那震天的爆炸声从睡梦中惊醒。城楼之上的马可儿和马天骥看到远处的红光,耳边听到隆隆地声,兴奋地一拍身前的城墙,大喝道:

“成功了”

“传令下去,密切注意火把照耀处,发现蒙古兵立刻射杀你们立功的日子到来了”马可儿喊完,便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离开了城楼,向着自己的府中奔去。到这个时候,马可儿已经确定那三万蒙古兵必死无疑,所以马可儿急着回府洗个澡,吃点饭,然后痛痛快快地睡上一觉,这一段时间,马可儿太劳心劳力了。摸摸自己的脸,马可儿都觉得这两天的皮肤都不好了。

在马可儿美美地泡澡的时候,宋度宗和一干大臣却已经跑到了城楼之上,惊慌失所地向着马天骥问道:

“马爱卿,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天骥急忙见驾施礼道:“皇上,援兵到了,敌人的大堤已经毁掉了。”

“真的?并肩王的援兵到了”宋度宗一阵失神,突然满脸惊喜地跳了起来喊道:“并肩王呢?她在哪里?”

“回皇上,并肩王已经回府休息去了”

“哦”宋度宗渐渐地冷静了下来,脸上仍然充满着笑容说道:“回去休息了嗯这些日子让并肩王操劳了,确实应该好好休息一下。朕在这里看看,朕要在这里看看那些蒙古贼子是如何灭亡的”

于是,宋度宗和一干大臣站在城墙之上,向着远处的蒙古营地望去。

远处的蒙古大营,那木汗的三万人正在大水中挣扎,战马的哀鸣,士兵的哀号,让这个原本寂静的夜晚凭空增添了无尽的恐怖。

那滔滔的洪水,无情地吞噬着一切,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骁勇的蒙古骑兵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蒙古军队已经彻底乱了,没有人能够控制眼前的场面,那木汗披头散发地站在一处没有坍塌的大堤之上,无助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嘴里失神地嘟囔着:

“失败了失败了没有想到自己认为攻击大宋的最佳良策变成了给自己掘地坟墓。”

望着中不住挣扎的士兵,和一阵阵火枪的声音,那木汗的心一痛,一口鲜血便喷了出来。

“王子,我们快走吧”

那木汗举目四顾,四周一只船也没有。所有的船都已经被连纵等人抢去,此时正站在船上,不停地开着火枪,射杀着水中的蒙古兵。

“我们能够去哪里?”那木汗苦笑着说道。身边的亲卫也都低下了头。

那木汗猛然从大堤之上站起,向前走了两步,朝着周围包围自己的船只喝道:

“哪位将军领军?”

一条小船缓缓地驶了出来,连纵站在船头,冷厉地望着那木汗,喝道:

“那木汗,我敬你是条汉子,你自裁吧”

“哼”那木汗的脸一下子阴沉了下来,冷声喝道:“你回去转告你家皇帝小儿,只要我活过今天,返回蒙古,他日我必定灭亡大宋。”

连纵冷冷地望着那木汗,不屑地撇了撇嘴,干脆地吐出了四个字:“送他上路”

一阵枪声过后,那木汗和他的那些护卫倒在了大堤之上。几千只小船不停地四处搜寻着,碰到还在逃跑的就补上一枪,也有迷迷糊糊地游到临安城的,也在浮标的火把照耀下,无处可藏,被城墙上的士兵毫不留情地射杀。

一个时辰之后,三万蒙古兵被杀得一个不剩。连纵并没有率兵进城,而是带领着那一万人迅速地离开了临安城的范围,消失在水的尽头。

半个月后,临安城外的大水已经退去,钱塘江被掘开的口气已经被堵上,救灾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半个月前,马可儿曾经在大殿之上痛斥众臣,再加上众人劫后余生,似乎觉悟也得到了升华。每个大臣都在兢兢业业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

而此时在马可儿的书房内,马可儿沉着一张脸坐在椅子上。看着从前线送回来的战报,神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忽必烈的大军已经数次杀上了襄阳的城头,虽然数次都被张世杰率军给逼了回去,但是张世杰的兵力损失严重,再一次向朝廷请求援助。

放下手中的战报,拿起桌子上的另一张纸,这是今天临安城外救灾的情况。一场人为的洪水,让数十万百姓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临安城内的粮食已经快不够用了。

马可儿伸出手在太阳穴上不住地揉着,心中充满了焦急地情绪:

“大宋啊,真是命悬一现啊外有强敌压境,内有人为灾情,而且国力消耗巨大,兵力已经无处可征。”

一个月后,临安恢复了原有的样子,宋度宗从其它州府征调过来了粮草,并且在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征兵活动。而前线襄阳仍然是处于烽火连天之中。

临安毕竟远离襄阳,看不到那里的烽火。一个月前的那场恐怖的经历,临安的百姓们很快就给忘记了,他们又过上了平静快乐的生活。连纵和辛无剑已经回来了,那些海盗们也回归大海,坚持周游于各个国家之间。

襄阳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传回了临安,传到了宋度宗的书案之上。宋度宗在大殿之上和众臣们日夜商讨着,然后就是不停地往襄阳运送着物资和新征的兵。之后又是雪片也似的告急文书传回了临安。

自从一个月前,马可儿从城楼之上下来,返回府中之后,就一直闭门不出。她并不想在大殿之上夺去宋度宗头上的光环,而宋度宗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一直再也没有宣召马可儿,只是下旨让马可儿好好在府中休息。所以,马可儿这一个月来就一直带着府中,但是马可儿自然有着自己的情报机构,往往前线的情报还没有到宋度宗的书案上,就已经摆在马可儿的书案之上。

在马可儿的书房内,有一面墙上贴满了这些情报。马可儿坐在椅子上,紧锁着眉头注视着墙上的这些情报。这些情报显示出,忽必烈也在消耗,但是,此次的忽必烈似乎是下了决心,从大草原处不断地补充着兵员,保持着对襄阳的压力。这一举动让马可儿和宋度宗都立刻意识到,这次忽必烈是下了决心要灭亡大宋了。

皇宫的大殿之内,宋度宗和一干大臣,此时的关系从来没有过的融洽。君臣都抛弃了迁都,和谈这两项以前最受欢迎的提议,一心一意地商讨着如何战胜蒙古人的方法。

可是,他们讨论的结果,却令宋度宗很受伤,似乎除了不断地征兵送到前线,已经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宋度宗数夜无眠,一张脸已经消瘦了很多。独自一个人坐在书房之内,目光有些失神。

张世杰再一次告急,声称如果没有新的兵力增援襄阳,恐怕守不住半个月。可是这一个月来,宋度宗已经三次征兵了,整个大宋的男丁正在急速地减少。

宋度宗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御书房内不住地徘徊着,此时宋度宗的心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