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有姻缘-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青义想讨价还价,沫沫打着哈提,“再不走,五毛都没有。”

    连青仁拉着连青义,“姐,我们走了哈。”

    沫沫默了下,她咋感觉老二最会伪装,不是天然黑,是真的黑。

    连青义虽然精明,但是你能看出来,而连青仁不同,每次有什么事情,都是连青义冲在前面,老二不用动口,等连青义达到目的,再拉走连青义,一直是好哥哥,老好人的模样。

    沫沫感觉自己真相了,上次的事情绝对不是偶然,这小子藏的真深。

    这眼前着马上要过年,又买了自行车,连国忠起了心思,想要回老家过年。

    刚退伍那会,父母当他们一家子是累赘,随后又还房债、养老费、养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里有心思过年。

    后又连续三年大饥荒,有钱你也弄不到粮食,父母过年叫他们一家子不用回去,怕蹭粮食。

    64年春节他在运钢材,没时间回去过年,现在大儿子工资高了,家里也有了存款,日子过得不差,人活着就为了争口气,他要让父母看看,他连国忠没人依靠,照样过得比你们好。

    连国忠半晚跟妻子提了,没想到田晴会激烈的反对,“这口气你要争,自己争取,反正我不会回去,老宅干的事,我可没忘,就不回去。”

    连国忠难得在老婆面前硬气不起来,到底是他亏欠的多,好声商量,“我知道这些年伤到你了,就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回去,让爸妈看看,咱们过得不差。”

    田晴一下子坐起身,扯了另一床被子,转身要下地,连国忠一看这还得了,这让孩子看到了,他这个严父还要不要当了,急忙拦着,“咱们有话好商量。”

    田晴被按住了,气的扭了扭,“我只要一想到小五早产,饥荒的时候有粮不借咱们,就剜心的疼。”

    连国忠和妻子过了这么多年,妻子的脾气看着和善,那是没触碰底线,触碰了孩子,那是能拼命的,自己不受待见没关系,只要触碰到孩子这仇能记一辈子。

    第二日一早,田晴都没给连国忠好脸色看。

    沫沫拿着饼,看了一眼爸爸面前的玉米面粥,惊奇的很,爸到底干了啥?

    连国忠默默的喝着半碗粥,见孩子们都看着他,没好气的道:“看什么看,不吃放下。”

    双胞胎忙低头吃饭,沫沫差点没忍住笑了,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模范夫妻闹别扭。

    连国忠的性子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逮到小儿子,“老儿子,爸爸带你回老家过年好不好?小川还没见过爷爷奶奶呢!”

    田晴敲了下碗,连国忠忙改口:“好好我不提,不过小川还没给他太姥爷上过坟。而且这么多年了,你是不是也该回去看看。”

    连国忠的这个提议触动了田晴的神经,爷爷去世十五年了,又了解丈夫的性子,虽然心里还是别扭,到底退步了,“回去过年可以,不住老宅,当天去,当天回。”

    连国忠知道,这已经是妻子最大的让步,“行,听你的。”

    夫妻二人是商量好了,沫沫整个人却是傻了一般,她只是改变未来去了趟部队,怎么所有的事情都不按照轨迹来了,上辈子新年并未提出过回老家,怎么回老家提前了半年?

    沫沫想到要提前见到连秋花,脸色特别的难看。

    如果上辈子她的失踪是导火索,那么真正将他们家推向深渊的则是连秋花,比她大上两岁的堂姐。

    上辈子沫沫失踪的时候,正是爷爷想借着过六十二岁大寿缓和关系,小叔特意来请的。所以他们一家子才回去的,当时没大学可上了,爸爸就想把她也弄当钢厂,这样好照顾她,特意寻了战友走人情。

    钢厂在当时是好单位,很不好进的,尤其是坐办公室的干事是最难的,这事在她失踪后,不知道怎么被连秋花知道,惦记了。

    他们家就一个闺女失踪了,爸妈很伤心,连秋花想到了过继,不仅能够改变户口,还能在城市里上班赚工资,这事一提,得到了老宅全员的同意。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失望而归,他们家也与老宅彻底的决裂了,他们一家子行的端做的正,却怕心思不端的人惦记。

    连秋花暗恨他们家挡了她的路,又不甘心回到农村,就嫁给了二婚的老男人留在了城市,过的不好不说,还被处处防备着,心里的怨恨更深。

    后来偶然发现了爸爸竟然偷偷帮着下放的人,举报了,爸爸被亲侄女举报不说,丢了工作,还被公开批斗,本就因为找她心力憔悴,回到家怒火攻心而死。

    而妈妈一下子也病倒了,家里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又听到青义死了的消息,丢了女儿,死了丈夫,儿子又死了,万念俱灰下再也没醒来过。

    沫沫前世今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连秋花,哪怕她后来过的凄惨不得善终,依旧不能平复她的恨意。

第十六章 首饰盒

    大年三十早上,全家人起的特别早,天还没亮,一家子草草吃了早餐,锁好门回老家。

    老家是阳城周边的乡村,沿河村,因为临近河道,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连国强推着自行车,车把手前挂满了带回去的年货,后车座上坐着老儿子,独自推车走在最前面。

    沫沫和妈妈跟在身后,最后是双胞胎。

    出了阳城向西走,骑自行车要四十分钟的路程,步行需要两个半小时,沫沫估计八点钟才能到老家。

    沫沫这两天一直在想如何面对连秋花,不止一次的想趁人不注意将连秋花带进空间,空间直接吞噬了,以免后患。

    可惜不现实,第一没有机会,第二是她自己抵触,空间吞噬跟她吞噬有什么区别?她不想自己成为怪物,这也是她自从知道空间吞噬活物后,从不放活物的原因。

    八点钟准点到了村口,沿河村是比较大的村,有一百户人家,每户人都在五人以上,村子至少有八百人口,村子临近河道,土地肥沃,家家户户除了吃肉比较困难,粮食还是能吃饱的。

    今天大年三十,很少有人出门走动的,都在家里忙活,沫沫一家子进村,路上空荡荡的,走过路过见到大红纸春联,年味十足。

    连国忠打量着村子,跟印象中的并无差别,唯一有出入的,房子越发的老旧了。

    沫沫爷爷家很好找,在村东头,房顶一半是瓦的就是,这在村里可是头一份,可见家里条件不错。

    沫沫一家快到爷爷家门口,才见到人,李老汉,爸爸喊道:“李叔。”

    李老汉楞了下,见穿着黑色中山装的连国忠,好半天才认出来,“你是国忠,好小子,好些年没见到你了,这是回来过年?”

    连国忠爽朗笑着,“是啊,好些年没回来,李叔你先忙,我先走了。”

    “行,等有功夫过来,咱爷俩唠唠。”

    李老汉追着自行车看,又打量了下沫沫一家的行头,好家伙,这咋都是新衣服,年货也买了不少,这小子哪里是过年来了,这是跟连老头斗气呢!

    李老汉叹气,当年的事情他也知道,连老头做的真不地道。

    五分钟后,到了爷爷家,爷爷家有三间房,每房有两个房间,正房一半瓦的一头是老两口住,西屋是小叔连爱国和小婶闵华住。

    两间侧房,西侧是堂哥连山一家四口住,东侧是未出嫁的连夏花和连秋花住,另一间是未结婚的堂弟连松。

    连国忠推着自行车站在门口,在院子里带着两个外甥玩的连松瞪大了眼睛,“大伯。”

    随后掉头往正房跑,边跑边扯着脖子喊,“爷爷,大伯回来了,大伯回来了。”

    连建设就是沫沫的爷爷,原名连守财,后为了当村里的会计,显得觉悟高,把名字改了,而小叔的名字也是爷爷改的,至于爸爸的名字,则是当兵自己先改的。

    连建设身体硬朗,一点都不像六十多岁的人,大步走了出来,一瞧真是大儿子一家,不咸不淡的道:“回来了。”

    连国忠特意穿上新衣服,信心满满的带着孩子回家,可面对父亲冷冰冰的语气,连国忠绷紧了脸,“恩。”

    连建设打眼瞧了沫沫一家子,最后的目光落在青川的身上,语气缓和了些,“走了挺远的路,进屋吧!”

    沫沫一家子进了屋子,原来一大家子都在正房呢,目光都集中在沫沫一家的身上。

    连国忠怀里抱着青川,小家伙刚醒,腿有些麻了,正搂着连国忠的脖子,打量客厅的人。

    双胞胎将手中的年货放下,连国忠是不指望妻子开口了,将老儿子递给妻子,从包袱里往外拿,开口道:“爸,这个是给你买的两瓶景芝白干,十包金鱼烟,妈,这是给你买的头巾,雪花膏和点心。还有五斤的酱羊肉,沫沫做的。”

    连建设是会计,时常会跟着进城,估摸了下价格,有十块钱,脸色又好了几分。

    连奶奶人不高,才一米五五,一辈子大气不敢喘,啥事都听老头子的,好不容易见到大儿子,眼眶红了,“你们能回来就行,还买啥东西,多浪费钱。”

    连建设咳嗽了一声,“收拾起来,准备午饭。”

    连奶奶想和大儿子亲近,最后叹了口气,拎着东西回卧室锁上了。

    连建设抽着烟,客厅静了下,连爱国眼睛就没从连国忠的身上移开过,“大哥,几年没见,你混的不错啊,瞧瞧一家子都是新衣服,这新做的中山装用了不少料吧!”

    连国忠板着脸,“恩。”

    连爱国嬉笑着,“果然是城里人穿的就是体面,可惜咱爸**年未见过新衣服了。”

    连国忠可不惯着连爱国,“我每个月都给养老费,一年也有六十,你不是给爸养老,现在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

    连爱国被噎的够呛,小婶婶接话,“瞧大哥说的,好像我们亏待爸妈似的,爱国这是说笑呢!”

    连建设敲了敲烟杆,“行了,大过年回来也不消停,都守在客厅做什么,该干嘛干嘛去。”

    田晴心里惦记上坟,开口,“爸,我带孩子们去看看我爷爷,一会回来帮妈做饭。”

    连建设看了一眼田晴,“不用,厨房有你弟妹几个呢!”

    田晴愣了下,随后拎着上供的东西,带着沫沫几个走了。

    小婶闵华脸色不是很好看,可小婶打怵连建设,不敢吭声,扯着儿媳妇去了厨房。

    沫沫太姥爷家在村子的西头,临近山地,房子租给了村里稳妥的吴家,唯一的房租就是每年修整坟地,帮忙祭拜。

    田晴没去吴家,直接带着孩子们往山坡走,不远的地方就是坟地了,坟地被收拾的很规整,有烧的纸灰,这是祭拜过了,田晴摆好东西,让孩子们磕了头,指使臭小子们去山下把风,留下闺女。

    沫沫有些发蒙,“妈,你要干什么?”

    田晴绕到东侧最高的大树旁,拿着棍子开始挖,“别傻站着,过来帮我。”

    沫沫愣愣的帮着挖坑,直到碰到了东西,田晴道:“好了,到了。”

    沫沫头上全是汗水,这坑有半米深,又是冬天,更累人,“妈到底要挖什么?”

    田晴搬开上面压着的石头,掏出十五公分高,二十公分长的盒子,从脖子上掏出钥匙开了锁,拿出里面的首饰盒子,“这是你外婆留给我的,你太姥爷当年领着我埋这里的。”

    沫沫傻眼了,她印象里,妈妈是跟着太姥爷闯关东来的,家里穷的很,只有一间草房,怎么会有大户人家才有的首饰盒?

第十七章 厌恶你的理由

    沫沫捧着首饰盒,“妈,到底是怎么回事?”

    田晴填着坑道:“具体我也不知道,你外婆去世的时候我还小,记忆不是很深,后来十四岁跟着爷爷到了东北。”

    沫沫就算眼力再差,也看出手里的首饰盒是紫檀木,“妈,在山东,我们家是大户?”

    “不是,就是农民而已,瞎想什么呢!”

    沫沫皱了下眉头,这些东西竟然是外婆的?外婆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怎么会嫁给农村的?

    沫沫想不通,不想了,忍不住打开首饰盒,晃了眼睛。

    首饰盒一共四层,第一层装的都是项链,珍珠翡翠,都是珍品。

    第二层装的手镯,祖母绿和和田玉的。

    第三层装的钻石首饰,红色宝石和蓝宝石的。

    最后一层整齐排放着小黄鱼,足有二十条,沫沫猛的关上首饰盒,太刺激她神经了。

    “妈,你知道里面都装的什么吗?”

    田晴忙活完了,累的坐在雪地上,见闺女吓到的模样,笑着,“当然知道,我从小就见过,被吓到了吧!”

    沫沫老实的点头,“妈,我爸知道吗?”

    田晴靠着树,“知道,当年要买房的时候我就要拿出来,你爸不让,说是我的嫁妆,不能动。”

    沫沫更崇拜爸爸了,又疑惑的问,“那今天怎么挖出来?”

    田晴拍了拍雪站起来,“你最近不老是说要严了吗?你爸这个月在外面也见到了些苗头,东西放这总觉得没底,我和你爸一商量,正好借着过年拿回去,免得以后特意来取太惹人眼。”

    沫沫抱着首饰盒,暗道,带回去也不安全,最安全的地方就是空间了,“妈,你要是信得过我,回去交给我藏着如何?一定是最安全的地方。”

    田晴笑着,“本来就是你的,你愿意藏着就藏着,有啥不放心的。我都打算好了,小黄鱼给你哥哥和弟弟们分了,每样首饰拿一样给你未来嫂子和弟妹,剩下的都是你的嫁妆。”

    田晴这是大部分都给了沫沫,沫沫一转眼成了富婆,这个转变来的太快,一时还真接受不了。

    田晴将首饰盒放到包袱里,又弄了些干草,看不出装的是盒子才放心,“走吧回去。”

    回到爷爷家,已经生火做饭了,田晴去了厨房,包袱由沫沫看着,其实沫沫早就将首饰盒放到了空间里,包袱倒是没人注意。

    沫沫坐着喝水,手被连秋花抓了起来,“沫沫,你还记不得记得我。”

    沫沫猛的甩开连秋花的手,连秋花一下子跌坐在了地上,抬头错愕的盯着沫沫看,沫沫手背过身,狠狠的蹭着。

    连夏花扶起连秋花,恼火的质问,“你怎么推秋花?”

    连秋花见沫沫抿着嘴,面无表情的样子,心里恼了,面上却劝着连夏花,“姐,刚才是我不小心,沫沫没推我,她不是故意的。”

    沫沫懒得看连秋花演戏,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连秋花依旧如上辈子一样,自带白莲花属性,更添了绿茶婊的恶毒。

    沫沫看着连夏花,没给连秋花继续演戏的机会,“她就是我推的,我也是故意的。”

    连秋花瞪大了眼睛,大伯家的妹妹不是应该感激她吗?然后跟她成了好姐妹,以后对她掏心掏肺吗?怎么是这样的反应?

    连夏花本来很生气,可面对沫沫冷冰冰的脸,憋了半天,“为什么推秋花?她又没惹到你。”

    沫沫勾着嘴唇,盯着连秋花,“因为我讨厌她,她一靠近我,我自然反应罢了。”

    天知道她一直忍着掐死连秋花的心,有多煎熬。

    连夏花火了,脸憋的通红,这个堂妹太傲慢了,亏得秋花怕她孤单,特意过来说话,狠狠瞪了一眼沫沫,拉着连秋花出去了。

    沫沫等客厅没了人,掏出湿巾,狠狠的又擦了几遍手。

    沫沫有一段时间对小叔和爷爷也是有怨恨的,直到后来查到,当年爸爸去世后,爷爷不认连秋花,连秋花落魄时,更是给打了出去,她的怨恨也就散了。

    爷爷的确是偏心,但谁能保证不偏心,人的手指头还五指不同呢。

    在现代的时候,她分析过,爸爸是第一个儿子,爷爷当然是喜欢的,可爸爸先忤逆爷爷娶了妈妈,后结婚了也不消停跑去当了兵,一走就是七年,父子不止生分了,隔阂也更深了。

    49年回来一趟,50年她出生,太姥爷去世又回来过,随后带走了母亲,一走又是八年。

    爷爷身边只有小叔一个儿子,自然偏心,偏疼,因为在潜意识里,爸爸不会回来给他养老了。

    58年迅速分家,爸爸没通知爷爷退伍,放弃了转业的好工作,父子战争彻底爆发了,爸爸认为爷爷是嫌弃他们一家子是累赘,爷爷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怎么,承认了,就是嫌弃,你不是有本事,还回来做什么?

    然后就有了,妈妈动了胎气早产,爸爸咬了牙,趁着户口档案未打回到原籍,拿着退伍金,又向战友借了钱,在阳城买了房子,把一家子的户口都给迁到了阳城,转眼成了城里人,矛盾隔阂更深了。

    沫沫水喝的有点多,想去厕所。

    爷爷家的厕所在后院的菜地,沫沫要绕过正房,听到说话声,停下了脚步。

    连夏花很气愤,“连沫沫真是傲慢,她就是瞧不上咱们。”

    连秋花冷哼着,“人家当然看不上咱们,她可是城镇户口,吃的是商品粮,我刚才听大伯说,还是高中生呢,眼瞧着快成大学生了。”

    连夏花惊呼,“那岂不是要当干部。”

    在连夏花的印象里,上大学的都是干部,那是高攀不起的。

    连秋花狠狠踢着雪,“我看她可没那命,我咒她考不上大学,最后找个风流男,抛弃她,成了破鞋,我看她还有什么傲的。”

    连夏花:“到底是堂妹,咒她不好。”

    连秋花咬着牙,“我诅咒的还是轻的呢!”

    连秋花还要说话,瞪着连夏花,“你拉我做什么?”

    沫沫踩着雪走出来,连秋花瞬间变脸,热情的迎过去,“沫沫,你是来找我的吗?”

    沫沫退后一步,嘲弄的看着连秋花,“这就是我厌恶你的理由,外表假惺惺好像圣洁白莲,内里却恶毒肮脏。”

    连秋花变了脸,夏花更是恨不得找个转进雪里,堂妹都听到了。

    沫沫随后一脸认真的道:“连秋花,以后一定要离我远远的,千万要记住了。”

第十八章 走,教训教训这孙子!

    中午饭菜很丰盛,沫沫家带来的酱羊肉,红烧鱼,红烧肉,小鸡炖蘑菇,蕨菜凉菜,木耳炒白菜,猪头肉,炒鸡蛋,八道菜。

    连家人口不少,老两口,小叔家就有九口人,他们家六口,分了两桌吃饭,大人一桌,孩子一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