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迫降在明朝-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嗨,我说你这小子,果然有头脑,这才没几天,一帮烂泥就生龙活虎一般,竟然跟一帮老兵打来打去,我看照你这样子训练半年,别说一对一鞑子不怕,就是遇到虎狼也能斗一斗。”

    沈嘉自然清楚原因,但想到如流水一般花出去的银子,他不由得感到一阵牙酸。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六章 送行() 
正当沈嘉在抚顺一边训练新兵,一边调戏美女的时候,赫图阿拉的皇太极,也迎来了即位后的第一次挑战。

    以代善为首,莽古尔泰策应的几个人,他们在朝堂上纷纷鼓噪皇太极对抚顺发起攻击。一开始皇太极也有些心动,觉得可以借此机会重振军威。只是攻伐明国是军国大事,需要深思熟虑,皇太极并没有当场表态,而是遣众人深思之后再议。

    散朝之后,皇太极接见了前来拜谒的范文程,并将此事详细的说给范文程,皇太极想听听范文程的意见。

    皇太极的屈尊纡贵和待人以诚,让范文程受宠万分。范文程顾不得身份,连忙伏地拜谒道:“大汗,奴才卑贱之人,本不欲乱说,只是大汗刚刚即位,应该稳扎稳打才对,切忌操之过急。如今外部环强侍立,内部兄弟阋于墙,纷争不断,大汗应该认真考虑才对。”

    皇太极听完,皱眉陷入沉思中。

    过了许久,皇太极才缓缓地说道:“先生觉得当下该如何?”

    范文程道:”进攻抚顺,胜,则各旗收获最大,败,则危及汗位,一上一下,得不偿失。“

    皇太极低下头,心道如今进攻抚顺的提议是代善发起的,到时候城破,自己也只能赢得一些荣誉而已。虽然胜利有助于自己稳固汗位,但稳定汗位的方式有很多,此刻自己并不需要风险最大的这种方式。

    想到此处,皇太极道:“范先生,如今我已即位,身边正需要范先生这样的大才,请范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奴才恭敬不如从命!”

    第二日,在议事堂上,皇太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后金月初新败,很多勇士还没有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休养一阵。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尽快派遣使节,继续巩固与科尔沁蒙古草原的盟友关系。同时后金需要拓展新的商道,因为自从抚顺丢失后,粮食已经达到每斗二两银子,这直接威胁到了女真人的生存。

    皇太极虽然没有直接否定代善的提议,但每句话却都重重敲在了代善的心坎上,让代善很不舒服。

    代善悄悄给莽古尔泰使了个眼色,莽古尔泰会意,于是说道:“大汗,你的想法,我和二阿哥,以及阿敏哥都明白,粮食是个大问题,我现在也是勒紧裤腰带给手下奴才们省粮,可这么下去不是事。虽然新的商道能够帮助我们,可那有抢劫来的快?你说是不?”

    莽古尔泰说完,笑呵呵的看向代善和阿敏。

    代善心思转的极快,连忙补白道:“大汗,莽古尔泰说的在理,商道之事,毕竟是两可之间,而攻略抚顺,收获却是实打实的,也能够解决我们目前的困境。”

    阿敏在一旁沉默不言,只是静静的看着代善表演。阿敏虽然内心并不主张贸然行事,但是他对皇太极之前提及的共同执政理念,始终抱有一丝怀疑。而进攻抚顺,恰好就是皇太极执政理念的试金石。阿敏极为聪明,见代善如此坚持,很快便意识到代善与自己的想法并无两样。

    “二哥,只是明军有铁甲怪物,你有何办法破之?”

    代善朗然一笑,道:“大汗不用担心,我们留在城内的细作发回消息称,明廷辽东经略已将这怪物拖回了辽阳,哈哈,这是自作孽,不可活,天助我也。”

    议事堂内众人松了口气,心道没有了这个怪物,女真人还真没怕过谁。

    皇太极见三人坚持要进攻抚顺,便佯装面有难色,他数次劝说众贝勒,仍是被众人顶了回去。

    最后,皇太极极为勉强的同意了代善的提议,他下令由代善为统帅,莽古尔泰为先锋,于月底或下月初择一时间进攻抚顺。

    这次皇太极并没有参与进去,他敏锐的发现代善的进攻纯属意气用事。也许让二阿哥吃个小苦头更好,否则他总是对汗位之失耿耿于怀,这迟早会让他丢了性命。

    结束廷议后,两份文书快马发往界藩和萨尔浒。这两处将作为进攻的中转地,大军粮草和武器都将提前准备并运往该处。

    而抚顺城的沈嘉,终于要送走两位钦差大人了。临别时,沈嘉还给两人各一件军大衣,说是他们年老体弱,可以用来冬日御寒。杨涟和熊廷弼对这个程仪很是满意,虽然没有明着夸赞,但眼中却尽是笑意。

    沈嘉还托两位钦差带给朱由校两件礼物,说是皇上大婚,奉上一些海外带回的珍品以表臣子忠心。沈嘉挑了两个不锈钢脸盆,两个热水壶,以及两面镜子让钦差带回北京。

    这些东西对于沈嘉而言是普通之物,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仍然弥足珍贵,这点从抚顺同知萧基惊异和羡慕的眼神中就可以察觉到。

    “小子,你送给雪茹的礼物太贵重,老夫要还给你!”说话的是熊廷弼,他一直对熊雪茹拿回的镜子耿耿于怀。

    “熊老,这又是为什么?我是送给熊小姐的,酬谢她教习之功,为何如此?”

    熊廷弼哼了一声,道:“老夫一生光明磊落,廉洁奉公,岂能看不清你这小子的心思。”

    沈嘉鼻子都要气歪了,心道你说自己奉公也就罢了,还非要贴上廉洁二字,你真以为大家都是吃瓜群众不成?这明代的官员大贪可能与其它朝代持平,但小的贿赂,明面上都形成风气了,比前世天朝官员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着熊廷弼一脸庄重的吹嘘着自己,沈嘉有一种想吐的感觉。不过毕竟是钦差,沈嘉还是忍住了。

    “熊老,这是我送给熊小姐的,是否要还给我,由她自己决定,你就别操这份闲心了。”

    熊廷弼神色一滞,自己女儿对这面镜子欢喜的不得了,怎么可能会退回去。

    杨涟在一旁哈哈大笑,道:“你这坏小子,是吃定熊老了,罢了,飞白兄,你就让雪茹拿着吧,一件闺中用品,值不了几个钱。”

    送行的众人都是微微一笑,唯有萧基心里清楚,这面镜子在京城已经炒到了五千两白银,却还是有价无市。两外钦差离开京城久了,并不知道京城新近发生的事情。

    陈策,贺世贤等将领对两位钦差也是颇有好感。毕竟连日来,沈抚之战的有功之臣都收到了嘉奖,勘验的首级该报的也报上去了,抚顺驻军一片欢声笑语。

    与两位钦差把手言欢,喝了三杯浊酒之后,众人目送钦差队伍消失在远处的官道上。

    “沈世侄,你的训练怎么样了,这半月来,听说你天天在训练营驻守,没想到你这么弱的身子骨,竟然有这份毅力,不错不错,老子没看错你。”

    “贺叔,甭提了,可把我累垮了,这帮新兵蛋子油的很,稍不留神他们就偷懒,练兵最耗钱粮,这帮孙子们吃的真多,我现在不得不每周派人外出打猎,以及买些蒙古牛羊给他们加餐。”

    陈策也听到了,他转过头来故意大声说道:“你这么做,有用吗?虽然粮食我们很多,可银子毕竟不多。”

    说完,陈策看了一眼身后不远处的萧基,然后将沈嘉的脑袋勾到胸前,低声问道:“上次你抄家抄了多少银子,快告诉老夫。”

    “老大人,不多不多,只有十万两,商人鬼的很,抚顺围城之前就转移到外地去了。”

    陈策一脸疑惑,心道鞑子当初都没有料到抚顺会破城,这些商人更不可能知道,这小子果然油滑的很。

    沈嘉却是将陈策的祖宗八代在肚子里挨个骂了一顿,这老狐狸实在是太狡猾了。

    ”嘘~,老大人,我给你准备了五万两银票,一会儿送到你府上,贺叔,尤叔,戚叔,张世叔也有,不过剩下的,就留点给小子吧,小子最近练兵,实在是缺的很,要不我用银子朝你换粮食行不行?“

    陈策哈哈一笑,心道这小子果然奸猾的很,要不是自己疑心重,差点着了他的道。之前袁经略,两位钦差都在抚顺,陈策都不敢肆意妄为的逼问。如今三人已走,却故意对沈嘉之前的抄家所得不闻不问。三位大人故意留下这么一笔财富,就是想给抚顺驻军一个肉包子,毕竟朝廷的犒赏,分到每士兵的头上,实在是少得可怜。

    ”好小子,果然有一套,粮食随你拉,没问题。“

    萧基在后面看到陈策和沈嘉眉开眼笑,偏偏又听不到对方说什么,于是只能干瞪眼恼怒一番。

    回城后,沈嘉派曲小甲悄悄送给陈策送来十万两银票。然后又借着拜访的名义,悄悄给贺世贤,尤世功,戚金,张世等人挨个送上五万两。所有人都是高兴。每个人一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样子,让沈嘉坚信这帮老家伙们过去肯定没少这么干过,只是这次自己成了明面上的屠夫而已。

    手边还剩下不到十万两,沈嘉便与两位保镖平分了。魏良裕和甘亮看到从天而降的巨资,不动声色的纳入怀中,像个没事人一样,这让沈嘉大为佩服。

    这帮孙子们,说到捞钱,各个都精的像猴子一样。捞钱也就罢了,可是捞完后,还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这让沈嘉不得不从心底佩服这帮孙子们的厉害,

    “魏哥,炸药听你说弄出来好几桶了,这东西是个危险品,一定要放在干燥,背光,低温的地方,千万别出事,出事了我们就完蛋了。”

    魏良裕见沈嘉说的一本正经,便道:“有这么厉害吗,我觉得还好吧。”

    咳~咳~咳,沈嘉连忙道:“今天我们去城外采石场,你看看就知道了。”

    沈嘉找人设计了一个炸药包,并且利用黑火药设计了导火索,他今天打算去采石场试试这个东西。

    下午,沈嘉一队人抵达采石场,他命令所有人退出二里之外。然后沈嘉命人将炸药包放置在预先开凿好的孔洞中,众人开始安放导火索。

    导火索拖出十几米之后,沈嘉找了一位自告奋勇的明军士兵,让他去点燃导火索,并告诉他点燃后快速往后跑。

    甘亮对此不屑一顾,认为沈嘉是故意吓唬众人,于是他突然扯过火把,自己跑了过去点火。

    点燃后,甘亮慢悠悠的往回走。

    导火索哧哧哧的在快速燃烧。

    一声轰鸣,众人脚下的大地随之震撼,整座石灰石岩壁轰隆一声被炸开,垂直坠落。巨大的岩壁凌空坠落,重重的砸在地面的岩石上,顿时化作碎石粉末,远远看去扬起一团白色的云团。

    云团扩散速度飞快,立刻裹挟着碎石向甘亮冲来。

    “甘亮,快卧倒!”

    甘亮听到了魏良裕焦急的喊声,身后又是一股热浪而来,他心知不好,立即迎面趴在地上。

    白色的云团很快没过甘亮,往前继续飘荡了数十米才渐渐消散。不久,众人在迷雾中看到了一个狼狈不堪,满是灰尘的人慢腾腾站起来。

    魏良裕赶紧跑过去,想要搀扶着甘亮过来。

    沈嘉默不作声,心道硝化甘油即便用粘土吸附,仍然是暴虐无比,看来还是要小心为妙。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七章 潜伏的奸细() 
连日来,新兵的训练有条不紊的进行中。随着沈嘉构建的达标考核进行,已经陆续淘汰了三十多人。沈嘉打发一连长送淘汰的新兵去采石场,可是他们跪在军营外死活不肯离去。

    采石场是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那里虽然饿不死,但是吃的很一般,论到劳累程度跟军营不相上下。看着一众淘汰的新兵长跪不起,沈嘉怒道:“站起来,看你们这幅熊样,贼精贼精的,不好好训练,以后碰到鞑子我看你们怎么活下来。”

    沈嘉放弃了送他们去采石场的打算,而是将他们另外编成一队,待遇减半,定期考核,仍然使用优胜略汰的方式与新兵连一起训练。

    沈嘉明白自己的士兵太少,如果照此淘汰,最终将剩不了几个。因此他打算将淘汰的人用于预备役,以及治安维护和内部的后备组织。即便被淘汰者训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但沈嘉仍然没有丝毫放松,训练任务压的非常紧。

    四月二十二日,出城巡视的尤世功带来了坏消息,铁岭方向鞑子袭扰抚顺以西的周边乡镇,造成大量难民逃亡。同时,张世也从东边萨尔浒附近巡视归来,报告了鞑子有密集的活动迹象。

    陈策深感事态严重,连忙约了贺世贤一起将情况报告给抚顺同知萧基,希望他能够提早通知辽东经略袁应泰,同时引起朝廷对战局密切关注。

    萧基对此事显然并不上心,他认为明军上次利用野战攻破抚顺,而这次明军更有城池之利,胜利应该是十拿九稳才是。萧基漫不经心的向辽阳发去了公函,要求加快抚顺的粮食和物资储备,争取在鞑子攻城前能储备足够多的物资。

    新建的棱堡还有一天就能完工,炸药也储备了不少,唯一麻烦的是土制手雷的制造太慢,无法满足明军的大规模使用。当沈嘉得到鞑子活动的消息时,他感觉到了事件后面的危险。

    沈嘉开始按计划有步骤的缩减城外的生产规模,同时将一部分重要产能转移到了城中。

    沈嘉组织了三千青壮,发给几个热心分子一些冷兵器,简单集训之后,称他们为民兵。绝大部分民兵使用的仍然是棍棒,他们主要负责维持城内纪律。沈嘉开始有计划的甄别和筛选流民。

    如此大规模的组织活动,使得沈嘉四处挖人,寻找那些具有组织能力的人。像队伍中的刘文采,刘武等人,是最早发现的一批。此后沈嘉又从官府和贺世贤军营中挖了一些小吏,这才弥补了组织人手的不足。

    萧基对沈嘉劳民伤财的举动非常恼火,但在一切以胜利为目的的前提下,萧基只能暂时忍着。

    为了避免流民内乱,沈嘉计划强制将流民的女眷,小孩单独集中起来看护,而男性则被统一挑拨分配任务。当沈嘉利用职权强硬推行该政策时,抚顺城内的怨言和不满终于彻底爆发了。

    因为沈嘉名声实在是臭到家了,导致他刚一提出针对流民的男女分营,城内立刻就沸腾了。各种小道消息疯传,有人说是守备大人上次抢来的女子玩腻了,这次要换口味,也有人说守备大人准备换个有夫之妇用用看,更有甚者说守备大人一日不可无女,否则要阳裂而死。到了最后,工地上的人们看沈嘉都是一副怪怪的眼神。至于负责后勤的翠花婶,进屋说两句话赶紧就闪,生怕沾上什么绯闻。

    沈嘉对此心知肚明,上次是熊雪茹胡闹搞出的事情,道歉也仅限于几个抚顺地区的高层官员知道,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沈嘉的清白。沈嘉分析了谣言的各种可能,他首先排除了嫌疑最大的萧基。萧基作为东林党,他们讲求“光明磊落”,这种龌龊手段不会公开在官员之间乱用,否则一来二去谁也不干净,最后都成了一堆垃圾。

    沈嘉最终将怀疑定格在抚顺城内的奸细身上,认为他们嫌疑最大。男女分营管理目的在于防守期间,将流民家眷控制在手里,避免流民被人引诱和唆使。同时将那些无家,无业,无身份证明的人彻底筛选出来,一方面勒令他们出城,对于不愿出城的人则重点看守。

    如果这个政策实施,会破坏鞑子奸细的活动土壤,同时能够将城内空闲的劳力系统的组织起来,对于城防有重要作用。显然,城内奸细们也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一点,他们试图阻止这个计划的实施。

    很快,沈嘉叫来魏良裕,要求他尽快破案,抓住这背后的造谣者。自从上次事件后,魏良裕对应付这种事件也有了经验,正是处理这种事情的不二人选。接到任务后,魏良裕迅速在城内部署侦缉。沈嘉同时调来一千明军协助,在城内的重要路段和十字路口盘查可疑的行人,没多久,平静了数日的抚顺街道变得鸡飞狗跳起来。

    到了中午时分,随着“官府”的倒行逆施,抚顺城中的话题风向发生变化,一些人开始抨击官府的扰民举动。这正是沈嘉期望的结果,沈嘉重新恢复了笑容,一下午躲在营中虐待一帮新兵蛋子。

    基本阵列已经全部学习完毕,沈嘉今天额外增加了一项“投弹”练习。没有练习弹,沈嘉只好派人抬来一筐小号的鹅暖石作为“训练弹”投掷。

    也许是投掷鹅暖石本身就有一定的趣味性,今天下午一众新兵玩的都很投入,一些人甚至非常准确的投到了三十五米开外。这让沈嘉很惊讶,询问之后才知道他们自小放羊,经常投掷土疙瘩驱赶羊群。

    就在沈嘉饶有兴趣的询问一些人的投掷技巧时,曲小甲报告说抚顺同知萧基前来拜访。

    沈嘉有些奇怪,萧基此次并没有出面诘责,一直都是静静的隔岸观火,不知道此时来有什么事情。

    想归想,沈嘉还是快步出营迎接。

    “不知同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请大人恕罪。”

    “沈守备,主干道路上到处是抚顺营兵,任意盘问勒索路人,你这是要折腾到什么时候?”

    沈嘉一愣,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大人,我这也是为了抚顺安全和防守着想,我是想要。。。”

    “放屁,有你这么干的吗?你自己去看看,大街上都快成土匪窝了。”

    沈嘉一脸尴尬,连忙一边告罪一边打探原因。

    原来萧基见今日城中谣言四起,衙门几次辟谣都无人相信。无奈之下,萧基便想着便服出门去四处走走。出了衙门后,萧基和老仆两人装扮成一对普通人,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四处乱走。到了城中繁华路段,萧基见到一队凶神恶煞的明军正截住了一顶轿子细细盘问。

    这顶轿内似乎是名女性,并未下轿。而是由跟随的仆人上前与明军理论。带头的明军自然不肯,非要揭开轿帘看一眼才肯放行。

    萧基见此,顿时有些恼怒,于是主动上前替轿中人理论。萧基几年来一直在兵部就任给事中,对付兵痞也有自有一套说辞。没多久,这队明军被萧基夹枪带棒说的无地自容,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