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迫降在明朝-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嘉,快上去啊,你又怎么啦?”

    “小乙,别想了,这岩壁太高了,我够不上。”

    “那让我来试试!”

    听到曲小乙说话,沈嘉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连忙道:“差点忘记你的大长腿了,老天派你来果然是有原因的。”

    沈嘉蹲下来,示意曲小乙站到自己肩膀上。曲小乙此时也明白了沈嘉的意图,但她不肯,一边摆手一边说道:“女子哪能站男人头上的,这要传出去,我不要做人了,你也晦气的。”

    “小乙啊,这里荒郊野外,哪有什么外人,赶紧上去,你身子骨比我轻一点,要是我站你肩膀上,你不一定顶的起我。”

    曲小乙犹豫了半天,最后小心翼翼的扶着石壁,慢慢站到了沈嘉的肩膀上。沈嘉咬牙发力,慢慢将曲小乙顶了上去。

    “够得着吗?”

    “够得着,你再稍微高一点,我爬上去。”

    沈嘉努力站直身子,不久感到肩膀一松,曲小乙上去了。

    曲小乙上来后解下自己的鞶带,与沈嘉的皮带绑在一起,然后慢慢将一头扔下去。很快,曲小乙感到皮带另外一头正在受力,她连忙紧紧拽住。下面很快就传来沈嘉的声音:“我要爬上来了,你用点力,别松手啊。”

    沈嘉抓住皮带,斜着蹬在石壁上,手勒的酸痛,他费了大好劲,终于爬上平台。

    平台上的曲小乙也是累的半死,因为鞶带解开,外衣也是一团凌乱。两人索性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看着蓝天白云一边喘气一边大笑。

    “小乙,你说我要是刚才掉下去了,你会不会想我?”

    “呸呸呸,今天还嫌不够倒霉?尽说这种话。”

    沈嘉坐起来,捉住曲小乙的双手,却发现曲的手心被皮带勒的红肿。沈嘉心里一痛,轻轻抚摸着问道:“还痛吗?”

    曲小乙点点头,泪水瞬间充满眼窝,眼前一片模糊。沈嘉连忙道:“小乙,别哭了,我们不是安全了吗,应该高兴才对。”

    沈嘉抬起手,轻轻的替曲小乙拭去泪水,曲小乙没有躲,她坐起来,轻轻的偎依在沈嘉的怀中。

    “喂,沈大人!”

    曲小乙赶紧推了一把沈嘉,快速跳出了沈嘉的怀抱。

    尼玛的,沈嘉心中怒骂,好不容易能跟曲小乙风花雪月了,总有不开眼的魏良裕会挤过来。只是奇怪,这帮怂货们从哪里过来的?

    沈嘉看看四周,没有人,于是他抬头仰望,却发现头顶十几米高的岩架上站着一溜士卒。这帮怂货们估计是找到了小路,绕到这里来了。

    “魏良裕,你他娘的看了我多久了?老子泡妞都被你看到了。”

    众人一顿哄笑,魏良裕自然不会回答这种无聊的问题。

    不久上面放下来一个装矿石的箩筐,沈嘉先让曲小乙上去,曲小乙不肯,说要让沈嘉先上,沈嘉只好连哄带骗把曲小乙忽悠上去。

    两人上了岩架后,沈嘉才发现此处另有一条小路,能够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沈嘉这才全身放松,百骸舒畅。曲小乙的衣服早已被碎石划得支离破碎,沈嘉的外套也差不多。为了不让曲小乙夹在男人堆中难做,沈嘉还是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曲小乙的身上。

    野猪已被杀死,血流了一地,因为氧化已经变得有些发黑。沈嘉走过去踢了一脚野猪道:“大家收拾收拾,我们去煤矿那里兜一圈,顺便带上这只野猪,今天不把它炖了,难解我心头之恨。”

    野猪死太久鲜血凝结在血管中,猪肉会变味。沈嘉一行人下山后,立刻找了一处清澈的水潭,就开始杀猪取肉。这批人很多曾经是农夫,杀猪都是天然熟,不一会儿,一大堆猪下水便被掏出来扔到了地上。

    猪下水在古代很少有人吃,大多时候都会直接扔掉或者喂狗。见沈嘉饶有兴趣的盯着猪下水,旁边众人有些不解。

    “魏良裕,吩咐大伙将这些猪下水洗一洗,放在箩筐里带回去。”

    “啊,大人,这些腌赞之物没人吃的,莫非大人你有什么特殊嗜好不成?”魏良裕小心的探问着,掩不住他的的一脸怪异。

    “他娘的,你再胡思乱想,今晚就别想吃肉了,这些我有大用。”

    听沈嘉说猪下水有大用,魏良裕赶紧找人去清洗。

    野猪身上精肉多而脂肪少,想来想去,唯有猪下水几乎全是脂肪。沈嘉打算合成甘油,脂肪是必需的原料,当然,要完成这个工作,他还需要一些小苏打或者石灰。

    石灰有很多,明代的人制作这东西还是很在行的,于谦的石灰吟更是众所周知。

    通过石灰,可以分解脂肪制造肥皂,而制造肥皂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就是甘油水。再通过石灰更进一步去除杂质,蒸馏,就可以生成纯净的甘油。石灰制作的肥皂无法溶解在水里,毫无用处,而小苏打制造的肥皂则是不错的日常用品。只是小苏打制作实在是费事,沈嘉现在还顾不上这个,目前最关键的还是甘油。

    众人将洗干净的猪肉放在骡马上,朝煤矿赶去。抚顺煤矿主要位于浑河南岸,走出十五里左右,众人就看到朝抚顺方向络绎不绝的运煤队伍。

    打听好煤矿具体道路之后,众人拔马前行,不久来到一处矿前。这是一个露天煤矿,矿区中央已经凹下去十几米深,一帮劳力正拼命向煤层四周挖掘。沈嘉想走进去看看,却被旁边看守的士兵拦住。沈嘉让魏良裕出示了令牌,这才进入煤矿当中。

    矿区中间凹进去的地方已经有了两尺不到的积水,古代没有抽水泵,煤层挖掘也只能深入到这个地步,想要再深入,就需要想办法抽水才行。

    沈嘉记得纽可门蒸汽机,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运而生的。纽可门蒸汽机虽然是第一代蒸汽机,但是因为他安全简单,甚至在十九世纪都有人在使用它。

    沈嘉的笔记本中有详细纽可门蒸汽机示意图,也许可以找些工匠试试看,改造后弄一个自动冲压的机械,说不定比从煤矿中抽水更有用。抚顺煤矿多,积水太深换个地方就行了,暂时还用不上这么高级的机械。

    而将来要制作军械,盔甲,火枪之类的,纯粹手工太慢了,说不定改造后的纽可门蒸汽机锻压要高效很多。

    沈嘉又仔细观察了进出的道路,发现比较便捷,便放心了许多。继续往外走了一圈,是一些临时搭建的窝棚,一些妇人看到沈嘉过来,连忙撵着光屁股的小孩进屋,同时妇人们也不好意思的把头缩进去。

    能来煤矿工作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无产者或者破产者。随便看了几家,沈嘉便发现大多数人都是衣不蔽体。因为没有衣服,一些女性红着脸,只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而绝大部分小孩子,只穿着一件长长上衣,用上衣围摆尽可能遮住他们裸露的下身。

    随便进了一间窝棚,里面黑咕隆咚。沈嘉等眼睛适应里面的黑暗后,借着微光,发现这家里竟然连条像样的棉被都没有。屋子里更不要提什么家具物件,如果非要形容,那只能说是家徒四壁。

    沈嘉被这些人的穷困所震惊,回家的路上,他一路沉默,曲小乙也觉察到沈嘉心情不好,她一路默默的跟在沈嘉身后。

    快到抚顺城时,沈嘉的心情才稍微好点,他目前还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些。既然无法改变大格局,那么沈嘉决定在一些细节上推动,比如增加岗位,适度制作劳动服装发放给优秀工人,增加粮食配给等等。

    沈嘉同时决定吸引蒙古劳力,这样做虽然会被朝中大臣抨击,但沈嘉还是决定给蒙古人一些工作机会。

    在明廷与后金两大势力对峙的形势下,为增强己方的实力,避免蒙古降人流入敌手,明廷与后金展开了针对蒙古降人的争夺。像袁应泰主张完全不加甄选的接纳蒙古流民,导致他麾下的大部分将领,像贺世贤,侯世禄等纷纷按此策略招抚,所以导致了历史上的辽沈惨败。

    而督饷辽东的户部郎中傅国则坚决抵制对蒙古降人安置,并拒不给饷。他的理由很充分,即朝廷颁布的招降令是针对后金而非蒙古,且蒙古人不可信,招之无异于开门揖盗。此外明廷“民力已竭于加派”,明廷已无财力安置众多的蒙古降人。

    辽东官员内部对蒙古人意见相左,也导致将领议论纷纷,甚至引发朝议。兵部尚书崔景荣大声疾呼:“为今之计,惟将已收者分散安插,将来者拒绝勿收耳!”

    而同期的关外汉民,因为战乱,气候等原因,纷纷内迁至关内,导致明军的兵员甚至都有些窘迫。

    沈嘉对此已经思考了很久,他实在不想去碰这个火药桶。但是从魏良裕连续多日的招兵情况来看,单纯在此地依靠汉民,可能已经难以走得通,尤其是劳力方面。

    沈嘉知道同期历史上的后金使用了更加灵活务实的政策,他们首先选择信任那些带着家眷的蒙古人,同时对于那些有邪恶盗伪之念的蒙古人则坚决打击。此外后金还通过联姻,盟誓等策略控制蒙古。最终,后金通过一系列手段,在明廷和后金的关外对峙中获得了极大的助力,最终取得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政治胜利。

    既然要和敌人针锋相对,沈嘉并不介意借鉴一些鞑子的好想法来解决目前一些难题。

    开采石灰石,铁矿,煤矿都需要劳力,只要通过军队合理控制,管控好武器和工具,这些蒙古人当作苦力应该是不错的。

    至于还在招募中的军队,沈嘉有些愁闷,他非常怀念前世的政委,他们能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将一帮绵羊鼓动成嗷嗷叫的恶狼扑向敌人,可惜自己没有这样的人能够帮忙改造这些蒙古流民。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七章 汗位之争() 
皇太极最近很忙,根据之前的计划,他下令在南杂木镇以西的官道上构建了三道宽达一丈的壕沟,用来挡住了明军前进的步伐。女真人需要的铁器,粮食,棉花甚至马匹都要通过这条道路转运,皇太极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女真的商业活动遭受重创,众人对此怨声载道。无奈之下,皇太极下令建造简易木桥,驻军检查来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这样做看起来很被动,但是目前后金并没有太多的反制措施,挖掘壕沟显然是最为直接的方式。

    借着挖掘壕沟,皇太极向代善索要了一些奴隶,以及钱粮,之前窘迫的财政得到了一定缓解。

    由于在沈阳之战中正白旗死伤惨重,皇太极这几日借口抚慰下人,每天奔走在战死的奴才家中,听取他们的抱怨,并尽量帮助下人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

    皇太极此举迅速安抚了正白旗涣散的人心,并得到了正白旗苏纳,萨穆什喀的鼎力支持。

    同时皇太极下令诛杀了几个在沈阳之战中逃跑的中小将领,并将正白旗內因为失败所致的怨恨成功转移到这些人身上。当群情激奋的奴才们跪着请求皇太极没收那些懦夫的财产时,皇太极明白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他果断顺应了民意,并将没收来的财产分给那些战场上表现出色的勇士。

    皇太极借着沈阳之败的借口整顿正白旗时,他还悄悄派自己的儿子豪格,挨个去探望费英东、额亦都、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这些老将军以及他们的遗孀。

    虽然额驸何和礼目前仍然被关在狱中,但皇太极仍然一再向何和礼的家人强调:“抚顺之失非战之罪。”

    何和礼次子,牛录额真多积礼感动的热泪盈眶。父亲一直被关押,连旗主莽古尔泰都不曾为何和礼说过一句脱罪的话,可皇太极却托自己儿子带来一句公道话,这怎能不让多积礼感动。二阿哥代善在沈抚之战中几乎是毫发无伤,他当然无法明白战场上勇士的无奈,也只有四贝勒皇太极,才会如此的接地气宽慰众人。

    阿巴亥殉葬后,内部关于阿巴亥被逼赐死的消息也悄悄传开。虽然皇太极,莽古尔泰和阿敏一再否认自己是消息的传播者,但代善对他们疑心重重。

    阿济格听说此事后,想要去找代善理论,却被二弟多尔衮紧紧拉住。同样是失去额娘,多铎伤心了一天,便开始恢复如初,而多尔衮则一直沉默无言,并冷静的提醒阿济格一些注意事项。

    阿济格虽然脾气火爆,但他也明白这是非常之时,于是只好乖乖的听从二弟的意见,没有去和代善当面吵闹。

    尽管阿济格对阿巴亥之死难以释怀,但他不得不承认,至少短期内的他们兄弟三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于是,阿济格很快将注意力放在了暗中较劲的汗位争夺上。

    四月初十,代善借着大贝勒的身份,下令赏赐阿敏美女八人,金银无数,以奖励他坐镇赫图阿拉的功劳。

    同日,阿敏退回礼物,曰:“无功不受禄。”

    代善又下令赐给莽古尔泰美女八人,金银无数,以奖励他沈阳之战勇猛精进的勇气。

    莽古尔泰依依不舍的退回礼物,回话道:“败了就败了,不用给我贴金了。”

    四月十一日,代善亲自拜见阿敏,私下讨论女真人的大汗推选。阿敏不肯,借口弟弟济尔哈朗尚未安葬,明确拒绝。代善无奈,只得等两日后济尔哈朗葬礼结束后再谈。

    夜里,阿敏收到皇太极传来的纸条,与上次相比,换成了更具体的:“共议国政,各置官属,愿立盟誓。”

    阿敏看到自己等待的花苞终于绽开,脸上顿时泛起了笑容。而同期的莽古尔泰,他还想继续等待机会,在代善和皇太极两人中间待价而沽。

    周围的一众阿哥,像阿济格一系都态度鲜明的站到了皇太极这边,虽然他们的意见并不能影响全局,但还是在其他阿哥中间泛起了一波涟漪。

    四月十二日局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不知何故,首先是代善和阿巴亥的绯闻又被人挖出来,在大街小巷中传的沸沸扬扬。代善大怒,下令让岳托逮捕了一些造谣中伤的奴才,次日就在城中斩首以儆效尤。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一些好事者当日在法场看到了岳托和硕托兄弟,于是又将两人与代善种种不和谐的往事爆了出来。

    代善深恨之,下令延长对何和礼的羁押,借口是何和礼抚顺之战中丧师辱国,又有临阵脱逃之嫌疑。代善此举非常明显,他想试探皇太极等一众阿哥对沈抚战败的反应,借机将负有主要责任的皇太极拖下浑水。

    代善的这次行动成了汗位之争事件的分水岭。何和礼是镶红旗人,作为旗主的莽古尔泰既没有说要惩罚,也没有说要释放,而代善匆忙之间越权下令,导致莽古尔泰对此大为不满。莽古尔泰听闻后第一时间就冲到了代善府上,要求代善给他一个解释。

    此事哪能说得清楚,代善对莽古尔泰这个浑人费尽口舌,仍然于事无补。同时间,皇太极,阿敏也认为这么做极为不妥,他们遣人告知代善他们对此事的态度。女真只有几十万人,如果每次战败都杀掉一批,要不了几年,女真人自己就把自己杀光了。

    代善大怒,但很快,一众老将费英东、额亦都、扈尔汉纷纷请求二阿哥看在往日功劳的份上,准许他们卸甲归田。代善的怒气很快被层层叠叠,汹涌而来的焦虑所代替。后金面临明廷和蒙古的两方挑战,虽然与蒙古人一些部落达成了盟誓,但蒙古反对者依然很多。若此时这些老将退役,将直接导致军心不稳。长年领兵作战的代善非常清楚这一点。

    两日后,代善无奈的收回了命令,并悄悄将何和礼交给莽古尔泰处理。

    四月十六日,代善认为多尔衮和多铎年幼,自己作为阿哥中的长者,有义务帮助幼弟管理其手下的牛录。代善发出声音后,后金显贵达人一片哗然,毕竟阿巴亥刚死,代善此举既便符合规矩,但在道义上却被很多人私下声讨。一时间,代善刻薄寡恩的名声又是随波而起。

    四月十六日傍晚,一向从不表态的三阿哥阿拜,四阿哥汤古代和六阿哥塔拜,竟然暗地里一起前往皇太极府上逗留了一个时辰。代善感到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四月十七日,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开始讨论汗位的归属问题。

    一开始,焦点便集中到了皇太极和代善两人身上。阿敏虽然也有一些人提及,但是寥寥无几,对此阿敏心中早有准备,他反而心平气和的观看场中各人的表演。

    莽古尔泰虽然自知无望,但他却未料到在场的众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提起他,这让莽古尔泰感到了极大的羞辱。

    提议之后,接下来进行的是入选人的“演说”环节。按照年龄大小,首先发言的是代善。

    代善回顾了努尔哈赤英雄的一生,然后挑了几件自己在太子任上时得意的事情谈了谈。接着代善认为凭借自己的的声望和人脉,以及手中现有的力量,可以将后金的勇士团结起来,带领他们走得更远。代善着重谈了自己在一众阿哥中的影响力,认为只有自己能够让所有人团结在后金的这杆大旗下,同时代善也许诺了很多无法兑现的好处。

    代善的发言响应者不是太多,大多数人是为了不想伤及二阿哥的面子,才勉强给了他一些鼓励。

    接下来发言的是阿敏,他知道既然自己出头无望,那还不如早点退出,避免拉更多仇恨给自己。

    于是阿敏站上前去,只说了三个字:“我退出!”,然后就下去了。

    族中宿老和一众将领纷纷对阿敏的胸怀表示欣赏,每个人都明白,如果阿敏上台,将意味着女真的分裂,阿敏此时选择退出,不单单是拯救了他自己,也是拯救了整个族群。退下来的阿敏赢得了众人热烈的掌声。

    皇太极今日在一众亲卫的严密保护下进入大殿后,便躲在一个并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此时轮到皇太极发言,他挺胸抬头,迈着沉稳的步子跨入正中。

    “各位,我今天打算谈谈我们女真人的未来。

    我们女真人英勇善战,吃苦耐劳,可是却一直吃不饱穿不暖,早先年我们一直是明廷使唤或者讨伐的对象。在父汗手中,我们统一了女真,打退了明廷的进攻,可以说,我们女真人处于近百年来最辉煌的时刻。

    但同时,我们女真人也迎来了最近的两场失败,失去抚顺后,我们更是丢弃了大量的粮草,想必此事大家都知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