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迫降在明朝-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对于西元1621年的早春沈阳城外的贺世贤而言发生的一切恍如一场大梦
 93189

浑河血战() 
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

    自起兵攻明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趁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去职,巡抚袁应泰举措失当的机会,于是年三月直逼沈阳,随即在十三日挥兵猛攻。(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称此役“虏骑十万”当有夸大)

    就在沈阳战况垂危之际,城外浑河之畔一支由明末著名女将秦良玉派来的数千忠州石柱土司兵跃跃欲试。'2'

    明史载秦良玉部历经沙场,战无不胜,“驭下严峻”,所部号称白杆兵,“素为远近所惮”。时秦良玉派遣其兄秦邦屏统带此劲旅赴辽,这支川兵皆强悍能战,装备川东少数民族特有的利剑大刀和锋利的长柄竹矛,身披铁甲外又再套一层厚棉,刀、箭不入。军容壮整,意气昂然。'3'

    天启元年(1621年)沈阳被后金攻占的时,一支由川浙兵组成的援辽大军在总兵童仲揆、陈策等率领下,推进到浑河,欲与沈阳城内的明兵对后金兵进行夹击。

    听说城已被占,陈策下令还师。游击周敦吉等一再请战,诸将激动地说:“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

    于是明兵分为两营,周敦吉与副总兵四川石柱都司佥书秦邦屏先渡河,在桥北立营;童仲揆、陈策及副将戚金、参将张明世统浙兵三千在桥南立营。

    八旗骁骑的冲锋不胜于川东土司兵之锋锐,数冲未果,这些土司兵虽人数少于八旗,却都殊不畏死,组织严明,使用的又是上带长刃下配有铁环的奇怪兵器,殊异平时明军,使八旗军极不习惯,打头的精锐红巴甲喇军经恶战被击败,当即退却下来,八旗军上下震惊!

    骑兵不敌,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清太祖实录卷7),川兵也不畏生死寸土不让。据全边略记和山中闻见录的记载,土司兵连续击退八旗强劲的步骑猛攻,挟着攻占沈阳之胜利余威的八旗劲旅,竟在四川步兵抗击下“死于枪弩弩弩弩弩者数千人”,后继骑兵也被打得“纷纷坠马”。

    但身经百战,并经受过严酷训练的八旗军也是相当顽强,“却而复前,如是者三”双方激战多时,尽管土司兵们非常饥饿,而八旗虽以众击寡,却仍然难分胜负。

    连后来清朝史料也记载道:“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见满文老档上,第117页)“川兵营甚坚”(清代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4'

    “诸将奋勇迎击,败白标兵(即白旗),又败黄标兵(即黄旗),击斩落马者二三千人”(皆见:清人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擒后金一参将、二游击。

    川兵营甚坚,后金多次进攻无果。八旗劲旅“死于枪弩弩弩弩弩者数千人”,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李永芳找到被俘的明朝炮手,亲自解开捆绑,人赏千金,用来攻击川军,发炮无不立碎者。经过激烈交锋,川军终于饥饿疲劳,难以支持,全部被歼灭。周敦吉、秦邦屏及参将吴文杰、守备雷安民等皆力战而死。周世禄从西北逸出,邓起龙、袁见龙夺桥西奔,带领残军俱走入浙营,继续坚持作战。浙兵布阵于浑河五里之外,列置战车枪炮,掘壕安营,用秫秸为栅,外涂泥巴。后金兵消灭江北川兵,迅速渡河把浙兵包围数匝。

    就在北岸血战之际,南岸以童仲癸、陈策率领的浙江兵三千人也在离浑河五里处布列战车铳炮,扎营响应。

    努尔哈赤深感川兵之劲厉,再三告诫刚刚惨胜的八旗兵“勿轻敌”,并故意强调“仲癸所将皆川兵”以警醒部下。(录自三朝辽事实录)'5'

    后金兵得以集中兵力攻浙兵营,明总兵陈策、童仲揆、张明世、戚金等将领沉着应战,积极布阵,誓后金兵决一死战。明军以火器射击,杀伤相枕。火药用尽,两军便开始短兵相接。战斗极为激烈,明军的步兵没有弓、撒袋,他们持三尺长的竹竿枪和腰刀,披甲胄,外套一层厚棉,刀、箭不入。在夜幕降临时与后金兵交战,一度胜负未分。但后金增援部队加入,明军浙营溃败,陈策战死。后金兵万矢齐发,童仲揆与戚金、张名世及都司袁见龙、邓起龙等并战死。后金前后损失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彦、雅木布里、西尔泰、郎格、敦布达哈、木布、禄汪格等战将。'6'

    总兵朱万良、姜弼率领三千余援兵,行至白塔铺,观望不战。遣兵一千为哨探,遭遇到后金的将领雅松。雅松望风而逃,明兵放枪紧追,直追到后金左翼四旗兵营前。努尔哈赤得到报告,气愤至极。在后金兵向浙兵营围攻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明总兵李秉诚、朱万良、姜弼始进前一战,遇阻击先后败去。

    朱万良部明军稍经交手即行溃退,沿途被皇太极一路追杀,伤亡三千多人。朱本人后来也身死于辽旧之役。

    此时苦苦鏖战多时的八旗军与川浙兵仍然打得胜负难分,统帅陈策、童仲癸再派使者向袁应泰叩首求援。

    袁已经吓破了胆,竟以后金强大派兵也扭转不了战局为由拒不答应。'2'

    战争结果编辑

    双方血战到天色将晚,八旗援兵又赶到战场!童仲癸见已方援兵迟迟不至,遂与部众将士都抱成仁之心,决死回马杀向数倍于已的后金军,最终除极少官兵幸免回辽阳外,陈策、童仲癸与副将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大小将校共120多人全部义无反顾、悲壮殉国。'1'

    历史评价编辑

    浑河南北大战,令轻取沈阳的后金军意外遭逢劲敌,连续多次恶战,多次失利,险像环生,倍极艰苦。

    后来的清人魏源也感慨其为:“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而明人倍感自豪,明熹宗录称之为“凛凛有生气”“时咸壮之”。

    尤其是秦良玉所派川东土司兵面对数倍强敌的壮烈表现,极其令人敬仰。后来的兵部尚书张鹤鸣曾经评说此战:“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柱、酉阳二土司功”。其他明军也大多都英勇刚烈,为人所不齿的贪生怕死者少之又少。

    这场惊天动地之战,也引起当时朝鲜人的极大观注,时任满浦佥使的郑忠信向李朝报告中说“虏中言守城之善莫如清河,野战之壮莫如黑山(即浑河)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后来也赞道“虏之死伤亦相当,虏至今胆寒”。

    而根据后金自己的史书,八旗所部确实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伤亡惨重。

    尤其是红甲喇军、白旗军、连努尔哈赤最精锐的黄旗军都曾在坚强的川军面前败下阵来。

    八旗军多名将领甚至在激战中被明军活捉。'7'

    为了稳定军心士气,祷念在此役众多的阵亡者,努尔哈赤还在十六日专门举行了祭奠亡灵的大会。

    八旗战亡将领见于史料的有: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颜、雅木布里、实尔泰、郎格、杜木布、大哈木布禄、旺格等共九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沈阳之战() 
1621年,努尔哈赤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诸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之后,趁辽东统帅易人,军心涣散,边防紊乱且督师袁应泰不明军事之机,决定进攻沈阳、辽阳,发动了明金之间的第二次大决战。

    努尔哈赤在战前作了充分准备,于是天命六年(1621年)二月十一日,亲率大军分八路进攻辽、沈门户奉集堡,从此拉开了辽沈之战的序幕。此时明总兵李秉诚闻知后金兵来攻,率领三千骑出城迎战,见后金兵遂拔营回城。努尔哈赤率军驻跸高冈,离城北三里,得报不远处有明兵二百余人,他命右翼兵往攻,明军败退,追至明兵屯聚之所,此处有明军二千余人,明副将朱万良,见后金兵势盛,不能相抗,不战而逃。奉集堡明朝驻有重兵,结果不敢对阵,闻风而溃,从而增强了努尔哈赤攻打沈阳的信心和决心。

    三月十日,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从萨尔浒誓师起程,并将梯楯营栅之战具悉载舟中,沿浑河水陆并进,攻打沈阳。十一日,后金兵夜行军渡过浑河西进,被明军侦卒发现,点燃烽火报警。守卫沈阳的明朝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得知后金兵来攻,立刻紧急动员,准备迎敌。十二日,努尔哈赤率军抵达沈阳,在城东七里处的浑河北岸筑木城驻守,并遣精锐到河南侦察明军部防。

    沈阳“城颇坚,城外浚壕,伐木为栅,埋伏火炮”。城外挖有与人身相等的陷阱十道,井底密插尖木桩,陷阱之后挖有四道大壕,尖桩密布,又树立大栅栏,沿内壕排列楯车,每车安放大炮二门小炮四门,两车之间又置大炮五门。奉集堡、虎皮驿亦皆开河建闸,修缮坚固,与沈阳成为犄角。

    沈阳城内有贺世贤、尤世功二总兵官,各将兵万余,总兵官陈策、董仲揆引川浙兵一万余正自辽阳来援,守奉集堡总兵李秉诚、守武靖营总兵朱万良、姜弼亦领兵三万来援。按军队总数而言,明国稍占优势,兼之沈阳城坚濠宽堑深,枪炮众多,明军如果据城死守,是很难攻克的。

    努尔哈赤知悉单凭硬攻,以弓矢对枪炮,以人力攻坚城,是难以奏效的,如战事拖延,陈策、李秉诚等四万余军队及其他援兵赶到之后,腹背受敌,局势便十分险恶了,遂临机应变,果断决定诱敌出城,发挥己军善于野战的长处,设下埋伏,乘机歼敌。

    三月二十日,努尔哈赤先派数十名骑兵“隔壕侦探”,被总兵尤世功家丁追击,死四人。勇猛寡谋的总兵贺世贤“勇而轻,谓奴易与”,遂改变了原来“固守”的方针,“决意出战”。第二日,努尔哈赤又遣少数老弱士卒挑战,贺世贤饮酒大醉,率家丁千余出城,夸下海口说,要“尽敌而反”。很快后金兵如从天降,“精骑四合”,当他知道中计遇伏,为时已晚,只好且战且却,至沈阳西门,身已中四矢,虽然挥铁鞭奋力抵御追兵,但身又中数箭,坠马被杀。尤世功引兵至西门,欲救贺世贤,遭到后金兵阻截,亦力战而死。与此同时,努尔哈赤亲自督兵攻城。“建州兵从东北隅以新土填堑,城上连发炮,热,装药即喷,建州兵蜂拥过壕,急攻东门。”守城的明军得知主将贺世贤、尤世功皆已阵亡,失去组织作战的指挥官,群龙无首,于是“汹汹逃窜”。此刻,城内蒙古饥民内应,打开城门,砍断桥绳,放下吊桥,后金兵越壕入城,迅速消灭城内明军,占领了沈阳城。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章 引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对西元1621年早春沈阳城外的贺世贤而言,发生的一切,恍如一场大梦。

    自从两年前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关外主力损失严重,以至于目前在职明军中服役老兵的比例下降很大。几天前的奉集堡战斗中,副将朱万良不敢与敌对阵,不战而逃。

    连续几日传来的集奉堡失守,守军不战而逃的消息,令沈阳城内的明军士气无比低落。除此之外,更令沈阳总兵贺世贤恼怒的是,目前沈阳城内的驻守明军只有不到三万人,如果除去辅兵,可战之兵甚至不足两万。贺世贤原本还希望收拢那些从集奉堡逃回的溃兵来防守沈阳,可以一连几日,逃回的士兵却是寥寥无几。

    在后金尚未合围之前,请求增援的求救信已由沈阳镇守太监亲自送往辽阳,而辽东经略袁应泰也已组织救援正在赶来。从昨日起后金开始挑衅为攻城做准备,沈阳城内局势陡然紧张,以至于连知府陈辅克的卸任也不得不停下来。

    两个时辰前,后金军正式进攻沈阳城,他们陆陆续续填平了城墙外围的壕沟,眼下稍作休整便要登墙夺城。之前明军火炮怒吼了一阵,现在陆续也进入了冷却,后金军显然不会放过这个进攻的绝佳机会。

    坐视建奴的盾车越过壕沟靠近城墙,这无异于将接下来的战斗地点放在了城墙上,经验丰富的贺世贤不会坐以待毙,他无论如何也要让战场节奏控制在自己手中。

    贺世贤与副总兵尤世功都商议了一下,他准备用自家家将组成精锐骑兵主动进行一次应战。一方面激发明军的士气,另外一方面希望摧毁鞑子的盾车。这样就可以为未来的防守争取一定时间。在自家门口作战有城池之固,骑兵打不过还可以从容遁走,料想鞑子也是无可奈何。

    昨日鞑子的几次小规模试探都被轻松击退,副总兵尤世功还斩贼数首。鞑子疲弱不堪的表现,让贺世贤和尤世功的内心稍感宽慰,双双皆以为鞑子连日奔波以至于师老兵疲。因此今日贺尤两人觉得利用小规模的进攻,可以控制战场节奏赢得一些战场主动权。

    进攻目的很简单即借助城墙上的火力掩护击退鞑子的进攻,然后再借助地势把守前方壕沟路段,并焚烧壕沟内侧的盾车。这样就能拖住建奴的进攻为援兵的到来争取时间。

    出城前,贺世贤喝了三杯烈酒,怒发须张,朝四下大吼一声:“尽敌而返!”

    “杀,杀,杀!”众家将呼应。

    贺世贤疯狂的举动把几个正在分拨钱粮的文官们听到消息吓坏了。城内的实际情况文官们也很清楚,此时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城池陷落所有人都会无一幸免。为了家人和朋友,谨小慎微的文官们连滚带爬一路小跑到知府衙门。文官们痛哭流涕的正要将所见告诉给陈辅克。

    知府陈辅克祖籍南直隶,扬州人士,万历年间举人,一身官袍,配之士子的读书气息,显得沉稳儒雅。与榆林籍粗犷豪迈的贺世贤,形成鲜明对比。

    陈辅克正与幕僚商议城中粮草准备事宜,猛然听到文官之言,哎吆一声“匹夫误我!”,然后如同受惊的兔子般冲出衙门。

    当陈辅克气喘吁吁的赶到南门时,贺世贤已经点好家将。贺世贤全身披甲,手提镔铁大刀正要出城。陈辅克拼命挤开人群,猛的窜出来抱住贺世贤小腿,痛涕道:“今日贼酋大举而来,沈阳墙高濠深楼宇森严,只要吾等上下一心,贼酋必然无功而返,贺总兵何须亲冒矢石?”

    贺世贤喝了三杯烈酒,心思活泛胆子也大了,也不再那么害怕眼前的这位文官。他扭头在马上抱拳揖手道:“知府大人,出城后若无机会,我可瞬息而返,若建奴败,我可趁势焚烧盾车,这样吾等守城必然万无一失,还请知府备好好酒菜,坐等消息即可”。

    “有火炮之利,何惧盾车,请贺总兵谨慎,下马与我同守城池!”

    贺世贤被陈知府阻拦,心知如果继续啰嗦进攻机会就稍纵即逝。想到此处他借着酒胆笑骂道:“你这老儿,我有尤总兵在城上掠阵,今日可尽敌而返,还请知府回衙门休息,我去去就来”。说罢一声长笑,拍马而去。

    看着离去的贺世贤,陈辅克心里苦涩无比。此时他想不出阻挡贺世贤的办法,顿挫之下只好返回衙门。

    陈辅克身边尽是文官,衙役和亲兵两天前都被指派到各处,维护城内秩序。身边缺了很多人手消息不通,陈辅克觉得这是个问题。大明以文官为尊,但沈阳城军事他向来全权委托给两位总兵。陈辅克深知沈阳是战略要地,自己对于军事无甚把握,与其乱命还不如放手,而幕僚纷纷劝自己不可行此策。一直以来陈辅克觉得贺世贤这个人虽然看似粗俗,倒也是恪尽职守之辈,在他面前更是从无居功自傲,这也让陈辅克坚信了自己的决断。

    但今日的贺世贤,竟然孤注一掷不听劝告,如此做派令陈辅克心里怫然不悦。陈辅克心想,对付这帮老兵油子还是要敲打敲打。

    此时出城作战的贺世贤,绝没有想到他已经被人惦记上了。伴着刺耳的金属重击声,趁着刀势未老,贺世贤猛的变换刀锋,血影喷射之中,他又斩杀一名小头目。今天建奴不禁打,一炷香不到,就收了十几个头颅,而己方只损伤一人且性命无忧。家将们也都看在眼中,更是杀的气势如虹,硬生生将敌军气势压下一头。盾车也烧的七七八八差不多了,后金进攻的队伍无法阻挡明军的攻势,开始慌不择路地选择撤退。

    后金填平的壕沟只是部分进攻路段,大部分壕沟依然保持完好。此时在明军突然反击下,求生的意志伴着惊慌,一些后金士兵竟滚落到数米深的壕沟内。贺世贤也不去管这些砧板上的鱼肉,扯着嗓子大喊:“敌军败了,众儿郎,立功就在今日,随我冲”

    说罢贺世贤拍马追去,后边一众家将也应声冲出壕沟的内侧阵地。

    败退的后金军主要由步兵和骑兵构成。对于骑兵贺世贤心知并没有太好的办法能够将其全部歼灭。建奴擅长骑射,追逐过程中一般己方的伤亡率反而会更高。而建奴此次进攻的大部分步兵实际上更多是辅兵,有勇力但战意不足。而剩余的真正后金步兵,在面对贺世贤的家将骑马砍杀时,也只有力竭后等死的份。

    贺世贤一直坚信自己对战场局势机遇的把握,因此当他率队冲入逃散的建奴步兵人群时,绝无想到他今日竟然差点一去无回。

    此时在浑水北岸后金大帐内,努尔哈赤正敛容屏息,听着帐内一位年青的男子说话。

    “父汗,虽然儿臣连续两日示之以弱,但根据探子来报,明军骑兵距离城墙不过一息之距,我想我们还需要继续诱敌”。

    “老八,感情用的不是你的奴才,你不在乎,这些明狗有什么能耐,只要我上阵,还不是杀他一个屁滚尿流,你就别酸溜溜的给父汗出主意了。”

    说话的正是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虽然二阿哥代善屡屡给他递眼色,但莽古尔泰依然视而不见。凭什么要诱敌非要我的人去。

    努尔哈赤重重的哼了一声,又瞪了莽古尔泰一眼,莽古尔泰心里不由得起了个突。莽古尔泰立刻将到嘴的话深深的压入到了心底。近年来父汗性情暴躁,喜怒无常,先杀了大哥褚英,去年又逼迫二哥杀妻,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