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化茧-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他召集众谋士道:“刘备手下能人何其多也?先有一个廖化,后来一个徐庶,我当灭之,一点性命都不可再留于他了。我意南下南征刘表顺便灭之。诸卿以为如何?”

    荀彧拱手劝道:“大军连年征战,方北征而回,不可复动。且等待半年,养精蓄锐,到时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曹操欣然从之。然后让士兵屯田修养,未出征的士兵加紧训练。。。。。。

    诸葛亮出山了。

    廖化回湘潭前嘱咐刘备一定要亲自去请,而且徐庶也大加赞扬,因此刘备亲自动身到隆中请贤,往返三次后,终于见到面,这次刘备可是带着轻松的心情来的,详细地从侧面了解了诸葛亮的为人,当看到房间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自勉后点了点头。

    见到诸葛亮后,刘备呆愣住了,这个人他见过,而且在新野时经常见到。

    这不就是当时从湘潭学院毕业后来到自己帐下的第一个学子吗?

    刘备呆愣了,难道是自己老了吗?怎么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完全搞不懂了。廖化已经够让他头疼了,后来一个徐庶,现在又来?

    他叫什么?好像是叫朱亮来着。

    当时还和这个学子谈了很久,发现这个人很是不凡,准备重点培养来的。

    刘备头疼道:“先生这是什么意思?为何化名朱亮呢?”

    诸葛亮这时候拿出了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装必道具,鹅毛羽扇。

    轻摇两下后笑道:“主公不必惊讶,自古君择臣,臣亦择君。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互了解,难道主公还认为亮是那恃才傲物之辈?”

    刘备呵呵笑了起来,深鞠了一礼。然后拉着诸葛亮的手亲热地攀谈起来。

    “先生真乃奇人也,而且先有廖军师推荐在先后有元直直荐其友,备仍有眼无珠,惭愧惭愧。备想请先生担任谋主,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刘备笑问。

    诸葛亮摇摇头笑道:“元俭之才德任谋主足矣,亮安能越俎代庖?且荆州已尽在主公囊中,元俭舍身忘己,功不可没,亮不如也。

    主公既不相弃,亮愿效犬马之劳也,尽听主公安排。”

    刘备想了半天,笑着缓缓点了点头说道:“备愿随时躬听先生教诲,就在备身边随时教备吧?”

    诸葛亮跪拜在地,欣然从命。

    刘备大喜,将关张招入,拜金帛礼物,诸葛亮固辞不受。刘备说道:“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罢了。”

    诸葛这才接下,当天留刘备在家中共谈了一晚上。

    第二天,弟弟诸葛均回来了,诸葛亮嘱咐交代道:“我受主公三顾之恩,不容不出。你要在家好好读书耕田持家,待我功成回来时,即当归隐。”

    诸葛亮大大方方地让刘备看到现在家中之物,归来时也准备就这点家当,来去清白。

    这天诸葛亮正在新野视察新野士兵,见士兵训练有素,行止如一,颇有章法,就问一旁的赵云:“这些士兵可是子龙所练?”

    赵云笑道:“云哪有这本事,是廖军师以前练出来的,我们只是将这练兵的方法传下来而已。”

    诸葛亮点了点头:“元俭真乃奇才也。”

    这时刘备拿着一顶竹帽跑来问好,诸葛亮客气了两句,刘备笑道:“今日闲来无事,见太阳很大,军师又时常巡查很是辛苦,就编了顶竹帽聊表心意。”

    诸葛亮拿着帽子沉吟了一下皱眉问道:“主公是否无远志,怎有如此闲情,结小帽聊以消遣?”

    张飞发毛了:“先生好不讲理,主公看先生日夜操劳于心不忍便结帽冠,先生却如此无礼!”

    诸葛亮也知道刘备心意但此时绝不能退缩,于是说道:“主公的心意,亮怎不知,然而亮既愿意出山相助主公成就大事,便时刻不能忘主公之志,现在局势危急,曹军随时会南下,亮心中的心思想主公不难明白。”

    本来有些恼的刘备一下明白过来,轻轻拍了拍诸葛亮的后背,点了点头:“备当然深知军师之忧虑,我也为曹军将至而担忧啊。”

    关羽张飞互看了一眼,哼了一声。

    刘备了解这两个性情中人,但这两位却看不透刘备在想什么,所以刘备是大哥。

    大哥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半年后,也就是公元208年六月,曹操开始计划南下,拜夏侯惇为上将作为先锋,南攻而下,自己摆平了朝中的事后随后就到。

    三天后,刘备听说了消息,向诸葛亮求计。诸葛亮说道:“现今曹军急切南下,主公可以迅速抢占先机,听说刘景升病重危在旦夕,时局变幻,可借元俭先前创造的优势让刘景升将基业传于主公,取荆州为安身立命之所,可拒曹操也。”

    刘备说:“您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刘备深受景升之恩,安忍夺之?”

    诸葛亮一跺脚:“此时不取,后悔何及!”

    刘备犟脾气发作了:“我宁死不忍做违义之事。”

    诸葛亮没法了只好说道:“让我再想想法子。”

    走了两步后,诸葛亮说道:“主公,现今只有赶紧从新野脱身,赶往江陵与元俭汇合,主公可带元直和赵云保护家小先行,沿途照应。留下关张二将,我自有办法可以阻挡住夏侯惇。”

    刘备说道:“不行,曹操是为我而来的,你们带着家小赶紧走吧,我来阻挡。”

    诸葛亮苦笑。

    徐庶说道:“主公,孔明既然说有阻挡夏侯惇的办法,想必自有脱身之道,此时不是妇人之仁之时,赶快走吧。”

    刘备还是不干,诸葛亮徐庶只好跪求,三军不能没有主公云云。刘备最后只好说道:“既然军师说有阻挡之法,请让备知晓,备看看能否依计。”

    诸葛亮只好将自己的安排一一明说,刘备这才恍然大悟,呵呵笑道:“军师何不早说,备错矣,这里就请军师做主了,元直,子龙。我们走吧。”

    徐庶诸葛亮相视苦笑。

    出新野的时候,又出状况了,刘备在准备过程中想起了曹操屠徐州百姓的往事。

    于是命赵云在新野张贴榜文,说曹操要来了,我要出城到江陵去,无问老幼男女大家愿从的,即刻和我今日到樊城暂避,不可自误。

    然后差孙乾到河边调拨船只,帮忙救济百姓。糜竺简雍护送所有人的家眷到樊城。徐庶调拨粮草。

    诸葛亮却默不作声,招来关羽张飞刘封关平如此如此布置。徐庶无法只好把自己的事做好。

    待安排好后。

    徐庶奇怪地问道:“孔明,此时多耽搁一时,就危险一分,况且还带百姓?为何不阻止主公?”

    诸葛亮叹了口气:“元直,主公这是想起当年在徐州时曹军来攻,尽屠徐州十万百姓,徐州之河为之塞的惨况啊!”

    徐庶愣了愣:“孔明你出生自徐州琅琊,难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亮当时十岁,兄长那时带亮南下逃难,曾路过那里。”

    徐庶不再言语,办好是后干脆待在刘备身边,好随机应变。

    新野百姓素来相信爱戴刘备,这次一听到刘备的号召,新野附近诸县为之一空。十万百姓都有经验了,大家推着鸡公车牛车马车浩浩荡荡地沿着孙乾用船只搭的浮桥过河而走。

    刘备看到这一切大笑,然后继而大哭。

    徐庶问他这是为什么。

    刘备哭着说:“元俭曾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们这是苦出道行来了。我刘备何德何能能让百姓爱戴至此。这一路也不知是福是祸,此备之过也。”

    众人感慨,垂头默不作声。

    很快夏侯惇到来。诸葛亮给他来了个下马威,火烧新野,夏侯败退。

    曹操听说后又拍了桌子,这次可没有了郭嘉郭奉孝了,孔融又撞枪口上了,反对南征,见曹操不听还对曹操开启嘲讽模式。

    曹操恼恨地将他押入大牢,将他的儿子们砍的砍流放的流放,然后见朝中众臣害怕,挟余威让献帝刘协封自己为丞相三军统帅,即日南征,此时已是七月。

    曹操将大军分成五队,每队五万人,分别由曹仁曹洪一队,张辽张郃一队,夏侯渊接到夏侯惇败兵后为一队,于禁李典为一队。自己还带一队,徐晃为副。许褚领三千铁甲军为先锋折冲将军,挥师出军。

    这个时候刘表病危,明召群臣托孤,让刘备带领大家辅佐刘琦统领荆州,若刘琦能辅则辅之,若其不堪造就,刘琦就要让之,我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做汉献帝。

    众臣大惊,然而这一切却又在情理之中,对刘表很能理解。

    这时蔡夫人大怒,将内外大门一关,让蔡瑁张允守外门。

    刘琦听说父亲病危要来探病。蔡瑁张允把住门不让他进,还训斥他擅离职守,刘琦大哭而走。

    刘表见刘琦总也不来,长叹了一口气,撒手人寰。

    蔡瑁张允蒯越王粲加紧加快荆州控制,挟持刘琮,准备曹操一来就向其投降。

    此时刘备刚走到襄阳,抓到宋忠,看其鬼鬼祟祟地,徐庶一番恐吓后,刘备这才知道刘表病逝,长久不能做声。

    这时遇到伊籍,伊籍说是刘琦派他留下来了,伊籍对刘备很有好感,将襄阳城内的情况一一说明。

    最后出计献谋假借奔丧,诱刘琮出迎,然后挟之。

    刘备哭道:“吾兄临危托孤于我,今若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死于九泉之下,何面目复见吾兄?”

    徐庶问道:“现今曹操已到南阳,不如此行事,该如何是好呢?”

    刘备说道:“继续往南,我们尽快赶到江陵吧。”

    。。。。。。

    江陵。

    “大公子,您想好了吗?”廖化靠坐在柱子下看着跪在牌位前一身丧服的刘琦。

    “嗯,琦想明白了,琦立志要为父亲报仇,与曹贼誓不戴天。只要能够报仇,还有什么不能舍弃呢?况且这也是父亲生前的嘱托。”襄阳城门口蔡瑁嚣张而嘲讽的样子久久在刘琦的脑海中游荡,挥之不去。

    。。。。。。

    曹操大军来到新野,曹仁五万大军和许褚的先锋过白河,过到一半时,一阵大水从上游冲来,死伤不计其数。

    白河附近成了烂泥塘。

    曹操狠狠抽了曹仁一鞭子,看了对岸转身的关羽一眼,命大军背土将白河直接填了,大军扑向襄阳。

    襄阳投降,刘琮开门相迎,送上荆州大印。

    曹操哈哈大笑,大封宴饮群臣,问蔡瑁张允今有军马钱粮多少?蔡瑁谄媚地笑着说:“马军五万,步军十万,水军八万共计二十三万。还有南方江陵大部十万,钱粮大半在江陵,其余各处粮草足够大军提供一年。”

    这厮对刘备恨之入骨,找到机会就想曹操攻打他。

    曹操却笑了笑,又问:“荆州战船有多少?”

    蔡瑁弯着腰笑道:“大小战船共计八千余艘,都由我和张允二人掌管。”

    曹操就笑着加封蔡瑁为镇南候水军大都督,张允为顺候水军副都督。

    蔡瑁张允大喜拜谢。

    曹操又说:“刘景升既死,刘琮投顺,我会上表天子,使之永为荆州之主。”

    两人大喜而退。

    一旁的荀攸低声问道:“丞相是不是封得太过了?谄媚之人还加封水军都督?”

    曹操斜着眼笑道:“我岂不知?只是二人熟悉水战,我军都是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暂且使用二人,待事成之后别有理会。”

    曹操七月开始南下不到两个月就拿下了襄阳!

    第二天,曹操醒了过来,回想起刘备之恨,一刻也不能等待了,蔡夫人一大早就带着刘琮跑来献媚。

    曹操冷笑一声,又变卦了,改封刘琮为青州刺史,即刻上任,蔡氏随行。

    蔡夫人出来后战战兢兢地委顿在地。

    从曹操冷冷地眼神中,她读出了一丝不祥的气息。

    一统北方,心中骄傲地曹操自率八千精骑出城星夜南追刘备。

    蔡氏和刘琮被押往青州的途中,于禁奉命追杀,部将王威护着刘琮蔡氏逃亡,但被于禁追上了,蔡氏抱着刘琮大哭。

    王威疯狂杀戮敌众我寡不敌,正包围间。

    忽然树林中杀出一队人马,一青年将领骑着马长刀挥来,于禁骇然,相交不到二十回合,差点被砍了。

    于禁吼道:“汝等何人?”

    “刘备刘皇叔帐下,徐盛徐文向,奉命来救刘琮公子。”原来是徐盛。

    却说当时徐盛为文聘副将,文聘接到刘表临终托孤,心中是偏向刘琦的,但是曹操已经占领襄阳无可奈何,徐盛就劝文聘以忠节,带心腹星夜出城。文聘想了想咬了咬牙带上家眷在曹操快到襄阳时,趁乱混出城外。

    在曹操进城后当晚,徐盛接到廖化传来的书信说刘琮会出城北上,会有危险要他注意刘琮动向,随时救之,虽然徐盛心里很不明白为什么,但还是执行。

    文聘晚上悄悄带着两百人马出城时,徐盛向文聘说要留下有事,文聘目光复杂久久看着他,长叹一声,带着亲信消失了。

    徐盛带着两百人马在四门外均留下伺候,随时汇报刘琮等马车的行踪。

    因此就有了现在的一幕。

第五章 曹孟德!可爽否?!() 
刘备带着十万百姓每日走十二里,众人劝刘备百姓走得太慢,这样几时能够走到江陵?抛弃百姓且先行为上。

    刘备大哭:“成大事者应以人为本,百姓们都相信我,我哪愿意抛弃他们?”

    诸葛亮就说:“追兵不久就追来了,可遣云长往江陵催元俭派军接应。”

    刘备赶紧派关羽往江陵方向催促廖化和刘琦的援军。

    刘备带着百姓走了四天到达荆山脚下,路过刘表的墓,刘备刚准备拜祭一番。

    忽然后面百姓惊慌失措,慌乱奔逃。

    接着马蹄声传来。

    曹操亲自来了。

    他爬上坡后,跨坐在爪黄飞电上曹字旗下远远地看着这边。

    刘备看着到处都是慌乱地百姓,找不到妈妈地幼童站在那嚎哭,百姓们自相践踏,到处奔走。

    刘备跪在刘表墓前,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抱着刘表的墓碑泪嚎啕大哭:“兄长啊!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你若在天有灵,请救荆州之民吧!备愿以死谢罪!”

    说着就拔出宝剑就要自刎。

    一支手伸出来一把将他拉住了,是诸葛亮。

    诸葛亮着急地正欲劝下。

    忽然!

    “风!”

    “风!”

    “大风!”

    “大风!大风!”

    身披红色大氅,精锐钢甲,头戴红色英冠盔将整个面容包着,手持盾牌,腰佩横刀的身影成排出现在天际!

    只见一条看不到边的红线从侧面的开阔地上出现!

    只见数不清的红色旗帜在风中飞扬!

    只见无数人持着长枪同时踏着脚步哐当哐当地走来!

    只见军队走到百米处同时停住脚步。

    八个方阵同时立定,一眼望不到边际,无边无涯!此时已是九月,初秋的余热将大地上的热量腾腾蒸起,太阳照下的光线看不清兵士的面容,只感森严地杀气扑面而来!

    曹操看着那边,目瞪口呆。

    我操!我北方六十万部队带甲的部队也才十万不到,这黑压压地八万多,人人带甲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是什么个情况?!

    只见中间大阵两万士兵同时整齐划一地向两边转向,各走五步,再同时碎步散开,转身,将大盾插进土中。

    无数扛着巨弩的士兵从盾间快步走出阵列,将巨弩放置于身前,腰跨长刀的部分巨弩士兵将背上箭筒放置于地上,半跪在地上,其余士兵同时坐下。

    一白巾汉服青年骑着红马从中间越阵而出。

    “曹孟德!百姓杀的可还爽乎?!”

    天地之间只剩这一句回荡,久久无声。

    曹操的马朝后退了两步将他惊醒,他一勒马缰,曹操大声问道:“汝何人也?”

    “襄阳廖化廖元俭!”廖化在离曹操不到二十米之处勒马停住大声说道。

    “是汝?!”曹操咬牙问道。

    “不错!正是某。今某饶汝一命,还不快滚出荆州!?”廖化吼道。

    曹操气乐了:“你敢杀吾?”

    但他的手却开始轻抖个不停。

    自己只有八千骑兵部队,大意啦!

    廖化呵呵冷笑一声,一举其手。

    只见阵前坐着的士兵同时举弩,以脚为支撑点,以腰发力将弩拉开,旁边的士兵抽出巨箭放置弩上。

    八千蹶张弩就位。中军阵前面大盾后面无数长弓兵像波浪一样次第弯弓。

    全军就位。

    曹操还能不动如山。

    旁边一将领却筛糠般的抖动,忽然其惊慌地大叫一声,口吐胆汁栽死马下。

    曹操一看不妙赶紧勒马便逃。八千骑大乱,队形散乱,转身即走,有的兵器都不要了。

    廖化轻轻放下高举的衣袖。

    士兵收弩,起身,回阵。

    廖化一抖缰绳,骑马来到刘备面前,翻身下马跪下:“主公,化来迟一步万望见谅!”

    刘备激动地快步上前顾不得廖化还未起身就将廖化抱住。

    “军师!我的好军师!不晚不晚,来的正好,来的正好啊!”刘备激动地泪如雨下。

    过了好一会,刘备赶紧将廖化扶起来,上下打量。

    廖化被他看的很不好意思,讪笑道:“主公,大家都看着呢!”

    刘备抹了抹眼泪笑着拉着廖化就来到众人面前。就要给他介绍诸葛亮。

    廖化止住刘备,对诸葛亮笑道:“好你个孔明,非要主公三请四从地才肯出来。我在江陵每日每时是等的心焦,你却躲着逍遥自在,到最后曹操追来才请主公派关将军过来。你想死乎?”

    孔明笑道:“亮哪敢,还不是听你对主公一顿好夸,我就想好好看看主公,这不在危难关头亮也看到了主公的真性情?这不一过襄阳我就派关公去请你了么?”说完不等廖化回话就向刘备跪倒:“主公,亮请罪,让万民受难。”

    廖化笑道:“孔明确实该罚。”

    刘备呵呵笑着就不出声。

    一旁的徐庶恼怒道:“廖元俭!孔明对主公几番试探,汝轻描带写地带过。庶试探主公,汝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