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化茧-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廖淳身披黄巾锦衣手拿点钢枪当他带着老小走出山林的那刻开始这只弱小的虫子就吐着细丝一头滚进了三国乱世滚滚洪流之中
 67732

第一章 无路可逃() 
廖淳迷迷糊糊醒来,肚子一阵饥饿的声音开始咆哮,揉了揉头发。咦,头发怎么变长了,抬头一看,倒吸一口凉气,不远处有五头狼瞪着绿油油的眸子看着自己。

    瞬间清醒的大脑开始运转,这一转就坏了,一股大量的记忆涌了上来,脑袋一刹那的晕厥,眼神跟着涣散。

    对面的畜生很凶残,第一时间发现他走神了,中间一头狼一下就扑了上来,廖淳下意识用手撑起身子就往后爬,眼看就要扑上来,他听到一声女人尖叫,接着他面上一黑,被搂在怀里。一个女人披散着头发用背挡住了他。

    突然听到了人群的声音接近,只听呼的一声,什么东西从耳边上穿过射上对方,接着传来狼群中传来尖嚎,跟着就是快步跑远的声音踏踏声远离。

    过了好一会,廖淳才缓过神来。

    “你们没事吧?”一个沙哑但是很厚重的声音传来。

    身上的女人这才慢慢离开自己,仔细的看了看自己有没有事;又将自己抱进怀中。见自己缓了过来,一切都好,反复几次后,这才喜笑颜开感激的看向那人,“都好,都好,谢谢陈大哥”。

    女人长得很清秀,眉毛如画,虽然不是特别美但很耐看。二十几岁的年龄正是最成熟美丽的时候。一身麻布的土黄色衣服包着,随意用布带缠了几圈附在腰上,漆黑的长发凌乱却更显得楚楚动人。

    这是这具身体的主人的母亲。。。。。。(想多了的自己去面壁)

    而自己魂穿的这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廖化,廖元俭。

    没错,就是那个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那位。就是学关公,假装投降孙权,然后背着他母亲逃回夷陵被刘备欣赏的那位。就是三国史上活的时间最长的几位之一,见证了蜀国兴亡的那位。

    说来也是话长,廖氏源远流长,流源很多,在东汉是有名大族,西汉末年绿林起义,廖湛是其中首领之一。廖扶是东汉著名的学者,精通天文,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至今廖姓人都以“汝南堂”为最古老的一堂,可见廖姓在汉时的影响力,虽然他们不在历史上扬名,却也是豪门旺族。

    廖化的老家在襄阳中卢县,黄巾起义,汝南是重灾区,他那时一家就被裹挟着飘来荡去,廖化刚刚出生不久,据他老妈说他那便宜老爹就是在那时被迫加入黄巾军,去年在战争中死掉了。

    而今年十二岁左右的他还是个熊孩子,这个字是老爸死前给他的,算是道理上成年了。

    前不久,曹操第一次征张绣失败,乱哄哄的逃兵将他们之前所在的一个聚集地冲散,剩下的四五百人逃到了偃县,听说袁术治下的寿春还算太平,最重要的是有口吃的,所以大家正向东赶。

    “那就是说现在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现在自己位于汝南郡也就是河南一带。然后是魂穿老祖宗廖化身上去了,马上将要去作死的袁术那里。。。”廖淳现在改名廖化(话说廖化本名本来就叫廖淳,也是巧的很,对改这名字没啥好纠结的)心里想道。

    “唉,小淳儿,你不是要继承家业将廖氏一族发扬光大么?怎么?几只小畜生就把你吓成这样啦?唉呀,这可如何是好?啧啧。。。”姓陈的大汉惊讶道,语气里面的揶揄味那是怎么品怎么有。

    穿越第一天就出了洋相,这是没法子了,可也不能让这家伙得意:“哦,原来是陈大侠,当初不是要拜大剑师王越为师的么?怎么不建功立业却跟着咱们娘俩屁股后面转悠呢?”

    这家伙是陈家子弟,可不是颍川陈家那一脉的,家中倒是和襄阳廖家这一脉颇有商业上的往来,是死去的便宜老爹的好友,拜师王越学了两手后流浪这么多年,快三十的人了,文不成武不就的,一路护卫着娘俩,看这来势是对娘有想法啊,怎么?看不起咱?咱就抓着你的小辫子看你还好意思。

    “呃。。。。。。”陈大侠一听这话满脸潮红,重重的哼了一声。

    “你们这是干什么呀?说的都是些什浑话,淳哥儿,给你陈叔叔道歉,要不是你陈叔叔的一路护佑,能有你在这耍闹么?”李氏涨红着脸虎道。

    廖化一见老妈羞急了,赶紧找个台阶别大家都不自在:“是是是,娘,我错了,陈叔叔我道歉,想刚才您那精准的一手,当个校尉那是绰绰有余啊!感谢您对我们娘俩一直以来的照顾。”

    听了这话心里极是舒爽却又极力压制的陈大侠涨红着脸,两手摆得跟羊癫疯似:“哪里哪里,过了。。。过了。。。”

    周围围过来的人看着两人哄的一声大笑。

    李氏啐了一口,一下扒开人群不知道躲哪去了,陈大侠搔着后脑在那傻笑。廖化白了他一眼,没有理这家伙,赶散人群要他们该干嘛干嘛,召集了一群少年到前面树林收集食物。

    廖淳在那个时代是个孤儿,就没见过父母是啥样子,爷爷奶奶勉强把他供上了大学就去世了,带着悲伤和老人临去前的不舍,一边打工一边上学,送过报纸摆过地摊算是毕业了。

    靠着一股狠劲,他在药品销售这一行打出了一片天地,被老板十几岁儿子嘲笑了两句,狠揍了这熊孩子一顿后愤而辞工,老板扇了他儿子两巴掌,拖着他硬是不让他走,最后拉着他喝酒赔小心给他提高待遇,结果喝多了一觉就来到了这里。

    二十八有房有车有女人。心无牵挂的他到哪不是活着,更何况又有了爱自己的亲人,还有什么好郁闷的呢?

    “年轻真是好啊!”撒了泡尿,看着小丁丁上浅浅短绒毛,这是要开始发育的节奏,想着喝出酒精肝,英年早肥的前世,廖化心里一阵兴奋。

    经过几天游荡,他算是适应了过来,就是老饿肚子。

    汝南是个两百多万人口的大郡,可经过这十几年的动荡,千里无人烟,连狗吠都听不到一声。

    “淳哥,这几种菇能吃么?”十五个十岁左右还有九个七八岁的熊孩子捧着蘑菇欢叫着给廖化看,其中一个空不出手,还用胳膊肘往鼻子上狠狠的一勒。

    嘴角抽搐了两下,廖化带着群小来到一条小河边上让他们把蘑菇放在河边一块大石头上,难民群里提水的两老头见了也跟着凑热闹坐在不远的石头上笑呵呵的看着。

    “看,这亮红色的有剧毒,吃了会呕吐不止然后产生幻觉。这种粉色的吃了会麻痹神经,什么是麻痹神经?就是手脚不听使唤了。还有这个。。。。记住吃了可是会死人的。”廖化严肃的跟他们强调,幸亏自己在这群孩子中很有威信问了一嘴,要不然他们偷偷吃了可不得了:“你们要记住,这世间事物看起来越是美丽就越是危险。相反这几个不起眼,灰溜溜的才是美味。”

    旁边两老头对视了一眼,惊讶的看着廖化,这小家伙不得了哇,自己见过了不少死人,见过了不知多少,当然知道哪些能吃,现在怕小家伙们乱吃来盯着,却不知道还有这番道理。

    接着廖化分工,洗择蘑菇的,拿陶罐的拿陶罐,难民可用不起铁锅,铁都是只有青年壮汉拿着做武器用的。自己带了年纪最大的两个十二岁的下小河用石块垒石拦鱼,就自己这软绵绵行动迟缓,营养不良的身板,抓鱼难度可不小。

    到了正午用野菜蘑菇炖鲫鱼,还有带有涩味的盐巴煮了四五陶罐的鱼汤。赶紧打出两碗,捞了几条鱼,就跑到李氏那里送上,李氏一笑,接了过来,两人哧溜溜喝着乳白色滚烫的鲫鱼汤,那个美啊。

    旁边不远的陈大侠,后来侧面打听才知道叫陈诚,狠狠的咬了口难吃的面疙瘩,喉结上下不停的耸动。

    廖化笑眯眯的看着他,不时哒上两口,吧唧吧唧。然后指指河边树林的几个熄了火的火架子。上面烤着十几条小鱼。

    嗖的一下子,陈大侠消失了,然后四十号大汉不知道哪跳出来扑了过去。

    吃了个七八成饱后,廖化笑眯眯的来到休息的人群中间。

    “大家伙都注意啦啊!”廖化大声吆喝道。

    见引起了大伙的注意后廖化笑道:“大家伙老的老小的小,饿了很长时间的肚子了吧?”

    “咦?淳哥儿这是?有点意思。”陈诚搓着下巴和一群守卫的大汉惊奇的看着他。

    这会大家都吃完东西,坐在小树林里休息,见廖化站起来一群老小都看向了他。

    廖化见大伙精神虽然不高,但所有人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这才继续道:“大家漂来荡去的总落不下个脚,这不行,孩子们都还小,年龄大的也有不少,还有要是哪天碰到土匪乱兵什么的怎么办?”

    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么回事,可是怎么办呢?到处都在打仗,往哪去呢?

    “淳哥儿,你说的大家都知道啊,可是又能怎么办呢?我们只有到寿春说不定才有活路啊?”一个老人吆喝了一声。

    廖化见有人捧哏点点头接着说道:“大家伙且听我道来,这几天沿路听到了一些消息,我收集了一下。

    北面曹操挟持了皇帝,这可不好!原因是其他诸侯会不会服气呢?结果是不会!那么,就有仗打了,这是很危险的,去不得。

    西面,大家都是从那过来的就暂时不说了,那东面呢?东面真的太平么?袁术是什么人?偌大的一个汝南郡被他治理成这样,千里都听不到一声鸡叫,他是个能带来安宁的人么?

    不行,他袁术这个烂货不行!我甚至可以下断言,看到曹操挟持了皇帝,他都想做做皇帝的梦,过过瘾呢!大家信不信他真的会做出称帝这种蠢事出来。所以我们过去只会是碰到更大的灾难!”

    听到这里,大家伙都急了,谁都没仔细想过袁术会不会称帝,他们不敢赌。更何况这汝南的情况大家是看在眼里的,廖化说的很对。

    “那我们怎么办?往南走吗?”

    “不,南面更危险!”

    “这。。。。。。”

    东南西北都不能走,难道大家都死在这不成?

第二章 向天争命() 
“南面是江夏郡,刘表的地盘,刘表当初杀了江东孙策的父亲,孙策立志报仇,去年他平定了东吴,也就是说随时他都会回头报仇。

    而且江东和荆州接触的地方就是江夏郡,更何况,江夏太守黄祖就是亲手杀死孙策父亲的凶手。还是去不得。”廖化严肃的说道。

    “啊!?这。。。。。。”大家面面相觑。

    “唉,淳哥儿,你这那也不行,这也不行,你说我们这该往哪去啊?”李诚见大伙闹哄哄的就是说不到重点上来,索性把话挑明了问出来。

    “还是应该去刘表的地盘!”廖化对他点点头,随即大声说道:“我们去襄阳。先走西北方向的颍川郡,走沔水,从曹操的地盘上绕过南阳郡南下襄阳。”

    “哦?曹操和张绣不是刚打完一场仗么?曹操死了大将典韦和他儿子曹昂,他可不会罢休,他们随时会打起来啊?”一个少年坐在那皱眉道。

    “没错,所以我们更要从曹操的地盘上走过去,大家不要忘了,曹操会打张绣,张绣没有刘表的支持敢随便打曹操么?

    要知道今年曹操打张绣时,张绣是直接投降的,是曹操侮辱了张绣的嫂嫂,这才引起张绣的反叛,从而一败涂地的。没有刘表支持,曹操不欺负张绣都是好的了,更不要说主动去招惹曹操了。”廖化笑道。

    大伙听到这轰然一笑,陈诚的青壮们也是哈哈大笑。

    “大伙先静一下,我还没说完。”廖化拍拍手。

    大伙这会听了廖化的话后对他挺佩服的,不是谁都能够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这么有条有理的,更不要说还说的很对了。汉朝人最重英雄,他们心里觉得廖化就是一个小英雄。于是都信服的安静下来。李氏微笑着看着这一切,看着那个瘦瘦的身影心里有些喜悦,我儿不简单啊。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子,然后吸收其他的流民抵御随时会来的天灾和人祸。”廖化挥舞着手臂大声道:“那么,现在大家愿意和我一起,回到那人间没有战争的乐土——襄阳吗?”

    “愿意!”

    “愿意!我们都听淳哥儿的!”

    见大家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廖化满意的点点头,开始有条不紊地分配工作。

    老弱照顾大伙的物资,有情况大声示警,壮年女子生火做饭搭建窝棚照顾七岁以下的孩童,青壮轮番训练帮忙之余警戒以备随时行动。

    “淳哥儿,那我们呢?”三十几个少年男女狂热的看着廖化。

    “你们啊?你们可不能闲着,都跟着我找食物去,闲下来了就跟着大人们训练,晚上我们一起读书。”廖化笑道。

    “啊!读书?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啊?读书不是士大夫们的事情么?”少年们叽叽喳喳道。

    “难道你们想一辈子这样吃不饱穿不暖么?难道你们不想当士大夫么?”

    “不要,我们要当士大夫!”少年们激动道。

    “可是,淳哥哥,我们女孩子也要读书吗?”一个头发梳了两个大包子的女孩子含着手指问道。这年头只有大户人家的未成年少爷和小姐还有丫鬟才会梳总角,也就是像长了两个大耳朵的别在两边那种。穷苦人家的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当然要了,你们难道不想像我娘一样,端庄大方,知书达理么?”廖化笑眯眯回道。

    “好啊,好啊,我也要像婶婶那样”一群小萝莉围着廖化又叫又跳。也是大汉刚开始混乱,要是到了三国中后期,氏族成长为庞然大物,掌握了舆论权有强大的控制思想的能力,孩子们可没有这么活泼。又是旱灾又是蝗灾的,饿的都没劲了,哪还有那心思。

    李氏在旁边一边收拾一边笑着看着他们。乱世中,看到笑脸倍感珍惜,更何况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做娘的能不开心么。

    就这样,难民们在汝南的一条背山靠河的地方休整了一个月,春天的脚步临近了,期间又有三四百人的难民加入了队伍。汝南这个地方好,山清水秀,虽然很乱,但起码不会像明末陕西那样,连草根都没得吃。

    从这批难民中打听到袁术称帝的消息后,廖化的威望在难民中是牢不可破了。

    同时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刚不巧,新出生了一个婴孩,都要他给算算命,取个名字。这让他很不自在,心里也有些无奈也有些好笑。

    在廖化的组织下,大家把食物集中起来,陈诚成为了一百二十多青壮的头领,不停的训练和打猎警戒,李氏带着所有的青壮女子照顾少年老弱和做饭。老弱到处采拾野菜拦河捞鱼,整个近千人的难民营忙而不乱。

    每天傍晚吃完饭,在搭建的草棚里用打猎来的动物油脂点上灯,少年们就会跟着廖化读起了他回忆起来的千字文和百家姓,三字经还不行,有太多的典故他没有时间改编。千字文去掉“嵇琴阮啸”这时期没有发生的事后直接就能用了。

    这些都是他爷爷从小教给他的,他爷爷喜欢看书,并带着他读。让他有了很深的国学基础。

    于是每天的清晨傍晚,河边就会响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的童声。

    每到这个时候,大人们都会放轻声音,微笑着跟着摇头晃脑。

    整个难民群中,加上陈诚,识字的只有荆州裹挟来的三个青少年,两个中老年人,就是刚穿越来时不久,捡蘑菇时的那两个老头。

    自第一天开始上课起,他们看着廖化的眼神就发生变化了,充满了崇敬,像看神人一样。

    这两本书听都没听说过,显然是廖化现编的。要知道这两本书可不容易编撰,稍有见识的就知道能启蒙的书那更不容易编出来。更何况编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书这可是大儒才具备才能,淳哥儿这是要扬名大汉的节奏啊。

    “陈叔,你们这样训练不行。”这天廖化来到陈诚住的草棚,顺势跪坐在草席上面。入乡随俗,等到了不必在意这些的时候再来改变吧。要不会被老妈骂死。

    “哦?你还懂练兵?”陈诚大惊失色。

    “也就看过一些书而已,自己总结了一套东西出来。”廖化说道。

    开玩笑,不说爷爷崇拜太祖,太祖看过的书,他都跟着看了个遍,廖化跟着也看了不少,穿越过来也不知道是灵魂更纯净了还是怎么的,以前看过的东西都刻在了脑子里面。

    就说搞销售那会,跑部队医院也是不少,为了在部队搞好关系可是下了狠功夫的,甚至跑到部队体验了一年就为了理解军人的思维作风。

    “陈叔,其实我们也不用练太深,懂的太多。我们又不造反,更加不会进行大兵团作战,多数是进行小规模的战斗。有个章程总比现在各练各的强不是。单打独斗可是会伤亡惨重的,要想好好的生存就必须相信依靠自己的同伴。我想把大家伙一个不少的带到襄阳去。”廖化组织了一下语言郑重地说道。

    陈诚听后也认真起来:“有你在,是我们大家的幸运啊!来,跟大叔说一下你准备怎么做,大叔支持你。”

    “嗯”经过一个多月快两个月的了解,廖化也明白了陈诚是真心对自己好,甚至当自己是他的孩子,只是心里有些自卑,有好心也故作表演不愿表露,更不愿意和李氏表露心思。

    在这乱世里面,自家出身也不是啥了不起的大家族。其实李氏也是有想法的,毕竟从小就了解,这世道没那么多讲究,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李氏心里过的了那道坎就行,陈诚能力也不差,只是出身不好而已,可是要自己一个快三十的人叫比他小的家伙老爹那是绝不可能滴。但也不和他矫情了。

    “这些天,我在心里面已经想好了,明天早上集合的时候把各个负责人召集起来开个会,顺便还有其他的事要商量。我们先来一一讨论。。。。”

    “哎呀,这些事就不用跟我说了,你自己看着办吧,我瞌睡来了。”陈诚打起了哈欠。

    廖化。。。。。。

    第二天,廖化将所有负责事情的人还有年龄很大的长者都召集到了一块。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