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都督周瑜-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能的士兵虽多于孙军,但孙军兵精将广,孙策、程普、韩当、黄盖、孙贲、陈武、周泰等人,都是以一当十的斗将,直杀得刘家军尸横遍地。再听得周瑜喊叫,都不敢死战,除了跑得快的,其余都跪地投降了。

孙策、周瑜令所有降兵,凡是愿降的,就录为军士,不愿降的,令自回家务农。一共有三千多降兵自愿从军,其余的二千多人都放了回去。

翌日,孙策、周瑜又领军攻打当利口。当利口守将张英闻得昨日横津口大败,不敢对阵,只守住要塞。孙策令将士攻打要塞。众将士在孙策、周瑜督战下,奋勇攻打。行军司马黄盖一马当先,率先攻进张英营垒,手起一鞭,将守将张英打死。其余士卒或降或散。当利口落入孙策手中。黄盖是荆州零陵人,字公覆。初为长沙郡郡吏。孙坚举义兵后,他跟从孙坚举兵,此后和程普等人跟随孙坚南征北战,多有战功。使两根铜鞭,勇不可当。

攻下当利口,孙策、周瑜催军直逼牛渚(今采石矶)。牛渚是当利口和横江口后的要塞。也是前面二要塞的大本营。该处的邸阁贮存不少粮谷、战具。守将为刘繇部将陈横。樊能战败后,也逃到此处。二将只守不战,共拒孙策。孙策、周瑜催军攻打,没半日,便攻下牛渚。陈横被孙策一枪刺死。樊能逃往刘繇曲阿老营,孙策、周瑜夺了牛渚,缴获无以计数的粮谷、战具。另有三千降卒自愿随军,孙策一并收下。

孙策连破两道防线、三个要塞,吓坏了驻在曲阿的杨州刺史刘繇。他赶紧统五万主力,前来迎击孙策。刘繇字正礼,东菜人,生于公卿世家。伯父刘宠,曾为汉太尉。兄长刘岱,曾为兖州刺史。此人少年依仗家族名望势力而得志,被举茂才,辟为司空椽,却并未上任,只在淮南避难。后杨州刺史张温为袁术所杀,董卓把持的朝庭下诏任刘繇为杨州刺史。他不敢赴寿春上任,便南渡大江,来曲阿来杨州刺史。其时曲阿为丹阳府治所,袁术派吴景、孙贲正驻曲阿。他将二人赶过江去。袁术大怒,便令吴景、孙贲攻打刘繇。刘繇也派樊能、张英在当利口等要塞抵挡。双方争战一年多,都未分胜负。闻听孙策受袁术之命过江助吴景等人,他不敢等闲视之,连连给横江口等要塞增兵,又在牛渚贮存大批粮食器具,自以为可拒孙策。岂料,不过数日,三道防线均已告攻破,孙策统兵长驱直入江东之地。他赶紧亲自领大军迎战,两军在神亭岭下相遇对峙。孙策军驻在岭北,刘繇军驻在岭南。刘繇人多,且以逸待劳,孙策、周瑜未敢轻进。双方各守一边对峙。

这天,孙策听人说神亭岭上有一光武庙,便想去庙中焚香参拜,与周瑜商议,周瑜称可。于是孙策带程普、黄盖等十三将上山,周瑜领吴景、孙贲、吕范守营。周瑜因与孙策关系,又带有三千士卒助孙策,所以,虽无官职,但受孙军上下敬重,在孙军中地位仅次于孙策。孙策也视之为副帅,大小事均与他一同商量。两人若一个外出,另一人必守营,以防军中无主。

孙策上山三个时辰后,前方巡逻的小兵来向周瑜报告,称神亭岭里有厮杀声,怕是主公有事。周瑜赶紧令吕范守住大营,自已点起二千兵,往神亭岭飞奔过去。

沿着喊杀声到了岭上,只见樊能领着一千兵马正在围攻孙策及十三将。而孙策正与敌方一员将对打。两人都弃了马。那将中等个,约三十来岁,长得眉清目秀,虎臂狼腰。看装束仅是个下级军官。手头拿着孙策的头盔,奋力朝孙策身上打,边打嘴里边喊:“叫你来犯我境!叫你来犯我境!”孙策一边躲,一边拿着一把短戟朝他刺。两人你打我躲,难分难解。以孙策的武艺,竟只能对付他一个人。其余将领多是一个敌数十兵。周瑜见状,大喝一声:“杀啊!”众军士呐喊着冲上前去。樊能一见周瑜领援军赶来,赶紧鸣金退兵。与孙策相斗的那员将听见鸣金声,恨恨对孙策道:“今日且罢!改天你我再决一死战!”说完,拿着孙策的头盔昂然离去。孙策也不追赶,呆呆地看着他离去。

“伯符兄!没事吧!”周瑜赶上去,下马对孙策道。

“没事!”孙策遗憾地望着那离去的战将,又看了看手中的短戟,口中自语道:“好一员战将!某定要生擒他!”

然后,孙策告诉了周瑜事情原委:原来,他在光武庙中参拜完毕后,想到既已上岭,何不下到南坡去看一下刘繇营寨?于是径往南坡去了。不料正撞上方才与他打斗的人领一个小兵也往北坡来。那将一见他们一行,大声问谁是孙策。孙策问他是何人?那将道:“我是东莱太史慈,特来捉孙策!”孙策见此将很可爱,就笑道:“我就是孙策!你两个一齐来捉我吧!”这太史慈道:“你们一齐来拼我,我也不怕!”说完挺枪冲了上来。孙策令众将在一旁看,自已上前与那将交手。结果两人从山前打到山后,从马上打到马下,一直不分胜负。最后,都被对方从马上拉下来,又在地上打成一团,太史慈夺了孙策的头盔,孙策夺了他背上的短戟,彼此往对方身上打。正在拼打时,对方樊能领军上前接应了。十三将一齐上前抵住。然后,周瑜就领军杀了过来。

说完了,孙策仍是嗟叹不已,说这个太史慈真是武艺高强,又十分可爱。

周瑜笑道:“伯符既如此喜欢这个人,我就设法为伯符擒来吧!”

回到营中,周瑜就找来方才俘获的几个刘繇的军士和先前投降的军士打听太史慈其人,这一打听,直把周瑜喜出望外。原来,这个太史慈是东莱人,与刘繇是老乡。少好学,善骑射,做过郡小吏。21岁时因公事得罪州使君大人,遂避乱辽东。北海相孔融视之为奇人,对其母亲甚为关照,时常令人给他母亲送钱送物。后来,孔融被黄巾军围在都昌城内,恰好太史慈从辽东回家探母。其母令其报答孔融。于是便潜入都昌城中见孔融,请孔融给他一支兵杀退围困之军。孔融胆小,怕杀敌不过,因与附近的平原相刘备有旧交,欲请人出城找刘备搬救兵。太史慈自告奋勇,单枪匹马杀出城,所过之处,箭无虚发,阻挡之敌,都应弦而倒。见过刘备,请刘备出兵。刘备惧敌而犹豫,太史慈正色道:“我太史慈和孔北海既非骨肉,也非乡党,尚且为之分灾共患。而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又孔大人于万死之中自托于君,君岂能见死不救?”刘备大惭,当即带上手下勇将关羽、张飞并三千军前来解围。黄巾军见援兵过来,自动退兵了。之后,太史慈辞别孔融,回报其母,其母高兴道;“我终于报答了孔大人的厚恩!”

去年底,因与刘繇是老乡,太史慈就带着母亲妻儿渡江来到曲阿投奔刘繇。熟知太史慈事略的北方众名士都称太史慈有大将之才,建议刘繇用他为大将。刘繇出身公卿之家,清高、迂腐,颇重门户等级。他以太史慈出身并非名门、资历尚浅而拒用太史慈为大将,只让他做了个负责侦察的小屯长。

太史慈做小军官,并无怨言。正赶上孙策东渡,便找刘繇,称愿领5000军守牛渚,保证将孙策杀得大败。刘繇以其官职低微,也未答应,让他郁郁不乐。今日,他领一军士爬上神亭岭,准备暸望孙营,不料撞上了孙策,才有了那一番大战。

周瑜听了太史慈的经历,十分喜爱,连叹太史慈乃忠勇义士,又有如此本事,实在是天赐英雄!便告诉了孙策。孙策更是欢喜,连连叹道:“吉人自有天相!我一见此人就觉得异乎常人,岂料果然是信义忠勇之士!哈哈!公瑾啊!你一定要设法帮我得到他!”

周瑜微笑颔首道:“那是自然!我已有了主张!”

他告诉孙策:今晚就下战书,约好明天和刘繇对阵,只与太史慈阵上相斗,斗一百合也无所谓。他则于今夜偷偷领一枝兵马到刘繇老窝曲阿,攻占曲阿。刘繇一介书生,犹柔少断,听说老窝被占,必然慌乱。然后孙策督大军进攻,一举击垮他。太史慈便可生擒了!

孙策听完,连连击掌“妙计!妙计!公瑾!你这一计真是釜底抽薪!你需带多少人马只管说来!”

周瑜笑道:“2000足矣!”

孙策连连摇头:“不行!2000太少!至少需带5000!”

周瑜笑道:“伯符放心!我是奇袭,非强攻!我军主力在此处与刘繇作战,曲阿守军一定大意,故2000兵就足够了!你这里对付刘繇主力,兵不可太少!”

孙策此时部队虽已扩充至一万余人,但仍远少于刘繇。两军对阵,人马不可太少。又见周瑜如此自信,想他必有办法,就同意了,只叮嘱周瑜仔细一些。

当夜,周瑜点起2000精兵,赶往曲阿。

·11·

耿峥 著

第十一回

施妙计良将归新主 定江东孙策称霸王

一夜急行军后,翌日凌晨,周瑜赶到曲阿城下。他将部队埋伏在城东门外的树林里,令周泰、陈武领几个士兵化装成进城卖菜的菜农,挑着担子,候在城门外。周泰是九江下蔡人,和九江寿春人蒋钦一道,都是孙策在袁术手下做将时认识的军士,因为忠勇过人,被孙策提拔到身边做护卫,占了牛渚后,因有战功,都被授了别部司马的官职。陈武是庐江松滋人,孙策在寿春袁术手下为将时,因仰慕孙策大名及为人,前往寿春去拜谒孙策,时年18岁。此人长得赤发红眼,异与常人,孙策很喜欢他,便将他收留在身边做亲随。现在也授了他别部司马的官职。汉制,将军下设部曲。部的主官为校尉,部下有曲,曲的主官为军候,曲下有屯,屯的主官为屯长。将军、部、曲、屯皆可设司马,为主官之副职。别部司马,级别类若其它司马,但可单独领兵,领兵多少各随时宜。

周泰、陈武和其它菜农坐在担子上等了一阵,城楼上一声鼓角响,吊桥慢慢放了下来,城门也缓缓打开。刘家几个士兵出现在城门口,准备检查进出人等。

周瑜领着2000兵埋伏在城外树林里,看见吊桥拉下,城门打开,立刻上马,挥剑喊道:“冲啊!”一马当先,冲出树林,身后的蒋钦和众士兵呐喊着跟着他冲出树林,直向城门冲去。

城门口的几个刘家士兵大惊,赶紧要关城门,拉吊桥。说时迟,那时快,陈武、周泰从筐中拔出砍刀,大喝一声,冲上去,砍倒要关城门的士兵,直杀入城门洞。

城头上的敌军看见周瑜军冲了过来,赶紧吹起了号角。兵士们纷纷爬上城墙,朝周瑜的队伍放箭。

周瑜对身后喊:“放箭!”

蒋钦领众军一齐放箭,飞箭如雨,直往城楼飞去。

周瑜的士兵中不断有人倒地,而城门头上刘家军也不断有士兵中箭栽下城墙。

城头上出现一个守将,他一面挥刀砍倒一个往城下奔跑的士兵,一面喊:“给我挡住!放箭!”

周瑜从身后箭壶中取出弓箭,张弓搭箭,一箭射去,箭如流星,直插到那将领颈脖。那守将哼一声,栽下城墙。

这时,陈武、周泰的身影出现在城墙上了。两人挥着刀,切瓜砍菜一般照着城墙上的军士直砍过去。城墙上大乱,放箭的军士少了许多。周瑜的“白雪飞”踏上了吊桥,士兵们跟着一涌而入。

不一会,士兵们将“周”字大旗插上了城墙。城头守军大部投降。小部分四散逃走。周瑜领人攻进了刘繇的刺史府。他在府中对陈武、蒋钦吩咐:一,保全刘繇家小,不得伤害。二,派人在街头查巡,但有烧杀抢掠百姓的,无论军官还是士兵,一律就地处斩!杀百姓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三,善待降兵。有愿意随军的,收留下来。不愿的,发给路费令他们回家务农!凡有滥杀降兵的,一律就地处斩!五,赶紧放跑几名被俘的刘家军的军官校尉,让他们去给刘繇报信。

吩咐完毕后,陈武、蒋钦领命而去。周瑜则唤来降兵打听了张昭府宅所在,然后令周泰带上金银丝帛,随他径往张昭家去。

张昭住在曲阿城南一小巷深处。周瑜找上他家门时,他正坐在书房里弹琴。自历阳与周瑜一别之后,他就东渡大江,碾转多处后,最终选定在了曲阿,靠着教富家子弟学问及从前的资财过日子。其间,刘繇曾请他做官,被他婉拒了,他知道刘繇不足以成大事。他曾向刘繇建议用太史慈为大将,为刘繇所拒。周瑜、孙策东渡江东的事传来,他对夫人道:“江东有主了!”对于周瑜,他自然有印象,除了有些迂腐外,倒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才。孙策更不用说了,少年有为,超群绝伦。两人既然联手了,想必周瑜已非昔日周瑜了。今晨城内喊杀声响成一片,他就知道定是孙策、周瑜攻城了,心里有些得意,平淡已久的心躁动了,潜意识里一股兴奋之情搅动得他坐不安宁。他想孙策、周瑜占了曲阿,定会来迎请他的。可是,他该不该出山呢?如是出山,会授以何样官职呢?当周瑜叩门时,他一面弹琴一面在心里打着这个小算盘。

一个家奴进来告诉他说门外有个自称周瑜的将军求见。张昭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想了想,表情凝重道:“让他进来,在客厅等我便是!”

他心里想:“春风得意的年轻后生!你多等些时吧!”。如果说上回不见周瑜,是嫌周瑜尚是个小孩,这回,却是想杀杀周瑜的锐气!他想,周瑜今日为英气勃发、前途不可限量的统兵之将,必定自以为了不得。如果对他张子布招之即去,就正长了周瑜的锐气与得意,那周瑜便不会把他放在眼里的了,这对以刚烈著称的张昭而言,是不可以的。无论如何,他不会为一个后辈折节。

周瑜被一书僮迎进大堂客厅延之上座后,书僮就侍立一边,说张昭请他稍等片刻。一个婢女为他沏上茶后也侍立一边。周泰指挥士兵将礼物抬进客厅后,就在周瑜身后一同侍立着。周瑜要周泰坐下喝茶。周泰称不可与主将平起平坐。周瑜劝他不必拘礼,周泰坚决不坐,说只在后面侍立主将便可。周瑜只好随了他。

等了约三柱香,张昭还没有出来。周瑜要书僮去催,书僮回答张先生在入厕。周泰不耐烦地对书僮道:“我们已等了多时!他竟去入厕!”

周瑜回头对周泰笑道:“这回子布先生可是给够我周某面子!你不知少年时某拜访他,他是不让周郎进门的!哈哈哈!”

周泰不满道:“这个张昭,不过是一介儒生!并不会统兵打仗,值得公子如此敬重?”

周瑜道:“子布先生天下名士,才干胜过周瑜十倍!幼平万不可再有此言!”

周泰喏了一声,不再吭声了。

又等了一柱香的功夫,婢女都续了数回茶,张昭仍没有出来。周泰火了,他对婢女道:“你家老爷入厕用恁长时候?就是女人生孩子也该生出来了!我等众人攻打这曲阿城也只一个时辰!”

周瑜挥挥手止住了他。要婢女赶紧给周泰续茶。

又过了一柱香的功夫,张昭终于出来了。他慢吞吞走进客厅,懒洋洋道:“何人要见我啊!”。

周瑜赶紧起身行礼道:“先生!舒城周瑜周公瑾拜访先生!不知先生还记得在下否?”

张昭被婢女扶到椅上落座,抬抬眼皮,做不屑之态打量一下周瑜,冷笑一声,态度傲慢道:“是你?那个一心扶保汉家天下的周郎?”

周瑜:“惭愧!惭愧!那日幸亏先生开导,使周瑜如拔云雾之见青天,方得与孙公子相识,并辅助孙公子前来平定江东!”

张昭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哈哈哈!小子倒会说话!我何曾开导过你?老夫彼时以为你迂腐,并不屑于开导你!”

周瑜身后的周泰对他愤怒地瞪起眼睛。

周瑜谦恭地:“虽然如此,周瑜仍受益非浅!”

张昭昂头笑了:“那今日你是来谢我了?”

“一谢先生昔日指教之情,二者代表孙伯符将军拜访先生,并受孙将军之托邀先生出山共成大事!在下带上一些礼物,请先生笑纳!”周瑜说完,指一指军士们堆在屋角的丝帛金银。

张昭打量了那些礼物,又转脸看周瑜,笑道:“周将军的心意老夫领了!只是出山辅助孙将军的事……想昔日袁术、陶谦何等势力,老夫都拒之门外,何况今日?”

周瑜笑道:“先生差矣!陶谦、袁术不过是乱世中过客,论德比才,岂可与孙将军相提并论?”

“你家孙将军又怎样?”张昭冷笑。

周瑜道:“孙将军聪明神武、勇冠三军,礼贤士人,恩信分明,声名远著,无论是攻坚破阵,或是揽结英雄,周济世务,皆非袁术、吕布、陶谦、刘备诸人可望其项背!如今南下江东,如同光武帝刘秀之渡河北上,所向披靡,秋毫无犯,不需数日,定能平定东南,克成王基。如此既能且仁的明主,先生难道还要拒之门外?”

张昭微微笑了,拈着发黄的胡须矜持道:“嗯!有理!儒子果成了一代将才!只是我张昭无心仕途,只求青灯黄卷安度一生而已!”

周瑜愣住了,看着张昭,眉头微蹙一下,跟着,眼珠转动了一下,忽然冷笑起来。

张昭望着他:“何故冷笑?”

周瑜不理他,依旧冷笑。

“何故冷笑老夫?”张昭怒道。

“原来张先生是如此不明事理之人!在下为孙将军遗憾!一个微不足道、徒有虚名的腐儒,哪里值得孙将军如此盛情?算了!周泰!我们走!”周瑜不屑道,然后站了起来。

周泰早已忍不住火,见周瑜动了气,就势一股脑发出火来:“何等狗屁名士?周某早看出你是腹中无货的腐儒!”然后转脸对周瑜道:“周公子!主公既有了公子你,为何还要此等腐儒!论才学,周公子你抵他十个!就是吕范先生也抵他五个!”

张昭大怒,瞪着眼对周泰咆哮:“你是什么人?敢如此小觑我?”

周泰冷笑:“小觑了又如何?你不过就是自命清高,借不出山以抬高声名之人!”

周瑜指着周泰对张昭道:“子布先生!这位壮士是孙将军部将周泰。虽不通文墨,但披坚执锐,勇不可挡。非但如此,还明了事理。昔在寿春,他便一眼看出孙将军非寻常之人,从此随侍孙将军左右,不改忠心!一个不通文字的武将尚且如此,而枉称一代名士的高人却忍看千秋功业交臂失之,岂不可悲?”

张昭愠怒地瞪着周瑜。

周瑜继续道:“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今乱世,孙将军是少有的明主,大凡有识之士无不争相归附?三、二个徒有虚名的腐儒失之交臂,也无不可!周泰!礼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