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国妖-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尚书,我们接下来从吏部里面选拔一些七八品的官员,然后准备前往各道去担任观察处置使。这些七八品官员官卑职小,并且他们直接从属于我们吏部,以我们的能耐很容易控制。他们的权力来自于我们吏部授予,这样他们不敢把我们怎么样。今后我们吏部可以说是掌握了一部分地方权力,这样我们可以一定程度控制地方了。“

    武士彟当然也是高兴的,这次他们掌握了吏部,那算是一定程度上可以掌握地方部分权力,钳制地方的发展。

    有了这个观察处置使的存在,这样吏部等于是掌握了一部分的地方行政的影响力,甚至可以把触手深入到了地方的行政上面,对于他们吏部扩权和进一步的发展有巨大的帮助。

    “武尚书,这个观察处置使必须要不能超过七品,七品正好是我们吏部所掌握的范畴之内。如果超过了七品,那任免权就不在我们吏部这里,我们很容易吃亏的。我们也就是利用这样官卑职小,可是却授予重权的方式,这样可以掌控他们。”荆谋言说。

    荆谋言这一套级别低,实权大的方法,那还是跟明朝的朱家老板学习的。看人家朱老板可是把这一套玩得很溜,造成了明朝的内阁大学时虽然都是事实上的宰相,可是品级不过是五品而已。这个也就是方便掌控,至于荆谋言也是要如此,利用官卑职小,可是权力却很大的方式,可以方便掌握他们。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方便掌握,这样对于稳固权力有帮助。

    “接下来我们准备拟定名单,然后选拔一批人下派到地方。尤其是你那些所谓‘学生’,可以通过我们吏部委任,然后下派到地方去负责。这样保证都是我们自己人。”武士彟说。

    荆谋言收了不少的所谓“学生”,有一部分目前的官职还不太好,都是一些中枢的边缘衙门里面的官职。在官场里面哪怕同样级别的官职那也分为三六九等,荆谋言之前没有太多机会给他们好官职,不过现在既然有了机会,可以考虑以吏部借调的方式,去把这些人给下派到外面任职。

    这样增加权力的好事,他们当然不会拒绝。

    “好的,我明天也就起草文书,去安排官职调动!”武士彟说。

    很快,第二天武士彟就开始准备各种调动命令,因为这个所谓的观察处置使是从七八品官职里面选拔,并且这个观察处置使的管理关系是属于吏部来管辖,别的部门插不上手,这样只要吏部尚书武士彟亲自签署了命令,那一般也都每有什么问题了。

    再加上这个方案是之前也就通过了的,朝廷也都不会有人阻止。荆谋言从自己的所谓学生里面抽掉了几个人出来,准备下放到下面去安排官职。

    “荆谋言,你认为这个关中道的观察处置使应该安排给谁?你有什么好的人选吗?关中道可不一般,一定要选择一个能力强,并且可以信得过的人。”武士彟问道。

    荆谋言思考了一下自己的那些“学生”,最后发现自己这些学生都不够资格。因为关中道的地位不一般,大唐首都是长安,如果要说雍州府类似于后世的北京城,那关中道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河北。关中道距离首都太近,并且各种势力错综复杂。

    李唐起源于关中,并且关中的各种官员非常的多,想要镇得住这些家伙,年龄不能太轻,不然会被别人看不上。而能力也不能太差,太差了也无法服众。这个对于综合能力的需要很高很高,这个已经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因为在关中这个官比狗还多的地方,没有一点能耐,是不可能镇得住这些高官的。尤其是一个七品的官员想要面对那些高级官员而不发憷,更是难上加难。

    荆谋言这些“学生”要么是太过于年轻,也许未来潜力还是有的,可是要么太年轻要么也就是刚刚考上科举进入仕途,资历方面明显还不够。不论是年龄和资历都不符合,甚至能力也是值得怀疑的,一个小年轻就承担这么重要的任务,太困难了!

    至于别的各种条件太高,作为关中道的观观察使人选确实很难,尤其是荆谋言可以信任的人里面却也都选不出啊!

    “算了,只能搏一搏了,把这个位置给他吧!他的能力和资历年龄,甚至过往的履历,那也是非常不错的。虽然他不是我们的人,可是如果我们能趁着这个机会把他拉进来,那也不错。他是一个值得拉拢的人,我想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拉拢。”荆谋言说。

第一百九十五章 挂羊头卖狗肉() 
任命张行成,为关中道观察处置使。”荆谋言代表武士彟宣布了任命。

    荆谋言对着这些准备前往各地上任的官员宣布了任命书,这份任命书他们也是一个个喜形于色,这次他们可是要从中枢下放到地方,可是却并不是一般的外放。一般的外放是直接外放到地方任职,各种官职的关系也都会跟着到地方,这样他们的前途可就是渺茫了。

    可是这次外放不同,这次外放虽然是外放到了地方任职,可是各种“组织关系”依然留在中枢,意味着他们只是中枢外派出去的人,并不是地方官员。别看这一层关系,可却代表了不同的前途,所以他们对于暂时被外放出去也都并没有意见。

    尤其是他们下放到了地方,那可是一个个的中枢下派下来的特派员,几乎等同于钦差大臣。尤其是是吏部下派的,更是决定了地方官员的前途。这个观察处置使的权力不小,可以当场对七品以下的官员进行停止职务的权力。虽然不能当场免职,可是这个权力那也是惊人之大,到了地方谁不羡慕。

    “恩师,我们一定会好好的做事,一定不会给您丢脸的!”那些准备被外放出去的人连连说道。

    这个他们当然知道是荆谋言再次故意徇私了,这次荆谋言任用自己人下去,明显是故意的。如果不是他们当时“拜师”了,哪里会有这么好的结果。现在前途无量,到了地方权力那可是大大增加,不用像是在中枢这样当一个空有品级可是权力不大的小官了。

    公开宣布完了任命之后,荆谋言吧这些准备前往上任的观察使们带到了办公室里面,然后准备下达布置任务。

    “你们记住,这次你们下达到了地方,我对于你们可是有要求的。你们下达到了地方,你们只要负责审核当地官府的政绩,并且负责朝廷书吏的考核就行了。至于说别的什么事情,别的各种事情也都不用干涉。比如说如果当地官员不打算耕种粮食了,打算种植别的农作物。甚至当地县官压根不打算从事农业,你们也不要去多管。甚至你们要鼓励他们,鼓励他们不要被一般的农业甚至耕种粮食的思维所束缚,你们反而要鼓励他们多想办法,多去思考如何结合当地的情况,去努力带领百姓致富,而不是被圈在了这个农业,甚至是被圈在了耕种粮食上。”荆谋言说。

    张行成赶紧问:“荆员外,你的意思是让我们虽然从中枢下派下去,其实是在鼓励地方官员去按照自己的想法,结合当地的情况带领百姓致富,而不是非要耕种农业。甚至你让我们去鼓励他们,是等于是另一种放权吗?”

    荆谋言立刻点头说:“没错,我也就是希望你们能主动鼓励放权,就算是他们的思想一时转不过来,你们也要鼓励他们去改变,让他们安心,表明我们中枢不会因此责罚他们。”

    “这样的放权,你们明白了吗?”

    可是很快就有一个不太明白的人问道:“我们朝廷不是要去抓住地方集权吗?我们朝廷派出我们出去,那不就是要要我们去顶住这些地方官,让他们不随便行事,如何能够如此鼓励他们呢?如此鼓励他们,那岂不是在让他们更加的肆意妄为吗?”

    荆谋言听了这个家伙的话,心里很快就做了准备。

    “该死的,这个蠢货,居然问出这么没有水平的问题。这个家伙不能重用,以后找机会把他外放到岭南,别让他回来了。这么一个家伙问了这么愚蠢的问题,居然连现在的局势都不懂。哪怕你不懂,你也别傻乎乎的直接问啊!你不懂,那你可以好好听话就行了,别瞎问。这种不懂却瞎问的人,在官场注定是没有前途的,留下来只是会坏菜!”荆谋言想。

    那个家伙傻乎乎的,还不知道荆谋言已经给他的仕途判了死刑,已经不可能有什么发展了。在官场里面不懂不算最可怕的,因为不懂的人,还可以被指挥着使用,至少他绝对服从命令,不会坏事!可怕的是明明不懂还非常热心的去操心别的事情,操心不属于自己的事情,这样才是最可怕的。

    这样不懂还非常热心的人,这样绝对是猪一样的队友。在官场里面,甚至是在任何行业里面,一个猪队友也许比起一个神对手更可怕,所以荆谋言已经不打算继续重用他了。不过目前还不适合直接调动,等他以后出去之后来一个突然的调令,让他无法抗拒也无法把消息泄露出去,把他直接发配到岭南。

    “这些事情,你们不用多管,你们只要听从武尚书和我的话就行了,你们到了地方一定要好好的鼓励那些县官,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帮助当地百姓致富。至于如果有人要状告,你们也就当做耳旁风,不要去理会别人的状告。”

    “如果有人想要越级上报,你们想办法阻拦。如果阻拦不了,那也就赶紧通过各种方式,最好通过信鸽的方式送传送回来。到时候我会给你们一个渠道,如果你们真的遇到了什么特别紧急的事情,可以去找到所有粟特商人。就跟粟特商人报上米丰这个名字,他们都会尽可能帮你通过信鸽传递消息的。不过,记住,这条渠道,不到十万火急的时候,千万不要采用。只有有人想要越级上报,你们来不着急阻止或者无法阻止的时候,才能使用,明白了吗?”

    那些准备外派出去的观察处置使们一个个赶紧点头,他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是却也都选择服从命令了。这样荆谋言也都才放心,荆谋言不求他们多么有才能,多么能有意见,可是却必须要听话。如果不听话,那这样荆谋言作为上司想办事情都难了。

    “不当领袖不知道,这个听话的人是多么重要。因为听话,才能够保证执行力,如果连决策都无法有效执行,那才是最悲剧的。听话的人未必多么有才华,可是执行力是最重要的保障啊!怪不得那么多领袖都喜欢听话的,原来根子在这里!在不同角度看问题,那真的是不一样的。”荆谋言也是颇为无奈的想。

    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当然非常鄙视那些拍马屁听话上位的。可是现在真正做了一个派系的事实上的领袖,荆谋言这才知道这帮听话的人,不会唱反调的人的可贵。如果唱反调的人太多,那这个组织必然会一盘散沙,毫无执行力。一个没有执行力的组织,那一切都是白搭的。

    现在他当了领袖,却不得不跟当年最讨厌那些任人唯亲,选择那些没有个性听话的人一样,喜欢上了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才有执行力。

    荆谋言安排完了任务之后,张行成主动留下来。

    “荆员外,我想有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选择我当这个关中道的观察处置使呢?”张行成问道。

    荆谋言反而问道:“那你认为除了你,还有别人能够当这个关中道的观察处置使吗?”

    张行成想了想,说:“荆员外,我知道你的想法。你的想法无非是借用这个观察处置使的权力,打着中枢集权的想法,然后却做的却是放权的事情。因为这个观察处置使是吏部派出去的,只要吏部依然掌握在您和武尚书手里,那这些人都不得不听您的。”

    “您要做的是这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为什么选我呢?我好想不是你的学生,你为什么要对我如此委以重任呢?”

    张行成这话,直接挑明了荆谋言的目的,明显张行成的政治敏感度还是很高的。他之前也都推论出荆谋言的新式考核方法是有漏洞的,所以他很快能够联系到了这个观察处置使其实是打着集权的旗号,走的却是分权的做法。

    可是在这个关中道如此重要的地方,居然交给了张行成这个不属于自己派系的人,这个岂不是有着太多风险了吗?

    “张行成,明人不说暗话,这个观察处置使,其实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只要这个观察处置使掌握在我们吏部手里一天,那意味着我们吏部都将会打着集权旗号去行分权的事实。至于说我为什么要让你去做,那是因为只有你有这个能力。“

    “你的履历很辉煌,从前隋开始就已经入仕,曾经在前隋担任过不错的职位。后来在王世充的伪郑国担任度支尚书的这样的高位。虽然王世充并不是天下统一的政权,可是却也是一方诸侯,能总理一方诸侯的财政,那也不是一般人了。”

    “而你接下来到了我大唐,却一落千丈,被贬为九品县尉,可是并没有焦躁,后来升迁成了京县主簿,足以说明你面对压力宠辱不惊了。所以你不管是年龄,经历,能力,都足以胜任这个关中道的观察使。因为你足以能够应对这些各种复杂的关系,能有效的协调了,甚至把那些官员蒙蔽过去。”

    “而我这里,没有人能向你这样。他们很多人虽然也许年龄够了,可是官场经验不足。有些年龄太轻,能力也不足,那我只能够依靠你了!”

    “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帮我!”

    荆谋言终于挑明了,直接打算招揽张行成了,希望张行成成为他的党羽。对于张行成荆谋言也是万分看重,因为他不但是多年的老官僚了,并且曾经也是一个割据政权的高级官员,而一落千丈之后心态却很好。

    而且这个时候张行成是属于“落难”当中,是招揽的最好机会。不然以后张行成一旦一飞冲天,那想要招揽可是很难了,甚至几乎不可能。现在张行成落难,官职不过是七品,属于可以招揽的范围。这个张行成绝对是一颗蒙尘的美玉,一些人暂时没有发现他,是“捡漏“的最好时候。

    张行成还是非常犹豫,明显并没有打算草率的投入到荆谋言的派系当中。作为原先历史上能够当宰相的人,而且现在他也不是那个十几二十岁,热血上头的年纪了,而是一个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虽然心里依然有着理想,可是却已经变得非常谨慎了。

    荆谋言没有开口继续劝说,因为他知道这个事情已经不是他说两句热血上头的话,也就可以忽悠到张行成的了。这种事情只有他自己思考。

    张行成已经不是可以随便任由你灌输思想,任由你洗脑,任由你忽悠的那种人。他见过的世面太多了,所以光靠忽悠解决不了问题。

    想要真正让他加入这个团队,只有让他自己诚心诚意的思考,然后确定了认可了你才真正的愿意加入。

    对于这种人想要忽悠两句让他热血上头之后冲动的加入,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对于这样谨慎的人,其实也是有好处的。如果他真的认可了你,他反而会更忠诚,比起那些热血上头的人更忠诚。对于这种经历的事情太多的人,也许他不会轻易做出选择。可是一旦做出了选择,那很少会后悔的。

    张行成坐在椅子上,静静思考着荆谋言所说的话。他已经四十岁了,已经没有机会重头再来了。可以说这一次选择,几乎是这辈子仕途里面最后的一次选择。他已经不再年轻,在官场里面年轻真的很重要,他只能够赌博最后一次,一旦输了这辈子前途断送是最好的结果,甚至可能要掉脑袋。

    张行成足足考虑了一刻钟,然后最终问:“荆员外,我想要问你,你到底想要做什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你如此在巴蜀进行改革,甚至冒着如此大的危险,冒着得罪皇帝,得罪士族,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弄得自己的名声也都不好,你到底是为了什么?”

    “你能够跟我说说吗?

第一百九十六章 年轻的心() 
听到了张行成这么询问,荆谋言也都知道张行成是有了几分动心,如果没有动心他不会选择这么问的。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所谓君择臣子,可是臣同样也择君。这个是国家层面,可是如果具体到党派方面,其实同样而也是如此。

    是否跟着一个党派,同样要看这个党派的理想和理念。当然在古代没有什么后世那样的政党,古代都是属于“朋党”,所以领袖的想法那也就是决定了这个派系的最重要的精神核心和理念,所以领袖的理念是决定了一个优秀部署是否追随下去的原因。

    “张行成,如果我说我是希望能够百姓谋福,为了推动天下大势进步,我才如此的?你说,你信吗?”荆谋言问道。

    张行成深深的看着荆谋言一眼,然后回答:“不像!你所做的一切,狡诈万分,心黑手辣,卑鄙无耻,甚至说句实话,我对你的手段也是不敢恭维。你如此狡诈凶狠,猛如虎,狡如狐,我不认为你就这么简单!”

    看到了张行成不相信自己的话,荆谋言哈哈大笑了一下。

    “张行成,你不相信是吗?其实有些时候,事情也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你想象的这么复杂。没错,我狡诈犹如狐狸,凶狠犹如猛虎,甚至手段肮脏无比,可是你也要看我做了一些什么。你看看,巴蜀百姓水利畅通,粮食增产,百姓已经从过去的吃饱,现在开始朝着吃好进步。如果是过去,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我广兴教育,让巴蜀未来收益的年轻学子无数,你说这个不是我做的吗?当然,你可以说是我狡诈凶狠卑鄙无耻,可是你思考一下,如果我不这么做,我能够推行吗?我推行义务教育,首当其冲最大的反对者是寒门,反而不是士族。寒门首先反对,我用屠刀来强制推行。”

    “我用各种卑鄙无耻下流的手段,这才维护了我的成果。如果我一切按照过去的道德,按照所谓的正人君子之风,你认为我会能够把这些惠及百姓的政策,给推行下去吗?你说看,你有本事用那个正人君子之风,推行这些政策吗?”

    张行成沉默了,他当然知道这样做不可能。正人君子之风,这个不是搞笑吗?如果当一个正人君子,堂堂正正的讲究品德道德,遵守各种规矩,那这些政策一样都无法推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