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禹藏花麻最得力的几位首领,在两位使者回来之后便分成两派。一派怂恿禹藏花麻战斗到底,自己这里还有几千人,而且是精锐的精锐,宋军要吃掉他们,怎么也要崩下一口牙来。到时候打得狠了,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宋军会答应更好的条件也未可知。另一派则让禹藏花麻认清现实,此时自己一方已经面临绝境,三面环水,前面被宋军大队堵住去路,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现在两军尚未开战,宋军没有损失,投降了宋军说不定会以礼相待。到时一旦打起来,宋军杀红了眼,那时想降只怕也没有机会降了。

    禹藏花麻不想死,但若让他这样束手擒,把性命交到别人手里,他也不甘心,是以一直犹豫不决。

    正在双方争论不下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嘹亮的高呼声:“节帅军令,限对面蕃贼一个时辰之内下马、去甲、弃杖,依次前行投降朝廷军法,两军交兵,弃杖者不杀如若一个时辰之后还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则万弩齐发,一起射死在谷里”

    禹藏花麻一惊,猛地抬起头来道:“如若宋军并不前交兵,只是用强弓硬弩,射杀我们,又该如何是好?阵前交兵,杀伤他们的人命多了,宋军倒也可能允我们纳质归附。可如果只是费些箭矢,把我们射杀在这里,他们还如何愿意——”

    跟周边蕃部,宋军最不缺的是钱粮物资,万把枝箭他们还消耗得起。

    帐里的众首领,再没有一个人敢吭声。但凡有一条生路,谁又愿意去死?

    老者叹了口气道:“大王,我们还是降了吧。此次进犯秦州,从一开始我们错了。以前蕃部犯宋境,虽然也有挫厄,但终究不是什么大的祸事。当年李立遵犯秦州,虽然在三都川被曹都护杀得大败亏输,他们宗哥族并没有多大的损失,李立遵依然是河湟之地最大的首领。可是现在不同了,如今秦凤路的这位大帅,跟以前的大帅都不一样,有蕃部来犯境,这位大帅是要灭族啊只怪我们眼拙,没有早看清这位三司老子,闯下这场大祸”

    旁边的年轻人喃喃道:“我们是降了,还不是要被灭族?”

    “我们降了,族虽灭,但人还在,一旦朝廷大赦开恩,说不定还能重立部族。但是如果坚决不降,则本族精锐,要全都葬送在这里了。看现在的样子,宋军只怕一个活口都不会留。人没了,什么都没了,世再也没有禹藏部了——”

    听着老者的话,帐里的人都如觉得胸口如同压了一块巨石,喘不过气来。帐里的气氛沉重,好像空气都凝固起来,成了一片死地一样。

    怪谁?禹藏部认不清局势,以为还是跟以前一样,到秦州来劫掠一番,哪怕是被宋军杀败了,自己本部的精锐还是能安然撤回。无非把跟从的部族牺牲在这里而已,回去之后依然可以扩大地盘,好事坏事还是两说呢。哪里想到现在的秦凤路主帅跟以前完全不是一条路子,要把进犯的所有蕃部留在这里,还要占住他的部落。

    禹藏花麻现在恨死了唆使自己南犯的野利遇乞,如果不是他一力怂恿,如果不是他派了三千“步跋子”来助阵,自己说不定还下不了决心。而只要待在西使城,只有大宋去求着自己纳质归附。哪里像现在这样,纳质归附竟然成了天大的恩典,求之而不得

    “降了,降了吧,总不能让族里的青壮全都死在这里——”

    禹藏花麻说完,面色灰白,瘫在了座位。

    :

第89章 抢占要地() 
战事已经结束,徐平的帅帐搬到了安远寨。 这里是三都川谷地最开阔的地方,寨子要重新修起来,作为拱卫伏羌寨北边的门户。而且安远寨周围良田不少,也要驻军屯垦。

    安远一寨,甘谷城一寨,整个三都川都囊括在内,实行并帐为村,编户齐民。

    帅帐里,徐平和王凯、种世衡、甘昭吉、王拱辰等人共处一室,商量着三都川一战的善后事宜,并准备给朝廷的报捷奏章。

    虽然徐平一再戒部下滥杀,此战还是斩五千多人,当然是死在宋军手里,还是死在蕃落军自相攻杀无法深究了。临阵杀死的敌军地位最高的人是细赏者埋,其官告、令牌等物要随着报捷奏章送到朝廷去。俘获三万二千六百多人,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因为还有逃到周围山里的,不时有周围的蕃落解到秦州领赏钱。俘虏的人,地位最高的自然是禹藏花麻,不久之后将由走马承受王守规亲自押送回京师,向朝廷贺新年。

    徐平废掉了军按首级计功,但斩获数依然是统计战果时最重要的项目。按着不同的斩获数字,会向军发放赏钱,以指挥为单位平均发放。斩一人五贯,俘一人五贯半,这一个月里会有十几万贯发到士卒手里。指挥使以单独计功,不在发赏之列。

    缴获正在统计,报捷奏章要条列出具体数目,方便枢密院计功。其最有价值的是两万多匹马,可以从挑出七八千匹战马来,扩大骑兵的规模。

    两军对阵,重骑的突击能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克制手段太多。但战事开始,双方的阵形扯动,骑兵可以利用自己快速机动的能力,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这是步兵不了的。在关键时候适时投入骑兵,往往能够决定一场战事的胜负。主帅的亲兵同时要扮演预备队的角色,大量使用骑兵,可以起到出制胜的作用。

    更加重要的是,一过了黄河,是大片的草原、沙漠,山地迅速减少。大平原地区要掌控战场,军队的机动能力至关重要,骑兵的地位便突显出来。经略河湟,最重要的还是要打过黄河,直插党项的腹心地区,徐平的手必须要掌握大量的骑兵机动力量。

    种世衡兼掌帅府的赏功司,默算了一下需要发放的赏钱,对徐平道:“节帅,此役之后要向军发放四十多万贯的赏钱,不知朝廷会不会拨下这么多钱来?”

    徐平笑了笑:“放心,这点赏钱朝廷必定不会吝惜,只有多拨,不会少发。你不需要担心朝廷少了军赏钱,我自然会跟和枢密院交涉。你需要特别留意的,是秦州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钱,如果物资不足,必然会物价腾贵,军民皆受其害。”

    沿边地区通货膨胀,这个年代的人已经见怪不怪。特别是现在改了纸币,三司手有足够的货币,也没有运输的压力,对沿边几路特别大方。秦凤路这里因为徐平一直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的数量,同时有凤翔府生产的物资支撑,通货膨胀并不严重,其他三路不行了。临近的泾源路因为战事不多,通货膨胀还不严重,鄜延和环庆两路,现在的物价已经是战前的两倍以,无论军民,都怨声载道。

    种世衡想了想,摇了摇头:“这却是有些难办。钱终究是要发下去,物资也只有那么多,涨价只怕势所难免。我们可以突击从凤翔府多运些粮布之类的来,保证秦州一带吃的穿的价钱平稳,其他的难以保证了。”

    徐平道:“通判,现在是冬天,不管汉蕃百姓,都需要棉衣。我会知会郭谘,让凤翔府多生产一些棉衣,这到秦州。只要棉衣的价钱压住,粮价稳住,其他的当不会大涨。还有银行也要利用起来,赏钱不要发现钱,先存在银行里,让士卒自己去取。一看见秦州有涨价的苗头,便让银行限制一下每月取钱的数目。双管齐下,尽量保证物价平稳吧。”

    种世衡称是,现在也只能如此。打仗的地方哪有不物价飞涨的?只能控制规模吧。

    徐平看看王拱辰,道:“君贶,有一件事情我还没来得及跟你商议,现在说一下。三都川谷地的战事结束,我已经命桑怿率宣武军北,进取隋唐兰州之地。自唐朝兰州没于吐蕃,其旧城已经废弃,守之无益,故此次进军,只占兰州外围,夺下其东面门户。桑怿军此番进军,自西使城翻越马衔山,要夺取党项的康古城、西市新城和阿干城,在汉故榆县治筑城而守。若是顺利,则兰州门户洞开,随时可以进占。党项大军来攻,则据关隘而守。占了那里,我们便是进可攻退可守之势。不过大军进驻,必须保证粮草无虞,接下来的一两个月,你要准备充足的粮草,运往那里。接下来鲁芳所部桥道军暂隶你之下,把从秦州到西使城,再到汉榆城的道路修通。这是急务,不可耽搁。”

    见王拱辰有些茫然,徐平让王凯取了地图来,一一指给他看。

    从秦朝开始在兰州一带设郡县,一千多年来这里都是汉番反复拉锯的地区,原王朝或弃或守,地名不断变幻。徐平让帅府花了很大力气才把地名沿革搞清楚,王拱辰以前接触军事不多,一时当然摸不着头脑。

    每一个朝代设城都不是心血来潮,选址跟当时的局势有关,也跟地理形势有关,搞清了这些历史的地名所在,也大致把握住了兰州一带的地理形势。徐平要理清楚兰州周边的地名沿革,目的是把握住那里地理形势,有时候这地图还有用得多。

    兰州东南是一个较大的谷地,也是秦朝初置县的地方,称为榆。榆故城在这个谷地到兰州的出口,黄河和大山之间,山河夹峙,据险而守。桑怿所要进占的,便是这个谷地,同时在榆故城的遗址建立新城,守住到兰州的门户。

    以现在徐平手的兵力,如果直接进占兰州,是守不住的。那里是数路交汇之地,西北通河西四郡,西通邈川、青唐,向北可达党项腹地,东连会州,进占之后党项必然会集优势兵力试图夺回。徐平手这五万多的兵力,还要防守秦州腹地的广大地域,兰州周边的关隘众多,分散使用兵力之后,无力对抗党项大兵压境。只好先夺取地理相对孤立的榆谷地,打开进攻兰州的门户,等到兵力充足,再图进取。

    徐平指着地图对王拱辰说道:“这个冬天,你要开通这样几条道路。从秦州到唐时的渭州,而后沿咸河谷道到西使城,这是一条。从秦州北,沿瓦亭川谷道,经古略阳、平襄到西使,这又是一条。从西使城到秦汉故榆县,这又是一条。再有一条,是从西使城沿关川河谷,到会川城。会川是到会州的门户,刘兼济占了那里之后,一样要筑城而守。”

    看着地图,一目了然,王拱辰点头:“现在秦州钱粮充足,缺的只是人力,开通这几条道路倒也不难。只是要保证粮草无缺,最好还是让凤翔府多制些大车来。”

    “可以。斜谷造船务已经停了大半漕船的制造,分到了内地州县,现在那里人手和物料都充足,制车不难。至于马匹,这一带满山满谷都是,只要有钱好了”

    东边德顺军的笼竿城是唐朝牧监的东使城,加新近占据的禹藏花麻的西使城,这两城连起来到渭河,便是唐朝大量放养官马的牧监。唐朝的马当然不在了,但其血脉分散到了蕃部放养的马,这一带的马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这也是宋朝战马大量来自于秦州的原因。如今这牧马地已经全部被徐平占据,秦凤路不缺马。

    看着地图,徐平对众人道:“这次我们之所以如此顺利,有一点格外重要,是今冬党项昊贼要大举进犯鄜延、麟府路一带。党项号称全民皆兵,兵即是民,民即是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哼,诸位在秦州已经近一年了,自然知道这只是说说而已,骗那些不懂军事的人。大军出动,千头万绪,岂能如此儿戏?更何况党项是诸大族豪酋统兵,更加不是想东东想西西的。他们向东用兵,最少今冬是不可能调过头来,一直到来年的春天,我们对面都没有党项大军。可惜,我们秦凤路的兵力也是有限,打开兰、会两州的门户已经是极限了。再向前去,兰州对卓罗和南监军司,会州对西寿监军司,两个监军司,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是以,利用今冬党项无暇西顾的空档,兰州方向抢筑榆城,会州方向抢筑会川城,准备应付来年党项的大举进犯。”

    :

第90章 发酒发肉() 
党项难不难打?三都川一战之前,徐平的心里也没有底。前世的历史,各种学影视作,这些叛乱的少数民族每一个都是能征善战,首领英明神武,士卒悍不畏死。徐平从得到的印象,要不是原王朝借着地广人多,早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实际如何呢?当然不是这么回事。党项的军力面对陕西一路也一直处于劣势。宋朝被党项拖得狼狈不堪,一是指挥系统失去了战略、战役指挥能力,再一个是军队失去了机动能力,总是在局部形成被党项以多打少的局面。宋朝不是被党项打败的,而是活活被自己坑死的。这种局面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非一句话能说清楚。

    重新估计双方的实力,在徐平现在看来,完成军队整训之后,自己手里只要有十五万兵可以摧枯拉朽,横扫党项。元昊手能用的机动兵力,在东线鄜延、麟府两路约有十五万人,包括横山羌部,而在西线则只有十万机动兵力可用。十万央军加几个监军司的驻泊兵马,不过十六七万人而已。以正规军对部落军,差不多的兵力,一攻一守,一兵一卒地对耗也能把党项耗死。

    坐回位子,徐平看着众人笑道:“这次对禹藏花麻一战,算是我们牛刀小试。各军不要因为胜了沾沾自喜,而是要用接下来的空闲时间,仔细找一找自己的不足。占据榆和会川之后,我们面对的不再是蕃落军,而是党项正军。此次来了三千‘步跋子’,他们的大部实际是被禹藏花麻的人坑死了,而不是被我们灭掉的,以后没有这种好事情了。正军和蕃落军的差别,从那三千‘步跋子’身大家已经看到了。最后四面包围,我们以重骑冲杀,仍然死了四百多人,此战阵亡的将士一大半都是在那里。——当然,胜了是胜了,战功是战功,找自己的不足也不用心情沉重,打赢了反而让将士不开心,那样当然不行。吸取教训,找自己不足的,只限于指挥使以,以下官兵依照正常庆功。”

    说到这里,徐平对种世衡道:“通判,你先从帅府支十万贯钱出去,不做别的,只换酒肉,这一个月让参战将士吃好喝好。酒肉怎么分配你要安排好,每一个士卒,哪怕是做饭喂马的,也要保证每天有一大碗浓肉汤喝。出了偏差,惟你是问”

    种世衡应诺,想想道:“十万贯钱买酒肉,会不会让秦州的牛羊价格涨?”

    “涨一涨好。眼看着是冬天了,蕃羌牧民越冬养不了那么多牛羊,我们不买,价钱必然会跌下来,这是每年的惯例。我们来了,这一年对秦州周边的蕃部骚扰不少,并帐为村,编户齐民,更是让许多人心怀忐忑。在他们难的时候,示之以恩才难收拢人心。俗语说锦添花不如雪送炭,我们现在大量收牛羊,是雪送炭啊。除了军收买,由帅府出面,拨出钱来,再敞开收牛羊。趁着冬日天寒,腌了做成咸肉,卖到原去。或者直接等些日子渭河结冰,用大冰块运鲜肉到原。让原人吃便宜的肉,秦州赚到需要的钱,岂不是两全其美?牧守一方,不要只想着让治下百姓做什么,还要想一想能给他们做什么。有了百姓衷心拥护,仗打起来容易许多。”

    说到这里,徐平对众人道:“常说论功行赏,仗打完了,打了胜仗,现在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你们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这仗才圆圆满满。各军的副统兵官尤其要在这面下功夫,哪个做得不好,帅府要找他麻烦的”

    讲到论功行赏,众人的心情都放松下来。这是对党项开战的第一场大胜,依照常规来说,朝廷也必然予以重赏,在座的每位官升一两阶是最起码的。

    这个时候种世衡肩的担子最重,他管帅府的赏功司,同时还是秦州的通判,军政两方面都要兼顾。说到发赏,现在徐平手里的钱足够,但种世衡不敢直接洒钱出去,洛阳时他在徐平的转运使司做事,经济的概念很清楚。一下子大量发放货币,必然会造成物资短缺,引起物价飞涨,好事做成了坏事。

    怎么样做才能既让参战的将士满意,又要尽量减小对秦州地方经济的影响,种世衡要拿捏其间的分寸。对他来说,这场仗才是刚刚开始。

    徐平让亲兵了茶来,让大家闲聊,排解一下这几天压抑的情绪。

    从几个月前知道了禹藏花麻要进犯,秦州便按部班的开始准备,由于徐平的高度重视,每个人都觉得肩挑了千斤的担子。到了最后,决战却近似于一场闹剧,没有什么大战便收场了。现在再回想起前几个月的日子,每个人都觉得好笑。

    喝了一会茶,徐平对王拱辰道:“君贶,这一次俘获蕃人不少,战俘我们是不会放回去的,免得以后再生事端。你营田务里还缺不缺人?若是缺人,挑些身体强健,态度恭顺的补进去。若是不缺,我全部解到南边去运粮了。”

    王拱辰道:“还是让他们去运粮吧,营田务里都是汉人,一切都有了一定之规,补进些蕃人来,不定惹出什么事端。真缺人,还是从川蜀几路招募,我们省许多麻烦。”

    徐平点头:“这样也好。这一仗打完,周围的很多地方都空了出来,营田务缺的人手极多,只能从川蜀地方招募。此次凡是参战的蕃部,哪怕没有到三都川来的那些人,一样要夷其族帐,态度恭顺的并帐为村,不恭顺的,只好发往各州牢城,或者到南部运粮。他们部族的地便空了出来,你派人去各地查看,适合营田务屯垦的,便隶营田务。”

    王拱辰笑着答应了。这一带适合耕种的田地多是在山谷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营田务,太过细碎的地块只能建村子,给营田务会赔钱的。营田务的地是变动的,有的地方变得不合算了之后,会被营田务放弃,把地卖出去。特别是在原地区,营田务把地开垦出来,变成熟地之后,很多会放弃,成家立业的营田务人员直接成为地方编户。

    生产力的限制,当人口增多,每个人耕种的田地小到一定程度之后,营田务的管理成本来,再继续这种形式不合算了。营田务真正适合的,还是在边疆屯田。

    :

第91章 大势() 
崇政殿里,赵祯与李迪和晏殊聊着最近向陕西路拨运的钱粮。因为次坚决反对徐平对禹藏花麻一仗的方略,陈尧佐已经被罢相,晏殊进位集贤相。此时的两府,已经是主战派的天下,只分积极进取和稳扎稳打两派。晏殊在政治一向小心谨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