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见内侍,徐平就吃了一惊:“怎么又是宫里要货?不会又是哪个势力人家来找我们麻烦吧?”

    “放心,这次不一样。”徐正笑着说,“这次虽然是内侍来交待的,但却是通过杂买务和买,不是科配。我们只要按时交上了货,一样赚钱。”

    徐平却是半信半疑。杂买务主要是为宫里临时买货的,由宫里的内侍和三司派出的官员共同执掌,除了特殊情况,都是以三司官员为主,按说只是一个特殊的大客户。和买不同于科配,是按照市价购买,价格谈不拢商家有权力拒绝,怎么看这都是一笔普通生意。

    可徐平把前些日子的事情联系起来看,却总觉得这中间有猫腻,至于漏洞在哪里,他接触这些部门不多,却说不上来。

    说过了自己的担心,徐正只说是没事,让徐平不用担心。这笔生意他与张天瑞商量过了,应该就是年节宫中大量用糖,没什么其他事情。而且李端懿的身份在那里,也不怕交了货收不到钱。

    见父亲如此笃定,徐平也不好再说什么。而且临近年关,他也要回庄里交待一下过年的事情。而且来开封城之前,徐平在庄里开始试制火药,准备做些烟花爆竹到了年节燃放。

    此时的京城里是有专门的火药作的,负责为军队制造军用火器。但由于搞不清火药的具体配方和比例,火器都很初级,主要用来放火发烟,最多里面搀些粪便巴豆之类的毒药,用来引火和熏敌人。至于能够爆炸的火药,这个时代是还不存在的。与此相对应,民间也只是出现了烟花,“噗”地放个热闹,后世真正的烟花爆竹此时是不存在的。

    徐平只是记得**,具体比例却忘记了。所谓“一硫二硝三木炭”指的是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系数,并不是质量比,要想得到真正能够爆炸的火药,还要推出大致的质量比来,再进行试验才行。实际上由于用的原料不同,质量配比是有微小变化的,这都要经过试验才能得出答案。

    离着过年还有一段时间,这次回庄刚好把这个比例试出来,做些烟花爆竹来境加过年的热闹气氛。用这个来赚钱徐平从没想过,他家里现在进财的项目很多,没必要玩这么危险的东西。

    除了烟花爆竹,临近过年酒也要多备下一些。有了曹玮的宣传,徐家的酒也渐渐打开了市场,虽然不能直接向开封城销售,却有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家大量买了带回家里喝。

    而且过了年,附近农庄从徐平这里订制的新式农具也要交货了。托前些年吕夷简在滨州主政时提出的一项政策的福,农具的税已经免了,其实这是一个大有前途的产业。

    总之临近年节,诸事繁忙,对徐平来说,闲散的冬天快要结束了。

第80章 回庄() 
中午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徐平坐在交椅上,听着身边的徐昌报告着这一个月来庄里的情况。他越来越接受现在的身份,真地感觉自己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小地主了。不过从管理手法上,徐平却把自己放在前世的生产大队长的角色上,于公于私,这都有说不尽的好处。

    庄里养的黄牛犊已经长起来,过了年就可以参加春耕了。为了种水稻,又买了八头水牛,都是壮年大牛,由于通过主簿郭咨的关系,每一头的价钱杂七杂八算上都不到八贯钱,都不算贵。

    养的近千只羊已经开始陆续发卖,由于临近年关西北的羊成万只地被运到京城,此时的羊价不算高,一只大羊不过五贯钱。徐平觉得有些不划算,便只让庄里把那些明显已经不长了的卖掉,剩下的先养着,等过了年春天羊价起来之后再卖,反正有青贮的大量甜高粱和苜蓿干草作饲料。

    牛是不能卖的,由于官府限价,一头牛的价格与一只大羊相差不多,根本就划不来。此时开封府和京西路市场上的牛大多是从荆湖两路贩来,那里都是半散养在山坡和草地上,成本差不多只是一个路费钱,价钱倒是不高。

    庄里种的粮食只有沿河的几百亩地,全部收成不足二十万斤,庄里现在上上下下加起来也有五十多人了,即使有节余也不过十万斤的样子,全部卖出去也只能得两三百贯足钱。以现在徐平庄上的收入规模,卖粮食已经没有意义,全部都存到了仓库里。不管哪个时代,土地如果只是用来种粮食,都不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种植经济作物比起来差得远了。

    除了庄里的收入,庄子的规模也扩大了一些。自从宋老栓和田四海两家起了房屋把家安在这里之后,陆陆续续又有六家庄客把家迁来,在徐平庄院旁边起了宅院。徐平要招揽人口,地基都是免费给他们的,甚至盖房子的时候,也都是庄客去免费帮忙,庄里还补助了他们一些粮食。

    静静听着徐昌的汇报,徐平的心里也有一些喜悦。一个繁荣的小村庄在他的手里正现出雏形,一业兴,百业兴,再努力经营两年,徐家庄或许会成为附件著名的富庶地方。

    把这些汇报完,徐昌又道:“大郎,你走之前吩咐的,庄里利用农闲日子抓紧修路筑渠。这两天庄里到田地的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要种地的地方水渠也都已经修好,其他荒地现在修了也没用。庄客们商量,从我们庄到白沙镇上的路也不好走,要不就用年前这段时间整修一遍。不过这路不是我们一个庄上的人走,相关的其他几庄我找人去说了,他们却不愿意。如果只是我们自己修,庄客要去干活,庄上也要出粮食农具,成了其他庄子白白受惠,有些不划算,只好等你回来定夺。”

    徐平睁开眼睛,对徐昌道:“你先估算一下,如果把路修好,我们庄上要出多少人工,庄里出的粮食和其他杂物,折合多少现钱,再报我知道。”

    徐昌应了。

    自前世而来,徐平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知道路的重要。一过了秋收,他便组织人手修理从庄里到田地的道路,虽然都是按照前世的乡间机耕路的标准,并不是公路,更加不是水泥沥青等硬路面,但也都平整宽阔,要求能够让两辆牛车并排驶过。有了轴承,虽然不是橡胶充气轮胎,庄里用的牛车和独轮车也比从前好用了许多,又有徐平这个机械专业的人指挥,庄里制的车子绝对是紧凑好用,比原来的车子省力多了。

    沟渠是农田的根本,尤其是在这个没有抽水机械的时代。不过周围一带都是沙地,治理沟渠比修路就麻烦多了。这个时代没有水泥不说,周围连黄泥都不容易找到,徐平只好用砖和陶片防渗,效果既不好,价钱又昂贵。烧制水泥的方法徐平也还记得,不过一是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再一个此时这里的自然资源也不合适,原料都要从外地运来,便就暂缓了。

    把这些事情交待完,徐昌又道:“大郎这次回来的时间刚刚好,明天庄里还有一件喜事,恰好能够赶上。”

    徐平一愣,急忙问道:“是哪一家?娶亲还是生子?”

    徐昌道:“是庄上的吕松,他与白沙镇上的一个寡妇李四嫂好上了,明天便要娶到庄上来一起过日子。”

    徐平点点头:“这是好事!现在庄上人丁单薄,人越多越热闹。对了,庄里给他起了宅院没有?就是聘礼,也可以赞助他一些。”

    徐昌笑笑:“大郎想得多了,乡下穷苦人家,哪里有许多讲究。李四嫂又不是第一次出嫁的,明天娶进门来,摆个宴席热闹一下也就好了。这也是吕松两口子的意思,不想大操大办。”

    “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到庄里来之后的第一桩喜事,不能太马虎了,显得我们庄上小气。对了,明天把我的马给吕松骑着去迎亲,庄里再出两匹好绢给他们两口做身好衣服。”

    一个庄子,最重要的是要有喜庆迹象,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这样才能够招揽庄客前来投靠。此时中原一带最缺劳力,对于田庄,招揽人力从来都是第一等的大事,花些本钱也是应该的。

    徐昌见徐平大方,赞同地说:“大郎这样想就好。那个李四嫂今年不过二十出头,十八岁出嫁为人妇,不到一年丈夫就生病去世了。人精明能干,长得又有几分姿色,不知多少人家想娶她。吕松能够得她欢心,也是她听说了我们庄上这一年好生兴旺,大郎待下人又好,才肯嫁到庄里来。”

    其实还有一点,上次抓拿柯五郎一伙盗贼,吕松运气爆棚,一枪刺死了头领之一的二哥,从徐平这里领到了十贯赏钱,手头宽绰了不少。他又是个仔细过日子的人,便就能起房屋娶媳妇了。

    这些平凡的庄客的人生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四处打工讨生活,遇到一个能够稳定下来的地方,便就攒钱娶妻成家过日子。浪漫的爱情对他们来说是奢侈品,也不是生活的必须品,更实在的是两个普普通通的人住在一起,一起来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让两人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不知不觉间,徐平的这个小村庄正在改变着许多人的命运。

    徐昌把庄里的事情汇报完,两人便一起去看新制的农具。

    大院里,高大全和孙七郎已经等在那里,两人身边是新制的几辆车。

    一辆是新制的三轮车,比原来的小巧了许多,也紧凑了许多,与原来的比起来毫不起眼。这是徐平见了那些豪门大户把自己的车改后的样子特制的,这毕竟不是个人人平等的时代,不惹人注目是基本的生存哲学。车还是要用三个人驾驶,不过后排座位降了下来,不再高高在上。

    旁边的两辆车却是新制的,与三轮车不同,这车只用两个人,一前一后提供动力,前边的人兼职操控方向。车轮都是铁制,非常大,还都留了再插防滑板的洞。这是徐平新设计的,专门用来在水田里运输秧苗稻谷和撒肥用的。若是在徐平前世,做这种工作有专门的船式拖拉机,用于在水田作业。不过动力机械牵扯到的技术太多,超出了徐平的能力,只好用这种代用品。

    水田的机械化作业即使在徐平前世也是个难题,很多工作用机械代替人工都非常不容易,而且效率很成问题,徐平也只好做一点是一点。水田里的运输又是取难,由于地块都小,牛车很长,用起来并不合适,只好用人力。

    见到徐平,高大全和孙七郎上来唱个诺:“见过小官人!”

    徐平点点头,对他们道:“这新车骑得顺了没有?走上两圈让我和都管看一看?哪里不合适也好即早更改。”

    高大全和孙七郎领命,两人上了新制的水田运输车。

    高大全在前,兼职司机,孙七郎在他身后,只是专心负责蹬车。

    随着高大全一声“起”,水田车缓缓动了起来,在大院里走了两个来回。

    车轮太大,走起来明显颠簸,操控也不容易。高大全在车上紧握着把,一脸严肃,不敢稍微疏忽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田里多沟渠田埂,只有用大车轮才能越障。要想减小车轮降低重心行驶平缓还要有足够的越障能力,就要用履带了。作为农业机械的根本技术,徐平对履带自然熟悉,甚至是新式简易的三角履带他也是一清二楚,不过以现在庄里的技术能力,却是达不到的。

    车子停在徐平身边,高大全和孙七郎从车上下来。

    徐平点头道:“勉强也能够用了,不过骑行起来也还是困难。你们几个找些头脑灵活的庄客,让他们多骑熟悉一下,等到春天好用。”

    徐昌三人一齐答应了。

    此时太阳已经偏西,金黄的阳光洒在墙边的积雪上,映出七彩的颜色。

    秀秀和苏儿在太阳正照到的墙边,诉说着分别这一个月各自发生的事情,小姐妹自然有她们不被外人理解的情谊。

    秀秀把从城里带回来的玩物吃食,什么糖人啊,泥老虎啊,都是徐平陆陆续续买给她的,一样一样掏出来摆在地上,一边与苏儿一起品评,一边与苏儿一样一样分着。

    冬日的午后,这个小村庄显得平静而又详和。

第81章 烟花() 
第二天一大早,徐平就被叫了起来,由秀秀伺候着盛妆打扮。此时林文思大多都是在京城里准备过年,庄上就徐平地位最高,吕松的婚礼有很多事少不了他。吕松和李四嫂两人都是从外地搬来,在本地没有亲属,作为主家,徐平要充为两人的长辈为他们主持婚礼。

    天不亮迎亲的队伍就已出发,吕松骑着徐平的马,庄上又去中牟县里租了一顶轿子,由庄客抬着去白沙镇上迎亲。因为四时节庆要用,徐平庄上有锣鼓唢呐各种乐器,虽然并不齐全,一帮庄客也勉强凑出了一支乐队。

    等迎亲的队伍走了,徐平带着徐昌在庄门前布置迎亲的烟花爆竹。虽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爆炸危力,此时庄里制的爆竹也是能响的,只是还没做成鞭炮,只是几个大爆仗在门前摆成一排。烟花相对来说简单,反正都是实验品,二十多个分成几排摆在一边。

    收拾完毕,由秀秀伺候着吃罢茶饭,徐平便坐在正厅里耐心等候。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徐平自己都没有成亲,按说是不能给别人主婚的,但乡下地方,一切习俗都让位给他这位庄主的权威。好在这次婚礼一切从简,不然也够徐平头痛的了。

    李四嫂作为一个寡妇,第二次成亲,本就不适于大操大办,一切不过是求个热闹罢了。依此时风俗,寡妇并不难嫁,二婚也不会让人看不起。反而因为是寡妇,男方纳的聘礼少,女方的嫁妆反而多,婚礼简单花的钱少,条件好的寡妇在民间还是抢手货。

    宋时婚俗还是按古六礼来的,但已经向实用化发展。比如定帖一礼,就是世俗所谓的婚书,男方会在帖上明列自己的财产,女方的回帖则会明列出嫁时带的嫁妆,颇有徐平前世婚前财产公证的意味。以后一旦离婚,就是此时官方所谓的“和离”,是要按此分割男女双方的财产的。所以夫妻成亲之后女方嫁妆在夫妻共同财产中占的比例越大,话语权就越大,与后世也相差无几了。

    就在徐平在大厅里喝了两盏茶,等得有些心焦的时候,门外传来锣鼓唢呐声。庄上的庄客听见声音,一窝蜂都跑了出去,就边秀秀也跟着去看热闹。这次婚礼与上次徐昌的婚礼不同,那次有徐正夫妇操办,又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办得草率,这一次就正规多了。

    徐平作为此时家主,却不能乱跑,只好一个人坐在大厅里等候。

    队伍到了大门前,徐昌指挥着庄客点起烟花爆竹。由于火药的比例不佳,爆竹只是发出几声闷响,大白天的烟花也逊色许多。

    但这些都是此时的人们以前见所未见的,听见响声,看着烟花,一起哄然叫好。一起仰头看着空中剩下的硝烟,回味无穷。

    一个婆婆把李四嫂从轿子上扶下来,对她道:“四嫂快看,这般热闹!远近百里之内的乡村,再没一家有徐家庄这般繁华,你新嫁的郎君在庄里又是有职事的,自此之后你就可以安心过好日子了。”

    李四嫂微微笑着,没有说话。

    吕松因为做事谨慎,虽然没当上押班,在庄里也是个伙头,一个月比普通庄客要多上五十文钱。现在庄子规模小还看不出来,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几年之后庄子发展起来,吕松也就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所谓水涨船高。

    见李四嫂下了轿子,一帮庄客围着她和吕松喊着要拦门钱。此时到了最后一步,不是小气的时候,吕松取出两大把铜钱,朝着人群胡乱撒去。庄客一起都去抢铜钱,吕松用通心锦牵着李四嫂进了庄门。

    徐昌和送亲的婆婆引着两位亲人来到大厅前,赞着拜了天地。这第一拜按此时规矩应该是拜祖宗,吕松是个浮客,也没有祖宗可拜,只好拿天地作祖宗,勉强算数了。接着引到徐平面前,夫妇两个向他拜了。这一拜原是拜公婆,吕松又是没有,只好让徐平这个主家勉强当了这个角色。按此时律法,主家就是一家之长,也还说得过去。此后新人交拜,便算礼成。

    这是乡下地方,一切都不讲究,李四嫂又是个二婚,原就是要从简,其它的繁文缛节便都一切都省去了。

    行过了礼,吕松便引着新娘回到自己在庄外的小院里,让新娘子在那里安歇。原本还有个撒帐的习俗,是新人娘家显摆嫁妆的时候,布置好了新房是由娘家人守着不让别人进去的。李四嫂家里只有她孤身一个,既无长辈,又有儿女等晚辈,也都省去了。

    把李四嫂送回新房,由秀秀和苏儿两个小女姟在那里陪着,吕松便返回到庄院来,陪着一众庄客喝酒庆祝。

    吕松虽然已经在庄院外面起了房子成家,但从根本上,他还是徐家庄的庄客,与徐平有主仆名分,并不算是分家另过。最起码在法律的意义上,与徐家是同居共财,并没有改换版籍,另立户头。所有一切仪式,包括庆祝的酒宴,都还是在徐平的庄院里进行。

    见到吕松进来,孙七郎从凳子上跳起来,叫道:“吕松,自今以后你也算是娶妻成人了!过来,与我们几个兄弟喝上一碗!”

    徐平急忙止住:“先不急着灌新郎酒!送亲的还在这里,你们几个都过来敬他们一杯,谢他们把新娘子送来!”

    孙七郎叫好,与高大全一左一右夹着吕松来到主桌,向送亲的人敬酒。

    李四嫂没有亲人,来送亲的是她家附近的两个长者,一个家里是开杂货铺的,人称郑官人,另一个是开书铺的宋学究。书铺不是卖书的,而是代写书信以及各种文书,兼作各种民间契约的公证。还有一个媒婆一个牙婆,负责给李四嫂扶轿。这些人愿来,一是李四嫂平时人缘不错,再一个就是徐平的庄子此时在周围的口碑很好,大家都愿意来结交,更何况庄上还有喝不完的美酒。

    勘满了酒,徐平端起碗来敬道:“一杯薄酒,不成敬意,多谢两位长者和婆婆盛情,一路辛苦!”

    众人喝过了酒,徐昌和高大全孙七郎三个庄上的小头目也都上来敬过了,众人这才开始吃喝。

    酒过三巡,郑官人、宋学究和两个婆婆便起身告辞。按此时风俗,女方的送亲人员草草喝上两杯酒便要回去,不能在男方家尽情吃喝。徐平便不多留,让徐昌给他们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无非都是酒肉果子之类,把这几个人送出了庄门,再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