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没有被欧美人都接受,即便在21世纪,能够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而在21世纪的时候,美国的头号敌人也从苏联变成了中国。不过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却并不如同苏联和美国一样,中国和美国算是亦敌亦友。
虽然自己似乎离上辈子是那么的近,但是自己现在的生活和上辈子的生活却完全是格格不入的,而现在自己,在和以前的文化如此接近的地方……却似乎再也无法触及到那片天地了。
“唉……等世界革命和**诞生吧,那时候大家就都是一家人了……”
凯瑟琳撇了撇嘴,她向来是一个乐天派,就算事情再怎么糟糕,她也不会放弃。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路,既然来到了这里,那就不要再去想其他的。
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么该走的路,自己就必须走下去。不要后悔,也不能后悔。
1月末的天气依然有些寒冷,大家都穿着大衣。原本准备穿旗袍的艾达,也不得不穿上了更保暖的衣服。
可是在唐人街热闹的气氛中,气温似乎又渐渐的升高了起来。
黄种人的面孔对于西方人而言是新奇的,与凯瑟琳他们一样,这里还聚集着许多的欧美游客。他们惊叹的看着舞狮表演,然后手上的照相机不停的拍摄着照片。
唐人街的新年和国内的似乎有些不太一样,在这边“表演”的意味要更加的浓郁一些。不仅仅如此,而且在这里大多数店面依然是敞开了经营,甚至于他们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加的忙碌。
凯瑟琳猜测这样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华人们看准了欧美人的这块市场,然后想要这种方法吸引人们来看舞狮表演,进而在唐人街进行消费,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不得不说,华人都是很有生意头脑的人。
看了一上午的表演,时间已经差不多到了中午,大家都饿了。
而在唐人街上,各种餐厅到处都是,不过里面却也都已经坐满了游客。
“唔……我们该吃些什么呢?”凯瑟琳四处张望着,因为餐馆太多,她有些拿不定主意。
莱瑞拉提议道:“我们去吃包子吧”
“包子?那是什么?”
艾达显然不知道。
“就是一种用面粉皮包着ròu馅,然后蒸熟的一种食物。”
“听着可真有趣也许我们可以试试看?”
“可是对于华人而言,包子一般是早点,也许我们应该将包子当早点吃?”艾尔莎也一本正经的讨论着。
nv人总是很奇怪的,她们可以坐在一起无所事事的谈论着一切奇怪的事情,然后让时间就这样被消磨掉。可最后她们却什么也没有做,可偏偏她们却依然认为自己过得充实……这还真是奇怪。
最后,大家一起找到了一家店铺,然后就走了进去。
这些店铺上菜的速度都很快,凯瑟琳点了一笼包子没有多长时间就上桌了。
“喔,这就是包子吗?可真是奇怪呢。”
艾达好奇的拿过了一个包子,然后咬了一口:“……味道真bāng”
“真的很好吃吗?”艾尔莎也拿起了一个包子,“唔……真的很不错呢”
艾尔莎也点着头。
“恩,还可以。”凯瑟琳也稍微感觉赞同——但可惜很遗憾的是,在这里根本吃不到正宗的中餐。
这里的餐点都是根据欧美人的口味进行过改良的。
如同xiǎo说之中的一顿中餐就将美国人变成了中国文化的仰慕者完全不同,一个菜肴想要适应各地居民的口味,就要不停的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进行改良。中餐进入欧美市场,也是经过了很大的改良的,并不是“正宗”的,就算是中国人自己,也不一定喜欢这个味道。
不过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就比如自己前世的时候,肯德基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他们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
——老北京jīròu卷之类的餐点就是明证。
老实说,凯瑟琳还是更喜欢香港那边的口味。至于美国的唐人街这边,因为大部分人都来自于广东的缘故,所以口味更接近那边。但凯瑟琳喜欢的菜肴可不仅仅只有几种而已。
“嗯……我看看我们下午去做些什么……”莱瑞拉想了想说道:“可惜的是,我不能带你们去看那些中医了,本来如果能让你们见识到那种神奇的东西,那才叫真是有趣呢”
莱瑞拉的推拿按摩技巧很多都是从这边的中医那里、还有自己自学而得到的,看起来她似乎非常推崇中医。
“也许我们应该去买几件衣服?”艾达建议着。
“嗯……”
凯瑟琳看了看窗外。
“新年啊……”
……
咳咳,讨论要和谐,一些和谐内容我会删除的。
另外,今天是二合~
''
:
第298章 博客?()
第298章博客?
“真是可惜,如果下次有机会的话,我就带你们去那位先生那里看看了。 ”
等到回来之后,莱瑞拉还对那边有些念念不忘。
因为中医现在算是非法行医,所以对方很是谨慎。
“而且他们的推拿按摩可比我厉害多了呢……”莱瑞拉显然在这方面对对方很是佩服。
“可是推拿按摩和推油不是一回事吧?”艾尔莎一直都想要问这个问题,现在终于找到机会了。
“呃……”
莱瑞拉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艾尔莎的提问。
不过凯瑟琳此刻却没有在乎那么多,此刻的凯瑟琳正在络上面看着最近建立的站。
虽然络蜘蛛还没有建设完成,但是因为所有的内容都在公司的三个大型服务器里面,所以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搜索机制就可以搞定了。但是在未来却不能如此,服务器的数量会越来越多,那个时候自己这个投机取巧的方法可就不管用了。
“真有趣。”
凯瑟琳的声音把艾尔莎和莱瑞拉都吸引过来了。
“怎么了?”
“有人在上开了一个个人站……”
是的,现在才60年代,居然就有人这么做了?这还真是一个奇怪的人。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络的无限可能xìng,任何事情都可能在上出现。
老实说,凯瑟琳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感觉意外。
互联是一个神奇的东西,现在的互联才刚刚出现,还并没有什么限制,就如同一块尚未开垦的处。nv地一样。美国的学生们是最喜欢这种感觉的。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互联当成了他们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观沧海……唔,难道是华人?”这个名字似乎美国人并不会使用啊……
不过没关系,明天到公司里面查一查就可以了。如果真是华人的话,说不定还真有趣呢?
“大家好,我是一个华人……”
凯瑟琳挠了挠头,刚刚自己还想要去公司找资料呢,却没想到对方竟然在站中自曝了。
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名叫观沧海的华人竟然是开设了一个xiǎ站。不过这个站里面只有他自己写的xiǎo说,颇有自娱自乐的感觉。
——毕竟,发行一本xiǎo说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但是络却能够将这件事情变成现实。
试想想看,原本一个屡次投稿失败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的xiǎo说能够给全世界的人看到,这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么?
对方很有可能就是抱着这种想法。
“我写xiǎo说仅仅只是为了兴趣,并不是其他的一些什么理由……”
凯瑟琳叹了一口气,自己的推论居然又被推翻了……囧啊。
不过这个观沧海的想法倒是tǐng不错的,他写了一个关于被冰冻了十年的杀手的一个故事,颇具科幻sè彩,可看度tǐng高的。
“真是一本不错的xiǎ边的艾达似乎很是喜欢。
大概对方的资金有限吧,所以租到的空间非常的少,因此站很简陋。不过他的流量倒是不错,积累到现在为止,已经上万了。不过可惜的是,与他讨论剧情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在好奇他的华人身份。
看着这部xiǎo说,凯瑟琳倒是有了想法。
个人站的出现,让凯瑟琳想到了一个新的东西——博客。
是不是……能够开发一个博客系统来呢?
正好,如果自己推出了新服务器系统的话,现在的大型服务器正好空闲了下来,那个时候自己用来将其当做是博客的服务器不是正好么?
博客最初的名称是weblog,由web和log两个单词组成,按字面意思就为络日记,后来喜欢新名词的人把这个词的发音故意改了一下,读成we…blog,由此,blog这个词被创造出来。
一个blog其实就是一个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xiǎo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
现在的个人站已经开始出现了,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有钱能够租用到服务器的。而且购买域名也是一大笔的开销。更重要的是,个人站很难聚集起人气,但是一个博客却不一样。
更简单一点,大家在看络xiǎo说的时候,更喜欢去大站看,而并非是xiǎo站或者什么个人xiǎ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从众的心理。
而且看这个观沧海发表的帖子也能看出,对方仅仅只是想要写xiǎo说而已。
不过凯瑟琳并不打算开发一个类似于某点的中文,因为外国的情况和中国完全不同,而且很容易牵扯到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于自己所能够得到的利润,作为一个资本家,凯瑟琳并不看好这个行业。
倒是博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21世纪的时候,欧美的博客已经非常纯熟的进行了商业化的运作,博主每写一篇文章就能够拿到数十到数百美元不等,可以说是一件非常优越的工作,有很多人甚至辞了工作,而坐在家里专mén写博客。
博客对凯瑟琳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她在想到了博客之后,马上就意识到了博客所能够给互联带来的变化。
博客“未来”在中国也开始了商业化运作,基本上都是依靠博客页面内的点击量和博客内的广告的点击量来确定的。但这种商业化运行的程度并不大,很难可以支撑起一个人的生活费,最多也仅仅只是一些外快而已。
现在的互联还没有发展起来,要说依靠写博客致富,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一定没有其他的方法。凯瑟琳首先就想到了采用未来的中国国内的博客的方式。
这样的话,首先引入广告机制,也算是为了未来而做准备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凯瑟琳很快就退出了站,然后她进入了聊天室。
凯瑟琳的电脑中,三个版本的qq都有安装,凯瑟琳进入的版本就是普通版本。
qq完全和以前的聊天室程序兼容,所以就算现在绝大多数人还在使用微软ii型电脑也完全没有关系。
正在聊天室内,凯瑟琳就看到了一群人正在热闹的聊着什么。
艾库尔:你们有谁听过《丧尸生存手册》吗?
不朽的格里高利:《丧尸生存手册》?那是什么?
pad很长:我听说了,似乎是鱼那本核战生存手册差不多的吧?不过官方似乎没有什么反应。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凯瑟琳看到聊天内容的时候吃了一惊。
《丧尸生存手册》不是被自己雪藏了么?怎么居然会被人提起?
凯瑟琳有些奇怪。
这个《丧尸生存手册》原本是准备配合《生化危机》而推出的,但是凯瑟琳一直认为拍摄生化危机的时候还没有到,所以只能是将其雪藏起来,顺便还不停的招人将这本生存手册完善。
但是……竟然泄密了?
不朽的格里高利:丧尸?就是如同影片《活死人之夜》里面的哪种?
艾库尔:没错,就是那个。不过这个似乎有些不太一样。据说似乎是因为这个东西很有可能是为了应对生化武器使用的。
不朽的格里高利:生化武器?
pada很长:应该是病毒武器吧?不过丧尸这种东西真的和病毒扯得上关系么?丧尸的出现应该是来自于海地那些地区吧?
这个“pad很长”还真是知识渊博。
不过对方的眼光很显然也受到了时代的限制。
凯瑟琳笑了起来,真不知道他在看到了《生化危机》之后会是一副怎么样的表情。
凯瑟琳回头看看艾达和艾尔莎,她们似乎都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似乎还在怀念刚刚的xiǎo说。
“好吧,电脑给你们。”
凯瑟琳耸了耸肩,然后就离开了座位:“我去洗个澡。”
“凯特,你真是太bāng了~”
两个人再次兴高采烈的将刚才的页打开,然后开始津津有味的欣赏起xiǎo说来。
而凯瑟琳则是笑了笑,然后进入了浴池。
躺在温热的水中,凯瑟琳感觉是如此的舒服。安静下来的凯瑟琳突然又想到了艾达之前曾经对自己说过的那番话……
“当明星真的很不错么?”
也许自己也能够搞一个主角当当?
凯瑟琳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似乎很bāng。
也许《生化危机》的主角就可以?唔……看起来只能用电影版的剧情啊,游戏版本里面用的是男主角,而凯瑟琳怎么可能去扮演一个男的?
那剩下来的唯一选择,可不就是“爱丽丝”么?
但是真的要推出《生化危机》么?
凯瑟琳有些不置可否。
历史上的《生化危机》如果没有游戏的带动,真的又能够火起来么?
也许炒作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凯瑟琳突然想到了络上面正在盛传的谣言。
“唔……如果在游戏推出之前,人气已经足够高的话……那就直接拍摄吧”
凯瑟琳最后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
时间已经进入了1968年的2月,日子就这样毫无留恋的过去了一天,又一天。
虽然颇为感慨时间的流逝,但是比起虚无缥缈的时间,有的时候还是现实的利益更能够让人感到畅快。
例如凯瑟琳现在正在接待的这位从英国过来的马尔斯先生。
“……也就是说,你们准备建设一个跨越英格兰、苏格兰还有威尔士的络系统?”
似乎是这个意思吧?
原本以为互联的影响仅仅只是局限在国内,凯瑟琳却没有想到英国政fǔ对这个络居然也产生了兴趣。
真要说起来,凯瑟琳还以为加拿大会率先和ark集团联系,却没有想到这个联系人居然是英国。
“其实我们并不仅仅只是想要建设一个这样的络,我们想要的是一个能够连接整个欧洲的络。你知道的,苏联的‘西伯利亚线路’已经快要完成了。我们欧洲也不能落咋了他们的后面。”
马尔斯的解释让凯瑟琳找到了对方过来找自己的真正的原因。
“而且我们还需要一批络安全人员。”
凯瑟琳点点头。
苏联间谍在欧洲的猖獗比起美国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美国因为有着fbi、cia等情报机构的存在,所以相对而言可以说是最安全的。
“这个完全没有问题。不知道你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络?”
“我们的初步计划是首先在英国建立一个完善的互联系统,然后再从法国建立同样的一个互联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逐渐向外辐shè。”
这种感觉似乎给人一种“欧盟”的感觉。但是欧盟在现在还不算成形吧?
光纤的成本在经过了大规模的铺设之后,成本已经一降再降,现在的成本已经是原先的几分之一了。原本预计十亿美元根本就不够联通整个美国,但现在看来,似乎却正好合适。
正因为这个原因,凯瑟琳才肯坐下来和对方谈判。如果自己累死累活干到最后却发现赔钱了,那才是坑爹呢。
“欧洲的络是不是能够接入美国的互联?”对方又问道。
“这个……可以是可以,但是成本会很高。如果需要联通欧洲与北美洲的话,我们需要铺设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光缆。我们的海底光缆技术还不成熟,如果需要安装的话,成本是一个问题。当然,如果仅仅只是需要跨越英吉利海峡的话,并不需要huā费太多的金钱。”
架设在陆地上面的光缆成本下降很快,但是在海底的时候,却需要更好的光纤,这方面的成本却很高。架设一条海底光缆在现在看来还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凯瑟琳还不如乘早和对方说明一下比较好。
对方似乎有些遗憾,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不过对方的话倒是提醒了凯瑟琳。凯瑟琳知道,建立一个海底光缆的线路,是必须的。
在21世纪,世界各国的络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型局域,海底和陆上光缆将它们连接成为互联,光缆是internet的“中枢神经”,而美国几乎是internet的“大脑”。美国作为internet的发源地,存放着很多的”、“”站或发电子邮件,数据几乎都要到美国绕一圈才能到达目的地。连接“中枢神经”和“大脑”的是海底光缆系统,它分为岸上设备和水下设备两大部分。岸上设备将语音、图象、数据等通信业务打包传输。
正因为如此,很多中国民戏称的“大中华局域”,事实上才是一个战略xìng高度的一个设备。
试想想看,如果美国将根服务器拆了,或者将中国的ip全部屏蔽,那中国的络可就完全瘫痪了而那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当然是自己nòng一个能够移植的大脑啊
不过凯瑟琳并不担心,就目前为止,互联完全就是商业化运营的。虽然背后有美国政fǔ的影子,但是skynet和internet是分开的,换句话说,美国政fǔ有着他们自己的根服务器,和凯瑟琳的internet完全是两个东西,凯瑟琳的互联完全是一个商业化的产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就算扩展到全世界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