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砖-第6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家没打算分掉大唐!”

“智家也没打算分掉晋国!”

被两个老头子鄙视了一通之后,就被撵了出来,刘方背地里帮着自己说话,到了明面上,就变成和无舌一伙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玩的极为熟悉。

云烨想了很久之后,觉得还是找单鹰帮忙,这家伙现在号称河洛大豪,独孤家或许能把户县经营的滴水不漏,但是,单鹰总该是有办法进入户县吧?

去年老祖宗生日的时候问过单鹰他现在的能力到底如何,单鹰说拿走李二的人头问题不太大。这家伙从来就不说假话,估计这是真的。

写了一封信,还是拼音写的,大丫能读懂,央求单鹰帮着自己看住独孤谋,刘方说的没错。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有单鹰看着独孤谋,不相信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起来了就不愿意再睡,到处都天寒地冻的,从窗台上拿了两个冻得硬梆梆的柿子,咣咣的敲击两下,去掉上面的寒霜,一手拿一个就进了卧室,准备一面看书,一面将柿子放在火上烤化了之后吃掉,酒醉醒来的人,吃点凉的总是好的,不过在这之前,怎么也该烤块锅盔下肚,空腹吃柿子很容易吃出毛病。

读书的时候有红袖添香自然很不错,但是这个红袖总是没完没了的唠叨就烦人了,不但如此还骗着吃了自己的一颗柿子,所以,为了让耳朵清静一点,云烨起身将辛月推出书房,重新拿起那本《春秋》看了起来。

第51节 十六王宅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从平王东迁到现在已经经历一千多个春播秋收。

古代史家认为历史是由一系列事件组成的,而每个事件都有其原因和结果,一事件的起因常常是另一事件的结果,所以事件的起因相当于春播,事件的结果相当于秋收;像本年度收获的种子是下一年春天播种的种子那样,本年度发生的某一事件的结果也可以是次年一个事件的起因。所以中国远古学者倾向于把历史叫做“春秋”。

云烨坚持认为在春秋这个时代,人们才开始真正的思考自己的世界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他们的思想天马行空,好多的想法都非常的具有创造性,和浪漫的人文色彩。

不过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那就是说古人的想法好多都是有趣的,好玩的,但是绝对不具备操作性,后世的那位伟人还说自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想要从《春秋》里找到适合大唐前进的道路,这无异于问道于盲。

就像唐人不能想象后世的精彩一样,春秋时期的人也无法想象后世会有大唐这样一个强盛到极点的国家,所以他们的建议对大唐没有指导意义的。

李二回京了,大雪都没有化,他的銮驾已经到了京城,作为实际上看守长安的守将,云烨必须去跟皇帝汇报一下自己这些天都干了些什么,尤其是长孙无忌迫切的需要云烨解释一下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人员调动。

李二没有回宫,直接到了开远门,这里距离皇宫并不远,走到关墙上,李二指着依旧挂在城墙上的十六个落满雪花的人头问道:“你全给杀了?”

“军法无情!”云烨躬身回答。

“独孤谋把剩下的人也全给杀了?”

“一百零六口无一活命。”

“可曾问出什么?”

“没有,狄仁杰正在调查,结果,人全部被云中侯杀了。”

李二披着大氅来回走了几步之后笑着问云烨:“听说你最近在诵读《春秋》,而且手不释卷,读出什么味道来没有?”

“微臣拿着《春秋》在当故事书看,微臣认为,那里的记述或许对做人有帮助,但是对于治国,微臣觉得没什么大用。”

“哦?”李二惊讶地瞅了云烨一眼,笑着说:“好高的眼光啊,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样的大学问都看不上眼?春秋五霸的旧事难道对大唐没有借鉴意义?”

云烨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卷春秋拿给李二看,李二接过来随意的翻阅了几下,就合上书本,等着云烨给他做出解释。

“陛下,金竹先生考证之后得知,《春秋》的原著者并非孔丘,而是鲁国的史官,晋国的史书叫做《乘》,楚国的史书叫做《梼杌》,鲁国的史书叫做《春秋》,全文一万八千字,字字珠玑,这不是孔丘一人能做的出来的,而且他做过鲁国的史官,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谬误。

至于您说的春秋五霸,万乘之国,这样的国家陛下认为在我大唐算得了什么?借给微臣一万大唐雄兵,旬日之内定能克敌制胜,如果不能请斩微臣首级。”

“哈哈哈哈……”李二放声大笑起来,拿手指点着云烨说:“你少年时期都没有这样的豪气,人到中年,怎么反而变得豪气干云起来了?”

云烨陪着笑脸说:“那是因为微臣没有办法和孙武面对面的较量。所以不妨把话说的大一些,至少还能博陛下一笑。”

李二笑的越发的大声,云烨从城墙上抓起一把已经盖满煤灰的残雪握在手里,让它慢慢的融化,好让自己更加的清醒一些。

“人,犯了军法,杀了也就杀了,你是做将军的,这是常事,朕不在长安的期间,你做的不错,青雀躲进了书斋,皇后久居深宫,你一个人操持长安的事情,还能注意到开远门发生的小事情,算得上勤勉啊。这没什么好说的,朕只是想知道你对这次《商律》的制定有何意见。

原本该是你去九成宫,无忌留守长安的,但是朕这一次想抛开你这个对商贾非常熟悉的人,看看大唐官吏真正的能力。现在,到了向你征询意见的时候了,有什么想说的,就畅所欲言的说,这里是城墙,只有你为君臣知晓,说实话!”

云烨忽然把手里的残雪远远地抛出去以后说:“臣当然有话说,忍都忍不住啊,谁确定的十三税一?难道就不觉得对商贾的大门开的太大了吗?

为何要一定就是三十年?难道商税不该是随时随地发生变化的吗?从我大唐建国之初,商税确实变化多次,八税一确实过了,但是十三税一却又太宽松了。

大唐的农业生产我们姑且把它称为所有商业的第一道门槛,真因为百姓的劳作有了剩余,这才孳生出商业,用自己多出来的东西去交换自己缺少的东西,远古时期的商业就是如此。

一把锄头的诞生要经历挖矿,选矿,冶铁,打造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有商贾的参与,才会有锄头到达农夫的手里。商贾的作用就是加速货物的流通,所以我们允许他们从中赚取一定的利润。商税其实就是一种抑制商人的手段,一来不允许他们赚取过多的利润,二来将商人赚到的利润拿出来一部分,用于国计民生,也就是回馈与民。

一把锄头赚取的利润不能太多,否则农夫就买不起锄头,将会影响农业生产,恶性循环之下,到时候就会真的出现全民皆商的情景,那个时候,就是国家的灾难了,人人都不事生产,都去买卖。这样的买卖没有任何的价值。

您在有意识的怂恿商贾啊,商人的本性就是赚取利润,一旦有适当的利润,商人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所以陛下啊,剥皮揎草阻挡不住商人的野心的。”

李二惊诧的看着云烨说:“朕以为你会全力支持商人的,你说的这些,也是无忌的论调,这一回你因何与无忌同一说法呢?”

“臣和仆射的还是有区别的,仆射根本就是在凌虐商贾,微臣是要限制商业,不能让他失去监管,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剥皮揎草挡不住商贾的野心?”

“挡不住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独孤谋这样的酷吏也不能阻止他们的野心?”

“只要是人治总会有空子可钻。”

“这就是你要求薛仁贵兵进怛罗斯的原因?”

“是的,微臣希望大唐商业有序的兴盛,但是不允许商人的钱财成为分裂国家的利器,这一次微臣的建议是警告,下一次微臣就会下死手!没有什么比统一的国家更重要的事情了。”

李二温和的看着云烨,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你是对的,没有什么比一个分裂的国家更恐怖的事情了,这些年你的圣贤书没有白读,效忠国家,比效忠帝王更加的有意义。”

说完就脱下自己的皮裘披在云烨的铠甲之上,而后扭头就走,快到城关的时候,又止住脚步说:“好好地坚持下去!”

李二走了之后,云烨才感觉自己的后背都湿透了,被凉风一吹,一连打了两个冷颤。和李二说话已经很艰难了,知道他现在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政策,这时候的李二极度的需要商贾这个阶层和自己站到同一个战线上,除了他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和商贾再有什么联系,尤其是云家这个新兴的家族。

何邵最近所表现出来的桀骜不驯,说穿了就是皇帝在背后撑腰,否则,给他一千个胆子也不敢和长孙无忌说半句硬话,事出反常即为妖,云烨也是刚才想透这一层的。何邵的背后不是太子,而是皇帝……。

进了宫,长孙正在喝莲子羹,见到云烨让宫女给他也装一碗,等到云烨把莲子羹喝完之后才问:“陛下邀请重臣在万民宫饮宴,你到两仪殿所为何事?”

云烨笑着拱手说:“还是十六王的事情,他们已经抵达了秦州,再有半月就会进入长安,微臣和陛下提起过此事,陛下说此事由娘娘决断,所以微臣是来听旨意的。”

云烨知道皇帝的意思,他就是想把十六王的事情完全变成家事,只有这样才能心安理得的削掉所有人的王爵,交给皇后无非也就是给他们准备一套宅子,当成肥猪养起来而已,这样不但能震慑住现在外面的王爷,也能给天下人看看皇帝是如何的仁慈。

走出两仪殿的时候,云烨朝长安城的东北角看去,那里有连片的宅地,也将是十六王的栖身之所,皇后非常的大度,把那里赏赐给了他们。

只是所谓的“王宅”不过是一座别墅级的牢房而已,虽然富丽堂皇,小桥流水、五步一亭、十步一阁,他们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宦官的监视之中,生活起居、读书学习、娶妻嫁女,只能乖乖呆在自己的豪宅里完成。

第52节 败家子

失败者没有任何权利,这在皇家来说是一定的,云家不这样,云欢雄心勃勃的想要把自家的触角伸到辽东,结果,派出去的商队命运多舛的厉害。

作为以前在辽东经商多年的老行家,老崔在岳州力挺自己的主子云欢再一次进入辽东,自从李二征伐高丽之后,云家为了避嫌,将自家的力量全部从辽东撤回来,撤的非常的干净,此后再也没有向那里派出过商队。

如今战乱平息,辽东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之后民生开始慢慢的恢复,毕竟帝国需要的是一片有产出的土地,而不是一片无人区。

人参,貂皮,欤B草这三样宝贝对云家很重要,岳州的好些店铺都需要用到它们,尤其是欤B草,这是一种最好的填充材料,云家的家具店每年对这东西的需求非常的高。

老崔明白现在进入辽东一定非常的困难,所以他对利润奇高的人参和貂皮,并没有打算涉足,只想开一家收购欤B草的店铺,在当地将欤B草处理过后再运回长安或者岳州进行第二次加工,让廉价的欤B草发挥出它本来的作用。

店铺刚刚开起来,就受到所有人的排挤,不管老崔如何的利用商人间的手段放低姿态想要融合到当地的商业体系里面去,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

店铺在秋天没有收上来一点欤B草,连店铺里的伙计都没有办法凑齐。老崔并不着急,认为这位是人家在排挤自己,给自己一点下马威,过完年之后就会好的。

等到过了年,情形果然有了变化,该招收的人手也招收齐了,和好多乡农也订立好了秋天收购欤B草的约定,只要等到秋天一切就会水到渠成,云家在辽东的第一个店铺也就扎下脚跟了,生意是慢慢做起来,大规模的进入辽东,会把当地的那些商贾吓坏的。

就在老崔收到了第一批货物,并且大肆生产的时候,风向又变了,晚间的一场大火将云家囤积在草场的十几万担干草烧的一根都不剩。

这就是人为制造的灾祸,做了多少年顺风顺水生意的老崔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去了哥勿州都督府质问,要求缉拿凶手,赔偿云家的损失。

哥勿州都督府确实雷厉风行,十天的时间就抓到了凶手——三个靺鞨人,靺鞨人在当着老崔的面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之后,就被哥勿州都督府当场斩首,算是替云家报了仇,可是提出来的赔偿,如果云家愿意,可以接手这三个靺鞨人的全部财产,包括他们的妻子儿女。

老崔气的浑身发抖,却说不出官府的不是来,想要的凶手官府抓到了,想要的赔偿官府给了,至于老崔看不上那几个黑乎乎的野人,那也是老崔的事情,与官府无关。

见惯了大风浪的老崔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干脆撕破了脸皮警告了所有商贾和那些明里暗里的势力,就此一次,下不为例,若有下次,就不可能再是三五个野人出来顶罪能消弭云家的怒火,到时候他们就算想要和解,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了。

很快,云家的草料堆再一次聚拢了起来,整个捶制欤B草的工坊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第一批捶制好的欤B草已经被打成硬包装上了船沿着辽水顺流而下,进入大海之后,最后从登州上岸,运到涿州,最后抵达长安,在长安进行第二次加工之后最终被送到岳州。

云烨当初在知道云家要把草从辽东运到岳州,就吃惊的不行,不过再三衡量过自己儿子的智商之后,认为自己不会生出一个傻蛋来,于是也就不加以过问,随云欢去折腾,他只想看看自己的儿子到底要干什么。

后面更加让人吃惊的事情出现了,云家的船队在辽水上受到了抢劫,这一次不单是欤B草,连船只都被盗匪付之一炬。

唯一的好处是船上的伙计没有出事,被人家搜检的清洁溜溜之后,撵到了岸上,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辽东总店,向老崔禀报了整个事件的过程。

老崔大发雷霆之后就回到后堂,满脸笑容的给自己的主子云欢写信,禀报了这里发生的所有事情,本来老崔打算自己放一把火将自家的草料和船烧掉的,现在被外人动手了,这样的情形实在是太美妙了。

于是云家二少爷携雷霆之怒打算亲自走一趟辽东,亲自去问问当地的官员,为何会把辽东治理的处处都是盗贼,让安分守己的商人没了活路。

路过长安的时候特意来给老祖宗和爹娘请安,花花也跟着回来了,只是这孩子如今挺着一个大肚子笨拙的厉害,原本笑容满面的辛月,看到这幅样子,没有等到云欢给自己叩头,就先把云欢狠狠地臭骂了一通,六个月的身子的人也敢带着走金牛道?

云烨喝着茶瞅着儿子叹口气说:“做事还是不够大气啊,你该一把火烧了总店的,云家虽然不喜欢拿自己家人作伐,损失一点财物还是可行的。”

云欢有点不好意思的给父亲捏着肩膀一边说:“辽东只是一个起点,孩儿现在想把咱家的触角伸到辽西去,那里虽然是荒原,可是那里的皮货和人参是最好的,这两样货物的利润很大,孩儿有些不舍得放弃。”

云烨一边享受着儿子的殷勤,一边指着辽东的地图对他说:“这就是说你不够大气的原因,咱家不经营药铺,也不经营皮货,这两样东西的之所以贵重,其原因就是因为稀少!稀少的东西是形不成大场面的,最多能赚点钱,也形不成一定的规模,形不成规模在当地的影响力就不足,高明的商贾现在追求的是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在追求自己在某一地某一行里面的话语权,努力的让自己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只有成为这样的商人,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厉害的商贾,要不然的话,也就是赚点钱而已。

为父一直都很奇怪,辽东铁矿这么些年都没有发展起来,是什么原因?欢儿,你这次去辽东发威之余,去实际调查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铁矿的没落,这些年,长安的铁厂炼钢的浓烟就没有熄灭过,钢铁依旧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而辽东守着那样巨大的一个铁矿却无所作为那里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还有煤矿,只要有铁,有煤,在那里建设一个巨大的铁厂不是问题,你只要有本事在那里起一座铁厂,用不着借助你老子的威风也能活得体面,自己挣来的脸面,才是属于你自己的,现在的你,不过是一个纨绔而已。”

云欢停下按摩父亲肩膀的手说:“长孙家当年就是开铁厂的,他们家都完蛋了,别人还能开的起来?那东西不赚钱啊。”

云烨仰天大笑,笑了好一阵子才停了下来,引得辛月和花花把脑袋从后堂探出来偷看,见他们两父子交谈的开心,才把头缩了回去。

“长孙无忌会做什么生意?开了一家铁厂只知道拿钢铁来打制兵器,只要军队上用不了那么些兵器,剩下的军器制造再被武研院包圆,他家的铁厂就只能去制造农具和菜刀,铁锅,指望这些铁匠铺子都能做的东西赚钱,他们的脑袋就是被驴子踢了。铁厂关门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做生意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抱残守缺就是在等死,没有给自家的钢铁找到出路,活该他们家关门歇业,儿子,你记住,钢铁这东西到了任何时候都是好定西,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他和粮食,盐,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尤其是现在大唐,对钢铁的需求根本就不是长安的几座铁厂能够满足的。

都说十里铁厂已经足够产出能供全天下使用的钢铁,其实不然啊,儿子,等到以后车船全部变成钢铁制造的,你以为他们还能供应的过来吗?”

云烨以前和儿子提起过一些自己的设想,他们也从李泰那里得知了舟船的前景,现在云欢听到父亲老话重提,就半眯着眼睛想了一下说:“爹爹,您认为钢铁一途真的大有赚头?万一赔钱了怎么办?”

云烨又笑了起来,拍拍儿子的肩膀说:“你要是打算去干,就去干,云家现在发愁的是钱财太多,而不是太少,你母亲的宝库里面,好多银币又开始变黑了,云家如果不出一个败家子,光出精英人物,皇帝都不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