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还我甄姬-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是袁尚之前介绍过的歌女诗儿。

    袁熙心道一声可惜,是自己弟弟的女人。

    等到她一曲唱罢,袁熙拍手起来,赞道:“唱得真不错。”

    诗儿站起身来,朝着袁熙微微躬身施礼,道:“却不知道二公子过来,失礼了。”

    袁熙道:“我只是奇怪,是什么让诗儿姑娘唱起这首歌来?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这附近可没有什么人呵。”

    诗儿别过头去,小声道:“这里不是有二公子在么?”

    袁熙脑袋一热,心想:“有戏。”于是继续道:“我三弟长得相貌堂堂,人又能说会道,是邺城公认的美男子,难道在姑娘心中,还配不上君子的称呼么?”

    诗儿转过身去,轻轻抚摸着琴弦,微微道:“二公子这时候提起三公子,岂不是煞风景?”

    “怎么说?”

    “我来太守府不过两日,其中和三公子说过的话一共八句,互相根本不了解。”

    袁熙笑道:“可我们之间说过的话,到现在为止也不过三句而已。”

    诗儿咬着嘴唇道:“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竟是将刚刚的诗歌又唱了一遍,其中充满了曲折委婉,竟让袁熙起了一丝怜惜之意。

    来到这个时代,倒是没见过主动表白的女人。袁熙心里想着,便走上两步,双手轻轻搭在她的香肩。

    诗儿的身体一震,根本想不到这个二公子居然这么大胆直接。

    但对袁熙这个现代人来说,却显得正常得很。

    “走,去我房间细聊……”袁熙拉着她的手,正要离去。

    “可现在是白天,孤男寡女,甚是不便……”

    “白天怎么了?光线好才看得清楚。到了晚上,反而容易弄出人命。”

    诗儿有些发懵,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急色,但有三公子的吩咐,她也不敢拒绝袁熙,便轻踩莲步,亦趋亦随。

    等到过了刚刚那棵树,迎面便上来一个人挡住了去路。

    “哦,楼护卫……”

    楼静舒看到袁熙牵着一个美貌女子的手,不由脸色一变,拱手道:“田先生找二公子有事商议。”

    袁熙放开了诗儿的手,道:“让他再过一个时辰过来。没见我现在有客人吗?”

    楼静舒道:“田先生说事情很急,现在就要二公子过去。”

    袁熙眼珠子一转,气急败坏道:“什么事情这么急,这么一个节骨眼上……”他转身对诗儿道:“诗儿姑娘,今天真是不巧正好有事,要不改天再聊。”

    诗儿也只好笑笑,她这时候看出对面这个楼护卫竟然也是个女人,不由十分尴尬。等到袁熙随着楼静舒匆匆去了,心里反而一阵失落。

第182章 工序作业秒表控制() 
“岂有此理!”

    袁尚手中揭开一张布告,气得浑身发抖。

    布告上面分明写着幽州是如何如何恢复了生气,号召广大幽州人民可以尽快回到故乡,重头开始。最后还带了一句广告语:“水,还是故乡的甜。月,还是幽州的圆。”

    这是什么玩意儿?袁尚心想,你将我的铁甲抢走也就算了,现在还公然将布告贴在城门口,分明是想将我的子民给抢走。二哥啊二哥,你究竟在想些什么?

    易京大战时,有许多平民选择南下流亡到南皮。南皮这边虽然富庶,但毕竟缺少劳动力,等到这里人口增多,南皮的一些大家族每家每户都吸收了好些青壮劳动力,充塞到了田野工铺中,这也给南皮一带带来了繁荣。现在袁熙要釜底抽薪,这让袁尚无法淡定了。

    “诗儿呢?快让她过来。”

    袁尚叫来了歌姬诗儿。诗儿和前几日一样,还是那么淡妆清宜,鹅蛋般的脸儿上,一对宝石般的美眸勾人心魄,但这几日似乎多了几分愁绪。

    袁尚问道:“让你去接近我二哥,打听到什么消息了么?”

    诗儿垂下头来,轻轻摇了摇头。

    袁尚脸色一沉,勃然道:“我不是说了么,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色相……”

    诗儿头垂得更低了,连忙道:“小女子倒是愿意牺牲色相,但每次二公子快要上钩了,他背后总是有个姓楼的护卫站出来阻止,要么是有急事,要么是遇上什么意外,总之每次都生拉硬拽,将已经色授魂与的二公子给拖走了。小女子也是无计可施啊。”

    “什么?”袁尚拿着手中的布告,来回踱了两步,道:“我二哥我是了解的,书呆子一个,虽然近来性情有些变化,但……终究是个正常男人……”

    侍立一旁袁尚的随从高意心里想:“除了你自己,谁不是正常男人呢……”但这话他可不敢多说。

    袁尚继续思考着:“既然是个正常男人,就不会不受美人计诱惑,莫非是诱惑还不够,毕竟我二哥也是见过大场面的,家里就有一个北地第一美人……”

    诗儿有些不服气,向袁尚道:“大人请放心,再给诗儿三天,保证完成任务。”

    袁尚点点头,道:“你那边继续努力……高意——”

    高意连忙道:“小人在。”

    袁尚吩咐:“让那些铁匠尽可能做得慢一点,能拖就拖,关键是别被看出来。”

    看来也只能使些阴招了,只要耽误了自己二哥的事情,这批铁甲就是废铁,说不定便能挽回损失。说起来袁尚这个人也是有些小聪明,要不然也不会深受袁绍夫妇的喜爱了。

    可惜袁熙这个时候还不清楚自己弟弟在背地里捣鬼,他召集了赵云和田畴等人商议事情。

    “图纸都分发下去了吧,动员会都开过了没有?”

    吕方道:“都交待过了,那些铁匠也表示工艺上不成问题。”

    袁熙道:“那就好。”

    楼静舒在一旁阴阳怪气道:“你弟弟的那个歌姬怎么办?这几天三天两头往我们这边跑,我看她恨不得上你的床呢。”

    田畴也道:“二公子,这个时候可不是风花雪月的时候,天气已经热起来了,如果这批农具还不弄出来,恐怕影响秋收了。”

    袁熙尴尬道:“这女人天生透着股骚劲,让人也不太好拒绝。不过我已经让楼护卫尽可能挡着她了。唉,有毒的蜜糖,让人真想一口吃下去。但一想到是我那不怀好意的三弟派来的,就没有胃口了。幸好有楼护卫在。”

    楼静舒瞪了他一眼,好像说“知道就好”。

    袁熙展开一张羊皮纸,上面画了密密麻麻一些线条,冲着大家道:“这是我这几天观察下来的工序,每一项工序都可以独立完成,但工序和工序之间都得配合好。比如这个捶打,还有淬炼,都是关键的工序,得由最有经验的铁匠去做。剩下的比如拉风箱,还有一些琐碎的活,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了,谁都能做。”

    “铸造,说白了就是将铁中的杂质给剔除掉,同时保持一定的碳素含量……具体细节就别管了,我只看重一点,每一项工序具体需要多少时间,必须精确到秒,可以用水漏来观察。有了标准,你们都可以当监工,谁敢偷懒,一目了然。”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负责个人的事情。以往每个铁匠从头弄到尾,现在规则变了。每个人只负责一道工序,负责定模的人,从头到尾就是定模,负责拉风箱的,他就不用干其他事情了。将重要的资源都集中在关键的工序上。”

    田畴盘坐在羊皮纸前面,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臭脚,道:“二公子这个法子还真是绝了。每个人负责自己的工序,只会越来越有经验,做得也会越来越快。有些工序慢的,可以安排多人同时展开,对接多道上下游工序,只要将人都投在重活上,就比寻常快得多了。”

    袁熙道:“那是自然。同时也要设立奖励,谁比标准时间快的,当天结束的时候发奖金,用以树立标杆。”

    吕方道:“我们这些监工的,真的什么都不用做么?站在一旁看着,是不是太浪费时间了?”

    袁熙道:“监工自然要观察,哪里出一点问题,就得分析原因,加以改进,你以为真的是在旁边看着么?”

    铁匠已经召集起来,袁熙将自己的人手也都分派下去。时间不多了,必须赶在半个月内全部完工。幸好都是成铁,只是改变一个形状罢了,用不了太多的锻造。再利用流水线的原理,不断改进工序,就能将效率提高一个层次。

    铁匠工房设在城外北面的一条小河旁边,方便取水。这一日,里面叮叮当当响起了敲击声。

    一开始,大家还是对这种方式心有疑虑,但被袁熙等人弹压下去。用袁熙的话说,“你们没有提反对意见的资格,只要用好你们的专业技能足矣。”

    接着袁熙派下去的人,包括徐大眼吕方在内,开始夜以继日地拿着袁熙设计的“秒表”站在这些工匠背后,使得他们如芒在背,一点都轻松不起来。

    半个月后,袁尚还在观察观望,袁熙却已经来向他辞行了。

    “三弟啊,这次多亏你了,你召集的铁匠很好用……其中有几个表现不错,我想带回去,幽州也缺人。”

    “什么?”袁尚心头一震。铁甲被抢走,人口被抢走,现在连铁匠都要抢走?他按捺下来,问道:“你要带几个人走?”

    袁熙道:“不多,十二个就够了。”

    老天……袁尚心中一万头***奔腾而过。

    “这里有经验的,总共也就十二个吧……”

第183章 狗大户() 
仍旧是哐当哐当地将大车推回去,这一次,袁熙一行还浩浩荡荡“拐”了十二名铁匠。这些铁匠大多还拖家带口,于是袁熙还特地找人添置了马车,费用自然是找太守府要。看着一副副成型的农具,以及一部分要到唐朝才出现的改良工具,袁熙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虽然没能造出飞机大炮,但总算是有了领先于时代的气象。

    倒是一旁低垂着头不说话的美女诗儿,让他浑身有些不自在。这位袁尚重金买来的歌姬,在他离开前的一个晚上找到他,并在楼静舒近乎杀人的眼光下勇敢地提出要跟着袁熙一起走。

    “二公子,请救救我,你不带我走,我就要死在这里了……”

    “怎么回事?”

    “是太守大人……他不是人,就喜欢用鞭子,还有蜡烛……你看我腿上,还有胸口,都是伤痕,现在还淤青着,我解开衣裳给你看看……”

    “这……不太方便吧……”

    “没关系,此事事关小女子性命,二公子一看便明白我并非虚言。”

    “我不是这个意思……哎,楼护卫,不要激动——”

    最后,袁熙还是开口要下了这名歌姬,自己那基佬弟弟还百般阻挠,各种不舍,最终还是忍痛割爱了。虽然袁熙是不相信鞭子蜡烛这套说辞的,但还是下意识离袁尚远了些,等事情办完,便一早出发离开了南皮。等到踏出南皮城门,方松了口气。

    袁熙望着身边这位娇弱女子,从她领口上方望去,只见胸前峰峦起伏,很是壮观,那细腻的皮肤光洁晶莹,透着一股健康的粉红。真遗憾,当时不应该阻止她脱衣服的。

    诗儿似乎对他的目光有了感应,抬起头来,露齿一笑道:“小女子还未谢过二公子大恩大德呢,只要是我能做的事,二公子尽管吩咐,即便是暖枕扫榻,小女子也……”说着低着头故意避开了他灼灼的目光。

    这个狐媚女子,不但声音娇软婉转,而且肢体的动作无时不刻透出一种暗示:“来吃了我吧。”很能击中男人的软肋。更何况袁熙这时候的身体正是二十多岁,正当青春勃发之际。要不是身边还有第三个人,袁熙还真有些抵挡不住诱惑。

    “咳咳……”

    旁边传来一阵粗哑沉厚的声音,袁熙连忙收回目光,朝着楼静舒看了一眼。这位黑皮肤的野蛮女用一种敌视的目光看着诗儿,一刻也不放松。

    如今楼静舒脑袋壳上的头发已经长出了许多,密密麻麻的摸上去毛茸茸的,手感很好,袁熙经常趁她不注意摸摸她脑袋,经常被她凶神恶煞地瞪回来。她的小辫子也很艳丽了,经常绑着各种式样的结,在风中摇摆。要是袁熙从小生长在乌桓部落,说不定还会欣赏一二。

    袁熙跳下马车,对楼静舒道:“我们去找田畴商议事情……”

    田畴这时将飘散的胡须收拢在了一起,脸也洗得干净了,方方正正的看着很是精神。袁熙靠近以后闻了闻,觉得那股神奇的气味也消失了。

    田畴拿着一根拐杖走路,看着他挡在面前,有些不悦:“你嗅什么嗅?”

    袁熙和他并肩走路,道:“回去以后,得研究一下今年的税收。我已经答应了崔张徐范等几家,今年税收用来偿还去年的债。”

    田畴对这件事情也有所耳闻,对于他用债券的手法嗤之以鼻,在田畴看来,用明天的钱还今天的债完全不合理,拆东墙补西墙而已。

    “幽州底子薄,税收少,公孙瓒要不是靠着把兄弟乐何当聚敛民财,早就撑不下去了。去年收成不好,今年也不知道怎么样,还要还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袁熙道:“所以要研究出来一个法子,让那些有钱人多掏一点出来。我已经研究过了,大概三年前开始有人兼并土地,每年都有人沦为佃户,这些被强占的土地应当是交税的,但因为狗大户和他们签的是阴阳合同,并未在官府登记。而这些年流民四起,大家也早不知道土地的归属,造成这些土地都收不上来税,但实际上却是有收成的。”

    “阴阳合同?呵呵,这个说法倒是新鲜,不过也很贴切。你要找那些大庄大户收额外的钱,我劝你死了那条心吧。你是冀州人,来到幽州当刺史,不过是客。幽州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本地人非常团结,你要是欺到他们头上,这些豪阀全部都会联合起来对付你,到时候就有你受的了。别说他们互相之间的姻亲关系错综复杂,就算是和冀州你们袁家,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拿中山甄家来说……”

    袁熙一阵头痛,道:“你不用说了,我已经知道了。甄家是我老丈人家,我的小舅子娶了清河崔氏的婆娘,而清河崔氏的嫡长子又娶了幽州广阳郡吕家的女儿,吕家又和北平郡何家是姻亲,这么算起来,这些家族都是我的远房亲戚。”

    田畴一拱手:“没错,恭喜二公子。就是因为有这层关系,你这刺史的位置才能坐得这么牢啊。你们袁家本就是河北的第一世家。”

    “过奖过奖。”

    汉朝的时候家族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谁没有几百口家族成员,大的家族带上仆役也有将近千把人,活脱脱可以组成一支武装力量。而家族和家族之间的博弈,产生了上层的政治人物。无疑,袁熙是这种制度下的受益者。

    “但没办法,为了活命,只能朝自己亲戚动手了。让我想想,柿子得挑软的捏,有没有关系远一点的,可以先下手杀鸡儆猴。”

    田畴听他这么说,神色严峻起来,道:“二公子,你可要想清楚,窗户纸没有戳破,大家表面上还能和和气气,要是撕破了,那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我劝你还是三思而后行。毕竟,现在在幽州,你这刺史当得也没毛病。非要折腾出什么来,到时候可是要动摇根基的。首先,你远在邺城的父亲就不会容许你乱来。”

    袁熙心想:要是官渡之战都败了,或者官渡以后,自己让两个兄弟给灭了,那再怎么苟活,也没有任何意义。大家都觉得这个乱世马上就要随着袁绍统一河北而终结,却没曾想,更为壮阔起伏的时代——三国,还未真正来到。要在这个打破一切的乱世生存下去,就得首先打破常规。

    “总之,先挑一个突破口,选一个狗大户灭灭他的威风。”

    “哪家?”

    “冀县的温家。”

第184章 决定攻城() 
回到易京南郊的时候,已经到了立夏。袁熙发现这里热闹了许多。遍野是栽种的小麦和粟,长势特别好。今年的气候也不错,温度水分都恰当好。

    四处汇聚前来的流民在田予组织的兵马管理下,没有生出乱子。唯一遗憾的是,易京的守将赵睿还是死不悔改,拒绝和他们进行对话。这家伙倒也学聪明了,看到袁熙这边的人没有动静,便也打开城门,好像他们不存在一样。但每日都派人盯梢,一旦发现白马骑兵出现,就立刻紧闭城门,防止他们偷袭。

    这弄得田予也很尴尬,他干脆便没有到应水北岸活动过。于是这些天赵睿就像是鸵鸟一般,活得很滋润。

    袁熙刚刚坐下来,传来一个好消息,百姓军其他几个连队陆续南下,其中还带来了五十匹战马。乐何当出居庸关以后,深入大漠以北的草原,和匈奴人取得了联系,双方交易之下,匈奴左贤王大喜,赠送了他五十匹健硕的战马,算是头礼。他派人将战马带回来当是彩头,并继续从冀县将袁熙准备好的货物运送北上,而自己则待在了匈奴王庭周旋调度,以取得更大的利益。

    乐何当的能力袁熙是相信的,而对方将马交给自己,相当于也是表明了忠心。袁熙心头大喜,将这些马全部交给了田予,着他组建一支骑兵。

    “既然现在人多了,干脆就拿下易京,给昏了头的赵睿一个教训。”

    赵云道:“之前公孙瓒守易京,大军围城五个月才打下来,我们这些人恐怕不够吧。”

    袁熙道:“正好演练一下攻城战术。田予,你负责制定计划。”

    田予道:“喏。”

    袁熙将田畴,田予,赵云,还有吕方等人都召集在一起,然后派人侦查四周。

    田间的农活其实已经松弛下来,大家经过了播种的忙碌,现在这些流民除了帮忙开垦土地,就是日常照料一下农田。只是随着人数的增多,现有的粮食储备已经不足,之前是专门从冀县运粮南下的,耗用人力太多。如果易京拿下来,将有效缓解粮食问题。

    说起来,易京守将赵睿最近也是心绪难平,虽然过去这个月,那些恐怖的白马骑兵已经不见了踪影,但根据自己派出去的探子回报,应水两岸有许多人驻扎在那里,像是准备长期坚守了。这让他脸色很难看。

    之前南皮的援兵也过来了一趟,眭元进派人送来了一封信,约定日期一起南北夹攻。但没有等到他出兵,眭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