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还我甄姬-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瞎子收了钱,掂了掂,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接着双手向前摸去,直到碰到赵云的衣角,这才一把抓在他肩膀上,接着一只爪子往他脸上伸过去。

    “等等!”袁熙见状,连忙问道:“你算命就算命,干嘛还把脏手乱摸?”

    “废话!老夫眼睛看不见,不摸他我怎么算命?这叫摸骨,懂不懂?照理说要摸遍全身的,但老夫只要摸他的脸就能算了,你还嫌麻烦?”

    说得还真有道理。袁熙一时无法反驳,只是问道:“那要是有黄花闺女来算命,你还摸人家闺女的脸?”

    黄瞎子道:“黄花闺女?当然也要摸,人家倒是求着我摸全身,老夫还嫌麻烦……”

    袁熙吐了吐舌头,这老头吹起牛来倒是有一套。

    赵云被他摸了摸脑门,然后又摸了摸五官。那五根乌黑发亮的手指实在过于恐怖了,在赵云的小白脸上抚过,都留下了一道道黑色的印记。

    最后那黄瞎子停了下来,甩了甩手,道:“好了,算完了。”

    “怎么说?”袁熙好奇地问道。

    “年轻人命不错,前半生奔波劳碌命,遇到贵人以后扶摇直上,若是文人,当个尚书没问题,若是武夫,统兵将军的位置是跑不掉的。如果最后把握住机会,还能当个开国重臣。不过命格属火,要切忌刚直,广结善缘。”

    袁熙和赵云面面相觑。

第124章 一语道破天机() 
开国重臣?老兄,现在是大汉朝,开哪门子国啊?你这么说会不会有问题?

    吕方和赵云听了都是隐隐有些心惊。而袁熙则心中突然被撞了一下,心脏不可自抑地咚咚咚跳了起来。

    赵云身为蜀汉五虎将,不就是开国重臣吗?前半生奔波劳碌,后半身扶摇直上,说的不就是原本历史书上的经历吗?这黄瞎子看上去神神道道的,这算的还是有点水平的。

    但为免对方误打误撞,袁熙又叫来吕方,道:“你也算一算!”

    吕方道:“我?”

    袁熙催促道:“就是你,换个人试试准不准,坐上去。”

    吕方依照他吩咐,坐了上去。

    那黄瞎子突然道:“这……算者泄露天机,有伤人和,老夫每日也就是算三次,今日三次已满……”

    袁熙打断他道:“这次,算一下给你五十钱。”

    “呃……”黄瞎子眼睛翻了翻,道:“成交。”

    袁熙心道:“还给老子装清高!给足了钱,还有什么不能算的?早就看穿你了。”

    黄瞎子正正经经地站到吕方面前,一只魔爪伸向了吕方。吕方紧张地闭上了眼睛,忍受着那散发着的强烈异味。

    还是那个顺序,先是摸了摸脑门,然后是额头,一路往下,摸得还挺仔细,五官的位置,走向都摸得很清楚,最后是后脑勺。

    “嗯……好了。”

    黄瞎子收起手来,一副笃定的神色。

    吕方连忙睁开眼睛,问道:“大仙,我这命怎么样?”就算是读过书的吕方,受观念所限,还是很迷信的。一摸完,就亟不可待地问起来。

    “不过是下等命格,出身不好,一辈子做牛做马,受人使唤而已。没什么好说的。”

    “呜呜——”

    吕方听了很是沮丧,耷拉下了头。

    袁熙越听越觉得诡异,这算的命不可谓不准,假如自己没有来到这个世上,吕方作为一个袁府的下人,自然是下人的命,一辈子庸庸碌碌,受人使唤。但现在好歹吕方是一个连队的指导员了,马上就能升任一营的指导员,怎么还能算是下等人呢?

    “算得不准。”

    他可是答应过吕方以后能当上将军的,自然得安抚一下他。

    黄瞎子道:“哼,不信就算了。”

    他收了钱,准备拂袖而去的时候,被袁熙一把拉住。

    “黄瞎子,若是你能算对我的命,我就服你了。”

    黄瞎子道:“老夫早说了,算命这种事情,有损寿数,今天老夫不算了。多少钱都不算了。”

    “一百钱!”

    “不算!”

    “两百……”

    “不算!”

    “那算了,我们走!”

    “等等……看在几位客人心诚,老夫就破例多算一回。”

    “行,吕方,给他一百钱。”

    “……刚刚不是说两百么?”

    “一百!算不算?不算就算了。”

    “算,算,一百就一百。”

    黄瞎子将一百钱揣到自己怀里,呼呼喘了口气,脸上兀自愤愤不平,眉毛都揪在了一起。袁熙还是那副淡淡的神色,但其实也颇为紧张,一颗心扑通扑通跳。

    黄瞎子还是用那一对黑乎乎的爪子在他脸上乱摸,摸了一遍又是一遍。袁熙只觉得手指冰冷,而且滑腻腻的十分恶心。

    袁熙心道:“有完没完,一遍又一遍……”但为了等那个结果,验证一下这个黄瞎子到底灵不灵,所以还是忍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黄瞎子才收起爪子,道:“算成了。”

    袁熙睁开眼睛,问道:“本公子的命如何?”

    黄瞎子犹豫了一下,道:“实话实说?”

    “这有什么不好说的?要是算准了,我再给你补一百钱。”

    黄瞎子道:“这位公子的面相倒是……贵不可言,出身便高人一等。”

    赵云和吕方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都透着不可思议,这个黄瞎子果然算命准得很。刚刚算的,可能是胡乱猜测,正好命中,但这一次,哪有这么巧的。要知道,三个人是一起来的,他眼睛看不见东西,怎么可能断出一个开国重臣、一个下人、一个贵公子的身份。

    袁熙有些触动,追问道:“还有呢?”

    黄瞎子道:“嗯……可惜啊。”

    “可惜什么?”

    “真的要听?”

    “说!”

    黄瞎子手指捻了捻,道:“可惜家道中落,千里流徙。最后死于仇家之手,连自己妻子都保不住!”

    “大胆!”

    吕方大喝一声,连赵云也面色陡变。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戴绿帽算是很大的屈辱了,这种谶语在吕方赵云耳中,很明显就是一种诅咒了。

    黄瞎子被吕方一把抓住领口,脸色苍白,道:“你自己要听的,老夫已经事先警告过多次了……”

    “哈哈哈……”袁熙却大笑起来,一点也不以为意,反而道:“算得还真他妈准!吕方,快放开这位黄先生……”

    吕方怒目瞪着黄瞎子,放开了他的领子。

    黄瞎子刚刚被吕方勒住了脖子,差点喘不过气来,这下子老老实实忙作了个揖道:“小老儿胡说八道,还请公子见谅。”

    明明是算得很准的,袁熙心想,若是自己没有穿越过来,袁熙的命运,不就是这样吗。他记得很清楚,甄姬向来是和姓曹的搅在一起的。提到甄姬,几乎没有人说起过袁熙这个人。史书上,也对袁熙一笔带过而已。

    要是袁熙能自己说出自己的命,那也不算稀奇,他毕竟是后世之人。但眼前这个瞎子可是当世的人,如果能仅凭摸脸,就能断出一个人基本的命数,还是很神奇的事情。至少从科学上是无法解释的。

    “哎呀,黄先生,算得真好。”袁熙一把拉住黄瞎子的手,道:“咱们到你屋子里去说话。”

    黄瞎子愈发紧张,以为袁熙在说反话,到时候进了屋子,来个杀人泄愤,那就得不偿失了。他掂了掂怀中的铜钱,连忙道:“小老儿失言了,这一百钱不要了,还给你们,就饶了小老儿吧。”

    袁熙道:“怎么能不要呢?不但这一百钱给你,我再补你一百钱,刚刚说好的。咱们进屋去……”说着,抓牢了他的手。

    听说他还要给自己一百钱,黄瞎子愈发认定眼前的人是要哄骗自己进屋,然后杀害自己,于是哭丧着脸道:“连同之前的八十钱,小老儿一共收了你们一百八十钱,全都还给你们。请高抬贵手吧。”

    袁熙一怔,抿着嘴笑道:“高抬什么贵手?你以为我们要加害你?”

    “难道不是么?”

    袁熙道:“老先生,不要误会了。我是觉得你算得真好,准得很,这才想和你细聊。在下汉大将军兼冀州牧的次子袁熙,新上任的幽州刺史,涿县卢老跟我说这里有位贤者,想必就是您了吧。来,咱们去屋里说。”

    “啊?”黄瞎子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了,半晌才喃喃道:“原来是袁大人,失敬了。”

    赵云和吕方实在是看不懂了,这个瞎子老头这么诅咒袁熙,袁熙好像一点都不在意。如果袁熙这么好相处,他就不是袁熙了。见他扶着老头进去了,他们对望一眼,便也跟了进去。

第125章 千金买马骨() 
这黄瞎子的屋子里面非常暗,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他眼睛不方便,也不需要光线。但袁熙等人就不行了,一进了屋子,吕方就去拉开窗子。木头窗栏发出嘎嘎的响声,被推了出去,里面扬起一片灰尘。吕方连忙对着吹了吹,却吹起了一片尘雾,在空气中飞舞,直呛得自己咳嗽起来。

    黄瞎子被袁熙搀扶着,慌慌张张地坐下来。屋子里有个小桌,他们便围着这个小桌坐开。袁熙打量了一下屋子里面,发现什么都没有,果然是赤贫之家。看来这黄瞎子虽然算命很准,但也没赚多少钱。

    黄瞎子有些不安地摸着桌子边缘,粗糙的手指和满是泥污的桌面融为了一体。

    “大人还想知道什么?若是问小老儿有没有破解命运之道,请恕我无能为力。当初我师父只传了我这摸骨断命之术,并没有说过怎么破解。”

    这也是他虽然受欢迎,但始终火不起来的原因。一来他就算能算准别人的命,但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谁也不相信他。二来他说不出如何解灾救厄,那就跟没说一样。别人算命不就是为了躲避灾祸么,否则听了又不给解决,岂不是纯粹找罪受。因此这算命的活始终赚不到钱,也只能在这么一个穷困的村子中聊以度日。

    只是碰上袁熙这么一个恰好知道历史走向的人,这才被发现了身上的才华。

    袁熙道:“老先生,你这摸脸算命的本事,有没有算错的时候?”

    黄瞎子想了想,道:“算对算错,小老儿也不敢肯定。只是依据骨相去推测,就如同之前那位,颧骨稳健,眉目如冲,下巴圆润,耳垂饱满,此乃福相,虽不能位极人臣,但谋一方太守当无疑问。但这命途多变,老夫也不敢打包票,总会有些变化。”

    吕方问道:“就是说……这还可以改变,是不是?”这家伙对自己的命耿耿于怀,心想若是不准,自己再努力一把,说不定能向前跨一步。

    黄瞎子道:“这是自然。我师父曾经跟我说过,众生之命,犹如攀登。出生之时,那要攀登的山峰已然注定。有些人出生便是荣华富贵,有些人出生便是穷困潦倒,便决定了你要攀登的山有多高。但无论富贵还是贫贱,始终路在脚下,若是不去行走攀登,那么始终也到不了高处。这也是为何富不过三代,而贫贱之徒多有鱼跃龙门之举。事在人为也。”

    袁熙问道:“你师父是哪位高人?这番见解很是精辟。”

    黄瞎子道:“只是一个云游的道士,从这里路过,在我家住了一个月,看我眼瞎可怜,便传了我这一套断命之术。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更不知道他的姓名。”

    袁熙叹道:“能看破世事到如此程度,必定也是一名高人。可惜无缘得见了。”

    他又瞅了瞅这个不修边幅的瞎子,本来想力邀他加盟的,这时却犹豫起来,虽说这人算命准,但自己想要的是能运筹帷幄的谋士,他只是得高人传授了一些旁门左技,和自己的期望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一想到他的断人之术如此神奇,又有些舍不得放手。

    “本公子新官上任,府衙里正缺人才,黄老先生……这个……有一技之长,可为民造福,为朝廷效力,可愿随我去冀县上任?”

    黄瞎子咧嘴一笑,道:“小老儿能有什么本事,能为大人效力啊?不过我有一个笨办法,能让幽州的有识之士,都能来为大人效力。”

    袁熙精神一振,问道:“哦?你说说看。”

    黄瞎子道:“只要发布一求贤令,赏以百金,便能让人趋之若鹜。”

    袁熙略为失望,道:“我初来乍到,就算是千金,恐怕也没人相信吧。”

    黄瞎子道:“大人有没有听说过千金买马骨的故事?”

    “听过……”

    “大人您到了冀县,只要发布求贤令,到时候小老儿第一个过去领赏。这样,幽州地界上的英杰看到连一个瞎子都能领到赏钱,岂不正说明大人是真心求贤,自然就云集景从了。”

    袁熙仔细想着,点了点头,觉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黄瞎子见他不说话,连忙道:“自然,小老儿是不会白拿大人的赏金的,届时回将领的赏金偷偷退还给大人。”

    袁熙大袖一挥,道:“如果这个法子管用,真的替我招揽来了人才,这百金就算是我谢老先生的,不必推辞。”

    黄瞎子听说自己能拿钱了,忍不住也开心地笑起来,露出了残缺不全的牙齿,说道:“能为大人效力,是小老儿的福气。”

    离开黄瞎子住处,袁熙回头看了看这斑驳的屋子墙面,周围这平静的村庄。心中想,这幽州广阔土地上还有无数这样的小村子,自己未来几年就要治理这片土地了。若是经营好了,以后就是自己的立足之地。

    吕方问道:“二公子,这黄瞎子算得到底准不准呢?为什么你那么相信他?照我看,这老头儿只是个半吊子,危言耸听而已。而且,他还说甄夫人的坏话……这个简直是罪加一等。”

    袁熙道:“准不准先不用去说他了,难道他说了你富贵,你就可以躺在床上数钱了吗?这命还不是靠自己去挣?对于你而言,只要记着有这件事,以后时刻鞭策自己就是了。还有子龙也是……”

    赵云恭敬道:“喏。”他对刚刚算的还是深信不疑的,而且他还认为自己是因为跟了袁熙,才能出现如此命格,对此,他的好感度悄悄上升了2,变成了85。

    到了村外,和百姓军汇合,袁熙让吕方写了一份求贤令,让他带到冀县,抄写几份,分发到各个县去。

    随后,他又想到一个主意。

    “让冀县的衙役派人通知幽州现有的所有县令,让他们赶到冀县集合。我要在进入冀县时看到他们,谁没来,就不用当这个县令了。”

    吕方道:“可离得远的县,离冀县可有好几天的路程,要那里的县令及时赶到,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袁熙道:“这就看他们的主动性了……我会故意走得慢一些的,马上就要到冀县了,我先去附近转一转,下基层调研一下。”

第126章 大商贾() 
天气晴朗,袁熙留下赵云的护卫队伍,让百姓军先行进入冀县。他要在冀县附近转悠一下,了解一下民生。冀县附近人口众多,村庄的规模很大,有时候还能望见大小城寨远远矗立着。这些城寨如同堡垒一般,周围是农田,有点像是欧洲中世纪的城堡。

    汉末盗贼丛生,流民泛滥,为了保护自己的庄稼和财产,一些豪门望族便修建了这些城寨,而附近的百姓也纷纷搬入其中。平时便出来耕种放牧,到了夜晚便躲进城寨,很有安全感。

    中国古代的农村里面,向来是宗族的影响力大于朝廷。宗族的族长就是这一片小王国的国王,他的命令直接影响了全族上下数百口的性命。宗族内部的分工协作,能够有效促进生产,类似于防范盗贼、养蚕纺织、耕种劳作、祭祀婚丧,都有专人负责。而那些孤儿寡母,也能在宗族中被照顾到。从这一点上来说,对于社会是很有好处的。

    但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是袁熙现在面临的问题。作为幽州刺史,他的政令是无法到达这些城寨里面的。而其间的大吃小,土地兼并,他也无能为力。这些城寨就如同一个个利益集团,很难攻克。光是官府的税收收入,便很难下达下去。

    他们来到一个村庄的茶寮中,坐下来休息一下。这个村庄在冀县南方,茶寮就开在官道旁的树林中,旗招飞扬,十分明显。茶寮的老板在空地上摆上一个石桌,几个石凳,石凳上包上软垫。来往行人都会来这里坐,因此生意还不错。

    冀县是幽州境内交通枢纽,而且幽州人很热衷于商事。毕竟土地贫瘠,靠种田无法发家致富。而且地处北疆,往北就是胡人聚集之地,往南是中原,将北疆的马买到南方,再将南方的器皿布匹卖到北方,从中能够获益良多。只不过这行脚商的生意可不好做,风险很大,世道不太平啊。

    袁熙听茶寮老板说了几件趣闻,和众茶客一起笑了起来。这老板十分风趣,是个豪爽的性子,不但提供茶水,还采来了不少果子制成果脯,免费给众人享用。

    最多的话题,还是关于易京那场大火。公孙瓒树倒猢狲散,昔日靠着公孙瓒的人,也纷纷消失无踪。比如当年以行商起家的乐何当,因为在公孙瓒贫寒时资助了他,后来便和公孙瓒拜了把子,成了义兄弟。说起这个人来,大家都是唏嘘不已。当年乐何当风头正劲的时候,说不上富可敌国吧,但也算得上是富甲幽州。从南往北的这条商路,就是他给做起来的。连公孙瓒的军资都是他给供给的。

    自从公孙瓒被围易京,这个人便突然销声匿迹,大家说起来,都是纷纷摇头,也有痛骂商人无义的,连自己义兄弟危在旦夕了,也不去救援。

    但有一个茶客就站起来道:“一个商人,你要他怎么救呢?”

    这是个年轻人,穿得很讲究,一件大衣用料毛皮分明是名贵的貂皮,还是罕见的紫色,脸上一股愤慨之色。

    旁人道:“就算救不了,也该去易京死在一块,此义之所在也。”

    年轻人待要再说,旁边一个身材略胖的中年人将他拦了下来,冲着众人拱了拱手,道:“大伙说得对,吾儿年纪太轻,说话无状了。”

    这个中年人两鬓头发有些斑白,但皮肤保养得很好,脸上很有光泽,双下巴,脸有点圆,很显富态。

    他说完这话,众人见他举手抬足间也很有气度,便也就作罢。

    有人道:“几位看样子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