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不断开拓-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你们自负固若金汤的水系防线么,那就破给你们看看,虽然面对的是凡人,但汤圣贤也是有着自己的骄傲的。

    坐在袁术的书房之中,汤圣贤并没有花天酒地,他在冥思苦想着破敌之策。在很多方面,他习惯着依靠自己,小哀能够帮助自己的地方有很多,但有些方面就比较迟钝了,像这样毫无方向头绪的事情,她是毫无办法的,中级的人工智能还不是那么太智能。

    汤圣贤正在浏览缓存在计算机矩阵中有关水军的资料,从古至今,至未来。他希望从这些东西中得到一些启发。

    三国时期孙吴建造的用于作战的楼船非常庞大,船上能够建造5层楼,最多搭乘3000人,是水战的主力。通常的战术是撞击敌船或直接登上敌船进行肉搏。除了建有高楼外,每层楼上也建有防御性的女墙,第一层女墙上还有剑孔、矛孔等,既可远攻,又可近防,还设有礌石、铁刺等防御性武器。《太平御览》记载东吴有名号的楼船包括:飞云、盖海、长安、赤龙、驰马、青龙战舰、晨凫等等。有些楼船已经服役了,有些还没有。

    了解自己的敌人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些事情,像是这些东吴军中不传之秘在后世都经解密的差不多了,这也是汤圣贤的优势所在。

    东吴水军除了设备先进外,技术上的优势也很明显,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此时船尾舵的出现。总结相关史料可知,三国时代的东吴已经发明船尾舵,这种装置可以很好的控制船只行进方向,使船只的灵活度极其精确,而西方国家最早要到13世纪初才出现船尾舵。

    舵么,倒是一个方向,但还不够,汤圣贤还要找到可以彻底扭断其水上优势的缺点。

    当投影画面跳转到二十世纪海军作战的时候一个圆鼓鼓的东西闯入了汤圣贤的眼帘,看的他眼睛瞬间发亮。

    不是别的东西,正是汤圣贤最熟悉的潜艇,作为一个可以上天入地的老司机,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是汤圣贤应付不了的,这潜艇瞬间给了汤圣贤灵感。

    他开始在投影之中输入数据,这时候才是小哀表现的时间。大量的运算瞬间开始,瞬间结束。很快,数十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已经呈现在汤圣贤眼前。

    汤圣贤从来没有想过将他那些空间中或收藏、或代步使用的潜艇拿出来使用,在这个时代就要做一些符合这个时代的东西,哪怕是本不符合,但至少原料也要符合,汤圣贤一直以来也是这样做的。

    那么符合三国位面的潜艇使用的自然是用硬木制作的,外面最多覆盖一层防锈薄铁皮吧!不要想这样的“潜艇”可以像主位面那样的潜艇可以下潜几百米,根据计算公式p=pgh,制造出来的潜艇应该可以下潜五十米。无任何保护下潜到水下300米,常人的内脏开始病变,500米,内脏破裂,耳膜永久受损,眼球爆裂,700米,死亡。只论皮肤,相当厉害了,至少1万米深的海水压不烂皮肤。人体应该能在100米左右的水中活动,当然了,还得要保护保护。

    汤圣贤的军队现在有六万五千人,现在的豫州、扬州的守卫都是大本营抽调过来的,所以这些人将全部随汤圣贤再次出征,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但并不是所有的北方人都不熟水性,矮子里还能拔高子呢,所以从这六万五千人中挑出有游泳基础的五百人,使用原始改进水肺,便是一支古代水鬼部队。和“潜艇”相配合,孙策为之自豪的水军怕是也不堪一击吧!

    再加上复古鱼雷等各种武器攻击,这支还存在图纸之上的水军部队将会无坚不摧吧!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来人,寻找扬州范围内所有的能工巧匠,我有事情要吩咐他们去做。”汤圣贤对着亲卫吩咐道。

    “诺~~”

    ~·~·~·~·~·~·~·~·~·~·~·~·~·~

    公元197年十月,一直窝缩在袁术老巢的汤圣贤所部,终于有了动静,而这个动静牵动了所有诸侯的神经,他们没有猜错,汤圣贤的军队确实是朝着东南方向运动而去,那个方向就是孙策所掌握的江东。

    这两年的时间孙策发展的不错,至少要比他的干爸爸强得多。手下的兵力虽然没有袁术的十五万那么多,但都是强兵悍将,他手下水军的强悍自然是不用说了,就连陆军在三年前支援陶谦的时候也经过了血与火的考验,整体素质也是上升了一个大的台阶。

    那么水军三万,陆军四万(总是有些出入的,大家不要那么较真。)共计七万兵力的孙策方和总兵力还是六万五千的汤圣贤方猛烈的碰击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还是慢慢来看吧!

    被汤圣贤命名为黑龙号的战略木潜艇共有二十艘,分为1型和2型,1型有十艘,2型也是十艘,只不过一个战略攻击木潜艇,一个是战略运输木潜艇,动力均为人力,毕竟这个年代可是没有内燃机这种划时代的东西的,汤圣贤也不想拿出来。人力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是所有的木头都会漂浮在水面,沉香木就会沉入水中,除此之外沉入水中的木头种类还不在少数,木头会漂浮的常识性错误都是我们小时候被教导形成的,汤圣贤不一样,小时候他就知道这个道理是个错误,或许这也是汤圣贤与众不同的地方吧!系统选择的往往都不会是普通人,哪怕他表现的再普通,他也有和别人不同的特质。

    话说回来,这二十艘奇异的船只在建造的时候,工匠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下水实验的那一天,现实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这样的“船”居然真的可以在水下行驶,这神奇的画面彻底的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同时也将设计出如此精巧之器物的汤圣贤奉为神明。哪怕是木匠的老祖宗鲁班也不可能创造出这样的神迹。

    凡人对他的仰视汤圣贤已经不是那么在乎了,勾不起他心中一点波澜,没有必要,汤圣贤之前虽然有些喜欢装逼(打脸不容易),但装逼是装给人看的,其中表现出来的是以卖弄、做作获取虚荣心的自我满足甚至欺骗性质的行为,向别人展露出自己所缺少不具备的气质。越到后面汤圣贤就越不这样了,他明白了自己追求的并不是装逼这种低俗的虚荣,他追求的是一种格调,是不是那种所谓的“逼格”他自己也不太清楚,但他清楚他要博的不是眼球,而是要让自己更舒畅的走下去。

    事情现在就简单了许多。

    除了那派出去的五十支特战骑兵小队,汤圣贤手中的兵士还有六万,其中的步卒还有两万,这两万人正是汤圣贤新成立的水军部队的重点所在,鉴于骑兵的特殊性,除了水鬼部队,其他所有兵种都不会从骑兵之中进行抽调,那样就有些太浪费了。他们将会成为正面战场佯攻的主力所在。

    1型战略攻击木潜艇,标准载员三百人,十艘就是三千人,2型战略运输木潜艇除去驾驶所需要的机组人员,还可以运送兵力一千人,十艘就是一万一千人,这两种类型二十艘潜艇将可以搭载一万四千人的步兵。所以说除了需要配合阵法的那些步兵,几乎剩下所有的步兵都将被编为海军部队。

    这些运送的士兵自然可以称之为海军陆战队了,是的,汤圣贤的水军部队瞬间升格为海军了,总是叫水军水军的,感觉哪里怪怪的。至于要不要到海上去,汤圣贤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想法,根据无人机传回来的资料,汤圣贤发现这个位面也是一个标准的地球,其他人种都是有的,但他并不需要考虑称霸全世界。他要做的便是好好统一全中国,也就是十三州的区域。

    虽然格局略低,但汤圣贤还是会全力以赴的。

    加班加点建造潜艇,所用的时间也只有三个月,剩下的一个月的时间便是操练这帮海军好好熟悉海军的作战方式,面对这样新奇的事物,士兵们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的,所以效率还是有保证的。

    汤圣贤已经在海军中设置了具体的编制,这也说明了他要保留下这个军种的决定。是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类都是生活在大江大河这样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带,神州大地上也是被错综复杂的水系所覆盖着的,那么这支海军部队在铲除了孙策势力之后还可以继续打击其他诸侯。所以现在就打牢固基础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战事紧急,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是汤圣贤能腾出了的极限了,孙吴覆灭就看现在了。

    外界知晓汤圣贤开始动作,准备进攻孙策部队是察觉了其四万多兵力开始移动,但这都是汤圣贤主动暴露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动孙策的部队,就是要他派遣水军沿着长江向上发动进攻。

    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孙策已经有了反应了,他由斗舰、楼船、艨艟组成的水军部队已经溯江而上,想要凭借着水里上的优势打破汤圣贤不可一世的不败神话。他自己都已经坐镇整个舰队的旗舰——斗舰之上了。

    嗯,不作死就不会死,知晓了这个情报的汤圣贤自然要在其中做一做文章了,或许让这支前三国实力最强的水军部队和孙策一起沉没在长江之中吧!

    “弟弟,你可知哥哥为什么会同意你想要一起上船的请求吗?”坐在旗舰最大的指挥舱室中的孙策对着下面的一个年轻人说道。今年的孙策也才二十多,而眼前的孙权只有十五岁,还年轻的很,不过就在他更小的时候却是出使荆州,在一群权势之中讨回了父亲的尸体,此时便应该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说辞。

    “仲谋不知,还请哥哥解惑。”这个绿眼睛的少年朗声说道。

    “这汤俊想要吃下我们孙家偌大的家业,我们自然不能同意了,所以我们要奋起反抗,此次我带上了所有的水军便是要与其一决雌雄,要是我们赢了,就当给你上了一课,但如果就是这样,我们还是输的话,便是天要绝我们孙家,我们孙家有用之人便只剩下你我了,还不如一起死了。”语气之中听不出什么波动,但字字句句都有着深意,不得不说这孙策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除了他做了杀于吉这样的傻事外,他也算是贤明之人了。

    “哥哥深谋远虑,仲谋要学的东西还很多,相信此次汤俊便要止步江东了。”孙权在一旁说道。

    不知道是谁给了他们这样说话的自信,要是汤圣贤真的和曹操那样自然没有什么说辞,但他们并不清楚真正的汤圣贤,可以这样说,除了虎牢关前斩吕布用的是蛮力之外,汤圣贤打的其他战役没有一场是用不到头脑的,只是外界传闻的太少了。

    这样,所有的诸侯都是要吃亏的。不过这对汤圣贤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孙策坐镇军中,同样的,汤圣贤也在他的海军之中,两支部队在长江之中相向而行,终将会碰面。发生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战。

    相遇,便在三日之内了。

    感谢书友白羽衣的粉丝、肀屮糸幺、saintman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们给匠人投的推荐票,感谢书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不计费数字)(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九章火攻?

    幽暗的船舱之中闪耀的是微弱的蓝光,舱室之中密密麻麻坐着的的将士们也不知道为何那几种普普通通的粉末混合在一起加上水之后就会发出像篝火般的光芒,虽然不强烈,但也比烛火强多了,而且一次“点燃”就可以“燃烧”一天一夜,对了,除了机务人员他们是没有时间概念的。

    在船上的时候可以听见水流拍击船壳的声音,但在这里却是什么都听不到,有的只是接近死亡的无限静默,谁也不会想到他们现在所处的方位是在数十米深的水下。世界上马尾藻海,阳光能到达水下66。5米,是阳光穿透的极限,但它是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清澈的海,浑浊的江水显然达不到这样的条件,十米已经算是彻底隐形了,之前设计的可下潜五十米也只是一个理论值,长江的水深也是分段的。完全没有必要下潜那么深,十米的水深哪怕是“潜艇”失事了也可以让其中的成员逃生成功。

    从支流下水之后,他们正在朝着长江下游缓慢的前进,在这样的环境中汤圣贤感觉也是很新奇的,毕竟周围全是木结构的,所以这里是全面禁火的,不过荧光棒也给了汤圣贤启示,所以照明用的都是复古的冷光源。

    信号从天空穿破了空气,穿破了江水直达汤圣贤这里,孙策水军的动向汤圣贤是看的一清二楚,自己的佯攻部队速度很快,即将到达预定战场了,而自己这二十条潜艇靠的全是人力,所以还需要一日左右的时间才能到吧,但这并不妨碍他指挥自己的部队对敌人进行打击作业。

    潜艇在气囊中的压缩气体的迅速膨胀之中开始慢慢的上浮,原始鼓风设备开始了全舱的换气作业,像这样的作业攻击木潜艇需要六个时辰进行一次,而运输木潜艇三个时辰就要进行一次,毕竟上面乘载的人员众多。

    汤圣贤在的这艘旗舰也开始了上浮,此刻正是夜幕时分,除了数根伸出水面的换气管外,数只信鹰也被放了出去,它们的爪子上绑着汤圣贤下达的军令飞向他们熟知的军营。

    看着扑腾而来的信鹰,传令兵伸出了自己的皮质袖管,鹰爪牢牢的抓住,上面绑着的小竹筒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主帅手中。

    “主公是要我们前往这里和敌人开战。”主将在地图上标出了一个位置,下面的副将自然是议论纷纷。

    “末将认为要破孙吴水军,光是我们的投石机便足够了。”一个年轻的副将说道。

    “不要把孙策想的这么简单,要是这样的话孙策的势力早就被其他人吞吃一空了,主公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不要擅自行事,扰乱了主公的安排。”主将教训道。

    “是末将考虑不周了。”

    一个小时后,全军开拔,这支一万人的部队即将和其他三万人汇合,然后在一个叫做“赤壁”。

    这倒不是汤圣贤故意这样的,只是这个地方的江面比较的宽敞,虽然还处于荆州和江东势力汇聚的范围内,但却是不二选择,既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注定不会发生,那么汤圣贤决定在这里打另一场赤壁之战,也就是江东灭孙之战。希望孙策的表现不会太令人失望。

    虽然没有百船相连烽火连天的壮烈景象,但这场战斗也应该是被记录在军事教科书上的典例,

    “轰隆隆~~隆隆~~”地面在震颤着,这是石头在地面上震动发出的声音,这也是古代位面特有的声音,因为古代才有数量这么庞大的骑兵。

    迎着黎明而来的是四万骑兵的策马奔腾。他们已经来到了赤壁之畔,崇峻的山势根本就抵挡不了铁骑的冲击。

    佯攻部队,全面到位。作为诱饵,相信孙策不会不上当的。除了骑兵,汤圣贤还准备了障眼法,昔日有诸葛亮草船借箭,今天有汤俊空船惑敌。

    数十条空船被汤圣贤用铁链首尾相连,这是这段时间内汤圣贤搜集到的船只,为了不被看出端倪,汤圣贤在这些船中放入了和载员等重的石块,这样就是有心思缜密之人也不能从吃水之中看出问题来。

    虽然在水下,汤圣贤也知道现在刮的是东风,至于孙策会不会使用火攻都不是问题,你引以为杀手锏的破敌之术在汤圣贤眼中只是一件小事,异时空的昔日你要借东风,现在冬风有了,就以为万事皆备了吗?

    笑话,你有能力借东风,我也有能力让天降大雨,不只是雨,冰霜雨雪,哪怕是冰雹都能分分钟下给你看。准备接受盛宴吧!在潜艇之中,汤圣贤如是想到。

    还在旗舰之中的孙策当然想不到汤圣贤还给他准备了大礼,他已经收到了汤俊大军已经抵达了赤壁的消息,前方的探子能够看到的是那四万骑兵,至于还有两万多步卒都应该在那十几条大船之上。

    另外,探子还汇报这十几条大船全部用铁链相连。

    这条消息一下子吸引了孙策的眼球。

    “来人啊,现在外面刮的是什么风?”孙策有些激动的问到。

    “回禀将军,现在外边刮的是东南风。”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东风一般都是春夏两季刮的,但凡事没有绝对,现在正是秋末时节,天气已经转凉。一段连晴天气之后,控制长江中游地区的地面冷高压已经逐渐改变原有的北方干冷空气性质,变得又暖又湿起来,易盛行东风,长江江面西北风也迅速逆转为东南大风。紧接着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冷暖空气交汇,形成大雨,风向会再次逆转,这也就是所谓的反常天气。

    一般来说反常天气是不容易出现的,但天道不认可汤圣贤,自然是要和他处处作对的,所以这样可以直接扭转战局的机会天道怎么会放过,运气全部都在孙策这边了。

    不过,对于运气,汤圣贤向来是嗤之以鼻的,他从来都不相信这两个字组成的词语,他在位面之中闯荡的二三十年的时间没有哪次是靠运气活下来的,如果抱着凭运气的侥幸心理说不定汤圣贤坟前的茅草已经三丈高了。

    就是在得到系统之前汤圣贤就不是一个好运气的人,在学校中,在社会上,吃亏的总是他,吃的大亏要报回来,但那些小亏汤圣贤都已经忘记了,所以汤圣贤不相信运气,不相信自己的运气,他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实力。

    当有所谓的“实力”却感叹没有运气,没有人赏识自己的是时候,汤圣贤是不屑的,真正的实力是包括找到机会的能力的,所以汤圣贤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家里蹲”这个伟大的职业。

    画面切换回来。

    “传令下去,全速前进。”

    “诺。”收到命令的亲卫走了出去。

    “希望这风能一直刮下去。”孙策在船舱之中喃喃道。

    刮吧,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除了加速前进之外,孙策还让手下将能找到的火油之类的易燃物全部搜集过来,毕竟他要做的就是火攻,火烧赤壁。

    一旁站立的孙权看着船上忙碌的一切都有些感到热血沸腾了。建安元年(196年)的时候,孙策就任命时年十五岁的孙权为阳羡县长,此后,孙权被时领吴郡太守事的朱治察举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举其为茂才,又代理奉义校尉,虽然年轻,但也经历了很多,他不再是那个躲在哥哥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