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球长-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反而更多了,起码不得不小心应付那些乱世草头王,最好自己想办法搜罗武器结寨自保,甚至派遣卧底去那些泥腿子里面探个究竟。

    劳心劳力,费尽心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可是真话。

    江北的情况与江南不同,虽然受到南京节制,但具体施政的自主性也不低,毕竟今天报一个有乱贼希望得到援军,明天报一个邢夫人的部队野外拉练出现在城郊,请求援助一部分粮草打发了这位姑奶奶。

    管理成本高昂必将带来一部分的放权,放权必然带来膨胀,在南通这个黄河以北的花花世界,仅仅是改革税收体制,已经是血雨腥风了。

    如果是以往,做这么大的改动,知府老爷下只怕是要被自杀几口才会太平,但是经过了简单沟通,只要不傻的地主,发现了这是一次完美的掠夺机会。

    无产阶级想联合起来,得突破地域、语言、种族等限制,而地主和儒生阶级却天然很容易联合起来。

    普通老百姓那里懂得经济原理?这里倒是显示出了儒家思想先进性,他们不必去仔细阅读那些奸商和缙绅的各种黑心计划,钱铺子如何将普通农民最后一块钱掠夺干净,一点渣都不会剩下,卖儿卖女都未必能填饱这些缙绅的贪婪胃口了,但这些最穷的书生,反而在读死书读到脑残后,不必读数字,一个政治不正确足以把任何人打翻在地,除非那人得到了全南通官僚的支持。

    其实很简单,他们无论怎么计算起来,对于南京那边,他们只要还想收到自己缴的税负,得捏着鼻子同意,不同意?好说啊,咱们手下还有一个南通哭穷团,让南通的那些临时工壮班差役们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袄,去南京闹饷,哼,谁不知道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虽然老子们惹不起那些不要命的,但欺负你们这些富的还不容易?

    当然了,这里面的弯弯绕简直太多,不过,也只有这些穷苦读书人可以发出最后的哀嚎了。

    肉铺老板郑屠美滋滋的剁肉呢,托福长老们带来的改变,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依然让他的肉铺生意好的很,当然了,他是理解不了这样的日子。

    真正开始不对劲,是从早起,不断来买肉的人。

    走街串巷摇铃给人看病的游医,提着个篮子在街卖梨子的,甚至给人扛活的力工也跑来卖肉,他勉强回忆着今天到底是个什么黄历,发现是个普通日子,不是财神爷诞辰,也不是本地土地爷的日子,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肉呢。

    虽然过了两女太平日子,江南的粮价迎来了一个物美价廉的时刻,到底是不必北运百万石粮食带来的生活水准急速升,连肉价都在降低。

    后世精准到可怕的现代化养殖业,可以把肉粮维持着一七到一六之间,不过这个时代可不讲究这个,家里有个小子,闲着时候去打草是,当然,这样也无从谈论效率了。

    但是,哪怕肉再多,有些下等人,也是过年时候才能尝尝鲜,哪里好像现在,什么日子都不是,都来买肉吃呢。

    还没到晌午,郑屠昨晚杀的那头大肥猪已经卖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一些下水和猪脸郑屠打算自己下酒喝,日子越来越滋润,连他也想着是不是纳个妾什么的了。

    收拾了下肉铺的砧板,每天不知道多少野狗为了尝尝看肉腥味过来舔这些血水,不过效果也那样。

    装钱的匣子拿在手里,咣当咣当直响,郑屠正走着,却发现自家婆娘正急慌慌的跑过来,这个时候,她本该在家喂那头新进的大猪,这是郑屠的绝招,临杀猪之前快速增肥,至于增肥的猪吃着会不会有什么不良效果,我靠,我们连活着都不怕,还怕吃猪肉不成?

    “当家的,坏事了,满街的都在说这铜子儿不值钱了,连官老爷都说不要了,隔壁家的用铜子儿从我这里换了九个帝都那边来的银子,那么走了,过了一会,还有人来换啊。”

    “笨猪啊!”郑屠直接打了媳妇一巴掌,虽然还不懂发生了什么情况,但是直接一巴掌打过去是没问题的。

    他一辈子杀猪骂街,哪里懂得这些,再看看,今天来买肉的那些穷鬼,个顶个都是真正没吃过肉的穷鬼,连肥瘦和肋排都分不清,谁家买肉不是肥肥的买肥肉,回家熬油水啊。

    而那些家伙,好像赶丧事儿一样,买了跑,现在来看

    今天郑屠收的钱,十足十都是品质不佳的崇祯通宝,里面有一半的铜,已经是良心了!

    他一下子感觉不好,赶紧跑去城的一处钱铺,那里聚集着好几家的金银铺子,票号等。

    此时,这里人头涌涌,都拼命的朝前挤压,如果是帝都,早已引起了巡逻队的愤怒,我的鞭子已经饥渴难耐,敢于不排队乱挤,不怕挨抽吗。

    但这里是非长老统治区,“明”之光尚未普及的地方。

    郑屠作为一个屠夫,与其他人相,杀气腾腾不说,每天吃肉,蛋白质吸收充分,因此力气也大,很快挤进人群。

    “三百个铜子儿换一枚银元,你怎么不去抢?”

    “全都是奸商!”

    “那帮山西人那边更黑!”

    郑屠心理直打鼓,在前明的时候,官价是一两银子兑换一千二百枚铜钱,这个价码是长期博弈得到的数字,但越到末世,一个高级官绅一辈子几乎都不缴税,他需要缴税的钱,也许是吃的盐需要交那么几钱,或者买个书本的钱最后被书商拿去交钱,其他的方面,可能还没有自家佃户承担的国家责任多呢。

    在这样的“马太效应”下,平民百姓被盘剥的活不下去,士绅却过的最是滋润。

    好像折磨李自成的艾举人,李自成还带着伤呢,急眼了翻脸灭了艾家一家按理说你这么穷凶极恶,也该有几分本事吧,好嘛,被李自成直接秒了

    不过,这里可是江南,世家大族势力庞大的地方,当年吃糠喝稀皇帝可是在这里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慢慢通过各种白手套进行屠杀,但到了乾隆时代,大量的盐商又显示出这里士绅势力的根深蒂固,当然了,那些人已经是十足十的奴隶了,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但是现在,哪怕因为银荒,也有地方会飙升到一千五百枚换一两银子,但那是少数地方,人家也是自己情愿的。

    北方来的银元确实好使,不必去兑换求人称,直接标定一钱银子是。

    但也不至于到了三百换一枚的地步!

    那山羊胡子的老板阴阴一笑,如果没有杀猪刀,他怎么敢摆龙门阵?

    郑屠气呼呼的回家,他可不会愿意把辛辛苦苦赚的钱这么打水漂,如果这么换了,他起码好几天是白做了,不过到了他也没明白过来,到底为什么突然这么多人要换钱,而且那钱铺金银铺子老板态度如此强硬。

    不过,回家了,很快有了答案。

    “郑屠,你可是让我好找,躲到哪里去了!”

    本里的里长带着几个小伙子,正虎视眈眈等着呢,见了郑屠,也不废话,马喝问起来。

    郑屠马小心道:“回大人的话,我刚刚下了工,正想去孝敬您呢。”

    他情知对方来者不善,狠狠心,将手的下水猪脸赶紧送前,说道:“这是小的一点意思。”

    “少来这套!”

    “你也知道,这次加的税不多,你可是要做好表率啊。”

    郑屠心底一慌,说道:“什么税?”

    “跟我装糊涂,还不是换银元的事情,你家的买卖不小可是不能少了!”

    大明朝的一个政策,城市小商小贩们,如果你一年内的营业额少于40两,不必纳税。

    但这里面钻空子的太多了,除了部分确实是穷鬼的家伙,一年营业额不到40两,说明赚取的利润可能几两,自然也无人压榨,还有一种,是好像西门大官人那样,虽然有不少铺子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他做账的时候,把所有账目那么一平,居然还能平出一个赔本来,当真是强大至极。

    也是说,真正缴税的,穷鬼没有钱,大商人收买了那税吏,一边是银票萝莉,一边是一把屠刀,问你要家破人亡还是要花差花差。

    最后,反倒是郑屠这样不大不小的要缴税了。

    郑屠才知道点什么,虎着脸说道:“啥,纳税要给银元,大明的钱不是钱啦。”

    “这是面的吩咐,你敢不听吗,自己听话执行是。”

    “对,限定本月月底之前必须缴清,缴不清的,唯有罚款!哈哈,你这里这头老母猪看着还是不错的嘛。”

    那里长到底没有放过郑屠手里的下水,不过郑屠此时却是无心吃饭了。

    还有半个月要交税,此时官府突然来这么一下,只收银元,可是他平日里做买卖,不都是收的崇祯通宝了。

    想到今天收的钱,起码要贬值一半,郑屠坐在那,不断的吼叫,还看着媳妇不顺眼,也开始了打骂。

    全城几乎没有好过日子的,到了第二天,郑屠一大早也没有心思杀猪,赶紧去那山西人的铺子看看。

    早有人在等了,毕竟这里也没个电视看,晚睡的都早。

    三百三十钱换一个银元。

    仅仅过了一晚,已经涨了一成。

    郑屠涨红了脸,算再不会算账,他也知道按照这个数目去兑换官府要的税金,他的小半家业都要没了。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规定一年只收一次税,同时收取白银,这事实算是给了老百姓一条活路。

    但现在,政治形势却给了人家下其手的机会。

    郑屠抱着沮丧的心情回了家,他始终不想吃这个亏,回了家,铆足了劲头,将猪当场宰杀了,还新鲜着呢,带着到了集市,这次全家阵叫卖,当然了,挂起招牌,只收银元

    但全城哪里有银元了。

    作为运河航道受帝都影响很深的城市,如果是平时,郑屠开这种玩笑,看着他杀猪的本领强,猪种不错,还会陪他玩,毕竟银元在这里并不稀罕,商人们普遍喜欢这种携带方便,算账清楚,通用率高还保值的货币。

    但是之前谁知道,事实,已经有人大概其知道,早在之前多少天,这南通的大小金银铺子里,开始有意识的收购换取银元了,而且价钱还是之前的一千五换十个。

    现在这场突然袭击,打的全城的人都蒙了,自然也无人愿意陪着郑屠玩游戏。

    事实,很多人都拿出崇祯通宝,要求用这“根红苗正”大明的钱购物,价钱好商量。

    郑屠痛苦了半日,再不卖臭了,无奈下,开始开张了。

    南通是座大城,事实地方不小,闻风而动的全城白瞎,也不过半日,把那几百斤的一头肥猪全都报销掉了。

    

第787章 郑屠() 
但郑屠趁着天还没黑,再去看看的时候。

    三百五十个铜子儿换一个银元!

    郑屠脑门的青筋都快凸起,看着那似乎带着冷血冷漠的招牌,郑屠脑门流汗,咬咬牙,离开了。

    回了家,郑屠铁青着脸,赶紧行动起来。

    这一夜,城中似乎少了很多欢声笑语,而是弥漫着一股焦虑与恐慌的味道。

    第二天一早,郑屠收拾好一切,带着女人出城而去。

    一去了,没想到的是,今日城门处挤满了人,除了早起运水运各种生活物资的,却是城中各色人等均有,甚至郑屠还看见了一辆妓院的花车,平时专门用来“送货上门”的。

    不过郑屠起码还有点智慧,没有大声喧哗,刚才他忙活了整晚,将家中收拾好,几个鸡蛋煮好,还有那些剩余的肉,也都直接在锅里乱七八糟的炖了,也不管什么咸淡,烙了大饼,准备带在路上吃了。

    城门还没开,却见从远处奔来一群人,喝了几声,却是借着蒙蒙亮的光,站在城门口,吼道:“尔等要出城,所为何事!”

    没人敢回答,只看那皂班班头忽然抓住了一人,似乎是走街串巷卖针头线脑的一个小商贩,活像是个小鸡子一样被抓着,被问到:“你要出城,出城干什么!”

    那人吓坏了,却是支支吾吾的说道:“走亲戚去。”

    “不是十五不是年节,走什么亲戚!”

    “是去看看我表姑。”

    “你表姑住在哪个村里,姓什么叫什么,我带你过去!”

    “不用忙了,我自己走就是了。”

    “那哪行,,我看你就是闯贼的奸细,要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是也不是!”

    皂班班头精力充沛,高大的很,将那小贩抓在手中,掐住脖子,那小贩回答不出,皂班班头阴笑一下,忽然说道:“来人,这样的奸细,不打是不行的,给我打!”

    当下当着准备出城的男女的面,几个皂班的汉子举着各色棍棒,对着那小贩劈头就打,过了一会,人就趴在那全无声息了。

    “凡是无故出城的,全都是奸细,都给我好好审审!”

    他这话一出,却是吓跑了无数人。

    这是大早上,许多人确实是打着出城暂避的念头,由于货币价值的贬值,他们如果用现有的价格兑换,几乎就是将小半家产贡献出来一样。

    再说了,能住在城里的,多少也不是傻子,不说别的,那漕帮从北方带回共和通宝花销,其他地方的人也多有一些,去想办法按照比较良心的价格换回来,总比在城里被狠狠宰一刀的强。

    但这怎么会让你如意?

    当天开始,城门出入的人就要经受史上最严格的检查,任何企图携带大量崇祯通宝出城的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审讯和折磨,几乎就是死一样了,不想把房子和妻女卖掉不要想活着出城。

    甚至为了搜查女人,城中几家金银铺子还热情的借出了自家的女人,当然是帮忙搜身女人。

    人可以走,但钱不能走。

    郑屠无奈,他想打着出城买猪的旗号,却被告知不得携带钱,要带,只能将钱兑换成共和通宝再出城。

    换成了共和通宝,还能买什么。

    全城都快死了。

    已经没有什么铺子愿意开门了,一旦开门,就会被如狼似虎的人上门,当然不是抢劫,而是看见什么买什么,哪怕是没用处的东西,也比把一天天要不值钱的崇祯通宝抓在手里强。

    而那里长等人自然是上下其手,这里的好处可是显而易见,这是一场盛宴。

    作为工作的重点,长老们对于漕帮的工作是用心的。

    历史上某皇帝可是入了漕帮的,可见其实力,其实这些人就是内部比较团结而已,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对比已经完全腐朽无用,彻底被打入另册,贴上“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标签的儒生阶级不同。

    漕帮内部,或者说这些漕运小团体,再如何的无知颟顸,食古不化,但有一条却是这个国家难得一见的。

    他们起码是做事情的。

    争取工作机会的。

    也就因为如此,对于漕帮转入海运,长老们是非常赞同的,未来的中国要和荷兰英国一较长短,需要这些运力支持,因此,对于漕帮想要进行海洋运输,是给出了相当大的支持力度的,起码为了千金买马,最初“下海”的那几个人得到的补贴,相当于白买了一艘船。

    当然了,这绝对不亏本。

    因此,本身在大明朝有着依附官府的组织形式的漕帮,却是最早有相当多的人投靠长老会的。

    这也是李向前可以很快收到消息的原因。

    苏州的钟楼已经开始了运行,每天提供时间的服务,同时也算是这里的一景,不过后世的城建研究者看到了必定是捶胸顿足,在一座保持完好的古典城市里,突然出现了一座完全不搭配的砖瓦式钟楼,任谁都要疯掉吧。

    好在还算太平。

    如果从兼容并蓄角度考虑,钟楼还算不错,当然了,未来钟楼旁边会建造起一座四层高的商厦,这就需要仔细谋算,找一些当地人入股也是应有之义,长老们基本上懒得去管理千里之外的一座商厦,那么点利润,事实上随便在股市搅和搅和就有,但他们没必要。

    “这又是一群傻子啊。”

    李向前知道了居然有大明地方官这么跳,直接用共和通宝收税,也是有些惊奇,这话怎么说的,应该先派人来勾搭一下嘛,事实上长老们对于人心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把握能力一直不足,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但狠狠的奖励一下肯定是有的。

    但这样自己不声不响的收税是什么意思?

    这几乎相当于北棒突然有一天宣布不用本身的货币,而是采用南棒货币作为货币使用

    他最开始还以为南通州是出现了个魂穿者,这是在扯旗要求自己过去联络上呢,但后续漕帮送来的消息,南通州的人也在和漕帮的人搞联合,一起榨取当地老百姓最后一块钱。

    他们的要求很简单,从帝都带回的共和通宝,最好不要带进通州,如果带了,最好卖给城里大小的金银铺子,到时候,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李向前简单计算了一下这里到底可以赚取多少钱。

    在老百姓被迫把自己的铜钱和存银兑换成共和通宝的时候,就是可怕的一刀。

    而最后,这些钱到了官府手里后,他们向上司移交的,绝对不会是共和通宝了,而会选择大明朝习惯的银锭乃至于铜钱。

    这一出一进,资本翻倍是很简单的。

    “真够聪明的,一出一进就是十几万啊。”

    李向前真心佩服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他们没有读过资本论,没有读过国富论,但依靠着自己的摸索,居然就掌握了后世欧美资产阶级剪羊毛的技巧。

    当然了,这种羊毛剪起来,需要的是很高的技巧,要配合好莱坞的电影,电视网的洗脑,立体化作战,而南通城里的人,却是差的多了。

    “夫君,既然与我等无关,那何不去救济难听百姓,我们这里的银元足够多,完全可以运过去,按照合适的价钱和他们换了,他们必定对我们感恩戴德。”

    李向前苦笑一下,说道:“这你就不懂了,那知府无论是怎么想到的这一招,但他实际上是处于不败之地的,毕竟把我们的共和通宝作为收税凭据,怎么看都是一种需要鼓励的政治行为,我不可能因此而打压他,当然了,我不在乎得罪南通城里的富户,他们比狗强不了多少,但我担心的是,我救了那些百姓,却马上换来的是无边的仇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