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亡宋-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黎明时分是人精神最松懈的时候,那个时候守卫很容易睡着。

城守亲自上城头,结果魏国军根本没有进攻。

初晨,那些魏国军依旧围在东门外,只是,怎么好像少了很多?

宋军水师,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住在岸边的兵寨中的,这些消失的人?

越往后想,城守越觉得毛骨悚然。

许久之后,城守大喊道:“毛磊!”

城守的一位近卫压刀而来,单膝跪地道:“吕大人,有何吩咐?”

吕城守沉声道:“派遣所有的斥候,务必突破魏人防线,通知水军大营,谨防魏国军偷袭!”

偷袭,自然得杀人,水师人都在时,明着进攻,魏国边军还没这个实力,但是人全部到了江上和魏国水军打仗时在偷袭,又能有什么用。

所以,这支军队一定会守在那条官道之上,然后趁着方天定船队没有发起战争的时候偷袭营地。

而时间似乎也只能是晚上。

若是日夜无眠,宋国水师到底能坚持多久。

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宋国船队又如何能一直维持在峡州附近?

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城守能考虑的事情了。他只是需要,把这个消息传送到水军大营去。

只是。

路上,数名明骑,从官道上冲往江岸。

他们是被遗弃的诱饵,当然他们几人也知道。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

那种悲愤的气息似乎感染了胯下的马儿。

一匹黑马一匹枣红,一匹少见的花马,三匹马的速度,怎样看也不止九十里的时速。

一个时辰,两百里的速度,这条路不过五里,那里能让它随意的跑。

三匹马刚刚走过官道的一半之处,三只流失飞落,一支插在了马臀上,一支穿过了黑马骑士的腰腹,一支则是夸张的偏到了对面的崖壁。

又是一轮流失,率先中箭的黑马骑士猛然落地。

没有了骑士,惊魂间,黑马朝着旁边加速一跑,挂到了一块凸起的石头,马腿拌断,重重砸在地上。

花马与枣红马都是一声短嘶,竟然再次加速走了。

那花马臀上,竟然插着一把匕首。

三人最终也没能逃脱,第三轮四轮箭支后,倒地不起。

山间,不管如何高的山,人总是能上去的,只要你想上去。

虽然,有人在北面向阴处踩到青苔滑落山间,但是其他人却是缓缓地翻上了山。

只可惜,这个世界上,有人,比他们还熟悉这座山崖这些山崖。

一队队弓手的箭头,如同嗜血的蛇头,如同吐着芯子的蛇吻。

终究,不可能有人能通报消息。

而,就算通报了消息,又能有什么用。

方天定确定正面猛攻峡州城然后转而骚扰宋军水师大营的计策一确定,便不怕郭德威知道他的计策了。

知道又如何?难道郭德威还敢让水军变成步兵冲上官道在狭长的官道和魏国边军打一场?

要知道水军虽然要训练拼刺训练白刃战但是毕竟不是步兵。

而江上,本该随着湍急的水流顺江退下的魏国船队竟然没有退走,而是在峡州下游一处找到了一个山坳,而蒙蕫巨舰则停在山坳外侧,竟然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建议营地。

只需要少数水手滑动浆便可以保持不退。

这个山坳也是方天定决定这个战术的基点。

有了这个基点,才能在水上长时间作战。

只是,蒙蕫若是半船员,可以携带将近四个月的粮食补给,而携带满船员,却只能有二十多天的补给。

当然,方天定不准备打二十天。

因为,方天定从来没有想过,要把峡州水师如何。

第十三章 勿要江上寒烟,沁将士之血(1)

直到江上战了数日,真正的发生了常规性战争。方天定才明白,原来三国演义是有很大的漏洞的。

铁索连船,在方天定了解的战争中只发生过一次。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为稳定船只,铁索连船。

那一刻朱元璋便确定了要火攻。一战之下,直到朱元璋战部即将崩溃之时,风向突转,东北风起。

然后,一把火起,陈友谅看着映天的火光,满湖血水,不进感觉,世界崩溃了。

而三国演义成书,或者说火烧赤壁这一章节成书时间,究竟是在战前还是战后,还未可知。也许,火烧赤壁便是火烧鄱阳湖的翻版。

但是,似乎唐代有一句诗文叫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可以预想,当年周瑜打败曹操,用的也是火攻。但是曹操却不一定铁锁连船了。

而且,鄱阳湖不是长江,双方陈兵立马四日不战,也不会有事。

但是赤壁一段,水流不可谓不急,敢问三日不战,只有少数船只系在码头上,其他江上的船只如何能一直保持位置。

而那一战也不是渡江战,而是上下游之争,曹操,是占据上游的一方。

总之,看历史战例,看小说,话本,看的热血沸腾,真正的动手,却完全是两回事。

但是方天定与郭德威的一战,却又不同。

郭德威乃是坚守水军营地,而方天定却因为“人和”之便知道了那一处山壁峡坳,才有一栖身之所。

郭德威等待方天定久攻不破然后退去的希望成空。

学习玄妙之法,讲究道法自然,道天地人,而行军之道,也近乎如此,便是道天地人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以,道排在第一。

其二,天,天时。第三,地,地利。此时此刻,天时不论,地利却近乎在郭德威手中,因为其处于上游。

而方天定似乎占了一个人和。因为边境上的老百姓,可以算作是国籍模糊,而他们更愿意帮助魏国军。

所以,才找到了这个山坳,隐藏在山崖间,迎客松间的山坳。

之所以郭德威不注重此处,不是郭德威不知道有这么个山坳,而是他觉得,此处山坳太大,就算水流稍微平缓一些,也根本不适合作为停船之所。

只是,一艘船是一艘船,一队船则不同。所谓流体,流过的水在船尾汇聚反推着船只不往后退去。

所以只需要少许桨手调控船只方向而已。

而战时,下锚可以说是很不明智的决定,偷袭一来,无法防备。

但是,方天定也派出了一些前哨舰横列山坳往上游一里多的地方,巨大的铁锚下载江水中,若是一有异动,随即起锚通告。若是实在无法起锚,便只能点燃烽火,点起啸箭蝙蝠火,以身殉国了。

入夜,已然是深秋,山风呼啸,夜间格外冷冽。

一道道刺骨的寒风,虽然吹不起厚重的篷布,却也透过缝隙吹进了帐篷和房里,将士们开始裹紧被子。

虽然军需品都是上等的,但是,却也是定额的。每人一床,根本不够用。

突然,一阵喧闹声响起,作为战士,这样的声响已经足够让他们惊醒了。

众多人起身,第一反应是抓起身边的枪矛,弓箭。

看了看周围,没有危险之后才平稳呼吸开始穿衣服。

船盔甲终归很麻烦,大部分人穿起单衣,便出了帐篷四处张望。

才听见外面喧闹的是什么。

“火!燃起来了!”

“快,走水了!速救!”

原来,发生了火灾,在众人的注视下,竟然还有火箭飞入。

那些包着抹布,沾着猪油还是什么的火箭落在帐篷上,便开始燃烧。

只是,毕竟是深秋,火势要变大,也不容易。

众人手忙脚乱的救火,也有人喊道:“袭营!”

于是乎,没有救火的人速度冲进了帐篷穿起盔甲。

当他们穿起盔甲冲出来才发现,除去燃起的火,随着风势变大了些,那些火箭依旧稀稀拉拉的落着,其他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变化。更遑论袭营。

作为水军将军,郭德威自从败仗之后,便一直谨慎的住在战舰中。那蒙蕫巨舰往下有两层,往上却还有三层。本就有将军的住所,只是这些将军更习惯住在城中罢了。

应为城中有他们未登记在册的小妾。

这一夜,有云,红色的火光,照亮上空的云层,很远都能看得见。

这一艘蒙蕫巨舰,就算在往后一千年,也绝对是内流域河道战争中最大型的船只。说句不太切实际的话,从船下看,这船已然高耸入云。

所以,视野很远很远。

从甲板上三层的房间中惊醒,郭德威总觉得有些什么不对头的地方。

擦了擦头上的冷汗,郭德威想到了那个梦,梦中,自己经历千辛万苦打败了方天定带领的鄂州水师,却在接受胜利的时候,一个人影,从天而降。

正是自己刚刚打败的方天定。那人全身散发着金色的光芒。目光能及之处,无不是其光芒照耀之地。

那杆银白色的长枪,如同一道嘲笑,尽情的嘲笑着自己。

那长枪轻轻的一划,一道神光扑面而来,那黄金色的神光,却是那么的冷,惊出了郭德威一身冷汗,也将他惊醒。

擦了擦汗水,才发现,自己在浑浑噩噩中,似乎已经将冷汗擦掉了。

门外,似乎有些火光,此时深夜,还点燃这么大的火把作甚?做活靶子?推开门的一瞬间,一到身影铺了过了,郭德威警觉的抽出了长剑。

在方天定来袭之后,郭德威一直寐不退甲,所以下意识的拔刀还真的抽出了那把战刀。

来人先是一停顿,显得有些惊愕,才喊道:“将军,是我!”

你是将军,那我是谁?

不过短暂的犯浑之后,郭德威想起了,这人乃是自己的手下,李裨将。

这时,郭德威才放松警惕将战刀插进了刀鞘,极目远眺。

这李裨将乃是郭德威水师副将,乃是当年水寨四当家的,当然不会对自己下手。

船本就如同高楼,或者说高塔了,更何况是船上的三楼。郭德威看着火光的方向,知道,那是大营的方向。

因为,本来就不过一里多的距离。实在太近了,似乎深秋之中,郭德威都感受到了那股热气扑面而来。

李裨将拱手道:“将军,魏人偷袭,只是骚……”

郭德威举起右手掌,让李裨将不要再说了。

看着船下,黑黝黝的水中微微的泛起了些许微光,而另一边,则是染得通红。

郭德威回头说道:“去大营看看。”

直到到了大营,郭德威也猜出了魏人的意图,缓缓的给身边的李裨将说道:“魏人也不多,而且又在围困峡州城,说不得,只是骚扰而已,根本没什么攻击力,只是让我将士不能安心休息罢了。”

李裨将点了点头。

而大营中,看到大队人马从船港方向过来,自然有人迎了上去。

郭德威紧皱眉头,没有说什么话。

虽然已是中年,马上就要步入暮年,但是水匪出生,自然不同一般。郭德威身形还是很壮硕的,也没有其他将领那般壮硕,当然,宋国的壮硕指的就是胖。

略显消瘦的郭德威询问道:“有多少伤亡?”

以为偏将摸样穿着的上前一步,跪地道:“无伤亡?”

郭德威眉头皱的更紧,问道:“有多少人惊醒了?”

那偏将愕然,然后低头道:“似乎,全部惊醒了。起初有火箭射入,先发现的人以为有人袭营,于是叫醒了所有人。”

郭德威沉吟了片刻道:“卫营何在?”

一位将领上前跪地,喝道:“卫营在!”

郭德威欣慰的点了点头:“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打赢这次战争,卫营每夜警戒。分成三波巡视防卫,其他营之人,必须睡觉,若寻到有夜不寐者,以抗命处置!”

战场抗命,视为死罪。

也就是说,郭德纲以军令命令将士去睡觉。

火攻之术,又如何破解,郭德威随即命令道:“传令箭塔,夜晚警惕一点,一有异动,直接射箭。”

众将大喝诺。

郭德威才点了点头,回到了船上。

今日这么一闹,明日兵卒们哪儿来的力气和魏国军拼杀?

第二日,魏国水师,不,是水师,丝毫没有要开战的准备。

第二夜。宋国水师营外的山上,锣鼓喧天。

一声声吆喝,让人难以忍受,似乎是一个个的木匠石匠在骂人。

石匠,轮着大锤时为了给自己鼓劲儿的叫骂绝对是一方特色。那声音醇厚,而刚健,而且声响动静很大。

漫天的火箭(火药做的那种)砸的蹦蹦蹦的响。

第三日清晨,好多兵卒根本起不来床,起床之后,眼圈也是黑的。

那些骚扰的魏国兵卒,也适时的退走了。

如此数日之后,宋营还有可战之兵?

宋军固然有营地之利,但是也应了那一句跑的了和尚跑不掉庙。

但是,方天定忘了一件事。

他的这个战术是建立在他推断宋国军不敢出营追击魏国步兵的基础上的。

若是这件事情成空,那么这个战术也就成空了。

本来各种原因因素下,似乎宋国军的确不该出战。

但是方天定忘了一个词,叫做匪气。

形容一个人不按常理出牌,天不怕地不怕,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就用匪气而字。

却不要忘了,郭德威这货本身就是一个水匪!

第十四章 勿要江上寒烟,沁将士之血(2)

第三夜一过,方天定依旧在等待,丝毫没有出兵的意思。

而去侦查的前哨舰却发现,敌军也有小船来到了江上。

消息传回,方天定潘文德与戒德三人正在谈论战术。

潘文德哈哈大笑道:“如今,宋国军已然无法坚持随时待命了,只得派出前哨舰观察我们的动静了。”

戒德和尚却是往空中撒了些什么,低头道:“似乎快要下雨了,若是河流湍急,我们恐怕根本没办法攻到上游去。”

方天定看了看窗外,不由有些心烦,江上的战争,果然不同平地上,自己还想着要出海灭掉某个野蛮国度,也不知道到时候万里扬帆,能否顺利。

方天定久违的拿起了那杆长枪,望着江上寒烟,舞起了长枪。

很多兵卒都远远的望着,偷偷的看着,这可是帝国战神,果然一出手便近乎神迹。

看着江上寒烟,方天定不由想到,春去秋来,一切是否是由宇宙演化决定的,若是如此,自己如何能来到宋朝,如何能习得一身武艺。

方天定深切的知道,自己的力量,与后世七十五公斤级的世界举重冠军几乎无异,而且对力量的控制收发自如。

如此,更显得,时代的不凡。

一个无神论者,不由从心底考虑,世上是否有神存在。

神又是否准备让自己得胜。是否会降下一场大雨,冲散自己的希望?

瞬间,由于心乱了,枪也乱了。行云流水,化作大开大合的劈砍刺挑。

杀伐之气,便在瞬息之间开始发散出来。

突然,枪势一凝,方天定横枪扎马,直挑的枪杆在空中纹丝不动。

白衣在江风中飞舞,似乎那一刻,便要化作天仙而去,或者说,本身就是谪仙。

那一刻,方天定似乎想通了什么,自己活在世上,是自己活的,不是替天活的,不是替神活的,也不是替仙活的。

只要,对得起自己,做好因该做好的事情,便足以。

看着满江的寒烟,看着满江的战船,战船上走走停停或是冲洗甲板的兵卒,不由想到。

勿要江上寒烟,沁将士之血,带着他们,活着离去。

长江往上游三里,便是宋军水师大营。此时此刻,水军的战船,有一半是空的,另外一半,也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做。

事实上,那水军大营也没有人。

那么,还有一半的人呢?将近一万人,不是小数目。

山道上,一群人摸索入山,或者说铺天盖地的冲进了山中。

为了战争,便可不惜一切代价,众人手中的矛戈,挑开荆棘,那些将军副将已经护卫们,更是挥舞大刀,披荆斩棘。快刀斩乱麻的确没错,长枪始终没有刀来的方便。

山中,魏国边军的将军,抬头看着天空,似乎,这云,是雨云,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风呼啸了数日,似乎标志着大雨已经要到了。

只是,山中本就无营地,众人夜晚骚扰宋国水师大营,赶夜路,白天则是用简易帐篷睡觉。

而一部分人,则是直接驻扎在官道上,只是,官道上不能驻扎所有人。

孙子曾经说过,分兵是大忌。

山,不止高,虽然狭长,却也有山林,山林,很小,但是,树很高。

一万人进入山林,惊起的飞鸦,足以让聋子以外的任何人注意到。

很快,便战了起来。

刹那间,数道烟花冲天而起,几只飞鸽飞上了天空。

一道道箭矢划过天空,几只鸽子落地。但是依旧有两只飞走了。

蒙蕫巨舰上,方天定正在擦枪,却听见急促的脚步声。

方天定随即回头看着来人。

来人正是潘文德。潘文德一脸惊异道:“飞鸽传书,郭德威带领部众入山追剿边军!”

方天定手中的活儿立刻停了下来,直起身来,看着远天,寒风呼啸,烟云笼罩,不平静的很。

郭德威,我似乎小看你了。

一声号角吹响,战鼓雷动,主舰之上,旗手手中红绿令旗翻飞,一道道命令发出。

那些放了船锚的小船迅速起锚,而其他大船则是依次转出拗口。

蒙蕫巨舰,百米。

后世舰船中最有代表性的汉密尔顿级战舰,长115米,各类参数几乎和蒙蕫巨舰一致,只是是铁皮舰罢了。

而峡州河段的长江,虽然比后世要宽一些,却也不过两三里,十条蒙蕫巨舰横亘,便可以横断长江。

长江下游,被说十条蒙蕫巨舰横亘,哪怕是三十条,也断不了半边江水。

风,竟然刚好是东南风,驶出拗口,战舰便加速朝上游冲去。

宋国前哨舰,急速传出消息,魏军大举进攻。

只是,看到飞鸽传书的方天定以为郭德威在山林中。却不知道,郭德威,本身就在船上,从未离开过。

郭德威本身人就很少,如今要硬顶魏军舰队冲击,根本没有那么多军士。

那飞鸽传书写的很明白,将近万人。

方天定断然没有想到,那些人,很多都是桨手假装的。

山林中,开始打起来了。

号角吹响,旗帜飘飞,一张大旗,写着潘字,一张大旗写着方字。

方字旗,当然是后来加的,是潘文德的谋士提出的。

让潘文德立一方字旗。毕竟如今方天定是名义上的大元帅,节制天下兵马。

看着方字旗,方天定觉得一种使命感悠然而生。助我者,我之将士。挡我者,杀无赦。

勿要江上寒烟,沁入一滴我将士之血。

虽然似乎不太可能,但也要少一些。尽量少伤亡,那就要杀的更凶狠。

“接舷!”

潘文德不习水战,自然不知,真正的水战,不是船与船相撞,而是接舷之后短兵相接。

方天定每一战,力求接舷。

江水虽然湍急,但是铁爪将船狗在一起之后,由于巨大的水流压力,两艘船,法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