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机见闻录-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继续说道:“李道纯在《中和集》里说:身,心,世,事,谓之四缘。一切世人皆为萦绊,推委顺者能应之。常应常静,何缘之有?何谓委?委身寂然,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何谓顺?顺天命,顺天道,顺天时,顺天理。身顺天命,故能应人;心顺天道,故能应物;世顺天时,故能应变;事顺天理,故能应机。即能委,又能顺,兼能应,则四缘脱洒。作足见者,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在同一个世界,你我身处一地,你的道心影响到了我的道心,而且,我们接下来会为同一事而合作,身,心,世,事,四缘皆有,所以,你莫过谦,此为你我之缘法到了而已”。

    我和顿地孙对视一眼:看来这关中寻宝之行,崂山道派会允许我俩同行了!

第六十五章 关中黄家() 
我和顿地孙与周玄清聊的正欢,却见陈道长背负一柄古朴的宝剑,领着另一道人走了进来,两人躬身向周玄清施礼后,又向我和顿地孙介绍道:“这位是崂山道派白云洞主事孙集福”。孙集福也是一副道士装扮,与陈道长年岁相仿,一身精肉,静气十足,看起来是个练家子。

    我们互相介绍过后。周玄清说道:“各位,刚刚关中黄家有讯传来,说是二月初一在拜火教有升炉大会,是与寻找玄机门金炉法宝的线索有关,据说是一张图谱,拜火教邀请外五流道门齐会,并扬言,感兴趣的道门中人都可参加,有福缘者得之。如今已是快到正月十五了,我准备等节后,就派陈师弟和孙师弟参与,即使得不到图谱,这也算是与天下同道交流的机会,而且,听陈师弟说,两位对此事也有兴趣,恰巧二位又是外五流道门中人,正是合适,可一同前行。”

    陈道人和孙集福赶紧起身:“谨遵陈师兄法令”。

    我和顿地孙面面相觑:这拜火教发帖邀请外五流到道门参与,早知道这个讯息就不来崂山道派凑热闹了,我们各回各家岂不省事,直接参与就是了。奈何这顿地孙是个反水的隆武府弃徒,而我又是才入玄机门两三个月的生头,连玄机门的门朝哪开都找不着,看来还得傍着崂山道派的大腿,和他们一同前往是正途。

    我和顿地孙也赶紧起身,抱拳拱手:“我二人愿意同行,谢谢周道长肯给机会。”

    周玄清笑而不语,目光如电,似乎看出我心中所想,摇了摇头,示意我等坐下:“小道友自称罗织道分支花间道的人,我看未必,不过,你既然不说,我也不问,”转头对陈老道说:“陈师弟,我感应到了小道友的道心领域,你可以信任他。”

    陈道人听的大惊,张口结舌的说:“他。。。。这么年轻居然修出了道心领域?”孙集福也满是惊讶,看向我的目光也炙烈起来。

    我尴尬的笑笑:“说实话,我并不理解周前辈所说的道心领域,也许是凑巧吧。”我赶紧岔开这个话题:“这拜火教搞的什么名堂,金炉不是玄机门的法宝吗?拜火教出来散播什么金炉线索,金炉虽然现在是无主之物,但这宝器的来历大家都知道,原属于玄机门的,我看拜火教没安什么好心,借着金炉线索现世的噱头,是要故意挑起外五流道门,乃至天下道门的争端吗”。

    在场的几位都好奇的看着我,我这不满表露的太过明显,难怪周道长几番言辞下来就肯定我不是花间道的人,事实上,这宝物失传已久,再出现已成有德者居之的局面了,而且,各派知名的法宝,被抢来抢去也是常事,所以他们一个个眼神有异,如看怪物一般的看着我。

    我赶紧解释:“我是说,玄机门知道这消息肯定不能善罢甘休,必然倾巢而出力争取得金炉线索的图谱,如此一来,就必然与外五流其他道门为敌,乃至于与会的所有道门为敌,届时,各派争执不断,纷扰不堪,也堪称道门劫数了”。

    孙集福点头说道:“却是如此,我们此行,不止有两位相助,到了关中还有黄家人的助力,所以,我们最好能做到趁乱取胜!”

    “关中黄家?是道门何派”?我好奇的问道。

    “黄大仙的名号听过没?”孙集福反问道。

    “胡、黄、白、柳、灰中的黄大仙?当然听过”。

    “噗”,在场的周玄清,陈道长,孙集福和顿地孙都将口内的茶水喷了出来,周玄清以手掩面,肩膀抽搐不止;陈道长和孙集福则是难以置信的看着我,而顿地孙则尴尬的看向他处,做出与我不熟的样子。

    “咳,咳,”孙集福干咳了两下:“不好意思,是我表述不清,苏小道友您说的是北马仙中的黄大仙,与我说的黄大仙不是一回事”,孙集福挠了挠头,有些无奈:“您这么一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黄大仙了”。

    “这个还是我来说吧”周玄清止住笑意,看着有些莫名其妙的我:“小道友莫要奇怪,孙师弟说的黄大仙不是您理解的黄大仙,说起这黄大仙,倒是与我派还有些渊源。”

    看来是我误会了,我赶紧尴尬的抱拳:“还请道长赐教”。

    “嗯,这个说来就话长了,现在天近中午,让道童送来斋饭,我们边吃边聊吧”周玄清说道。

    席间,周玄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关中黄家的情况:

    这关中黄家虽非知名道派,却是家传的道学,刚才孙师弟问及的黄大仙,指的是关中黄家出名大仙黄初平,其踪迹主要在浙江金华,后来经后人传道,现在港台也多有其祠堂。而这黄初平,包括他的哥哥黄初起,据说二人都得到成仙了,现在在金华仍有其当年的遗迹如指石为羊,点石成金等,但他们属于关中黄家的后辈,往前推可以推到唐末,一位有名的人物“黄巢”。

    我一听,果然与我当初推想的一般无二,我玄机门法宝遗失就是在黄巢的时代,且看这周道长如何介绍崂山道派与黄巢的渊源。

    周玄清放下碗著,继续介绍到:“我们看唐前的朝代史,有史学家评论: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亡隋者群盗,而群盗不能有隋;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可见黄巢的破坏性非同一般。这黄巢,是曹州冤句人,也就是今山东菏泽人,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一时心灰意冷,便来到崂山修习崂山术,那时候崂山道派还未成立,但术法却已具雏形,他修行的是符箓术和卸岭盗墓术,奈何术法还未学精,就听闻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聚众数千人,于长垣县揭竿而起,攻州占县,攻陷了曹州、濮州和郓州,声势大涨。当时王仙芝手下有出名的能征惯战的票帅尚君长、柴存、毕师铎、曹师雄、柳彦璋、刘汉宏、李重霸、蔡温球、楚彦威、王重隐等十余人,边攻城略地边放出谣言:“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一时风头无量。

    这黄巢也是盐商,且与王仙芝素来有旧,于是,王仙芝就怂恿学艺未完的黄巢加入义军,结果,这二人还真就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共同掀起了唐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

第六十六章 陈年旧事() 
在史学家的笔下,农民起义军一直被称为“贼”或“盗”。在《唐书》里,黄巢也是“贼”人一个。在《唐书》里,类似这样的文字,“是月,冤朐贼黄巢聚万人攻郓州,陷之,逐节度使薛崇。”多不胜数,差点就夺了唐朝的江山。

    黄巢的军事水平也算是历朝兵家中的翘楚,黄巢曾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这位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流寇发现唐帝国中有无数的孔隙可供他自由来去。其采用流动作战的战术,前后转战十二省,瓦解了唐朝统治,使唐王朝名存实亡。

    黄巢军队前期“整众而行,不剽财货”,据说他四十万大军的粮饷从都是来自盗墓所得。黄巢算是中国盗墓史上的狂人,因为其盗掘的对象都是重量级的,一是效法项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学赤眉军、董卓,掘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三是掘武则天与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他挖掘前朝统治者的陵寝也就罢了,居然动心思要去挖乾陵,那可是李唐的根基,李唐统治者得到讯息,散播出去,惹了众怒。是以李唐和黄巢双方各邀帮手,展开对决。

    李唐方面请的是官办的玄机门、天策府和罗织道,黄巢方面请的是西域的拜火教和叛逃李唐的隆武府。想不到玄机门、天策府和罗织道在李唐统治者的庇护下,多年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根本不思修行,只知道享乐,在与拜火教和隆武府的对决中,渐渐不支,落于下风。

    最后,传出死讯多年的玄机门创派祖师张道济,突然出现,挫败了拜火教和隆武府一众高手,黄巢虽有修习崂山术,但纯属一瓶不满半瓶咣当的水平,与张道济交锋时候被诱导做出了错误决策,导致黄巢掘陵时虽然动用多达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掘墓,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后仅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居然连乾陵的边都被挖着,使李唐王朝的乾陵躲过了劫难。

    所以,在黄巢入主长安后,大肆搜捕玄机门道众,非要将玄机门灭派不可,也因此导致了玄机门法宝逐一失落,淹没在历史中再无踪迹。

    后来起义失败,关于黄巢的踪迹说法不一,一说是黄巢在兵败狼虎谷时候自杀,让外甥林言带他的首级去献给唐朝,一说是被外甥林言在狼虎谷所杀,同时被杀的还有黄巢二弟黄邺等七人。一说是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手下大将尚让忽然反叛,杀了黄巢。这些说法都是黄巢身边人为了邀功,自编其说而已。

    实际上,黄巢兵败遁免,后祝发为浮屠,其就是五代时的一个高僧,法号翠微禅师,这个人就是黄巢。其曾自写诗云:

    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

    这黄巢和张道济一样,称死远遁,设疑冢五处,一处在四川,一处在泰山东北麓。一处在九顶山南,一处在宁波雪窦寺,还有一处在湖北英山大旗岭。

    听到这里,我打断了一下周玄清道长:“您说的是黄巢的故事,难道他就是关中黄家的始祖?”

    “不错,”周玄清点头说道:“黄巢兵败之后,将后人一分为二,一支遁入浙江,就是刚才说的黄大仙的那支,主张显名扩大影响,是为黄家显宗,另一支遁入关中,隐居世间,潜心修道却名声不显,是为黄家隐宗。黄家这两支均在后世与我崂山道派保持良好关系,甚至互派修习弟子,这么多年未曾断过。只是,黄家后人鉴于黄巢与张道济的恩怨,一直对玄机门颇为仇视,这么多年过去了仍是放不下芥蒂,这回玄机门金炉线索现世,黄家隐宗通知我崂山道派,颇有邀人助拳的意思,看来,这黄家隐宗虽然隐忍多年,却仍是放不下祖辈的恩怨。”

    说到这里,我算是从周玄清的讲述里得知了关中黄家与我玄机门的恩怨,再与马老头讲述的玄机门法宝遗失的时间相互印证,居然一一建立了关联,看来这关中之行势在必行了,也许我有机会找回玄机门法宝呢。

    “周道长,我听明白牵引后果了,不知我们何时出发去关中呢?”我着急的向周玄清打听道。

    “时间刚刚周师兄已经定了,过了十五之后就出发。不过,谁说要出发出关中了?”陈道人接过话去,笑着问我。

    “不去关中?”顿地孙疑惑的插话问道:“那去哪?不是一直说关中有讯,玄机门法宝现世吗?不是去关中寻宝?”

    陈道人、孙集福和周玄清闻听,相互对视一番,哈哈大笑起来:“二位理解错了,我们说的关中有讯,是指关中黄家有讯,而不是玄机门法宝的讯息在关中。”

    “那么我们去哪?”我连忙问道。

    “去封禁山”陈道人回道。见我仍是一团雾水的样子,遂又继续解释道:“就是铜钹山,位于江西上饶,是千里武夷山脉的起点。在唐朝末年到清末的近千年的时间中,这里一直被封禁,百姓不得进入,所以才俗称“封禁山”,当年黄巢率领起义军在进驻江西境内的时候,走到了铜钹山这座森林茂盛的大山,这里的地形复杂,山高险峻,林茂草深,而且有很好的隐蔽性,是历代造反者们理想的藏身地,于是,黄巢便选定铜钹山作为军需的“供应处“和“后勤医院“,在战场上受伤的伤员可以在这个清幽之地好好的修养身体,并很快的康复重新投入战斗中,所以说,铜钹山对于黄巢的军队来说,可谓功不可没。”

    “哦,原来是要去封禁山啊,这个地方我熟悉,我来接着说。”顿地孙一听是要去封禁山,赶紧接过话头说道:“这些可都是些陈年旧事了,这封禁山在黄巢之后就一直是拜火教和隆武府的基地,虽说一山不容二虎,但这封禁山实在太大了,范围若是扩大可以涵盖到千里武夷山,深山老林藏百万雄兵都不显踪,何况两个外五流道门。

    这拜火教当年传入西域后,因西域与关中地界相接,当时黄巢已窜入到关中地区活动,拜火教便顺势攀了黄巢的大腿,以为可以借黄巢成事,方便其在中原地区传教,这情形就和隆武府的情况一样,隆武府被太宗李世民击败之后,一直隐匿民间,期间也曾借助武则天想重返世间,却不料反为武则天利用,直到唐末,才又攀上了黄巢的战车。

    当年参与围剿长安玄机门的事件,我隆武府和拜火教都有参与,后来黄巢兵败,隆武府和拜火教就留在了封禁山中,得利于各朝政府均对此地采取封禁状态,隆武府和拜火教在此休养生息,日渐壮大”。

第六十七章 下坞岭拜火教() 
“拜火教既然得到了寻找金炉的图谱,其自己按图索骥去找寻金炉线索就是,何必非要弄得天下道门皆知的?”我不解的问道。

    “相必这拜火教也寻找了多年了吧,一直无果才肯将图谱张扬出来,想必也是要和能找到金炉的门派共分一杯羹吧”。孙集福解释道。

    “除了这金炉线索的图谱,我们也可以顺道探一探封禁山,你想,黄巢当初手下有那么多人,在三座帝王陵寑中的盗掘中,随便挖挖也能弄出不少宝物啊,从当年的实际情况分析,黄巢绝不会一个未得手,最有可能掘开的是茂陵,茂陵之前已多次遭盗,地宫入口容易发现。可是这么多年,茂陵中宝物现世的很少,而且,也有传言,说黄巢所盗宝物,有一部分就藏在封禁山,由拜火教负责守护”。陈老道说到这,舔了舔嘴唇:“两位是否对此有兴趣呢?”。

    “素闻崂山道士擅长于驱鬼捉妖,镇压僵尸,诅咒解咒,传统中医,地脉风水,内家功夫等绝技,素来以不分正邪,行事胆大妄为著称,号称只尊天命,不理人情,看来贵派的封禁山之行,所求不在玄机门的宝物啊。”顿地孙笑着说道。

    “实不相瞒,我崂山道派对玄机门的宝物根本不感兴趣,此行闻听是拜火教邀请前去封禁山,我们意欲前往,是因为当年黄巢离开崂山时,带走了我派一件宝物,名曰“崂山雷击木”,随着黄巢的落败,此物也和玄机门宝物一般,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怀疑,此物是否也随黄巢盗掘的宝物,一起被封存在封禁山,正好难得有机会可以光明正大的前去拜火教,顺路一探才是我们的本意”。周玄清摸着下颌的胡子,向我和顿地孙解释道。

    我和顿地孙颇为周玄清的胸襟折服,这些事情本是其门派之秘,却可开诚布公的对我这等外人道说,虽说周道长感应到我的道心领域,认为可以相信我,但我却做不到如他这般,我摸了摸怀中的黑白双玉牒,几次想表明自己玄机门的真实身份,却又压下了念头。

    道明了事情的前后原委,剩下就是安心就餐,这一餐斋饭吃的宾主尽欢,尤其在道门易礼的切磋上,大家各有所长,均有相见恨晚之感,只吃到日头西垂方才作罢。

    时光过得飞快,这几日我天天缠着周玄清,请他讲解道心领域的事情,颇多收获,使我对这崂山主事师兄又多了几分敬重和好感,便对周玄清说道:感谢道长这几日的教诲,若此行有机会帮崂山道派取得“崂山雷击木”,定当竭尽全力。”

    周玄清洒脱的笑了笑,浑然不在意:“一切有待缘法,莫要强求”。

    临行之前,我又去了趟医院,看了看马自在仍是昏迷不醒,对特护人员感谢一番后,又回到丹山房舍取了几件换洗衣物,才又回到了崂山。

    ………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正月十六,陈道长,孙集福,顿地孙和我一行四人,自驾前往封禁山。因为我们腰间才别着家伙,实在不宜采用公共交通,顿地孙的扬文匕,我的道隐刀,陈老道和孙集福都也都暗藏宝剑,据说这宝剑就是蔚竹庵石阶下所藏,平素以阵法隔绝,也难怪当时我的心海泛波探知不到究竟。

    这几个人若是乘坐火车前往,恐怕当场就得被安检扣下,好在崂山道派庙产不少,提出一辆桑塔纳,穿连云港,过淮安,越南京,到铜陵后折往黄山,稍作休整又紧赶慢赶的顺着常山县、玉山县直达上饶的封禁山。

    在封禁山山外的水平王庙,见到早就等在那里的黄家人,黄家隐宗两人黄志宗和黄志良,以及黄家显宗两人黄志清和黄志风,大家聚在一起之后,将车停在了水平王庙,装作游客,进得封禁山,来到九仙湖西岸,又见到了拜火教的接待人员小七,小七随身带着一只獒犬,通体乌黑。

    书说简短,我们一行人等沿着起伏不定的山路,一直来到了下坞岭,方才住下,此时,已是正月十九傍晚了,这一路将近三千里地,着实颠簸的不轻,乍一休息,才感觉浑身酸痛不堪。

    “这下坞岭此处封禁山旅游区的偏僻角落,土著居民畲族为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也是成了多民族混居的情况,此处山民多为信奉拜火教,”用过晚饭之后,我和顿地孙结伴而行,出来逛逛这下坞岭,他边走边向我介绍:“我出身隆武府,就在九仙湖的对岸的高阳村,九仙湖占地极广,隆武府和拜火教分居两岸,偶有交往也是以互相刺探为多,我上次来这里的时候,还是执行任务呢,如今再来,已是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