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三国-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张秀在后世坚持自学心理学,对卡耐基的营销心理学深有研究。拿捏的还算合格。加上也小瞧了这个时代普通人容易被激发的热血激情。于是军纪肃然,军容严整,士气不说高涨,但总算止住了下跌的趋势。

    戏演到这份上,张秀自己也是醉了。无端抹黑段煨和刘表,张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张济的军队以雍凉兵为主,要当逃兵第一选择肯定是关中老家。而段煨把守武关,是南阳出入关中的必经之路。段煨与张济张绣同为董卓旧部,有些香火情。逃兵们要逃跑首选也是投靠段煨。

    当然现在关中是一锅乱粥,段煨也不可能置身其外。当段煨的手下有被当炮灰的风险。所以还可以选择荆州牧刘表。刘表为人较为宽厚,荆州也很安平,是个十分不错的好去处。

    所以,张秀只得出此下策,抹黑对手衬托自己。看效果而言,还是很成功的。

    对自己“出色”的手段和领导才能暗自钦佩不已的张秀心中yy着:按这趋势发展下去,自己很快就能横枪立马,不可一世。身后千军万马,一声令下,吊打**曹、大耳刘和碧眼孙。然后一统三国,成就一世英名……

    正在张秀想着自己的国号叫什么的时候,一声钟响,直接把张秀从黄粱美梦中惊醒。

    钟声响在帐外,是张秀安排人安置的,作用相当于门铃。毕竟整天装一位英明神武城府深沉的主公太辛苦,张秀可不想自己被人撞见自己翘个二郎腿的样子。

    形象很重要嘛。

    本来呢,张秀想找个铃铛。无奈现在正是深冬,北风怒吼,铃铛容易被风吹响。只得先找个钟凑合。

    见有人来,张秀赶紧放下腿,正襟危坐在帅案后。拿起一副木简,托起自己下颚,装作一副深沉而又不失悲色的样子。

    “进来。”

    进来的是大将雷叙。雷叙抱拳而进,目视张秀头部以下。看见张秀手托木简,主动说道:“禀将军,贾文和贾先生派人送来信,他距离宛城还有一百里路程。目前被段将军的人护送着,一路无恙。”

    段将军自然是段煨,三国数得着号的傻帽。贾诩自关中动乱以来,第一个想到的是投靠自己的同乡段煨。可是段煨生性多疑,居然怀疑贾诩一介文士想要夺他的兵权。

    贾诩怎么会发现不了这点?于是果断决定投奔以前感觉还不错的张绣。段煨这傻帽居然举双手赞成,欢欣鼓舞礼地像送瘟神一样送贾诩出境,之后还优待贾诩的家眷。

    笑话,贾诩要真要那个夺权的心,估计等段煨起疑心的时候,贾诩已经让他身首异处了。

    对于这个傻帽,张秀自然不会有多重视。但对待贾诩嘛,呵呵。

    “传我将令!马上派胡车儿带领本部羌兵,前去保护文和先生。不,再带一千西凉铁骑去。雷将军你再点一千五百铁骑,随我亲自去迎文和先生!”

    一定要让贾诩看出我张秀的真心和诚意!张秀暗自想到。

    “是,将军。”雷叙干净了落的答应一声,退身出帐。

第三章 毒士贾诩() 
“阿——嚏”长长的一声喷嚏,张秀抹了一把鼻子。一边诅咒着这突然变坏的天气,一边抓紧马缰夹紧腿。

    在张秀身后,是雄壮的一千五百西凉铁骑。这支骑兵是张秀安身立命的本钱,正因为有数千西凉铁骑的存在,刘表才迟迟不敢贸然向张秀发动反攻。

    野外决战,以步兵骑兵结合为主,缺乏骑兵尤其是精锐骑兵的荆州军根本不是等量级张绣军的对手。

    纵马慢跑了许久许久,幸好张绣留下的身体十分健康雄壮,加上铠甲外面套着的真毛皮大氅。漫天风雪也只是让张秀打几个喷嚏而已。行至一处亭子,道路前面飞驰来一骑。

    这一骑也是西凉铁骑。不过并不像大多数西凉铁骑那样马匹带甲,手执长枪,身着全套重装甲胄。而只是十分轻便地马不带甲,腰挎弯刀,身上只穿毛衣皮甲。

    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作战部队,属于斥候哨骑一类的。

    只见这斥候飞速驰至张秀马前一马位置,随即拉马缰,停住战马脚步,翻身下马半跪在张秀马前。抱拳道:“禀少将军,胡将军已经接应住贾先生。就在前方四十里处。”

    张秀一摆手,这斥候便立起了身子。张秀前倾身子问道:“文和先生身体无恙乎?”

    那斥候抱拳回道:“贾先生出武关时没有马车,只能骑马。出关当日还风和日丽,却不料今天风雪交加……”

    斥候还没说完,张秀已经解下了自己的毛皮大氅喊道:“武威营斥候何在?”

    张秀身后近卫骑兵里面自出来一名新斥候。接过大氅。张秀正色道:“速速将此大氅送与文和先生,要是文和先生回宛城后身体稍有不适,唯你是问!”

    ……

    宛城通往武关直道某处,两股军马会合。其中一股军马在领头青年将领带领下,率先齐齐下马,半跪在道路覆雪之上。

    “恭迎文和先生!”

    军容严整,军音嘹亮。就算是见多识广的贾诩,也不得不为之动容。人道是董卓四金刚,惟张济部军纪严明。果然不差。

    受此礼遇,贾诩自然知道该怎么办。当即下马扶起张秀,两人相叙往事,感叹唏嘘,情不自禁的在两千五百西凉军面前演个不亦乐乎,哦不,是动情地一塌糊涂。

    贾诩暗自惊叹着张绣原来也会玩礼贤下士这一手,不觉对张绣评价又高了点。

    贾诩和张绣,原本渊源就不浅。话说贾诩此人,屡献奇计,为人平易近人,在西凉军中威信甚高。这也是段煨忌讳猜疑贾诩的原因。同样,这也是张秀为什么把姿态放的如此之低的原因。

    有一句话叫做——得贾诩者,得西凉军心!

    贾诩腹有奇计毒计这不必细说,曾经依靠奇谋数次救西凉军于危亡中。

    而令西凉军将士倾服的是——贾诩平易近人的为人处世习惯。

    贾诩从没有门户高低辈分年龄之分。就说他不仅和张济交好,而且还和张绣同样相交为好友。这在当时是很难做到的,与一对叔侄同时为友,这在相对正统的文士看来绝对是异端,是违反伦常的。但贾诩很难能可贵的做到了,而且还不止一次做到。正史上此人还与荀彧荀攸叔侄一同交好,足见此人的广阔胸襟和求实品质。

    两人几乎是手拉手回的宛城,一路嘘寒问暖,你侬我侬……。

    此情估计不比大耳刘对诸葛亮差吧?

    进了宛城城门,张秀看了一眼街道。发现空无一人,转头向留守的张先问道:“老百姓呢?都到哪里去了?”

    张先好像邀功一样昂首道:“末将得知文和先生快到了,特地提前两个时辰清空了回府衙的道路。绝对不会有什么意外!”

    “你特么这一出就是意外,最大的意外!老子演个戏容易吗,没有观众这算怎么回事?”张秀心里暗骂着,脸上却是一肃:“谁让你打搅民众的。如今天气突然变寒,正是百姓缺乏柴火的时候。你怎能让百姓受苦挨冻?何况有我在,谁想动文和先生,先得踏着我的尸体过去!”

    张先立马懵了,又看见张秀对他眨了下眼睛,不似真的怪罪的样子。马上对麾下士卒下令:“马上运来前些天军队立营时多余的废弃木柴,分发给城内居民!”

    张秀这才点头,却没注意贾诩一张老脸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笑容。

    ……

    终于,在宛城大街走秀结束的张秀和贾诩回到了府衙。进了后堂,左右大多退去,张秀正准备完成最后一项——给贾诩当面安排一个温柔乡的时候,贾诩却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榜文。笑道:“将军且看榜文再言不迟。”

    好在这个时代的文字大多是隶书,加上张绣的记忆,其中大意张秀不难懂。

    但等张秀看完这张榜文时,脸色迅速由红变白。生生忍住揉碎手中榜文的冲动,长长叹了一口气:“刘表此举是想断吾等退路啊!”

    说完这话,又转头对向贾诩:“我军斥候尚未收到此消息,先生何以先知?”

    贾诩笑而不语,张秀却自己明白了。贾诩投靠一个人,绝对不是临时起意的。总是提前尽可能了解相关情报,分析利害,有备而来。

    这张榜文是刘表下发各郡县的。

    内容大意是:赦免张济所部雍凉军侵犯荆州的罪行,并且容纳雍凉军来刘表处投降。投降者愿意从军者编入荆州军,待遇与普通荆州兵无异,而且只要来,就给一定数量的安家费。不愿意再从军者,不仅给一部分安家费,还皆可分得一处荆州田地。编入荆州户籍,从此光荣成为刘景升治下良民的一份子。

    毫无疑问,这是贾诩提前在荆州收集的情报。未为一方势力效力,却先将这方势力以及周围环境情况大势了解。贾诩用心良苦,张秀不觉为之一动。到底是活了半辈子多的人。

    毒士毒士,其实是先依靠对必要情报的详尽了解分析,再对症下猛药。没有精准的分析推理,何来毒计?

    此刻,张秀只能用一句五体投地来表达对贾诩的感觉了。

    张秀知道,贾诩已经知道了自己最近对付逃兵的措施内情。因为只要他问,胡车儿雷叙张先这些西凉将军一定会说。因为在西凉军上上下下看来,贾诩就等同于救星与再生恩人一般。要是没有贾诩,估计现在根本没有西凉军这支旗号。而且其实贾诩不必问别人,凭借他自己,也能猜出来个大概。

    话说回来再说在这张榜文,杀伤力太大了。可以说完全无视张秀之前的措施,直接狠狠打在张绣军的软肋上!

    刘表军以丰厚钱粮供养的斥候和细作不是吃干饭的。张秀敢肯定,张济死的当晚,这个死讯已经传到了襄阳!而自己所谓的防治逃兵的措施,刘表军斥候和细作只要把相关细节反馈回襄阳,刘表身边一大票高智商人才绝对第一时间猜到张绣干了什么。并且迅速分析张绣军目前状况,采取对应措施,先发制人,争取在战略的主动权。

    而这张榜文就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告诉张绣,你既然来荆州地盘,那就别想囫囵回去。俺们已经知道你发兵的动机和致命的弱点了。

    你们来荆州,无非是因为被关中所不容,想找一处自足之地。而且这很显然同样是你的弱点。钱粮可以让你们锋芒毕露挫败人多势众的荆州军。钱粮,同样可以让你们倒戈相向,成为荆州的廉价彪悍打手。

    荆州再没有什么,良田土地那可是大把有。荆州缺的就是你们这些百战精锐之士!

    张绣你营造荆州人不容雍凉人的氛围,那我们就以荆州牧刘表刘皇叔的名义保证,只要你来,绝不后悔。丰厚良田赏钱诱惑之下,总有人会跑过来。你可以截杀他们的人,断不了他们想安定的心。总有那么一两个漏网之鱼,只要一两个就够了,拉到雍凉军面前走一圈,你们军心自溃!

    或许张济活着还能弹压住局面,张绣你嘛,呵呵呵。

    现在嘛,还是乖乖识抬举一点。主动撤出宛城,向我们投诚。或许我们一高兴,就把南阳赏给你们,让你们屯扎在宛城,帮我们抵挡中原势力,尤其是曹操。

    ……

    时至今日,张秀发现自己这些小伎俩,自以为高明。在张先雷叙等人看来或许是条妙计奇谋。甚至让他们愿意开始尝试在称呼张秀的时候去掉“少将军”的“少”字。但在贾诩蒯越此等大智之人面前,就是一个笑话而已。

    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刘表这一招立刻使得张绣军散去了一大半。张绣因此迫不得已撤出宛城,向刘表表示自己没有侵略之心。而刘表确实大度,不仅把南阳正式送给张绣,还供给钱粮器械。

    自己前世总疑惑张绣在宛城盘踞了数年,却未扩张寸土;还有明明打了刘表的地盘,刘表却像见了亲生儿子一样,不仅不报复,而且和张绣好得穿一条裤子;张绣和曹操大战,刘表更是直接派兵参战。原因原来在这里。只有张绣能发挥出来雍凉军的实力,帮他刘景升安心坐稳荆州。与此相比,一个小小南阳算什么。

    三国水太深啊!张秀内心感叹一声。自己连刘表这样一个守土之犬都斗不过,还征战天下?赶紧洗洗睡了,醒来收拾东西直接投奔曹操得了。

    此刻,只见张秀诚恳的躬身作了一揖,弯头抱拳目视贾诩的鞋面道:“该当如何,还请文和先生教我。文锦(张绣的字)自当受之!”

    这时候必须不耻下问了。连刘表都弄不过,简直丢了穿越党的脸,干脆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欲知毒士如何答计,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章 南阳问策() 
正衙后堂,张秀躬着身子,低头直视贾诩的鞋面。满脸写满了诚恳和期望,等待着贾诩的回答。

    因为他已经知道,贾诩肚子里早有主意了。

    本来按照正常程序,这个时候张秀已经安排了贾诩的住所。贾诩也应该奔波了两日,应该疲惫地休息了。但贾诩却抢在张绣前面,直接拿出刘表的榜文,警示张绣。这只能说明,目前局势已经迫在眉睫,容不得半点耽误。

    “却不知,文锦打算怎样?”却见贾诩慢踱着步子,温和的笑容中充满一种类似好奇的态度:“是打算继续雄踞南阳对抗刘景升,还是直接谋个高就?又或者另谋生路?”

    雄踞南阳,还是算了吧。十年前的南阳郡确实是一个名郡、大郡。那时的到底南阳郡有多牛呢?原益州牧刘焉就曾做过南阳太守,那时的南阳可是天下数得着的富强之郡。位于天下中心的位置,西北接雍州,西南可至益州上庸郡,南邻荆州襄阳郡,北邻京畿司州,东接豫州汝南。道路四通八达,商旅过往频繁,商业极盛,手工业农业都十分发达。

    《后汉书》曾记载:“南阳三十七城,五十万户人家,总计超过二百四十万的人口。”而当时东汉不过两千万人口!东汉第一大郡的名号,当之无愧!

    但是,这只是十年前的南阳。现在的南阳却是繁荣一去不复返。原因在于,南阳郡前任一名极其有名的太守——原后将军袁术袁公路!

    袁术什么货色?雁过可不止拔毛而已。非得把肉吃了,骨头碾碎泡成汤用来漱口的货。他每主事一方,无不竭泽而渔!强行征兵,抓壮丁;征发各种繁杂的徭役;各种苛捐杂税;奢侈淫骄,无所不为。要是给他封一个三国第一花样作死能折腾诸侯,每人能跟这货争得过。

    昔日东汉第一大郡,硬生生被袁术几年时间折腾成了一个二三流的存在。

    这么说吧,吕布和陈宫在兖州作乱的时候,曹操一时无法收复兖州。当时又闹旱灾蝗灾,双方缺粮。曹操的谋士便劝曹操南下来就粮和扩充地盘。而当时袁术刚离开南阳去打淮南,南阳处于真空状态。而曹操宁愿打下有黄巾余党盘踞的汝南和颍川,都不愿意去攻打就在汝南旁边,唾手便可得的南阳。

    虽然汝南也被袁术蹂躏过,但那只是袁术为了攻打淮南经过的一站。袁术军占据时间很短,很快被黄金余党反扑重新占据。

    汝南按历史文献记录,富庶程度仅次于南阳。而且是四世三公袁氏家族的故乡,袁氏门人遍布汝南颍川,汝南颍川的乡里人也无不以袁家为荣!历史上袁曹官渡之战,把控汝南的刘辟龚都就起兵反曹,响应袁绍。

    汝南颍川人都对袁家有很深的敬仰之情,曾经就连荀彧荀攸还有郭嘉这些出身颍川汝南的顶尖智谋人士投靠主公的第一站也是先去袁绍那儿,感觉不合意才投靠曹操的。

    但是对袁家的敬仰有时候也分人而论,汝南颍川士子看好袁绍,却对喜欢横征暴敛的袁术却是极为嫌恶。

    汝南的普通世家大族和民众甚至愿意接受黄巾余党的占领也不愿意接受袁术的当政。

    这足以显现袁术把人活成什么样子了。连自己乡里人都忍不了袁术,就更不用说其他被袁术占领的外地人什么态度了。

    这也可以解释最后袁术为什么在中原待不下去,选择去河北投奔袁绍的原因了。

    说了这么多,足以证明袁术有多能折腾作死!现在的南阳有多贫弱!想要依靠南阳一郡供养张秀手下四万多雍凉军,无异于痴人说梦。幸亏刘表为了把宛城打造成抗曹第一线,最近一段时间囤积了不少粮食,张绣军这才有一口吃的。

    从现在的实际状况来看,继续和刘表敌对,张秀的胜算实在太小。不说荆州有至少二十万地军队,异常富足的钱粮;刘表还有那一大票文臣武将,还有世家大族和普通民众的支持。胜算十分渺茫!

    那么,投靠刘表?张秀脑袋转了一个弯,就立马否定了这条路。这条路不就跟原本历史的张绣选择的一样吗?

    刘表的大刀和张绣的利刃一旦统一对外,立马会引起曹操的注意。然后等曹操来了,能打过吗?

    那只有最后一条路了,弃南阳,另谋生路。

    想起自己前世因为各种束缚,没有或者说抓不到机遇。总是在做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憋屈的活了二十几年,还是一事无成的废柴大学生一枚。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要是做的还不如原本的张绣,自己也没脸说老天没给自己做主的机会。

    暗自握紧自己异常有力的双手,命运现在在自己手上,机遇也是需要自己寻找并把握的。从现在起,张秀对自己说,自己就是那个建忠将军、宣威侯、北地枪王张绣。再也不是那个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甚至自暴自弃的废柴!

    从现在起,我,就叫张绣。希望未来不远,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我的存在!我张绣的存在!

    ……

    “对抗刘景升,无异以蟒吞象。”深吸一口气,张绣吐气振声道:“文锦虽不才,但也不是任人摆布之徒。先生还是教我如何另谋生路吧!”

    贾诩此时却是睁开了一直半眯着的眼睛,脸上笑容顿消,像是没见过张绣一般重新打量着。

    他自以为很了解这位同乡兼好友,就算不选继续攻打荆州的下策,顶破天了也只会选直接投诚刘表的中策。却万万没想到,张绣直接开口询问他另投他处的上策。

    原以为张文锦只是中人之姿,就算这次在遏止逃兵稳定军心方面显示出了能力,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