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三国-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象

    寿春,御史大夫袁涣府院。

    时值四月,正是早春时节。阳光温煦,草木成青,鱼跃浅水。庭院中央摆了棋台,袁涣与少府阎象端坐对弈。

    黑白子频频落下,直至执白子的阎象看着棋盘一声叹息,将才取出的棋子又放回坛子中。

    袁涣亦不再取子,端起一盏小碗,轻啜一口,赞道:“素闻巴蜀之人以饮茶为时尚,吾本不以为然,但尝了一两次这味道,便是觉得清水无味,清酒又使人醺醉,此物却能下口唇齿留香,甚至有提神醒脑之效,阎大人在家尝过了吗?”

    汉代时茶叶尚为普及,只有在巴蜀一带是常见的饮品,且有茶市。产茶之地虽然到处都有,江南一带更是多野生茶树,但是制茶之地仅巴蜀而已。

    张绣来到这个世界的早期,喝不惯这个时代的酒水,便是想喝茶,以茶代酒。但是问了不少人,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茶叶这个名词。只有部分阅览丰富文士对张绣说,茶叶仅巴蜀之地产出,但因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而世人喝惯了水酒,于是茶叶多作为贡品,被当做货物出蜀贩卖的不多。

    于是张绣只能作罢,但等到率军征蜀的时候,攻占江州之后,张绣发现了赵韪收藏的大量茶叶,顿时兴起,让人当战利品全都搬上船。回到寿春后,便是连同一些缴获的蜀锦赏赐给了众臣诸将。

    阎象:“吾可不像袁大人身为御史大夫之尊位,一手掌管御史台。诸事有御史中丞、中正大夫、谏议大夫等代为分担。吾掌管王室私府,又要暂代司农之职,往来都是钱帛粮草诸多繁杂之事,哪里有闲工夫品这茶叶?”

    袁涣放下茶碗,哈哈大笑道:“阎大人可不是说笑么?吾虽有御史中丞等诸大夫行御史台诸事,但如今的人事你难道还不清楚吗?整个朝堂一半多的职位都是空缺虚位以待,其权责都有吾等一起暂代。这御史中丞、谏议大夫、中正大夫三个职位前不久可都是空缺着的,还不是吾一人担待的?”

    “不过吾比阎大人运气稍好一些,前不久司空王朗王大人给吾推荐了汝南许文休,表奏太子暂用为中正卿,这许文休果然不负其名,甄选人才品评人物果然有一套。大王归朝后便是提为中正大夫,且又接着给吾派来会稽虞仲翔为谏议大夫,有了这两位大才相助,吾才得以得空,与阎大人相对品茶对弈!”

    面对故意得瑟的袁涣,搁往常阎象早回击了。袁、阎两人私交甚好,偶尔斗两句嘴都是两人的相交之情。但是这一次阎象却是无心跟袁涣练嘴皮子,只是止不住的叹气。

    袁涣:“阎大人这是怎地了,是何缘故令阎大人兴叹不已?平日里这棋局对弈,你我五五开,但无论胜负,阎大人可都是要跟吾吵个面红耳赤争论棋路的。今日怎地一言不语,直接弃子投降了?”

    阎象

第三百一十一章 御史大夫() 
话说前几日张绣召见阎象,乃是因为阎象为楚国少府,掌管王室私府,管理着楚国王室的田地墓冢园林,也管理王室的小金库。【。m】但因楚国大司农一职尚缺位,便是同时兼代大司农。

    司农,顾名思义可知是掌管一国之农事。在古代,农业生产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大比重,是故以农为重。司农也常常位列九卿前列甚至三公之列,掌管一国之钱谷,又因粮食是历朝历代的亘古不变的硬通货,是故大司农就相当于一国的农业部长官和财政部长官的结合。

    同样,司农掌管着所有的国有土地和来自国有土地所有的收入。而张绣此次所作的决策,则就和土地有关。

    其实张绣的决策很简单,一句话便能概括。那便是要禁止所有在职官吏武官不得再拥有田地作为私产,也不得经商!相对应的,国家在对官吏和武官的待遇和薪俸上会有所补偿!

    这个政策就和后世天朝禁止官员和军队经商以及高薪养廉一样,是杜绝政治**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一大政策!

    待阎象说完,袁涣不禁陷入默然。

    思量许久之后,袁涣出声道:“此法虽然牵扯甚大,但若行之有效,却不失为一种清廉之策!”

    “只是,吾以为大王有些操之过急了。豫章三郡、荆州五郡尚且还未改制,便又是推出新策。荆州、江东的世家大族本就对我大楚抱有偏见,如此怕又是要激起天下士族不满,恐是不利于一统之业!”

    阎象:“汝以为,贾丞相、华司徒、王司空等三公九卿乃至陈太尉会对此事持何等意见?”

    袁涣:“贾丞相素来清心寡欲,闭门自居,不与文武相交。连子女嫁娶都不找为官为将或是富贾人家,专找中小户平常人家。而大王此举,主要是针对有大田产且在朝为官的各家各族,贾丞相在家看戏就好了。”

    阎象不由得笑道:“却是如此,贾丞相位极人臣,深受大*任,但为人处事竟至如此,值得吾等终生学习!”

    袁涣接着轻声道:“司徒华歆华子鱼,人如其字,貌似忠厚,实则一条老鱼般钻滑。虽然老于政治,但为官算得上清廉。平日里有多余的禄米薪俸,都是送给亲戚熟人。汝大概也听过罢,大王赏赐给其的官奴徒隶,他都将女子嫁人,男子送以田地。是以家无余粮,且无田宅。大王若是推行此制,华司徒又该是第一个跳出来支持跟风的!”

    阎象知道袁涣素来不喜华歆为人,更不屑华歆对张绣决策的事项向来唯唯诺诺只顾执行听命的姿态,觉得其有损士人之风。但是阎象倒不好说什么,便是只是浅笑。

    袁涣:“司空王朗王景兴,严谨慷慨,恭俭节约。就算是自家婚宴所受的礼物,无论轻贵一律不受。家有余财也是大多送出,不过却少赠亲族,多赠予贫贱之民。但相比华司徒,王司空素有威仪,性直固执,此事上他的意见吾等不可轻易下定意见!”

    “此事牵扯甚大,不仅牵扯大小官吏佐吏,还牵扯军中武官将领。大王难免会破例让诸位大将入朝议政。而执军中诸将话语权者,唯太尉陈宫陈太尉。而陈太尉一心只用在助大王开疆拓土、完成一统霸业上面。在此之前,一切有利于我大楚团结,能增强我大楚国力的,陈太尉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

    “再至于袁光禄勋,与王上已是同气连理,就算大王让其捐出袁氏所有家财田宅,袁光禄也会是毫不犹豫。再至于太常阚泽阚德润,资历尚浅声望不足;尚书令杨弘,中庸持道;侍中刘晔,华司徒同流之辈;中书令是仪、太仆少卿蒋干蒋子翼位卑官轻……”

    袁涣到底是负有监察百官之责的御史大夫,不多时便是列清了楚国诸多重臣的品性情况,并分析了其对张绣此次改制可能持有的态度。

    阎象:“照如此说来,若是大王在朝会提出改制,百官众臣是”

    话说前几日张绣召见阎象,乃是因为阎象为楚国少府,掌管王室私府,管理着楚国王室的田地墓冢园林,也管理王室的小金库。但因楚国大司农一职尚缺位,便是同时兼代大司农。

    司农,顾名思义可知是掌管一国之农事。在古代,农业生产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大比重,是故以农为重。司农也常常位列九卿前列甚至三公之列,掌管一国之钱谷,又因粮食是历朝历代的亘古不变的硬通货,是故大司农就相当于一国的农业部长官和财政部长官的结合。

    同样,司农掌管着所有的国有土地和来自国有土地所有的收入。而张绣此次所作的决策,则就和土地有关。

    其实张绣的决策很简单,一句话便能概括。那便是要禁止所有在职官吏武官不得再拥有田地作为私产,也不得经商!相对应的,国家在对官吏和武官的待遇和薪俸上会有所补偿!

    这个政策就和后世天朝禁止官员和军队经商以及高薪养廉一样,是杜绝政治**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一大政策!

    待阎象说完,袁涣不禁陷入默然。

    思量许久之后,袁涣出声道:“此法虽然牵扯甚大,但若行之有效,却不失为一种清廉之策!”

    “只是,吾以为大王有些操之过急了。豫章三郡、荆州五郡尚且还未改制,便又是推出新策。荆州、江东的世家大族本就对我大楚抱有偏见,如此怕又是要激起天下士族不满,恐是不利于一统之业!”

    阎象:“汝以为,贾丞相、华司徒、王司空等三公九卿乃至陈太尉会对此事持何等意见?”

    袁涣:“贾丞相素来清心寡欲,闭门自居,不与文武相交。连子女嫁娶都不找为官为将或是富贾人家,专找中小户平常人家。而大王此举,主要是针对有大田产且在朝为官的各家各族,贾丞相在家看戏就好了。”

    阎象不由得笑道:“却是如此,贾丞相位极人臣,深受大*任,但为人处事竟至如此,值得吾等终生学习!”

    袁涣接着轻声道:“司徒华歆华子鱼,人如其字,貌似忠厚,实则一条老鱼般钻滑。虽然老于政治,但为官算得上清廉。平日里有多余的禄米薪俸,都是送给亲戚熟人。汝大概也听过罢,大王赏赐给其的官奴徒隶,他都将女子嫁人,男子送以田地。是以家无余粮,且无田宅。大王若是推行此制,华司徒又该是第一个跳出来支持跟风的!”

    阎象知道袁涣素来不喜华歆为人,更不屑华歆对张绣决策的事项向来唯唯诺诺只顾执行听命的姿态,觉得其有损士人之风。但是阎象倒不好说什么,便是只是浅笑。

    袁涣:“司空王朗王景兴,严谨慷慨,恭俭节约。就算是自家婚宴所受的礼物,无论轻贵一律不受。家有余财也是大多送出,不过却少赠亲族,多赠予贫贱之民。但相比华司徒,王司空素有威仪,性直固执,此事上他的意见吾等不可轻易下定意见!”

    “此事牵扯甚大,不仅牵扯大小官吏佐吏,还牵扯军中武官将领。大王难免会破例让诸位大将入朝议政。而执军中诸将话语权者,唯太尉陈宫陈太尉。而陈太尉一心只用在助大王开疆拓土、完成一统霸业上面。在此之前,一切有利于我大楚团结,能增强我大楚国力的,陈太尉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

    “再至于袁光禄勋,与王上已是同气连理,就算大王让其捐出袁氏所有家财田宅,袁光禄也会是毫不犹豫。再至于太常阚泽阚德润,资历尚浅声望不足;尚书令杨弘,中庸持道;侍中刘晔,华司徒同流之辈;中书令是仪、太仆少卿蒋干蒋子翼位卑官轻……”

    袁涣到底是负有监察百官之责的御史大夫,不多时便是列清了楚国诸多重臣的品性情况,并分析了其对张绣此次改制可能持有的态度。

    阎象:“照如此说来,若是大王在朝会提出改制,百官众臣是”

    “此事牵扯甚大,不仅牵扯大小官吏佐吏,还牵扯军中武官将领。大王难免会破例让诸位大将入朝议政。而执军中诸将话语权者,唯太尉陈宫陈太尉。而陈太尉一心只用在助大王开疆拓土、完成一统霸业上面。在此之前,一切有利于我大楚团结,能增强我大楚国力的,陈太尉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

    “再至于袁光禄勋,与王上已是同气连理,就算大王让其捐出袁氏所有家财田宅,袁光禄也会是毫不犹豫。再至于太常阚泽阚德润,资历尚浅声望不足;尚书令杨弘,中庸持道;侍中刘晔,华司徒同流之辈;中书令是仪、太仆少卿蒋干蒋子翼位卑官轻……”

    袁涣到底是负有监察百官之责的御史大夫,不多时便是列清了楚国诸多重臣的品性情况,并分析了其对张绣此次改制可能持有的态度。

    阎象:“照如此说来,若是大王在朝会提出改制,百官众臣是”

第三百一十二章 有本启奏() 
话说前几日张绣召见阎象,乃是因为阎象为楚国少府,掌管王室私府,管理着楚国王室的田地墓冢园林,也管理王室的小金库。【。aiyoushenm】但因楚国大司农一职尚缺位,便是同时兼代大司农。

    司农,顾名思义可知是掌管一国之农事。在古代,农业生产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大比重,是故以农为重。司农也常常位列九卿前列甚至三公之列,掌管一国之钱谷,又因粮食是历朝历代的亘古不变的硬通货,是故大司农就相当于一国的农业部长官和财政部长官的结合。

    同样,司农掌管着所有的国有土地和来自国有土地所有的收入。而张绣此次所作的决策,则就和土地有关。

    其实张绣的决策很简单,一句话便能概括。那便是要禁止所有在职官吏武官不得再拥有田地作为私产,也不得经商!相对应的,国家在对官吏和武官的待遇和薪俸上会有所补偿!

    这个政策就和后世天朝禁止官员和军队经商以及高薪养廉一样,是杜绝政治**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一大政策!

    待阎象说完,袁涣不禁陷入默然。

    思量许久之后,袁涣出声道:“此法虽然牵扯甚大,但若行之有效,却不失为一种清廉之策!”

    “只是,吾以为大王有些操之过急了。豫章三郡、荆州五郡尚且还未改制,便又是推出新策。荆州、江东的世家大族本就对我大楚抱有偏见,如此怕又是要激起天下士族不满,恐是不利于一统之业!”

    阎象:“汝以为,贾丞相、华司徒、王司空等三公九卿乃至陈太尉会对此事持何等意见?”

    袁涣:“贾丞相素来清心寡欲,闭门自居,不与文武相交。连子女嫁娶都不找为官为将或是富贾人家,专找中小户平常人家。而大王此举,主要是针对有大田产且在朝为官的各家各族,贾丞相在家看戏就好了。”

    阎象不由得笑道:“却是如此,贾丞相位极人臣,深受大*任,但为人处事竟至如此,值得吾等终生学习!”

    袁涣接着轻声道:“司徒华歆华子鱼,人如其字,貌似忠厚,实则一条老鱼般钻滑。虽然老于政治,但为官算得上清廉。平日里有多余的禄米薪俸,都是送给亲戚熟人。汝大概也听过罢,大王赏赐给其的官奴徒隶,他都将女子嫁人,男子送以田地。是以家无余粮,且无田宅。大王若是推行此制,华司徒又该是第一个跳出来支持跟风的!”

    阎象知道袁涣素来不喜华歆为人,更不屑华歆对张绣决策的事项向来唯唯诺诺只顾执行听命的姿态,觉得其有损士人之风。但是阎象倒不好说什么,便是只是浅笑。

    袁涣:“司空王朗王景兴,严谨慷慨,恭俭节约。就算是自家婚宴所受的礼物,无论轻贵一律不受。家有余财也是大多送出,不过却少赠亲族,多赠予贫贱之民。但相比华司徒,王司空素有威仪,性直固执,此事上他的意见吾等不可轻易下定意见!”

    “此事牵扯甚大,不仅牵扯大小官吏佐吏,还牵扯军中武官将领。大王难免会破例让诸位大将入朝议政。而执军中诸将话语权者,唯太尉陈宫陈太尉。而陈太尉一心只用在助大王开疆拓土、完成一统霸业上面。在此之前,一切有利于我大楚团结,能增强我大楚国力的,陈太尉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

    “再至于袁光禄勋,与王上已是同气连理,就算大王让其捐出袁氏所有家财田宅,袁光禄也会是毫不犹豫。再至于太常阚泽阚德润,资历尚浅声望不足;尚书令杨弘,中庸持道;侍中刘晔,华司徒同流之辈;中书令是仪是子羽、太仆少卿蒋干蒋子翼等位卑官轻……”

    袁涣到底是负有监察百官之责的御史大夫,不多时便是列清了楚国诸多重臣的品性情况,并分析了其对张绣此次改制可能持有的态度。

    阎象:“照如此说来,若是大王在朝会提出改制,百官众臣多是会支持的了。”

    袁涣点了点头,忽然又长叹一口气道:“大王有革新之风,当是好事,只是……唉”

    阎象清楚袁涣叹气的原因,也不由长叹一声。

    数日之后,楚国朝会上,中书令是仪将其起草的官制新规正式在百官诸将面前提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是仪是北海人,与前汉扬州刺史刘繇乃是同州邻郡的关系。汉末大乱便是避难于江东,跟太史慈一样依附于刘繇,刘繇势败之后便是迁居会稽。

    原本的历史上是仪是要等到孙权继位才被征召起用的,但是张绣兼并江东之后,因太史慈得知是仪之才,又因是仪不是江东籍人,也并非出身世家大族,便是用其为幕府功曹。待了解熟悉后,张绣因其为人清恪贞素,能够上通下效,便在楚国建立后任其为草拟传达政令的中书令。

    是仪是那种有一说一类型的人,这种人最适合当君主的笔杆子和传话筒,既能够最直接明了地传达君王的政令,也能一言不讳地向君王传达臣属同僚们的真实意见,

    某种程度来说,是仪就是张绣在朝会中的代言人。既然是他主笔起草的官制新规,那边定然是代表张绣的意思无疑了。

    新规大致有下列几条,捡重要的列举出来:

    凡是在楚国为官为吏的,不论官制品秩高低大小,个人皆不得拥有私产。但是相对的,今后不得购买、接受赠予继承、获得赏赐或以任何方式获得田地、府宅。军队中屯将(百夫长)及其以上武官将领亦如此。

    而在政令颁布之后,国家不会没收官吏武官已持有的田宅,但都必须在三十日内将自家持有的田地房宅登记入册,作为自留私产。今后永不得增加其数目,但可主动提出将其交付国家,并获得溢价补偿。或是在其离职不再为官为将之后,则解除对拥有私产的禁令。

    另一方面,国家将会全面提高对官吏和军队武官的待遇。所有官吏武将都可获得相对应的公宅供其妻儿子女居住,使用期即是其本人在职期。且提高发放的禄米和俸禄数目为原来的两番,并完善官吏武官离休福利补贴,彻底实行高薪养廉制度。

    以最末等的九品官吏为例,原本只是年薪一百石,也就是每年发12000斤米粮或等价实物给其,而一个人正常口粮大概是一年300到400斤。现在翻一番不算津贴那些,光是一年的基本工资24000斤米粮就够一个大家庭三十口人吃至少两年的了。

    而张绣只是对官员自身拥有私产下了禁令,并没有严禁这个官吏的家族不可持有田地宅院。而只是仅限这个官吏的最直系亲属即妻子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