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的心里,还真希望大宋朝能出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杀器!
第二百三十章 杨家银枪()
第一炮校准位置,冒雪的信心大增,当即叫二胡将十门火炮都填装好,当然,跟上次一样,填的都是普通火药的炮弹。
十弹齐发,先后打在那厚实的城门上,炮弹在城门口爆炸,虽然炸得尘土飞扬,也震得城门后的守城士兵耳鼓流血,但对这厚实的城门来说,起的作用仍然不大。
史小龙不明就里,见冒雪的炮弹不凑效,当即走过来道:“两位哥哥请了,要不调咱的神箭营上来,在箭头上绑上火束,咱们放火烧城如何?”
冒雪眨巴着双睛,似笑非笑地看着史小龙,“你的神箭营虽然厉害,成箭齐发,箭如飞蝗,的确非常厉害,但是说到破城,还是得看哥哥的。”
二胡的性格较孤僻,不喜欢说话,见史小龙跑过来,也只是笑笑,随后又从炮弹框里掏出十颗炮弹,让手下的士兵装填好。
这次,他装填的炮弹有个讲究,正对城门的三门大炮所装填的正是新式火药的炮弹,而另处七门则是普通的炮弹。
他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想掩人耳目,掩童贯他们的耳目,如果让这帮人知道咱们所制的火炮威力巨大到能将老天都捅下来,那吃亏的必然是自己。
按照秦昊的话说,金银固然重要,但要看掌握在谁的手里,你让一个十岁的小孩拿着金无宝去闹市走一圈,那不是在炫富,那是在找死。
在自己的实力未济前,将自己的宝物隐藏起来,那是最好的。
几轮炮轰,都没有轰开城门,王禀见此,显得有些不耐烦起来,神色凝重地道:
“城内叛军甚众,马扩跟姚平仲虽然数次攻城,但都被对方的滚石、滚木阻落在城楼之下,如今秦昊的火炮亦不起作用,不如让末将上前,亲自率队攻城。”
童贯摇摇头,不以为然地道:“王将军稍安勿躁,这攻城之事,依本太尉看,这秦昊不出手则已,他既然出手,必然胸有成竹,咱们要做的就是组织好骑兵,率先入城。”
人与人的相知,有的时候并不在于他们相识多久,而在于一种没法说出来的默契,或者说是信任,童贯跟秦昊相识于梁山。
那时候的秦昊还只一个刚刚退学的文弱书生,手下的兵将不过十数人,却敢率众攻打梁山,关键是还打赢了。
以及后来的定中京主盟约智取宣州炮轰独松关,每一次都是出人意料的结果,因此,对这次秦昊的出手,在童贯的心里,同样是深具信心。
谈话间,突听轰轰轰的几声巨响,童贯跟王禀虽然相距甚远,仍能感受到耳鼓作响,好半天都没有回应过来。
等他们再次侧头相看时,却见城门处烟尘滚滚,遮天蔽日,隐约中只见一员白袍小将,手执银枪,一骑绝尘,直接冲进杭州城内。
紧随其后的则是独孤千代的骑兵营,至于王禀安排的部队,则被史小龙的神箭营以及二胡的神威营,有意无意地阻在城门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骑兵从眼前急驰而过。
方七佛见杨再兴冲进城来,顾不得马扩姚平仲他们登城,赶紧下得城楼,拦在杨再兴的前面,“杨兄,别来安好?”
杨再兴将银枪横在马前,摇摇头道:“不好,非常不好,当日在东京汴梁,杨某深感方兄武艺高超,有心结识,没想再见之日,却是你我敌对之时。”
方七佛道:“杨兄何必感慨,你我皆为当世英雄,如今各为其主,战场相见,不如好好地斯杀一番,倒也痛快!”
杨再兴摇摇头道:“杨某自出道以来,马踏三关十六寨,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像样的对手,此生若能跟方兄这样的英雄人物相识相杀,的确是人生的一件快事,只是”
说到这儿,转头望望四周,见跟随自己进来的只有独孤千代一人,其他的骑兵则远远地跟在他们的身后,至于王禀的人马,城门狭窄,到现在都没有挤进城来。
接着说道:“如果我是方兄,城门被破,死守已无意义,与其浪费时间跟杨某在这儿决斗,不如掩着众人撤退,方是上策。”
听罢杨再兴的肺腹之言,方七佛的心里也是一惊。
杨再兴的话没错,东城门既然守不住,那比东城门还要薄弱的另三门,被人攻破也是迟早的事,与其在这儿虚耗,不如趁早掩着圣公撤离。
想到此处,也没答话,便着令部份人马在这儿阻着杨再兴,而他则率着大部人马回转,俺护方腊出杭州,已经是他的不二选择。
对这些朝廷眼中的叛军,杨再兴没有想过要给他们痛下杀手,所以在方七佛走后,双方就在城门大道对持着,直到王禀的人马进来,斯杀这才开始。
城门上,失却方七佛的指挥,马扩跟折可存亦是非常容易的攻上城楼,双手就在城楼上形成一个短暂的拉锯站,直到朝廷的兵马越涌越多。
整个东城门宣告失守,那些留守的起义军眼见大势已去,深知再抵抗下去也是死路一条,没等马扩折可存的军队杀到,便纷纷扔下手中的锄头扁担。
大家茫茫然地站在那儿,连逃跑的勇气都没有,王禀派出的先头部队,原打算赶在杨再兴的前头入城的,却没想到他们被史小龙以及二胡的部队阻拦在外面。
等他们风风火火地进到杭州城的时候,城门处的战斗已经结束,见那些叛军正茫然的站在那儿不知进退。
如此的立功机会,岂容错过,那领头的小校不由分说,便着令手下的士兵杀将过去,杨再兴见此,纵马上前,银枪一扫,顿将前头的几名小兵扫翻在地。
领头的小校或许是嚣张惯了,见此不由怒起,一时间没有想起杨再兴的身份,怒喝道:“姓杨的,你想干嘛?想造反吗?”
“造反?”
杨再兴的嘴角忽地挂出一丝冷讥的笑意,“你是何人?胆敢在本将军面前口吐狂言?”
那小校或许是平日里仗势惯了,根本未将杨再兴放在眼里,冷哼一声道:“我管你姓杨还是姓木还是姓易,总之,这些人都是跟随方腊的叛军,你维护他们那就是造反!”
杨再兴冷笑,“他们这些人,拿起刀枪是叛军,放下刀枪那就是我大宋的子民,谁敢对他们造次,那就是跟我杨再兴过不去,谁敢造次,休怪我杨家银枪认头不认人!”
第二百三十一章 活的希望()
一秒记住书迷楼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再兴骑着照夜玉狮子,手执银枪站在他们的面前,在他的背后,是那些刚刚放下刀枪的叛军,将自己的后背露给曾经的敌人,表明的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任。
那小校见杨再兴面目带煞,双目如电,深沉的双眼中隐含着一股浓浓的杀意,不敢向前,也没有退后,大家就在这儿僵持着。
独孤千代见此,赶紧将自己那一营骑兵都聚拢过来,然后对着那小校冷哼道:
“你最好给老子老实点,知道眼前的这位将军是谁吗?连马踏三关十六寨的白马银枪杨再兴都不知道,也敢在这儿大呼小叫?”
那小校不是江湖中人,自然不知道杨再兴的江湖诨号,只是杨再兴的威名,他还是知道的,但是在他的背后站着的是十数万的西军,而杨再兴的背不过是三千的禁军。
这就是他敢对杨再兴指手划脚的底气,只是他的底气在杨再兴的杀气面前,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就在双方对持的时候,秦昊带着田小倩和梁红玉策马进得城里,见此情景,忽地伏在马背上,对着那小校笑笑道:“带着你的人赶紧地退出城去,不然的话,人头落地!”
秦昊虽然是带兵的,但他的本质是文人,杭州安抚使这个官职就不说了,单是官家亲赐的进士身份,要碾死眼前这个小校,可以说连眼都不会眨一下。
所以,尽管秦昊没有杨再兴的那般武力,更没有杨再兴眼神中的那股凌厉的杀气,甚到在他的脸上,还有股淡淡的笑意。
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当眼前的小校看着秦昊的眼睛时,突然有种心底发虚发寒的感觉,因为他突然想到古泉镇,那个不可一世的谭正,不就是死在这种笑容之下吗?
“本官身为杭州安抚使,维持杭州城的治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你要敢在这儿胡作非为,本官说不得只好拿你的头来祭旗了!”
秦昊说的话很轻很柔,但听在那小校的耳中,却忍不住冷汗涔涔,有宋以来,武将的地位都远不如文官,同级别的文官拿武将来祭旗,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更何况秦昊现在的身份地位可不是他这个小校可以比的,想想就觉得害怕,那小校不敢跟秦昊的眼神对抗,只好喃喃地带着他的兵,非常老实地退出到城外。
“这个秦昊,真是有点意思!”王禀见状,对着童贯笑笑道,“果然不出太尉所料,有秦昊在这儿,别人想抢他的功劳,可以说是门都没有!”
童贯的神情显得很是淡然,马鞭一指前方,淡淡地道:
“攻破杭州城,算不得大的功劳,现在官家一门心思都是收复幽州,咱们只有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然后再挥师北上,那才是天大的功劳。”
童贯所率的这只西军原本就是为北伐做准备的,只是中途出了方腊这个异类,完全打断他们既有的计划,不得不辗转数千里,从西北来到江南。
燕云十六州,自儿皇帝石敬塘拱手契丹以来,凡我汉家男儿莫不魂牵梦绕,更何况像王禀这样的热血军人,心里那份渴望自比常人要来到激烈。
王禀点点头,不无感叹道:“太尉说得没错,当年的神宗皇帝曾说,凡收复燕云者,可异姓为王,这件事的确是天大的功劳,太尉若能成就此事,定可位极人臣,光耀后世!”
童贯手捋胡须,深遂的眸子注视着遥远的北方,颇有些感触地道:“收复燕云,凡我汉家男儿都有不可推却的责任,这个秦昊,看似漫不经心,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建立奇功。”
感叹完毕,复对王禀笑道,“走吧,咱们去看看秦昊那小子,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秦昊也没玩什么把戏,只是从马背上跳下来,缓缓地走到那群六神无主的叛军面前,田小倩和梁红玉见此,怕他有失,赶紧翻身下马,紧随其后。
“各位父老乡亲,在下秦昊,现为杭州安抚使,这位杨将军刚才说了,你们手拿刀枪那就是叛军,放下刀枪那就是我大宋的子民,凡我大宋的子民,我秦昊就有保护之责。”
“这小子又在这儿收买人心了,看来你刚才派出的人马,非但没有抢到他的功劳,反而为他搭好一座桥。”童贯侧头望着王禀笑笑道。
“唉!”
王禀只是轻轻地叹口气,没有说话,因为童贯说的是实话,而且见秦昊手无缚鸡之力,竟敢走到叛军的最前沿,单是这份勇气,就令他不得不折服。
“秦昊,你离他们如此的近,难道就不怕他们杀掉你?”王禀见秦昊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而且那些叛军的脸上又显得有些茫然,当即提醒起来。
他的这句话,与其说是在提醒秦昊,倒不如说是在提醒那些叛军,秦昊就在你们眼前,是杀是剐都由得你们。
秦昊是何等聪明之人,对王禀的心思自然看到非常的透彻,自己刚才令他的颜面无存,如果他不给自己找点不自在,那他就不是统帅千军万马的王禀了。
对这个王禀,秦昊是打心里佩服,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凡是对国家尽忠的人都值得敬重,在他的记忆中,这个王禀那就是不折不扣的为国尽忠的人。
宣和七年,金兵第一次攻宋,童贯弃城而回东京,留他为宣抚使副都统制守太原。
靖康元年,金兵进攻太原,九月,太原援绝,军民断粮,城陷、犹率疲兵巷战,身中数十枪,后投河而死,守太愿前后二百五十余日。
对这样的人,秦昊总是从内心里尊重,因此对王禀的小心眼并没有丝毫的理会,反而指着眼前的军民笑笑道:“王将军,你知道他们为何要冒着杀头的危险来反朝廷吗?”
“当然是受方腊的鼓惑!”王禀想也未想便回答道,在他的心里,方腊借助摩尼教在江南一带妖言惑众,说受他鼓惑,这个理由再正当不过。
“错!”
秦昊回答得斩钉截铁,“他们之所以冒死反抗朝廷,杀害朝廷官员,那是因为朝廷的官员让他们没有活路,让他们看不到活着的希望。”
说到这儿,微微一顿又接着道,“而我秦昊,不但可以让他们活着,还可以让他们看到生存的希望,你说就算你给他们一把刀,他们会杀掉自己的希望吗?”
秦昊说到此处,非但没有按照王禀的说法往后退,反而踏布上前,走到那帮叛军的中间,对他们笑笑道:
“我就是秦昊,如果你们想杀我,就尽管动手,我保证我的那帮兄弟不会找你们的麻烦!”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宋子民()
秦昊的话说得很明白,但那些叛军的心里更明白。
杀掉秦昊就意味着死亡,那不是一条人命,而是上百、上千、甚至上万。
这种傻事没有人去做,秦昊也知道他们不会去做,而是对着他们微微笑道:“秦昊是说话算数的,你们既然放下刀枪,那就是我大宋的子民,各自回家去吧。”
“回回家?”
那些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连王禀都不敢相信,这些叛军纵自不治他们反叛朝廷的重罪,但发配边疆做劳役总可以吧?
“没错,回家!”
秦昊说得很肯定,“回到家后,就好好地种你们的田,孝顺你们的父母,爱扶你们的妻儿,别再听方腊在那瞎起哄,就凭你们这帮人,除了做炮灰之外,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做炮灰,啥叫炮灰?”
秦昊眯着小眼,调侃道:“炮灰?炮灰就是看到那几尊火炮没有,当火炮打到你们的身上,你们就会像那厚重的城门一样,轰的一声,变成灰烬,因此叫做炮灰!”
火炮的威力他们是亲眼看到的,也曾看到守城门的那几个士兵在火炮巨大的冲击下,飞了出去,然后甩在地上,连妈都来不及叫声,便死翘翘了。
这个结果,对这些没有见过大阵仗的贫苦百姓来说,绝对是超级震憾的,心里的恐惧到现在都没有散去,如今听说秦昊要让他们回家,便哄地一声如鸟兽散了。
王禀原想阻止秦昊这一疯狂的动作,但见童贯手捋胡须在那儿淡定地笑着,便不吭声,只是吩咐手底的兵将继续攻进,阻止方腊的逃窜。
童贯道:“秦昊,杭州城战事频繁,后续安抚之事甚多,攻城掠地之事,你就不要插手了,咱们还是按照老规矩,你带你的三千兵马还有马扩的两千兵马来维持城内的秩序。”
马扩的兵马虽然是两千,但那是以前,经过刚才的攻城,生者千五,亡者一百,伤者四百,可谓损失惨重。
此刻让他随秦昊维持城内的秩序,正合他的心意,这样一来,他的部队便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整,至于如何安抚杭州城的百姓,秦昊比他有经验。
童贯在安排完这些事情之后,也没有久留,毕竟现在的杭州城随着东门城破,早由刚才的攻城战变成巷战。
方七佛在退却的时候,在各个要道路口都留有拒敌人员,利用这些小股部队对童贯的的进军进行袭扰,以阻止他们进攻的步伐,为方腊的撤退赢得时间。
这些人的战斗力不行,但搞破坏那绝对是一流的,毕竟他们这些人都是修理地球的,如今搞起破坏来还真是得心应手。
为阻止朝廷的兵马推进,沿途不但袭扰,更主要的是在官兵的必径之处,燃起大火,火借风势,又燃着附近的民房。
随着战线的推进,杭州城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屠宰场,到处都是哀嚎声,到处都是喊杀声,秦昊身为杭州安抚使,如何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才是他的重中之重。
当即命令道:“张毅,将各部重要物资都收集起来,交由史小龙的神箭营守护,柳三刀的一营负责东门,快剑小瓦的二营分管南门,古龙龙负责西门,二胡负责北门。
独孤千代的骑兵机动灵活,居中策应,哪儿需要就往哪儿去,陆小青跟诸葛羽密切注意老百姓的需求,对症下药,做好杭州城的生意。
至于猴子跟浪花,则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你们两个就不要留在军中了,你们两个先去找林大同他们,让他们将船尽快准备好,务必在一个月内开到台洲。”
“好!”
浪花跟猴子接到命令后正准备转身离去,又被秦昊叫住道:“通知完大同后,你们也别在那儿停留,立刻赶到青溪县的帮源洞,务必要将洞内的情形打控清楚。”
对秦昊的安排,其他的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他们已经习惯接受秦昊的安排,只有梁红玉感到有些不解,“秦公子,你让两位兄长去帮源洞这是为何?”
秦昊笑笑道:“现在的方腊已经是兵败如山倒,不出数月,闹得沸沸扬扬的江南叛乱便会彻底平息,方腊起自清溪,自然会回到清溪,而清溪最佳的藏身地点就是帮源洞。”
“我奇怪的是,秦公子足不出户,为何连帮源洞这么小的地方都知道?”对秦昊的解释,梁红玉并没有彻底打消她心中的疑问。
秦昊笑笑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况且兵家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咱们要跟方腊交战,只要涉及到方腊的地方,事无巨细,我都会过问。”
“你说的好像有些道理!”梁红玉点点头,对这个解释好像认可的地方较为多些,毕竟,从古泉镇开始,每到一个地方,秦昊都会走到老百姓中间,向他们打探方方面面的情况。
城破的功劳已经妥妥的了,至于追击这种粗活,秦昊对此的兴趣并不大,柳三刀他们在接到命令后,当即带着各自的人马奔赴各自的防区了。
秦昊见这些的事情差不多了,随后对田小倩他们道:“走吧,咱们去府衙,要安抚杭州城的百姓,没有那些地头蛇还真不行。”
杭州府衙在战火中显得有些破败不堪,里面空荡荡的,别说是人,就是连只丧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