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1、队伍结构不合理,年轻干部培养脱节;2、重要岗位干部缺乏交流调动,有固化危险;3、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干部潜能发挥冰山一角。
昨天胡小英的那句话“你想要做的,就是你的分管工作”,让梁健感触颇深,这一点若不是胡小英提醒,他至今还没有领悟过来呢
梁健在大学期间倒很有学习的主动性,有时老师在台上照本宣科,枯燥乏味,他不买账,便独自到图馆、店寻找知识养分,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可一上班,特别在乡镇基层工作,不需要你有什么创造性,更不需要你有什么主见,只要把领导交代的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
慢慢的,他主动思考、主动寻找办法的想法也少了,虽然后来搞了一个规范党政权力运行机制,那也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没有钟涛的步步紧逼,他估计也不会联合金凯歌搞这个机制。乡镇工作给他的烙印是,做干部是不需要有独立见解的,做领导也不过是捣糨糊,政府机关做事本来就没什么个人自由,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昨天听了胡小英的话,梁健忽然明白,在机关之中,其实还是有很多创造性空间的。在机关里,并不是喝喝茶、看看报纸就行了,如今的机关真的是处处机关,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要去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发挥创造性,有时候还真不比研制一个电脑软件容易多少,死亡的脑细胞可能更多。
就自己目前的状况来说,梁健已经慢慢体会到了胡小英的用意:
胡小英没有免他的职,那说明他还是组织部副部长,帽子还在他头上。胡小英没有让他分管干部,一方面是堵住万康和朱庸良的嘴,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另一方面就是给他腾出空间和时间。胡小英说“不会再给他安排工作”,又说“你想要做的,就是你的分管工作”,其实是给了他很多自由发挥的工作空间和时间。他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做一件出色的事情,只有这样,领导才有理由,重新提出该如何重新启用梁健,甚至将他用到更加重要的岗位
想到这一层,梁健很有些兴奋,很想打电话给朱怀遇,告诉他自己的想法。可回头一想,还是算了,毕竟这只是想法,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关键是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梁健去卫生间时,见一个陌生人走进办公室,他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
办公室里,李菊问那个人找谁?那人说找朱部长。李菊问他有没预约。他说,他是省委党建研究室的。
他们的对话梁健都听到了。一听党建研究室,梁健心下纳闷:难道是冯丰?刚才匆匆一见,印象中,此人大约四十岁不到的样子,脸型略长,戴一副黑框眼镜,有些文弱,神情有些疲惫。听他跟李菊说话的声音,仿佛和电话中的冯丰相似,但他早上还和自己通了电话,下午怎么可能就来到了长湖区?难道朱庸良同意了在党建研究上刊登干部工作的稿子?
上去打个招呼,问个明白本来是需要的。只是,梁健忽然想起朱庸良对他说过,这个事情不用他再管了,假如他再上去问东问西,那就真有些多管闲事了想着,他自顾自往卫生间走去
从卫生间出来时,那个人也正从朱庸良办公室出来。朱庸良送到门口说:“冯秘,真是非常感谢了,只是我们长湖区的干部工作,真是没什么好宣传的,谢谢了,谢谢了”
梁健奇怪,朱庸良怎么称呼“冯秘”。这人自称党建研究办,又姓冯,那肯定就是冯丰了。
冯丰冷冷地对朱庸良说了声“打扰了”,转身便往电梯走去。在卫生间旁,经过梁健身边的时候,冯丰下意识地瞥了梁健一眼,问了句:“请问,你们这里有位姓梁的副部长,他在哪里?”
梁健知道他所指的便是自己,正想说“就是我”,可冯丰忽然抬手说“算了,算了。”竟头也不回地朝电梯走去。
看来,冯丰在朱庸良那里是吃了闭门羹。
看着冯丰走向电梯的背影,很有些落寞。梁健不禁想:这是一个落寞的人、失势的人……
临近下班的时候,办公室突然通知梁健去参加政府办临时召集的一个会议。自从梁健不再具体分管干部工作之后,他就成了一个代会专业户。近来,区里面大会小会接连不断,长会短会应接不暇。在领导干部当中,渐渐流传这样一句话:我不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
很多会议都没什么实质性内容,无非是协调一下工作,原本在一个电话中就能解决的事情,偏偏各大部门都要坐下来商量,大家七嘴八舌说一通,结果还是某个领导说要这样那样,大家领命而去……
梁健并不介意替人代会。代会虽然浪费时间,可也可以让梁健听到许许多多方面的工作,从经济形势分析、招商引资,到残疾人工作、民间自行车赛,再到计划生育、民工闹事、家庭纠纷等等,不一而足、形形色色,几乎包含了长湖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天他去代会的内容,是关于开展乡村垃圾清理的会议,由区府办召集。梁健到会场时,里面空荡荡的,与会人员还一个未到。梁健就在边上的办公室串串门,在区府办综合科,他有一个熟人。到了综合科,那个熟人没在,却有一个人坐在里面。
梁健进去后,那人也转身朝他看。这人正是省委党建研究室的冯丰。梁健有些奇怪:这人怎么又来了这里?
这是两人第二次见面,梁健朝他点了点头。冯丰见梁健善意地点头,脸上露出笑容,说:“你好”
秘办综合科的工作人员小闵见梁健走进来,就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说了声:“梁部长,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这里啊?”
梁健如今虽然是在坐“冷板凳”,但他的口碑在全区还是挺好的,特别是在一般干部中的口碑。大家都知道,梁健坐“冷板凳”最真实的原因其实是朱庸良的不待见。虽然朱庸良是组织部部长,但大家对他的评价反而非常一般,倒是非常希望他某天能够高升离开长湖区。长湖区对某个领导干部不满,就会说“真希望某某能够马上高升啊”“高升”这个词,等于是“走人”的代名词,唯一好的地方是,它比“走人”让当事人听了更加能够接受,也不会想法设法去报复说这话的人,毕竟人家不是诅咒你,而是让你“高升”嘛。
区府办综合科的这个小闵,一直很佩服梁健。小闵跟梁健差不多年纪,梁健已经是组织部副部长,自己还是一科员,差距不是一般。梁健平易近人,平时对小闵他们都平等相待。所以,梁健到了办公室,小闵就站起来给梁健倒茶。
一边的冯丰听到了小闵称呼“梁部长”,又加之先前在组织部楼层见过梁健。冯丰也站了起来说:“你是组织部的梁部长?”
梁健不能否认,也不会回避,便主动伸手与他握手,问:“您是省委党建研究室的冯主任?”冯丰的语气里几乎有点感激了:“没错,没错。梁部长竟然会认出我来,真是受宠若惊啊”梁健赶忙道:“哪里,哪里,你是省里的领导,见到你,该我们受宠若惊才对啊冯主任,你在等谁啊?”
冯丰说:“我在等周区长。”梁健心下一紧,没表露出来,问:“你跟周区长很熟?”冯丰说:“以前很熟,周区长以前每逢过年,都要去我办公室。”梁健心下就更奇了,每逢过年都要去冯丰的办公室,那肯定是去拜访啦先前听到朱庸良又称冯丰为“冯秘”,梁健就更觉冯丰的身份有些扑朔迷离了。
小闵将茶水端给梁健。梁健谢了接过来,问:“周区长很忙吧?”小闵说:“刚才,原来的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长朱新毛来找周区长,周区长说了,谁都不可以去打扰他,除非他叫谁进去朱局长进去,已经差不多一刻钟了,我想快了”
梁健说:“冯主任,你跟周区长既然熟悉,何不打个电话给周区长,他知道你在外面,肯定会抓紧一些时间”冯丰犹豫了一下说:“没事,没事,我等等好了”
这时候,会议室的人来找梁健。梁健说:“冯主任,不好意思,我这要去开个会。”冯丰说:“你忙吧。没事,我等等就好”
会议内容跟组织部毫无关系,就因为组织部是管干部的,在垃圾清理上涉及落实干部责任,于是也把组织部给拉上,无非是增强一点威慑作用。梁健感觉这种做法特别让人蛋疼,如果这样的话,以后不是所有的会议,组织部都要参加嘛毕竟机关里的任何事情都是要干部去落实的啊哪一样能离开干部?
梁健干脆没心思听会议内容了,思绪不由就转移到了先前在办公室遇见的省委党建研究室的冯丰身上冯丰到底是什么身份呢?他来长湖区到底又是为什么?
忽然,从外面传来了吵闹之声。
声音很响,几近叫喊。会场的人都面面相觑,很想出去看看什么情况,但主持会议的领导没有发话,谁都不敢出去。
这个会议本身跟组织部关系不大,梁健就说:“我去看看情况。”主持人也没有反对,梁健就来到了会场外。
只见有两个人护送着朱新毛离开区长周其同的办公室。与其说是护送,不如说是架离。朱新毛被人从两边驾着手臂,劝着,无法停下脚步,可嘴里却大声骂骂咧咧:“周其同,你没有兑现承诺,如今有人搞了我,你也不管。我跟你说,这事没这么容易了解,你若是对我的问题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我跟你说,我跟你没完,你等着瞧”
架着朱新毛的人劝道:“不要这么激动。激动解决不了问题的。有话好好说啊,朱局长,你要相信周区长,肯定能够解决你的问题。”朱新毛说:“我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他解决不了,我就要把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公之于众。”
朱新毛被人架离时,经过梁健身边。梁健看着此时的朱新毛,有那么一丝同情,这个曾经的局长、区委区政府的大内总管,如今却成了这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看来,权力真的有神奇的力量,拥有权力你就风光无限,离开了权力你就变得委顿不堪。这个朱新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朱新毛也看见了梁健,眼中露出了奇异的神色,接着就垂下了目光,任由两人边架边劝地离开了
梁健看见,冯丰在综合办小闵的带领下,进入了区长周其同的办公室。梁健心想,如果冯丰与周其同很熟悉,自己就应该与他保持距离了,不管他是省里的什么人
会议结束,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天又下起了大雨来。梁健今天自己开车上班,自从担任了副部长,有了专车,其实用不到自己开车。可如果一辆车整天放在家里不开,车子也容易出问题,所以一个星期中,梁健起码有两天自己开车,就像遛狗一般,让车子也出来活动活动,疏散疏散筋骨。
因为自己开车,梁健也不急着回家,反正家里也没人等着自己。梁健本想约朱怀遇吃个饭,聊聊天。朱怀遇在电话中说,去上海洽谈招商引资项目了。梁健说:“不得了,当了镇长,活动的圆周还真是扩大的厉害啊,直接划到了国际大都市上海了”朱怀遇大言不惭:“不只,不只,明天我还要直接从上海奔赴北京”梁健知道,乡镇的招商引资工作实质上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半是谈事,一半是旅游调侃了一番,梁健也收拾东西往家赶。
车子开到半路,看到前头路面上一辆车子打着黄闪,有人站在雨中双手交叉、分开,做着求救的手势。雨很大,那人没穿雨具,直接淋着雨
有车纷纷超过梁健的车,毫不减速,没有一辆停下来帮助那个在雨中挥手求救的人。毕竟如今汽车诈骗的事情不少,搞得人做好事比做坏事还人心惶惶,
这种避之唯恐不及的心理也可以理解。
梁健开到近处的时候,才看清楚,此人不就是那个省委办党建研究室冯丰吗?冯丰下午去拜访过周其同,梁健原本想要避免再跟他接触。
可又一想,如果冯丰跟周其同关系很好,又何至于如今在大路上淋雨呢?周其同是区长,让一个省委来的人,在大路上淋雨,这是一个区长会做的事情吗?
梁健踩下了刹车,缓缓停在了冯丰的面前。冯丰犹如抓到了一个救命稻草,赶紧跑到了梁健车子面前。
梁健摇下车窗,冯丰还没看清他脸,嘴里就不断地说:“谢谢,谢谢”
梁健说:“冯主任,你的车坏了吗?”
冯丰这才认出是梁健,脸上一阵尴尬,但看看自己的车,的确已经动不了,就说:“是啊,坏了啊梁部长,没想到会是你啊”
梁健说:“要不先上车,雨大,淋得久了要感冒。”冯丰看了看说:“我的车子还在这里,我得处理一下。”梁健说:“天已经晚了,你把车里的东西拿出来,先坐我的车。我们找个地方去吃饭,吃饭的时候,我找个朋友把你的车子开去 4s店维修,明天肯定就能开了”
冯丰一听也只有这样,更兼肚子也饿得直叫,就说:“那就麻烦梁部长了”梁健说:“客气什么,你可是省委领导啊”冯丰尴尬地笑说:“虎落平阳被犬欺,哪里还能称什么省委领导啊”
梁健听他自称为“虎”,就很想知道他如今怎么会“落平阳”了
梁健开了车中空调,让冯丰淋湿的头发可以快点干起来。他一边开车,一边又打电话给熟人,让他在一个饭店等等,待会把冯丰的汽车钥匙拿去,再把车子开去修理。等到梁健他们到吃饭的地方,那朋友已经等在那里了,他接过冯丰的钥匙说:“放心吧,明天再开过来”
冯丰唯有感谢:“太感谢梁部长了。”
梁健说:“冯主任,你就别梁部长,梁部长地叫我了,你比我大,直接叫我梁健吧”冯丰说:“梁健你这人够义气,我交定你这个朋友了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双倍报答你”
:
第198章省委关系()
梁健听他的话语之中很有蹊跷,就问:“冯主任,你以前是从事哪方面工作的?我听朱部长称呼你冯秘啊”
冯丰朝梁健投来一眼,眼中带着疑问,就如要弄清楚梁健是装糊涂,还是真不知。 梁健为消除他的疑问,说:“冯主任,我担任组织部副部长时间不长,孤陋寡闻,真不知冯主任以前堪甚大任?”
梁健的真诚消去了冯丰的怀疑,冯丰正要开口,服务员送上了第一道菜。冯丰摆了摆手道:“好汉不提当年勇,不说了”
冯丰年纪还不到四十,就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搞得自己像是七老八十,梁健就更加好奇他以前的遭遇。但他既不想开口,梁健也不能强人所难。
时间已经晚上七点多,当务之急是把肚子喂饱。上了三个菜后,梁健要的白酒也上来了。
冯丰看到上来的是剑南春,眼睛有些发绿。梁健也喝酒,从冯丰的眼神之中,就看出冯丰是爱酒的,酒瘾应该还挺大,否则不会是这种久旱遇甘露的表情。
冯丰还是懂礼貌的,他说:“梁部长,你太客气了,酒就不要喝了。如果车子今晚能够修好,我还要回宁州去。”
宁州就是省城。
冯丰身上隐藏着某些让梁健感兴趣的东西,梁健便有意留冯丰在镜州过一个晚上。因此,当朋友把冯丰的车子开去4s店后,梁健又给朋友发了一条短信:“晚上即使能修好,车子还是明天再开过来吧,晚上喝了酒不能开车。”朋友回复:“好。”
梁健说:“冯主任,刚才我朋友看过你的车了,起码明天上午吃饭前才能修好,今晚肯定是修不好了。”
冯丰说:“那就真要留在镜州过夜了,真是给梁部长添麻烦了。”梁健说:“哪里的话。这酒店旁边就是镜州宾馆,房间我已经让办公室开好了。吃好饭,冯主任待会可以直接去休息,好好睡一觉,明天中午车子来了,冯主任再回宁州好了。即使车子修好,晚上开车总是不好”
冯丰说:“那就只能这样了梁部长想得真周到”
梁健拿起酒瓶子,给冯丰倒酒:“冯主任,你刚才淋了雨,喝点高度酒,驱驱寒。”冯丰在梁健倒酒时,双手捂在空中,表示对梁健的感谢。梁健给冯丰倒了酒,自己也倒满了。说:“冯主任,我敬你”
冯丰端起了小酒盅,神色中满是感激:“谢谢梁部长。我也敬你。”说着,很爽快地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梁健也把酒喝干了,说:“吃菜,吃菜。趁热”
这家饭店是区委组织部的定点饭店,一般有部里有客人来都安排在这里。菜色还过得去,酒水随便点。梁健在停车时给办公室方羽打了电话,方羽就帮联系好了。两个人的工作餐,酒水不算,搞了三百块的标准,在当时物价水平之下,已经够吃饱喝足了
面对这顿丰盛的晚餐,冯丰说:“有句话叫,人在他乡遇故知。这是一种非常不一样的感觉。我和梁部长,只通过几次电话,今天只能算第一次见面,不知为何,却有种遇故知的感觉。这杯酒,我敬梁部长。”
梁健也斟满了酒:“能够得到冯主任的认可,我很高兴”
梁健只顾陪酒,不再询问冯丰其他问题。尽管梁健心里还是很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些关于冯丰的情况,但他知道,这种事,除非冯丰自己想说,否则问得太多,不太礼貌,也容易引起冯丰的警觉。因此,梁健索性不问,只管敬酒
可以看出冯丰是一个好酒之人。好酒之人,喝到一定的程度,你不让他说话,不让他吐真言都难。
梁健连续敬了几杯酒。冯丰依然只扯些不找边际的话,对于此次来长湖区的目的,还有与朱庸良、周其同谈话的情况都只字未提。梁健不由佩服,这个冯丰其实还是挺谨慎的。
梁健故意说了句:“啊,差点忘记”。说着把服务员叫了,说,去拿四包软中华过来。服务员答应着出去了,回来时拿了四包软中华。梁健将其中两包给了冯丰,另外两包自己留着,他随即打开了一包,拆开递给冯丰一支。
冯丰接过了,却把另外两包推给梁健说:“梁部长,这就太客气了。我无功不受禄啊。”梁健拿起冯丰推过来的烟,站起来硬塞入了冯丰口袋,自己的另外一包也放入了口袋,只留拆开的一包放在桌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