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路迷局-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健没马上回答,双手捧着茶杯,转动着,里面的茶叶也跟着动起来。胡小英没有催,而是耐心等待着。过了一会儿,梁健抬起眼睛,说道:“胡记,你看这样行不行?”胡小英看着梁健等他说下去。

    梁健说:“长湖区干部队伍的状况我们也是清楚的,岗位少,老资格、年龄大、干劲乏的干部占据了很多位置,资历浅、年纪轻、有干劲的干部,却没有位置。最近从中央到省、市委组织部,都提倡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能不能来一个‘腾龙大换鸟’,采取一种方式,把一批慵、懒、散的领导干部换下来,将一批优秀年轻和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推上科级领导岗位,为我们长湖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胡小英认真听着,期间也点了几次头,直到梁健说完。胡小英说:“你这种想法很不错。但你刚才不是说,朱庸良要把你手中的干部工作权力分散吗?到时候提出任用干部的初步人选时,如果你做不了主,被朱庸良抢占先机,怎么办?”梁健说:“这事情,我考虑过了。”胡小英:“说说看”

    梁健说:“朱庸良唯一能够控制干部推荐权的办法,就是让王兆同和江海宏听他的话。王兆同和江海宏都会听他话的唯一原因,是常务副部长的位置还没有定下来。一旦这个位置的人选定了下来,对王兆同和江海宏来说,都没有了悬念,他们也不一定会支持朱庸良了”胡小英说:“那么,你觉得由谁来担任常务副部长比较合适?王兆同,还是江海宏?”梁健毫不犹豫:“我觉得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行。”

    胡小英惊讶地说:“不是他们两个?你是说你自己?我恐怕……”梁健赶紧说:“当然不会是我。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我都资历太浅了。我的意思是,直接从外面平调一个干部进来。上次的碰头会上,朱庸良已经向部委承诺,说这个常务副部长,肯定会从内部产生。因此,王兆同和江海宏就怀抱着希望,对朱庸良言听计从。若是从外面平调一个进来,王兆同和江海宏会怎么想?”

    胡小英不由为梁健叫好,说:“他们会认为朱庸良已经失去了掌控力”梁健说:“是啊,他们肯定会认为朱庸良言而无信,被他耍了。这样一来,两人失望透顶,对朱庸良的话贯彻起来也会大打折扣。”

    胡小英瞧着梁健,暗暗心惊他虽然年纪轻轻,看起来也憨厚,但官术策略却不容小觑胡小英说:“不从部里产生,那么常务副部长这个职位,你有更好的人选吗?”

    梁健答道:“人选倒是有一个。”

    胡小英看向他:“谁?”

    梁健答道:“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宋城。”

    胡小英下意识地轻声念叨着“宋城”的名字。

    梁健说:“宋城在宣传部也有十来年时间了,年龄、资历都比王兆同、江海宏老,他有乡镇党委副记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他是2002年并区的时候,从市里派下来的干部,如果要提拔宋城,肯定没有多少人有想法。王兆同和江海宏也拿不出反对的理由。”

    胡小英轻拍着沙发的扶手,说:“我怎么没有想到宋城呢”

    梁健说:“在工作上,宋城对党群工作也熟悉,担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从业务上来说,应该没有太大挑战。”

    胡小英轻皱娥眉,说“宋城这个人,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只是一点,我之前答应了朱庸良,常务副部长从组织部内部产生。如果这时候,安排宋城担任常务副部长,就是言而无信了。而且,这样一来,从一开始,朱庸良和宋城的关系就会很紧张。”

    梁健看着胡小英的眼睛,坦然说道:“胡记,对朱庸良这种人言而有信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而且,干部人事权本就在于区委记,朱庸良也奈何不得,反而可以借此事给他一点威慑,让他以后乖乖的至于,朱庸良和宋城的关系,这一点不必担心。朱庸良是周区长那边的人,而宋城是我们的人,阵营不同,利益不同,关系自然好不了。”

    胡小英又缓缓点头。梁健又说:“关于干部队伍的‘腾龙换鸟’,我觉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一次竞争性选拔。采取广大基层乡镇街道和部门党委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筛选出一批优秀干部,然后对这批干部以笔试面试、实绩考核的方式,甄别出一批干部,结合前期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就把长湖区大部分优秀干部掌握在手中了。到时候要用哪个,就可以在其中挑选。这种竞争性选拔的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发挥鲶鱼效应,让基层干部看到希望,营造想干事者有舞台的良好氛围,会受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广大干部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有时候也是我们工作最大的杠杆,有了干部群众这个支点,其他再强大的势力都能被撬起来”

    :

第236章常务敲定() 
胡小英一直以来,感觉自己最大的劣势,就是对长湖区干部队伍不太了解,担心被朱庸良忽悠。%这段时间以来,在梁健的帮助下,她已经把有些关键岗位的干部抓在了手里,比如十面镇党委记安排了金凯歌,溪镇镇长安排了朱怀遇,且近期内打算安排他来委办工作,组织部分管干部副部长安排了梁健,如果按照梁健所说通过竞争性选拔的方式再安排一批干部,那么长湖区干部队伍就基本捋顺了

    胡小英说:“你刚才那个竞争性选拔的建议很不错。我还有一个想法,等那批竞争性选拔的干部一出来,我要与所有正职干部谈一次话,你也要与所有副职干部谈一次话。”梁健说:“对于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说,能与区委记见个面,汇报一下思想,那是莫大的荣耀,只是苦于没有这样的机会。如果胡记你能跟他们每个人谈一次话,他们肯定会受宠若惊,也会更加支持胡记的工作”

    胡小英笑说:“我现在,对干部工作的精髓慢慢开始有些掌握了。”梁健说:“胡记太谦虚了,你本来就很了解”胡小英说:“我看你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怪不得宏市长想把你挖过去了”梁健说:“不是我会说话,是胡记帮我说了好话,否则宏市长根本就不知道我这号人,更别说了解我了”

    胡小英心想这话梁健倒是没有说错。胡小英感叹:“只是,你若去了市里,工作上恐怕一时还找不到像你这么好的参谋人员了。”梁健说:“胡记,你放心,如果我们这一次布局能够成功,以后区委常委里有温照盛、诸茂、徐建国支持,在乡镇和部门,区委办有朱怀遇,组织部有宋城,十面镇有金凯歌,林镇有唐磊……这次竞争上岗之后,通过谈话,肯定还会有一批中坚力量支持胡记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胡小英心里一盘算,这半年多时间里,自己真的算是笼络了一大批的力量,为自己在长湖区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胡小英的顾虑消除了,说:“真如你所说,我就放心了”梁健说:“那么关于竞争性选拔的事情,我这就去做准备。”胡小英说:“好。竞争性选拔的方案,我想下个星期一就上常委会,同时把区委办主任和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事情定下来。”

    梁健说“好,我抓紧时间准备。”心道:将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人选从王兆同、江海宏变成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宋城,肯定会把朱庸良气得眼冒金星、胡子上翘。

    第二天上午,天气阴沉。夏日里的阴有一种特别的闷热,很是难受。区委组织部长朱庸良感觉右眼皮一直跳,镜州市流行一句话: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朱庸良虽然身居高位,但对这些迷信说法却也很有些相信,撕了一点点白纸用口水贴在眼皮上,传说这样子可以化解灾难,他却依然心神不宁。

    很快,区委记胡小英的电话就过来了,让他过去一趟。

    朱庸良不敢怠慢,刚走到办公室门口,迎面碰到李菊过来,盯着朱庸良看。朱庸良说:“有事?我还要去胡记办公室,没要紧的事就待会再说。”李菊扑哧笑了,说:“朱部长,你干嘛呢?”朱庸良满脸狐疑:“什么?”李菊抬起白嫩的手臂,轻轻摘下了他眼皮上的白色纸片,笑眉笑颜地说:“朱部长,你还信这个?”朱庸良看到李菊手中的白纸片,心里一惊一松,还好被李菊发现,若是被胡小英发现,就糗大了。他满意地朝李菊笑笑,丢下一句“胡记还等着我,有事回来再说。”便离开了。李菊看着他的背影,心里莫名有些失落。

    赶到胡小英办公室,刚坐定,胡小英开门见山道:“朱部长,上次跟你说起过的,你们部里常务副部长的人选,考虑得怎么样了?”

    朱庸良满脸谦恭:“谢谢胡记对组织部的关心。至于常务副部长的最终人选,我觉得还是再缓一缓为好。”

    胡小英装作惊讶地道:“为什么?”

    朱庸良的本意是要将常务副部长的职位悬在半空,让王兆同、江海宏都眼巴巴望着,想吃又吃不到,这样一来,两个人便会乖乖听他朱庸良的话了。当然这层意思他不能对胡小英说,便说:“现在,部里有两个副部长符合常务副部长的人选条件,就是王兆同和江海宏,他们俩职务上是副部长,但职级都是正科级。只是两人都各有优劣,要说谁马上能担任常务副部长,也很难说,我就是想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哪个更合适……”

    胡小英将手指尖放在下巴上,待朱庸良说完,她又问了一句:“这么说,是还没有特别适合的人选?”

    朱庸良说:“适合其实都适合,就是要二选一,还得再观察一段时间。”

    胡小英直起身子,将手指从圆润的下巴移开,笑着说:“朱部长,既然你这里还没有最合适的人选。那我就向你推荐一个人了,这人是区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宋城。”

    朱庸良一听,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宋城?这不合适吧?从宣传部调入我们组织部担任常务,也太重用了吧?”

    胡小英摇摇头,说:“宣传组织本是一家,都是党群部门,有些工作也是相通的。宋城是在2002年并区的时候,从市里下来的干部。这么多年了,他的资历也比王兆同、江海宏跟老吧?”

    朱庸良无法否认:“这倒是”

    胡小英说:“另外,宋城的工作能力水平,在区里口碑也不错吧?”这一点朱庸良也无法否认:“是不错。”胡小英说:“宋城同志,当时是服从组织安排,从市里下来,等于是支援了长湖区的建设发展,与他年龄差不多、没有下到县区的干部,大部分都已经是处级干部了,再次也都是正科级了。宋城同志虽然职级上也已经解决了正科级,却只是一个副部长,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宋城同志也是不公平的。”朱庸良说:“干部提拔任用,有时候是要看机会的。”

    胡小英看着朱庸良的目光里透出一丝麦芒般的锋锐,道:“如果连堂堂组织部部长都这么说,那么长湖区的干部可要伤心一大片了什么叫干部提拔任用要看机会?机会是组织上创造的,如果我们组织部能够从全区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干部工作,给每个有能力、求上进的干部提供机会,大家就不必花心思在求位谋官上,才有精力去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你说是吧?”

    朱庸良只好点头:“胡记说得对,我的认识没有到位。”

    胡小英说:“也不能说你认识没有到位,而是可能有些定向思维。今天找你来,就是想跟你谈两件事。一件就是你们部里常务副部长的人选问题,既然部里没有最合适人选,那么我建议将宋城同志作为人选提交常委会讨论,按照常委会讨论结果来确定是否任用吧……”胡小英这么说,就等于说这个人选既然组织部提不出最合适人选,那么她来代劳,至于是否合适,组织部不用考虑,让常委会来讨论决定。

    事实上也是如此,选拔任用干部是区委的事情,组织部只有推荐、考察权,如今你推荐不好,那么区委记来推荐,由常委会研究决定,从程序上来说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样一来,朱庸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谁叫自己故作聪明,想要通过这个常务副部长的职位,来吊王兆同、江海宏的胃口呢本来想演一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没想到,到最后却成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胡小英第二件事情,说的是竞争性选拔。朱庸良想,如果搞起大规模的竞争性选拔,他组织部识人察人的权力将进一步弱化,他便提出反对意见,这么大规模的搞,到底合不合适?胡小英说:“朱部长,最近从中央到省、市,扩大民主、竞争选拔已经喊了出来,我们长湖区应该先行一步,给全市,甚至全省提供试点经验。这以后也是你朱部长可以宣传的政绩啊”

    听到“政绩”这个词,朱庸良眼睛一亮。如果说长湖区试点竞争性选拔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最后的确也可以成为组织工作的一大亮点。但他心里还是有些隐隐不安,一旦进入竞争性选拔的程序,他这个组织部长的推荐权就更少了,心里极其郁闷。看来,早上右眼皮跳还真不是好事。

    三天之后,区委召开了常委会,干部议题被提出来讨论。这次涉及干部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关于区委办主任和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职务任免。组织部的方案上,朱怀遇担任区委办主任,陈政担任十面镇镇长,十面镇是一个大镇,陈政出任镇长,不能算降,但从区委核心部门的主任外派到乡镇担任二把手,大家都看得出来,这实际上是被降职了。

    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职位,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宋城担任。在这个职位人选上,区委常委会上也有人提出了异议,主要是区长周其同、常务副区长田坎,他们质疑宋城是否合适。宣传部长诸茂因为牵涉自己部里的干部,据理力争:“宋城同志工作能力和政治素质都很强,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让他在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平台上,肯定能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他也是响应并区需要,从市里下来的干部,在职务晋升上,他们本来就已经吃亏了。如果这次不让他再到重要平台锻炼锻炼,恐怕对他个人,对市里都不好交代”

    区委副记马超群本来是两方面都不买账的,但宋城是从市委宣传部下来,马超群与市委宣传部部长关系不一般,常委会之前,市委宣传部部长就打过电话来,说,这次据说你们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人选是宋城,你一定要帮助关心一下,我们宣传部出去的干部,不关心不行的。

    以前都说“进了宣传部、天天犯错误”,但这几年来随着络的兴起,宣传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马超群作为副记,同时又分管政法工作,要协调的事情方方面面,一些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动不动就上,搞得马超群晕头转向,这些上了的事情,单凭区委宣传部的力量根本不够,有时甚至可以说束手无策,这就要依靠市委宣传部甚至省委宣传部才能有所作为。所以,他必须卖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的面子,否则以后工作不好做,并且宋城平时对自己也恭敬有加,而且论能力水平,也的确没问题。因此,马超群表示支持宋城这个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人选。

    天平一下子就向胡小英他们一方倾斜,并且毫无挽回的余地,最后只能通过宋城担任常务副部长的方案。区委组织部部长朱庸良,有苦说不出,如果早点确定一个人选,王兆同和江海宏任何一个人上位,对自己都有好处,如今,偷鸡不成蚀把米,非但失去一个职位的把控权,同时失去的还有王兆同和江海宏的信任。

    另一项干部工作议题,也在常委会上通过了,是关于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方案。这次没有定岗,一共推出正科级领导干部岗位10个,副科级领导干部岗位30个。大家都知道,虽说是不定岗,但当这批干部一旦竞争产生,就会有一波现任干部被取而代之,这等于是一次长湖区领导干部的大换血。

    对于这次大规模的竞争性选拔,常委们大都抱着又希望、又顾忌的态度。希望的是,经过这次竞争性选拔,自己的人能够多一些上位;顾忌的是,这种竞争性选拔,一旦进入程序就很难掌控了,如果手下的人写和说的能力差一点,也很有可能在竞争性选拔中名落孙山。为此大家都忐忑不安。

    胡小英特别强调了,竞争性选拔是中央、省、市委都非常提倡的一项工作,有利于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有利于激发“鲶鱼效应”、有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有一个更深远的认识。干部工作本是区委记抓的工作,更何况胡小英此时提出的是一项工作,而不是任用具体的人,没有一个人有正当理由提出反对意见。

    大家就方案中的一些细小的问题,又做了些讨论,并没有实质性的推倒重来的意见。作为汇报工作的副部长,梁健看到方案被通过,总算松了一口气。

    梁健恢复分管干部工作以后,这是第一次上常委会汇报工作。这个汇报工作,也无非是将说明材料从始至终的读了一遍。现在的常委们都是爷,看材料都已经嫌麻烦了,需要汇报人从头到尾读,他们就其中感兴趣的抓个重点谈谈,其他也无心顾及了。

    尽管如此,梁健在方案的准备上,还是花了很多心思。自从胡小英交给他准备竞争性选拔工作任务之后,他推掉了所有的应酬,在办公室里闭关考虑了初步方案,然后将干部科副科长凌晨叫了过来。他让凌晨将自己的方案细化。原科长姜岩去十面镇担任党委副记后,干部科长职位空缺,对凌晨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为此,凌晨干得很卖力,考虑的问题也很深入。梁健看了细化的方案,再做了进一步修改,终于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方案。果然,这次常委会上也没有受到什么非议。

    然而,组织部长朱庸良的感觉,就没有梁健这么好了。从常委会议中出来,他一直脸色阴沉。机关中,有一种消息流传是非常快的,那就是关于干部任免的消息,总是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每次讨论完干部,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喜的是被提拔的人,他知道很快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