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为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若是自己没有那么任性,肆意出往他国,而是陪在父亲的身边,那么父亲是不是能够活得长久一些?自己也能够多尽到儿子的责任了。

    一连三天,他都跪在赵肃候的灵前,不吃也不喝,谁来劝他都不管用!

    得到肃候托孤重任的公子成与肥义,见此场景都是忧心不已。无论他们怎么劝说赵雍,这位倔强的少年依旧是我行我素,径直跪在肃候灵前不肯起来。

    当赵雪从齐国返回以后,听说弟弟如此模样,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她径直前往赵国宗庙,来到肃候灵前,像一头母豹一般将赵雍打倒在地,对他毫不客气的骂道:“父亲去世,人子伤心,跪守灵前,这是应该的。然而你不一样,你现在已经是赵氏的领头人,赵国的君主,赵国数百万子民都在看这你呢!如今父亲去世,列强必然觊觎我赵国,你若不能为我赵国解围,该怎么面对寄予厚望的赵国子民,未来又怎么去面对赵国列祖列宗!”

    她一边骂,一边不停的打,直打到赵雍头破血流为止。而后赵雍就向她低头认错道:“阿姊,你说得对,我错了,我不该如此颓废。此时的我应当尽心振作,与列国周旋,带领赵国走向强盛!”

    说完以后,他就让侍卫将赵国重臣都召集起来。

    当他坐在了昔日父亲才有资格坐的君位上,他突然感觉身下的这个作为是如此的沉重。然而这位年不满十五的少年就这样直接承受下来了!

    赵国众臣见到赵雍坐在赵候的位置上,大家都有些奇怪,这个之前还颓废的太子如今怎么一下子变化这么大?

    然而还不待众臣有何反应,公子成和肥义就先跪下去对赵雍行礼道:“微臣参见君上!”

    见到赵国这最重要的一文一武两根顶梁柱都认可了赵雍的新君身份,赵国众臣都不敢怠慢,纷纷下跪,向赵雍行礼。

    赵雍见到此景,微微满意,随后对赵国众臣说道:“各位快快请起,小子不敢担各位如此大礼!父亲遽然去世,而小子未及弱冠,就继承赵国君位,着实有些勉强,值此危难之际,还希望大家能够同舟共济,勿要让我赵国有所动荡!”

    众臣都只是唯唯称是。

    随后赵雍就对公子成说道:“父亲在位时,成叔就执掌赵国内政,如今小子即位,还希望成叔能够多多辛苦,继续主持赵国内政!”

    公子成听到侄子此言,立即出列说道:“君上尽管放心,有我在,赵国国内必然无忧!”

    赵雍又对上将军肥义说道:“父亲去世前,将赵**政交与将军,可见父亲对将军的信任!如今父亲去世,小子唯恐各国借机发难,敢请将军立即发布命令,令赵国边境之军戒备,提高警惕,以防他国发难!”

    肥义立即回答道:“诺!”

    摆平了赵国的内政和军事,赵雍随后又对大行人周绍说道:“我赵国身为中原大国,如今父亲遽然去世,敢请先生派出得力使者,前往各国报丧,来我赵国参加丧礼!”

    在如今的时代,旧君去世,新君即位,确实是要通报各国的。周绍得到了这样的命令,也很快退下去办理了。

    见到赵雍虽然小小年纪,然而处理起国事却是一副井井有条,丝毫不乱的样子,赵国众臣心中也不由为之一安。原先肃候去世,而导致的内心恐惧,也在赵雍的镇定中消散不见了。

    虽然赵肃候去世,赵雍初即君位,就将赵国国内的动荡减至最低,然而周围各国一得到赵肃候去世的消息,却都开始各怀心思了。

    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赵国的好邻居魏国了!

    在魏王看来,赵国在赵肃候手上本身就已经民疲国弱,已然是岌岌可危了,而如今赵国新君即位,年不满十五!值此主少国疑之际,魏国若是趁势出兵,必然能够一举灭赵,使得魏国从秦国那里失去的国土重新从赵国找回来!

    如今的魏王,能有如此自信,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在不久之前,他就得到了秦国大良造公孙衍前来投奔!有如此名动天下的名士在魏国,何愁不能一战灭赵?

    于是魏王接到消息以后,就立马召集群臣开始廷议出兵伐赵事宜了。

    一听到魏王要乘赵国如今旧君去世,新君主少国疑之时伐赵,魏相惠施第一个就跳出来反对说道:“大王,自古礼不伐丧,赵国与我魏国一样,同是出自晋国之后,如今我魏国面对来自强秦的压迫,正是应当结好赵国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够肆意的讨伐赵国呢?一旦我国乘此时出兵伐赵,若是真的能够灭掉赵国,彻底消除隐患那还好说,若是不能,我魏国本身在西方已经得罪了秦国,又在北边得罪了赵国,未来我魏国恐怕有灭国之患!”

    魏王一听到惠施的话语,就有些不高兴了:“惠相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赵国强大,我魏国难道就是吃素的吗?当年桂陵之战,寡人乘着赵语那小子初即位派军攻打赵国,一举就攻破了邯郸!若不是齐国当时趁机发难,救了赵国一命,如今的赵国早已是我魏国的版图了!如今赵语的儿子赵雍初即位,年不过十五,毛都没长齐的一个小子,能比的上乃父?”

    一听到这话,惠施立即反驳说道:“大王也知道当年我魏国伐赵,齐国趁机干涉的事了。如今我魏国接连多场大败,国力已经远不如前,不说没有灭赵的实力,就是有这样的实力,一旦齐国再次干涉,我魏国又该如何办?”

    一听到惠施的话,魏王立即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是啊,魏国如今乘丧伐赵,必然能够占得便宜,然而若是其他强国从中干涉,那么恐怕事情就不是那么好办的了。他再将目光看向殿中群臣,发现他们虽然没有说话,不过显然都是赞同惠施意见的。

    唯独公孙衍在一旁微微闭目养神,似乎刚才惠施和魏王的议论对他丝毫没有影响似的!

    于是魏王转而向公孙衍开口问道:“敢问犀首(公孙衍的绰号),对于我魏国乘此机会伐赵,有何见解?”

    公孙衍睁开双目,眼中有精光闪过,随后就是毫不客气的对魏王说道:“惠相所言不错,大王之乘丧伐赵,胜算确实不高,不做也罢!”

    魏王满脸失望的对公孙衍说道:“如此说来,犀首也不赞成寡人趁机伐赵了?”

    公孙衍摇头说道:“在下并非不赞同大王乘丧伐赵,而是不赞同大王所提之伐赵方略。以在下来看,赵国与我魏国同出于晋国之后,两国联为一体。我魏国若想要重新崛起,与秦齐相抗,就必须要解决赵国!魏国与赵国之间,必有一战!大王若是能趁此机会一举灭赵,对我魏国来说绝对是大大的利好!”

    魏王听明白了公孙衍的意思,随即问道:“那么犀首以为,我魏国应当如何伐赵呢?”

    公孙衍对魏王深施一礼,随后肃然说道:“赵国乃天下大国,绝非我魏国能以一己之力灭之。若想要彻底的灭亡赵国,单凭我魏国一国是万万办不到的!

    微臣曾听人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若想要对付一个天下间的大国,而不被其反噬,那么就必须以绝对的力量将其击败,使它彻底不能翻身!

    方今天下,秦、齐、楚为天下强国,分列三方。若是灭赵之策得不到这三国的支持,灭赵就无从谈起!而赵国自从赵肃候即位以来,接连与周围强国交战,赵国周边诸国秦、齐、燕、中山等都对它极为忌惮,若是能够一举灭赵,想必各国都是乐意的。

    以在下之见,天下之大事,皆由大国做主,若是大国间达成共识,事情就必然容易办了。大王莫不如派遣使臣分别出使秦、齐、楚三国,与我魏国合纵,共同组成伐赵联盟。

    若是三国都能答应,那么受齐国影响的燕国和中山国必然不敢反对,而夹在我国与秦楚之间的韩国亦同样不敢反对,如此囊括了魏、秦、齐、楚、韩、燕、中山此七国组成的联盟,已然占据了整个天下九成以上的力量,这绝对不是区区赵国所能抵抗的,如此一来,赵国必灭无疑!”

    无论是魏王亦或是魏国群臣,都被公孙衍所提出的大手笔给吓到了。自公孙衍来到魏国以后,多日不发一言,不献一策,甚至有人认为这位名士乃是徒有虚名罢了。如今这公孙衍不出手便罢,一出手就是如此大的手笔:七国合纵攻赵!

    大家心里都在思考,若是公孙衍不是用此策对付赵国,而是对付魏国,魏国还有存国之理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七国伐赵联盟() 
随后公孙衍又接着说道:“当然,七国共同伐赵,赵国必死无疑,我魏国能够得到的利益就要少得多了。总体上来说,这是一个受益较少而又比较稳妥的决策。

    如今的赵国就是一头被盯上的猎物,这头猎物对我魏国有威胁,因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头猎物杀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必须预先对赵国的领土进行划分。以臣下之见,划分赵国的领土大可以在围攻赵国之前定下大致的方略,在战胜赵国以后大家再各凭实力争取!”

    魏王听到公孙衍所提的一条条建议,不由赞同的说道:“犀首真不愧为天下名士,竟然能想到如此稳妥,而又老成谋国的意见。七国组建合纵联盟攻赵,共同瓜分赵国,这个建议寡人同意了。既然犀首提出了如此妙计,那么伐赵一事寡人就全权交给犀首了!”

    魏王随后一想:伐赵一事交给公孙衍,这忽略了国相惠施的感受!他自己也感到有些不妥,于是又对惠施问了一句:“惠相,你可还有其他意见?”

    一听到魏王发问,惠施也没再说什么了。惠施之前说“礼不伐丧”,这可不算是他的真心话,他本就不是儒家学士,也不会特意去关注礼仪问题。他拿这个理由来反对,只不过在他看来,如今的魏国实在是受创太重,需要好好休养生息方能重新恢复。

    如今公孙衍提出了一个看起来风险较小,而又收益巨大的国策,他当然不会反对的!

    随后退朝以后,公孙衍就开始四处派遣使臣前往各国游说,组建伐赵联盟了!

    秦国,依仗秦王信任,成为秦国相国,随后又赶走了公孙衍,如今掌握秦国大权的张仪好不得意!一介穷士,凭借区区口舌之利,为秦国谋利,得到秦王信任,成为如今权倾秦国的相国!如今的他俨然已成为天下游士的偶像!

    这一日,当张仪正在相府处理政事时,侍卫突然通报有魏使来访。张仪虽然对秦国忠心耿耿,但是对于母国也还是有些感情的,即使之前受到魏王在朝堂上的殴打,此时他也没有难为魏使的意思,很快就召集魏使觐见了。

    魏使见到张仪,没有多说话,而是递交了一份国书,并转交了一份魏国上卿公孙衍的密信。

    张仪先展开公孙衍的密信观看,一看到这封密信的内容,他立即就坐不住了,拍掌而叹道:“犀首不愧是犀首啊,回到魏国一出手就是如此大的手笔!”

    随后他又对魏使说道:“魏使放心,魏国的建议我必定会如实转告给我王。我也知道这样大的谋划宜快不宜迟,必定尽快给贵国一个答复!”

    说完他就辞别魏使,带着国书和密信前往秦宮觐见秦王了。

    秦王一得知犀首的谋划,也是惊讶得不行:“七国伐赵,真是好大的手笔!我以前只知道犀首长于征战,却还不知道犀首擅长伐交之事,如此名士不能为我秦国所用,也实在是一种遗憾了。”

    张仪听到秦王此话却有些不乐意了,随后撇撇嘴说道:“禀告大王,犀首此举虽然看似格局宏大,然而依臣下来看,却是有些华而不实!如果赵国有高人存在,行各个击破之策,此七国伐赵之联盟将瞬息破裂!”

    秦王也听出了张仪的弦外之音,即是说他张仪如果想要破解公孙衍的谋划,也还是能够做到的!对此,秦王只是淡淡的一笑,随后就问张仪说道:“那么依张子之意,如此魏国所谋七国伐赵之事,我秦国该如何做?是加入这一联盟呢,还是反对这一联盟?”

    张仪回答道:“七国伐赵,犹如大家集体狩猎,乃有利无害之事,我国当然应当加入了!而且若是真的灭赵成功,大王依仗秦国强大的实力,必然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秦王听完了张仪的建议,也就丝毫没有犹豫,立马召集魏国使者,在国书上盖章,同意加入这七国伐赵联盟了!

    齐国临淄,齐宮之内,齐王一副老迈疲倦的样子,在堂下分别是邹忌、田辟疆和田婴。

    田婴将新得到的赵侯去世,以及魏国牵头组建七国联盟共同伐赵一事,都详细的报与齐王。

    如此惊人的消息,齐王却是面不改色的问着三人道:“你们觉得我齐国该如何做?”

    听到这个话,邹忌就先表态说道:“大王,赵国与我齐国沿河水对峙,本来就是我齐国之大患,如今有如此灭赵良机,我国应当抓住机会,加入此联盟,一举灭亡赵国,消我齐国之患!”

    听完邹忌之言,田婴却是说道:“灭亡赵国,确实能够使我齐国的忧患减轻,然而邹相不要忘了,和赵国离得最近的,可是魏国。若是亡了赵国,却肥了魏国,对我齐国来说也并没有多大变化吧?”

    田辟疆淡淡一笑,随后说道:“婴弟此言不错,若是灭赵而肥魏,对我齐国没有任何好处,我们自然不能干这样亏本的事!不过中山国和燕国都是我齐国附庸,我等三国站在一起,在联盟中的声势已然超越发起此次联盟的魏国了。加入此联盟可以,然而必须在出兵前就将战后利益协商好!以我之见,从大河到漳水之间的河北之地乃是赵国最肥沃的地区,这一块地区若是战后能够交给我齐国,我国加入此次联盟又有何不可?”

    听到太子的建议,齐王脸带笑容,随后说道:“将河北之地全部割让我齐国,魏国定然不会同意,我等大可以与魏国好好协商。不过此次的七国伐赵联盟,我齐国是怎么都要参上一脚的!”

    楚国郢都,楚王熊槐当着楚国众臣的面召见了魏使,随后在魏国所倡导的七国伐赵联盟的国书上郑重的盖章!

    整个天下都随着赵肃候的去世而变得风起云涌,魏、秦、齐、楚四大国达成了共识以后,剩下夹在四大国之间的韩、燕、中山也不得不站出来表态,都愿意加入伐赵联盟。

    如此,七国伐赵联盟由此正式形成!

    邯郸赵宮内,赵雍坐在主位上,一脸凝重的听着赵国潜伏在各国的间谍发回来的消息。

    得到的消息越详细,赵雍乃至于在场的赵国群臣脸色就愈加衰败,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老赵候一死,赵国就面对如此严重的亡国危机了!

    整个赵国大殿中,没有一个人有好脸色,事实也是如此,七国伐赵联盟,当今天下几乎九成的力量都被公孙衍给调动起来对付赵国,这样的事即使是老赵候还存在的时候都不一定能够应对,更何况是他这么一位刚刚即位的黄口孺子呢?

    赵雍听到这个消息,虽然内心极为震惊,然而面上却是不露声色的问道:“众位爱卿都是父亲留下来的老臣了,如今赵国面临如此危机,大家可有良策?”

    众人都是面面相觑,大家都没有说什么。见到此景,富丁站出来说道:“君上,公孙衍为人无论用兵还是谋国都擅长造势,七国伐赵犹如掀起了一波巨浪,我赵国就犹如一只小舟。在巨浪侵袭之下,小舟如何能够抵挡?为了我赵国万千子民免遭无妄之灾,臣下恳请君上与各国献土议和。如此一来,各国也必然不会做得太过分,我赵国之宗庙也能够得到保存了!”

    一听到富丁此话,将军肥义立即拔剑出鞘,用剑指着富丁大骂道:“照你的说法,七国现在还没有正式出兵攻打我国,我国就要先投降了么?我赵国男儿皆任侠尚武,,何时变得像你这么没有骨气了?”

    富丁见到肥义拔剑出鞘,赶紧退后一步躲避,他随后又说道:“肥将军忠勇爱国,赵国人人皆知。然而将军岂不闻: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而今七国伐赵,滔滔大势之下,我赵国的任何抵抗都犹如螳臂当车,没有丝毫的意义,将军又何必让万千赵民白白流血呢?”

    富丁的一番话说完,虽然众人没有明说,然而却是有不少人暗暗赞同的。在这些人看来,富丁说得一点也没错,七国伐赵,赵国是绝对无法抵挡的,与其白白牺牲,不如顺应时势!当然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则莫过于他们在赵国各地都有着深厚的利益。赵国灭亡以后,虽然他们的利益会受到损害,然而若是识趣,也还是能保留下他们不少利益的。

    至于赵国灭亡以后,赵国宗室何去何从,这就不是他们所能关心的了。

    肥义对此勃然大怒,怒发冲冠!他用手中的剑指着富丁说道:“在下身为赵人,若是赵国面临灭国之灾,宁可站着死,也不愿像你一样跪着活!”

    随后他就对主座上的赵雍说道:“臣下恳请君上立即下令赵国全国戒严,人人奋战,如此我赵国方能有一线生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策() 
随着肥义话音落下,赵雍还没有说话,整个赵国的朝堂就真的乱起来了!

    在如今赵国所面临的强大危机之下,赵国朝堂迅速的分裂为两派,一派主张议和,实则是真正的投降;而另一派主张坚决抵抗,然而却忽略了赵国与七国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只是抱着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在抗争着。

    而这些,都不是赵雍心目中解决赵国危机的首选方案。在他看来,如果现在投降了,赵国历来先烈开辟的基业就此断送在他的手里了,这是他决不允许的!

    而奋起抗争,赵国也确实无法以一国之力独挡七国,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选择如此激烈的建议的。

    见到一直没有说话的公子成,赵雍随即问道:“成叔,如今父亲一去世,我赵国就面对这样的危机。小子年纪尚幼,无法决断,叔父说我等该如何办呢?”

    赵成见到赵雍发问,随即叹了口气的说道:“我赵国能从为周王驾车的御者,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