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国的土地,归属权极其复杂,哪怕是如今宋国本土,其权责也并不明晰。毕竟皇氏本身就是通过篡位,才登上的宋国君位,其继承的土地,还是以皇氏所拥有的土地为主的。

    此次新获取的扬州土地,从法理上归属于宋国,也就是归属于他本人。然而依照宋国人的观念,无论是分配给将士,还是贵族们的土地,都应该直接归他们所有了。这些获得土地的人,应当拥有整片土地完整的处置权!

    戴言承认了这些地主所拥有的权利,但是对这些土地加上了极为严格的要求:这些土地不允许买卖,并在遭受外敌入侵时,地主不允许擅自逃离,必须无条件的保住这些领土!

    而那些进入市场流通的土地,与将士和贵族们所拥有的领土,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这些土地,与其说是买卖的所有权,不如说是买卖的使用权,之前那些分配给商人的土地也是归于此类。而即使如此,这些进入市场的土地,也受到了宋国各阶层的欢迎!

    毕竟这些买卖的东西,乃是货真价实的土地啊!

    作为宋国这种地小人稠的国家,土地永远是最好,也是最畅销的东西。戴言深谙宋人的心理,将剩余较为优质的土地,都进行了划分,并通过各种方式来分配给了宋国各阶层。

    对于宋国的富庶商人,乃至宋国国内的地方豪族,戴言就选择了直接拍卖的方式,来分配这些土地。毕竟为了支撑之前的伐楚战争,宋国政府可是发行了数波国债,如今大部分国债依然没还呢!

    整个扬州,最广阔的土地,都是依照如此方式来进行分配的。有了商人和地方豪族的支持,戴言也由此回收了一大笔的资金,他获取的收益,不仅能够将所有的国债全部还上,甚至还能落下一笔巨大的结余!

    戴言也由此知道了战争,尤其是打胜仗拥有多么丰厚的回报了,这样丰厚的回报,不仅戴言,就是整个宋国的官僚们也都是兴奋异常,他们也由此对战争更加的热衷!

    而伐楚战争所获取的红利,戴言也并没有忘记那些普通的宋国人。这些人有的是土生土长的宋人,有些则是从他国外迁到宋国的移民,对于这些人,戴言的分配方式,就与商人和豪族们的方式完全不同了。

    戴言只是命令相府,发布了简单的法令:宋国任何平民,只要愿意去往扬州,都可以免费获取百亩(小亩)土地;连续耕作五年以上,并按时缴税,就能够获得这片土地的使用权!

    这种类似后世美帝《宅地法》的法令,极大的刺激了宋国国内民众移民南方的热情,让扬州开始涌入越来越多的人口。

    然而即使戴言通过了诸多方式来对扬州的土地进行分配,以扬州那巨大无比的体量,远不是宋国这么一个小国能够完全开发的。经过了宋国的分地,扬州之地,绝大部分地方依旧是一片空白!

第三百八十九章 贵人() 
    宋国与楚国的战争结束了,整个宋国上下都因为扬州那无比广阔的领土,而陷入了更加忙碌的状态。

    一支由十多条船组成的船队,正在泗水上行驶着,船上的人,大多是前往南方进行开拓的人群。这么一个行驶在水面上的船队,其人员的组成,自然是多种多样的。

    郭二,乃是这支船队中,一个及其普通的小人物。他原本是魏国河东人,在魏国衰落以后失去了土地,只得跑到宋国来讨生活。凭着自身机灵和努力,他在陶丘认识了某个商船队的管事,进而幸运的坐上了商队里的商船,得以跟随着商船队前往扬州。

    宋国的开拓法令,虽然是面向宋国全民的,然而即使是去往南方扬州之地的船票,许多贫苦的宋人都是负担不起的。能够搭上一艘商船前往扬州,也确实是种幸运了。

    虽然在商船上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甚至船队也不给任何的工资,郭二却是毫无怨言。他的心中有着希望:只要能够前往南方,就能够获取百亩的土地!如此广阔的领土,足以养活他,甚至让他重新在南方安家了。

    正当他在船上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日子时,一个管事突然叫唤他道:“郭二,你还发什么呆?我们现在要靠岸了,赶紧把船梯拿出来,等到了岸边就把梯子放下来,有贵人要上船!”

    郭二听到此话,心中疑惑,此时乃是行使在泗水上,距离最近的城邑还远,怎么会突然靠岸,并且有贵人要上船?不过对于管事的话,他也不敢怠慢,当即小跑着赶到船边,与其他船员一起,将船梯搬出来,只待船只靠岸,就将其放下。

    趁着这段时间,郭二问同行的船员:“这是怎么回事,为何在这行驶途中也会有贵人上船?”

    和他一起搬梯子的船员名为吕方,与他境遇相似,也都是从魏国跑到宋国来讨生活的人,听到了郭二的问话,立即叹了口气的说道:“还不是后面那艘游舫只不堪用,行驶在这水面上突然漏水了,才不得不向东家求助。后面那些家伙也不想想,咱们这是前往南方开拓,行程超过千里,那种富贵船怎么可能忍受如此长时间的颠簸?”

    郭二一听此话,深有同感的说道:“你说的不错,虽说咱们陶丘的船只天下无双,然而长途行船,还得是靠咱们东家的木轮船才行。不过兄弟你的消息来源广泛,可知后面那华丽游舫中载的,乃是何人?以咱们东家如此实力,也不得不停船来帮助?”

    吕方回答道:“太具体的,我不是太清楚,不过听说那游舫中有着陶丘排名第五的名妓江飞燕。”

    郭二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一听吕方的话,不由得怀疑道:“江飞燕在陶丘也算是薄有名气了,她为何要如此不辞辛苦,前往南方蛮荒之地?”

    吕方哈哈一小,对郭二说道:“兄弟,这就是你见识不深了。陶丘之繁荣,名震天下,而陶丘四大名妓之名,在整个天下亦是如雷贯耳,不知有多少策士游侠来到陶丘,就是为了一睹四大名妓的风采!江飞燕虽然是仅次于四大名妓的人物,然而她的名气差了这一步,想要再进一步,却无异难如登天。既然在陶丘无法寸进,那么前往南方发展,也不失为一条出路。毕竟以她如今的实力,只要南下,获取这南国第一花魁的名号,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此乃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也!”

    听到了吕方的讲解,郭二这才恍然大悟。不过他又疑惑道:“不过这江飞燕虽然在陶丘有名气,到底不过是一娼妓。咱们东家所属的田东商行,在陶丘可也是能排进前列的,没有必要给她如此大的面子吧?”

    “这我就不太清楚了。”吕方也是带着疑惑的回答着。

    正当两人在这里继续闲聊的时候,船只已经安然停靠岸边。而那艘漏水的游舫,也同样停了下来,从游舫中,陆续走出了数位身着华贵服饰的人物。

    打头的,乃是一位身佩利剑的彪悍游侠。以郭二和吕方在陶丘那广博的见识,立即就知道了此人乃是陶丘城中小有名气的奔雷虎王武。而在王武身后,有数人簇拥着一位丽人,容貌美艳异常,想来就是那在陶丘排名第五的名妓江飞燕了。

    除了王武和江飞燕以外,从游舫中又陆陆续续的走出了一些富贵人物。这些人虽然名气比不过王武和江飞燕等,但也都是陶丘的上层人物。当游舫中又走出一人时,郭二和吕方却见到了商船的船长,在这整个船队中都名气不低的东家田凡,也跟着作陪。

    而这人一出现,郭二和吕方眼睛都瞪圆,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因为此人在陶丘实在是太有名了,上到邑守贵族,下到贩夫走卒,几乎人人都见过此人,都知道他的名字:高俅。

    陶丘作为一个包容的城市,自然允许各国游侠在此展现自身的才华。高俅,这个原名为高阳的齐国游侠,因为那出色的踢球技艺,得以成为整个陶丘乃至天下最有名气的蹴鞠手!其不仅凭着蹴鞠达成了富贵,凭着他曲折的经历成为陶丘的全民偶像,更因为实力而成为了周边诸侯封君的座上宾!

    以陶丘这种天下第一城的繁华,自然吸引了周边各国王侯贵族,乃至游侠策士的目光。在这样的氛围中,陶丘的各种活动,也由此流传开来,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而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蹴鞠。

    蹴鞠,原本起源于齐国,自戴言从齐国带回这么一项运动,并搭配上后世的规则来对这项运动进行改进,大大加强了此种运动的刺激性和观赏性,由此受到了陶丘各阶层的喜爱。

    而当戴言代宋成功,并迁都彭城以后,陶丘的蹴鞠热,也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消退,反而愈加火热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两个人的比斗——斗富。

    这其中一人,乃是出身魏国的山阳君。作为一国封君,拥有着广阔的封地,自然富贵异常。然而某一日,他却偶然和陶丘的大商人濮阳兴起了冲突,双方由此就结下了梁子。

    好在双方都知道,陶丘是属于宋国的地盘,而宋国在戴言的努力治理下蒸蒸日上,成为一个崛起中的强国。双方也不敢打破陶丘的平静,撕破脸皮公开斗争,然而私底下的暗斗,那却是不少的。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双方的三场斗富了。

    在这时代,因为糖乃是一种极其稀少的东西,于是山阳君直接命令家里的下人,使用饴糖水来洗锅。濮阳兴听说以后,直接让家里人用蜡烛来当柴烧!于是整个陶丘,都开始传扬濮阳兴比山阳君更加富有。

    山阳君听说以后,很不服气,开始直接使用燕国产的胭脂来抹墙,于是濮阳兴就直接使用更为稀少的香料和泥。山阳君于是加大了自身的出行队伍,每一次出行都以丝绸来铺地,号称“脚不沾地”,濮阳兴听说以后,在每次出行时都会燃烧龙涎香,号称“时刻飘香”!

    双方的斗富,不仅让陶丘各阶层大开眼界,也震动了周边王公贵族,使得陶丘的“后戴言时代”由此更加繁荣和喧嚣!

    然而这样的斗富,毕竟是在大量消耗陶丘的财富,而作为宋国君主的戴言,也不希望看到双方有着如此强烈的冲突。因为双方都是有着强大势力的,一旦双方有一方发狠,那么整个陶丘就不安生了。在戴言的劝说下,双方选择了一种“相对优雅”的方式,来进行比斗,这就是斗球。

    蹴鞠这种运动,无论是山阳君,还是濮阳兴都是极为喜欢的。在戴言的调停下,双方各自开设了一支球队,来争夺每年一度的陶丘蹴鞠赛的胜利。因为这样的争斗即受到两人的喜爱,又都涉及两人的名誉及地位,因而两人都是全力以赴,四处收集人才,组建优秀的球队来进行比赛。

    作为整个陶丘城内水平最高的蹴鞠选手,高俅就是在此时展现了他的价值。他先是为濮阳兴所聘,帮助濮阳兴的球队战胜了山阳君,由此受到了濮阳兴的重用。随后,山阳君不甘示弱,花费重金厚利拉拢高俅,最终让高俅站在了他这一边,由此在第二年的蹴鞠赛中扮回了胜局。

    在这样的过程中,蹴鞠运动也开始随着两人的比斗,影响力越发扩大,真正的受到了周边王公贵族的喜爱。而周边的贵族,也大多愿意花费一笔钱,在自己的领地内养上一支球队,并前往陶丘参加蹴鞠赛!王公贵族们为了争夺蹴鞠赛的胜利,自然愿意花费高昂的代价来拉拢高俅,哪怕是他不愿意加入他们的队伍踢球,就是帮他们训练自身的队伍,那也是非常有用的!

    在这过程中,高俅甚至同时受到了卫国、滕国和鲁国国君的同时封赏,在各国中都享有官职和领地!如此出名的人物,不仅因为球技好而收到陶丘人的喜爱,更因为那曲折的经历,鼓舞着如郭二、吕方这种从他国漂泊到陶丘的人们。

    这也难怪两人一见到高俅,就如此惊讶了。毕竟以高俅本人的身份,外加他同时在三国都有封地,实在没有必要亲自前往南方扬州蛮荒之地单独开拓领地了。

    不过以他本人如今的身份,哪怕如今船队的东家乃是陶丘大商人田布的近亲,在田东商行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也不得不给其面子,并亲自下船作陪了。

第三百九十章 野望() 
    在船主的陪同下,高俅迈着悠然的步伐走上了这艘木轮船。看着在场众人那恭敬的表情,以及船上船员那崇拜的眼神,高俅那因为游舫漏水而产生的不快,也开始渐渐的消散了。

    船主给他提供了一间单独的房间,这房间里的装饰虽然也算华丽,但比起自己的那艘游舫,自然是差远了。不过考虑到这艘木轮船,已经是整个船队中条件最好的船只,高俅也只能暂时忍受了。

    拒绝了江飞燕晚宴的邀请,高俅独自一个人待在船舱内,仔细的考虑着日后的打算。

    说起来,他如今的身份在陶丘乃是众人皆知,在宋国周边王公贵族间也是鼎鼎大名,然而高俅的内心中,却始终有着一种不甘心的情绪。

    在他看来,虽然他如今拥有卫、鲁、滕三国的封地,并在三国都有官职,看似身份高贵,他的身份却是与那些逗贵族们欢笑的伶人,没有任何区别。换句话说,他和如今正在船上的名妓江飞燕,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差异。他与那些伶人乃至名妓最大的差别,不过就在于他擅长的只是蹴鞠罢了。

    自打抵达陶丘这个不限制任何士民发展的地方,高俅心中就有着强大的野望:成为真正影响天下走向的名士!虽然他以前只是一个贫苦的齐国士人,然而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姓氏——他乃国高之后!

    国、高二氏,可是周天子钦定的齐国“二守”。在当年国、高两氏兴盛的时候,齐国乃至周边诸国,都以能娶到国、高之女为荣。要不是田氏在齐国慢慢发展,将姜姓公室打压下去,进而取代了姜氏,国、高二氏子弟绝不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

    作为一个落魄的士人,高俅心中自然是有着傲气,并有着复兴家族的野望。而等他在陶丘出头以后,他又重新捡起了书本,通读历史,进而找到了一条能够实现梦想的道路。

    在他看来,若想复兴家族,其实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可以学习,那就是如今统治齐国的田氏。当年陈国内乱,田氏的祖先,陈国公子陈完从陈国流落到了齐国,那时正是齐桓公时代,齐国霸业最鼎盛的时代。陈完虽然因为外逃于齐,并失去了竞逐陈国君位的机会,却又在齐国得到了新的发展。他被一代雄主齐桓公任命为大夫,让家族得以在齐国立足,经过数代的发展后,田氏家族果然在齐国兴旺开来。

    如今的宋国,经过两次内乱,终于迎来了一位英主。而在如今的宋国君主的治理下,不过区区数年,宋国就敢于与南方的强国楚国开战,并一举获取了十倍于宋国本土的广阔领土。这样的消息,虽然因为楚国与秦魏韩三国的战争并未结束,而不受大国的重视,然而在消息灵通的高俅眼中,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高俅在卫、鲁、滕三国都有领地,有官职,自然也有眼线。当宋楚战争结束以后,鲁国和滕国受到的触动尤其强烈,这两国如今几乎已经完全成为了齐国的附庸,它们自然是不想成为薛国那样,被齐国完全吞并的。

    在这两国看来,如今宋国既然已经强大到能与楚国抗衡,那么它就拥有着挑战东方霸主齐国的实力。两国在未来,或许可以凭借宋国来对抗齐国,以此来减轻自身所受到的压力。在两国内部,如今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亲宋派!

    从历史上看,小国归附,就是一个强国即将崛起的标志。对于宋国这样一个崛起中的强国,若是他能够仿效当年的成陈国公子陈完,将家族移居到宋国,并努力经营,哪怕是最后到不了如今田氏的高度,也必定能够让家族开始重新复兴!

    他从来都不甘于成为伶人一类的人物的,此次的扬州大开发就是一个让家族崛起的极好机会。

    因而他不仅花费了他目前手中所有的财物,在扬州之地买下了一块无比广阔的土地来经营,同时他也动用了他所有的关系,将以前在齐国有关系的族人,全部都迁移到了宋国来。他要在宋国这片新的土地上,重新建立新的高氏家族,并壮大起来。

    他也很清楚,在当下,扬州的开发,乃是宋国的头等大事。宋国的高层官员,乃至英明的宋君,必定会愿意看到一个如他这般有影响力的人主动站出来,为扬州的开发站台!而事实证明,他的这一步棋,确实是走对了。

    当宋国相府得知高俅倾其所有在扬州之地买地时,对此大为触动,不仅主动为他预留了距离宋国本土最近的淮阴的广阔领地,还对其享受五年内免税,十年内半税的超额待遇!

    这样的待遇,在宋国几乎只有部分对彭城极力支持,并力主举家前往南方扬州之地的老贵族世家方能享受。而做出这种决定的背后,都有戴言这个宋国君主亲自插手的影子。

    戴言做出如此决策,是毫不奇怪的。毕竟无论是宋国老贵族世家,还是如高俅这样的陶丘新贵,既然愿意支持宋国的大政,跟随彭城而行动,那么当然要给予特定的奖励。不如此做,怎么能够给其他人树立表率作用,让扬州之地能够更快更好的开发?

    高俅如今有着极高的名气,手中所拥有的财物,虽然不能说是他全部的身家,然而却也不是他能轻易放弃的一笔巨款了。如此巨款的使用,若不能亲眼看到,他实在不放心。外加亲自前往南方进行开拓,也可以给宋君一个好印象,哪怕是如今陶丘蹴鞠赛即将来临,他的工作再重要,他也顾不上了!

    这么一个船队,从陶丘行驶到了彭城,整个船队在彭城补给的间隙,他如愿受到了相国惠施的接见。在这背后,更是有着宋君的勉励,惠施甚至直接告诉高俅,待他在南方开拓完毕,将家族的一切打理完毕,回到彭城时,国君会亲自面见他!

    这样的激励,对于心怀远大理想的高俅而言,自然是无比动人的。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他开始变得深居简出,对周边航道上的风景没有任何兴趣,对于江飞燕这种美人的邀请,也丝毫不放在心上。他心中唯一想到的,就是如何在新的土地上,将自己的家族安顿完毕。

    高俅的深居简出,不仅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