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厉呵呵一笑道:“上官大夫息怒,在下绝没有这样的意思。只是在下以为,如今楚国面临四国围攻,在三条战线上同时开展,殊为不智。以在下看来,如今宋国所占据的江南、江北之地,楚国短时间内,是没有精力将其收回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楚国若是与我国议和,并承认江南、江北之地属于我国,我国愿意给予楚国一些回报。”
“什么回报?”听到这里,靳尚倒是真的感兴趣了。
“五千万钱!而且这笔钱,若是楚国愿意,我宋国可以为楚国换成等价的战争物资,无论是粮食还是武器,我国都不会吝啬。我想,这些东西会对如今楚国的现状大为改观吧?”苏厉不经意就说出了宋国的条件。
一听到这里,靳尚也有些沉默了。作为楚王心腹,他当然知道楚国如今的现在,如苏厉所说,楚国目前三面交战,而且在最为核心的南阳、淮水等地,楚国同时面对着秦、魏、韩三国的压力。大王早就对楚国如今所面临的形势极为不满,想要改变了,如今宋国的提议,确实是很值得考虑的事!
不过靳尚虽然作为楚王心腹,楚国重臣,也知道此事不是他可以决定的。随后他就不动声色的对苏厉说道:“宋使的意思,在下清楚了,此事我必定会上报给我王,请求我王来定夺。”
“这是自然!”苏厉点点头说道,“上官大夫作为楚国重臣,在下早已倾慕。这里有部分宋国商人敬献的礼物,希望上官大夫能够喜欢!”
苏厉说完以后,就召了召手,就有数人抬着几个箱子进来。当礼物送到以后,苏厉就此告辞了。在苏厉离开以后,靳尚只是稍稍打开那些箱子一看,就发现其中尽是金银以及各种珍贵的宋国物品,当下也不由得心中一喜。
对于苏厉来说,最后的送礼,也是实属无奈。楚国立国数百年,到了现在,其政治已经无比腐朽。在国事交往中,若是不以重礼开道,压根不能办成任何一件事!即使他对于自己的口才有自信,但也不想因为事情做得不到位,反而功亏一篑!
劝说了楚王的宠臣靳尚以后,苏厉又选择了另一个目标。对这个目标,纯粹的口才,乃至利害剖析,乃是完全无用的,唯有重礼才能发挥作用。此人,即是如今楚王最宠爱的妃子郑袖!
第三百八十五章 郑袖、屈原()
楚国王宫中,郑袖看着眼前的众多礼物,眼睛不由得有些冒光了!
在她眼前的东西虽多,大致却可分为四项。其中最为显眼的,就是那几箱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然而,在所有的礼物中,这些金银首饰,不过只是价值最低的东西而已。
在金银首饰之外,则另有一整箱的胭脂!胭脂产自燕国,自打燕国内战,外加楚国与多国交战以后,胭脂就越加稀少了,如今就连楚国王宫,都拿不到足够的胭脂。
这让郑袖甚为不安。作为楚王的宠妃,她并没有强势的母族可以依靠,唯一凭借的,只有楚王的宠爱。没有胭脂作为遮挡,即使是她这样天生丽质的人也颇不自信。
除了金银和胭脂以外,就是出自宋国的各种特产了。这其中,以玻璃镜和龙涎香最为珍贵。
玻璃镜就不说了,无论什么时代,任何一个女子都希望能让自己拥有更好的容颜。在这个以铜镜为主的时代,有一面玻璃镜相比铜镜就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至于龙涎香,却绝对是楚国王宫不可或缺的东西。楚王天生带有一股恶臭,当年郑袖能够脱颖而出,也就是因为她能够忍受楚王身体的恶臭,然而这却并不代表她喜欢这种恶臭。若是有必要,她还是愿意将这些东西遮挡住的。
在宋楚开战前,宋国的各项商品早已经在楚国高层贵族中流传,成了楚国高层不可或缺的东西。
然而自打宋国与楚国交战以来,宋国就对楚国实施了一系列的贸易禁运。这些贸易禁运,虽然让宋国商人有了不少的损失,然而却也打击了楚国高层的意志。至少如郑袖这样的人,对于无法获得稳定的宋国商品是极为着急的。如今宋国商人如此识趣,再次给她特别供应这些礼物,自然让她极为高兴。
而赠送的礼物中,最珍贵的,就是那最后一项礼物了。这礼物,算是宋国的绝密武器之一,玻尿酸。
这种东西,在当年宋国内战的时候,陶丘就已然初步研发出来,并将其用到了齐王宠妃夏迎春身上。有了这东西的帮助,宋国轻而易举就打通了齐国后宫的关系,让齐国在宋国内战中保持中立。如今如此多年过去,宋国对夏迎春的控制力越加强悍了。
女人对于让自己永葆青春的欲望,乃是无比强大的。当夏迎春用过此物以后,就开始欲罢不能,完全无法脱离这种东西了。因为她很清楚,只要没有了这东西,在半年内她那美丽的容颜就会褪色,进而变成另外一幅人老珠黄的面容。到了那个时候,她在齐国王宫中的一切都将失去。
此次来游说楚国,其实哪怕不使用玻尿酸,只用其他礼物,苏厉也能确保郑袖这么一个毫无背景的宠妃站在宋国一边!然而苏厉却依然多加了这么一项礼物,因为这份礼物乃是由自家君主亲自加上去的,为的就是让宋国未来能够对楚国后宫保持如齐国一样的控制力!
列国征伐,除了明面上的纵横捭阖,背后的各种交锋,也是不可或缺的。方今天下各国,对列国君王影响最大的,是各种智计百出的谋士吗?戴言从来都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最君王们影响最大的,永远是最亲密的枕边人!
只要郑袖一日离不开玻尿酸,她就必须配合将宋国的意志灌输到楚王一边。如此,宋国在她身上,就能够对楚王乃至整个楚国施加影响力!
果然,在郑袖收取了宋国如此珍贵的礼物以后,其对宋国的印象一下子大好起来。在与楚王的交流中,时不时的为宋国说好话。
苏厉默不作声就用重金收买了楚王的心腹靳尚和宠妃郑袖,然而他知道,仅凭此二人,是完全无法改变楚国朝堂的政治格局的。毕竟楚国的政治格局,乃是王族与三族共治的局面,在割地求和这样的大事上,若是三族联合起来反对,单凭楚王是绝对无法办到的!
这一次,苏厉选择了三族中的屈氏家族。
屈氏家族作为楚国的老牌家族,其基本盘与昭氏和景氏不同,他们的核心区几乎完全在楚国西部鄢郢之地,其无论在淮水之地,亦或是江南地区都没有任何根基。与宋国议和,并不触犯屈氏家族的利益。而最重要的是,屈氏家族有一个才华横溢,而又品性高洁的屈原。
屈原很早就与戴言发生了交集,对于他在文学上的才华,戴言也是极为敬佩。然而论起谋国之事,屈原那品性高洁的性格,就是其最大的弱点了。
对于列国之交,亦或者说国际间的斗争,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在这样的争斗中,讲究的就是背信弃义、不择手段;在这种争斗中,任何一点善念,乃至心存“仁义”之心,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年吴王夫差相信了仁义,绕过了勾践一命,结果就是身死国亡的下场!这种事,放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一个最典型的现象:好人竞争不过恶霸。
苏厉虽然年轻,然而他毕竟是师承鬼谷子的纵横一派!此派人物,对于国际斗争看得极为清楚,从来不相信所谓的信义,而他们最擅长的,莫过于因势利导,利用他人的性格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苏厉拿着自家主君的亲笔信,来到了左徒屈原的府上。当屈原收取了这封信,并亲自查看了以后,也不得不亲自来接见苏厉了。
对于屈原这么一个“好洁”的人,其最讨厌的,就是策士和商人了。策士纵横天下,在列国掀起风雨,这让倡导“美政”的他极为反感。而商人,在列国贵族眼中,这些不适生产,却又富有千金的人,浑身就散发着一种铜臭味!
屈原怎么会让这种铜臭污染了自己的身体呢?这也是苏厉身在楚国,却没有如靳尚一般,通过商人来见到屈原的原因。
屈原见到了苏厉,也是极不客气:“宋使来到我楚国,就应当正大光明。当年我路过宋国,也曾与你家主君打交道,他可是方正之人,为何你等却要在楚国如此躲躲藏藏呢?”
听到了屈原的话,苏厉当即心中一凛,随后若无其事的说道:“左徒对我家主君评价如此之高,在下身为感谢。然而在下此次出使,乃是为了宋国与楚国的安危而来,是故在下不得不谨慎行事!”
“那么宋使来我楚国,到底有何具体事务呢?”屈原依然保持以往的冷淡。
苏厉微微一笑:“在下来楚国,是想劝说楚国与我宋国签订盟约。只要楚国愿意承认江南、江北诸地归我宋国所有,我宋国即刻停止对楚国的攻击,并与楚国达成盟约!”
听完苏厉的话,屈原当即勃然大怒:“宋使想得倒是好,宋国先是偷袭我楚国,又强逼着我楚国割地数百里。我楚国立国数百年来,何时订立过如此丧权辱国之盟约?宋使请回吧,我楚国与宋国必定不会轻易罢休!”
苏厉轻叹一声,随即说道:“在下想问左徒大人,究竟是楚国的名声重要,还是楚国的存亡更重要?”
屈原想都不想的回答道:“当然是我楚国的存亡更重要。”
“在下想问,如今楚国身受四国攻击,可能抵挡?”
屈原沉默不语。
“如今江南江北之地,尽归我宋国所有,楚国短时间内可能将其收回?”
见到屈原依然无言,苏厉知道他的话开始起作用了。随后他才说道:“如今楚国受到了秦、魏、韩、宋四国围攻,秦国在西面与楚国相持,韩魏在北面淮水和南阳牵制楚国,而宋国如今全取江北、江南,随时可以沿江而上,威胁楚国腹心。在这样的时候,楚国若是继续如此强硬,不知变通,一旦楚国西面和北面战事有变,大军倾覆,楚国恐怕有亡国之危!
当此之时,对楚国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先稳定东面,与我宋国议和。在没有了东面的顾忌之后,楚国或是调集国中精锐与秦国或是韩魏争锋,或是结束此次战争,方才握有主动权。”
听了苏厉的话,屈原想了许久,也不得不承认,如今与宋国议和,稳定已经彻底失败的东线战场,将注意力集中到西部和北部战场,乃是对楚国最有利的选择!
屈原问道:“那么宋国想与我楚国议和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宋使如今可以说出来。在下自会将此条件上报我王,由我王定夺!”
听到了屈原的话,苏厉也是一喜。随后他就将宋国的大致条件,都向屈原一一述说了,基本上就是花一笔钱买下楚国承认江南和江北之地的条件。
对于屈原,他并没有欺骗,也没有使用贿赂之类的利诱。他很清楚,这类小手段对靳尚那样的人或许有用,对屈原这种高洁的人却是完全无用的。
屈原唯一在乎的,仅仅只是楚国的安危,而不会去思考地方家族的利益。有了如此品性高洁的人出面,哪怕昭氏在江南江北之地有再多利益,乃至此次昭氏在宋楚战争中损失惨重,在楚国生死存亡的大义面前,也绝对不敢反对宋国与楚国的议和!
第三百八十六章 宋楚议和()
楚国王宫内,靳尚对着楚王熊槐说道:“大王,事情的经过就是如此。宋国私下派出使者来我楚国,找到微臣,意欲出一笔巨款,与我楚国求和。”
楚王听到了他的话,一副拿不定主意的样子问他道:“靳爱卿,你自小随同寡人成长,也不是外人了。对于宋国与我楚国议和一事,你是怎么看的?”
听到楚王如此信任的话语,靳尚也不由得心中一热,带着一丝感动的说道:“臣多谢我王信任!以微臣来看,如今宋国已然攻占金陵,全取江南、江北之地,我楚国在短时间内拿宋国是没有任何办法的。现在我楚国在西部和北部面临秦国和韩魏的威逼,形势已然极为不利,正需要我楚国集中力量进行抵抗。如此情形下,将江南、江北之地割让给宋国,并换回我楚国所需要的物资,抵挡住三国的进攻,是对我楚国有利的事。”
楚王眼中带着一副阴晴不定的表情问道:“若我将两地交割给了宋国,昭氏、景氏必然有所不满,这该如何解决呢?”
听到楚王如此一问,靳尚立即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说道:“王上,这其实是对您有好处的事啊。如今昭氏和景氏,在江淮之地势力极盛,本身就让大王您的威望下降。若是昭氏和景氏的力量过于强大,更会给我楚国埋下后患啊。先将两地交与宋国,自然也会削弱昭氏和景氏的实力,这对您也是有好处的!”
听到靳尚如此说,楚王的脸色好看了一些,不过他随即又问道:“不过我始终觉得,将两地割让给宋国,会让寡人的威望受损。要知道,我楚国历史上,还从未有主动割地求和的君王!”
靳尚听到这里,知道楚王其实已经心动了,愿意接受宋国的条件,随即劝说道:“大王,您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事。如今您所做的事,本身就是为维护楚国利益而做的更好选择而已,谈何威望受损呢?若是大王始终放不下江南、江北两地,其实也完全没有关系。我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远不是小小宋国可比的,如今我国只是陷入了困境,而不得不向宋国妥协,与其议和,江南江北两地,我们就暂时寄放在宋国那里。等到有朝一日,我楚国摆脱了现在的困境,我们再将这两地夺回来就是了!”
楚王听到这里,总算是眉开眼笑起来:“靳尚,你说得不错!那江南江北两地,我们就暂时寄放在宋国人手里。明日,寡人就会正式召见宋使,至于接下来与宋国具体议和一事,寡人就交与你全权负责了!”
靳尚立即拜谢道:“臣多谢我王信任!”
第二日,在楚国朝堂上,楚国重臣正式知道了宋国派遣使者,前来与楚国议和一事。当宋国使者苏厉提出了宋国希望花费一大笔钱,从楚国手中买下目前已经被宋国占领的江南江北一地时,楚国群臣一片哗然。
毕竟这件事,来得实在太快,他们之前竟然没有收到任何宋国意欲与楚国议和的消息。如今宋国使者突然出现,立即就打了楚国群臣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当苏厉的建议方一提出来,还不待楚国群臣消化,楚国的才子,公认楚国最为刚直不阿的屈原,竟然立即就同意了这样的议和。而且他提出的理由光明正大:此事能够缓解楚国目前遭遇的困局,能够避免楚国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中。
见到屈原如此一说,楚国群臣皆是低头不语。他们很清楚,屈原虽然因为性格原因,在楚国朝堂内势力微弱,然而其在楚国士人间却颇有美名,如此人物出来支持,其意义非同凡响!
在楚国朝堂,除了楚王以外,自然就是昭氏势力最大了。昭氏不仅在楚国各地势力雄厚,更有着昭阳这样的两朝令尹,在楚国朝堂根深蒂固!
还不待昭阳出马,立即就有昭氏一派的臣子站出来反对了:“大王,我楚国立国七百余年,从未有割地求和的君王。如此做法,恐怕会让大王名誉受损,敢请我王收回成命!”
见到昭氏一派的人出马,靳尚立即就站出来说道:“如今我楚国遭受四国围攻,无论东、西、北三面皆岌岌可危。若是我国不能快速拒敌于国门之外,我楚国必定会有亡国之危!到了那时,尔等又将大王置于何地呢?而且如今就算是我国不承认江南江北两地归属宋国,我国难道就能保住这两块土地吗?”
见到靳尚出声,在场的楚国群臣立时就不说话了。对于屈原这样性格耿介的才子,在场群臣都不会太在意。屈原因为性格原因,不太讨楚国朝堂喜欢,他的话就算是对楚国士人有一定影响,却根本就不能真正的改变朝堂上的势力对比!
然而对于靳尚的表态,这就很不一样了。在场的楚国群臣,大多都是经年累积下来的楚国贵族,对于靳尚这样依靠楚王宠信才能上位的家伙,内心里存着一股蔑视。然而他们却不能真正的小看靳尚,毕竟他是作为楚王的心腹,这可是代表着王的意志!
果然,在见到靳尚出言表态以后,还没等到昭氏再次做出反击,楚王就立即堵住了他们的口说道:“屈爱卿和靳爱卿说得有理,如今我楚国同时与四国交战,确实压力过大了。如今既然宋国愿意与我楚国达成和平,那么咱们大可先与他们谈谈。就算是谈不拢,至少也能拖住宋国,为我国调兵赢得时间!”
见到楚王如此表态,不止在场的重臣,就连靳尚也都有些吃惊了。在靳尚看来,他作为楚王的心腹,来进行表态就再好不过,楚王只需要保持明面上的中立,就完全可以制衡朝臣了,他为何会进行如此旗帜鲜明的表态呢?
靳尚不知道的是,当楚王与他商议完毕,回到后宫以后。其宠妃郑袖不时的向楚王吹风,要求楚王保持楚国与宋国的和平。作为爱美之人,楚王哪里能这么辜负美人的心意呢?因而他也不得不亲自出面表态,来推进楚国与宋国议和一事了。
在楚王的亲自表态下,哪怕是有昭氏和景氏同时反对,也再无法阻止楚国与宋国的议和了。
随后,在苏厉与靳尚两人的共同商谈下,楚国最终与宋国达成了议和,并正式签订了停战协议。
在这些协议中,大致的内容有:楚国与宋国正式处于和平状态,并承认江南、江北等目前被宋国占领的地域归属宋国;为了赔偿之前在战争中的死难者,宋国支付3000万钱与楚国;宋国正式放开对楚国的贸易管制,并允许楚国购买部分宋国武器。
在这份协议中,宋国作为应当支付给楚国的买地钱,其实也并没有少多少。原本宋国给出的预算是五千万钱,然而在靳尚的“指点”下,剩余的两千万钱,都被苏厉援助给了如今的楚国中立派众臣,让他们支持此事上了。
对于苏厉来说,这样的事自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来到楚国以后,他也对楚国的现状有了些了解,楚国朝堂若是没有金钱开道,想做成一件事必定十分困难。然而一旦有了钱,在